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与充分就业问题研究
宏观经济学的四大目标
宏观经济学的四大目标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总体的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民收入、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指标,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等。
宏观经济学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平衡外汇。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目标。
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的首要目标,指的是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实物财富的增加。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基础。
经济增长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收入和工作机会。
二、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个目标,即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使人民的购买力下降,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因此,维持物价的稳定是保持经济正常运行、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学的第三个目标,指的是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让所有愿意就业的人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充分就业可以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平衡外汇平衡外汇是宏观经济学的第四个目标,指的是国际收支平衡,即进出口平衡。
保持外汇平衡有利于稳定国际收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外汇平衡也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地位。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四大目标是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平衡外汇。
在实践中,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引导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学和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的应用——————通货膨胀一.宏观经济学内容小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就业总量、价格水平、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总供给。
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它主要围绕国民生产总值、就业、价格水平三个宏观经济学变量展开讨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
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
“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
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
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
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学
第八章 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学早在半个世纪前萨缪尔森开创新古典综合派的时候,就试图将当时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进行融合。
萨缪尔森之后的经济学家们近几十年的努力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到今天“经济学界已经认识到宏观经济行为必须与其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只有一套经济学原理,而不是两套。
”从本章开始我们开始介绍宏观经济学,也希望贯彻上述的思想。
我们首先用三章的篇幅介绍宏观经济运行,本章是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学,第九章是失业的宏观经济学,第十章是动态的宏观经济学,最后在第十一章介绍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总量一门学科总是从研究问题开始的。
经典的宏观经济问题是失业、通货膨胀和缺乏经济增长,政府也瞄准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目标,分别是充分就业、低通胀和高增长。
因此,经典的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三大经济变量,分别是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如何来衡量这些变量呢?这就涉及到统计指标了。
失业的统计指标是失业数与失业率,经济增长的统计指标是产出量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的统计指标是物价指数与通胀率。
一、失业1.失业概念与统计失业(unemployment)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
失业的统计指标是失业人口与失业率。
失业人口指属于所在国法定的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失业者人数。
那么什么是失业范围呢?是指那些符合失业者条件的失业者总和。
根据失业的概念,失业者应具备四个条件:法定年龄、有劳动能力、愿意并且正在寻找工作、没有工作。
法定年龄是从法定成年到法定退休这段年龄区间。
有劳动能力是指肉体和精神上不存在缺陷或即使存在缺陷也不影响工作。
至于后两个条件,各国规定有所不同。
在美国,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人:一是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二是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到工资的人;三是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四是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者离开之后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章第⼀章导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的整体经济运⾏及政府运⽤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第⼀节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或充分就业※通货膨胀(Inflation)※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法1.均衡与⾮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和⼀般均衡)2.静态分析、⽐较静态与动态分析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涨时侧重于供给分析。
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供给分析。
5.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流量是指⼀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存量则是指⼀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流量来⾃于存量,流量⼜归于存量之中⼈⼝总数是个存量,它表⽰⼀个时点上⼈⼝数;⽽⼈⼝出⽣数是流量,它表⽰⼀个时期内新出⽣⼈数。
⼀定的⼈⼝出⽣数来⾃于⼀定的⼈⼝数,⽽新出⽣的⼈⼝数⼜计⼊⼈⼝总数。
同理,⼀定的国民收⼊来⾃于⼀定的国民财富,⽽新创造的国民收⼊⼜计⼊国民财富中。
7.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8.边际分析9.经济模型分析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联系:两者互相补充;资源充分利⽤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第⼆节经济学的产⽣与发展◆重商主义、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早期阶段◆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时期◆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标志: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的发表。
凯恩斯因此被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之⽗。
)◆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复兴第三节国民收⼊核算⼀、国民收⼊帐户——GDP (⼀)国民收⼊帐户的重要性是国民经济运⾏的最重要指标,宏观调控的基础(⼆)国民收⼊帐户的产⽣背景20世纪30年代西⽅经济⼤危机,使得了解经济运⾏整体情况信息的需求⽐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迫切,国民经济帐户和GDP 度量体系应运⽽⽣;(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的涵义——简写GDP ,度量⼀定时期(通常是⼀个季度或⼀年)内,⼀国运⽤⽣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
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作为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是制定经济政策和规划的重要基础。
这些目标旨在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发展可持续性等多个方面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性,并讨论其中涉及的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的核心。
经济增长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产出的扩张、财富的创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个增长率稳定和持续增长的经济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并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资源。
国家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减税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其次,充分就业也是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中的重要方面。
在一个经济正常运行的国家中,充分就业是确保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关键。
