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2013年国内 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13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2014年01月07日 06:20 经济日报我有话说近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2013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1、1月份4次雾霾影响中东部地区1月,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4次较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其中雾平均日数为2.4天,霾平均日数为3.2天。
1月7—13日,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
2、夏季1951年来最强高温热浪袭击南方7—8月,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8省(市)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多出一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最多。
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江南及贵州等地伏旱迅速发展,8月15日,南方地区干旱面积达最大(71.2万平方公里)。
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直接经济损失480多亿元。
3、华南罕见地被11个台风“轰炸”2013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31个台风,较常年(27.4个)偏多3.6个,是继1994年之后台风数量最多的一年。
登陆我国的台风达9个,较常年(6.8个)偏多2.2个,9个登陆和2个影响台风造成170多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
4、“菲特”台风增雨,浙江余姚成“一片汪洋”10月7日,23号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
适逢天文大潮,浙江沿海出现50至100厘米的风暴增水,多地超过警戒潮位。
余姚平均降雨量达499.9毫米,为百年一遇,强降水将余姚变成了一片汪洋。
5、延安百余处革命遗址在暴雨中遭破坏7月,延安市平均降水量427.5毫米,是常年同期降水量的近4倍。
暴雨滑塌造成延安凤凰山、宝塔山、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延安新闻纪念馆等新闻机构旧址和名人故居等百余处文物旧址严重受损。
6、松花江、黑龙江干流出现1999年以来最大洪涝7—8月,松花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9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7%。
嫩江流域平均降水量32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为199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全球十大高温纪录
全球十大高温纪录全球十大高温纪录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高温是其中一个明显的迹象。
过去几年里,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许多记录-breaking的高温事件。
以下是全球十大高温纪录。
1. 美国加州炎热的夏天(191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在1913年7月10日,死亡谷当天的气温达到了56.7摄氏度,成为了世界上最高气温的纪录。
2. 利比亚的炙热沙漠(1922年)位于非洲北部的利比亚是世界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在1922年9月13日,该地区的气温升至58摄氏度,成为了历史上第二高温的纪录。
3. 科威特的沙漠泡汤(2016年)在2016年7月21日,科威特沙漠地区的华雷斯温度计报告了54摄氏度的温度,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温度之一。
这一记录在科威特和其他中东国家引发了严重的供水和能源问题。
4. 戈壁沙漠的火炉(2017年)位于中国中部的戈壁沙漠,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在2017年7月21日,该地区的温度达到了53.5摄氏度,打破了历史纪录。
5. 澳大利亚的炙热夏天(2019-2020年)澳大利亚是一个经常受到炎热气候影响的国家,但2019年至2020年的夏天却是特别炎热。
全国各地的温度达到了48.9摄氏度的高温纪录,给澳大利亚带来了严重的森林火灾和生态破坏。
6. 西班牙的煎锅(2017年)2017年6月13日,西班牙的穆尔西亚地区温度升至47.3摄氏度,成为了该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天。
这给该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7. 蒙古的沙漠肆虐(2008年)蒙古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国家之一,但也有炎热的夏天。
在2008年7月21日,蒙古高原地区的温度达到了47.2摄氏度,打破了历史纪录。
8. 印度的热浪(2016年)印度的夏季经常面临着高温。
在2016年5月19日,规模庞大的热浪袭击了印度北方地区,导致温度达到了51摄氏度以上。
这给印度的农业和人口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023年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2023年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地球变热了,导致天气变得古怪,像是更多的洪水、干旱和热浪,这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丧失: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种类正在急速减少,有些物种甚至快要消失了,这是因为它们的家园被破坏了,也受到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的影响。
空气污染:我们呼吸的空气变得越来越脏,因为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和人们生活中的废气都在污染空气,这对我们的健康不利。
水资源危机:我们的水资源越来越少,而且水质也在受到污染,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缺水和饮水不安全。
