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
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导言为进一步推动张家界市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全域旅游的整体优势,张家界市决定制定全域旅游促进条例,以规范和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张家界市的旅游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全域旅游的整体规划和管理,保障游客权益,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张家界市范围内的全域旅游活动。
第三条全域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全域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实现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全域旅游的规划第四条张家界市政府应当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完善全域旅游的规划体系。
第五条张家界市旅游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根据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全域旅游的落实。
第三章全域旅游的建设第六条张家界市政府应当加大对全域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投资建设。
第七条全域旅游项目的建设应当符合环保要求,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第八条全域旅游项目的运营单位应当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四章全域旅游的宣传第九条张家界市旅游部门应当加强全域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提升张家界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十条全域旅游宣传内容应当真实客观,不得夸大或虚假宣传。
第五章全域旅游的服务第十一条全域旅游服务单位应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游客安全和舒适。
第十二条全域旅游服务单位应当加强卫生管理,保持景区环境整洁。
第六章全域旅游的监管第十三条张家界市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全域旅游市场监管,打击旅游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五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六条张家界市原有与本条例不一致的规定,以本条例规定为准。
总结通过本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加快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
愿张家界市在全域旅游领域迈上新的台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规划项目: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委托单位:规划单位:规划时间: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总论 (1)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条件分析 (5)第四章客源市场分析 (7)第五章战略规划 (7)第六章空间布局与旅游产品规划 (9)第七章旅游形象设计与塑造 (13)第八章市场预测与营销规划 (14)第九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6)第十章接待与服务设施规划 (20)第十一章可持续旅游规划 (21)第十二章旅游支持与保障系统规划 (2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0)第十四章附则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原名为太华山风景区)(以下简称景区),位于慈利县西部的三官寺土家族自治乡,辖区有双坪、双垭、株垭、吴王坡、庆丰、青龙、射泉等自然村,总面积为56.19km2。
处于北纬29°20'59.69"~29°26'1.92",东经110°38'14.75"~110°43'48.22"。
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资源等级较高,且距离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仅仅10km,具有依托武陵源核心景区,形成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
但是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优秀的自然资源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凸显资源的经济效益,因此编制《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已十分迫切而必要。
第二条本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01.2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旅游规划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971-2003)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的成功经验,并经专家、领导论证评审后编制完成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是指导景区资源保护和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张家界的营销策划方案
张家界的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1 目标市场根据数据调查,张家界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国内游客以及国外游客。
其中,国内游客以亲子游、情侣游、朋友游为主,国外游客以文化体验、自然风光为主。
1.2 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游客对于张家界旅游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国内游客注重游玩项目的丰富性和互动性,而国外游客注重冒险体验和文化之旅。
1.3 竞争对手分析张家界周边存在一些竞争对手,如黄山、婺源等旅游目的地。
这些地方都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与张家界相互竞争。
二、营销目标2.1 吸引更多游客到达张家界,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广。
2.2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加游客的回头率。
2.3 延长游客在张家界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业的收入。
三、营销策略3.1 提升品牌形象通过积极宣传张家界的自然景点和人文风情,打造张家界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3.2 优化旅游线路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优化旅游线路,推出更多种类的线路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偏好。
3.3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包括广告、网络推广、社交媒体等,将张家界的美景和旅游资源推广给更多的游客。
3.4 发展特色旅游项目针对国内游客的需求,推出一些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农家乐体验、亲子游乐园等,以增加游客的互动性和成长体验。
3.5 与旅行社合作与国内外的旅行社合作,开展合作营销活动,包括提供优惠价格、组织线路推广等,以增加游客的到访率和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3.6 发展文化旅游充分挖掘张家界的文化底蕴,推出一些文化旅游项目,如传统文化表演、民俗游等,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文化体验。
四、实施步骤4.1 建立专业的团队成立张家界旅游发展团队,主要负责旅游产品的开发、宣传推广、客户服务等。
