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指南一、政府与非政府管理方向参考选题1.行政管理与创造性研究2.经济全球化与行政科学管理研究3。

电子化政府的建设与行政科学管理研究4.关于政府办公网网络安全的探讨5.转型期政府行政能力分析6。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7。

老龄化问题研究8.机关后勤管理问题研究9.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10。

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11.乡镇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研究12。

现代制造业经营管理新思维13.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改革问题研究14.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1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16。

电子商务与政府管理问题研究17。

透明度原则与我国政务公开18。

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对策研究19.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二、行政监督与依法行政方向参考选题1。

依法行政的现状分析与对策2.论政府治理与地方立法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适度4.论行政自由裁量权5.行政许可制度理论与实践分析6.关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7。

行政问责制研究8.行政监督的现状分析与对策9。

中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利益分析10。

建立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11。

加强和改善我国行政监察12。

非政府公共部门政策监控机制构建13.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研究14.论行政人员法治观念的培育15。

论我国的公务员行政处分制度16。

对当前我国腐败问题的思考17。

执法腐败问题分析及其整治对策18。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19.我国干部人事上的腐败问题透视20。

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腐败研究21。

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的相关性分析22。

论我国腐败的预防机制23.我国法制行政建设研究24规范政府行为与国际准则接轨三、公共财政与经济管理方向参考选题1.关于规范税务代理市场的思考2.关于建立我国新型的政府公共支出预算体系的思考3。

界定公共支出预算范围的思路4。

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5.对政府支配资源量的实证分析6。

论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7。

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困难与策略

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困难与策略

当前行政执法中存在困难与策略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遵循的一项法治原则,也是当前我国行政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高公务员依遇到不手段。

完善、部门职能尚有交叉的情况下,联合执法有一定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它可以发挥各部门的管理优势,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弥补跨行业、跨部门执法法律依据不足的缺陷,解决单一部门执法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减少执法的疏漏,因此,联合执法有较好的实效。

同时,调查也反映,由于联合行动涉及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的职权范围、执法依据各不相同,使得综合执法行动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比较困难,而且各部门的执法力量配置较紧,部门联合执法,只能用于应对一个时段或重大个案的处置,而难以作为经常性的管理方法,效果难以持久。

(三)行政不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行政执法既是一种管理,更是一种服务。

目前,行政执法中不作为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1、执法者服务意识差导致不作为。

目前,部分法律法规存在执法主体多元化的问题,导致执法部门范围重叠和交叉,看上去“大家都好管”,但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却大家都不管。

造成行政相对23存在,1、外界干扰导致执法不公。

行政机关实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权力集中而制约不足,对执法的公正带来一些干扰;同时社会上的人情关系、横向联系也会给执法的公正性带来影响。

2、执法主、客体不同导致执法不公。

由于各行政执法主体的职责还存在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不同的执法主体会按照不同的执法依据对同一行为作出不同的处罚结果。

另外,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由于行政相对人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处罚。

如对于外来人员与本市常住人员等处罚有差异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五)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行政权力作为公共权力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因此现代行政执法体系要求既懂法律又懂专业的人员来使用行政权力,从而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

当前执法人员素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行政管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学论文

行政管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大学论文

西北民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姓名:吕方琴学号:教学单位:培养方式:专业班级:指导教师:2017 年 5 月目录一、行政管理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4)(一)行政管理的概念 (4)1、对于行政管理概念的不同理解 (4)2、说文解字中关于行政管理的解释 (4)本文所称的行政管理的概念 (4)(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 (5)1、系统原理 (5)2、人本原理 (5)3、动态原理 (5)效益原理 (5)(三)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6)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7)(一)行政管理体制的涵义 (7)1、行政管理体制涵义的几个要点 (7)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7)3、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 (8)(二)行政管理体制的地位及必要性 (9)1、行政管理体制的地位 (9)2、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9)3、确立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重要作用的几个方面 (10)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1、当前政府工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易出现的问题 (11)2、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11)3、行政管理体制的落后阻碍了改革的步伐 (11)4、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透明度不高 (11)(二)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1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14)2、深化改革的重点 (14)3、加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14)3、借鉴国际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创新政府行政管理的措施 (14)4、加快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 (14)摘要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的形势对于我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对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促使我们必须正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使之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行政管理模式。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与优化策略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与优化策略探究

ACCOUNTING LEARNING167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与优化策略探究叶文瑜 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摘要:经济体制的革新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方针的持续深入与实施,在为各级单位带来多元化建设机遇以及资源的同时,还对其提出了更高标准的发展要求,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建设与落实便可助力各级单位切实解决相关难题。

现阶段,尽管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对内控控制制度的建设给予了一定关注,也在根据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打造创新性的内控管理体系,但是其呈现的效果却不显著,普遍都存在一些内控意识薄弱、监督体系不完善以及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进而严重阻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脚步。

因此,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展开研究,深入分析现阶段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的优化策略,予以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价值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引言行政事业单位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其重点承担行政管理等职责,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建设以及管控社会性事物层面均体现着极强价值,同时还兼备服务性、管理性、政府性以及非营利性等特征,属于我国政府部门领导的组织机构。

内部控制制度身为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强化工作效果,还能显著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帮助各级单位规避经营发展风险,降低风险触发概率,是现代社会企业单位综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响应新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核心制度。

基于此,为有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就务必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采取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管理理念,健全完善内控体系,充分发挥其具备的价值作用,以此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实现内控目标。

