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发展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1 局域网(LAN)1.3.2 城域网(MAN)1.3.3 广域网(WAN)1.3.4 互联网(Internet)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特点1.4.1 功能1.4.2 特点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1.5.1 互联网应用1.5.2 企业内部网络1.5.3 科研教育机构网络1.5.4 军事通信网络1.6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6.1 OSI参考模型1.6.2 TCP/IP参考模型第二章:物理层2.1 物理层的定义和作用2.2 信道的基本概念2.3 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3.1 数据信号的基本特征2.3.2 数字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3.3 模拟信号的表示和传输2.4 编码技术2.4.1 奇偶校验码2.4.2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2.4.3 海明码2.5 数据传输方式2.5.1 单工传输2.5.2 半双工传输2.5.3 全双工传输2.6 传输介质2.6.1 有线介质2.6.2 无线介质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作用3.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3.3 HDLC协议3.3.1 HDLC基本概念3.4 PPP协议3.4.1 PPP基本概念3.5 以太网3.5.1 以太网的基本概念3.5.2 以太网的帧格式3.6 虚拟局域网(VLAN)3.6.1 VLAN的基本概念3.6.2 VLAN的实现方式3.7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3.7.1 总线型拓扑结构3.7.2 星型拓扑结构3.7.3 环型拓扑结构第四章:网络层4.1 网络层的定义和作用4.2 网络层的功能4.3 IP协议4.3.1 IP基本概念4.3.2 IP地质分类4.3.3 子网划分及划分规则4.4 路由协议4.4.1 静态路由4.4.2 动态路由4.5 ARP协议4.5.1 ARP基本概念4.5.2 ARP请求与应答4.6 ICMP协议4.6.1 ICMP基本概念4.6.2 ICMP消息类型第五章:传输层5.1 传输层的定义和作用5.2 传输层的功能5.3 TCP协议5.3.1 TCP基础概念5.3.2 TCP的连接管理5.3.3 TCP的可靠数据传输5.4 UDP协议5.4.1 UDP基本概念5.5 端口和套接字5.5.1 端口的概念5.5.2 套接字的概念第六章:应用层6.1 应用层的定义和作用6.2 DNS协议6.2.1 DNS基本概念6.2.2 DNS域名解析过程6.2.3 DNS消息格式6.3 HTTP协议6.3.1 HTTP基本概念6.3.2 HTTP请求和响应6.4 FTP协议6.4.1 FTP基本概念6.4.2 FTP的工作模式6.5 SMTP协议6.5.1 SMTP基本概念6.5.2 SMTP消息格式附件:附件一:OSI参考模型图附件二:TCP/IP参考模型图附件三:HDLC帧格式示例附件四:以太网帧格式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保护法:是一系列法律和准则,旨在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免受滥用和不当使用。

1.1探索一互联网的演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1.1探索一互联网的演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3)互联网的治理和发展
互联网的治理和发展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涉及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学生可能对这些概念不太了解,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4)互联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互联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互联网带来的道德和法律挑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
4. 价值观
学生将通过学习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对互联网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提高信息社会的责任感。学生将通过学习互联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对互联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道德和法律意识。
5. 情感态度
学生将通过学习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培养对互联网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将通过学习互联网的治理和发展,培养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学生将通过学习互联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对互联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2. 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 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一年?
A. 1969年
B. 1971年
C. 1989年
D. 1991年
2. 以下哪个不是互联网的基本组成部分?
A. 服务器
B. 路由器
C. 显示器
D. 交换机
3. 互联网对社会的主要积极影响包括哪些?
A. 提高工作效率
B. 促进信息共享
C. 增强社交联系
D. 所有上述选项
4. 互联网的治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 政府监管
B. 企业自律
C. 用户参与
D. 所有上述选项
(2)简答题
1. 请简要描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 请举例说明互联网对社会的主要影响。
3. 请简要分析互联网的治理方式及其重要性。
4. 请谈谈你对互联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的看法。