4.2 网络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张家界旅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景点介绍、旅游线路、特色活动等,提高张家界旅游的知名度和曝光率。
4.3 增加旅游设施和服务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张家界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2017年修改)文本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2017年修改)《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实施至今已经七年多以来,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迅猛发展和相关行业标准的不断更新,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荷花机场扩建、机场第二通道、武陵山大道、沙堤大道和轨道交通设施等国家及省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地,我市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功能和建设时序也需要相应做出调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条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第三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根据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2016年8月,我局委托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启动了《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2017年修改)的编制工作。
我局会同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通过两年的精心组织和编制,《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2017年修改)送审成果现已完成。
为了使规划的成果更加完善和科学合理,现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特向社会公示。
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2017年修改)。
(二)组织单位:张家界市规划管理局(三)设计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二、公示时间:2018年8月14日-2018年9月14日。
三、意见反馈:如有意见、建议,请来电、来信或发电子邮件向市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科反映。
地址:张家界市南庄坪南庄路市规划管理局联系电话:0744-******* 邮编:427000联系人:杜登庆、夏晖翔电子邮箱:25078336@《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年)》(2017年中心城市局部修改)公示内容(一)修改背景《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年)》自实施以来,有效地促进了张家界经济、社会、生态和旅游的协调发展。
但“2007版总规”的实施正面临新的形势与背景,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是黔张常、张吉怀高铁及张家界西站的建设对沙堤片区建设时序和规模有较大影响,同时,一些重大市政公用设施布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文档
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文档一、引言张家界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张家界生态旅游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张家界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现状1.自然景观:张家界以其壮美的山峰、奇特的石柱和清澈的溪流而闻名于世。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宝峰湖和黄龙洞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2.旅游设施: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张家界的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包括交通、酒店、餐饮和游客接待中心等。
三、问题1.环境破坏: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一些景区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如土地沙化、植被减少和野生动物的减少。
2.交通拥堵:旅游旺季,张家界的交通堵塞问题日益突出,给游客带来不便,同时也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
3.旅游产业结构单一:张家界的旅游产业主要集中在自然景区,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比例较低,旅游产业结构单一四、解决方案1.加强生态保护: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鼓励游客减少垃圾产生和保护野生动物。
同时,加强景区的管理和监督,限制游客数量,保护自然环境。
2.改善交通状况: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的供给。
鼓励游客采取低碳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和步行。
3.多元化旅游产品:发掘和开发其他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遗址、民俗村落和乡村旅游等。
推广特色民俗表演和非遗手工艺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4.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导游和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打造特色旅游伴手礼,增加游客的消费。
推广智能旅游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旅游服务。
五、结论(注:本文所写内容仅为虚拟创作。
论张家界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
论张家界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张家界市作为经典的旅游城市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旅游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如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着重探讨张家界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张家界市旅游资源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境内风景如画,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有着被誉为“阳宗海、银子岩、黄龙洞、袁家界、天子山”的五大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袁家界。
同时,张家界也是一个拥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深藏着人文资源。
二、张家界市旅游业的现状旅游业是张家界市的支柱产业,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张家界市的旅游收入不断增长,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 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由于张家界市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一些开发商开始大规模地开发旅游资源。
然而,这种盲目开发导致部分景区的环境受到破坏。
比如,袁家界景区就因为大规模旅游开发导致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2.旅游业的低水平虽然张家界市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比如,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加强,管理水平低下,导致游客体验感受不佳。