一、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因行政事业单位具备较强特殊性以及服务性,属于国家领导的组织机构,所以其主要且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便是我国政府,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也重点围绕政府行政计划和指令予以展开,不以营利为目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作为保证行政单位合法合规运营的重要手段,在行政单位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实际情况中,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行政单位的合法性、公信力和效率,也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伤害。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控制意识淡薄,控制震慑作用不强。

首先,部分行政单位的领导干部缺乏对内部控制意识的重视,只注重经济指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同时,行政单位中的某些员工在执行职责时,存在着不遵守制度的情况,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理解。

这些现象导致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实施和约束力,内控成为一纸空文。

(二)制度设计不科学,操作规程不健全。

其次,行政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在控制体系中,行政单位须要根据本身的性质和工作程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制度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有的制度设计缺少相应的考虑和完备性,以至于难以约束过程的操作及后续的监控。

另一方面,“有制度不执行”现象的出现,给规章制度的实施带来了挑战,使得制度的效力大打折。

(三)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完善。

此外,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完善,也成为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过程中,管理机制至关重要,但大部分行政单位在现实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机制。

例如,内部控制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数据分析、风险评估、内部审计,同时管理者在领导中属于强二线的身份,缺乏对执行的决策持续性监控,绩效评价也很困难。

(一)建立全员内控意识,提高内控震慑力。

建立内部控制的第一步应该是提升全员的控制意识。

行政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宣传教育,着力厘清内部控制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确保全员内部控制意识的普及和广泛推广。