网络改变生活教案

网络改变生活教案

网络改变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方面。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态度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3. 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重点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态度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分析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网络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 网络的定义和组成1.2 网络的发展历程1.3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第二章:网络对生活的影响2.1 网络的正面影响2.1.1 信息传播快速2.1.2 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2.1.3 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2.2 网络的负面影响2.2.1 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2.2.2 网络安全问题2.2.3 网络成瘾和社交障碍第三章: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建议3.1 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3.2 辨别信息真伪,拒绝虚假信息3.3 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文明上网3.4 合理规划时间,避免网络成瘾3.5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诈骗第四章: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4.1 网络购物的优点和缺点4.2 安全网购的注意事项4.3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第五章: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5.1 网络教育的优势和劣势5.2 在线学习平台的选择和使用5.3 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六、社交媒体与网络社交6.1 社交媒体的定义和特点6.2 社交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6.3 网络社交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七、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7.1 网络游戏的发展和现状7.2 电子竞技的兴起和影响7.3 合理游戏,健康生活八、网络传播与网络素养8.1 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8.2 网络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8.3 提高网络素养的方法和途径九、网络新闻与舆论监督9.1 网络新闻的传播和影响9.2 舆论监督的作用和责任9.3 理性参与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十、未来网络发展趋势与我们的应对10.1 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10.2 网络对未来的影响和挑战10.3 青少年如何应对网络的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难点解析:理解我国互联网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政策环境,以及其对国民生活的影响。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电子商务师基础知识》重点笔记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954年终端器诞生后,人们才逐渐把终端与计算机连接起来。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4个主要阶段:以单机为中心的通信系统、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及以高速和多媒体应用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是指互联起来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的集合。

“互联”意味着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能够按照网络协议进行通信。

连接是物理的,由硬件实现。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和互联网(Internet)。

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资源、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组成。

4.1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IPX/SPX协议等。

4.2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NetWare、UNIX、Linux等。

5、接入互联网的方法:PSTN、ADSL、卫星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Wi-Fi接入。

6、在互联网中,每一台主机必须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在整个网络中必须是唯一的。

IP,含义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7、域名:就是用人性化的名字表示的主机地址。

域名使用的字符包括字母、数字和连字符,而且必须以字母或数字开头和结尾。

整个域名总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

在实际使用中,每个域名的长度一般小于8个字符。

8、我国国家域名的国家代码是cn。

目前有3个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负责北美地区,APNIC负责亚太地区、NIC负责欧美地区。

9、域名采用层次结构,每一层构成一个子域名,子域名之间用圆点隔开,自左至右分别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域名。

10、域名分类:第一类是类别顶级域名,共7个;第二类是地理顶级域名,共有24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码;第三类顶级域名,也就是所谓的新顶级域名。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表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表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1)网络协议的含义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

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

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

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b.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不完全相同,这主要是由Pv4技术下IP 地址资源有限导致的。

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第一章网络技术的发展历史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壮大。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网络技术的开始,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

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休闲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

在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和互联网是两个重要的基石。

计算机的发明使得信息处理、传输和存储变得更加高效和快速。

而互联网则使得信息之间的传输更加便捷和全球化。

最初的互联网只是一种局域网,用于学术研究和军事通讯。

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中,IPv6、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无不是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应用1.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带到互联网上的服务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按需使用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都开始采用云计算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成本。

云计算以其可扩展性,高速度,以及灵活性等特性,正在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式。

2. 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信息分享和交流,并随时了解最新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动态。

无论是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社交网络还是信息查询,都已成为许多人日常习惯。

通过移动互联网,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使用者带来了更加便捷和自由的服务。

3. 大数据大数据是一种用于提高知识水平和经济决策质量的新型数据处理技术。

借助大数据技术,用户可以在储量级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也是许多企业和政府机构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首选方式。

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可以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提高生产力,并取得更好的商业效益。

4.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网络技术的重要分支。

其可以通过模拟人类思维的方式,提高语音识别、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性能,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王协瑞)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王协瑞)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王协瑞)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技术(王协瑞)第一章1、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章将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基本术语和概念。

2、计算机网络概述2.1 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的技术系统。

2.2 发展历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分散计算、集中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等阶段。

2.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规模、拓扑结构和覆盖范围等因素,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等不同类型。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3.1 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通信线路和外部设备等多种硬件设备。

3.2 软件组件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件包括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程序等。

4、网络通信原理4.1 数据传输方式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有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两种。

4.2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规范,包括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网络协议5.1 协议概述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5.2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中最常用的一组协议,包括IP、TCP、UDP、HTTP等多个协议。

5.3 其他常见协议除了TCP/IP协议族之外,还存在诸如Ethernet、ARP、DHCP、DNS等其他常见协议。

6、网络拓扑结构6.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是一种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中心节点的网络结构。