塑料污染:海洋中到处都是塑料垃圾,这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也可能影响我们的食物链和健康。
土地退化:我们的土地正在变得贫瘠,因为过度开垦、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等原因,这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大问题。
化学品污染:我们周围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身体都受到化学品污染的威胁,这些化学品来自于农业、工业和日常用品。
能源危机:我们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过度,这导致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加剧了气候变化的
问题。
城市化问题:城市化进程让城市变得更大、更拥挤,这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环境恶化和交通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
海洋污染:海洋中充满了油污染、废弃物和化学品污染,这对海洋生物和我们自己都是一个大问题,也可能影响我们的食物和生活。
世界著名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一览表
世界著名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一览表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1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
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酸雨比番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2卡迪兹号油轮事件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
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
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3墨西哥湾井喷事件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原油泄漏,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4库巴唐“死亡谷”事件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
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
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5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
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
在巴伐利亚国家公园,由于酸雨的影响,几乎每棵树都得了病,景色全非。
黑森州海拔500米以上的枞树相继枯死,全州57%的松树病入膏肓。
巴登??符腾堡州的“黑森林”,是因枞、松绿的发黑而得名,是欧洲著名的度假圣地,也有一半树染上枯死病,树叶黄褐脱落,其中46万亩完全死亡。
2009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 年 国 内外 十大 天气 气 候事 件 09
国内十 大天 气气候事件 : 一是强台风 “ 莫拉克 ” 重创
台 湾 ;二是 3 年 罕 见 秋 冬 连 旱 突 袭 北 方 冬 麦 区 ;三是 5 O O 年 来 最 严 重春 旱 困扰 黑龙 江 、内 蒙 古 等 地 ;四 是 5 年 罕 O 见 秋旱 灼伤 南 方 大 地 ; 是华 北 局 地 最 高 气 温破 6 历 史 五 月
Abtat nte v fh O , e ema d i r o n io o a C a g ( G po o e b d e sr c:O e e P t r nA vs yC u cl nGlb l h n e WB U) rp sda u gt h e ot C 1 h G 5 o
流, 大雪低温造成多人死亡 ;二是 印度持续 异常 高温 ,新
德 里 遭 遇 近 5 年 来 最 热 天 气 ;三是 高温 热 浪 导 致 澳 大 利 0 亚 发 生 严 重 火 灾 ; 四是 高 温 热 浪 天 气 导 致 南 亚 3 5人 死 7 亡 ;五是 澳 大 利 亚 出 现 近 7 年 来 罕 见 的 强 沙 尘 ;六是 飓 0
r s on i l y t . r a r p a i tty t e he d m a o h t rh a o h c u re , u he e p sbii ,e c Ge m n p o os l gh r o me t e nd ofb t heno t nd s ut o ntis b tt t m t
f o W BG U n r m a d CASS
Wa g nu n jn We
( p r n E o o ya d n g m n, h n qn n i C l g , h n qn 0 0 0 C i ) De at tf cn m n a e e tC o g igS xa ol e C og i 4 4 0 , hn me o Ma a e g a
极端天气事件盘点
封面故事国东部与加拿大西部(部分地区)的辽阔土地。
风暴从美国西部土地破坏最严重的干旱地区刮起,狂风卷着黄色的尘土,遮天蔽日,向东部横扫过去,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高3.2公里的巨大移动尘土带,当时空气中含沙量达40吨/立方千米。
这次黑风暴持续了三天三夜,掠过了美国2/3的大地,3亿多吨土壤被黑风暴刮走,黑风暴所经之处,水井、溪流干涸,牛羊大量死亡,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北美大陆一片凄凉。
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当时美国谷物市场的波动,冲击经济的发展。
同时,黑风暴一路洗劫,将肥沃的土壤表层刮走,露出贫瘠的沙质土层,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严重制约灾区日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可悲的是,人类的拓荒并没有因为沙尘暴的发生而偃旗息鼓,沙尘暴也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
前苏联以及南美的一些国家都因毁林垦荒、植被破坏而屡次受到过风蚀的侵袭。
缅甸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很低,然而一旦发生,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极大。
在世界历史上,因为极端天气的影响,城镇居民痛失家园乃至生命,改写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乃至家国命运。