当人们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并获得合理的工资时,他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并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投资和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来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稳定物价是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货膨胀对于经济的稳定和正常运行有重要的影响。
高通胀率会导致物价上涨,进而使人民购买力下降。
稳定的物价有助于维持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刺激消费和投资。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的通胀水平,并尽量避免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极端情况。
最后,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还应关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
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宏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是国家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础。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些目标的核心要素。
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并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只有通过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国家才能够实现稳定、持续、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失业的描述1.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有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失业率常常用来反映就业或者失业状况。
2.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往往分为三类:(1)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者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3.自然失业率:由于摩擦性失业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定义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
二、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1.失业的影响:既有社会影响也有经济影响。
2.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它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降下来,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三、通货膨胀的描述1.通胀的衡量: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究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①宏观经济学中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各种上平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
②宏观经济学中经常涉及到得价格指数包括GDP平减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③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④有了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就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11---=t ttt p ppπ2.通货膨胀的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以内。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货币政策四个最终目标要同时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它们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
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此消彼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因此,要维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就要牺牲一定的物价稳定;而要维持物价稳定,又必须以提高若干程度的失业率为代价.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两者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如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正确,比如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暂时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但最终会使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影响。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如果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加快进口贸易增长,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而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而紧缩货币政策又同时会引起经济增长缓慢乃至衰退.4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反之,略,一样.总之,实际经济运行中,要同时实现四个目标非常困难,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是,要根据国情,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机会成本相同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自行车。
如果用货币数量来代替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辆自行车的价值是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10万元的其他商品.在西方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机会成本”,不论在实际中是否为之而支付代价,总会形成“机会成本”,即为了这种使用所牺牲掉的其他使用能够带来的益处。
因此,这一概念拓宽和深化了对消耗在一定生产活动中的经济资源的成本的理解.通过对相同的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不同收入的比较,将使得经济资源从所得收入相对低的生产用途上,转移到所得收入相对高的生产用途上,否则就是一种浪费1机会成本计算以下面的例子作为计算例子: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其他家禽,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或养鸭等的收益。
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
11
支出转换政策也称为“转换政策”,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国际竞 争力、使支出方向发生转变的政策,诸如汇率调整、关税、出口补 贴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汇率政策。 外部均衡主要通过转换政策如价格调整来实现,即汇率变动和 /或进口限制。
搭配使用双重的政策工具就可以达到双重均衡目的,但这只能
在浮动汇率制下才能实现。 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汇率不能变动,如果不采用贸易限制, 内外均衡的目标会产生冲突。
工具来实现内外均衡。
蒙代尔指派原则明确地表明,一国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 个目标,不仅需要两个操作工具,而且应对各个工具的相应的 作用进行明确的分派。
16
蒙代尔政策指派原则的内容
利率 r
衰退 顺差 货利 币率 紧上 缩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
IB C
膨胀 顺差
A
EB
F
货利 币率 扩下 张降 膨胀 逆差 衰退 逆差
谨慎控制的通货膨胀相一致的最高水平的需求或国民产出。
1
二、外部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最优水平
米德认为,所谓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时的 情形。 严格地说,外部平衡应当同时包括经常项目的平衡与资本项 目的平衡。但在最初分析时可以暂时把资本项目抽象掉,假定经 常项目的平衡就是整个国际收支的总平衡。
PP
PF P F
26
⑵本国利率与外国利率相等,即:
i =i F
这些条件隐含着以下假定成立: A、以小国为研究对象,从而本国利率是由外国利率决定的。 B、本国和外国债券具有完全替代性。
C 、不考虑套利中的交易成本,从而套利能保证债券收益持续
相等。 D、人们预期的汇率变动率为零。
27
2、基本的蒙代尔—弗莱明均衡 基本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对IS-LM模型分析的扩展,该扩展 主要表现为在IS-LM模型基础上加上了国际收支方程FE。 ⑴ 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Y=A(i, y)+T(q,y)+G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但是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 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 工人就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社会上无法形成新 增投资。这时通货膨胀增加,失业率并不减少,因此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而且, 从长期来看,经济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因 此,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 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政策不 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在上图中,横轴Y表示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价格,AS代 表社会总供给,AD代表社会总需求,Y1是充分就业时的国民 收入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社会总需 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从AD0移动到AD1,由于还未实现充 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1,而价格水平仍为P0。 当总需求继续增加,需求曲线从AD1移动到AD2,由于已经 实现充分就业,所以国民收入仍为Y1,而价格水平从P0上升 到P1,即由于总需求过度而产生了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 符合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进入70年代末期, 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又不存在这种关系了。
