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认识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P69-7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

2.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情感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出示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想知道是谁吗?可是这位朋友没时间来到我们今天的课堂上,让老师带来几张照片,我们一起看看。

2.看到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问的?生说3.师: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呢?学完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们就会明白其中的秘密。

4.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比二、探究新知,理解意义1.出示学习目标2.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结合屏幕上的图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学习任务1,然后小组汇报结果。

3.建立模型,理解意义(1)学生自学教材69页“认一认”,完成学习任务2和任务3.并汇报结果。

(2)小组讨论比的意义:具有相除关系的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都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

举例说明并板书(3)师介绍比号的来历。

(在17世纪,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现在的比号。

)4.师:现在同学们对比已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有很多与比的知识密切相关。

用你智慧的眼睛观察身边,能找到比吗?说一说,屏幕出示5.屏幕出示算式,讨论: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完成任务四6.讨论:比的后项是否可以为0,为什么?完成任务五,汇报结果。

《比的认识》教案

《比的认识》教案

《比的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

具体内容有:了解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掌握比号、前项、后项的概念,以及比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比。

2. 学生能够掌握比号、前项、后项的概念,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3. 学生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比号、前项、后项的概念,以及比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3个苹果和2个香蕉的比?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比的读写方法和比的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比的概念、比的读写方法、比号、前项、后项的概念,以及比与除法的关系。

4.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一个简单的例题,如: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目可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题目可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应用题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的概念前项:后项:比号:比的意义比与除法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两个数的比是3:2,那么这两个数的前项是______,后项是______。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长与宽的比是______。

2. 选择题:A. :B. /C.D. +(2)一个数的比是4:3,那么这个数的前项是______,后项是______。

()A. 4B. 3C. 4/3D. 3/43. 应用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7个橙子,求苹果与橙子的比。

六年级上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课件

六年级上北师大版第六单元比的认识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比课件
2.在一个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 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 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1.根据下列信息写出比。
六(2)班共有40名同学,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 人。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2∶40 。
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12∶3。
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比是 9∶3 。
2.读出下面的比。
122ຫໍສະໝຸດ 长是宽的几倍6÷4=1.5 3÷2=1.5 8÷3≈2.6 12÷8=1.5 12÷2=6
A:6÷4=1.5 B:3÷2=1.5 C:8÷3≈2.6
D:12÷8=1.5 E:12÷2=6
我发现D的长和 宽分别是A的和和 宽的2倍。
我发现A、B、D的 长都是宽的1.5倍, 所以比较像。

像上面那样,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0∶2
(1)你发现这些图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和同伴 说一说。 (2)写出几个比。
8:6
8:3
根据下列信息写出比。
(1)一辆汽车行驶120千米大约需要2小时。 路程与时间的比是 120∶2 。 (2)买4米装饰布做窗帘,付款72元。
付的钱数与买的米数的比是
72∶4 。
1.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如:6÷4 写作 6∶4 读作 6比4 比 号
6∶4=6÷4=64=1.5
… … …
6 ∶4
比 比比
的 号的




6是这个比的前项, 4是这个比的后项, 1.5是6:4的比值。
1.标准的篮球场长和宽的比是 (28 :15 )。
2.我国国旗长和宽的比是 (3 :2)。
在北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一位选手2小时跑了40 千米,这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

比的认识 (第一课时)

比的认识 (第一课时)

足球比赛中的比。 飞翔队以3︰1战胜超人 队。这是一个比吗?请 说一说你的看法。
科技小组有男生12人,女生7人。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说一说,这些比表示什么 意思?你还能写出哪些比?
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如果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看作100分,你学到了多少分? 请写出它与100的比。说给大家 听听。
想一想,算一算

图A 图B 图D 图C 图E
6 3 12 3 12
长与宽的 图片像的奥秘是 宽 关系 什么? 4 2 8 8 2
如果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写下来:
图片的长与宽的倍数 关系一样,图片就像。倍 数关系不一样,就不像。
自学课本第69页的 “认一认”,把学到知 识介绍给大家。
7︰5,可以写作7÷5, 也可以写作7-5。( )
20︰4 =(
a÷b不为0)
•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比。
①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约为1︰7 ②两手平伸的长度与自己身高的比约为1︰1 ③一个人的血液与体重的比约是1︰13 ④人心脏与拳头大小的比约为:1︰1 福尔摩斯在案发现场发现犯罪嫌疑人 留下的一枚脚印,长25cm。请问他可能 会做出什么样的推断?
北师大2011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认识》
B
A
C
D
E
看一看:与图A比较,哪些图片比 较像?哪些不像?
B
A
C
D
E
猜一猜:图片像不像与什么有关系?
长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这些长方形的长与 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算式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填 写好学习纸上的表格。 3、在小组内交流——你发现的奥 秘。

