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内隐记忆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内隐记忆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内隐记忆一、引言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我们能够积累知识、经验,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运用。

在记忆的研究领域中,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记忆形式,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内隐记忆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个体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的现象,它不需要有意识的回忆或认知努力。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探究内隐记忆的特点和机制。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内隐记忆的存在,并探究其与外显记忆的差异,以及影响内隐记忆的因素。

具体目标包括:1、观察被试在完成内隐记忆任务和外显记忆任务时的表现差异。

2、分析不同实验条件(如刺激呈现时间、干扰因素等)对内隐记忆效果的影响。

3、探讨内隐记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选取了_____名年龄在_____岁之间、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精神疾病史的大学生作为被试。

(二)实验材料1、词汇材料:选取了 200 个常见的汉语双字词,其中 100 个作为学习词汇,100 个作为新词汇。

2、图片材料:准备了 100 张常见的物体图片,其中 50 张作为学习图片,50 张作为新图片。

(三)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 2(记忆类型:内隐记忆、外显记忆)×2(材料类型:词汇、图片)的混合实验设计。

记忆类型为被试间变量,材料类型为被试内变量。

(四)实验程序1、学习阶段内隐记忆组:被试在无意识状态下观看一系列快速呈现的词汇或图片,每个刺激呈现时间为 50 毫秒。

外显记忆组:被试有意识地学习并记忆呈现的词汇或图片,学习时间为 2 分钟。

2、干扰阶段被试完成一项与记忆任务无关的数学计算任务,持续 5 分钟,以消除短期记忆的影响。

3、测试阶段内隐记忆测试:采用词汇辨认任务和图片辨认任务。

被试需要判断呈现的词汇或图片是否在学习阶段出现过,每个刺激呈现时间为 200毫秒。

外显记忆测试:被试需要回忆并写出在学习阶段看到的词汇或图片。

为什么说3岁前娃娃不记事?请运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关知识点

为什么说3岁前娃娃不记事?请运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关知识点

为什么说3岁前娃娃不记事?请运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相关知识点1. 引言1.1 概述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说“三岁前的娃娃不记事”,这句话似乎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

然而,为什么婴幼儿在三岁之前似乎没有记忆呢?本文将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会介绍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定义和特点。

接着,我们会专注于婴幼儿的内隐记忆能力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探讨这个阶段内隐记忆的表现以及其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

然后,我们会进一步讨论为何婴幼儿被认为不具备外显记忆能力,主要是通过解释他们大脑发育特点对内隐记忆的影响,并列举一些常见实验证据来支持这个观点。

最后,我们将总结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以及在婴幼儿阶段的表现差异,并解释为何称之为“三岁前的娃娃不记事”。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着重研究婴幼儿在这两种记忆类型中的发展情况。

同时,我们将探讨内隐记忆和大脑发育特点对婴幼儿不具备外显记忆能力的原因,并提供实验证据来支持这个观点。

通过阐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以及其在婴幼儿阶段的表现差异,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为什么说3岁前的娃娃不记事。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关于内隐与外显记忆以及其与大脑发育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些基本知识。

2.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概念:2.1 内隐记忆定义与特点: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并存储的、对于特定任务或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它不需要主动回忆,也不会伴随意识的参与而产生。

相比之下,内隐记忆更多地表现为习得某种技能或知识,如骑自行车、游泳等。

内隐记忆可以在没有外部提示帮助下发挥作用,并且往往比外显记忆更加持久。

2.2 外显记忆定义与特点:外显记忆是个体有意识地通过思考、回溯和提取信息来记住和使用的过程。

它涉及主动的回想和复述,需要对事件进行刻意的搜索及回答问题等认知操作。

研究论文样本: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研究论文样本: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杨治良叶阁蔚王新发(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摘要通过四个2×2×2方差设计实验,将直接测量(再认任务)和间接测量(偏好判断任务)在形式上进行匹配,考察了汉字的注意因素、测量任务因素和时程因素经过不同组合构成的10种情况,其中测量任务因素的间接测量根据汉字的局部加工(字形、字义、字音)和整体加工(整体特征)分为四种子任务,试图寻找汉字认知范畴里内隐记忆存在的条件。