同时,内部控制应该成为对现有基于业务架构建立的控制方式的一个必要补充,以引导内外部工作团队对内部控制的行为意识的追求。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录一、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3 (一)行政监督法律法规不完善.......................... 3 (二)行政监督形式与内容单一化,缺乏有效的全程监督.... 4 (三)行政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 4 (四)行政监督主缺乏体独立性.......................... 4 (五)人员的意识和素质修养还不够高.................... 5二、我国行政监督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5 (一)目前我国的法治和民主实现的程度仍然不够高........ 5 (二)对政治体制的提高重视不够,对行政监督体系产生不利的影响.................................................. 6 “议行合一”的权力配置方式使决策、执行、监督权缺乏既(三)相对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 6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对策........................... 7 (一)提高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7 (二)重视和加强行政监督立法,推进行政监督的法制化.... 8 (三)构建全程行政监督体系............................ 8 (四)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整体协调,增强行政监督的整合力.. 8 (五)最大程度的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意识.................. 9四、结论................................................10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行政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对提高行政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1、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2、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3、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4、政府行政成本控制分析5、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途径分析二、选题方向:公共关系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1、论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2、论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关3、论跨世纪城市文化形象战略4、论受众社会心理与城市对外宣传5、论新闻策划的原则和方法6、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品味7、试论未来行政领导的形象塑造8、浅析组织文化创新走向9、论中国IC策划的定位10、上海或广州城市国际形象的确立与推广三、选题方向:行政管理论与行政、领导、行政组织学1、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2、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3、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4、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5、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6、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7、论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8、论政务公开9、论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中的民主价值取向10、论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的市场取向四、选题方向:行政管理学与行政领导、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比较(细分问题论述)2、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3、政府与制度变迁4、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细分问题论述)5、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6、考核制度比较研究7、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8、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9、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五、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公关传播法规1、依法治国重点在治“吏”2、依法治国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3、加速政府体制改革,适应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特点的要求4、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5、论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6、依法治国与治吏7、论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的脱钩和改制8、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六、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监督学1、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3、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4、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5、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督制度6、舆论监督的作用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七、选题方向:公共行政管理、公共组织与管理、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组织学、西方行政学说1、当代中国行政模式研究2、当代中国法治行政研究3、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与规模研究4、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研究5、加入WTO与政府制度创新研究6、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八、选题方向:公共管理、领导科学、管理学、市政学1、公共管理论的经济学分析2、市场经济与政府体制改革3、市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4、政府责任研究5、市场经济与非赢利组织的发展6、依法行政研究7、城市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8、城市政府与法治9、政府公开与民主行政10、现代科技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11、法治与德治12、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九、选题方向: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西方行政史1、1994年后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外膨胀的原因分析2、论西蒙的决策思想评新公共管理理论3、论西方公共行政的民主管理思想4、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5、中美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6、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7、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8、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9、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十、选题方向:西方经济学、公共财政、政府经济学1、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2、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3、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4、非盈利性组织管理研究5、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顶性6、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7、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十一、城市行政管理(市政学研究)、市政学1、城市政府规模的讨论2、公共人力资源讨论3、城市社区管理讨论4、城市管理讨论5、户籍管理讨论6、城市公共管理专题讨论7、市政体制比较讨论8、社会网络与城市发展讨论十二、选题方向:市政学、管理学1、论城市的本质2、市政学研究的内容、界限及意义3、西方市政学研究4、比较市政学研究5、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与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6、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7、撤退设市可否作为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8、外国城市管理体系的变迁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9、第三部门研究综述10、制度变迁与城市管理十三、选题方向: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基础1、西方政治理念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细分问题论述)2、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分析(细分问题论述)3、公共伦理分析(细分问题论述)十四、选题方向:宪法学、中国当代政治制度1、试论人大代表的作用2、论人大对政府的监督3、论权力制约技术十五、选题方向:行政管理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西方各国政治制度1、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政府间合作研究2、市场经济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3、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研究4、西方式民主及其影响研究5、政治参与、行政参与问题研究6、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建设十六、选题方向:政治制度、地方政府与地方政策、政治学基础、中国公共政策概论1、国家建设理论视野中的地方政府建构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系(中国、外国或中外比较;历史演变或法理分析)3、中国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特别是广东的改革经验)4、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分析5、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十七、选题方向:政治制度、思想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国党政制度1、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体制研究(从中拟一题目)2、地方政府体制中的条块关系3、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4、党政关系(中国、外国或中外比较研究)5、城乡社区自制制度建设6、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地方政府体制(任选一个地区或进行比较分析)7、关于政党政治的研究(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8、关于政府体制的研究(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9、关于行政法制的研究(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10、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建设(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十八、选题方向:行政决策、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1、从统治到自治:公共政策范式如何转换?2、第三部门: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主体3、听证制度与公共政策论证的公民参与——以珠江三角洲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村与街道治理为例4、珠江三角洲或长江三角洲地方政府治理机制下的政策制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5、公共政策制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6、试论公共政府的基本价值标准7、试论公共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8、试论政策问题建构中的程序约束十九、选题方向: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比较政治学、当代国际关系分析1、比较分析行政集权民主制与传统代仪民主制的异同2、古罗马政治制度对西方民主制的影响3、西方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形成4、比较英法革命及其对各自政治的不同影响5、比较英美政党结构及其功能的异同5、论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的形成二十、新增题目(一)行政管理、管理学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个社会问题2.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3.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4.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5.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6.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7.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8.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养老保险工作的思考9.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10.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11.谈谈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的策略建议12.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1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14.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15.论某地区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16.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17.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18.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19.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20.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21.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思考22.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23.浅析国有资产流失及管理体制的完善24.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25.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某一方面)26.试论依法行政(某一侧面和具体化)27.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28.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29.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30.谈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31.略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32.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33.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34.浅谈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35.略论遏制吏治腐败的治本之策36.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37.浅谈现阶段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38.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38.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40.关于当前**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41.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4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43.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44.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45.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46.浅谈我市(**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47.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48.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49.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50.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51.社区工作践与探索52.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53.坚持人本管理,尊重员工价值54.农村教育、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建议55.我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探讨56.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57.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58.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59.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60.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61.行政违法状况及其相关分析62.浅议我国政府采购制度63.中国“电子化政府”的现状及对策初探64.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65.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66.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管制67.谈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68.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69.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之我见70.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7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72.浅论我国当前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及其改革策略73.浅论提高我市农民收入的××对策74.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75.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某一侧面和具体化)76.论政府作风的制度化建设77.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某一侧面和具体化)78.关于中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制度的思考79.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某一侧面和具体化)80.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某一侧面和具体化)81.税收征管改革后如何有效实施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82.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83.当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84.行政领导廉洁自律的现实意义与途径85.我国现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问题与对策)86.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某一侧面和具体化)87. “协调”功能在行政运行中充分发挥之案例分析88.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89.建立行政信息网络的研究90.行政信息的管理与应用91.行政法规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就某一侧面)92.行政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与发挥93.反腐败斗争与政府职能的实现(就某一侧面)9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就某一地区)95.试论行政监督(就某一侧面)96.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97.寻租行为研究与治理(具体化)98.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99.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公共政策研究100.各种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某一侧面和具体化)101.当前**地区城管行政执法问题研究102.人口流动与户籍管理制度关系及改革研究103.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城中村、城市治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培训、土地政策等)问题研究104.**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社会保障问题研究105.地方政府问责制研究106.取消农业税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研究107.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108.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109.试析危机管理中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某一侧面和具体化)110.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111.政府税费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112.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问题113.***事件(例如:武汉“禁麻”成功等)之政府管理分析114.***政策(例如:烟台市实施农村饮水等)评估115.***省(例如江苏)公共财政改革措施与成效分析116.***市(例如:襄樊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117.***地区(例如:泰州)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研究118.重大事故危机决策与应急体系建设:***案例分析(例如:山东枣庄7.26矿难)119.***市(例如:上海市)轨道交通融资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120.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研究121.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与地方政府对策研究122.城市拆迁的移民权益保护与政府责任分析123.我国行政问责制探析12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125.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研究126.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公共政策研究(二)社区管理1.试论当前北京城市社区面临的挑战2.关于**社区治理中现存问题的思考3.关于当前社区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4.试论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5.试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6.试论社区的公共事业管理7.试论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物业公司的关系8.对北京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趋势研究9、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10、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三)其它1.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与特征2.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3.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及现代价值4.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和特征5.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6.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民本思想7.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8.孔子政治思想剖析9.老子政治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10.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11.谈传统社会中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12.谈公共伦理建设的新走向13.公共伦理与诚信14.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15.谈转型期公共伦理的缺失16.公共伦理规范基础的重建17.环境资源保护的公共政策分析18.地方政府财政绩效评估19.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分析-----以某个省份为例20.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收入比较21.渔业产权结构构建的经济学分析22.公共养老金安全运营监督机制分析23.企业年金发展国际比较24.企业年金投资模式研究25.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26.改革进程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27.政治信用论28.区级政府财政29.西方政治哲学研究30.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31.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32.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研究33.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34.传统文化与制度构建35.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36.危机管理37.论领导过程38.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39.公私部门差异分析——基于管理的视角;40.公共部门战略管理;41.发展战略研究;42.市民社会研究;43.官僚制研究;44.论行政学的产生45.公私伙伴关系研究46.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47.城市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48.城市经营的实证研究49.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50.第三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角色研究51.城市管理问题研究(细分选题,如城市流动人口研究,城市社会保障体制研究等)52.官僚制在现代国家(我国政府中的作用和影响)政治与行政角度研究;53.论公民行政执行权的保障(论行政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行政和政治学的角度研究;54.论行政执法的合法性(行政法和法理角度研究);55.论行政执法的合理性(行政法,行政哲学,法理学角度研究);56.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行政管理和政治学的角度研究);57.论地方保护主义对社会公平的影响(行政和行政哲学的角度研究);58.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务员素质(行政伦理,公务员制度的角度研究)59.关于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的若干思考;60.在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怎样做好班集体的管理?6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62.大学的考核体系研究63.论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64.绩效技术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65.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66.大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的研究67.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研究68.工作团队的激励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69.团队激励研究70.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71.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问题72.大学的考核体系研究73.论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74.绩效技术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75.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76.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77.(机构)考核制度的研究78.论转轨时期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重塑——从传统到现代79.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想80.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研究81工作团队的激励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1、提高县级机关行政办事效率之我见2、浅谈乡镇行政管理改革3、对××县解决“三农”服务问题的思考4、如何使人才合理流动,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效应5、浅析行政机关实行公务员制度改革6、关于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探讨7、论行政生态环境与公共政策的方向8、行政管理中的民主化理论研究9、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关系研究10、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研究11、转变职能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地位研究12、试论政府机构改革13、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14、试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15、论社会主义行政领导的角色16、论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17、民治型领导与专制型领导的比较研究18、论县(市)宏观决策中党政关系研究19、当前我国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原因研究20、当前我国权力腐败的特点研究21、标本兼治反腐倡廉的对策研究22、论舆论监督23、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职能是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11.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12.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13.试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完善及其途径14.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15.试论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与作用16.试论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及其理论意义17.建设学习型政府的动力分析18.建设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分析19.论政府危机管理20.论政府绩效管理21.论责任政府建设22.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23.论行政文化建设24.政府采购的问题与对策25.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向26.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思考27.论政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28.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的思考29.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30.论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趋向31.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32.论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33.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34.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35.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36.论公车改革的难点与途径37.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调机制38.论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39.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40.论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监督41.试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42.论行政领导艺术43.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4.试析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45.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6.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7.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廉政建设问题48.公共权力寻租行为分析49.健全完善公务员考评机制50.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建设51.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52.论构建诚信政府的途径53.论公共管理中的听证制度54.论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应用55.论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56.试析利益团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57.中外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比较5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59.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60.公民社会影响政策制定的利弊分析61.政策执行中的博弈现象分析62.论公共政策评估的困难与创新63.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64.政策变形的成因与对策65.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66.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67.论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制定的影响68.当前我国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69.试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70.试析我国养老保险政策71.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思考72.信息不对称下大学生就业制度安排73.中国封建监察体制的特点及启示74.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75.试论《论语》中的管理原则76.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及启示77.试析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78.“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79.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述论80.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81.杰佛逊人民民主思想分析82.洛克政治思想分析8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分析1.论服务型政府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分析3.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4.论公共管理创新的阻力5.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条件6.论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7.论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8.论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9.论政府管理创新10.论诚信政府建设1.论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适度2.试论激励机制在中国公务员制度中的确立与作用3.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4.当前我国反腐败问题研究。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途径分析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途径分析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途径分析摘要:行政监督是国家相关行政监督机构以及公民对国家行政工作的监督行为。

