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误读原因初探

合集下载

易错读音、字词调查

易错读音、字词调查

易错读音、字词调查高一(5)班梁永鸿刘耀林彭树坤叶健城指导教师程瑶目录:摘要---------------------------------------------------------------2 关键词-------------------------------------------------------------2 绪论---------------------------------------------------------------2 一、错别字-------------------------------------------------------2(一)、错字展示-----------------------------------------------21.广告中的错别字------------------------------------------22.易写错的字----------------------------------------------2(二)、危害--------------------------------------------------31.现象(图片展示)----------------------------------------32.历史事例------------------------------------------------43.错字笑话------------------------------------------------44.总结----------------------------------------------------5(三)、错别字产生的原因---------------------------------------5(四)、解决方法----------------------------------------------5二、读错音------------------------------------------------------6(一)、我们的调查--------------------------------------------61.回收率和有效率------------------------------------------62.研究过程------------------------------------------------63.研究方法------------------------------------------------64.问卷---------------------------------------------------135.调查结果展示--------------------------------------------7读字情况表格---------------------------------------------7读字情况统计图-------------------------------------------8 (二)、读错字音的原因----------------------------------------9 (三)、读错字音的纠正---------------------------------------10 (四)、补充:易念错的字-------------------------------------11 参考文献--------------------------------------------------------11资料来源--------------------------------------------------------11 心得体会-------------------------------------------------------12 附图-----------------------------------------------------------13摘要:我们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地高中生对易错读音、易错字词的危害的认识,帮助他们纠正书写错误,纠正读音的错误。

汉字字音常见误读原因分析之因读“半边字”而误读(第三部分)

汉字字音常见误读原因分析之因读“半边字”而误读(第三部分)

汉字字音常见误读原因分析之因读半边字而误读(第三部分)汉字中虽然存在着大量的“形声字”,但是由于古今语音变化、字形变化等原因,现在其中许多字的“声旁”(声符)已不能正确表音,甚至会导致误读。

拤(qiá)用两手掐住。

不要因“卡”而误读为kǎ或qiǎ。

愆(qiān)罪过;错过。

不要因“衍”而误读为yǎn。

掮(qián)用肩扛东西。

不要因“肩”而误读为jiān。

倩(qiàn)美丽,如倩女;请人代做,如“倩人带信”。

不要因“青”而误读为 qīng。

堑(qiàn)壕沟。

为“天堑”、“吃一堑,长一智”。

不要因“斩”而误读为zhǎn。

镪(qiāng)“镪水”。

不要因“强”而误读为 qiáng。

锵(qiāng)“铿(kēng)锵”,形容响亮的声音。

不要因“将”而误读为 jiāng 或 jiàng。

跄(qiàng)“踉(liàng)跄”,形容走路不稳。

不要因“仓”而误读为 cāng。

锲(qiè)雕刻。

如"锲而不舍(shě)"。

不要因"契"而误读为qì。

沁(qìn)渗入或透出。

如“沁人心脾”。

不要因“心”而误读为xīn。

黥(qíng)墨刑。

不要因“京”而误读为jīng。

擎(qíng)托举。

如“众擎易举”。

不要因“敬”而误读为 jìng。

糗(qiǔ)干粮;饭或面食成块状或糊状。

不要因“臭”而误读为chòu或xiù。

阒(qù)寂静无声。

不要因被包围部分近似“臭”、“具”而误读为chòu,xiù或 jù。

觑①(qù)看,窥探。

如“面面相觑”。

②(qū)把眼睛合成细缝看。

如“觑着眼看人”。

不要因“虚”而误读为xū。

绻(quǎn)“缱(qiǎn)绻”,感情好而难舍难分。

不要因“卷”而误读为 juǎn。

多音字误读原因初探

多音字误读原因初探

多音字误读原因初探201208279438(学号)刘慧敏(姓名)指导教师:庄萱[摘要]汉字中一字多音现象的存在是人们经常读错字的原因,准确掌握多音字读音是人们规范认读汉字的关键。

本文针对《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多音字和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规范的多音字现象,分别从原因、类型、功能等方面探究了多音字的规范问题,希望为识字教学和规范用字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汉字多音字误读原因汉字读音规范是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能否准确规范地读音是语文规范化水平和推广普通话成效的重要标志。

而多音字是社会用字中出现误读最多的部分。

因此,分析多音字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为何造成误读。

一、多音字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①汉字中的多音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常用汉字中多音字的比例更大,据统计,1000 个最常用汉字中,多音字就有170 个。

现代汉语多音字并非朝夕形成,它是在若干年的演变和发展中沉积下来的。

总观其来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并存形成的多音字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地区很广,语音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词汇标准的范围广,而语音标准的范围窄,势必使一些词语保留古音。

