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扩展模型
(2)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
• 扩展模型:
• 双加工信号检测模型: 干扰项目可能由于一种“前实
验熟悉性”而被当作“旧”项目来对待,因而所有测试项 目都可以被认为反映了一定程度的熟悉性,其熟悉水平可 以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对一些项目的学习可以暂时增加其 自动提取水平,进而影响这些项目的熟悉性分布。在测试 过程中,被试利用熟悉性设定自己的判断标准,当测试项 目超出了这个标准时判断为“旧”,反之判断为“新”。 被试的判断标准随测试条件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对测 试项目判断的击中率和虚报率。
(四)特点
• 发展特点:发展早于外显记忆,不存在明显的年龄特点 • 一般特点:
• • • • • • • 1、记忆效果好,容量大 2、保持时间长且稳定 3、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脑损伤、酒精中毒、抑郁心境等) 4、不受刺激呈现时间的影响 5、不受材料的加工方式与水平影响 6、无需有意注意参与 7、存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内隐记忆的各种测验间应是随机相关的;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测验间应是随机独立的
表4
系 统
人类学习和记忆的主要分类
子系统 运动技能 认知技能 简单的条件反射 简单的联想学习 结构描述 视觉单词形式 听觉单词形式 空间的 关系的 视觉的 听觉的 提 取
其它名称
程序记忆
非陈述记忆


知觉表征系统 ( PRS) 语义记忆
• 三角度量法(实验逻辑):
学习 词表
再认
随机分两组
直接测验指导语
间接测验指导语
由于两组被试接受了同样的测验信息(但在测验阶段指导语 不同),因此诸如再认等因素的影响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研究结果表明:再认与外显的回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 再认与残词补全测验之间相关不显著。
加工分离法
• 20世纪90年代初,雅各比(Jacoby)等人提出 • 思想来源:再认记忆的双加工模型 • 思想逻辑: 自动提取
(五)理论解释
• • • • • • • 1、记忆系统说——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2、记忆加工说——迁移恰当加工理论 3、SPI理论 3、阈限说 4、激活说; 5、范例理论; 6、分布式记忆理论
1、多重记忆系统理论
• 1、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反映了记忆系统存在着多个不 同的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 • 2、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不同子系统 中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 统都可能具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 • 3、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 系统。
只有意识提取 只有自动提取 共同作用
R(1-A) A(1-R) RA
• P (“旧” І 包含)=R+A-RA=R+A(1-R); (1) • P (“旧” І 排除)=A(1-R); (2)
• R= P (“旧” І 包含)- P (“旧” І 排除); (3) • A= P (“旧” І 排除)/(1-R); (4)
(一)含义 (二)研究领域 (三)研究方法 (四)特点 (五)理论解释 (六)应用 (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比较
(一)含义
•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个体需要有意识或 者主动的提取某些信息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 记忆。
• 直接测验:再认、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全部和部分 报告法等
传统
• 1、信号检测论; • 2、非参数模型; • 3、信息论
任务
分离法
研究方法
认知神经 科学研究
加工 分离法
• 1、ERP; • 2、PET与fMRI
•实验性分离:指在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 相反结果的情形。 “符合实验性分离逻辑的实验是这样的:控制单一的 变量而比较在两种不同的测验任务中变量的效 应………如果变量影响被试在一种测验任务中的结果, 但不影响另一种测验任务的结果,或者变量对两种测 验任务的结果的影响有不同的方向,我们就说分离产 生了”( Tulving )。
(Jacoby,1983)
• 双向关联:一个自变量有三个水平,两项测验结果
在其中两个水平上呈正相关,而在另两个水平上呈负相关。 即在同一实验中,两个测验的结果既是正相关的,又是负相关 的。
实验条件
1 测验A 0.56 2 0.43 3 0.78
测验B
0.82
0.76
0.42
(表格自编,仅供参考)
任务分离法
熟悉性提取 再 认
自动的、无意识的
内隐记忆
意识性提取
有意识的
外显记忆
• 两种测试条件:
1、包含条件:
• 自动提取和意识性提取共同促进作业成绩
2、排除条件:
• 自动提取和意识性提取对作业成绩的影响相反
Jacoby(1991)的实验
学习
实 验 测验
(再认) 指导语 如:communicate
1:视觉呈现单词,要求被试阅读并重排变位字;
3、SPI理论
• 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并且 认为不同记忆系统间相互联系的特点在于加工过程的特异 性, 即各系统间信息以串行方式编码, 以并行方式储存, 信 息的提取在系统间是独立的。
(六)应用
临床 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攻击性态度 性别刻板印象 域下启动 纯粹接触效应 其他 记忆错觉现象 行为错漏现象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启动效应 域下启动 社会认知 领域