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行政监督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

本文论述了行政监督的作用与意义,介绍了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相关建议。

关键字:行政监督与时俱进思想行政监督是国家相关行政监督机构以及公民对国家行政工作的监督行为。

行政监督是实现国家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历史上,政府鼓励行政监督,并严格执行行政监督职能的时期一般上都政策开明,百姓安居乐业。

而行政监督执行较差的时期则是贪官频发、社会腐化、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时期。

行政监督历来都是政府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以及我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政府的职能也在逐步的转变。

因此,此时的行政监督与历史上其他时期必然不一样。

研究新时期我国行政监督的方法策略,对于提高政府机关工作运行效率、提高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了解、提高遵法守法的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政府对行政监督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研究行政监督对政府改善监督体制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行政监督的作用与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官员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

因此,那些所谓的政府掌权者,他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

政府官员理应保障群众的利益,同时也要保障国家利益。

行政监督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重要作用。

(一)行政监督能保障法制统一我国现行法律在很多方面并不完善,还存在漏洞。

如在有些法律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如:“罚款在两千到五千之间,具体金额是情况而定”;“影响恶劣”;“影响特别恶劣”;“不得低于两千罚款”等规定。

这些规定的限制对象并不清晰,针对性并不强,结顶起来也比较模糊。

而其最终解释权归政府所有,这就给了一些官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执行行政权力的时候孰轻孰重,对于性质一样的案件判决内容却大不一样。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不足与优化策略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不足与优化策略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不足与优化策略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不足与优化策略一、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当今中国, 经济社会问题愈发呈现交叉性、整合性及动态性特征, 现行《审计法》已难以应对新问题及新趋向, 其固有困境使审计监督制度的发展潜力及功能扩大化得不到真正发挥, 导致运行中的价值混乱。

综而言之, 其主要之固有困境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 审计监督制度对审计监督权之设定存在理论认知偏差现行《审计法》在审计权力来源上存在理论认知偏差、过于粗放的问题, 导致审计独立性缺失。