汉语方言语音差异很大,方言词语进入通用语(如今天的普通话)后,有时还将读音也带了进来,形成多音字。

比如:“仔”,普通话读zǐ②,现在多了“牛仔zǎi(934页)”的读音。

再如“剥”,北京口语读“bāo(42页)”,于是现在普通话有了两个读音,一个用于书面语“bō(95页)剥削”,一个用于口语“bāo(42页)剥皮儿”。

这实际上就是在同一字中,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并存。

(二)文白异读造成的多音字文白异读是形成多音字的原因之一。

文读即读书时的发音,常用在合成词或成语中;白读即口语音,常单用,它们在语义上没有明显的区别。

文白异读的字读音不同,但意义相同,其读音的差别主要在组词上,如:削,读“xiāo(1379页)”时,只限于口语单用,例如:削苹果。

易错点01 字音(谨防四种误读)

易错点01 字音(谨防四种误读)

易错点01 字音(谨防四种误读)易错陷阱易错陷阱1:多音字的误读一个有多种读音的字叫多音字。

同一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读音,从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根据具体的语境,准确判断汉字的读音与其表达的意思,是语文基本能力的表现,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如“处(chǔ)分”“处(chù)所”,“强(qiǎng)迫”“强(qi áng)调”,“锐不可当(dāng)”“安步当(dàng)车”,等等。

易错陷阱2:形声字的误读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形声字,是汉字的一个显著特点。

形声字的读音,大部分跟它的声旁相同,使人们能够“认字认半边”,给汉字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可是,形声字的声旁,并不完全表示相应汉字的读音,而只是提示了一种近似的读音。

有时候,由于受了“认字认半边”的影响,或根据带某偏旁的一个字进行类推,就很容易造成误读。

易错陷阱3:形近字的误读形近字是指那些形旁或声旁相近的字,这些字有的读音相同,有的读音相近,有的读音完全不同,加之形体相近,稍不留意就会读错。

形近字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笔画增减形成的形近字。

这类形近字笔画只有细微的差别,但读音迥异。

如“大抵”的“抵”读“dǐ”,“扺掌”的“扺”读“zhǐ”。

(2)偏旁不同形成的形近字。

这类形近字往往读音相同或相近,是考查的重点,可从形旁表字义的情况辨字形,如“暮”“墓”“幕”三个字,声旁是“莫”,形旁分别是“日”“土”“巾”,表示分别与太阳(日)、土地、纺织品(巾)有关。

“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墓”指埋葬死人的地方,“幕”指盖着或挂着的大块的布。

再如,“蛊(gǔ)惑”和“茶盅(zhōng)”,“蛊”是“虫”,“盅”是“器皿”,故其形旁分别为“虫”“皿”。

易错陷阱4:习惯性误读我国疆域辽阔,方言甚多,许多方言与普通话读音有很大的差别。

如湖南地区,很多地方声旁的n和l分不清,还有很多地方平翘舌不分。

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我们读错的字,出于习惯,我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读错了。

多音字误读分析:多音多义字

多音字误读分析:多音多义字

多音字误读分析:多音多义字多音字误读分析|在汉字当中,一个字有多个读音的多音字占到了 13.65%,这就增加了我们出错的概率。

|多音字分为两类:多音多义、多音同义。

|第一类是多音多义字,这是指一个字有多个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意思。

这类多音字我们要根据意义确定读音,这叫据义定音。

刚才的【难(nán)】和【难(nàn)】就是这一类。

|第二类是多音同义字,是说一个字有多个读音,但表示同一个意思,虽然意思相同,但是不同的读音出现在不同的语境,我们应该据域定音,【域】指的就是语境。

→比如应该念【这个那(nèi)个】还是【这个那(nà)个】这两组读音都对,使用的时候要看语境。

|我们先来分析多音多义字,【冠】(guān/guàn)读(guān)意思是帽子,比如【皇冠】【张冠李戴】等等。

读(guàn)表示冠军或者冠以什么什么称号。

→那在现在这个热词当中,很多人把它读成【新冠(guàn)肺炎】,包括一些医学专家也这样念,这是不对的。

因为在这里,这个字的意思是形似皇冠(guān)的一种冠(guān)状病毒,所以它的准确发音是【新冠(guān)肺炎】。

包括【冠心病】【冠状动脉】,都应该读成(guān)。

→再来看下面这个字【吐】(tǔ/tù)读作(tǔ)是指使东西从嘴里出来,或者说出来。

比如说【吐皮儿】【吐核】【吐字】或者【吐槽】。

读作(tù)是指呕吐义,比如【吐血】,所以我们不能读错。

→再比如这个词牌名【踏莎行】,读作【踏莎(shā)行】,这就读错了。

因为【莎】读作(shā)用作人名、地名,它还有一个读音是(suō)意思是【莎(suō)草】,所以根据意义,我们应该读成【踏莎(suō)行】。

→【牛轧糖】这个【轧】它有三个读音(zhá/yà/gá)一个是(zhá),轧钢的意思。

还有(yà)辗轧的意思。

中小学多音字误读原因及规范策略

中小学多音字误读原因及规范策略

中小学多音字误读原因及规范策略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大自然的语言》一课,需要区别的多音字达到5个,即“翘”、“衰”、“落”、“观”、“差”;再加上课文中遇到的5个,即“载”、“便”、“种”、“数”、“和”,共是10个字28种读音,可见规范多音字的工作势在必行。