此外,景区内部的环境卫生、垃圾处理等问题也需要得到及时解决。
3.旅游业的盲目发展为了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部分旅游从业者开始滥竽充数。
一些非法的导游、非法车辆、非法住宿等问题层出不穷,不仅严重破坏了旅游市场的规范发展,而且成为了游客安全的威胁。
三、张家界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张家界市的旅游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旅游资源的同时不损害自然和人文环境。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保护和管理保护和管理旅游资源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对于张家界市来说,主要是对袁家界和天子山等景区进行保护和管理。
政府需要加强管理措施,制定更为完善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实现保护再利用。
张家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THANK YOU
体验。
03
张家界未来发展趋势
旅游业发展趋势
多元化旅游产品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张家界将注重 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如户外探险、文化体验、生态旅游 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智慧旅游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张家界将推动智慧旅 游建设,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行业的运营效率 。
张家界的酒店和民宿业发展迅 速,从高端豪华酒店到经济型 民宿,满足了不同游客的住宿
需求。
餐饮服务
当地的餐饮服务业也日益繁荣 ,提供了多样化的地方特色美 食。
交通设施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如高速公路、铁路等,张家 界的可进入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
旅游导览
景区内的导游服务、标识系统 不断完善,提升了游客的旅游
国际旅游市场拓展
张家界将继续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拓展国际旅游 市场,提高张家界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海外游客前来 旅游。
城市规划与建设发展趋势
生态优先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张家界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关怀
注重城市人文关怀,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旅游产业发展迅速
旅游业成为张家界的支柱产业,旅 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带动 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02
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业概述
现状概述
张家界旅游业是其经济的 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呈 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游客数量
随着知名度提升和交通基 础设施的完善,游客数量 逐年攀升。
旅游收入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张家 界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d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30)说明书目录(初稿)第一章工程简况- 1 -1.1 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1 -1.2 规划依据- 3 -1.3 规划期限- 3 -1.4 规划范围与用词说明- 4 -1.5 规划修编背景- 5 -1.6 规划修编缘由- 7 -1.7 规划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8 -1.7.2 规划技术路线- 8 -1.7 修编重点- 9 -第二章城市简况- 10 -2.1 区位- 10 -2.2 行政区划与人口- 11 -2.3 历史沿革- 11 -2.4 文化特征- 12 -2.5 自然条件- 12 -2.6 资源状况- 13 -2.7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5 -2.8 城镇建设状况- 15 -2.9 市域交通状况- 15 -第三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与评价- 16 -3.1 城市建设历程- 16 -3.2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 17 -第四章城市发展综合分析- 20 -4.1 城市发展条件- 20 -4.2 城市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分析- 27 -4.3 城市发展的阶段判断- 29 -第五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36 -5.1 城市发展定位- 36 -5.2 城市发展目标- 37 -5.3 总体发展战略- 44 -5.4 产业发展引导与布局- 49 -第六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1 -6.1 市域城镇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 51 -6.2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52 -6.3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55 -6.4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59 -6.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60 -6.6 市域产业布局规划- 62 -6.7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63 -第七章市域自然遗产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69 -7.1 自然遗产保护规划- 69 -7.2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4 -7.3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78 -第八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84 -8.1 城市规划区范围- 84 -8.2 城市规划区现状- 85 -8.3 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85 -8.4 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区划- 85 -8.5 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87 -8.6 城乡协调发展与建设- 89 -8.7 重要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规划- 89 -第九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90 -9.1 城市性质- 90 -9.2 城市人口规模- 92 -9.3 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模- 98 -第十章建设用地条件分析与城市发展方向- 99 -10.1 城市用地条件分析- 99 -10.2 建设条件分析- 100 -10.3 建设用地评价- 100 -10.4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101 -10.5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研究- 102 - 第十一章一城两区协调发展规划- 102 -11.1 规划缘起- 102 -11.2 职能分工与发展策略- 103 -11.3 布局结构与规划引导- 104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107 -12.1 用地现状和存在问题- 107 -12.2 用地布局原则- 109 -12.3 空间布局结构- 110 -12.4 规划建设用地构成- 114 -12.5 组团职能定位与用地布局- 115 -12.6 混合用地规划- 120 -12.7 发展备用地规划- 120 -12.8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规划- 120 -12.9 澧水城市段滨水地区规划建议- 121 -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22 -13.1 现状简况与存在问题- 122 -13.2 规划原则与目标- 123 -13.3 总体布局- 124 -13.4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127 -13.5 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 128 -13.6 旅游服务及度假设施- 131 -13.7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132 -13.8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133 -13.9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136 -13.11 社会福利设施- 138 -13.12 社区建设- 139 -第十四章居住用地规划- 139 -14.1 居住用地简况- 139 -14.2 存在问题分析- 141 -14.3 住房建设发展目标- 142 -14.4 指导思想及规划策略- 142 -14.5 规划建设措施及规划建设指标选取- 144 -14.6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146 -第十五章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50 -15.1 现状与存在问题- 150 -15.2 规划目标- 154 -15.3 道路交通发展策略- 154 -15.4 道路系统规划- 156 -15.5 道路交叉口与停车场规划- 159 -15.6 公共交通规划- 160 -第十六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62 -16.1 现状及存在问题- 162 -16.2 规划原则与目标- 164 -16.3 总体布局结构- 166 -16.4 绿地系统规划- 167 -16.5 城市绿线经管- 170 -第十七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71 -17.1 城市现状景观风貌的特征与问题- 171 -17.2 规划目标与策略- 173 -17.3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174 -17.4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80 -第十八章市政工程规划- 182 -18.1 供水工程规划- 182 -18.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189 -18.4 通信工程规划- 209 -18.5 燃气工程规划- 213 -18.6 环卫设施规划- 217 -第十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220 -19.1 城市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分析- 220 -19.2 规划原则- 223 -19.3 规划目标- 223 -19.4 环境功能区划- 224 -19.5 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225 -第二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226 -20.1 防洪规划- 226 -20.2 人防规划- 229 -20.3 消防规划- 232 -20.4 抗震规划- 236 -第二十一章中心城市旧区更新规划- 238 -21.1 旧区范围与主要问题分析- 238 -21.2 城市旧区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240 -21.3 城市旧区更新的策略- 241 -21.4 旧区更新规划措施及要点- 242 -21.5 实施措施建议- 245 -第二十二章中心城区发展时序规划- 246 -22.1 中心城区发展时序规划- 246 -22.2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247 -22.3 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248 -第二十三章规划经管措施建议- 249 -第一章工程简况1.1 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1、工程准备阶段2006年4月27日,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交了《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修编(调整)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
张家界市的旅游开发及其启示
TOURISM PLANNING 旅游规划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Zhangjiajie city and Its Enlightenment张家界市的旅游开发及其启示作者:***班级:***学号:********指导教师:***TOURISM PLANNING 旅游规划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Zhangjiajie cityand Its Enlightenment张家界市的旅游开发及其启示摘要:张家界的旅游资源经过近20多年的开发,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牌旅游产品。
旅游无疑是张家界市的立市之本。
自开发旅游以来,已打下了相当好的基础。
旅游业的支柱地位已初见端倪。
本文阐述了张家界市旅游业开发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张家界旅游利用上的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张家界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目录1张家界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 (3)1.1 旅游资源丰富 (3)1.2 区位优势 (3)1.3产业成熟度相对较高 (3)1.4人文民俗积淀深厚 (3)1.5巨大的旅游市场 (4)1.6政府的高度重视 (4)2张家界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4)2.1 全方位开发 (4)2.2 深度开发 (5)2.3整体开发 (6)2.4品牌观念 (6)2.5注重可持续开发 (6)3 张家界旅游开发的启示 (6)3.1 明确功能分区,以便树立鲜明形象 (6)3.2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开发特色产品 (7)3.3 进行整合营销,发展网络营销 (7)3.4 大力支持品牌建设 (7)3.5 提升文化品位,提高文明素质 (7)4结语 (8)1张家界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1.1 旅游资源丰富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
由张家界公园、索溪峪、天子山大景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风景奇特,最具特色的是大面积石英岩峰林地貌,为世界罕见。
这里溪谷纵横,群峰罗拜,千山迭列,“雄、奇、险、峻、幽、秀、野”兼具,构成无与伦比的绝妙景观,素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美誉。
张家界生态旅游的发展
关张家界市旅游的研究分析一、背景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
总面积9653平方千米,全市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
市府设永定区,距省会长沙390公里,距长江三峡300公里。
总人口163万人(2006年),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1982年9月,张家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8月,武陵源被列入国家第二批40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内;1992年,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1995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张家界时,提出“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张家界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因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二、张家界旅游条件现状(一)旅游资源张家界有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贺龙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和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和贺龙故居,国家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溇水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黄龙洞旅游区、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张家界宝瓶湖风景区、张家界江垭温泉度假区和张家界茅岩河九天洞旅游区。
