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述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述

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通过对孙国仁《内隐记忆研究进展》一文
和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一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
记忆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归纳,见表 1。
表 1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
内隐记忆
\
识记(输 有意识或无意
入)

提取(输 出)
无意识
加工深 度
没有影响
保持时 时间越长遗忘

越慢
记忆负 荷量
没有影响
呈现方 式
社会视野
MING RI FENG SHANG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述
文 | 李萌萌
摘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概念、区别
以及它们的研究方法各方面,对内隐记忆和外显
记忆进行了简单概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更明
了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研究方法;内隐记忆;外显记忆;理论
基础
一、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念
心理学家 Wiliam Mcdougall 是最早使用“内
把学习过或者不确定是否学习过的内容判断为
“旧”,把没有学习过的内容判断为“新”,
控制加工和自动加工的方向是一致的;在排除测
验中,把不确定是否学习过的内容判断为“旧”,
把学习过和没有学习过的内容判断为“新”,控
制加工和自动加工的方向是相反的。
得出以下公式:
I=C+U(l 一 C)
(1)
E=U(l 一 C)
2、加工分离程序
加 工 分 离 程 序 (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 简称 PDP) 是在实验性分离法的基础
上提出的,分为启动型和再认型两类:
1)启动型加工分离程序:是在后测实验中,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引言: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或不经意的情况下获取、存储并产生影响的记忆形式。

与明显记忆相比,内隐记忆往往更加难以察觉,但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过程却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行为测量方法研究内隐记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探讨其对个体学习和认知的影响。

方法:参与本实验的被试共计4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其中男性20名,女性20名。

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内隐记忆训练,对照组不接受训练。

实验过程中,被试需要完成一系列与内隐记忆相关的任务。

首先,被试参与了一个观察任务。

在该任务中,被试需观察一系列图片并对其进行分类。

被试需要根据图片的形状将其分为两类:正方形和圆形。

实验过程中,被试不知道实际上图片的类别与形状无关,而是与其颜色有关。

这一任务旨在激活被试的内隐记忆系统,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建立颜色和形状之间的联系。

接下来,被试参与了一个刺激-反应任务。

在该任务中,被试需要快速判断一系列图片中是否出现了特定的目标图片。

实验过程中,目标图片以非常短暂的时间呈现,被试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通过测量反应时间和准确率,我们可以评估被试对目标图片的内隐记忆表现。

最后,被试参与了一个选择任务。

在该任务中,被试需要根据一系列提示判断两个不同的选项哪个更相关。

实验过程中,选择提示是与内隐记忆训练任务相关的颜色。

通过测量被试的选择偏差,我们可以评估被试对内隐记忆的训练效果。

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发现实验组在刺激-反应任务和选择任务中表现出更好的内隐记忆效果。

具体来说,实验组的反应时间更短且准确率更高,同时也更倾向于选择与内隐记忆训练任务相关的选项。

这些结果说明内隐记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内隐记忆表现。

讨论:本实验的结果支持了内隐记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表现。

内隐记忆的影响可能在个体的学习、决策和认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实验中使用的行为测量方法为研究内隐记忆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外显与内隐记忆讲解

外显与内隐记忆讲解
• 在内隐记忆测验中,遗忘者患者的 分数与控制组是一致的,内隐记忆 仍然保留,遗忘症病人具有启动效 应。
(三)外显记忆测验
• 外显记忆测验是指要求被试有意识地 回忆在实验的先前阶段所学习过的材 料的测验。
• 主要代表有: 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
(四)内隐记忆测验
• 是完成一些与实验研究中先前经验没有明 确关系也能操作的任务,只专注于完成眼 前作业即可。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主要内容
外显与内隐记忆的概念 外显记忆的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联系与区别
一、外显与内隐记忆的概念
(一)概念
• 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或主 动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 所表现出来的记忆。
• 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有 意识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 对当前认为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 忆。
• 结果:
• 不同定向任务对再认有不同作用(深层加 工优于浅层加工,达到显著水平)。
• 但是不同的呈现方式对再认的作用是类似 的(两种呈现方式的结果无显著差异)。
• 显示了两种测验任务(再认与残词补全) 的非交叉双重分离。
③ 交叉的双重分离
• 指某一自变量对测验任务A和B存在相反方 向的影响。S1和S2是某自变量的2个水平, 若TA(S1)>TB(S2),则TB(S1)<TA(S2)
(二)概念提出
• 1970年,沃灵顿和魏斯克兰茨用不同 方式对遗忘症患者的记忆测验。先让 遗忘症患者和控制组(无脑损伤患者) 学习24个词的词表,然后用不同方式 对他们的记忆情况进行测量。
• 外显的自由回忆、再认测验 • 内隐的残词补全、模糊词辨认测验
实验结果
• 实验结果:
• 外显记忆测验中,遗忘者患者比控 制组被试回忆出的项目要少得多。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曹运华 丛 阳摘要 我国内隐记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经过学者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