6.2 总线拓扑总线拓扑是一种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共享传输介质的网络结构。

6.3 环形拓扑环形拓扑是一种将计算机连接成一个环形结构的网络。

6.4 混合拓扑混合拓扑是一种将多种拓扑结构相结合的网络。

7、网络安全与管理7.1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干扰和窃听的措施和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解析资料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互联网时代解析资料

【Word版,可自由编辑!】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引言3G问题是目前极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很关心3G的问题。

经营者关心3G能否带来真正的新一代通信,而消费者则想知道3G时代的通信资费能否降低,业务体验能否满足个人的需要。

3G时代话音业务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主要的突破是在数据业务上。

一是面对企业高端用户的业务,目前主要为专网。

二是面对个人消费者。

而在3G/IMS专网与移动互联网之间的差异问题上,目前移动运营商主要将其业务封锁在自己的专网上,如移动梦网,而移动互联网Telco2.0也就是所说的公共互联网能够服务不同用户群,运营在不同核心网,如免费WAP。

3G时代需要更为开放的空间,提供更为广阔的业务和实现随时随地上网的可能。

2009年1月17号下午,中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2009年1月15号,全球首个4G LTE商用网络在欧洲开建。

无线宽带网络的铺设让无线互联网企业看到了希望。

然而,从希望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移动互联网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从产品到盈利模式到商业模式等,都还在一边做一边探讨和完善当中。

其中,最短的短板莫过于盈利模式,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在烧风投的钱,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本报告全面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现状、市场前景、客户群需求特征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当前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正文目录第一章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第一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一、Internet概述.........................................二、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三、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第二节移动与互联网的融合....................................第三节移动互联网两种技术演进路径............................一、传统互联网转型移动互联网.............................二、电信运营商转型移动互联网.............................第四节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五节移动互联网的本质与特征................................第六节移动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的区别.......................... 第二章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第一节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第二节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规模............................第三节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结构............................第四节典型国家或地区的移动互联网状况........................一、美国.................................................二、欧洲.................................................三、日本.................................................第五节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概述.................第一节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二、中国移动通信发展现状.................................三、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四、中国移动互联网2.5G分析..............................五、中国移动互联网3G演进分析............................第二节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促进与制约因素....................一、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促进因素.........................二、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三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分析........................一、政治环境.............................................二、经济环境.............................................三、社会环境.............................................四、技术环境.............................................第四节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分析及预测...................... 第四章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第一节影响盈利的三因素——用户,自身,竞争..................一、用户为什么愿意付费?.................................二、竞争日趋激烈,盈利应如何转型?....................... 第二节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一、用免费盈利——谁说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二、交叉补贴模式(一帮一,一对红).......................三、“1:99”模式(让先富起来的那些人买单)..............四、交易分成模式(二道贩子经济学).......................五、广告模式(无处不在的广告)...........................六、“老鼠爱大米”模式(买椟还珠).......................七、劳务交换模式(吸取我的花蜜,传播我的花粉)...........八、赠予经济模式(功德箱)...............................图表目录图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图表2008年各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渗透率.......................... 图表2006-2008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变化图................. 图表2006-2008年美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及增长率........... 图表2008年美国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渗透率...................... 图表2006-2011年欧洲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日本移动用户数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图表全球主要移动运营商推出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 图表2009-2013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预测................... 图表2004-2008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 图表2008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结构................................ 图表2008年中国互联网基础服务市场结构........................ 图表2008年中国互联网应用服务市场结构........................ 图表2004-2008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 图表2008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结构.............................. 图表2008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品牌结构.......................... 图表2004-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及增长................... 图表2004-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所占比重......................... 图表2006-2008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 图表2004年以来各月移动分组数据用户发展情况.................. 图表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细分市场结构........................ 图表移动网络升级带来的增值业务提升........................... 图表2006-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预测................... 图表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图表2008年十大I P HONE手机应用排名 ............................ 图表A PP S TORE应用平均价格..................................... 图表A PP S TORE应用分布状况..................................... 图表“1:99”模式示意图...................................... 图表腾讯公司发展简图.........................................图表腾讯QQ注册用户数发展图.................................. 图表飞信特性................................................. 图表2008-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表G OOGLE 查询的生命周期.....................................第一章移动互联网的特征第一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一、Internet概述Internet是计算机交互网络的简称,又称网间网。