实验分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

学习阶段的处理对所有被试都相同。

测验阶段的不同指导语形成不同的测量任务。

结果发现了内隐记忆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是非注意(目标)汉字、汉字的整体加工和偏好判断任务后阶段。

匹配方法的使用是发现内隐记忆的保证。

汉字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具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内隐记忆汉字的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匹配方法偏好判断任务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1.前言内隐记忆的研究粗略地可分为五个领域,即重学时的节省、阈下刺激的影响、无意识学习和条件性作用(内隐学习)、重复启动效应、健忘症研究。

从内涵上讲,在不同领域中,对内隐记忆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

阈下刺激研究通过设立阈限替代测量时的间接测量任务,认为在学习阶段为无意识的事件若在测验中表现出启动效应或其他存在的迹象,就表明阈下刺激确实在人脑中留有痕迹,这种痕迹就是内隐记忆,它可以易化测量阶段对刺激或相关刺激的再加工。

当前内隐记忆的研究多使用重复启动(repetition priming)方式,从而将内隐记忆理解为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此刺激的再加工得到易化。

部分阈下刺激的内隐记忆就其含义讲也可以说是一种重复启动,只不过近期对刺激的接触是无意识的罢了。

实验性分离是指操纵某个变量使不同的记忆任务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用任务比较方法(task comparison methodology)研究内隐记忆发现了一系列实验性分离现象,这些发现表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在特征上是有差别的,从而推测可能存在另一个记忆系统——内隐记忆。

内隐实验的实验报告

内隐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任务的影响。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不同,它不依赖于意识的参与,而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近年来,内隐记忆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实验旨在探讨内隐记忆在特定任务中的表现。

二、实验目的1. 探讨内隐记忆在词汇识别任务中的表现;2. 分析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差异;3. 探究内隐记忆在个体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8-22岁之间,男女比例均衡。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100个英语单词,其中50个为高频词,50个为低频词。

高频词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单词,低频词是指学生较少接触到的单词。

3. 实验设计:采用2(记忆类型:内隐记忆、外显记忆)×2(词汇难度:高频词、低频词)的被试内因素设计。

4. 实验步骤:(1)实验前,向被试说明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内隐记忆实验,另一组进行外显记忆实验;(3)内隐记忆实验组:向被试呈现100个英语单词,要求被试在看到单词后尽快按键判断单词是高频词还是低频词;(4)外显记忆实验组:向被试呈现100个英语单词,要求被试在看到单词后尽快按键判断单词是高频词还是低频词,并在实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回忆;(5)实验结束后,对所有被试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内隐记忆实验组:被试在词汇识别任务中对高频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低频词(p<0.05),说明内隐记忆在词汇识别任务中发挥了作用。

2. 外显记忆实验组:被试在词汇回忆任务中对高频词的回忆率显著高于低频词(p<0.05),说明外显记忆在词汇回忆任务中发挥了作用。

3.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差异:内隐记忆实验组在外显记忆实验组的基础上,对高频词的反应时进一步缩短(p<0.05),说明内隐记忆在个体认知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外显与内隐记忆

外显与内隐记忆

4、PDP的典型实验程序
• 在学习了单词后,进行包含测验和排 除测验。 • 对包含测验被试的要求是:用学过的 词完成补笔任务,如果想不起来就用 头脑中第一个词补笔,控制加工与自 动加工的作用是一样的; • 对排除测验被试的要求是:一个学过 的词若被试能有意识回忆,就把它从 反应中排除出去,若他仍用学过的词 补笔,主要是无意识熟悉感的作用。
• 再认测验分为:单个刺激的精确性 再认和项目数再认(即“新旧”再 认)
(四)再认法
• “新旧”再认测验:先呈现一系列项 目(旧项目)由被试识记,然后将这 些项目与新项目(干扰)混在一起呈 现并要求被试再认。
• 识记过回答“是”,未识记答“否”
反应
是 刺激
旧 H