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而当前我国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研究通货膨胀和就业的关系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我国的失业率的在统计方面的缺陷,借助奥肯定律建立了“基于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开始检验这一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并改进原来的模型建立了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缺口的模型,证实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是存在的,且具有适应性预期。
为了使菲利普斯曲线更好地运用于政策实践中,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动态最优化模型,得到的结论是:虽然通货膨胀政策可以降低周期性失业率,但效果还是不太大,所以我们更多的要关注如何降低自然失业率认。
面对当前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和就业问题,:治理通胀是必要的,但不要忘了就业,要适度,把握好节奏。
通货膨胀与就业问题,它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一直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治理通货膨胀和失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我国同样面临着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失业的问题。
1980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第一次高通货膨胀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段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85年第二次通货膨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开始了从单一的农村改革向城市、农村同时推进的综合改革方向转变,物价、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税制、金融体制等一系列的综合改革同时展开,而价格机制改革力度最大;1989年的通货膨胀是由于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1993一1995年的通货膨胀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失业问题而言,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一直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全可以通过计划经济体制来解决。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谈谈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简单认识
谈谈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简单认识通货膨胀是经济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课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难题。
为此,世界上很多的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并得出很多重要的结论。
在我国30来年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通货膨胀压力时隐时现。
近年我国物价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物价水平重又攀升,消费物价指数持续攀升,通货膨胀事实上已经卷土重来,成为了整个社会最为关心的财经话题。
如何抑制现在的通货膨胀问题,这引发了相当激烈的理论争议。
在这样的风高浪急的敏感时刻,笔者偶然翻到一篇俺以前学习通货膨胀理论的笔记,本笔记主要分析几位具有代笔性的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看法和笔者的一些思考,希望可以促进大家对通货膨胀问题的讨论。
1、萨缪尔森对通货膨胀的认识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成因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往往用物价指数来表示,即成千上万种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来计算通货膨胀率。
萨缪尔森将通货膨胀区分为三种类型:1,温和的通货膨胀,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2,急剧的通货膨胀,总价格水平每年以平均几十个百分点或上百个点上涨,货币币值迅速,经济出现严重扭曲3,恶性通货膨胀,总价格水平每年以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上涨,货币急剧贬值,人们疯狂抛出,经济严重混乱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只有一个,这点是他与货币主义者在通货膨胀认识问题的最大的不同之处,萨缪尔森坚持认为通货膨胀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有些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方面的原因引起的,而另一些则由供给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萨缪尔森萨缪尔森也认识现代的通货膨胀,都有一个重要特征,它们都需要在内部积累能量,一旦爆发,便很难平息下去。
萨缪尔森将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区分为两大类型,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萨缪尔森认为总需求是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之一,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了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那么就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以使物价上升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目标
宏观经济学目标宏观经济学旨在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和发展情况,主要关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际贸易、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指标。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首先,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机制,探索如何在综合考虑内外部条件的情况下,制定适合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
其次,宏观经济学追求的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控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学可以为货币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保持物价的稳定。
第三,宏观经济学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社会中的劳动力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宏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就业市场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寻找促进就业的政策工具,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透明度,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此外,宏观经济学追求的目标还包括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加,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至关重要。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和外汇市场的运作规律,制定外贸政策和汇率政策,以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平衡。
总之,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通过研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可以为政府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经济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管理及其相关财经类)专业必修课,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
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作为经济类专业2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深入和扩展、前沿课题讨论三大部分,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知识奠定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宏观经济理论是系统介绍国民经济运行、结构、核算和循环的理论,系统介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并据此介绍失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以及政策调整、政策使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教学基本要求1、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理论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命题体现经济学专业的特点,注意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理论应用能力的考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学期期末采用标准化闭卷考试。
四、教学总时数:72学时五、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1、《宏观经济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高鸿业2、《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布莱恩.斯诺登等:3、《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魏埙,刘俊民,南开大学出版社4、《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宏观经济学》,Olover Blanchard,清华大学出版社6、《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斯蒂格利茨7、《经济学小品和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斯蒂格利茨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GDP的意义及缺陷,以及与GDP有关的其他宏观经济学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支出法计算GDP。
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原因
预期与惯性通货膨胀
解释通货膨胀为什么会持续?
