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复习中国现代史(B5).jsp
2023年中考历史大单元、大概念整合之中国现代史
2023年中考历史大单元、大概念整合之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概述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叙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现代史版块综述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趋势(1)政治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经济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3年)→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底)→社会主义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徘徊时期(1976~1978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至今)。
(3)对外关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中美建交,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4)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现代史时空线索一、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里程碑意义建立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总结: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调整时间调整原因调整政策影响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法治建设时期特点成果确立会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总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六、近现代的对外开放总结:历史证明,只有主动融入世界大潮,才能带来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制度和政策创新正常化建交的高潮改革开放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举办了多次国际会议和国际盛会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认识: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部分(1949年10月至今) doc
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部分(1949年10月至今)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本专题考点:新中国的成立,西藏和平解放,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新中国的成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北平)会议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在1954年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确定新中国的名称;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定都,定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等等。
2、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结束了千百年来由少数剥削者垄断政权的历史,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
它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纪元”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到此结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还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二)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这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拓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以达赖喇嘛为首的部分势力一直在搞分裂活动,这是不得人心的。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不是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和宗教问题。
)(三)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概况: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为开辟前进道路,用自己身躯堵敌人碉堡枪眼的黄继光;为不暴露目标,甘愿被烈火吞噬的邱少云。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精品知识复习提纲: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知识系统概述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开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政治上的准备。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村、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
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国“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和平交往有新进展,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第十三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一、课标导学:1 、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及主要内容,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分析其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2 、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和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最新初三历史中考中国现代史重要知识归纳[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重要知识归纳2012年4月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1.第一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义(作用)。
2.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联系五四运动)及意义。
(注意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言行)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区别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4.西藏解放的方式、时间、标志及意义。
5.土地改革开始时间、标志,结束时间、成果及历史意义。
(这里要让学生知道开展土改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理解“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的含义,即土改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由封建土地地主所有制到土地的农民所有制,但土地所有制性质未发生改变,前后都是土地的私有制。
最后要让学生知道随着土改的基本完成,封建土地剥削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即封建制度正式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6.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司令员、(参加战争的军队名称、被称为什么)代表人物、结束标志,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这里要把4、5、6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下: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7.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内政:①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时间及该宪法的性质。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世纪50年代)外交: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提出者、内容及意义)②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时间、内容(概括:“一化三改”)。
9.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建设重点、成就(能举例说明)。
(中国在20世纪的第二次飞跃:时间(1949~1956年底)、标志性事件(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伟人(毛泽东)、最深远历史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中共八大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
(要知道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次大会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最新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误:制定的政策脱离中 国的经济、政治实 际。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创新和成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的实际相结合。
化建设起步和社会主 义制度确立阶段。
第三阶段(1957—1966 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曲折前进。
第四阶段(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 社会带来巨大破坏,造 成严重损失。
第五阶段(1978 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局面形成并发展。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
目录
01 时空坐标 02 阶段特征
01 时空坐标
02 阶段特征
阶段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创新举措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49—1952 年底):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
巩固人民政权阶段。 第二阶段(1953—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工业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总复习课件
I第一部分单元章节复习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考历史总复习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kao qing fen本单元所讲述的内容时间跨度从1953年到中共^―届三中全会召开前。
考试岀题的频率特别高。
主要考点涉及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等内容。
每年广东省中考,我们同样应该特别关注第一个五年计划及三大改造等内容。
因为近年来民主法制建设是考试的一个命题热点,所以我们除了要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夕卜,还应该联系到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_________ 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主要任务是:重点发展__ O主要成就有:以_______________ 为中心的__________ 形成,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 的宪法。
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一、1953〜1957重工业鞍钢东北工业基地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三、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____________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 阶段。
九年级中国现代史复习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清政府内外交困:太平天 国运动、外来侵略 第 二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单 左宗棠、张之洞 元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最早、江南制造总 局(曾国藩和李鸿章)最大、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 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主观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性质:“师夷长技”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 自救运动 * 积极作用:1.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2.洋务运 动为中国近代化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3.在客观上为中国民 课 )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序幕:马关条与签订,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反对同日本议和, 请求变法图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高潮: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 结果: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变法失败,谭嗣同被杀 近 代 化 的 探 索 (
A.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4 (光绪帝)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 国、称霸世界梦想 经过:黄海战役:1894.9在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牺牲 结果:1895年4月,中国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内容: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Ⅱ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Ⅲ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此后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Ⅳ增辟通商口岸。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光绪帝) 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到京津地区 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6月 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英 俄 德 美 日 法 意 奥 八国联军由 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进犯北京,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 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 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 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 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初二期末考试初三会考中考复习提纲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1949年以来)
中国现代史(1949年建国以来)一、知识梳理(前三个单元)1、过渡时期(1949年建国—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具体内容:建立政权: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意义(P4)。
巩固政权:①领土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块解放土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P4)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1953):志愿军、彭德怀、黄继光、邱少云(P7)③土地改革(1950-1952):新解放区,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意义(彻底摧毁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巩固政权;解放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P12)初步建设:①工业化起步:一五计划(195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工业;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厂大型轧钢厂等三项工程、第一辆载重汽车、第一架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三条进藏公路、工业基地发展;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②政治上:1954年,北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P21)③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
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23)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956—1966)具体内容:①曲折探索:良好开端:1956年,中共八大曲折道路: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调整:1962年调整国民经济②主要成就:大庆油田、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③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3、文革十年(1966—1976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文革结束4、两年徘徊(1976—1978年):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①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书P39,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意义:书P39,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繁荣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中国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中国现代史 (1949年阶段特征
