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A.废丞相,设三司 B.内阁制度的形成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设厂卫特务机构2.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3.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4.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5.“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6.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据如图判断,该长城修筑于(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7.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8.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9.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其根本原因是( )A.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C.“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D.“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10.“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3. 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是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 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A.文天祥抗元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5.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
①雅克萨之战 ②设立台湾府 ③大兴文字狱 ④安置土尔扈特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
6.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深入民间考察而写成的著作
B.都是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
第三单元标准测试卷(一)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①宋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2. 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达标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达标测试试卷及答案

·历史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明朝官方编纂的史书,借助于史学的“鉴诫”功 能,对臣下、宗室等进行威慑和惩戒,以强化忠君观念,加强 专制皇权,B项正确。弘扬史学“鉴戒”功能不是主要目的,排 除A项;“客观”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有 效防止”,排除D项。故选B项。
·历史
( C )4.文物是历史派往今天的使者,它承载着古代的信息 向我们走来。下列文物(模型)中最能反映明代专制集权内容 的是
·历史
( C )2.明初,六部的官秩得到提升(从正三品升到正二品),
皇帝与各政府部门间已没有任何中间性的环节,各部皆直接
向皇帝负责。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朱元璋
A.分封诸子为王
B.明确六部职责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厂卫机构
·历史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六部的官秩得到提升, 各部皆直接向皇帝负责,C项正确。分封诸子为王和六部官秩得 到提升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项;唐代就已经明确六部职责,排 除B项;设立厂卫机构是为了加强对臣民的控制,不符合材料信 息,排除D项。故选C项。

了文字技巧和作文范式,考官只需看卷子上的文字游戏做得
是否娴熟、文字功底是否老道便可定出优劣。作者旨在说明
八股取士
A.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
B.程序上过度标准化
C.注重选拔文学性人才
D.为专制统治而服务
·历史
【解析】
材料中讲到,八股文让士人专注于文字技巧和作文范式,没有 真正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无法成为真正的人才,故A选项符合题 意。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考试程序上的流程,排除B。C选项, 材料中无法体现八股取士注重选拔文学人才,排除C。D选项, 材料中没有提到八股取士为专制统治而服务,排除D。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试卷答案XX七下第三单元测评人民教育出版社(时刻: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非许立丞相。

”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A.秦朝 B.汉代 C.唐朝 D.明代2.(XX.山东泰安)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转变反映出的历史进展趋势是( )。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3.(XX.山东莱芜)“念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明白,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段材料反映了( )。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代时采取八股取士的短处4.北京在历史上曾经是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其中迁都北京的皇帝包括( )。

①明成祖②皇太极③顺治帝④康熙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许多人以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连年前从刘家港动身,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域,航程达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远航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沿岸6.“封侯非我意,希望海波平。

”诗句中戚继光说明的志向是( )。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C.击退沙俄入侵者 D.平定大小和卓兵变7.若是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信为—个学习单元,那么那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间谍统治的强化 B.思想操纵的增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增强XX七下第三单元测评人民教育出版社(时刻: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非许立丞相。

”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

这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B.废除了行中书省C.废除了三司D.废除了锦衣卫2.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统治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强化D.资本主义因素萌发3.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B.考生的答卷,不得自己随意发挥C.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4.下图中,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下列关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与冲突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D.戚继光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6.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7.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

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明太祖——迁都北京B.戚继光——抗击倭寇C.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D.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8.1624年,一群殖民者手捧白银对当地居民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后来,这群殖民者不但没有走,反而占领了这里。

“这里”是指()A.澳门B.尼布楚C.台湾D.雅克萨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代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台湾府,设置的时间是()A.1661年B.1662年C.1683年D.1684年10.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11.历朝历代大多整修万里长城,其中达到完善地步的是()A.秦长城B.汉长城C.唐长城D.明长城1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八股文”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其中,分管地方刑狱工作的部门是()。