基本假设:
1、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 过程(核心假设) 2、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 一样的 3、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性质是一 样的 4、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



加工分离法的争议和改进
1、针对独立性假设的质疑 2、无意图的意识记忆的混淆
3、针对反应偏向问题的修正
实 验 性 分 离
单一分离
非交叉的双重分离
交叉的双重分离 双向关联
• 单一分离:对于某一自变量的两个操作水平,在一个
测验任务上产生显著性差异,但在另一个测验上没有显著差异。
控制组 遗忘症患者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自由回忆 再认 模糊字辨认 词干补笔 0.55 0.75 0.45 0.69 0.44 0.45 0.47 0.58

无 小

大 大
记忆负荷量
系列位置效应

不明显

首因、近因效应
二、内隐学习
(一)含义 (二)研究方法 (三)特点 (四)理论解释 (五)实验研究趋势 (六)应用
(一)含义
• 内隐学习: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能陈述出他们行为 所遵循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
(Warrington 和 Weiskrantz,1970)
• 非交叉的双重分离: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自变量
V1只影响测验A但不影响测验B,自变量V2只影响测验B但不影 响测验A。
实验条件 a1 b1 测验A 测验B b2 b1 a2 b2
• 交叉的双重分离:某一自变量对测验任务A和B存在
相反方向的影响。
控制组
遗忘症患者
缺陷
两 种 测 验 的 可 比 性
逻 辑 上 的 循 环 论 证
测 验 的 纯 净 性
匹配比较法
改进
• 提取的意识性标准(基本逻辑):在直接和间接测 验的实验材料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某些自变量影响间 接测验成绩而不影响直接测验,而有一些自变量影响 直接测验而不影响间接测验。
• 匹配比较法:从域下知觉的研究中产生和发展起来, 包含匹配和比较两个要点。“匹配”是指把直接测验 和间接测验在任务形式和加工操作上匹配起来(如杨 志良等人1994的研究)。比较是指比较直接测验与间 接测验在操作成绩上的差异,进而得出内隐记忆存在 与否的判定标准,即只要间接测验表现出比直接测验 还高的感受性,就证明了内隐记忆的存在。
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
报告人:郑佩霞
(一)含义
(二)研究领域 (三)研究方法 (四)特点 (五)理论解释 (六)应用 (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比较 (一)含义 (二)研究方法 内隐 学习 (三)特点 (四)理论解释
内隐 记忆
内隐记忆 与 内隐学习
区 别 联 系
整 合
(五)实验研究趋势
(六)应用
思考
一、内隐记忆
启动效应 一般的记忆 事实的记忆 知识的记忆 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 个人的记忆 自传的记忆 事件记忆




