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件

09表示
投递区邮局
所以,利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 将一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读P4图5-3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 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
表示一级行政区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表示投递区邮局的编码
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秦岭(山脉) 淮河 (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 大致与 800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 第 二 级与第 三 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
(×)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
• 2、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 是:( )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 3、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 )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 4、“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
连线:
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北 京 上 海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 是:( ) A、长春市 B、东北地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北方地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划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 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4

点亮脑海中地图——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复习课)教学目标:1、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2、熟记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3、熟悉并运用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及农业的知识点。

4、熟练运用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图并形成自己独有的脑中地图。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南方地区二、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及农业1、北方地区3、西北地区4、青藏地区三、中考链接一、读下面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轮廓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1.图1中各数字番号所代表的我国地理区域,正确的是()地区A.①表示的是北方 B.②表示的是西北C.③表示的是南方 D .④表示的是青藏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冬季河流不结冰B.②地区是柑橘主产区C.③地区是水稻重要产区 D.④地区人口密度很大3.“一江春水向东流”,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季风气候显著B.地形东高原西平原C.地形复杂多样D.地势西高东低二、“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摄制组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乙以东的地区多肥沃的(土壤)。

(1分)2.图中①省有著名的“日光城”即市。

(1分)3.图中①省所在的地区在河谷地区,因为热量、水源条件较好,能满足喜温凉作物青稞、豌豆所需,形成特色的农业。

(1分)4.拍摄途中经过图中②省区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该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1分)5.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b.塞上明珠、草原牧歌c.最北之旅漠河d.寻幽访玉走腾冲按照图21拍摄行程先后顺序,a、b、c、d四集字母的排列应该是。

(1分)6.我国领土四至点中的最东端、最北端均位于图中④处的省。

(1分)三、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

1.A山脉以北的地形区是,其千沟万壑的地表特征主要是受侵蚀作用而成,其传统民居如图①叫,反映了黄土高原的土壤具有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D.南方地区地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2)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A )
A.地形地势
B.气候
C.季风
D.降水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主导因素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秦岭—淮河线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认识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据此回答1~2题:
1.能体现区域内部地理相似性的是( A )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状况
年降水量
<0℃ ② 封冻 ③ <800毫米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暖温带落叶 阔叶林为主 ⑤ 旱地 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两年 三熟或一年一熟
主要经济林木 主要运输方式
苹果、柿、枣 ⑨ 公路、铁路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第五章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 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重点) 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3.分析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其主导因素,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自然、 人文方面存在的地理差异。(重、难点)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二、四大地理区域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1.划分依据:按照I 秦岭—淮河线 、Ⅱ 4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和Ⅲ 青藏高原 边 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 区域即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 2.上图中ab线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它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部 分。东南半壁受 夏季风 影响明显,雨热同期,以 农耕 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 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 稀少 ,或者水热资源配合不够协 调,是中国重要的 牧区 。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差异。

这一章节主要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介绍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各个区域的特点和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原因。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则主要介绍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状况。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北方地区的“白山黑水”和南方地区的“江南水乡”,以及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和特点。

此外,本章节还介绍了中国的首都北京,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和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商都县第三中学
尹江
自主学习
• 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 气温逐____。 •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 降水越来越___。 •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 级______。 •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 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 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 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 点。
一、地理差异显著
结论: 我国气温、降水、地势分布呈现有规律 的变化,反映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的明显差异
1、农业西部以 畜牧业为主, 东部以种植业 为主。 2、人口、城市、交通线有东密西疏的分布 特点。 低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高 、西部。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1、农作物: 南稻北麦 2、作物熟制: 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 北方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主要原因:
为什么
气温
不同?
共同的影响因素: 气候的影响
归纳
有什么不同?
北方:小 南方:大
主要原因:
为什么
河流流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降水
不同?
感悟、应用
你能判断出下列诗句或谚语描述的秦 岭-淮河以北还是以南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月 0℃ 800毫米等 暖温带和 湿润地区与 等温线 降水量线 亚热带 半湿润区
温带季风气 候和亚热带 季风气候 北方与 南方 落叶阔叶 林与常绿 阔叶林 旱地与 水田
秦岭—淮河

八下地理知识点

八下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P4中的图5.4)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3、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⑵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二、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P28中的图6.13)1、区域全貌⑶居民:2300万,汉族占97﹪,多是明清以来广东和福建两省移民的后代,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证据:地缘、血缘、历史和文化渊源。

(P34中的活动2)⑸自然环境:①地形: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

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③资源:⑶两岸实现海上直航后,最近的2条航线是:基隆——福州(265千米)、高雄——厦门(295千米)。

四、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高山、荒漠和绿洲(P41中的图6.33)⑴位置:位于我国西北边边陲,亚欧大陆的中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19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19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图上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地理差异。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秦岭—淮河线”和“四大地理区域”2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本节所对应的课标内容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4500℃活动积温等值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成为我国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冬季封冻,作物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秦岭—淮河线以南,河流冬季不封冻,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可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地区差异。

除从以上几个方面了解该线的地理意义外,还可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

例如,秦岭—淮河线以北,居民喜食面食;秦岭—淮河线以南,居民爱吃大米饭;等等。

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秦岭—淮河线”的正文内容简洁,扼要阐述了认识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即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两侧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为说明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教材采用列表比较这种简明扼要的形式,以避免了过多的文字叙述。

为帮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教材呈现了一幅“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并安排了“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秦岭、淮河的有关地理特征,让学生对秦岭、淮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初中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初中人教版八下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初中地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编排整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课时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基础训练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根据各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既是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3.我国四大区域中跨经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地区,跨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地区,地势最高的是___________地区,长江、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地区。