一、误读原因分析多音字是社会用字中出现误读最多的部分。

我们统计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119个三个读音以上的多音字,经过精挑细选,留下8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个以上读音的多音字。

我们把多音字误读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口语词语的误读。

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一般在口语交际时较少出错,往往受到书面形式的影响,形成误读。

2.带有鲜明的行业或地方色彩、表示特有事物的词语的误读。

这类词语使用的范围极其有限,不属于普通话的基本词汇,因而误读率比较高。

3.不常见的地名、人名、姓氏词语的误读。

这一类词语使用的范围小,使用次数少,因而误读率较高。

4.文言词的误读。

文言词又称“古语词”,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词语,它所代表的事物和概念至今继续为现代汉民族所使用。

这类词在课本中学过的错误率才比较低。

5.假借词语的误读。

在《说文解字》中:“辟:法也。

从卩从辛,節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

凡辟之屬皆从辟。

”从中可以看出,“辟”原读作“bi”,是表示法规、法律的意思。

6.音译外来词语的误读。

一个民族的繁荣必然会促进对外交流,其中会引进一些外来词语,在翻译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多音字现象。

例如龟兹(qiū),龟兹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地名。

7.方言词的误读。

轧(gá)朋友是上海等南方地区的方言,意思是结交朋友;有时特指男女交往、谈对象。

因此“轧”字多了gá这个读音。

8.汉字简化词语的误读。

在简化字形的过程中,又用假借的方法,反而增加了一字多音的现象。

如“干”,繁体字是“乾”、“幹”,简化后出现“gān”、“gàn”两个读音。

播音主持:播音主持多音字误读成因分析

播音主持:播音主持多音字误读成因分析

播音主持多音字误读成因分析摘要: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普通话的终端呈现者、示范者,应正确规范使用普通话。

本文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2004年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和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为依据,结合《现代汉语大词典(第7版)》整理出多音字544个,从多音字的字义和常用音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播音员主持人应强化多音字的学习,正视语音、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基础内容的学习,懂得常见多音字的差别读音及其不同读音代表的意义、词性和应用语体。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多音字;误读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

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推行各国的标准用语有利于人们进行广泛沟通。

普通话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

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该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1]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主持人是广播电视传播体系中终端呈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正确使用将直接关乎节目质量。

如果播音员主持人在播读时出现较多的字音误读,不能简单将这一情况认定为是细小的语音失误,它对播音员主持人个体及其所服务的媒体平台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社会大众产生失望情绪。

详尽来说,首先,会致使节目品质下降,传播成效削弱;其次,会导致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的媒体形象降低,影响其所属台、频道、栏目和新媒体的威望和信誉;最后,会影响播音员主持人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的树范影响,对扩大推普工作形成一定阻碍。

析多音多义字误读原因

析多音多义字误读原因
“ 阿胶” ( 音: e j i a o ) 读成 ( 音: aj i a o ) 。

受多音多义字各读音出现频率的影响
多音多义字 由于其 自身的独有特点 而具有 多个读音 , 但 在平时的生 活和学 习中有些读音经 常使 用 , 有些读音却 不常
所 以准确地掌握多音多义字 各读音 的使用频率 , 着重 掌
例如 : “ 撮” 字由于不经常使 用 , 所 以有很 多人 并不认 识
这个字 , 以至于把它读错。多数不认识该 字的人就会 把它联
[ 作者简介】 张琳琳 , 沈阳师范大学 2 0 1 2级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专业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汉语教 学。
某些不确定读音 的多音字时 , 一般 都会本能 地使用这个 字经
常出现的音项予 以赋音 , 继 而出现 了大量 的误读 现象 , 这 也
二、 受 形 声 宇 声 旁 或 相 近 字 形 的 影 响
因此成 为误读多音多义字最主要的原 因。
著 名的语言 文学家周 有光先 生根据 多音多 义字 出现频
其他读音时 , 人们 也习惯使用 “ ” 这个常 读音 , 这也 就造 成
现代汉语中相同字形读音不 同 , 意义有 联系或完全 不 同
的字 , 我们称之 为多音 多义字 。在我 们 日常学 习与生 活 中, 会发现现代 汉语 中存在很多多音多义字 , 但 由于人们理 解与 掌握程度的不同 , 经 常会 出现误读 现象 , 这 给我们 的学 习生 活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分 析造成 多音 多义 字误读 的多 种原 因, 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 了解 多音 多义字 , 以期更 加准确 地 掌握其读 音 。总 的来 说 , 造成 多音 多义 字 误读 的原 因有 很