《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提供实例,感受比的意义。

1、谈话导入: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今年32岁,我家里有个8岁的儿子,我是余杭区实验小学的一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一样来介绍一下你们的班级吗?(男、女生人数)2、我的年龄和儿子的年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每两个量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你能用算式来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吗?(列算式并说算式表示什么?)3、像这样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我们可以用比的形式来表示。

(揭示课题,初步认识比)4、哪些算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理解比的意义)5、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

二、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比。

1、在生活中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比,(出示图片)你知道2∶1表示什么意思吗?尝试说。

2、请你来试一试,下面的水和甘蔗汁如何调配?3、你现在知道2∶1表示什么了吗?4、师生共同讨论5∶1和1∶1的含义。

5、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比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三、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1、比除了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还可以表示其它的关系。

我们来看图,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快多少?(列式计算)2、汇报。

根据算式列出比。

明确:因为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40∶2表示什么呢?3、你能用比来表示骑车人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吗?(出示:骑车人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45∶3)4、根据下面信息写出比。

《比的认识》教学课件

《比的认识》教学课件

04
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
比与分数的关系
总结词
相似但不同
详细描述
比和分数都是用于比较数量的数学工具,但它们在表示和解释上有所不同。比通常用于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而分数则用于表示整体的一部分。例如,如果说“苹果和橙子的比是3:2”,这意味着每个橙子对应3个苹果; 如果说“苹果是橙子的3/2”,这意味着苹果的数量是橙子数量的1.5倍。
《比的认识》教学课件
• 比的定义与性质 • 比的运算 • 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 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比的定义与性质
比的概念
比的定义
比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 系。
比的表示方法
用冒号或斜线表示两个数的比,如a:b或a/b。
比的读法
读作“a比b”。
速度比
速度比的概念
速度比是指两个物体或同一物体 在不同条件下的速度之比,通常 用于比较不同交通工具或不同运
动状态下物体的运动速度。
速度比的应用
在交通领域,速度比被用于比较 不同交通工具的运输效率,如飞 机、火车、汽车等。在体育领域 ,速度比被用于比较不同运动员
的运动表现。
速度比的测量
速度比可以通过测量两个物体或 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间或距离来计 算,通常以秒、分、小时等时间 单位和米、公里等距离单位来表
在化学中,使用比来计算 溶液的浓度。
速度计算
在物理中,使用比来计算 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等物 理量。
02
比的运算
比的加法
总结词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详细描述
比是由两个数相除得到的,因此比也可以进行加法运算。 比加法的意义在于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相加等 于后项相加。

六年级比的认识课件

六年级比的认识课件

数学中的比的解题案例
总结词:数学解题
详细描述:在数学中,比的应用也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在解决分数问题、比例 问题、以及一些代数问题时,都需要用到比的概念。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 好地掌握比的数学应用。
科学中的比的实验案例
总结词:科学实验
详细描述:在科学实验中,比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化学实验中需要配比各种化学试剂, 在生物学实验中需要比较不同生物的生理特征等。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比的科学技术 应用。
联系
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分 数的分子和分母,比的前 项除以后项得到分数值, 比可以转化为除法运算。
转化
当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0 除外时,比可以转化为分 数或除法运算,反之亦然。
05 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比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比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食品配比、建筑比例、经济数据 分析等方面,都需要用到比的概念。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比在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六年级比的认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比的定义与性质 • 比的应用 • 比的运算 •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 案例分析
01 比的定义与性质
比的概念
比是由两个数相除得 到的商,表示两个数 量之间的关系。
比可以用于表示不同 类量之间的关系,如 速度、价格、比例等。
比通常用冒号或斜线 表示,例如:a:b或 a/b。
比的运算
在数学中,比有一些基本的运算, 比如求比值、化简比等,这些运算 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在科学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
在化学中,我们经常使用比来表示化学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关 系,比如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反应中,氢气和氧气 的比例为2:1。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的意义,比的认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的意义,比的认识
是后项,比值是( 1.8 )。 (3)如果A∶B=C,那么A是比的( 前项 ),B
是比的( 后项 ),C是比的( 比值 )。
我是大法官,对错我来判! (1) 3 可以读作五分之三,也可以读作三比五 ( √ )
5 (2)配制一种盐水,在200克水中加入20克盐,盐和
盐水的比是1∶10。 ( √ ) (3)比值是0.8的比只有一个。 ( × ) (4)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则乙数是甲数的4.3倍。 ( × )
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0.125∶2 =0.125÷2 =0.0625