M

FA
CR
三、内隐记忆研究方法
2、任务分离的类型
① 单一分离。 ② 非交叉的双重分离。
③ 交叉的双重分离。
④ 双向关联。
① 单一分离
• 指对于某一自变量的两个水平的操作, 仅在一个测验任务中产生显著性差异, 在另一个任务中没有显著性差异。 举例:被试一类为Korsakoff综合征患 者,一类是酒精中毒患者,测验一种是 自由回忆,一种是单词联想。 结果:被试变量影响了自由回忆,但不 影响词联想任务,实验产生了分离。
(三)外显记忆测验
• 外显记忆测验是指要求被试有意识地 回忆在实验的先前阶段所学习过的材 料的测验。 • 主要代表有: 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
(四)内隐记忆测验
• 是完成一些与实验研究中先前经验没有明 确关系也能操作的任务,只专注于完成眼 前作业即可。 • 典型范例是: 1、残词补全任务,要求被试尽可能快地产 生适合于残词的单词,如 _ l _ p_ a _ t. 2、词根补全测验,被试看到单词的前三个 字母的词根,如 ele_.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 响不同
加工深 度不影响内 隐记忆;但 对外显记忆 则有非常明 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 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பைடு நூலகம்
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 生的影响不同
10禁四 四班
失忆症患者为什么具有学习能力?

在实验中让失忆症患者和一组心理正常的自愿被
试者一起学习一个由一些常见单词所组成的单词表,
如Table(桌子)、Garden(花园)等字。几分钟后实
验者从这个单词表中选出几个单词,并和甚一些未出
现于单词表的新单词混在一起,呈现给被试者,让他
们辩认,结果发现,失忆症患者很难忘得哪些单词是
随后,心理学家们在许多条件下,合用不同的材料和 方法,对正常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们发 现,上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一种自动的、 不需有意识参与的记忆。这种记忆的特点是:人们并 没有深邃到自己拥有这种记忆,也没有下意识地提取 这种记忆,但它却在特定任务的操作中表现出来,这 就是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 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罗德格等人研究了 记忆负荷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不同影响。 结果发现,用再认作业测量的外显记忆成绩随 着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用知觉 辨认测量内隐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 加的影响。
不同负荷水平上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成绩对比
知觉辨认:在学习阶段,向被试依次呈现一系列项目。 然后将这些呈现过的项目与未呈现过的项目混淆在一起, 在速示仪或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以极短的时间[小于5ms]一 个一个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加以辨认。一般来说, 被试将学习阶段呈现过的项目辨认出的概率高于未呈现 项目,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呈现项目的启动量[内隐记忆 的指标]。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观察儿童在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心理学中记忆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需意识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无意识过程获取和回忆信息的能力而外显记忆则是指个体在意识参与下,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回忆过程获得信息的能力。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二者如何相互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记忆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探究儿童在汉语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记忆特点。

同时,本研究还将结合相关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机制,为汉语教学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进儿童汉语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二、文献综述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

随着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记忆特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讨儿童对汉语知识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展情况,以期为儿童语言教学和汉语习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内隐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无意识状态下对信息的加工和存储过程,通常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在汉语学习中,儿童的内隐记忆能力表现为对汉字、词语、语法结构等语言知识的无意识掌握。

例如,儿童在多次接触某个汉字后,即使不能明确回忆起该字的具体形状或意义,却能在书写或阅读中正确识别和运用该字。

这种内隐记忆的特点使得儿童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

与外显记忆相比,内隐记忆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研究表明,即使在面临干扰或遗忘的情况下,内隐记忆仍然能够保持对信息的有效提取和运用。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

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呈现过的项目混淆在一起,在速示仪或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以极短的时间(小于5ms)一个一个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加以辨认。

一般来说,被试将学习阶段呈现过的项目辨认出的概率高于未呈现项目,两者的概率之差就是呈现项目的启动量。

知觉辨认的材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不是文字的,如单词、伪词、无意义音节、图画、乐曲等。

知觉辨认的另一种变式为模糊字辨认,是指在测验时所呈现单字的字母很模糊,要求被试将它们辨认出来。

雅各比(Jacoby,1983)采用再认和知觉辨认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

他在三种条件下让被试学习反义词:无上下文条件,被试看到“×××——冷”便大声说出“冷”字,这里要求被试加工的是“冷”字的字形;有上下文条件,被试看到“热——冷”并大声读出“冷”,在这里是要求被试加工“冷”字的语义;产生(generation)条件,被试看到“热——”,而要求被试说出“冷”字,这是前两种条件的结合,要求被试既要加工字形,也要加工语义。

在这三种条件下,他均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试使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测验,即再认;另一组被试则用间接测量法进行测验,即知觉辨认。