我国的内隐记忆研究成果丰富,在有些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内隐学习 内隐社会认知 加工分离范式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 y)是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的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内隐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1]。

自从1974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 ring ton和W eiskr antz 在对健忘症患者的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内隐记忆以来,激发了人们对这种无意识、无觉察记忆的研究兴趣。

至20世纪90年代,内隐记忆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

内隐记忆研究揭示了在有意识的外显记忆系统之外存在一个无意识的内隐记忆系统,使人们对记忆建构的理解更趋完整;发现了内隐学习及内隐学习效应;扩展和解放了记忆研究的方法、技术和对问题及现象的选择。

国内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以杨治良、朱滢、郭力平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对内隐记忆的特点、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发展,国内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研究热点。

1 内隐记忆实验特点的研究1.1 内隐记忆的实验发现与证明 杨治良[2]采用随机的C、P、S、T、V、X六个字母组成的9个字长的无意义字串为实验材料,根据信号检测论,在字串的第4、5、6位上设置特定的!SCT∀3个字母为信号,反之则为噪声。

通过指导语控制被试运用有回忆或无回忆的方式学习这些字串,用信号检测论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曹运华)黑龙江省人才中心(丛阳)邮 编 161006 收稿日期 2008-11-18的方法,通过被试对呈现无意义字串中的!SCT∀关键字的分辨能力的提高来反映被试的启动效应。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

国内内隐记忆研究进展摘要内隐记忆在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本文介绍了国内对于内隐记忆概念的思考及研究方法的发展,概括了内隐记忆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未来研究应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内隐记忆概念研究方法相关研究中图分类号:r338.64 文献标识码:a内隐记忆研究的兴起始于对健忘症患者的临床实验。

1968年英国神经心理学研究人员warrington和weiskrantz对健忘症病人进行的实验表明,病人在直接测验中无法回忆或再认近期学习项目,却在间接记忆测验中的成绩却与正常人接近。

以此为基础,1985年,schacter和graf以正常人为被试,在记忆的间接测验中也发现,被试过去的经验能够无意识地显露出来,他们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称为“内隐记忆”,与之相对应地,研究者把传统记忆测验(即记忆的直接测验)所对应的记忆现象称为外显记忆。

1 内隐记忆概念的反思对任何一个领域的学科发展来说,对概念的科学界定是其首要任务之一。

graf & schacter(1985)认为,内隐记忆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或外显回忆的测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先前信息的无意识提取;roediger(1993)认为内隐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回忆本身但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mcdermort(2000)则认为内隐记忆是无意识提取下的记忆显现。

可以看出,这几个定义都指出内隐记忆是先前经验对当前事件的后效,并且强调内隐记忆对先前经验的无意识提取。

roediger(2003)曾对内隐记忆的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内隐记忆概念的外延被无限扩大,使得其无所不包。

李林和杨治良(2004)指出,在内隐记忆研究的早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寻找内隐记忆存在的依据,而将内隐记忆的精确定义搁置一边,因此早期对于内隐记忆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随着目前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

他们认为roediger的批评不无道理,但同时认为,内隐记忆的概念之所以受到质疑,其原因在于记忆这一上位概念的界定过于模糊宽泛,而非内隐记忆的非意识性提取标准,因此,科学地界定内隐记忆的概念有赖于正确、恰当地理解记忆这一上位概念。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10级心理学---张飞飞---201041330157内隐记忆相对外显记忆相对加工深度较深且对外显记忆有影响,内隐记忆保持时间较长所以消退较慢,内隐记忆的记忆量相对不受记忆数量的影响。

对于要想研究内隐记忆,其研究范式存在任务分离法和加工分离法。

任务分离法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于1983年提出来的。

任务分离法通过改变测验指导语,生成两种记忆任务,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

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分离。

其中直接测验主要通过测量外显记忆,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加工提取先前经验来完成当前任务。