A.按察司B.布政司C.都指挥使司 D.督察院3.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②设立特务机构东厂③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④实行削藩政策A.①③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4.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曾先后六下西洋②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③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拉各国的经济交流⑤郑和下西洋的活动,都是发生在明成祖时期A.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5.明代时,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是()A.苏州B.南京C.成都D益州6.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官营贸易机构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7.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A.设置军机处B.废除丞相C.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D.制造“文字狱”8.郑成功从下列哪一国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A.葡萄牙 B.日本 C.俄国 D.荷兰9.清朝时,中央设置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A.布政司 B.按察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10“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狱”三者的根本目的是()。

A.控制知识分子B.摧残思想和文化C.调整政策的需要D加强封建专制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尖锐1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B册封“达赖喇嘛”C土尔扈特部回归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13.下列历史事件,与康熙皇帝有关的是()。

①册封“班禅额尔德尼”②设置台湾府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进行雅克萨之战⑤设立军机处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⑤14先后册封西藏佛教首领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卡表格相应位置)1.(3分)清朝初年,中央政府为巩固西北边疆平息的叛乱有()①平定准噶尔部落叛乱②抗击倭寇③收复台湾④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叛乱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3分)如图材料反映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关系和睦,如同一家。

清朝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有()①在西藏设置都督府②规定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③在西藏设置行省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3.(3分)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

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康熙帝册封班禅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班禅六世4.(3分)清朝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

下列对于文字狱危害性的表述,正确的是()A.造成官僚体制整体腐败B.珍贵书籍被查禁和销毁C.严重阻碍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D.导致国力虚弱,社会危机重重5.(3分)明朝中后期以后,苏州等地方的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与以往时代的手工作坊相比,根本区别是()A.生产规模扩大B.技术分工更细C.出现雇用与被雇佣的关系D.产品质量很高6.(3分)如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7.(3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如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止点是()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8.(3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科技领域成就斐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学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第三幅图反映的朝代是A.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2. 穿越时空隧道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容是A.唐诗B.《资治通鉴》C.四书五经D.《三国演义》3.正式成为明朝都城是在A.明太祖时期B.建文帝时期 C.燕王朱棣时期 D.明成祖时期4.学完明朝君权加强容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5.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和。

以下关于和下西洋的表达,正确的是A.和下西洋前后共有八次之多 B.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和第一次下西洋由出发6.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

以下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一项是A.废分封立郡县 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和下西洋 D.迁都7.“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的“执政之府”是A.市舶司B.中书省 C.锦衣卫D.军机处8.清朝知识分子写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最有可能A.惹来杀身之祸 B.飞黄腾达 C.考中状元D.衣锦还乡9.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概括准确的是A.加强思想控制B.促进文化发展 C.加强思想教育 D.推行儒家文化10.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社会秩序动荡B.边疆防御巩固 C.皇权高度集中D.军政实现合一11.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民族英雄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A.荷兰 B.俄国C.英国 D.葡萄牙12.成功收复和清朝设立府的相同作用是A.驱逐殖民势力 B.加强专制统治C.维护国家主权D.巩固清朝海防13.英国学者赫德森这样评价17世纪末的一次战役:“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废除实行了1 5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以此来强化皇权的是()A.隋文帝杨坚B.唐太宗李世民C.宋太祖赵匡胤D.明太祖朱元璋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A.君臣关系融洽B.反对铺张浪费C.君主专制加强D.饮酒之风盛行3.“(他)把明朝的铁锚抛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他”的事迹是()A.出使西域B.西游天竺C.东渡日本D.七下西洋4.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诗中的“危”指的是()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西北地区遭受侵略D.东北地区遭到入侵5.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A.完善三省六部制B.建立行省制度C.设立军机处D.设“厂卫”特务机构6.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建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7.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这次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8.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满洲族(满族)曾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