虚置宪法委托的立法不作为和突破法律保留而致使法律专属权损害都导致审计独立性缺失。

其一,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宏观性、抽象性等特点, 其所规定的调整事项属于国家最根本的治理内容。

《宪法》规定的公权力运行机制需要通过委托的方式将相关事项交给立法机关进行细化规定。

就《宪法》第91条规定而言, 该条文在技术上体现出委托立法之内涵, 然而现行《审计法》总则部分并未明确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内容、形式及程度等。

其二, 审计署的诸多职权由《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 实质上突破了法律保留原则, 形成了由国务院规定最高审计机关职责的事实, 这造成突破《宪法》规定的质疑, 无疑不利于审计署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存在审计监督权履行程度受国务院影响的弊害。

实践层面看, 尽管最高审计机关审计署的独立性能够得到足够保证, 但《审计法》之规定使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机关内设机构的固有弊病在审计独立性和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变得更加不合时宜, 有与《宪法》规定相左之嫌, 在当前制度设计的理论逻辑中无法获得合法性证成。

(二) 审计监督制度的双重领导体制难以保障审计独立性基于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 双重领导体制有利于加强业务指导和政府工作部署, 并在规范政府权力、实现反腐倡廉、促进良政善治等方面具备独特理论话语。

随着制度定位、价值和范式转变, 独立性缺失使其规制场域局限、发展空间受制等弊端愈发凸显。

当前国有企业行政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修改版]

当前国有企业行政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修改版]

当前国有企业行政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行政服务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是在现阶段国有企业行政服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发展。

因此文章就对现阶段国有企业行政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提升对策,以供参考。

在现阶段国家为各行各业发展营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但是市场内部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对于企业的实力、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行政服务作为企业日常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积极创新和优化行政服务管理工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更好的行政服务,才能够加快自身发展速度,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之中,行政服务部门需要为各个部门以及员工提供相关服务管理工作,其综合性非常强,肩负着串联整个企业的重要责任,如果行政服务能力较差,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管理,因此在现阶段研究提升国有企业行政服务能力的对策,对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国有企业行政服务概述(一)企业行政服务的概念及其意义在国有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中,内部组成部门非常多,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有序运行,需要围绕行政服务来做好对各相关信息资源的采集分析和管理,协调和处理好各种投诉和要求,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条件。

因此,在国有企业发展中,需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卫生环境、国家政策等,不断创新和优化行政服务工作,降低成本,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行政服务的实现方式在现阶段国企行政服务工作中,围绕行政服务工作的要求和特点,不断对其创新,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体现:首先,根据具体工作要求,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要求和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目的的实现,提高行政服务的效率;其次,对行政服务中的各责任主体进行清楚划分,协调好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管理互助,在企业内部营造起一个畅通综合的行政服务渠道。

2006秋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

2006秋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06秋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参考题目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既是本科教育的一项必要训练环节,也是对学生本科期间所学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务必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这里提供的论文题目可作为学生直接选题,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自行拟题。

一、总体要求1、题目要明确、精炼,语句通顺且相对完整,选题不要太泛、过广。

2、内容体系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不管具体体系如何,基本上应按如下层次和逻辑关系展开:①提出问题(立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②分析问题(事物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③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对策等)。

3、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语句通顺。

4、紧扣主题展开写作,无必要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不写。

5、要严格按继续教育学院规定的规范写作论文。

①内容齐全: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②页面设置符合规范;③章节设计符合规范;④字体设置符合规范;⑤图表设计符合规范。

二、理论性论文具体要求原则上不鼓励写纯理论性的论文。

如选择了写该类论文,要注意:1、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2、要有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如某一理论的修正、某一方法的改进、某些学术观点的系统整合、某些新事物或新现象的解析等。

3、一般应有案例分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三、应用性论文具体要求鼓励写作该类论文,要注意:1、能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针对某一具体现象或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2、研究的问题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提倡“小题大做”,而不是“大题小做”。