33 5 10
=0.6÷0.3
=2
160∶15
=160÷15

160 15
0.15∶0.3 =0.15÷0.3
= 0.5
从A地到B地一共180千米,客车要行2小时,货车要行3小时。
(1)写出客车所行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180∶2 =180÷2=90
知识拓展
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身高与双臂平伸的比大约是1:1 腿长与头长的比大约是4:1 脚长和身高的比是1:7 血液和体重的比大约是1:13 成年男子肩宽和头长的比是2:1
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 共花了2.4元。
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6)∶( )比值8
是( );0花.75的钱数之比是( )∶( 1.)8 ,比
值是2.(4 )。
0.75
填一 填 (1)两个数( 相除 )又叫做两个数的( 比 )。 (2)9比5记作( 9:5 ),( 9 )是前项,( 5 )
航模小组
男生有14 人,女生有8 人。
4斤桃子17元, 每斤桃子多少元?

6.比的认识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比-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详解+分层训练(北师大版,含答案)

6.比的认识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比-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详解+分层训练(北师大版,含答案)

六比的认识1 生活中的比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比的必要性,理解比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知识间的联系。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

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学点1 1.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的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

2.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就是这个比的比值。

★学点2 1.两个同类量进行比较时,它们的比值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2.两个相关量的不同类量进行比较时,它们的比值表示一个新的量,要加单位名称。

★学点3比与除法、分数比较。

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的高、分数的分数值,比号相当于除法的除号、分数的分数线。

★例题白菜和芹菜的单价比是3:7,数量比是5:4,白菜和芹菜的总价比是多少?★分析题中存在两种量,分别是单价和数量,要求总价的比,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可以用3×5表示白菜的总价,用7×4表示芹菜的总价,所以白菜和芹菜的总价比是(3×5):(7×4)。

★解答(3×5):(7×4)=15:28答:白菜和芹菜的总价比是15:28。

误区 填空:六年级1班有男生28人,女生24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全班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正确答案:22:17 39:22错误解答 28:24 24:52 正确解答 24:28 52:241.想一想,填一填。

(1)两个数相( ),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

8÷5写成比的基本形式为( ),读作( )。

8:5=8÷5=1.6,8是这个比的( ),5是这个比的( ),1.6是8:5的( )。

(2)比与除法、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的( )分数的( ),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 ),比值相当于除法的( )、分数的( ),比号相当于除法的( )、分数的( )。

小学数学六上:《比的认识》第一课时 说课设计

小学数学六上:《比的认识》第一课时 说课设计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水果价格三个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价格等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比的意义;2、能用口头表述两个量的比;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反思:下面我就这次研讨的主题关注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谈谈我的教后反思。

一、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创设有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与自己生活环境、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创设如下情境:这些图片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学生通过探究讨论交流后发现原因是a、b、d三个图形的长都是宽的1.5倍,体会同类量的比;再设计了速度单价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类量的比,从而感受比就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了解人体上有趣的比,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

《比的认识》教学课件

《比的认识》教学课件
和梨的数量比是3:2”,这是一个比的关系 ;而“苹果和梨的数量成比例”,这是一个 比例的关系,表示苹果和梨的数量之间有一
定的规律性。
05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巩固基础
详细描述:基础练习题主要针对比的 概念和基本性质进行设计,包括比的 读写、化简、求比值等基础题目,帮 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详细描述:比的性质包括比值的有序性、比值的传递性和比值的互换性。
比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实例丰富
详细描述: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比例尺、速度、浓度等。
02 比的运算
比的加法
总结词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详细描述
比是由两个数相除得到的,因此比也可以进行加法运算。比加法的意义在于理 解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相加等于后项相加。
VS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比较不同交 通工具或物体的速度。例如,飞机、火车 、汽车和自行车的速度比较。通过使用速 度比,我们可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 差异和优劣。
价格比
总结词
价格比是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一,用于 比较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高低。
详细描述
在购物或进行商业活动时,我们经常需要比 较不同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通过使用 价格比,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商品或服务的性 价比,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度等。Βιβλιοθήκη 学生的疑问解答问题1
什么是比?