该民族曾建立的对全国的统治政权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9.下图是小涵同学复习某课时做的笔记,该课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外来侵略与中华民族的抗争10.清初,一度出现福建棉商不至,苏州棉区农民生活无着的现象,“门里妻孥相向啼”;康熙五年(1666年),闽中棉商又挟重资到苏州太仓,举州叹为祥瑞。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评(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从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皇权日益加强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皇权战胜了相权2.科举考试采取“八股文”的形式开始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3.清朝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实际行使宰相的职能B.裁决军机大事C.草拟和审批政令D.记录、传达皇帝的旨意4.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1405到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B.经历了亚、非、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5.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来看,明朝前期,我国实行的对外政策是()A.改革开放政策B.开放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闭关政策6.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郑和七次下西洋②戚继光抗倭③葡萄牙攫取澳门④清军入关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7.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D.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8.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A.《瑷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副对联称颂的民族英雄是()A.郑和B.郑成功C.戚继光D.文天祥10.下列几位清帝的年号,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顺治、康熙、乾隆、道光B.康熙、顺治、道光、乾隆C.道光、顺治、康熙、乾隆D.顺治、道光、康熙、乾隆11.清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其根本目的是()A.防止西藏佛教内部争权夺利B.拉拢当地宗教势力便于统治C.加强对各种宗教的管理D.确立中央对边疆西藏地区的管辖12.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A.游牧民族的习性B.沙俄的控制和压迫C.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D.中华民族的吸引力13.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是在()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14.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C.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D.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2.从唐末五代,经宋元至清朝,先后诞生了六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后金和清。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辽阔疆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有()①女真族②满洲③党项族④蒙古族⑤契丹族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⑤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引起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

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设立的官职是()A.郡守B.丞相C.刺史D.太尉4.对以下有关《天工开物》内容介绍,解读正确的是()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制盐、糖、油的方法,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制衣、染色技术,从五金采冶、车船制造到珠玉、宝石工艺等,都做了详细记载,并配有插图。

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制盐、糖、油的方法,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制衣、染色技术,从五金采冶、车船制造到珠玉、宝石工艺等,都做了详细记载,并配有插图。

①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②有助于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③可用于指导手工业生产④该书图文并茂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

”下列能支撑此说法的是()A.郑和船队下西洋B.戚继光抗倭斗争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政府设置台湾府6.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下图所示清朝乾隆年间设立的机构,其职能是A.管理南疆军政事务B.管理北疆军政事务C.总理南、北疆军政事务D.总理西北地区军政事务7.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他们为抗击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8.“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一、选择题1.46集电视剧《朱元璋》讲述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

1368年,朱元璋建立元朝,定都在()A.大都 B.应天府 C.开封府 D.长安2.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A.举荐制 B.官位沿袭制 C.八股取士 D.祖制3.明朝时农业发展迅速,这时从南美洲引进的农作物有()①玉米②甘薯③花生④向日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5.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明长城(如右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6.北京,新中国的首都。

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早迁都北京,奠定了北京发展的基础。

()A.明太祖 B.康熙帝 C.明成祖 D.乾隆帝7.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属于四大名著的是()①《牡丹亭》②《三国演义》③《红楼梦》④《水浒传》⑤《西游记》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8.右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均田免赋” 的口号 B.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C.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9.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泛指人口)日繁,人物殷富”。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B.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C.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D.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10.某历史小组选用下面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下面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A.古代印刷业的发展 B.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C.古代商业的繁荣 D.古代城市的发展1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下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A.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C.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2.“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B.戚继光C.郑成功D.邓世昌3.对于如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

”这部著作()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4.以下中国古代清明治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贞观之治②开元盛世③文景之治④康乾盛世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5.施琅认为此地“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