1、预期的通货膨胀: Expected Inflation
➢通货膨胀出现以后,公众产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 写进合同)来对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 它强调现在对未来的影响。
2、惯性通货膨胀:inertia inflation
劳动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 由于攀比,工资也提高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 高的部门
工资水平高
↓ 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
↓ 工资推进的通货 膨胀
↓ 购买力>产量
↓ 总需求>总供给
↓ 物价上涨
惯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螺旋)
过程:总需求上升的冲击→总需求曲线右移→超 额需求、价格上升→工人要求涨工资→工资提高、 总供给曲线左移、消费扩大→价格上升、需求进 一步增加→价格继续上升、另一轮工资上涨→噩 梦持续
➢通货膨胀出现以后,由于惯性而不易制止,从而使通
货膨胀持续。它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又称“通货 膨胀螺旋”
➢惯性通货膨胀如同一条又老又懒的狗,在不被人踹或 者不被猫吸引之前,它会一直呆在原地不动。而一旦 受到骚扰,它就会去追人或追猫。
充分就业之前的阶段
AD右移→价格↑、
产量↑,伴随实际
国民收入增加的 价格水平上升叫 P
2、形成过程:
➢(1)充分就业以前的阶段 ➢(2)实现了充分就业的阶段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 方面AD不足,另一方面也出现 P 了通货膨胀(这说明通货膨胀 有↑、 AS↓→通货膨胀→实际购买力 下降→工会继续要求工资↑→工 资-价格螺旋。
2、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限制 O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1.价格指数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其中,k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
2.通货膨胀及其类型定义: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式中,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 t和P 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分类:(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①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②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⑧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率上升;②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进行分类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原因一般地,按照通货膨胀的起因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类:(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定义: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
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原因: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
宏观经济学第8章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本章知识脉络图失业失业的定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失业的衡量——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奥肯定律自然失业率自愿失业率——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需求不足的就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率:PPPttt111---=π通货膨胀的分类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总供给解释——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经济结构变动——结构性通货膨胀再分配效应产出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关键:各自的政策定义衡量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局限于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如图1所示,其中W 表示工资率,N 表示劳动数量,N E 表示充分就业的劳动数量)。
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存在着一定比率的失业人口。
定义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的表示自然失业率。
提示:在宏观经济学中,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这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因此,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总产量等概念通常被看作不同经济状态的分水岭,所以自然失业率对于理解潜在产量(充分就业的产量)有重要意义,在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过程。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有:⑴一国的国民收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⑵一国的社会经济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配置?⑶失业和通货膨胀是怎样产生的?⑷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⑸如何维持和促进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总体经济或者国民经济,但国民经济是一个庞大繁杂的体系,因此,有必要首先将它分解和量化。