间接经验要求被试事先接触其测验信息但是在测验阶段要求被试无意识提取。

加工分离法并不能完全消除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之间的相互污染的问题。

意识加工会影响到间接测验,无意识加工会影响到直接测验。

为了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来进行间接测量和在在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直接测量,我们可以设立两个彼此对立的测验,使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的作用的方向相反,进而达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的目的。

两种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都可以研究内隐记忆。

相对任务分离法可以用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差别进行对照分析。

直接测验主要包括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

间接测验主要包括补笔测验、联想测验、辨认测验、拼写测验等。

这种方式相对容易理解和施测,便于设计测验,更好的分析过程和结果。

同时由于要求被试在间接测量的情况下不能无意识的回忆,还要有熟悉度的提取的作用的混合影响。

通常的情况下还要对被试进行时间压力,分散注意力等方面上干扰项。

加工分离范式就是为了解决任务分离范式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所带来的污染交杂。

正如Jacoby所认为的一样,无论直接测验还是间接测验都要包含外显加工和内隐加工的过程,所以加工分离范式就是要使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建立在加工分离的基础在上,而不是要通过任务的分离来达到。

加工分离范式包含两个程序设计,第一个要求被试学过一个项目,然后进行两个不同测验,即为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

内隐记忆实验简介

内隐记忆实验简介

内隐记忆英文名称:IMPMEMORY简介: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

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

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

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 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

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

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在实验中,Schacter 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

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

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

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

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

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

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

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

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观察儿童在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心理学中记忆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需意识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无意识过程获取和回忆信息的能力而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在意识参与下,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回忆过程获得信息的能力。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二者如何相互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探究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记忆特点。

同时,本研究还将结合相关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机制,为汉语教学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儿童汉语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

随着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记忆特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展情况,以期为儿童语言教学和汉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信息的加工和存储过程,通常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能力表现为对汉字、词语、语法结构等语言知识的无意识掌握。

例如,儿童在多次接触某个汉字后,即使不能明确回忆起该字的具体形状或意义,却能在书写或阅读中正确识别和运用该字。

这种内隐记忆的特点使得儿童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

与外显记忆相比,内隐记忆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研究表明,即使在面临干扰或遗忘的情况下,内隐记忆仍然能够保持对信息的有效提取和运用。

实验心理学下第八章第二节内隐记忆

实验心理学下第八章第二节内隐记忆

3、测验的纯净性问题 任务分离过于依赖所使用的特定记忆任务, 而传统所认为的记忆任务能够提供对内部加 工过程的纯粹测量是值得怀疑的,加工过程 与测验任务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特别是像词 干补笔和知觉辨认这样的内隐测验,不完全 是对无意识的、自动记忆过程的纯粹测量, 因为这些记忆任务的操作也同样受到意识的 控制;同样,回忆和再认等外显记忆任务也 不是对意识控制加工过程纯粹的测量,这些 任务的操作也受到无意识加工的影响。
(二)间接测验的实验逻辑——任务分离
任务分离逻辑的基本假设是:如果这两类测验的成绩表现出 同样的变化趋势,或者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那么这两类测 验中信息的提取依赖于同样的心理结构;如果两类测验的成 绩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甚至相反的趋势,则说明二 者依赖于不同的心理结构,完成不同的测验任务所需要提取 的信息是不同的,因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也不相同;这样, 用不同的测验任务便可以揭示不同的心理机能。 任务分离(take dissociation)指的就是同一自变量在不同测 验任务中产生不同结果的情形。
1代表控制组 2代表遗忘症病人
物体决定测验中,学习阶段设计一个任务诱 使被试按照物体的全三维结构信息进行编码 (如要求被试指出每一个物体是朝左还是朝 右),或者要求被试按照物体的局部特征进 行编码(如指出每一物体的水平线多还是垂 直线多)。在测验阶段,向被试快速呈现可 能和不可能图形,要求被试决定每个物体在 结构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其中一半的 被测物体时事先学习过的,另一半是新的。
任务分离通过控制自变量而比较两种不同的记忆任 务的效应,如果自变量影响被试在一项记忆任务中 的成绩,但不影响另一记忆任务(单一分离),或 者自变量对记忆任务的影响是相反方向的(双向分 离),可以认为两种记忆任务之间具有随机独立性, 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单一分离预示着一种记忆中 介加工存在于一项记忆任务中,而在另一项记忆任 务中不存在的可能性;双向分离则表明存在两个分 立的加工过程,每一个加工过程都唯一地存在于一 项记忆任务中。