常见多音字习惯性误读现象初探——以“新型冠状病毒”中“冠”之读音为例

常见多音字习惯性误读现象初探——以“新型冠状病毒”中“冠”之读音为例

常见多音字习惯性误读现象初探——以“新型冠状病毒”中“冠”之读音为例发布时间:2021-06-02T11:32:40.89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5期作者:王福萍[导读] 汉字读音规范是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音字误读现象屡见不鲜王福萍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610000摘要:汉字读音规范是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音字误读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常见汉字字音的习惯性误读对语言规范化水平的提高和普通话的推广都有极大影响。

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中“冠”字读音为契机,以常见易错字音为例具体分析了习惯性误读的纠正方法,以此助力推进现代汉语规范化。

关键词:多音字习惯性误读汉语规范化一、习惯性误读例析——以“新型冠状病毒”读音为例最近两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发全民广泛关注,“冠状病毒”“新冠肺炎”成为敏感词汇,然而人们在口口相传中普遍读作“冠ɡuàn状”,甚至一些医学专家,医护人员包括大多数非新闻播音的主持人,基本上也习惯性读成了“ɡuàn”。

那么,这些词语里的“冠”字,到底应该读什么音?是ɡuān(音“官”)还是ɡuàn(音“贯”)呢?商务印书馆版《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冠”的注音和释义如下:冠ɡuān ①帽子:皇~|桂~|衣~整齐|怒发冲~。

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鸡~|树~。

(另见506页ɡuàn)冠ɡuàn ①〈书〉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未~(不到二十岁)。

②动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上省名。

③居第一位:~军|名~全球。

④指冠军:夺~|三连~(连续三次获得冠军)。

⑤(Guàn)名姓。

(另见503页ɡuān)《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冠”的读音也早已作了审定:(一)guān (名物义),例如;冠心病。

(二)guàn (动作义),例如:沐猴而冠,冠军。

由上可见,“冠”字有名词和动词之分,作名词时,读一声;作动词时,读四声。

拼音论文

拼音论文

中小学生汉语多音字误读原因及对策研究摘要现代汉语多音字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以已有的语言成分为基础产生新形式,是一种基于昨天、面向今天的语言文字现象。

准确掌握多音字读音是人们规范认读汉字的关键。

对现代汉语多音字进行历史考察,有利于深入了解现代汉语多音字的形成。

汉字读音规范是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能否准确规范地读音是语文规范化水平和推广普通话成效的重要标志,而多音字是社会用字中出现误读最多的部分。

因此,分析多音字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多音字误读。

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为更好的完成任务,就要求从多音字误读的类型、多音字误读的原因和多音字误读的规范入手,利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多音字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为中小学生汉语多音字的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中小学生汉语多音字误读引言现代汉语多音字在语言实践中经常是影响交际的语言现象,也是现代汉字定音工作的难点。

现代汉语多音字本质上是汉字的异读问题,现代汉语多音字规范研究属于现代汉字语音规范的范畴。

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小学生多音字误读进行概括性研究,浅论现代汉语多音字误读现象、并提出现代汉语多音字规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及整改方案;分别从现代汉语“多音字误读的类型”、“产生多音字误读的原因”、“多音异读字的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实现对现代汉语中中小学生汉语多音字误读整改意见的突破,有效降低中小学生汉语多音字误读概率,为正确拼、说、读、写汉语多音字做贡献。

本文所考察的现代汉语多音字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多音字为限,该词典以外的多音字不在考察之列,只包括部分多音字、部分音节。

造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的四个原因

造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的四个原因

希望能帮助到您
造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的四个原因
本文是关于造成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的四个原因,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多音多义字的读音有些汉字,有几种读音,不同的读音代表不同的意义,这就是多音多义字。

对多音多义字,我们一定要根据它们出现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读音。

如:扒土bā扒手pá;处分chǔ处所chù畜牧xù畜牲chù;宿舍sù一宿xiǔ星宿xiù普通话常用字中有三四百个多音多义字,这些多音多义字字形同一,读音和意义,用法却不同,必须仔细分辨,认真掌握。

造成多音多义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种:1.词性不同而异读的。

如:号:hào号码名词háo号叫动词2.词义不同而异读的。

如:恶:ě恶心è恶意wù可恶3.文白不同异读的。

如:血:xiě口语音xuè读书音4.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用法不同而异读的。

如:单:dāi单一,单纯,名单chán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shàn单(姓氏)单县(地名)注意:异读词是专指一个汉字在一个词内不同的读音,如果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中读音不同,或者不同的读音代表不同的意义,这些都不算是异读词,是不属于词音规范化范围之内的。