1 时空坐标
2 阶段特征
阶段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创新举措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1949~1952 年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阶段。
第二阶段(1953~1956 年底): 三大改造、工业化起步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阶段。
第三阶段(1956~1966 年):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四阶段(1966~1976 年):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破坏,造成严重损失。
第五阶段(1978 年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形成并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创新举措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和失误:制定的政策脱离中 国的经济、政治实际。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创新和成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的实际相结合。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 )、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 )、时间: 1949 年 10 月 1 日( 1 1 )( 2 )、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注:(毛泽东词句“……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新中国成立)2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08 ; 1 1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 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从此 ,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成为国家的主人。
3 、 1950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结果;( 09 )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理解:土改重要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注:(“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一五计划:( 1 1 ; 12 )( 1 )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 )时间: 1953---1957 年;( 3 )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4 )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中国现代史中考复习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海 峡 两 岸 的 ⑤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交 的局面初步形成。 往 3.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我们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国家干涉我国内政。 4.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三 大 改 造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 业化的需要。 2、措施: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 道路 (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开始时间及措施:1954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 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 2、政策: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 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文 化 大 革 命
1.原因:(1)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2)直接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认识。 2.发动:1966年,中央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3.主要表现:“打倒一切,全面内乱”;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 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致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4.抗争:(1)“二月逆流”:1967.2,老一辈革命家批评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被诬为“二月逆流”, 受到压制和打击。 (2)四五运动:1976年清明节,群众自发性的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怒斥“四人帮”,虽 被镇压,但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 5.两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1年9月13日,九一三事件。 (2)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 (3)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6.10,华国锋、叶剑英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 姚文元、张春桥、王洪文 四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6.性质:是一场由毛泽东同志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文革的危害和教训: (1)危害——给整个民族造成了严重灾难: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经济发展迟缓;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 践踏,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2)教训——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建 设,依法治国。
现代史专题复习
三个发展阶段及单元阶段特征
1、1949年—1952年底,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1953年—1976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1978年底—至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第一单元 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1949年—1952年底)
1953—1956年底
政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知识梳理
社会主义建设的 探索时期 (1956年—1976年)
良好开端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挫折困难 (1956年—1966年) 调整恢复 取得成就
“文革”动乱的十年 (1966年—1976年)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中苏政权建立和探索建设的对比
建立政权: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 巩固政权:1918年---1920年,国内革命战争 探索建设 经济:1921年,新经济政策
格局: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 教育网 -
知识梳理
为什么说邓小平 是改革开放的总设 计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的 建 形成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设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会有 主中 义国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特 色 确立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 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单元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兰珍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13)课时【课标解读】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3.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4.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5.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考向指南】本单元内容在近年来的中考中的常见的题型为选择题、问答题和材料解析题。
重点掌握:(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的时间和意义。
(3)土地改革要联系热点“三农问题”。
(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5)三大改造的内容、方式及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国歌:产生于抗战时期,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国歌;聂耳曲,田汉词。
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5.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
-6.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一次最彻底的改革,它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7.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
1953年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定《朝鲜停战协议》,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志愿军英雄有:赴汤蹈火、无所畏惧的黄继光,视纪律重于生命的邱少云。
8.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
1954年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9.万隆会议:1955年,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出席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通过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12.三大改造:个体农业——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个体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民族资本家)——1954年,逐步发展公私合营,后在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
【真题演练】一、选择题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重要会议是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停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下列内容中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史实 ( ) A.美国侵略越南战争 B.美国侵略伊拉克C.美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美国侵略朝鲜战争3.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有①黄继光②董存瑞③刘胡兰④邱少 ( )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 A.新疆地区 B.青海地区 C.西藏地区 D.云南地区5.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C.国内的反动势力基本上肃清 D.土地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6.下列事件改变了所有制性质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集体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7.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的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8.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 ) A.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B.建成了工业化的基础C.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成立B .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10.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从时间上看是指 ( )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49—1956年 D.1956—1966年11.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进行三大改造( ) 12.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是()A.在长江上建造了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B.大庆油田打出了第一口油井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建成1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二、材料解析题1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55周年应是公元哪一年?从广西解放到今年(2008年)有多少年了?(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丁什么历史事件?联系材料一,概括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作业布置:完成解读33---34页,预习第十四单元讲学稿。
教学反思/学习心得:第十四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时:1课时主备人:张兰珍审核人:审核时间:总第(14)课时【课标解读】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3.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4.简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考向指南】本单元内容中考中常有涉及,题型以选择题居多。
重点掌握:(1)认识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正确的指导思想及失误。
(2)我国外交成就的主要史实,认识新中国在国防上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梳理】1.中共八大——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时间:1956年9月召开;成果: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探索时期的两次重大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主要目标:盲目求快,片面追求生产和建设的速度。
全国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重大失误的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影响:破坏了国内经济正常的发展,工农业生产落后,党和人民遇到建国后从未有过的经济困难。
3.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性质:一场内乱。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它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1976年10月,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4.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年10月)、氢弹(1967年)、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名称:“东方红1号”);两弹元勋:邓稼先。
5.1966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6.中美关系: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利坚和众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核心问题:台湾问题;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得以恢复的最主要原因: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真题演练】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召开十三大2. 下列内容发生在1958年的有()①党中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③大庆油田建成投产④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这些“豪言壮语”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中D.改革开放后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5.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 D .②③④6.尼克松的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宣读的公告是()A.美国总统秘使访华的公告 B.尼克松将要访华的公告C.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联合公报》7.中国在航天、运载火箭、核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有()①成功爆炸原子弹②成功爆炸氢弹③成功发射人造卫星④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实验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 D .②③④8.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从年开始执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