清政府廷议后,在此“设县三、府一”。

此处的“府”指()A.神州府B.台湾府C.泉州府D.苏州府6.“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7.《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叙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据此,对这三部明朝科技著作认知不准确的是()A.这三部科技著作具有总结性的特点B.明朝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C.明朝科技在自然科学理论方面有了突破和创新D.这三部科技著作具有实用性的特点8.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代表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附答案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加强的是()A.实施“八股取士”B.废除丞相C.设立锦衣卫和东厂D.分封藩王2.下列关于“八股取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体固定地分成八个部分,不可以变动B.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C.应试者可以在文章中联系现实生活自由发挥,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官吏D.八股取士抑制了文化,败坏了人才3.之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是因为()A.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B.军机处本身编制不大,成员的级别不高C.军机处由皇帝的亲信组成D.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4.云南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里,有一艘巨大的花饰彩船。

这是因为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曾是明朝一位航海家的故里,这位航海家是()A.马可·波罗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5.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有到过的地方()A.红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C.地中海沿岸D.印度洋沿岸6.“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赞美的英雄人物是()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D.岳飞7.“谈判桌是战场的延续。

”在遭遇重创的情况下,被迫通过谈判途径来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的是()A.荷兰殖民者B.倭寇C.葡萄牙殖民者D.沙俄侵略军8.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共同点是()A.外国势力较弱B.中国军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C.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较强D.中国军队统帅的正确指挥9.清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其根本目的是()A.防止西藏佛教内部争权夺利B.拉拢当地宗教势力便于统治C.加强对各种宗教的管理D.确立中央对边疆西藏地区的管辖10.“回部”居住的主要民族是()A.藏族B.回族C.维吾尔族D.汉族11.清政府为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谱写光辉篇章的有关事件是()①抗击沙俄收复雅克萨②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③抗击荷兰收复台湾④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⑤土尔扈特回归祖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12.进入明后期以来,随着封建王权的日益强化,对外的指导思想逐渐由开放转向隔绝排外,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2.清朝学者徐大椿在《道情》中写道:“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该学者抨击的是()A.八股取士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C.军机处的设立D.文字狱与文化专制3.有历史学家指出:“明清社会变革的一大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

”以下史实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推广了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B.颁布“禁海令”C.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大的商帮D.人地矛盾突出4.《全球通史》中写道:“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

”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A.吴国船队到夷洲B.郑和下西洋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进入台湾5.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结果东南沿海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材料认为倭患严重的原因是()A.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B.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C.实行严厉禁止海外贸易政策D.沿海居民走私活动猖獗6.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由此可见,明朝能够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A.部队纪律严明 B.百姓大力支援C.将领善于创新 D.后勤补给充足7.有一本书这样记载鸭肉的药用功效: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图中①处应填的是()A.开创科举制度B.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废除丞相制度D.“杯酒释兵权”2.李老师讲解明朝历史时,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以下内容,由此推断其讲解的知识是()格式: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共八部分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影响:禁锢思想,不利于人才选拔A.中央官制的演变B.特务机构的设置C.八股取士的实行D.地方官制的演变3.马铃薯、甘薯、玉米等农作物在各地的传播,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的食物资源。

材料中提及的食物最早传入中国是在()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依靠宝船和友谊留下千古佳话。

这句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A.鉴真B.玄奘C.郑和D.戚继光5.南宋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明朝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进攻。

这两支军队能屡打胜仗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反抗侵略的决心坚定B.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C.将士们对倭寇深恶痛绝D.国家军事力量强大,守备森严6.中医药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李时珍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是()A.开创“望、闻、问、切”四诊法B.撰写《伤寒杂病论》C.编写《千金方》D.编写《本草纲目》7.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8.某历史小组组织了一次知识竞赛。

其中有一道题要求依据关键词猜人物,题中关键词是“均田免赋、大顺政权、推翻明朝”,据此推知这个人物是() A.赵匡胤B.成吉思汗C.朱元璋D.李自成9.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6-17世纪入侵我国的殖民者有()①荷兰②沙俄③葡萄牙④英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史实不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A.文天祥抗元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3.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是()A.显示明朝实力B.寻找失踪的建文帝C.加强对外贸易D.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4.下列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是()①宋朝②元朝③明朝④清朝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5.下列属于康熙帝政绩的是()①雅克萨之战②设立台湾府③大兴文字狱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6.下列关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深入民间考察而写成的著作B.都是百科全书式科学著作C.都被译成多国文字D.都是总结性的科学著作.. .. .. .. .. .. .密.. .. .. .. .. .. ..封.. .. .. .. .. .. ..线.. .. .. .. .. .. ..内.. .. .. .. .. .. ..不.. .. .. .. .. .. ..要.. .. .. .. .. .. .答.. .. .. .. .. .. .题.. .. .. .. .. .. ..7.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曰本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8.开始从明朝形成的制度是()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内阁制9.“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交往、相互学习而进步的。