计算机网络课件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件完整版
2. Internet是从ARPANET逐步发展而来的,是世界上最 大的互联网络,称为“国际互联网”或“因特网”,它使 用的是TCP/IP协议。
1.2.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重要节点:
1.铁道部在1980年即开始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然后,从1987年9月20 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 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
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由各类主机、终端、其他外围设备及各种软件资源等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 和向网络用户提供网络资源以及网络
服务。它是计算机网络的外层。 (1)主机 (2)终端 终端(Terminal)是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装置。 2.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由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 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实
1.3.5按传播技术分类
根据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 络。
1.3.6按网络操作系统分类
根据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将网络分为:Novell Netware 网、 UNIX网、Linux网、Windows NT网等。
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4.1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速率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
2.带宽
“带宽”(bandwidth)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意义: (1)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 同频率成份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2)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 带宽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网络传播概论课件-1第一章 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网络传播概论课件-1第一章 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整合类平台:多源聚合+人工分发 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 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个性化推荐平台:个性分析+算法匹配 视频和VR/AR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 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三、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4 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一、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从“广播”到LBS: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 信息消费空间:从“大空间”向“微空间”的演变 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向“现场空间”的迁移
一、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场景: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在移动时代,虽然空间概念变得很重要,但单纯的空间概念仍有一定的局 限性。对于移动传播的时空的描述来说,另一个概念更为重要,那就是场 景。 具体而言,场景可以分为共性化场景与个性化场景两个方向。 共性化场景是在一般人群中具有需求共性与行为共性的场景。构成共性化 场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时间、行为共性等。 个性化场景是与个人特征和特定情境相关的场景,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空间 情境、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等。
四、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手机通信网络的升级,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二者汇流形成了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包括终端的随身性与私人性,信息传播与服务的流 动性、个性化与场景化。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移动终端、移动网络和应用服务。其中,移动 终端及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技术)的不断升级,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至 关重要。
电子纸:
可穿戴设备:
五、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
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终端,只是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它们仍是 传统互联网思想的延续,这些终端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与传递者,它们离 不开人的控制。也就是说,目前的互联网信息传播,主要是以人为中介的。 而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局限,影响了信息的采集与利用的水平。物联网等 技术将改变这一状况,它可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连接,信息传播的模 式将在某些方面发生深层改变。

网络经济学教学大纲

网络经济学教学大纲

网络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研究背景和目的3.2 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3.3 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3.4 评估方式第二章:互联网的发展和影响2.1 互联网的定义和起源2.2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2.3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2.4 互联网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第三章: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3.1 数字经济的定义和范围3.2 数字经济的特点和优势3.3 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3.4 数字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第四章:网络平台经济4.1 网络平台经济的基本概念4.2 网络平台经济的运行机制4.3 网络平台经济的发展趋势4.4 网络平台经济的影响和挑战第五章:电子商务与在线购物5.1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分类5.2 在线购物的基本过程5.3 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影响5.4 电子商务的法律和政策第六章:网络金融6.1 网络金融的概念和特点6.2 网络支付和电子货币6.3 网络借贷和P2P金融6.4 网络金融的风险和监管第七章:网络营销和广告7.1 网络营销的定义和方式7.2 网络广告的形式和特点7.3 网络营销的策略和工具7.4 网络广告的法律和伦理问题第八章: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8.1 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8.2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8.3 人工智能在网络经济中的应用8.4 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第九章:网络治理和政策9.1 网络治理的概念和原则9.2 网络治理的组织和机制9.3 国际网络治理的现状和挑战9.4 网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数字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网络平台经济、电子商务、网络金融、网络营销、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网络治理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中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为未来在网络经济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互联网定义(精)

互联网定义(精)

A和B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
通话 在电A路到交B换的必连定接是上面进向行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交换机
中继线建立连接
A 用户线
通信
中继线

交换机 释放连接
交换机
C
交换机
D
B

用户线
1.4.2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 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报文
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
1.4.2 分组交换
路由器 H2 B D
H4 H6
主机 A H1
发送的 分组 H3
E
C
H5
网络核心部分
1.4.2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网的示意图
H2
路由器 B
主机 H1 A
H4 D
注意分组路径的变化!
H6
E
H2 向 H6 发送分组
C
H5
H1 向 H5 发送分组
H3
互联网
1.4.2 分组交换
注意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 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