GDP的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等),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其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的定义:GNP试着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局限性:⑴没有充分地反映所有的经济活动,如走私、贩毒等⑵不能真实地反映国民的福利享受状况,破坏和浪费资源的重复建设会在一定时期内推动GDP的增长⑶没有充分地反映产品结构与质量⑷没有充分地反映社会成本。
三部门经济的收支均衡:C+I+G=C+S+T,也即I+G=S+T,或I=S+(T——G)失业者是指年龄在规定范围段,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
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构成劳动力人数。
失业率=失业人数/全部劳动力人数*100%=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失业的类型:⑴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市场或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正常摩擦所产生的短期、局部性失业⑵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及劳动供求区域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等原因而导致的失业⑶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总需求不足因而生产萎缩,进而倒置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而产生的失业⑷自愿性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机会,但由于嫌工资太低、工种不合兴趣等原因而不愿就业,宁愿失业的情况⑸非自愿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社会没有提供足够的劳动岗位,导致许多人在现行工资水平愿意工作却找不到工作。
隐性失业:它是指形式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就业者提供的边际产值低于企业的边际劳动力成本,甚至提供的边际产值为零或为负数。
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简称通胀,它是指经济社会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上涨.通胀的衡量:本期通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一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100%通货膨胀的类型:⑴温和型通胀⑵奔腾型通胀⑶超级通胀通货膨胀的效应:⑴再分配效应⑵资源配置效应⑶税收扭曲效应⑷经济增长效应⑸通货紧缩效应通货膨胀的原因: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胀⑴现金交易说费雪方程式MV=PT⑵货币供给与通胀MV=PY。
浅谈形势与政策就业论文
浅谈形势与政策就业论文就业增长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率,还取决于就业增长弹性。
近几年,我国正是由于就业弹性下降,出现了高增长与低就业并存的现象。
因此,当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弹性系数是促进就业增长的关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就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形势与政策就业论文范文一: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一、当前就业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2004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压力仍然较大。
从城镇新增就业群体规模看,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分别为775万人、35万人和270万人,合计1080万人,约占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的45%。
新增就业群体的增长逐渐成为失业的主要来源,2004年约有31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37.5%。
需要关注的,是目前就业最为困难的、沉淀多年的初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
这既是就业工作的难点,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一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将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潜在因素。
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军队缩编和就业环境的改变,复转军人就业安置工作的难度也在加大。
(二)农民进城就业问题虽然进城就业农民呈持续增长趋势,但仍存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因素。
其主要表现是,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直接制约着农民进城就业;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严重,农民进城就业的组织性和有序性程度低;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薄弱,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培训管理缺乏统一的计划和协调,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务纠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三)集体企业职工就业问题目前,集体企业发展呈逐步萎缩的趋势,下岗失业现象较为普遍。