”可以证明这一论断的明朝史实是()①佛教传入中国②欧洲殖民者侵略我国沿海地区③郑和下西洋与各国友好交往④玉米、甘薯等传入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②元朝设置宣政院③郑和下西洋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1.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在明朝的出现主要表明了()A.明朝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B.这些农作物适应性强C.明朝与外国保持了经济交流D.农作物产量提高12.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女真族B.蒙古族C.吐蕃族D.党项族13.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作用不包括()A.使台湾回归祖国怀抱B.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C.巩固了祖国的海防D.促进了台湾的开发14.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者进人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15.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相权得以恢复C.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D.皇权、相权矛盾得到调解16.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根本目的都是()A.防止人民反抗B.巩固君主专制统治C.压制知识分子D.加强思想控制17.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是()①郑和②郑成功③戚继光④文天祥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18.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1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验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验题含答案.doc

2011学年下学期《中学学习水平单元评价》七年级历史(三)(第15——22课)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计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3.明朝中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将领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郑和 D.岳飞4.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船队最远到达:A、东南亚一带B、波斯湾一带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印度5.某电视剧制作中心拍一部《雍正大帝》的电视剧。

请你负责道具,下面道具中,你必须准备的是:A.“杯酒释兵权”的酒杯 B.抗倭用的兵器C.出使西洋用的海船 D.“军机处”的官署牌6.明朝设“厂卫”、清朝设“军机处”,其共同目的是:A、监视官吏百姓B、钳制人们的思想C、加强君权D、加强控制7.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8.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以抗击沙俄侵略的清朝皇帝是:A.康熙皇帝 B.顺治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9.明朝后期,入侵我国台湾地区的殖民国家是: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日本10.下列关于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他曾经积极反清复明B.他将台湾收复后又交给了清政府C.是最早开发了我国的宝岛台湾D.他于1662年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11.领导土尔扈特人重返祖国并受到乾隆皇帝热情接待的是:A.渥巴锡 B.郑成功 C.俞大猷 D.戚继光12.清朝设立伊犁将军,它管理的地方是:A.东北地区 B.新疆地区 C.蒙古地区 D.西藏地区13.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A.驻藏大臣 B.将军 C.土司 D.可汗14.清朝统一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A、上海B、宁波C、漳州D、广州15.当人们到北京去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16.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国家发展迅速 B.清朝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C.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D.清朝的社会制度落后17、清朝初期与元朝前期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显著不同的是:A.实行行省制度管理地方B.对西藏进行有效管辖C.设行政机构管辖台湾D.抗击西方殖民侵略取得胜利18.某中学中国古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A、阳关遗址B、山海关去C、嘉峪关D、玉门关19.如果你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一位民族英雄的专祠,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文天祥20.“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派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正确的是:A.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印度洋 B.刘家港---英吉利海峡---印度洋C.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大西洋 D.刘家港---英吉利海峡---大西洋21.下列作品中,代表我国古典小说达到高峰水平的是: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22.李时珍的代表作是: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红楼梦》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4.下列内容中,有关对《天工开物》一书的评价是:A.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 B.世界上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C.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D.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书籍25.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是:A.吟诗 B.写谜语猜谜语 C.作画 D.到茶馆听说书二、非选择题:(计3小题,共25分)26、朝代接龙。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八股文”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其中,分管地方刑狱工作的部门是()。