交换机

1.4.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举例
C和D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 通话在C到D的连接上进行
中继线
A 用户线
交换机 C
交换机
中继线 交换机 交换机
D
B

用户线
1.4.1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举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 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 提供方。

第一章互联网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第一章互联网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 (3)商务应用稳步发展,团购使用率快速上升 • 在经历了2009-2010年快速增长之后,商务类应用迎来了
一段较为平缓的发展期。 • 团购应用发展势头迅猛,用户已达到4220万人,增长
率达到125.0%。 • 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用户使用率也小幅上升。
• (4)娱乐应用热度继续回落,用户规模依然庞大 • 2011年上半年,网络游戏和网络音乐的使用率较2010 年底分别下降2.3个和0.5个百分点。 • 网络视频使用率与去年底持平。
3、大家在上网做什么?
互联网应用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1)即时通信使用率增加,提升为第二大应用 • 目前即时通信用户应用使用率从2010年底的77.1% 提升到79.4%。
• (2)微博应用爆发,用户数量增长率超200% • 2011年上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达 208.9%, • 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 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
•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 威),老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其业务内容包括: • 网络接入服务(当时除邮电系统外最大的ISP) • 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ICP,信息部门采编七大类 信息。)
1996年瀛海威户外广告 瀛海威,启蒙了中国公民的网络意识
败笔之处
• 选错了对手:中国电信 • 瀛海威用户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但是当接入成功 后,则必须通过中国电信的主干网。其中拨号网络 部分收取的费用就是电话费,全部交给了中国电信, 而瀛海威收取用户所交的费用还不抵瀛海威交给中 国电信主干网的使用费用多。
人的高级信息服务。
议题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互联网的产生
• 第一阶段:阿帕网(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
标题:互联网时代
一、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见证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那就是互联网的崛起。

从最初的军事应用,到现在的全球覆盖,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

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的美国,当时是为了满足军事需求而开发的一种通信网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逐渐从军事领域走向了民用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三、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其次,互联网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购物方式,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在家中就能购买到全球各地的商品。

此外,互联网还推动了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互联网的挑战与问题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个人信息的泄露和网络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

此外,互联网的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如视力下降、颈椎病等。

五、未来展望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能否认互联网的重要性。

随着5G、AI等新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互联网将会更加深入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

六、结语
总的来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

002第一章 互联网与互联网+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互联网的概念

002第一章 互联网与互联网+基础知识 第一节  互联网的概念

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
• 1983年中国学术网CANET(China Academic Network)将北京与德 国的Karlsruhe连通,首次在两地传送E—mail
• 1990年,中国研究网络CRNET(China Research Network)建成, 实现了国际电子邮件通过欧洲的转发
(二)服务器
服务器
• 指在网络上提供资源的计算机
(三)工作站
工作站
•指在网络上使用资源的计算机
(四)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
• 指连接计算机与传输介质、网络与网络的设备
(四)网络设备
常用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
(四)网络设备
常用的网络设备
•网络适配器
(四)网络设备
常用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
(四)网络设备
七、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
网络协议
•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例如
• 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 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 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 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 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 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还需转换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 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七、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
2、 主机—主机层协议
•建立并且维护连接,用于保证主机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这一层主要有两个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可靠传输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面向无连接,不可靠传输

缤纷多彩的互联网教案设计

缤纷多彩的互联网教案设计

缤纷多彩的互联网教案设计第一章: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历史1.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1.2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定义与定义。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万维网。

互联网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协议等。

互联网的功能:信息传递、交流、娱乐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讲授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观看互联网发展历程的视频。

小组讨论: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

1.4 作业与评估:课后作业:编写一篇关于互联网起源和发展的小短文。

课堂评估:互联网知识问答。

第二章:互联网的使用与安全2.1 教学目标: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了解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浏览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

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网络病毒、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设置复杂密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等。

2.3 教学活动:讲授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演示如何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

讨论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分享个人经验。

角色扮演:模拟网络购物,注意个人信息保护。

2.4 作业与评估:课后作业:学习如何使用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

课堂评估:互联网使用和安全知识问答。

第三章:互联网与社会3.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掌握互联网在社交、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信息传播、社交方式、教育变革等。