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开疆拓土,影响了地貌和气候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
北美黑风暴黑风暴是一种强沙尘暴,俗称黑风,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最高时也不足2米)。
它是强风、浓密度沙尘混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强风是启动力,具有丰富沙尘源的荒漠是构成黑风暴的物质基础。
黑风暴一般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更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它是沙漠化加剧的象征。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单一耕种,这些现象必然导致植被和地表结构的破坏,使草原枯萎、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失衡。
由于这种造沙的速度远快于人们治沙的速度,无疑为黑风暴的形成提供条件。
2014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14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12月30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4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1949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华南”和“1月7日美国纽约度过118年来最冷一天”分别成为2014年度最受公众关注的国内外天气气候事件。
“2014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该活动从12月1日起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门户网站——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网、中国气象视频网及公众微信号同步推出,在20余天时间里,吸引了1万多人次参与网络投票。
国内十大入选事件的投票结果,基本反映了2014年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一是登陆台风强度强,灾情重。
“1949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华南”事件被公众票选为2014年国内最受关注的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今年台风对我国影响大的特点。
二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偏多,公众关注度高。
如10月4次雾、霾过程覆盖中东部,11月北京现“APEC 蓝”。
三是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最强高温热浪,如夏季北方17省(区、市)大地"望梅止渴"、5月下旬华北黄淮多地拉响高温红色预警。
四是局地强对流、沙尘暴影响重,如“4月23至24日强沙尘暴席卷西北大地”;五是阶段性、区域性干旱不断显现,“云南连续6年出现春旱”,反应出干旱对公众生产生活产生的严重影响。
2014年全球气温偏高,气候变化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外,国外十大入选事件还包括高温、暴雪、强降水及其次生灾害、干旱、太阳活动等事件以及对气候产生影响的厄尔尼诺事件。
据悉,中国气象局主办的“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8届,并成为中国气象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一项品牌活动。
附:2014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2014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1. 1949年以来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华南2. 10月4次雾、霾过程覆盖中东部,11月北京现“APEC蓝”3. 夏季北方17省(区、市)大地“望梅止渴”4. 云南连续6年出现春旱5. 4月23至24日强沙尘暴席卷西北大地6. 强冷空气让春天的北方重回冬天,农作物受冻害7. 3月9省(区、市)遭遇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8. 华南前汛期开始早、雨量大,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最强暴雨9. 5月下旬华北黄淮多地拉响高温红色预警10. 8月长江中下游出现罕见凉夏2014年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1. 1月7日美国纽约度过118年来最冷一天2. 赤道中东太平洋诞生一个“小男孩”扰乱气候规律3. 巴西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境内最长河流圣方济河源头干涸4. 澳大利亚年初经历罕见高温,打破150余项气候纪录5. 印度新德里47.8℃高温创62年来记录6. 4月末法国艾菲尔铁塔“消失”在雾霾中7. 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主因是人类活动所致8. 持续暴雨致巴尔干半岛出现百年不遇洪灾9. 暴风雪引发雪崩,43人魂断喜马拉雅山10. 太阳活动出现24年一遇超大活动区。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一、选择题(2012·陕西高新一中高二期末)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是因为降水较少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2.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A.4~9月B.5~11月C.7~8月D.6~8月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
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
洪水的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
平原洪水多于山区。
第2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4~9月。
答案:1.A 2.A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回答3~5题。
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5.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解析:此灾害在东部地区多发。