初级记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情景记忆


2、传输适当加工理论
• 1、 Roediger等人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
• 2、编码阶段与提取阶段加工方式越一致,提取效果越好
• 3、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加工过程与学习时的编码加工
•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个体没有意识到, 但却在特定的任务上表现出来的记忆。 • 间接测验:词干补笔、知觉辨认、偏好测验、明度辨 别、词汇判断等
(二)研究领域
• • • • • 1、重学中的节省 2、域下刺激的作用 3、启动效应 4、内隐学习 5、遗忘症病人的内隐记忆
(三)研究方法
表2 根据项目类型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结果求得的R和A
项目类型
测试类型 包含测验 排除测验 0.80 0.48 0.18 0.69 0.29 0.37 0.22 0.67
加工数据 意识性提取 (R) 0.51 0.11 自动提取 (A) 0.59 0.42
变位字 视觉呈现词 新词 听觉呈现词
学习阶段的加工深度能影响意识性提取的概率,却对自动提取 的贡献概率不大
R
A
R
A
R
A
(1)独立模型
R:意识性提取 A:自动提取
(2)冗余模型
(3)排除模型
加工分离法的争议和改进
1、针对独立性假设的质疑 2、无意图的意识记忆的混淆 3、针对反应偏向问题的修正
排除测验中,对目标学习项目的排除可能归因于被试 意识到该项目是“旧”的,也可能是信息自动进入被 试意识状态。 有意 = 意识性? 自动提取 = 缺乏意识性?
左栏 有意测验 学习阶段学过的词
同时 意识到学习阶段出现
右栏 另外的词 另外的词
偶然测验 想到的第一个词 对立测验 最先进入意识但又不是学习阶段学过的词
部分能用学习阶段的词, 但尽量不要用
加工分离法的争议和改进
1、针对独立性假设的质疑 2、无意图的意识记忆的混淆 3、针对反应偏向问题的修正
在再认测验中,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成分的贡献 均受到反应偏向的影响,尤其当包含与排除测验的测 试条件不同时,这种作用可能严重影响测量指标的精 确性。
应 用
广告
Jacoby“一夜成名效应”
(七)内隐记忆VS外显记忆
表5 九种自变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 自变量类型 加工的类型和水平 学习和测验阶段感觉通道的改变 注意状态 学习材料的知觉特点(字形效应)
对内隐记忆的影响 对外显记忆的影响
无 大 无 大
大 小 大 小
保持时间
刺激呈现时间的长短 干扰作用
主动的意识记忆
(意识加工,提取需意志努力)
有意测验
记 忆
被动的意识记忆
(意识加工,提取不需意志努力)
偶然测验
被动的无意识记忆
对立测验
(从未意识到,但对当前事件有影响)
表 词干补笔测验举例
mea____ ele____
mea____ ele____
若不能回忆,则写想到 的第一个词。完成后若 再认出,右上角*标注
2:听觉呈现单词,要求被试大声读出并记住; 1、包含测验:对所有测验材料进行“新”或 “旧”再认判断;
2、排除测验:只对听觉呈现词进行再认判断, (将变位字、视觉呈现词判断为“新”)。
(测验材料:变位字、视觉呈现词、听觉呈现词、新词)
贡献概率的计算
• 设:意识提取贡献率为R,自动提取贡献率为A • 则: 提取方式 提取正确率
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好,否则就差。

4、外显记忆测验要求的是概念驱动过程,概念驱动过 程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印象等加工过程, 正是句子的精细编码以及材料的有意义组织等因素,提高 了外显记忆测验的成绩。 • 5、内隐记忆测验非常依赖于学习时与测验时的知觉过 程的匹配程度,并几乎都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 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各种变量对内隐记忆测验就没有影响, 而行为特征方面的变量对内隐记忆就会有很大影响;反之 亦然。
• 定义:同一自变量在不同测验任务中产生不同结果的情形。
• 基本假设:完成不同的测验任务所需要提取的信息是不同 的,因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也不相同;这样,用不同的测 验任务便可以揭示不同的心理机能。
沃林顿和韦斯克朗茨的实验
• 被试:4位遗忘症患者、16位控制组病人 • 测验任务:自由回忆、再认、模糊字辨认、词干补笔 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 自由回忆 再认 模糊字辨认 词干补笔 0.55 0.75 0.45 0.69 0.44 0.45 0.47 0.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