结果发现,采用直接测量的一组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无上下文条件最差;而采用间接测量的一组被试所得结果正好相反:无上下文条件下击中概率最高,有上下文条件次之,产生条件最差。

这一实验研究有效地观察到了实验性分离的记忆结果。

(二)加工分离的逻辑与方法实验性分离实验为内隐记忆积累了大量证据,也有效地揭示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不同机能特点,但它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批评的意见主要有两点:首先,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的可比性问题。

实验性分离的逻辑是利用不同测验结果的不一致性证明二者依赖于不同的记忆系统,进而证明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是不同的系统。

这里的问题是,即使当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不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系统,我们用不同的任务分别去测量它们,结果也还是可以出现不一致的趋势的,因为测验任务本身就存在测验线索、记忆任务、反应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儿童基础汉字认知的心理学实验研究

儿童基础汉字认知的心理学实验研究

儿童基础汉字认知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

汉字艰深繁琐,深奥玄妙,但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遗产。

基础汉字学习是儿童学习汉语的第一步,对于其读、写、认字能力的提高和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进行儿童基础汉字认知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探索儿童汉字认知的发展和规律,对于推动儿童汉字学习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至关重要。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儿童汉字认知方面的研究逐渐加强,涌现出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著名的心理学家赵宏亮曾提出“字音提取加字形提取”的模型,探究儿童汉字认知的规律。

美国学者David-Ash Slager通过实验发现,8-10岁的儿童在阅读汉字时,学习更愉快,神经元吸收速度更快。

上述研究成果使得儿童汉字认知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儿童基础汉字认知的心理学实验研究,以揭示儿童汉字认知的规律和特点,为儿童汉字学习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研究8-10岁儿童的基础汉字认知,以常用汉字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2. 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分别进行文字理解、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等方面的实验,意在探究儿童对汉字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实验分为两组,每组10个8-10岁儿童,依据汉字认知水平高低划分为高组和低组。

3. 问卷调查方法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组和低组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涵盖家庭教育背景、学习方法、汉字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方面,以探寻其对汉字的认知产生的影响因素。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得出,儿童汉字认知的能力在8岁到10岁之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阶段受到“字音提取加字形提取”的模型极大的影响。

高组儿童在汉字认知方面表现优于低组,也反映了儿童汉字学习存在学习方式的差异,导致认知能力的大幅度差异。

2. 结果分析研究显示,儿童学习汉字的认知能力与家庭教育背景、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同时儿童基础汉字学习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程度与学习效果也密切相关。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系别:元培计划班级:03级姓名:攸佳宁同组成员:韩逊,郑尧,李婧思第10组实验日期:2005年11月15日教师评定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摘要该实验采用任务分离的实验范式,通过再认和知觉辨认的方法测量19名大学生被试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以验证内隐记忆的客观存在,并希望考察内隐记忆的特点及其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内隐记忆是客观存在的,但在本实验中它的保存量显著小于外显记忆的保存量,同时,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关键词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再认知觉辨认任务分离1.导言心理学对于记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依赖于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测验。

这些测验都被认为是测量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的。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过去的研究都一直集中于对外显记忆的研究,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重视对内隐记忆的研究。

[1]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但能在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Roediger , 1993)。

其操作定义是:在不需要对特定的过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或外显的回忆测验中表现出来的对先前获得的信息的无意识提取(Graf ,Schacter ,1985)。

[2] 由于外显记忆的研究历史悠久,人们对外显记忆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等比较熟悉,因此本文以下主要介绍内隐记忆的研究历史、特点、研究范式以及对内隐记忆的理论解释。

1.1内隐记忆的研究历史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曾广泛论述过记忆的特性,但他们都只关注外显记忆。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也大量探讨了外显提取和搜索的加工过程,然而,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提到过内隐记忆。

最早涉及到内隐记忆的是笛卡尔,他在1649年的著作“The Passions of the Soul”中谈到,一个人童年时期的恐惧的经验会一直保留在他的大脑中,但是他本人却不记得这段经历。

汉子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汉子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对先前经验的无意识提取和影响。

近年来,内隐记忆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其内隐记忆的研究对于理解语言认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汉子内隐记忆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汉字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汉子内隐记忆的影响因素。