A.按察司 B.布政司 C.都指挥使司 D.督察院
3.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采取的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②设立特务机构东厂③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④实行削藩政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曾先后六下西洋②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③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拉各国的经济交流⑤郑和
下西洋的活动,都是发生在明成祖时期
A.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明代时,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是()。

A.苏州 B.南京 C.成都 D.益州
6.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7.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是()。

A.设置军机处B.废除丞相 C.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D.制造“文字狱”
8.郑成功从下列哪一国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A.葡萄牙 B.日本 C.俄国 D.荷兰
9.清朝时,中央设置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A.布政司 B.按察司 C.宣政院D.理藩院
10.“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狱”三者的根本目的是()。

A.控制知识分子B.摧残思想和文化
C.调整政策的需要D.加强封建专制
1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尖锐
1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册封“达赖喇嘛”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13.下列历史事件,与康熙皇帝有关的是()。

①册封“班禅额尔德尼”②设置台湾府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进行雅克萨之战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14.先后册封西藏佛教首领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B.顺治帝和康熙帝
C.顺治帝和乾隆帝 D.康熙帝和乾隆帝
15.乾隆时从俄国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属于()。

A.回族 B.哈萨克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16.关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B.不利于我国的海外贸易
C.有利于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17.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
18.代表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19.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一个新剧种是()。

A.京剧 B.元曲 C.徽剧 D.昆曲
20.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②高鹗续写了《红楼梦》后40
回③《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④明末著名的画家有徐渭、陈洪绶⑤董其昌是清代著名书法家⑥“扬州八怪”指的是明清时期活跃于江苏扬州地区的八位画家
A .②③④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⑥ 二、连线题
《本草纲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汤显祖 《农政全书》 施耐庵 《牡丹亭》 李时珍 《三国演义》 吴承恩 《水浒传》 徐光启 《西游记》 曹雪芹 《红楼梦》 罗贯中 三、读图题
你到过长城吗?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哪个朝代修建的?它的起止点在哪里?
四、简答题
1.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附近山上有个洞叫三宝洞;马来西亚有座山叫三宝山,山下有口井叫三宝井;印度有三宝石雕刻像。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有“三宝”的名称?请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说明。

2.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然而,此后的百余年间,知识界却出现了逃避现实、万马齐喑的局面。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后果?
3.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五、材料解析题
图一: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图二:徽商的房舍
图三:《皇都积胜图》(局部) 图四:《南都繁会图》(局部) 附图片资料:
图一:明代施复夫妇住在苏州,靠缫丝织绸过日子。

由于他们的产品很受欢迎,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

图二:商人赚钱后修建精美的家宅,购置大量良田。

图三:此图描绘明朝中后期北京商业繁荣的情景。

图四:明代《南都繁会图》的局部,上边有“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

根据上面四图,结合所学的知识,描述一下明代工商业的发展情况。

第三单元自测题
一、选择题
1.C 2.A 3.A 4.A
5.A 6.C7.A 8.D 9.D 10.D 11.B 12.B13.A
14.B 15.D 16.C
17.A 18.C 19.A 20.A
二、连线题
三、读图题
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建的。

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四、简答题
1.“三宝”是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另一称号。

明朝初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东南亚和印度的许多地方。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都与当地人民公平交易,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

题目中提到的三宝垄、三宝洞、三宝山等,是后世人们为了纪念郑和而命名的。

2.原因:清朝统治者为了从思想领域严格控制知识分子,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文字狱”。

后果:清代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1)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与吐蕃关系日益密切。

(2)元朝时,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元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3)清朝时,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①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领袖达赖五世,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②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后来,清政府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③清政府在中央又设理藩院,管理包括藏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事务。

五、材料解析题
通过图一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在苏州、松江等地的丝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施复夫妇拥有三四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他们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通过图二可知:明清时期,徽商是我国商人群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经营范围广,资本雄厚,所以自己居住的房舍也建造得极其豪华。

通过图三、图四可知:明朝时,商品经济非常活跃,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国内外的各种货物一应俱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