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知识和研究

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知识和研究

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知识和研究08级心本班王忠08378437摘要: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因为内隐记忆是在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启动效应中发现的,所以人们常把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作为同等概念使用。

关键词:回忆,启动效应,意识,自由联想,提取,无意识,正文:1,内隐记忆的发现及提出对内隐记忆这一心理现象最早进行描述的学者是法国近代哲学家笛卡尔,但直到上世纪60 年代末,心理学中对记忆的探讨仅仅限于意识状态下的记忆规律。

1968 起年英国学者Warrington 在对健忘症患者启动效应的研究中发现:健忘症患者虽然不能有意识地保持学习内容,在再认测验中无法辨认出先前学习过的单词,但在补笔测验中却对先前呈现过的单词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保持效果。

这一特殊记忆现象的发现激起了人类对无意识记忆的探讨的兴起。

1985 年Graf首次提出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无意识情况下,过去的经验或学习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现象,从此内隐记忆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课题。

国内心理学界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 年代,杨治良、朱滢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内隐记忆研究的学者,特别是杨治良教授20 年来一直致力于无意识心理现象的研究,为我国心理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内隐记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从现象上看,内隐记忆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而存贮在大脑中的信息却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的现象。

这就反映出了先前所学内容的存在和作用。

其特征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

2.从研究模式看,内隐记忆是启动效应的一种,这在内隐记忆与启动效应的关系中已有论述。

3.从测量上看,内隐记忆是另一类记忆任务,这类任务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去回忆所学习的内容,而是要求被试去完成某项操作,在被试的操作中反映出其所学内容的作用。

这也是一类测量方法,即间接测验,或可称为内隐记忆测验,也有人称之为不自觉记忆测验在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研究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是相分离的两种测量结果。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一)2024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一)2024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内隐记忆是指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获得、加工和利用的记忆形式。

内隐记忆实验对于理解人类认知和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一项内隐记忆实验的设计和结果,以探讨内隐记忆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正文:1. 实验设计- 参与者招募:从学生群体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参与者;-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系列与实验目标相关的刺激词汇或图像;- 实验任务设定:设计一系列任务,如判断刺激是否重复、识别曾见过的刺激等;- 实验条件随机分组: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过程- 给予指导说明:向参与者解释实验目的、任务要求和流程;- 任务练习:为参与者提供几个练习任务以熟悉实验环境;- 实验任务执行:让参与者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任务的执行;- 数据记录与保存:记录参与者的反应时间、正确率等数据。

3. 实验结果- 实验组数据分析:分析参与者在实验任务中表现的数据,比较其反应时间和正确率等指标;- 对照组数据分析:同样分析对照组参与者在实验任务中的数据;- 数据对比与统计: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内隐记忆的影响;- 结果解释分析:解读实验结果,归纳内隐记忆对认知的影响。

4. 实验讨论- 结果解释与验证: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潜在机制讨论:探讨内隐记忆的潜在形成机制,如神经基础、学习规律等;- 实验局限性分析:分析实验设计及操作的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 进一步研究设想: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5. 总结通过该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内隐记忆对人类认知的影响是显著的。

实验结果表明了内隐记忆在学习和思维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内隐记忆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在各种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项关于内隐记忆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内隐记忆对人类认知的重要影响。

最新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最新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最新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内隐记忆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

内隐记忆,又称
非声明性记忆,是指个体在无需意识回忆的情况下,过往经验对当前
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记忆形式。

实验采用了Prime任务和Stroop任务
两种范式,以测量内隐记忆的效果。

在Prime任务实验中,我们首先让参与者接触一系列与目标词汇相关
的启动词汇,随后要求他们对目标词汇的反应时间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接触过启动词汇的参与者在识别目标词汇时,反应时间显著短于
未接触的对照组,表明内隐记忆在无意识水平上促进了信息处理速度。

接下来进行的Stroop任务中,参与者需要识别文字的颜色而忽略文字
本身的意义。

实验发现,当文字的意义与颜色不一致时,内隐记忆的
影响尤为明显,参与者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均受到了显著影响。

这一
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内隐记忆在认知控制中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内隐记忆与显性记忆(需要意识回忆的记忆)之
间的关系。