可能是由于雨带移动而造成的干旱灾害。
在华北地区一般在3、4、5月出现严重的春旱,而在江淮地区则在7月易发生伏早天气。
由于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地表水容易下渗,该地区也易出现干旱灾害。
答案:3.A 4.B 5.C(2012·浙江温州八校联考)2011年全球的自然灾害之多,损失之大,成迄今史上“最昂贵”的灾害年。
据此回答6~7题。
6.被网友形象地称为“梅超风”的强台风“梅花”给辽、沪、苏、浙、鲁五省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28亿元。
则下列与导致五省强降雨的成因一致的示意图是()A.甲B.乙C.丙D.丁7.如果乙类天气系统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会()A.北涝南旱B.南北皆涝C.南涝北旱D.南北皆旱解析:第6题,台风是强热带气旋发展形成的,丁图示意的是气旋。
2023十大地理热点事件及评析
2023十大地理热点事件及评析(最新版)目录1.2023 年高考地理九大时事热点事件2.2023 社会热点事件及点评3.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预测4.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背后的地理知识5.总结正文随着 2023 年的到来,高考地理的热点事件也成为了学生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为您盘点 2023 年高考地理的九大时事热点事件,并邀请专家进行评析,为您的高考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一、2023 年高考地理九大时事热点事件1.俄乌战争与欧洲的能源危机2.西氢东送3.深圳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4.自然奇观与地理原因5.全球气候变暖6.科技创新成就7.粮食和能源安全8.产业创新发展9.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二、2023 社会热点事件及点评2023 年,社会上发生了许多热点事件。
这些事件既与国家政策有关,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及其点评:1.留美大熊猫丫丫”事件2.感动中国人物 2023 年 3 月 4 日晚,感动中国 2022 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三、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预测2023 年的高考地理热点事件可能会涉及到以下领域:1.地缘政治:俄乌战争、中东局势等2.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暖、绿色转型发展等3.科技创新: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4.社会热点:留美大熊猫丫丫”事件等四、2023 年高考地理热点事件背后的地理知识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热点事件通常会涉及到相关的地理知识。
例如,俄乌战争背后的欧洲能源危机,需要考生掌握世界能源分布及战略通道的地理知识;全球气候变暖则涉及到大气环流、洋流等知识点。
五、总结对于 2023 年的高考地理热点事件,考生需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023十大地理热点事件及评析
2023十大地理热点事件及评析摘要:一、俄乌战争与欧洲的能源危机1.欧洲能源消耗依赖化石能源2.天然气成为欧洲能源转型支柱3.欧洲能源危机原因:对俄依存度高、LNG产能和运力不足、内部调配难题二、西氢东送1.西部氢能源优势2.东部地区氢能源需求3.西氢东送的意义和挑战三、深圳探索工业上楼新模式1.工业上楼的含义2.深圳工业上楼的背景和优势3.工业上楼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四、自然奇观与地理原因1.地理现象背后的自然原因2.气候变化对自然奇观的影响3.保护自然奇观的意义五、全球气候变暖1.气候变暖的原因2.气候变暖的影响3.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六、科技创新成就1.地理科技发展动态2.科技创新对地理学的影响3.未来地理科技发展趋势七、粮食和能源安全1.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能源安全的挑战与对策3.我国在粮食和能源安全方面的成就八、产业创新发展1.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2.产业创新对地理产业结构的影响3.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策略九、推动绿色转型发展1.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意义2.绿色转型的挑战与困境3.成功实施绿色转型的案例及启示正文:一、俄乌战争与欧洲的能源危机近年来,俄乌战争引发了国际能源市场的波动,尤其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造成了巨大压力。
欧洲能源消耗严重依赖化石能源,尤其是天然气。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欧洲试图通过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来弥补空缺,但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较高,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国。
其次,欧洲液化天然气产能和运力有限,难以在短期内提升。
此外,欧盟内部国家间天然气接收能力差异较大,国家间运输存在技术瓶颈、季节性需求、系统维护等问题,导致能源调配难题。
为缓解能源危机,欧洲需加强能源多元化,提高液化天然气接收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
二、西氢东送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氢资源,而东部地区对氢能源需求旺盛。
因此,西氢东送成为近年来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地理知识点:回眸中国十大气候事件
中学地理知识点:回眸中国十大气候事件中学地理知识点:回眸2019年中国十大气候事件在2019年,老天爷反复无常的脾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刷新了自1961年我国全面记录气象资料以来的多项记录。
国家气候中心常务副主任董文杰用一首诗总结了2019年全国的主要天气特点:淮河洪水南方热,江南秋旱黄淮阴,黄河中下爆秋汛,台风杜鹃掠广东。
春季沙暴异常少,北方秋雨创新高,暴雨山洪频发生,东北连旱第五春。