2000年以来,全国下岗职工数量逐步下降,但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逐步增加,其下岗职工占全国下岗职工总数的比重由2000年的25.7%上升到2003年的3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 济调控政 策特征及对通 全社会相 关保 障体 系 ,以保 证即使两者关 货 膨 胀 与 就 业 问 题 的 作 用 系处于最 坏的情况下仍能保 持公众对于经
2 0 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 08 成席卷全球 的金融 危机 以来 ,全球经济 目 前还 尚未 走 出其带 来 的阴影和不 良影 响 , 我 国的对外 出 口总额在 2 1 0 底才达到 0年
通膨 与分业题 究 货 胀充就 问研
表明,02 2 1 年抑制物价 控制通货膨胀 的压 力依 然巨大。这就是 宏观经济调 控政 策在
通 货 膨 胀 和充 分 就 业 问 题 上 所 面 临 两难 选 择 的 具体 表现 。
变化。通过对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在通货膨
胀 与 充 分 就 业 问 题 上 所 采 取 的 宏 观 经 济 调
业 率 下 的 能 够 减 少 经 济 不 良预 期 的 社
会 保 障 体 系的 不 健 全 . 以 及 对 于 传 统 菲利 普 斯 曲 线 所 揭 示 的 通 货 膨 胀 与 充
分 就 业 关 系的 多 种 情 形 所 依 赖 的 条 件 认 识 的 片 面 性 等 ,最 后 提 出 了 解 决 两 者 关 系的 建 议 和 对 策 。 关键 词 :新 形 势 通货 膨 胀 货 币政 策 研 究 充分 就业
失 衡 状 态 。 同时 政 府 在 考 虑 宏 观 经 济 调 控
不 全 面 、 对 于 高 通 货 膨 胀 水 平 和 低 就
调控政策特征及其对于通货膨胀与充分就
业 问题的作用影响 ,客观上要求在宏观经 济政策制定和实施 的过程 中要做到 以下几
个 方 面 :从 经 济 发 展 的长 远 规 划 和 战 略 布
了 2 0 年 第 二 季 度 的 水 平 于菲利普斯 曲线所揭示的两者的关系进行相关决策时, 要对其结果条件对应关系进 行准确把 握。
通货 膨胀与就业问题处理 的基 本现状 、存 在问题 及原 因
纵 观 2 0 — 0 年 期 间 世 界 各 主 要 08 21 1
局 的高度层次上 ,去 审视通货膨胀 与充分 就业 问题 ,以为该 问题 的处理和权衡提供 战略统筹和规划依据 ;全面理解 和把 握通 货膨胀 与充分就业 内涵及其 作用机 制 ,为 正确处理 两者 关系提供技术 支撑 ;建立健
政策时 ,大部分都不约而 同地选择 了较 高 的通货膨胀速度 ,并且对于其后续 影响和 结果也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 第二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中 ,由于缺 乏对于通货膨胀 和充分就 业问题全 面内涵 及其相 互作 用机 制的了解 ,使 得相关的宏 观 经济调 控政策实施 效果与主观 目的之 间 发生了背离 ,出现了较高通胀水平下仍然 保持 了较高失业率的水平这一矛盾和困境 。
况 和运 行 特 征 的 调 查 数 据 显 示 , 期 间 各 该
宏观经济运行 中通 货膨 胀和就业问题 历来是一对难 以割舍又 “ 剪不断理还乱” 的 关系 ,由于其对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有着实 质性影响 ,因而也是必须加 以重视和妥善 解决的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
济 政 策 对 于 两 者 关 系处 理 中存 在 的 问 题 , 即 缺 乏 对 于 通 货 膨 胀 与 充 分 就 业 问题 的 经 济 发 展 战略 层 面 的 考 虑 和 安
及 其 对 于 通 货 膨 胀 和 充 分 就 业 问题 的 作 用 和 要 求 ,接 着 重 点 分 析 了宏 观 经
了约 1 .%左右 ,劳动力价格也大幅度攀 8 1 升。特别是 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 济体 过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已经对于全球经
济 的 运 行 态 势 产 生 了 诸 多 不 利 影 响 ,改 变 着 国 际 贸 易 收 支 的 均 衡 和 相 关 货 币 汇 率 的
控政策及其影响 的分析 ,归纳总结其存在 的 问题及其原 因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中,由于缺
乏 对 通 货 膨 胀 和 充 分 就 业 问题 的作 用意 义
和重要性等认识不足 ,使得基于经济长 期 发展战略和规划层次方面 的考虑和相 关安 排机制 尚未 建立 ,对于通 货膨胀和就 业问 题 的决策 多出于短期 行为的博 弈。据一份 对 于全球宏观经济 2 0 — 0 03 21 0年运 行状
家普遍 出现 了经济增长率 不超过 2 的经 % 济缓慢增长与 6 %的高通胀水平 、 % 的高 9 失业率水平相伴的情形 ,特别是缺 乏创 新
排 、对 于通货膨胀 与充分 就业 两者 内 涵 及 相 互 辩 证 关 系和 影 响 机 制 的把 握
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中只有3 .%的国家 93 和地区 ,将通贷膨胀和就业 的权衡 问题列 入整体 的宏观经济决策之 中 ,其在通货膨 胀 和就 业资源 资 金上 的投 入 比重 之 比 为 1: .5 23 ,以较大 的通货膨胀水平获取就 业 率的提升 ,而这种经济运行的结果使得超 过6 %的国家和地 区出现 了宏观经济运行 7
各个环节产生 了众 多不 良影 响 ,种种迹 象
内 容 摘 要 :新 形 势 下 宏 观 经 济 运 行 态 势 和 机 制 中 出 现 了众 多新 的特 征 并 掺 杂 着 错 综 复 杂 的 决 策 博 弈 关 系。 本 文 分 析 了新 形 势 下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的 特 征
均通 货膨 胀水 平 的 23 , 期 间 国 际 贸 易 倍 该
中大宗商品和货物的进出 I价格平均上涨 Z l
宏 经 运 中 观济行的
■ 季 永伟 副教授 ( 贵阳学 院经济 管理 系 贵 阳 5 0 0 5 0 3)
◆ 中 图分 类 号 :F 2 . 文献 标 识 码 :A 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