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两者在某些认知任务中存在交互
作用,但在其他任务中则相对独立。

这表明内隐记忆和显性记忆虽然
在某些方面相互影响,但在大脑中可能由不同的神经机制所支持。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报告揭示了内隐记忆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自动信息处理和认知控制方面。

这些发现对于理解人类记忆
的复杂性以及设计相关的认知训练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
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内隐记忆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状态下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措施来优化内隐记忆的功能。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与外显记忆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与外显记忆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与外显记忆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内隐记忆指的是无意识中的记忆表达,而外显记忆则是有意识的记忆表达。

本文将探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内隐记忆的定义和特点:内隐记忆是指那些在无意识状态下影响行为的记忆表达。

与外显记忆不同,内隐记忆无需有意识地回忆或表达出来。

内隐记忆可以通过行为、情绪和技能等方面的表现来体现。

例如,一个人可能无法回忆起学习过的某个知识点,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却能够运用这个知识点。

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内隐记忆,研究者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

其中,隐式学习任务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隐式学习任务中,参与者需要通过无意识的学习来获取某种技能或知识。

例如,一个参与者可能会被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排序一组数字,而这个规则是他们无法明确意识到的。

通过这种任务,研究者可以观察参与者在无意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推测其内隐记忆的存在和影响。

外显记忆的定义和特点:外显记忆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的记忆。

与内隐记忆不同,外显记忆需要主动的记忆过程和意识的参与。

外显记忆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回忆过去的经历、学习过的知识等。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内隐记忆可以对外显记忆的形成和表达产生影响。

例如,内隐记忆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使得外显记忆的表达受到内隐记忆的干扰或改变。

此外,内隐记忆也可以通过启发性思维的方式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从而影响外显记忆的表达。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内隐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无意识方面。

内隐记忆的研究还有助于揭示人类对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于不同任务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普通心理学》阅读材料: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

《普通心理学》阅读材料: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

; 内隐记忆现象是在遗忘病人身上首先发现的。

1854年,一位英国医生(Dunn)报告,一位因溺水昏迷而患遗忘症的妇女,虽然她已完全忘记了自己曾学过做衣服这件事,但不久后在学裁剪衣服时却无意中表现出某些裁剪技艺方面的记忆痕迹。

1865年,又有人(Clapaede)报告,一位接受针灸治疗的遗忘症病人,治疗结束后,尽管已压根儿忘记了遭受针刺这件事,但她却拒绝与为她实施治疗的医生握手。

1889年,对遗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现象进行系统调查者(Korsakoof)报告,一位接受过电休克治疗的遗忘病人早忘了曾受过电击这件事,但当他再次见到电击仪时,却露出了相应的行为表现。

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 (Warrington & Weiskrantz)发现,这种现象在健忘症患者身上都有发现: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对某方面的学习记忆,但在他们完成有关任务的操作上却表现出了记忆效果。

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科菲(Cofer,1967)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嗣后,对正常人进行大量研究发现,启动效应是普遍存在的,这是一种自动的、不需要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

格雷夫和斯科特(Graf & Schacter,1985)把这类记忆称为内隐记忆,而把传统的、需经有意识回忆的记忆现象统称为外显记忆。

从70年代起,一大批从事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心理学家对内隐记忆研究表现出极大兴趣,以冀借此不仅深入理解人类的记忆过程的本质,而且将给教育和教学改革带来诸多新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系别:元培计划班级:03级姓名:攸佳宁同组成员:韩逊,郑尧,李婧思第10组实验日期:2005年11月15日教师评定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摘要该实验采用任务分离的实验范式,通过再认和知觉辨认的方法测量19名大学生被试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以验证内隐记忆的客观存在,并希望考察内隐记忆的特点及其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内隐记忆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本实验中它的保存量显著小于外显记忆的保存量,同时,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关键词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再认知觉辨认任务分离1.导言心理学对于记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依赖于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测验。

这些测验都被认为是测量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的。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都一直集中于对外显记忆的研究,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对内隐记忆的研究。

[1]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 , 1993)。

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 ,Schacter ,1985)。

[2] 由于外显记忆的研究历史悠久,人们对外显记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等比较熟悉,因此本文以下主要介绍内隐记忆的研究历史、特点、研究范式以及对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1.1内隐记忆的研究历史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曾广泛论述过记忆的特性,但他们都只关注外显记忆。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也大量探讨了外显提取和搜索的加工过程,然而,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提到过内隐记忆。