翘舌音和平舌音声母zh和z辨音字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易错1 多音字误读

易错1 多音字误读

易错1 多音字误读易错分析:正确识记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词性。

如“刹”,共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作名词时读chà,作动词时读shā。

二是词义。

有些多音字的读音,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可以以义辨音。

如“纤”有xiān和qiàn两个读音,作形容词表示“细小”时读xiān,作名词表示拉船的绳子时读qiàn。

三是语境。

可以把多音字的几个读音尽可能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辨别,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提高记忆效果。

如“商店打折(zhé),顾客抢购。

一阵折(zhē)腾,累得住院。

不但没赚,反而折(shé)本”。

四是语体。

书面语读音一般用于双音节词和成语中,口语读音常用于口头交际中,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双音节词中。

如“色”,书面语读音为sè,口语读音为shǎi。

五是巧记。

舍众取寡,以少推多。

如“埋”只在“埋怨”中读mán,其余都读mái。

记住一个“埋怨”,就记住“埋”在各种语境中的读音了。

易错2 音近字误读易错分析:汉字中的同音字很多,这些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完全一致。

但如果其中的或声母,或韵母,或声调有细微的差别,就构成了音近字。

命题者往往就在“近”与“同”上做文章。

如果在平时学习中没能把容易混淆的音近字准确地区别开来,就会给解题增加难度。

正确识记这些字的读音,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把某类同音字集中起来记忆,会达到记住一串且印象深刻的效果。

易错3 形近字误读易错分析:辨别形近字,要找出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从细微处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有很多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如“戍、戌、戊、戎”可以编为“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十戈相合即为戎(rónɡ)”。

应该说,对这类字音的识记,既要动脑筋求便捷,更要花工夫记忆,关键在于积累。

而就具体题目来说,其中一定会有部分字音是我们已经正确掌握的。

多音字误读原因初探

多音字误读原因初探

这些多音字记录的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或不再使用的词语, 一般人群很少接触这类字, 即使误读也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交际, 所以没有必要再对其进行整理。

(二)出现于行业词语的多音字。

有些多音字中的某个读音只适用于某一行业词语, 如“ 柏”只在“ 黄柏” 中读、“ 上” 只在“ 上声”中读、“ 卒”只在“ 卒中”中读自。

这部分多音字虽然多是承继古音, 没有辨义作用, 且误读率较高, 但因其使用的范围有限,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规范和整理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所以也可以不必考虑再进行整理。

(三)表示特有事物的名称中的多音字。

有些多音字中的一个读音是表示特有事物名称的, 如“ 尊麻、杉篙、糜子、槟榔”等, 这些多音字虽然误读率也较高, 有的读音似乎也不尽合理,但是经常接触“ 尊麻” 的人不会说错, 所以也不宜随意改变。

(四)不常见的人名、姓氏中的多音字。

这些多音字因为记录的是人名、姓氏, 原则上讲应该“ 名从主人” , 不能随意改变。

但是也有些读音似乎正在逐渐演变。

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姓“ 纪” 的病友, 自己就说姓户, 并补充说是“ 纪晓岚的纪” 。

如果作为一般的多音字, 应该说规范的时机已经成熟, 但关系到很多姓纪姓令狐的人, 他们对自己的姓氏读音可能有着特殊感情, 所以对这类多音字的规范须持谨慎的态度, 最好暂时不予考虑, 听其自然发展而后定。

五、可以考虑进一步规范整理的异读音上述几种情况的误读, 主要应从使用者的角度查找原因, 通过加强语言文字修养, 提高全民的语言文字水平来解决。

但也有些误读, 恐怕就不是只从使用者的角度能够解决问题的。

汉字音、形、义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确实也是出现误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这些纷繁难辨的多音字而误读, 恐怕就不能只怪一般大众的语文修养太低吧。

对此, 我们的语言工作者是否也该审慎地考虑一番可否作进一步的规范整理.我们认为, 进行语言研究的立足点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 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语言使用者更好地、更方便地使用语言。

多音字使用频率不同造成误读现象的原因探析

多音字使用频率不同造成误读现象的原因探析

350我国学者早在30多年以前就开始对多音字的读音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已经解决多音字读音规律及辩读技巧等问题。

但是截至今日,多音字读音规范化问题的研究依然存在不足。

中国知网近十年内共有78篇论文是关于“多音字读音”问题,但这其中很少有以不同使用频率的多音字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

另一方面,汉语多音字的数量十分丰富,学习难度较大,因此无论是在口语交际还是在书面语表达中,掌握多音字的标准读音都十分重要,在语言教学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是笔者在 《基于国家语委“十三五”发展规划大连高校生多音字读音规范问题研究》 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多音字不同的使用频率造成误读现象的原因进行的分析。