3、分析问题多以事实说话,建议多采用数据、统计图表展示事实现状、存在的问题,展示分析的过程及分析结果。

4、要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措施或对策等。

四、专科论文具体要求专科论文以撰写毕业报告为主,可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应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撰写,或以某项具体工作与理论阐述结合分析。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选(一)企业人力资源1、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2、论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重)3、中国民营企业中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重)4、论国有企业员工流失问题(重)5、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考核的误区(重)6、论人员招聘与组织文化的关系(重)7、深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8、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重)(二)国家公务员制度1、论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创新2、论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3、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4、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5、入世与我国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6、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7、论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其对策8、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建设问题9、我国公务员创新能力研究10、论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能力和素质提升的途径11、论构建完善的廉政建设德治体系12、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1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研究14、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三)公共政策1、论我国行政决策机制的完善2、价值观念对行政决策的影响3、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4、论咨询系统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5、论行政决策的法治化问题6、我国再就业政策分析(普)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与对策(普)8、论我国劳动力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普)9、政府决策科学化的内容、原则程序和组织问题10、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要素分析11、行政决策中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研究12、政府决策机制研究13、政府扶贫政策研究14、公共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四)行政管理理论1、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2、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3、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困难与对策研究(普)4、当前行政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6、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7、论政府能力问题8、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9、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10、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略论中国公共行政观念的发展与转变12、当前我国职能转变的动因与内容13、行政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研究14、人事行政中用人机制研究15、权力制约与反腐机制问题研究16、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作用17、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18、我国传统行政管理文化的启示19、WTO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20、WTO对中国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21、政务公开与电子化政府22、政府管理创新机制研究23、政府行政能力问题研究选(五)行政领导1、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重)2、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管理效果的制约性3、论我国行政领导干部的培养(重)4、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重)5、论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6、行政领导者的角色研究7、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的关系(重)8、行政授权的理论与实践(普)9、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普)10、管理职业化趋势与组织领导者的研究11、领导有效性理论研究12、政绩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选(六)行政监督1、论建立健全我国行政权力监督机制(普)2、论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3、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重)4、对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点思考(重)5、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乏力的成因与对策(重)6、浅析行政监督与行政效率7、论如何促进行政监督的有效性(重)8、舆论监督的理论与实践(普)选(七)市政规划与管理1、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市政管理2、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重)3、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体制改革问题4、城市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5、城市环境管理问题研究(重)6、我国城市街道基层组织的建设(普)7、深圳“城中村”改造中政府角色定位8、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八)政府经济学1、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现状、成因与对策2、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3、对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思考4、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启示5、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6、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研究7、政府消费问题的分析与对策选(九)行政伦理1、论责任政府2、论市场经济与公务员道德建设(重)3、我国公务员廉政机制建设(重)4、论公务员的行政道德规范(重)5、对完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6、行政责任及官员问责制研究7、行政人格研究8、行政伦理与行政法制的关系(十)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试论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及其理论意义2、关于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3、试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不足与完善4、试论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缺陷及不足5、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6、试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完善及其途径7、关于我国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构想及理论意义8、试论我国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及其途径9、对行政许可危害的补救措施探讨10、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11、我国依法行政的现状及改革研究12、城市治安存在问题及对策选(十一)其他1、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与救济2、浅议我国价格听证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3、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研究4、政府信息化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5、制约政府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对策6、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7、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8、政府采购应把握的主要原则和实施监控问题研究9、中国福利制度研究10、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研究11、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问题研究1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普)13、城市居民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重)14、我国人口政策的探讨15、人才选拔与人才测评的理论与实践(重)16、激励理论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17、管理中的人际沟通技能。

东华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07-13

东华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07-13

东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真题行政管理学2007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1、里格斯2、“三E”审计3、行政诱导4、POSDCORB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实事求是是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2、行政首长负责制是相对于民主集中制的一种行政领导制度3、追踪决策是重新进行决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马克思的行政组织理论2、概述中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差异3、简述我国的行政立法的体制和效力4、简述美国最早的两本行政学论著四、论述题(每题24分,共48分)1、论述我国目前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之。

2、结合行政职能特点,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角色转换。

政治学原理2007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1、民族自决权2、政党分赃制3、总统共和制4、精英主义民主二、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政治文化就是政治心理2、中国当前的政党制度实质上是一党独大制3、在政治发展进程中,“现代性生产稳定,现代化生产不稳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政党与政治团体的区别2、简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进程3、简述政治参与的功能和意义4、简述古希腊、罗马时期政治研究的三位代表人物及其论著四、论述题(每题24分,共48分)1、政治发展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我国政治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论述国家结构形式的模式类型以及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色所在。

一、名词解释(32分)1.政府审计2.行政精神3.政府失灵4.行政救济监督二、辨析题(30分)1.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

2.“瓦格纳法则”就是指“国家活动不断减少的法则”。

3.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可以自由行使、不受控制的权利。

三、简答题(40)1.简述行政干预的特点2.为什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管理学首先出现在美国?3.当地西方国家如何缩小行政管理范围?4.简述实行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浅谈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对策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行政系统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依靠一定的法律、制度、原则及方法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的总和。

它具有管理、服务和协调三大功能:在管理上,处理好企业日常事务,确保企业顺利运行的同时全盘考虑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建设,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在服务上,为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转提供后勤服务;在协调上,实现纵横两个方向的沟通,即实现企业不同层级部门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协调。

企业行政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我国的企业行政管理。

微观经济学论文1.全盘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由于受计划经济思维惯性的影响,在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机关作风”、“机关习气”较重的企业行政管理干部,他们完全不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和企业行政管理的特点,全盘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搞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繁文缛节、按部就班;清规戒律、条条框框;文牍主义、官样文章;公文旅行、笔墨官司;纸上谈兵、咬文嚼字;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脱离实际、不讲实效。

这样一种行政管理,既浪费精力,又浪费时间;既浪费人力,又浪费钱物;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僵化死板,不近人情。

这同样造成极大浪费,降低工作效率和员工士气,影响企业效益。

2.权力集中缺乏制约;权力过分地高度集中而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官本位”现象普遍,一些企业往往都是行政首长(经理或厂长)说了算,其它人员只有“唯命是从”的份,家长制的影响依然存在,严重影响着决策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使企业整个系统严重缺乏活力和效率。

3.行政组织机构设置比例失调:现有的企业行政组织机构在设置比例上指挥、执行机构过于庞大,而监督、反馈、信息等机构力量普遍薄弱。

往往反馈不全不畅,信息失真;监督软弱无力,讲功不讲过,行政指挥机构难以搜集到及时准确的信息,以致执行不得力,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一、本文概述行政问责制作为一种现代政府治理的重要机制,对于提升政府效率、维护公民权益、推动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行政问责制的策略与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制度框架以及实践应用,本文期望能够为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完善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界定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概念,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制度依据。

通过梳理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行政问责制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制度设计、实践操作、监督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本文还将对行政问责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自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以来,它在促进政府责任履行、保障公民权益、提升行政效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行政环境的不断变化,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在制度设计方面,我国行政问责制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然而,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够具体的问题,导致问责过程中可能出现法律适用不准确的情况。