最早涉及到内隐记忆的是笛卡尔,他在1649年的著作“The Passions of the Soul”中谈到,一个人童年时期的恐惧的经验会一直保留在他的大脑中,但是他本人却不记得这段经历。

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 研究范式及研究进展

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 研究范式及研究进展

此外,内隐记忆的研究还涉及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人群的特点。例如,儿童的 内隐记忆发展特点、老年人的内隐记忆衰退模式以及特殊群体如自闭症儿童和 成人的内隐记忆表现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人类记忆系统的本质和个 体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与展望
本次演示对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研究范式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 内隐记忆作为人类记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 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内隐记忆的本质 和作用机制,完善研究方法和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
二、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
1、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的研究主要采用间接测验法、阈下知觉法和启动法等研究范式。间接 测验法是通过个体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来推断其内隐记忆状况。例如,在单词 配对任务中,快速准确地配对出与目标词相关的词,可以反映个体的内隐记忆 水平。阈下知觉法是通过呈现低于意识阈限的刺激,探讨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 的记忆效应。启动法则是通过先前的经验影响后续的行为表现,从而推断内隐 记忆的存在。
一、内隐记忆的概念反思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出的记忆效应。它与外显记忆相对,外 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状态下可以进行的有意识回忆和认知。内隐记忆主要体现在 自动化加工、无意识保持和印象形成等方面。尽管个体无法有意识地回忆以往 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情感和认知。
内隐记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人类记忆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内 隐记忆的存在使得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快速、自动地处理大量信息,而无需 耗费过多的认知资源。此外,内隐记忆在人类技能学习、习惯养成和情绪调节 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启动法作为一种相对简单易行的方法,在研究内隐记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启动效应可能受到实验条件和被试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和 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探讨。三、内隐记忆的研究进展

内隐记忆的研究综述

内隐记忆的研究综述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朱婷婷2007141058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和实验研究作一综述.关键词:内隐记忆实验研究1.引言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却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1993)。

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给出了内隐记忆的操作定义:是指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回忆的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Schacter,1985)。

[1] .1968年英国的Warrington和Werskrantz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遗忘症患者不能回忆或再认近期的学习项目,但能够在一些间接的记忆测验中表现出对这些项目的记忆效果.[2]Schacter(1987)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含义作了更明确的解释和区分。

他指出.被试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并不一定都能明确地意识到。

有些信息尽管不能在回忆与再认这类铡验中表现出来.但可以在完成其他任务中表现出来.诸如残词补全(fragment completion)、词干补笔(word stem tom—pletion)、词汇判断(1exical decision)等。

[3]一般来说,国内内隐研究是以朱滢(1989)、杨治良(199o)等为首的一批学者于2o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展的一系列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为起始点的。

此后,有关内隐学习、内隐认知及内隐研究方法的研究工作相继展开。

在十几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内隐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2 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2.1任务分离范式任务分离范式是由心理学家Tulving(1983年)提出来。

他是指在内隐记忆研究中,通过改变测验指导语,造成两种记忆任务(间接测验与直接测验),再通过考察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加工过程的分离。

但该范式中出现分离现象有可能是任务间外部形式差异引起的。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摘要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摘要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探索内隐记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进行实验,观察被试在完成一项任务后对所学信息的记忆情况,以及对非意识和非声明性的内隐记忆的表现。

实验设计为一项视觉刺激任务,参与者需要在屏幕上观察一系列图片,并通过按钮来进行响应。

在完成任务后,被试被要求回忆刚才看到的图片。

实验共有两组,一组为控制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控制组被试被告知任务即为观察图片,实验组被试则被告知任务是为了观察图片中可能存在的隐藏信息。

每组实验有50名参与者,年龄范围从18到30岁。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回忆图片时明显表现得更好。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回忆出任务前出现的图片数量和特定的细节。

与此同时,控制组的表现并没有明显改善。

实验结果支持了内隐记忆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内隐记忆是一种不依赖于意识回忆的记忆形式,通过实验我们得以证实其存在并发挥作用。

这表明,人类在进行某项任务时,可能会潜意识地记忆任务过程中的信息,而这种内隐记忆可能会影响人们在任务完成后对相关信息的回忆。

而对于控制组来说,由于他们没有受到关于隐藏信息的启示,因此没有潜意识地处理任务过程中的信息。

总之,本实验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内隐记忆的存在,并且提供了证据显示内隐记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本实验结果也建议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内隐记忆的机制以及其在日常任务中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认知心理学、教育领域、以及广告设计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内隐记忆指的是一个人在不知情或者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记忆能力。