1 使用频率不同的多音字出现误读现象的数据分析苏培成在其 《现代汉字学纲要》 一书中把多音多义字分为“常读、次常读和罕读”三级。

也就是说,语用频率越高,读音正确率越高,语用频率越低,读音正确率越低。

在此次研究调查中,本课题组成员依据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发布的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将整理出来的797个多音字分为常用字、次常用字和非常用字三大类,并从每类中选出一部分作为问卷调查的题目。

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多音字的几个音项中,使用频率高的多音字很少出现误读,比如“桔梗”“体己”“脏腑”“雇佣”“投奔”“拧螺丝”“哽咽”这几个词语中的多音字都为低频误读多音字,它们的正确率都在80%以上。

而使用频率低的却经常被误读,例如,高频误读多音字的峰值“朴”字,这个字“pò”的读音确实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很低,甚至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朴”字是一个有四个读音的多音字,导致这个字的误读率高达 91.76%。

因此,语用频率的高低确实与读音的正确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选用了62个常用字、19个次常用字和19个非常用字。

三类常用程度不同的选用字的误读率分别为常用字误读率47.12%、次常用字误读率为56.50%、非常用字误读率为61.16%。

声调误读总结归纳

声调误读总结归纳

声调误读总结归纳声调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传达语气、情感和意图,对于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犯声调误读的错误,导致沟通不畅或产生误解。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需要总结和归纳声调误读的现象及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

一、声调误读的现象1. 重读错误:错误地强调了句子中不该强调的部分,造成语义的混乱。

2. 语调错误:在问句或陈述句中使用了错误的升降调,使得语气错误或问题被陈述等。

3. 语感错误:在使用某一种语言时,没有准确把握该语言的语感,导致声调分布不准确。

二、声调误读的原因1. 母语干扰:由于习惯了自己母语中的声调特点,进而运用到学习的语言中。

2. 学习环境限制:语音输入的不准确或者缺乏语音训练,导致声调准确性不足。

3. 学习方法欠佳:没有注重声调的学习和操练,只重视语法和词汇的积累。

三、解决声调误读的方法1. 听力训练: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培养对于语言语音的敏感度,提高对于声调的准确感知。

2. 模仿练习:选择标准发音者的录音,反复模仿并加以实践,逐渐形成自己准确的声调系统。

3. 语音训练:寻求专业的语音训练机构,学习正确发音和声调运用的技巧,纠正错误的发音习惯。

四、声调误读的改进效果1. 更好的交流能力:准确的声调运用能够使得沟通更加精准,避免产生误解或歧义。

2. 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正确的声调运用能够使得语言更加自然,增加个人口语表达的流利度。

3. 提升语感和语音警觉性:通过纠正声调错误,能够提高对于语言语音的感知和警觉性,使语言学习更加全面。

总结归纳了声调误读的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法,并列举了改进的效果。

只有我们不断地重视和练习声调的准确运用,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读者们能更加关注声调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常见错误分析

初中语文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常见错误分析

初中语文上学期期末知识点常见错误分析一、常见错误:字音误读许多同学在语文学习中会出现字音误读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字音规律或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字音误读及其原因分析:1. 读音误为读音。

例如,将字“初”误读为“储”或将字“说”误读为“喵”。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没有掌握正确的读音规则,缺乏对汉字发音的理解。

2. 读音误为读音。

例如,将字“艺”误读为“义”或将字“纾”误读为“诉”。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没有掌握字音之间的区别,无法准确判断正确的发音。

3. 读音误为读音。

例如,将字“民”误读为“念”或将字“察”误读为“查”。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对字音规则运用不熟练,没有形成正确的联想。

二、常见错误:字形错误字形错误是指同学们在写字时产生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对字形不熟悉或者书写马虎导致的。

以下是常见的字形错误及其原因分析:1. 字形撇漏。

例如,将字“乙”写成“乛”或将字“为”写成“人”。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在书写时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严格按照字形结构书写。

2. 字形扭曲。

例如,将字“土”写成“圣”或将字“古”写成“罘”。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对字形结构不熟悉,没有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3. 字形省略。

例如,将字“友”写成“又”或将字“林”写成“木”。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对字形没有充分理解,忽略了其中一部分的书写。

三、常见错误:词语搭配错误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在写作或阅读中出现词语搭配错误的情况。

以下是常见的词语搭配错误及其原因分析:1. 主谓搭配错误。

例如,将“他们抱狗”写成“他们抱猫”或将“她吃苹果”写成“他吃苹果”。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没有理解主谓之间的逻辑关系,导致搭配不当。

2. 动宾搭配错误。

例如,将“她喝水”写成“她喝食”或将“我听音乐”写成“我听画”。

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搭配方式。

3. 形容词误用。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声调误读现象刍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声调误读现象刍议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声调误读现象刍议声调是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应试者的声调误读现象非常严重,这和应试者淡薄的语言规范化意识以及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系统上的相异性有关。