互联网在社交领域的应用:社交媒体、即时通讯等。

互联网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在线新闻、博客、微博等。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线教育、远程学习等。

3.3 教学活动:讨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讲授互联网在社交、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应用。

观看相关领域的案例视频。

小组研究:互联网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案例。

3.4 作业与评估:课后作业:编写一篇关于互联网对社会影响的短文。

课堂评估:互联网与社会知识问答。

第四章:互联网与创新4.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如何推动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演讲稿

互联网的发展演讲稿

互联网的发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互联网的发展的话题。

互联网作为
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地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进
入人们的视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简单信息传递,到如今的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社交媒体等多种功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它极大地提高了
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让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

同时,互联网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和相互依存。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分享我们的想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实现更多的可能。

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信息泛滥、网络安全、个人隐私等问
题也随之而来。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这些问题,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同时也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还将会有更多的可能。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
术的不断涌现,将会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创新,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把握好互联网发展的机遇,解决好相应的问题。

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互联网的未来,相信在科技的引领下,我们的生活将会
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一章:引言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也为人类社会的生活和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不断地推陈出新。

本文将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展开论述,以期更好地了解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历程1. 早期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最初发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界60年代初,当时美军为了防止核武器袭击而创立了 ARPANET(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这也是互联网的雏形。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互联网经历了从点到点的连接,到分组交换网的转变,使得许多人能够通过计算机终端实现通信和文件传输。

2. Web2.0时代互联网技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Web2.0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互联网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Web2.0时代,这个时代的互联网从最初的信息获取网站扩展为用户交互、社交化、协同工作和数字内容创建和共享。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Web2.0时代的互联网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移动时代。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用户提供了更加快捷的信息与服务获取能力。

手机App和社交媒体等新的工具和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多更加全面的使用体验。

3.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将其技术运用于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中,这也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提供针对用户的高质量、个性化的服务,更加贴近用户需求。

第三章:互联网技术的应用1.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中的一支强大力量。

电子商务在对商业的运营、市场营销和流程管理方面都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为企业提供了实现催收、管理和采购的更加聪明的方式。