内隐记忆可以通过各种实验研究方法来探索和测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内隐记忆研究方法。

一、隐式联想(TAAD)任务二、隐式记忆测验隐式记忆测验是一种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

这些测验可以分为两类:诱导性和非诱导性。

在诱导性测试中,被试者被要求完成一项任务(例如完成一个填充词任务),然后被要求回忆之前任务中出现的信息。

在非诱导性测试中,被试者没有意识到在测验其实是在测试内隐记忆。

例如,在一个经典的非诱导性测试中,被试者被要求判断一系列的字母是否和之前的字母相同,被试者通常会表现出在没有意识到记忆的情况下判断正确的能力。

三、程序学习任务程序学习任务是一种用于研究被试者对于复杂信息的处理和内隐学习的实验方法。

在这种任务中,被试者被要求通过学习一系列的规则来完成任务。

例如,被试者可能会被要求在一个迷宫中找到出口,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根据什么规则来确定正确的路径。

在这个任务中,内隐记忆的表现是被试者能够逐渐提高他们找到正确路径的能力。

四、生理指标一些研究人员使用生理指标来间接测量内隐记忆。

例如,他们可能会通过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来研究内隐记忆的表现。

ERP是一种通过电极记录被试者大脑在反应刺激时的电活动的方法。

通过分析ERP,研究人员可以评估被试者在不知情条件下对于刺激的加工和记忆表现。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内隐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包括隐式联想任务、隐式记忆测验、程序学习任务和生理指标。

这些方法提供了一种研究内隐记忆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内隐记忆的性质和工作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隐记忆研究概述
作者:付银行王东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6期
摘要:内隐记忆作为近年来记忆领域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代表了人类记忆的无意识过程。

本文阐述了内隐记忆的存在,深入分析了内隐记忆的的概念。

同时,概略地介绍了内隐记忆的研究现状、理论解释和神经机制,全面阐述了内隐记忆现象。

它不仅对记忆本身的心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理解,而且还为整个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研究开辟了广阔前景。

关键词:内隐记忆;多重记忆系统;加工说;神经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6-0286-02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研究仅限于有意识的记忆现象,如外显记忆、自由回忆,再认等等。

这类传统的记忆要求被试参照先前刺激呈现时的特定情节,有意识、有目的的回忆先前呈现过的信息。

1985年月Graf和Schater也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这两个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87年,Schat-er将内隐记忆研究分为五大领域:再学习的节省、阈下刺激的影响、无意识学习和条件性作用、重复启动效应、健忘症患者的记忆研究。

这五个领域互相之间由一定的交叉部分[3]。

1.内隐记忆的研究历史
Sergei Korsakoff最早描述了健忘癥患者的内隐记忆现象。

实验室关于学习和记忆无意识过程的研究证据最初来自Ebb-inghaus,这位著名的记忆心理学家在运用节省法测量记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语言难以表达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记忆的第三大类一无意识记忆[3]。

William McDOnald是最早使用内隐的与外显的这对术语来描述不同记忆形式的心理学家。

他把对过去事件的有意识的回忆称外显回忆,而把行为受近期事件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成为内隐的再认[4]。

总之,历史上对内隐记忆现象观察散布于各个不同学科文献中,大多数研究是在控制较少的临床条件下或不严格的实验中取得的。

2.内隐记忆研究现状
Schacter和Graf最早把记忆划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Turlving首先明确地提出了记忆研究中的任务分离的指导思想,其基本目的在于检验不同记忆系统存在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操纵的变量对一种任务有影响而对另一种任务无影响,或者变量对两种不同的任务有相反的作用,那么,这就可以作为不同记忆系统存在的证据,即实验性分离。

1987年,Schater将内隐记忆研究分为五大领域:再学习的节省、阈下刺激的影响、无意识学习和条件性作用、重复启动效应、健忘症患者的记忆研究。

这五个领域互相之间由一定的交叉部分[6]。

认知中关于内隐记忆的工作大多集中在对重复启动效应的研究中。

所谓重复启动效应,是指对刺激的加工由于受到先前经历的同一刺激的影响而得到促进这一现象。

启动效应最初的研究获得了关于内隐记忆的一些特征。

但随着对具有正常记忆功能的个体认知研究、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以及正常和损伤人群脑功能成像研究之间互相影响和作用,启动效应研究进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得到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结果,促进了我们对启动效应和大脑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启动效应的研究及其技术的不断成熟,为内隐记忆的输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