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已经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给公众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
淮河流域特大洪水2019年汛期,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近50年来第二位,仅次于1954年。
与1991年比较,2019年淮河流域入汛偏晚,汛期偏短,总雨量虽不及1991年,但雨区集中,雨带位置偏北,江苏、安徽两省沿淮地区及河南东南部的部分地区达500至6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至2倍,淮河上游及沿淮、淮北降雨量接近或超过发生特大洪涝的1991年,部分河段水位超过了1991年。
南方罕见高温热浪2019年盛夏,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和华南地区35摄氏度以上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38摄氏度以上高温日数也为1961年以来的极大值。
这种持续高温的天气范围之广、黄淮、江淮等地降雨日数多在15天以上,降水偏多,日照显著偏少。
黄淮地区降雨日数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多8至16天,而最大连续降雨日数为历史同期之最。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黄淮及汉水流域等地再次出现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天气。
持续低温连阴雨天气,光热明显不足,部分地区农田内涝和渍害较重,秋收秋播较往年推迟。
黄河中下游秋汛8月下旬至9月上旬,西北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和湖北西北部、四川东部等地频繁出现强降水过程。
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至2倍,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
陕西、河南、山东、四川、湖北等地的部分地区遭受较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陕西省渭河干流多次出现警戒流量以上洪水;汉江出现秋汛。
2009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09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应急管理》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2009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主办,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和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联合承办。
最终由评审专家和公众共同评出结果。
【总页数】3页(P57-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
【相关文献】
1.2009年新疆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2019年甘肃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3.2007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新鲜出炉
4.2020年甘肃省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5.2008年度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届气候大会及其成果
历届气候大会及其成果2010年11月27日 00:11中国经营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瑞士日内瓦会议:提出警告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科学家警告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
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巴西里约热内卢会议:公约时代来临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大会明确规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气候保护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994年公约正式生效。
1995年起,缔约方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就公约的具体实施等问题进行谈判。
此次会议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
但没有对参加国规定具体要承担的义务,具体问题体现在以后的《京都议定书》中。
日本京都气候大会:从理想走向现实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该公约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
印尼巴厘岛会议:妥协走向未来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
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
2012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12年12月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一辆城市快速有轨电车驶离泉水车站。当日,东北迎来大范围降雪。
七、甘肃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据甘肃民政厅通报,2012年5月10日,甘肃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35.8万人受灾,47人死亡,12人失踪,114人受伤,紧急转移安置2.9万人,倒损房屋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9亿元。
2012年5月10日,丽江市著名景区黑龙潭公园干涸见底,残留的一股清流也面临干涸。2012年以来的持续干旱导致云南丽江市近3个月无明显降雨,古城区著名景点黑龙潭公园池水已经枯涸,裸露的潭底在阳光的暴晒下裂开无数巨大的口子。为了保持该景区的景观,丽江市曾着手给黑龙潭供水,但是由于旱情严重,供水难度很大,只能等待雨季来临。
