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

(每题 1 分,共67分)
1、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2、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4、科学探究大致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5、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6、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7、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8、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9、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0、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做”科学的爱好、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1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2、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
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13、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

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知道)、(、认识)、(理解)
14、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15、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
(环境)三大资源。

16、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17、用做档案的方法做学生学业的全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法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三、简答题。

((每题3分,共12 分))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

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

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3、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 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

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例如,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

又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

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

2. 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

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

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3.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教师的言语动作应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尤其要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儿童。

儿童的有意注意和坚持性尚在发展之中,所以课堂教学形式应灵活多变,课外中长期作业应简便易行。

4. 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爱好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完成个性化发展。

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小学生的行为。

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4、怎样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

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

建议:
1. 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布置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 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 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 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四、论述题。

(每题 6 分,共12分))如何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完成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在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

至于接受哪些知识,学习哪些内容,则是由大纲与课程事先规定了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余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而教师通过设计教案,主持上课,指挥与操纵着课堂教学,处于主体地位。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认为学生在课堂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因此,学生应该完全听教师的。

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不能自己在课堂里随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听从教师的话,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在这种学生观的支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难完成的。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

在这类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

为此,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再按照以往的学生观看待学生在课堂里的角色,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从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设计教案,并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完成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

2、根据课标教学实施建议,举例谈谈怎样有效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

(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二)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
(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冰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
(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冰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4、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
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

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

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個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作业本47页维恩图
16、17、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空气有(重量)。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牛、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壬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7、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
阳光
二氧化碳+水----- 氧气+养料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
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
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2、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中有种子。

1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牛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15、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
温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鸡、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3、观察蚕: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

有黄色
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如需要空气、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等。

养蚕的盒盖上要扎小孔,给蚕提供空气。

养蚕适宜的温度是室温。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鸡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蚕宝宝一生共蜕皮4次。

蚕的一生共蜕皮6次
6、在蚕要吐丝前,它不怎么吃叶子,且身体开始发黄发亮。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7、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每只雌蛾大约产300-500粒卵。

8、蚕的一生经历了卵、蚕、蛹和蚕蛾四种形态。

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蚕蛾的头上长着1对触角,胸部长着2对翅、3对足。

像蚕蛾这样的小动物我们称它为昆虫,我还知道蚂蚁、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苍蝇、蜻蜓等都昆虫。

10、刚出生的蚕宝宝像黑色的小蚂蚁,所以称它为蚁蚕。

11、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称为变态。

变态是
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

只经历“卵、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

12、动物:卵生:从卵孵化而来。

如鸡、蝴蝶、鸟、蜻蜓、鱼……
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

如山羊、狗、熊猫…… 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太大。

如蜻蜓、蝴蝶、蟾蜍……
不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不大。

如鸡、山羊、熊猫、鱼
13、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4、人的周期:
15岁以前都叫儿童(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一15岁的为少年)
16岁一35岁为青年
35岁一60岁为中年
60岁以后为老年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C来表示。

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3、温度计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刻度(O C 37C -5C -10 C,会读、会写)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
C —— 110C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③视线与温度
计液面持平。

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当环境温度低于0C,水的温度下降到0C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C,冰的温度升至0C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C,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冰和水的共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

冰和水的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冰是固体水是液体。

8、让冰融化速度快的方法有:加热、在太阳下晒、用手捂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凝固。

加热、吹风能加快蒸发。

7、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

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
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8、
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凝结成了小水滴。

9、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冰中放盐后温度会迅速降低,大约在-7 C左右。

10、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
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

第四单元《磁铁》
1、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见的有环形磁铁、饼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等。

2、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被广泛地利用在许多方面:冰箱门的封条、门吸、悬浮式列车、
铅笔盒、皮包、指南针等。

3、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4、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不都是用铁制成的,可以是镍、钴等。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