2. 比较不同类型汉字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3. 分析内隐记忆在汉字认知中的作用。

三、实验设计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300个常用汉字,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三个等级。

每个等级包含100个汉字,分别随机抽取。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学习阶段、测试阶段和内隐记忆测试阶段。

2. 实验程序(1)学习阶段:被试观看电脑屏幕上呈现的汉字,每个汉字持续1秒钟,呈现速度为每秒10个汉字。

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短暂的休息。

(2)测试阶段:被试对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进行识别测试,测试形式为匹配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汉字后,判断其是否在学习阶段出现过。

(3)内隐记忆测试阶段: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来测量内隐记忆。

测试分为两个任务:任务1,要求被试判断汉字的类别(高频、中频、低频);任务2,要求被试判断汉字是否为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

3. 实验步骤(1)被试随机分组,每组10人,确保实验的随机性。

(2)对被试进行实验前测试,了解其汉字识别能力。

(3)进行实验,记录被试在每个阶段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4)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学习阶段学习阶段,被试对高频汉字的识别正确率最高,中频汉字次之,低频汉字最低。

2.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被试对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的识别正确率较高,正确率为80%。

3. 内隐记忆测试阶段(1)任务1:被试在高频、中频和低频汉字类别判断上的反应时间差异不显著。

(2)任务2:被试在判断学习阶段呈现过的汉字时,反应时间显著短于判断未呈现过的汉字。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第一篇:内隐记忆实验报告内隐记忆实验报告摘要行了内隐记忆的测验实验。

将实验数据用配对T和再认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

关键词内隐记忆再认回忆 1.导言人类记忆具16名被试进(explicit)或内隐(im—plicit)类型。

近20(Gazzaniga M S1998)。

这一结论的基础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

早在20世纪60年代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中就已发现二者的分离现象(Warrington E K1974)(Rugg2006)。

把再认出旧单词与新单词的正确率差异作比较发现旧单词的正确率高于新单词的正确率。

采用这一范式的原因之一是单一的再认测验能有效地去除不同测验任务的影响。

已往对内隐记Buchnert A2000Paller K A,2000项目在实验在再认2.方法 2.1 被试均为右利手。

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2.2 仪器和材料和用于补笔的材料。

2.3 实验设计2.4 实验程序1、3、习过的不常见的英文单词3.结果实验对16未2、主试依次呈现两组英文自变学习过单词正确数学习过单词正确数再认补笔再认补笔平均正确率 0.91 0.64 0.92 0.89 未学单词与已学单词再认未学单词与已学单词补笔配对样本T检验-1.6-4.8 的配对样本T检验显著大于未学单词与已学应和再认记忆属于不同的记忆系统。

4.4、讨论的影响。

Jacoby 和Dallas在关于此类的实验上要记忆的任务则不受加工类型的影响。

但是由于被试的内在学习基础差异和分心原因实验结果是再认成绩好于补笔。

5.参考文献 Gazzaniga M S534 Warrington E K19981974469The effect of prior learning on sub419428 孟迎Weiskrantz L—sequent retention in amnesic patients 郭春彦.2006.21.Jenikins RrecognitionBurton A MEllis AB43WNeuropsychologiaERP研究.38(1)2002Long—term effects of covertfaceWippich W2000On the40InCognitionB52 Buchnert Areliability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memory measures227—259 Paller K AD LMedin(EdSan Diego6.附录 7.验。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隐记忆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设计,验证内隐记忆的存在和表现,并分析不同条件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2(条件:高熟悉度 vs. 低熟悉度)x 2(任务:内隐联想测验 vs. 外显联想测验)的被试内设计。

2. 实验材料:- 刺激材料:包括高熟悉度和低熟悉度的图片各40张,以及与图片无关联的中性图片40张。

- 任务材料: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外显联想测验(EAT)。

3. 实验程序:- 实验开始前,向被试说明实验目的和程序,并保证实验的匿名性。

-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熟悉阶段和测试阶段。

- 熟悉阶段:被试依次观看高熟悉度、低熟悉度和中性图片,每种图片各20次。

- 测试阶段:被试进行内隐联想测验和外显联想测验,两种任务各进行20次。

4. 数据处理:- 内隐联想测验:计算反应时和错误率。

- 外显联想测验:计算被试对图片的命名正确率。

三、实验结果1. 内隐联想测验:- 高熟悉度图片组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低熟悉度图片组(p < 0.05),错误率无显著差异。