2012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一、7月21日特大暴雨袭华北。2012年7月21至22日,北京、天津及河北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据央视报道,7月21日至22日早8点左右,北京遭遇61年以来最大降雨,城区和近郊发生内涝和洪灾,截至8月5日北京“7-21”暴雨确认79人遇难。据人民网报道,北京防汛抗旱指挥部7月25日晚召开“7·21”特大自然灾害情况通报会通报称,北京市受灾人口160.2万人,因灾造成经济损失116.4亿元。
十、6次大暴雨袭华南江南。2012年4月,华南、江南先后出现6次大暴雨,多次出现严重灾情。据民政部通报,4月份,南方地区先后遭受6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江南和华南地区强对流日数达到5-10天,由此引发的风雹灾害共造成43人死亡或失踪,10万余间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贵州东南部、江西大部、湖南湘北、湘东北等地多次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12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36.4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12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揭晓“201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中国网12月28日讯(记者杨丹)当天下午,在中国气象局2013年1月新闻发布会上,“201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7月21日特大暴雨袭华北,给京津冀造成重大影响”和“10月底最晚飓风…桑迪‟登陆,美国遭重创113人死亡”分别成为2012年度最受公众关注的国内外天气气候事件。
其中,2012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为:
1、7月21日特大暴雨袭华北,给京津冀造成重大影响
7月21日北京遭遇强降雨
2、今年云南仍然少雨,造成连续4年受干旱困扰
图为云南丽江干枯见底的黑龙潭(中国网图片库俞方平摄影)据5月3日中央气象台气象预报,未来10天,云南、四川南部、广西西部等气象干旱区仍无强降雨。
据悉,两三个月来,云南丽江古城没下过一场雨,致使丽江黑龙潭干枯见底。
丽江黑龙潭,原是丽江的一个龙王庙,庙旁泉眼众多,积水成潭,传说有黑龙潜伏于此,故名黑龙潭。
因泉水如玉,能倒映玉龙雪山,也称玉泉公园。
丽江古城的水源主要从此而来。
黑龙潭既是丽江古城的水源地,也是丽江文化的圣地。
3、6个台风一个月内连登我国,创历史同期之最
图片来源于网易新闻中心
2012年08月08日,强台风“海葵”影响上海,10时后风雨影响加大,外滩黄浦江上巨浪滚滚。
中午11时3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4、今年北上台风之多罕见,长江以北首次出现强台风登陆
8月27日,渔民在大连老虎滩渔港将船只固定,防止台风造成损失。
新华社发(吕文
正摄)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布拉万”将在8月28日下午以台风强度经过山东荣成成山头东部海面北上。
预计28日夜间“布拉万”在辽宁丹东至朝鲜半岛沿海登陆。
第14号台风“天秤”29日后也存在进入黄海、沿东南部沿海北上的可能性。
目前,将受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正在全力准备应对台风,船只纷纷回港避风,养殖户抢收海菜,大批客滚船将停运。
5、11月初寒潮暴雪光临华北,北京河北内蒙拉响红色警报
北京市气象台11月2日发布今年下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预计48小时内,北京将出现明显雨雪天气,最高气温下降8到10摄氏度,3日夜间至4日还有5级左右偏北风。
6、11月上中旬暴雪横扫东北,鹤岗市全市学生停课
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11月12日,一名协警在帮助驾驶员将一辆出现故障的车推向路边。
当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
12日8时至13日8时,内蒙古东北部、吉林大部、黑龙江大部等地有大雪,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吉林中东部的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有大暴雪。
7、5月10日强对流天气引发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
部队官兵和干部群众在岷县茶埠镇救灾(新华社发包新田5月11日摄)记者从11日晚举行的岷县“5·10”特大冰雹暴洪灾害及抢险救灾情况汇报会上获悉,到11日18时,这次灾害已造成37人死亡、19人失踪。
由9部门组成的国务院救灾工
作组紧急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当地相关部门和救援人员也在全力搜救失踪人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8、夏季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酷暑难耐
7月30日,市民在重庆市洋人街景区水上乐园体验水上项目。
当日,重庆市气象局于上午11点30分发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奉节县最高气温39.5摄氏度,直逼40摄氏度。
部分市民冒着烈日来到市内各大水上乐园,在水中消暑。
新华社记者陈诚摄
9、汛期长江流域强降水过程不断,三峡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洪峰
7月24日,三峡水利枢纽开启泄洪深孔泄洪。
当日晚8时许,三峡水利枢纽迎来蓄水成库9年来的最强洪峰,峰值高达每秒7.12万立方米。
面对历史罕见洪峰,三峡枢纽积极发挥防洪功能,有效拦水削峰。
监测显示,洪峰通过时三峡枢纽建筑物、机组各项指标正常稳定。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10、4月6次大暴雨袭华南江南,多地重复遭受洪涝灾害
当日是农历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江南、华南地区将遇到近期较大范围的一次强降雨,尤其是广东、福建基本全省都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中央气象台于4月20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新华社发(袁宏伟摄)
国内十大入选事件的投票结果也反映了2012年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一是暴雨过程多,局部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重;二是台风登陆时间集中,影响范围广;三是风雹灾害多,灾害损失重;四是阶段性气象干旱特征明显;五是11月北方出现大范围暴雪天气,部分地区遭受雪灾。
从结果也可以看出,影响大、灾害损失大的天气气候事件更受公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