启动效应的认知行为研究中包含有注意、加工水平和老化与启动效应之间的关系[7]。

3.内隐记忆理论解释
多重记忆说核心观点认为,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不同的子系统。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现象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

外显记忆是陈述性系统,内隐记忆是程序性系统的特征,在程序性系统中记忆是由内部的加工操作或程序的变化状态来表征的。

程序性记忆包含着已存的加工结构或操作的重组或者改变,陈述性记忆系统则明确的表征由加工或操作所得的新的数据结构。

加工说认为把内隐记忆与明确的记忆的差别归于这两种记忆任务中所需的编码和提取操作在本质的不同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怎样。

概念驱动加工反映了被试发动的激活如精细化、组织、重建等活动;资料驱动加工则是直接由测验材料中的信息或资料所发动的加工。

该理论认为,尽管每种记忆任务都可以包含上述两个成分。

但是,明确的记忆主要是概念驱动的,而内隐记忆则主要由资料驱动的,因此,两种记忆任务的分离是由两种不同的加工(即先前阶段编码的信息的类型不同:语义联想的与知觉的)所致[1]。

4.内隐记忆的认知神经理论
从神经心理学来讲,了解记忆机制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大脑特定区域的病变或损伤所带来的影响。

最初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离现象的报告出现于遗忘症患者的研究。

遗忘症是由于内侧颞叶和间脑结构,包括海马,旁海马皮层等的损伤而造成的。

如Alzheimer症(AD)患者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神经基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这种疾病的典v'表现是额叶、顶叶和颞叶等新皮层区以及内侧颖叶的广泛损伤,但有着一个相对保存的感觉皮层,例如枕区。

M.S.的研究与遗忘症患者的研究相互补充,表明外显记忆是由颞叶及间脑结构所负责,而内隐记忆反映了“知觉表征系统”的操作,它不依赖于内侧颞叶系统,而是由通道特异的感觉皮层所负责,这种脑区的损伤会导致通道特异的非陈述性记忆的选择性障碍[6]。

因此在神经心理学领域发现的证据表明内隐记忆在神经解剖上与外显记忆是分离的。

从神经成像研究来说,正电子断层扫描术(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1)和事件相关电位(ERP)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内隐记忆的PET和tMBI研究表明,参与最初(学习阶段)刺激加工的特定脑区在重复(测验阶段)刺激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衰减的活动,其中较为一致观察到的是参与知觉加工的一部分视觉皮层(枕颖皮层)和参与语义或概念加工的左下前额区。

根据研究,人们把这种枕颞皮层激活的衰减解释为启动的神经关联:反映了对被启动刺激较快的或“更有效的”加工,可能是在重复刺激加工过程中参与的神经元数目减少了,也可能是参与的神经元数目没有变化,但一个神经元静态群的放电率或持续时间随着重复而减少了[6]。

另一个与内隐记忆有关的神经关联是左下前额区。

许多研究表明,当词在语义加工任务中重复出现时,前额区能检测到稳定的、一致的活动衰减。

综上所述,对不同的记忆系统的存在的可能性的推测是很吸引入的,遗憾的是区分多重记忆系统与单一记忆系统的严格的判断标准尚不存在。

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高度复杂性,今后的出路也许在于提出能明确地刻化内隐记忆测验中所参与的编码和提取操作的可验证的理论和模型,在于对被试的有意识或有觉察以及注意的水平的严格控制,特别是提出比现有的任务分离更为合理的统的研究指导思想和更新的研究内隐记忆的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治良.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01-803.
[2]侯岩.内隐记忆的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J].心理科学进展,1993,1(1):38-41.
[3]吴敏,杨治良.试论内隐记忆的性质和理论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1994,2(1):1-6.
[4]张蜀林,黄希庭.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1991,2(1):30-37.
[5]吴景文,皇甫恩.启动效应与知觉表征系统[J].心理科学进展,1994,2(I):47-51.
[6]孟迎芳,郭春彦.从认知神经的角度看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22-828.
[7]游旭群,苟雅宏.内隐记忆的启动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29-8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