2. 金融行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使得金融行业建立了更为庞大和复杂的层次和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掌握: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了解: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一、背景:信息时代的来临
•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提出,人 类的历史可以分成“三次浪潮”: • 第一次: “农业文明浪潮”,历时数千年; • 第二次: “工业文明浪潮”,历时不过300 年; • 第三次: 信息时代的浪潮(电子技术、信息工程为基
• 2004年以后,瀛海威彻底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了。
ISP、ICP的含义参考P32
最新资讯:2011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2011年7月)
趋势:网民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1、网民规模及普及率
•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 • 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议题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互联网的产生
• 第一阶段:阿帕网(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 ,1969-1985年 )
• 什么是阿帕网? • 为什么会出现阿帕网?
出于军事目的,美国国防部试 图发展一种能抵御核攻击的电 脑网络(当一部分遭破坏,其 他部分能正常通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网民在机中安 装软件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46.8%。
基于客户端的应用型 服务将逐渐超越基于 网页的浏览型服务, 成为手机上网应用 的主流方式。
思考题
• 1、试以你身边的事为例,说明网络传播应用 的前景。 • 2、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 阶段各有哪些代表性的事件?
• (3)商务应用稳步发展,团购使用率快速上升 • 在经历了2009-2010年快速增长之后,商务类应用迎来了 一段较为平缓的发展期。 • 团购应用发展势头迅猛,用户已达到4220万人,增长 率达到125.0%。 • 网上银行和网上支付的用户使用率也小幅上升。
• (4)娱乐应用热度继续回落,用户规模依然庞大 • 2011年上半年,网络游戏和网络音乐的使用率较2010 年底分别下降2.3个和0.5个百分点。 • 网络视频使用率与去年底持平。 • 总结:娱乐应用的相对“衰落”和商务应用的稳步“兴 起”,表明了网民网络应用水平的提升。
• 当时中国并未正式连入Internet 1994年4月20日,中 国实现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 Internet的国家。
• (3)1994年5月21日,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协助 下,改变顶级域名服务器放在国外的历史。
普及与应用阶段
• 1995年1月,中国电信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 务,标志着我国互联网走向公众,进入普及和应用阶 段。 • 1995年5月,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 威),老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其业务内容包括: • 网络接入服务(当时除邮电系统外最大的ISP) • 互联网内容提供服务(ICP,信息部门采编七大类 信息。)
础)
运输、通讯工具与时代划分的关系
信息时代的基础是网络,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
互联网(Internet)的概念(P4)
• Internet指的是全球信息系统,它包含三方面 的含义: • 1、Internet通过全球唯一的地址(IP)逻辑地 连结起来。 • 2、Internet能够通过协议(TCP/IP)进行通讯。 • 3、Internet能够提供、使用或者访问公众或私 人的高级信息服务。
出现于1969年。它的诞生标志着翻 开网络时代新一页。
2、互联网的发展
• 第二阶段:国家科学基金网络(美国NSF网络) (1986-1995) • 1986年,NSF网络取代阿帕网成为主干网。 • NSF网络的主要参与者是哪些? • 大学、研究机构、科技界,主要用于学术研究。
• 第三阶段:国际互联网络阶段(1995年-至今)
• 手机微博成手机上网应用增长的原因? • 一方面,微博应用在2011年高速发展,提供了 庞大的手机微博用户基础; • 另一方面,微博应用是一种能很好发挥手机上 网优势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手机微博服务的使 用率。
手机上网应用行为
• 为什么搜索在总体网民的上网应用使用率中排名第一 (79.6%),但在手机上网应用的使用率中仅排名第 三(59.5%)? • 这种差异是由于手机和电脑PC的上网使用方式差异造 成的。 • 由于PC较好的呈现效果,基于浏览器的上网行为还 是相当普遍; • 但手机输入、展示方面的劣势,使得客户端模式逐 渐侵蚀网页浏览模式的上网方式,而手机搜索的基 础就是网页浏览的上网方式。 • 因此,搜索应用在手机上网中的使用率并不是最高。
2、网民收入和职业结构
?
网民收入结构
互联网继续向低端学历群体渗透。 比从2010年底的41.2%攀升至43.8%
3、大家在上网做什么?
互联网应用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 (1)即时通信使用率增加,提升为第二大应用 • 目前即时通信用户应用使用率从2010年底的77.1% 提升到79.4%。 • (2)微博应用爆发,用户数量增长率超200% • 2011年上半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达 208.9%, • 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 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 •
议题2: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认知钱天白 ——中国Internet之父
起步阶段
• 钱天白的主要成就: • (1)1987年9月20日,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 Internet的序幕。 • (2)1990年10月,代表中国正式注册登记了我国 的顶级域名CN。
1996年瀛海威户外广告 瀛海威,启蒙了中国公民的网络意识
败笔之处
• 选错了对手:中国电信 • 瀛海威用户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但是当接入成功 后,则必须通过中国电信的主干网。其中拨号网络 部分收取的费用就是电话费,全部交给了中国电信, 而瀛海威收取用户所交的费用还不抵瀛海威交给中 国电信主干网的使用费用多。 • 没有抓住转型的机会 • 没有弄清楚,网络需要的是一张什么样的网。最后 公司亏损严重,经过几番业务重组、管理变革,公 司业务一直举步不前。
• 趋势:网民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 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互联网应用普及缺乏新的促进因素。 • 2009年3G手机上网带动了网民增长的新浪潮,易转 化群体逐渐被渗透和纳入网民群体,目前非网民群 体互联网渗透的难度加大。
• 8.15亿非网民中,“不懂电脑/网络”是其不上 网的重要原因。 • 如何促使非网民增加到上网行列? • (1)在接入条件和硬件设备上进一步降低门 槛; • (2)更需要加强对电脑和网络的基础知识普 及,提升其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
• 1995年,NSF网络宣布停止操作,由美国指定3家 私营企业来经营互联网。 • 工商企业相继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互联网的飞跃。 • 实现国际互联具备的两个条件: • 网络的互通 • WWW(万维网)的产生(各种浏览器相继出现)。
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使用者
中国:210
虽然亚洲的用户人数最多,但在互联网的普及率上却 远远落后于北美洲和欧洲等发达地区。
4、手机上网的网民
• 中国的手机网民数尽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 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 这种“慢、快、慢”的S型增长曲线符合一 般的创新扩散模式。
• 手机微博成手机上网应用增长亮点
总的来说,在应用、资费等方面没有较大变化之前, 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增长水平 稳步发展。
5、手机微博成手机上网应用增长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