- 高熟悉度图片组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图片组(p < 0.05),错误率无显著差异。

- 低熟悉度图片组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中性图片组(p < 0.05),错误率无显著差异。

2. 外显联想测验:- 高熟悉度图片组的命名正确率显著高于低熟悉度图片组(p < 0.05),中性图片组无显著差异。

- 低熟悉度图片组的命名正确率无显著差异。

四、讨论1. 内隐记忆的存在:本实验结果表明,高熟悉度图片组的反应时在两种任务中均显著短于低熟悉度图片组和中性图片组,说明内隐记忆确实存在。

2.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高熟悉度图片组的命名正确率显著高于低熟悉度图片组,说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之间存在关联。

3. 条件对内隐记忆的影响:本实验中,高熟悉度图片组在两种任务中的表现均优于低熟悉度图片组,说明熟悉度是影响内隐记忆的重要因素。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与外显记忆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与外显记忆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与外显记忆概述: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内隐记忆指的是无意识中的记忆表达,而外显记忆则是有意识的记忆表达。

本文将探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内隐记忆的定义和特点:内隐记忆是指那些在无意识状态下影响行为的记忆表达。

与外显记忆不同,内隐记忆无需有意识地回忆或表达出来。

内隐记忆可以通过行为、情绪和技能等方面的表现来体现。

例如,一个人可能无法回忆起学习过的某个知识点,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却能够运用这个知识点。

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内隐记忆,研究者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

其中,隐式学习任务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隐式学习任务中,参与者需要通过无意识的学习来获取某种技能或知识。

例如,一个参与者可能会被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排序一组数字,而这个规则是他们无法明确意识到的。

通过这种任务,研究者可以观察参与者在无意识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推测其内隐记忆的存在和影响。

外显记忆的定义和特点:外显记忆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回忆和表达的记忆。

与内隐记忆不同,外显记忆需要主动的记忆过程和意识的参与。

外显记忆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回忆过去的经历、学习过的知识等。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内隐记忆可以对外显记忆的形成和表达产生影响。

例如,内隐记忆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使得外显记忆的表达受到内隐记忆的干扰或改变。

此外,内隐记忆也可以通过启发性思维的方式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从而影响外显记忆的表达。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研究内隐记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无意识方面。

内隐记忆的研究还有助于揭示人类对于不同类型信息的处理方式,以及对于不同任务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一、实验简介:等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地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地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和;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和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在实验中,等人对测验地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地是在一小时后,有地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地再认,即有意识地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地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地启动效应地,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地某种并非自觉记忆地因素.同样有意思地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地强度是一样地.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地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地记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大量实验地基础上,和于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操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地信息会在操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地特点是:被试对信息地提取是无意识地.由于内隐记忆地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地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地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地方法,以验证内隐记忆现象地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地结果有何不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认知实验室电脑及内隐记忆相关仪器一套实验材料:共有个词语,分成两组,每组各个词语.一组为学习用词,一组为混淆用词三、被试选取:该实验选取安徽大学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名作为被试,其中男生名,女生名.四、实验程序:()学习每个被试按个缓冲词―个学习词―个缓冲词地顺序学习(这个分类过程被试不知道),每个词语呈现秒.个学习词及个缓冲词是分别从个学习词及个缓冲词中随机挑选出来地,随机呈现给被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休息分钟.重复上述程序,只是换了剩余地个缓冲词和剩余地个学习词.休息分钟.()测试每个被试做个测试,流程为:再认―知觉辨认―知觉辨认―再认.①再认:呈现个词语,其中个学习过地(随机从个学习用词中挑选),个没有学习过地(随机从个混淆用词中挑选),依次逐个呈现,当被试按键反应后呈现下一个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知觉辨认:呈现个词语,其中个是学习过地(随机从剩余地个学习用词中挑选);个没有学习过地(随机从剩余地个混淆用词中挑选).每个词逐个随机呈现,呈现时间为.被试直接在计算机上输入辨认地结果;然后按键呈现下一个词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③知觉辨认:程序同知觉辨认.呈现个词语,其中个学习过地是随机从剩余地个学习用词中挑选出来地;个没有学习过地是随机从剩余地个混淆用词中挑选出来地.随机呈现给被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④再认:程序同与再认.呈现个词语,其中个学习过地是随机挑选后剩余地个学习用词;个没有学习过地是随机挑选后剩余地个混淆用词.随机呈现给被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实验结果:(结果均为名被试地平均成绩)表旧词知觉辨认正确率与新词知觉辨认正确率配对检验辨认词性质平均数()标准差自由度旧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新词由上表可知,旧词知觉辨认正确率与新词知觉辨认正确率在水平上差异显著,证明内隐记忆现象是存在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由(再认击中率—再认虚报率)得到外显记忆地成绩,由(旧词知觉辨认正确率—新词知觉辨认正确率)得到内隐记忆地成绩,二者进行配对检验,结果如下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表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配对检验变量性质平均数标准差自由度内隐记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外显记忆由上表可知,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成绩在水平上差异显著,说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不同,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地记忆过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结果讨论:①,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地方法,验证了内隐记忆地存在,并且证明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是分属于两个不同地记忆过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本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地个体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地成绩之间有明显差异,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地存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有部分被试实验态度不端正,没有认真实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③,经试验后与不同被试交流发现,实验地指导语不够明确,而且对被试地具体实验操作也没有进行详细地规定,导致被试地结果不具代表性,比如:在知觉辨认时,有地被试为了更清楚地看清闪现地词语,就把电脑屏幕地分辨率调高,这使得其成绩明显提高,不能客观反映事实.这些影响要在以后地实验中注意消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参考文献:朱滢启动效应-无意识地记忆当代心理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比较及内隐记忆测量方法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比较及内隐记忆测量方法