在实践操作层面,行政问责制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有待加强。

一方面,问责主体在问责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人情关系、权力干预等,导致问责不力或偏袒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问责结果往往缺乏对被问责者的实质性惩罚和纠正措施,使得问责制度在约束行政行为、防止权力滥用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行政问责制在公众参与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尽管政府逐渐重视公众的监督和参与,但在实际问责过程中,公众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参与机会,导致问责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信力。

执法监督调研报告

执法监督调研报告

执法监督调研报告执法监督是党委政法委的重要职责之一。

近年来,xxxx县委政法委高度重视执法监督工作,认真贯彻省委政法委《关于加强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协调督办重大疑难案件、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政法机关执法意识进一步增强,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但经过对近年来执法案件、涉法信访案件的统计调查和近期的调研来看,涉法信访案件仍居高不下,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无视和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政法队伍综合素质偏低,政治业务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够适应,执法能力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执法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少数干警特权思想严重,执法理念还比拟陈旧,仍然存在重局部轻全局、重惩治犯罪轻人权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预防、重数量轻质量、重裁判轻调解、重结案轻事了、重当前轻长远、重静态稳定轻动态稳定、重法律效果轻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影响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个别干警法制观念淡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何执法”等重大问题,有的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标准、执法不文明、社会形象差,有的执法乱作为,以权谋私,办关系案人情案,不是抓紧依法办案,而是拖时间、揉案件,大案揉小,小案揉了,群众和当事人反映很大,严重影响了政法机关公正执法、为民执法的形象。

(四)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比拟薄弱,尤其是对政法机关重点部门、部位进行权力制约和分解尚不科学,政法部门内部对执法办案中的管理和监控缺乏有力的手段和措施,事前和事中监督乏力;党委政法委及社会各界对政法机关监督尚未形成合力,监督的机制不健全,难以产生最正确效果。

(一)宗旨意识不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够。

个别干警党性观念淡薄、大局意识不强,群众观念不牢,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没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对群众诉求倾听不够、对困难群众疾苦关心不够、对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不够,与民争利。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探讨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探讨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探讨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完善和优化。

以下是关于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的探讨。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存在审批过程繁琐、周期长的问题。

目前,卫生行政许可申请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批,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并且审批流程时间较长,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需要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线上审批,减少人力投入,加快审批速度。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存在行政干预的问题。

在卫生行政许可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存在行政干预的现象,以权谋私、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营造公正、透明、规范的卫生行政许可环境。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在审核标准和指标制定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目前,卫生行政许可标准和指标体系没有与时俱进,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需要加强对卫生行业的研究和调研,及时更新卫生行政许可标准和指标,以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在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卫生行政许可过程中,公众对于审批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难以了解许可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增加公众对卫生行政许可工作的监督和参与度。

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完善和优化。

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及时更新标准和指标、加强信息公开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卫生行政许可制度,提高其效率和规范性,促进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作者:王鲁佳张莹莹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1期[摘要]行政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在防止贪污腐败、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和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反腐形势,如何建立起全面高效的行政监督体系已是当局之务。

基于此,就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行政监督体系;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 D523.4 [文献标识码]A在2016年中国“两会”背景下,“反腐”仍然是热门话题之一。

从两会开幕之初的“王珉代表”被查,到闭幕时“卢子跃市长”和“王阳副主任”的落马,可见我国反腐行动不停歇,反腐力度之大。

与此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反腐败任务仍旧艰巨。

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的进程,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是关键。

监督对腐败起到抑制作用,是行政人员的压力器。

合理适用的行政监督体系能让腐败者不敢再腐,让想贪者不敢去贪。

然而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监督不力、法制化程度低等若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推进反腐、依法治国的步伐。

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有效解决由体制不健全而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

1 行政监督及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系1.1 行政监督概念行政监督是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权力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这是对行政监督广义上的理解。

而狭义上的行政监督,是指行使监督权的监督机关依照法律对行政主体和工作人员实施监察和督促的活动。

概括来说,行政监督可以理解为“监督行政”,即监督一切行政机关、行政人员和行政管理活动的行为。

其根本目的在于将行政人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同时也能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2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系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系,是指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多元的监督主体在对政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时的任务和权限划分体系。

我国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外结合的体制——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

内部监督体系是以行政系统内部的特定层次和特定机关为主体,对其他行政机关及其他人员所进行的监督。

主要包括上级监督、审计监督和监察监督。

外部监督体系是指以非行政组织的力量为主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行为。

主要包括政权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以及社会监督。

这些内外部监督在规范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廉洁自律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取得的成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行政监督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形成了系统、全面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

它以自身独特的监督作用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从成效来看,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行政监督体系完备效应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呈现出全面完备的趋势。

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监督主体多层次化。

我国的监督主体主要有党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

监督主体多层次化使得监督客体受到多方监督和评估,我国的监督空白区域进一步被填充。

二是监督内容全面化。

不仅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大领域范围内的监督,还细化到行政人员日常工作行为的例行监督和专项监督中来。

三是监督机制整体化。

既包括内部监督,也包括外部监督。

内外监督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点以相互补充,带来更大的监督效益;四是监督手段多样化。

譬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网络问政和网络监督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反腐效应监督的最大功能在于反腐、制腐。

它是应对违法、不合理行政行为的有力的“火眼金睛”。

监督既能发现腐败,亦能够压制腐败。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反腐的高压态势下,采取“老虎”和“苍蝇”一起打的策略,反腐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譬如中央对薄熙来、刘志军、刘铁男乃至多个地方官员和国企高管的腐败案进行的公开审理。