在普通话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避免声调误读现象的有效途径。

标签: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声调误读语感训练人文熏陶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调是“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区分方言和普通话的重要标尺,普通话声调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普通话的基本面貌;普通话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普通话等级水平。

”[1]相对于声母与韵母而言,声调处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普通话学习的重点。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失分最多的语音问题是声调,这也许与声调调类少、常用字负担较声母与韵母重有关。

宋欣桥曾研究了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的语音分布,认为“声调负担的确最重”[2]。

可见,声调又是普通话学习的难点。

在PSC中,声调是按错误和缺陷分别扣分的,如果把一个声调读作另一个声调,或按照方言的读音去读普通话声调,均可判为声调错误。

PSC中的声调误读现象非常严重,它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字、词、句的正确理解,还影响了应试者本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

因此,在普通话语音学习中,要解决声调问题,首先要解决误读声调的问题。

一、PSC中的声调误读现象根據声调错误产生的原因,我们可对PSC中的声调误读现象做以下分类:(一)由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系统上的相异性引起的声调误读首先,汉语方言的声调,有着各自不同的调值与调类。

同一种方言中的调值与调类具有简单的对应关系,在不同方言中,二者的关系却非常复杂,调值相同的字,调类不一定相同,而调类相同的字,其调值也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引起的负迁移会影响到字调的正确读音。

如普通话与重庆话都有阴、阳、上、去四种调类,但是去声在普通话里的调值为51,在重庆话里却为214,如此就会出现把“块”“绕”“境”“档”等字的去声误读为上声的现象。

关于易错字音的研究报告

关于易错字音的研究报告

关于易错字音的研究报告易错字音一直是汉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对于非汉语母语的人来说。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步骤阐述易错字音的研究报告。

一、易错字音的定义和意义易错字音通常是指一些音节较为相似,容易混淆的汉字发音问题。

这些字音的混淆会导致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错误,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易错字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易错字音的分类和表现形式易错字音的分类通常可以分为多音字的易混淆音和非多音字的音近字。

前者可能是因为音节相似,或者汉字部首相同导致的,比较典型的如“是”与“时”、“老”与“姥”等。

后者则是因为不同的汉字读音相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易混淆的代表有“太”与“态”、“威”与“危”等。

这些易错字音的表现形式包括读音近似、发音不准确、轻重音有误等,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

三、易错字音的原因和影响易错字音出现的原因往往与母语影响、读音规则掌握程度、语音区别能力等有关。

例如,对于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由于汉语的声调和音节系统与英语不同,会导致更多的易错字音问题。

同时,易错字音也会对汉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产生不良的影响,可能导致表达不清、理解不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四、易错字音的解决办法与实践为了解决易错字音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例如,强化音节训练、学习拼音拼读规则、积极参与口语教学等。

实践上,考虑到汉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字母拼写、声调符号等方法,来帮助汉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易错字音。

综上所述,易错字音的研究在汉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未来,应该加强对于易错字音的研究和应用,为增强汉语学习者语言能力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音字误读原因初探
发表时间:2020-09-08T03:13:38.451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0年第3期作者:赖惠卿
[导读] 因此,分析多音字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理解造成误读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福建省平和县龙门小学
汉字读音规范是汉语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能否准确规范地读音是语文规范化水平和推广普通话成效的重要标志。

而多音字是社会用字中出现误读最多的部分。

因此,分析多音字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更好理解造成误读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一、多音字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现代汉语多音字并非朝夕形成,它是在若干年的演变和发展中沉积下来的。

总观其来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因四声别义造成的多音字
顾名思义,多义多音字有多於一个读音,其中必有一个为「惯用音」;如果另一个音只是与惯用音的声调有异,意思又有不同,此音称为「破读」(较常见叫法)或「读破」。

古人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分辨不同的字义,如“朝”在表示“早晨、朝阳”的意义时读为“zhāo”,在表示“朝代、朝廷”等义时读为“cháo”;另一方面是区别词语的词性( 语法) 的作用,如“好”作形容词时读作“hǎo”,作动词时读作“hào”。

(二)假借通用文字造成的多音字
古人在写文章时,由于一时的笔误写了别字或是由于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形,便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有的久借不还,本义另造新字。

如“其”本义为“簸箕”,被假借为代词“其”后,借而不还,本义只好另造新字“箕”。

有些是借了又还,借义另造新字,如“见”本义是看见,曾被借为“显现、出现”之意,后借义另造新字“现”,“见”字又还给本义。

由于古人普遍具有崇古的心理,引用前人之说时,为了不失其原貌而借义仍用原字,这就使得本字兼有本义和借义的两种读音。

一般来说,借义之音只保留在成语或古语词中,如“见”一般情况下读“jiàn”,在成语“图穷匕见”、“其义自见”中才作“显现”之意,读为“xiàn”。

(三)古今音变造成的多音字
汉语发展史中,语音的演变和发展是比较快的,上古有上古的语音系统,中古有中古的语音系统。

同一个字的读音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化,原来一个字有统一的读音,后来由于在不同的地方发展演变的速度不一样,因而同一个字有的还保留了古音,而有的则按照经过发展变化后形成的今音来读。