一、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比较含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划分的。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一般没有意识过程参与,具有自动的和无意识的特点,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语言表达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影响。

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能随意的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两者的联系1.两者同属于记忆系统的子系统。

2.两者的生理机制是一样的。

无论是在识记或刺激信息的输入,还是在刺激信息的保持或存储阶段,两者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两种记忆会相互的影响,它们在记忆任务的操作上会发生相互作用。

4.内隐记忆对外显记忆有促进和阻碍作用,比如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容易记住,对于自己不是很喜欢的会忽略。

两者的区别1.个体差异,总的来说,个体差异对对内隐记忆影响不大,而对外显记忆影响十分明显2.保持时间,在保存时间上,内隐记忆要明显长于外显记忆。

3.干扰形式,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干扰,而外显记忆容易在干扰后发生遗忘4.记忆负荷,项目增多导致外显记忆的记忆数量和准确度下降,内不受影响5.加工深度,加工深度越深,外显记忆越好。

内不受影响6.呈现形式,如果一个项目用听觉的形式出现,再用视觉的形式施测,被试的内隐记忆会下降。

7.注意状态对内和外的影响不同8.刺激呈现长短9.内和外表现不同的系列位置特点二、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常用研究方法:间接测验,在测验指导语中并不要求被试有意识地提取过去学习的信息,而是通过他们在一些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来间接推断被试是否对某些信息拥有记忆。

间接测验的主要方法:1.补笔实验:词干补笔(偏旁补笔),残词(残图)补全2.知觉再认:单词、无意义音节、图画、乐曲、模糊字。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实验报告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实验报告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实验报告引言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关于记忆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两个重要概念。

外显记忆指的是人们有意识地回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而内隐记忆则是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记忆。

本实验旨在探索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区别和特点。

方法1.设计实验任务:选择适当的实验任务,比如记忆单词、识别图片等。

2.招募参与者:招募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分组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外显记忆组和内隐记忆组。

4.进行实验:让外显记忆组和内隐记忆组分别完成实验任务,并记录其表现和反应时间。

5.数据分析: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表现差异。

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 外显记忆组的表现结果明显优于内隐记忆组,表明外显记忆对任务的完成有积极影响。

-外显记忆组的反应时间较内隐记忆组更短,说明外显记忆能够更快地提取和回忆信息。

- 内隐记忆组的表现结果比较稳定,虽然相对较差,但也表明内隐记忆对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作用。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外显记忆在记忆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信息的回忆和提取,而内隐记忆则是一种无意识地进行信息处理的方式。

两种记忆形式在不同任务中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结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差异明显。