在这过程中,监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廉洁自律效应如果将行政监督的反腐效应归结为外部的压制政策,那么行政监督的廉洁自律效应可被归结为内部的自我修养政策。

廉洁自律强调的是自身的清正廉明,唯有将监督的压制性转换为自律性,才能从根本上剔除腐败和私欲。

现实中行政机关与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众多的权力诱惑和利益诱惑,因而无法做到“慎独”。

而行政监督恰恰是使行政人员达到自律的手段。

基于被监督,行政人员组织或个人进行社会道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的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行政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做到廉洁公正。

譬如国家出台《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供党员学习如何保持廉洁自律。

2.4 群众监督效应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具有监督权。

随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行政监督意识明显加强。

譬如民告官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此外,公民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显现出更多的主体地位,并踊跃表达出自己对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工作的意见以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公民积极的通过网络平台、来信来访、群众举报以及民告官等方式监督政府的行为。

3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在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下,行政监督体系无论在理论还是实操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成绩凸显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监督体制不够健全、监督力量弱等缺陷。

为此,有必要对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3.1 多元化监督力量缺乏整合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监督体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也就是包括政党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社会监督、专门监督等多个监督主体在内的多元化监督体制。

可见,我国监督主体多,监督机构多。

这是否意味着监督力量足呢?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们可以用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来阐释我国多元化监督合力不足的问题。

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第一,各个监督主体并没有明确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职能处于交叉重叠的状态,因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常常出现扯皮现象,导致监督效率低下。

第二,行政监督体系内没有最高领导人,监督主体各自为政,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与其他监督机构之间进行过多的交流或者可以说是缺少同级交流的“跳板”。

缺乏必要的交流会导致信息闭塞,决策的失误率会大大提高。

第三,监督主体同时又是监督客体。

自己监督自己可谓是最不靠谱的控制方式。

在心理层面会对自己放松,以较低的标准要求自己;出于个人利益往往也会出现“放水”现象。

所以自己监督自己无法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

3.2 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关于行政监督的法律,我国已经出台了《行政诉讼》、《行政惩罚》等相关法律。

这是行政监督法制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但我国行政监督法制化的历史并不长,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法律制度完善程度来看,当前我国行政监督缺乏一部集明确性和权威性于一身的完整的监督法。

现有关于行政监督的立法不同程度地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标准和内容各有差异,彼此不能统一。

这导致行政监督在发挥作用时不知以哪个为标准,缺乏有力依据。

从立法是否与时俱进来看,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矛盾与问题日益凸显,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规已然不再适用。

显然我国行政监督存在法制化程度低、立法滞后等问题。

3.3 事前预防性监督被忽视长期以来,我国都偏重于事后的惩罚性监督。

无论是“老虎”的落马还是“苍蝇”的消灭都是基于事后惩戒进行的。

打击腐败行为的确可以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但却治标不治本。

事后的监督惩罚是对人的压制措施,并不能起到改善改良的作用。

如果不持续打压,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反弹的不良效果——腐败会持续滋生。

而事前预防性监督恰恰与事后追惩性监督相反,前者是对行政行为做出事前的监督,具有预防性。

譬如对行政人员进行科学理论、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得他们在行政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这会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并提高行政效率。

而事后监督往往是在违法行政行为出现时才进行相应的监督并给予处罚,而这时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已经受到了损失。

3.4 专门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在我国内部行政监督中,专门监督是最为核心有用的监督形式。

我国法律规定专门监督机构部门独立行使监督权力,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专门监督机构由于受到双重领导体制的影响,不仅要接受上一级行政监督机关的领导,还要接受所属人民政府的领导。

这导致其在工作中难以独立性的完成行政监督工作,行政执行效率低下。

3.5 权力机关监督不力我国的权力机关监督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管理及其活动实施的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最高层次的异体监督。

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

按理来说,人大的监督力度应当非常大,但在实际运行中,人大监督显现出部分形式主义监督。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法律没有对人大监督的程序做出明确规定,也没有特别说明政府违法行政行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缺乏惩戒性。

这大大削弱了权力机关监督的权威性。

二是人大本身具有官僚化的缺点。

我国权力机关仍采用审议、质询、视察等表象方式对政府机关进行监督,监督并未实现经常化,而是隔上很长时间才进行一次监督。

久而久之,监督成为形式也是必然趋势。

3.6 群众监督不力在不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背景下,群众监督仍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

一是由于我国群众监督意识淡薄。

对官员的不作为和违法行为,群众倾向于保持沉默,而只有当群众自身的权益受到损害后才会寻求相应的帮助;二是由于中国政府行政透明度不够高,导致群众对政府的治理过程和内容不甚了解。

即便群众想要行使监督权,却苦于没有畅通的监督渠道和群众监督保障机制,导致群众有口不敢说、有苦无处说。

三是我国目前的监督体系仍存在缺陷,监督方式没有得到改进,大部分群众仍然采取写信、检举等老套的形式;四是官员打压、威胁等不正当行为也极大地打击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4 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政策建议针对中国行政监督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提高行政效率,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4.1 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由于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缺乏对应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各自为政并相互扯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协调权力和明确责任的协调机制。

一是要通过协调机制明确各方监督主体监督的程序、形式等内容。

此外,更要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

二是要在各个监督主体之间搭建共同交流的平台,获取比较全面最新的信息,从而使监督发挥出“1+1>2”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