反映到汉字读音中,一些姓氏用字、地名用字的读音与常用义的一般读法形成一字多音;成语、文言词中的特殊读音与常用义的一般读音形成一字多音。

例如:“番”现代常用读音为fān,而在地名“番禺”中读pān,保留了古代的读音;“费”现代常用读音为fèi,但在地名“费县”中读bì,保留了古代的读音。

(四)汉字自身演变形成多音字
异体字本应是同音的,不应造成多音,可事实却并不这么简单。

如:采和案:采,《说文》:“采,捋取也。

”就是摘取、采集、采用等义。

案,《尔雅?释诂》:“案cai,寮,官也。

”郭璞注:“官地为案。

”就是古代卿大夫受封的土地。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确定“案”是“采”的异体字,停用后“采”就承担“案”的意义,成了多音字。

背和捎:背,背脊义;捎,用脊负载义。

后“措”作为“背”的异体字被淘汰,“背”就有了 i和 i的音义,成了多音字。

人们为不同的词造字,字形有时会偶合。

所表示的词或语素意义毫不相关而形体完全一致的字,成为同形字。

本文所说的同形字是指狭义的同形字,是指表示的意义不相关、读音也无联系、字形偶合的字。

为了方便人们的学习和使用,国家精简了汉字的数量和简化了汉字的笔画。

在简化时,采用同音或音近代替的方法。

但人们只注意简化汉字的字形,而忽略了历史上早已流行并未失去使用价值的某些字音字形的重复,因而造成多音字。

如:骜bi ,鸳扭;别bi6,离别。

“骜”简化为“别”,“别”成为多音字。

荀bo,萝荀;卜,占卜。

“萄”简化为“卜”,“卜”成了多音字。

(五)方音与普通话音共存,造成一字多音
普通话为了丰富自己,会吸取一些有表现力的方言词汇。

普通话吸收进来的词,为了保留地方色彩,往往仿读方音。

如“拆”本读“chāi”,在吸收吴方言“拆烂污”一词时,仿原来方言读音拟近似音“cā”。

中国自古就有文读和白读两种,文读主要指读书时的发音,白读是口语音。

文白异读的多音字,字义基本相同,用在不同的语体中便产生了不同的读音,如“血”有两读“xuè( 书面语)”、“xiě( 口语)”。

二、多音字误读的几种类型
根据多音字形成的原因及通过调查分析后得出,多音字误读大致可以分为:口语词语的误读;出现于文言历史词语中的误读;带有鲜明的行业或地方色彩、表示特有事物的词语的误读;不常见的地名、人名、姓氏以及一些音译词语的误读;出现于书面语词的误读;其他一些词语的误读。

这些词语使用范围有限,不属于普通话的基本词汇, 所以误读率较高。

还有些字因为使用不是很普遍,所以相对来说误读率也较高。

三、多音异读字的规范内容
通过对以上几种类型的误读情况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 多音字不同读音的使用频率不平衡是出现大量误读的主要原因。

这样大量的汉字误读既有推普和语文基础教育方面的社会的因素, 也有汉字本身音形义诸方面的因素。

因此, 我们认为, 要改变社会上这种部分汉字存在大量误读的现状, 一方面是要继续加强汉字的规范化宣传和教育, 提高全社会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另一方面对汉字中大量的多音字、异读字做进一步整理和规范也是有关部门应该加以考虑并待解决的。

针对以上几种不同的误读现象, 应该有不同的规范侧重点。

口语中经常使用且不会出错而在书面环境中往往误读的一部分异读音。

这种误读实际是一种表面现象, 或者说是一种并非误读的假象。

有些字的不同读音属于文白异读, 其白读音只用于日常口语, 且在日常口语中一般不会说错。

究其误读原因, 多数属于人们的理性认知同感性认知未能融合的一种错位。

那些字在书面上出现时, 大多是在书面语词的环境, 其读音与口语词读音不同, 而人们识字主要靠书面形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习惯, 把口头发音与书面读音割裂开来, 潜意识中只把书面语读音当作了唯一规范的读音, 哪怕是在书面上应该读口语读音的场合, 也往往“郑重地”读成文读音。

有些是受形声字声旁或相近字形的影响而形成的误读,这些字在说话时不会出错, 但在测试环境中因为追求“规范”心态的驱使, 导致了“秀才识字念半边”或读成字形相近的其他字的读音。

这种误读为数不多, 可以通过加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语言文字水平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