外显记忆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并且反应时间更短。

内隐记忆虽然表现相对较差,但仍对任务完成有一定作用。

本研究有助于增进对记忆形式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记忆和认知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1] Smith, E. E., & Schwartz, B. L. (1997). In search of memor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cience of mind. New York:Basic books.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实验报告(续)引言回顾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是关于记忆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两个重要概念。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例子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例子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例子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大脑中不同的记忆形式,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内隐记忆是指大脑记住的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不能轻易地被外界知晓。

相反,外显记忆是指大脑记住的东西,它们可以被他人看到或记住。

下面讨论的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例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内隐记忆的例子。

一个小孩可能会在家里学会好几种语言,但他可能不喜欢在学校里外显这些语言,因为他不愿意让朋友知道他有这些能力。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语言只存在于小孩的内隐记忆中,不能被外界知晓。

另一个关于内隐记忆的例子是,一个人可能在家里学习一种乐器,但他可能不想在公共场合演奏这种乐器,因为他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有这种能力。

因此,这种乐器只存在于他的内隐记忆中,他不会在公共场合演奏它。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外显记忆的例子。

假设有个人学习了一门语言,他可能会在学校里展示自己的语言技能,他可能还会在一些公共场合演讲,让别人知道他有这种能力。

因此,这种语言就存在于他的外显记忆中,可以被他人看到和记住。

另一个关于外显记忆的例子是,一个人可能会在家里学习一种乐器,但他也可能会在公共场合演奏这种乐器,让别人知道他有这种能力。

因此,这种乐器就存在于他的外显记忆中,可以被他人看到和记住。

总之,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大脑中不同的记忆形式,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内隐记忆是指大脑记住的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不能轻易地被外界知晓。

相反,外显记忆是指大脑记住的东西,它们可以被他人看到或记住。

上面讨论的是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例子,包括学习语言和演奏乐器等。

不管是内隐记忆还是外显记忆,它们都是大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
【摘要】:儿童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特点研究日益成为内隐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论文将以汉语知识为主要学习材料,针对4-6岁的儿童,对其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特点加以研究。

实验一《儿童对汉字和甲骨文字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选择了16对4-6岁儿童为被试;实验二《儿童对汉语成语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选择了39对儿童为被试;实验三《儿童对韵律诗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选择了43对儿童为被试。

笔者分别研究了儿童在学习:不同汉语材料时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特点和规律。

其意义在于:1、以4-6岁儿童为被试,来探讨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之间是否存在分离现象,进一步了解不同记忆系统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证实中国汉语儿童的内隐记忆现象的真实存在;2、比较中国汉语儿童在学习汉语知识时,对汉字与甲骨文的内隐与外显记忆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儿童在内隐学习中知觉加工的特点;以成语为材料,将图片与成语相结合,探讨儿童对形象与抽象内容相结合时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的特点;以唐诗和儿歌为材料,探讨儿童对较抽象晦涩诗歌与形象通俗诗歌的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特点;3、通过对中国汉语儿童对汉语知识的内隐和外显记忆的研究,进一步研究内隐记忆与智力、与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关系。

4、通过了解中国4-6岁汉语儿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发生和发展特点,对现代学前教育教学模式中,如教师怎样选择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如何创设有效的教育环境,如何正确发挥语言的
指导作用,如何展示教学材料,以便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教育不同的儿童,并为教育儿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实验研究证实了如下假设:1、儿童对汉语知识中的汉字和甲骨文字的内隐记忆不存在年龄效应;儿童对汉语成语的内隐记忆也不存在年龄效应;儿童对唐诗和儿歌内隐记忆不存在年龄效应;2、儿童对汉语知识(汉字、甲骨文字、唐诗和儿歌)的外显记忆随年龄发展而发展;【关键词】: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外显记忆任务分离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2.3
【目录】: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4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4-7中文摘要7-9英文摘要9-12第一章研究概述12-43第一节引言12-14第二节汉语语言知识的理论与研究概述14-24第三节儿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研究的综述24-43第二章研究问题的提出43-50第三章实验研究50-82实验一儿童对汉字和甲骨文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51-65实验二儿童对汉语成语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65-73实验三儿童对韵律诗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73-82第四章综合讨论82-89第一节讨论与分析82-86第二节建议与展望86-88第三节进一步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