比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它由两个数相 除得到。例如,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两倍,我们说 这两个数的比是2:1。
学生的疑问解答
问题2
如何书写比?

比应该写成“a:b”的形式,其中 “a”和“b”是两个相除的数。例如 ,如果一个数是5,另一个数是10, 那么它们的比就是5:10或1:2。

人教版(新插图)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1课时 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课件

人教版(新插图)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1课时 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课件

间=速度”表示为: 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
42252 ÷90
42252比90。
比的意义: 两个同类量的比 表示这两个量的 倍数关系,两个 不同类量的比表 示一个新的量。
(二)比较分析
仔细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15÷10 42252比90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表示,列式为 42252÷90。 2. 它们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还可以用比的形式表示,即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
用除法表示
用比表示
求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 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还
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 有一种形式,就是用路程
米,可根据“路程÷时 和时间的比来表示,即飞
9
9
10
10
(2)与除法算式相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 被除数 ),后项
相当于( 除数 ), 比值相当于( 商 );与分数相比较,
比的前项相当于( 分子 ),后项相当于( 分母 ),比值
相当于( 分数值 )。
8
15
7.2
2. (易错题)如图,有大、小两个正方形。
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 5∶3 ),周长的比是 ( 5∶3 ),面积的比是( 25∶9 )。 我发现:_两__个__正__方__形__的__周__长__之__比__等__于__边__长__之__比__,_ __面__积__之__比__等__于__边__长__之__比__的__平__方_。
15米=1500厘米 80:1500 答:国旗的高度和旗杆高度的比是80:1500。
辨析:在写比时,一定要先看看单位是否统一, 因此先将15米化成1500厘米,之后再写比。
1.两个同类的量除了用除法还可以用表示它们的 倍数关系。

第1课时 认识比

第1课时 认识比

100︰ 173 1︰ 1.73
10︰ 17.3
林老师编辑整理
12
我们今天学的比跟下面讲的比一 样吗?
在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子双打决赛 中,中国选手李婷/孙甜甜以2︰0击败 西班牙选手马丁内斯/帕斯奎尔,勇夺 冠军。
林老师编辑整理
13
拓展应用
1978年前,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是100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现 在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2100元。现 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1978年前的比是
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
林老师编辑整理
10
练习题
(1)写一个比值为
1 2
的比。
(2)如果甲数是乙数的3倍,可 以说成(甲数 )与(乙数 )的比是 (3 )。
林老师编辑整理
11
讨论题
小强的身高1m,他爸爸的身高是 173cm,小强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 1 ︰ 173,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 是多少呢?
都读作:240比5
林老师编辑整理
3
自学提纲
1. 用数学方法如何写比,如何读呢? 2. 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3.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各是什么? 4. 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林老师编辑整理
4
..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林老师编辑整理
5
比的各部分名称:
5︰ 4
= 5÷ 4 =
被减数
减数

3 7
×
1 3
=
1 7
被除数
除数
商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
5

4 =5 ÷4 =
5 4
比的前项
比号 比的后项
林老师编辑整理
比值

认识比优秀教案

认识比优秀教案

认识比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比的应用”第一课时“认识比”。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表达方式,能够运用比进行比较和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 使学生掌握比的表达方式,能够正确书写比,并进行简单的比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难点:比的运用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两组不同数量的苹果和橙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哪组水果数量多?多多少?”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用除法表示两组水果数量的关系。

(2)讲解比的概念,介绍比的表达方式。

(3)举例说明比的运用。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自行编写比的题目,并互相解答。

(2)解答教材中的练习题。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2. 比的表达方式3. 比的计算方法4. 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比?(2)填空题:根据题意填写比的式子。

(3)解答题: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比,例如比赛成绩、价格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6.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步展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