4.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在四大地理区域中,青藏高原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区域,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农业生产D.风俗习惯6.下列地理界线中,不是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重要界线的是()A.秦岭—淮河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青藏高原边缘线7.下列山脉位于三大区域交界线上的是()A.秦岭B.昆仑山C.祁连山D.大兴安岭8.课堂上,老师让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条件,小明的描述是:“我的家乡水热条件十分优越,冬季温暖,不下雪也不结冰,全年的降水量丰富,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请问小明的家乡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9.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11.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能力提升12.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3.长春市位于我国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4.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C.我国1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D.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5.贵州省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G 攀枝花 Q 六盘水 大理 二滩 东川 煤炭 铁 铜水电站 铁路 金 沙 江 图 例 城 市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方地区 D .青藏地区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请将图中的代码ABCD 对号入座;北方地区_______、南方地区_______、西北地区_______、青藏地区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23

课题授课日期授课班级初二五班课时 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了解我国各地存在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4.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四大地理区域地图,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不同的区域,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旖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突出的特点。

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备注【新课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爸爸去哪儿》的图片。

教师:我国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会感受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013年下半年很火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就是一次很好的展现。

《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但差异很大。

这体现我国地理差异比较?生回答:地理差异比价大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设计意图: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深受学生的喜爱,再有《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而且差异明显,在这里设计这样的环节,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目标展示】教师多媒体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学生阅读。

【智慧讲授】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教师:《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但差异很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17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17

活动 2 :(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
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 +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
④秦岭 — 淮河。
3. 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 C 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
“身
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
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 位置和范围。 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 而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 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 —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400 mm 等降水量线一致 —— 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
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①界线 B 大致与 1 月 0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 B 大致与 800 mm 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 B 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 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11(20200512201637)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_11(20200512201637)

B.内部
C.南部
D.东部
7 下列地理事物分布与绿洲无关的是
()
A.河流
B.人口
C.交通设施
D.矿产
8 塔里木盆地出产的特色农产品有
()
A.茶叶 B.哈密瓜 C.青稞 D.橡胶
9. 读图 23-3,由于降水量的分布,影响了此地区景观的差异,从东
向西依次为
(
)
C .草原 ?a荒漠草原 ?a荒漠 D .荒漠草原 ?a草原 ?a荒漠
河湖
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 湖,最长内流河:
植被
区域特征 成因 能源
温带草原,自东向西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深居内陆,高大山脉的阻挡
煤、
、天然气
二、秦岭 —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

为主
流量大,
长,冬季无结冰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 ________为主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南方地区
流量小,汛期较短,冬季 有 __________ 现象
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北方地区

)、玉米、棉花、花生、
大豆、甜菜等
以 ________运输为主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溜冰、滑雪等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差异
地区差异
西北地区
地形
____ 气候
3.分界线的确定
(1)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量线一致。
______因素,大致与 ________mm 年等降水
(2)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 — 淮河一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不同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不同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份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份,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内容要紧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熟悉不同的地理区域”第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熟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区域不同,为后面学习分区地理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2、学习目标依照课标制定下面学习目标:知识与技术1) 能读图说出四大区域的名称、范围及划分的依据2)能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景观的不同。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其意义。

4)结合本课的学习,能谈一些对家乡环境的熟悉。

进程与方式1)通过课堂的讨论,体会并初步把握结合伙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和观点.2)通过读图、析图、观看提高判定能力和主动探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意识。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一、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二、教法分析(说教法)基于本节课空间散布思维的特点和学生本身对各区自然景观等没有大体的熟悉,因此我要紧运用powerpoint课件,采纳了多媒体教学法。

集图片、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

因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进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进程;教师是教学进程中的帮忙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进程的导演,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演员,因此我坚持每一堂课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判在后”的原那么结合学案导学法,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进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时要注意使学生能有表现的机遇,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效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进展有效的地理。

三、学法分析(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关于初二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观看力、经历力、和想象力正在迅速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课前安
排好四位同学穿好新疆维吾尔族、西双版纳傣家族、东南沿海特区
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特色服装并通过预习掌握本章四地情况),现在
请他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情况好吗?
好!(同学们鼓掌欢迎,烘托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
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
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
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注意:不要一齐打开,这样可能导致学
生注意力不集中)。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
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总结:
它们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板书)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课本图5.1)
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
有关区域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汇总:
(大屏幕显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东南沿海经济特区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热带旅游区
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可以。

(板书)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
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教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

同学们,假如美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
细地址吗?(提问一到两名同学)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镇)
几位同学都是首先说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然后是县(自
治县、市),再者是××乡(镇)等,大家想一想,这个顺序有什
么意义呢?不这样可以吗?请同学说明,若学生有疑问,教师举例
说明。

(大屏幕显示)
××省(自治区)??一级行政区
××县(自治县、市)??二级行政区
××乡(镇)??三级行政区
总结:(大屏幕显示)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板书)
活动2:(课前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
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
第一、二位编码表示一级行政区
第三、四位编码表示下一级行政区
第五、六位编码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区域的不
同尺度或不同级别呢?
如:长途电话号码:区号+电话号码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
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
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
差异很大。

下面我们将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的不同,进行区域划分。

(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
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
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总结:这就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板书: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活动,探究)做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
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
围都落实到图上,并做板书。

活动题目参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大致与400 mm等降
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

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
半湿润区。

2.①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界线B大致与800 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

④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域,
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
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四
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

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差异
性较大,而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性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
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填空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3)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2.判断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西藏自治区南方地区
北京西北地区
上海青藏地区
4.填图(图见课本)
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绘下列地理事物:
秦岭、淮河、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阴
山山脉、贺兰山脉
参考答案:
1.(1)秦岭淮河
(2)夏季风 400
(3)一二
2.(1)×(2)×(3)×(4)v
3.
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