张家界旅游资源表(二)人文资源张家界市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1999年末,全市有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瑶族、彝族、满族、侗族、高山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土族、布朗族、水族、黎族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1769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48%,所以张家界具有许多少数名族风俗习惯。
推进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的路径
建设 的主 体 是 生 活在 张 家 界 城 乡
居 民。要 发挥 市 民 的在 生 态 文 明
筹、 旅游转 型带动 、 绿色发展是关 需求积 极争取 国家投 资 , 推动 凉 键, 除城乡生态建设外 , 还要解决 水 口、 新街水库建设 , 实施 生态 移 民、 工 程移 民, 推进 凉水 口、 苦 竹 环境保护 和治理 问题 、 居 民收入
定 比例 和 城 镇 、 工 业 建 设 用 地
收 入水平 的提 高 , 带动消费升级。 在 中心城 市 和 县 城 建立 生 态 创 建 和 绿色 创 建 奖 惩 机 制 , 积 极 创 建
国家文 明城 市 、 国家 卫 生 城 市 、 国 家 园林城 市 、 国家 森 林 城 市 、 国家
一
是 抓好 生 物 多 样 性保 护 区
二是提 高居 民消费水 平 , 坚 持城 镇化 带 动 。城 镇 人 口的 增 加 和 乡村人 口的 持续 减 少 是 张 家 界 市经 济 社 会 的发 展 趋 势 , 按 照 张 家界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2 0 0 7 —
2 0 3 0 ) , 2 0 2 0 年 市 域 人 口将 达 到
作者 简介 : 田开春 , 中共张 家界 市委 党校 、 市社会主 义学院副教授 。 邮编 : 4 2 7 0 0 0
党 的十八 大提 出经济建 设 、 政 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建设 、 生 态 文 明建 设 五 位一 体 战 略 新 布 局, 已将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提 高 到 一 个 新 高度 。作 为 以 山水 旅 游 资 源 丰富 的 旅 游 地 区 , 生 态 文 明建 设 应 当成 为 当 地 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 主 轴, 成 为 把 张 家 界 建 设 成 为 国 内 外 知 名 的 旅 游 胜 地 的 主攻 方 向 。 张 家界 市应 抓 住 我 国把 旅 游 产业
张家界武陵源土家风情国际旅游度假小镇(中湖乡)概念性规划
张家界武陵源土家风情国际旅游度假小镇(中湖乡)概念性规划∙∙∙项目简介该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紧邻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西入口杨家界门票站,项目总面积约750亩。
随着吴家峪主入口的接待压力越来越大,景区迫切需要一个新入口对游客进行分流,同时张家界也需要一个标杆性项目引领区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我公司于2011年12月受湖南华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武陵源土家风情国际度假小镇(中湖乡)概念性规划》的编制工作。
项目定位:张家界毛古斯风情度假小镇——张家界西北门户小镇规划目标:张家界首个国际级休闲度假小镇功能结构:按照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小镇的要求,该项目规划形成一带、四区的功能结构。
一带:指滨水休闲景观带。
四区:包括入口服务区、度假配套区、风情小镇核心区、土家风情休闲区。
分区规划:入口服务区:景区主入口,承担交通换乘、主题形象展示、旅游服务、景区管理等功能。
度假配套区:作为小镇的配套,主要项目包括五星级奢华度假酒店、四星级高端商务酒店、三星级主题酒店等,承担居住、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功能。
风情小镇核心区:以土家族文化体验为主题,打造土家小镇风情观光、歌舞文化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特色休闲、商业空间。
将公共文化商业空间与居民家庭民俗接待空间结合起来,形成夜生活主题休闲娱乐集中区。
土家风情休闲区:充分挖掘土家族文化内涵,通过土家民俗体验、湘西神秘文化体验、特色美食体验、艺术创意、土家族原始生活方式体验、休闲度假等方式,增加游客参与度,打造土家风情休闲区。
该项目规划严格对照国际旅游度假小镇的标准进行,同时借鉴夏威夷草裙舞的旅游开发模式,在充分提炼土家族核心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选择茅古斯舞作为核心主题进行旅游产品设计、旅游氛围营造,融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同时在总体布局和建筑组合上充分展现“舞蹈的土家人”和“森林里的舞蹈”概念,在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上具有创新性,该规划思路得到了委托方和武陵源区政府的高度评价。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路径。
在介绍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后,分析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并探讨了影响因素。
随后,提出了发展路径探讨和案例分析,总结了发展建议及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影响因素、发展路径、案例分析、结论、建议、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奇峰怪石和秀美风光而闻名于世。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单一的自然景观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更加追求深度、体验式的旅游方式。
如何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丰富景区的内涵,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客的留存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大多集中在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上,对于具体景区的发展路径和影响因素分析还存在一定的空白。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其他类似景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中国著名的自然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研究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在于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公园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园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体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研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指导公园的管理和运营,促进公园的亮点特色和品牌形象的建设。
2023年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张家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取得高速进展,张家界作为全国的闻名旅游景点,当前张家界旅游业进展现状良好,旅游业是全市的支柱性产业,大力进展旅游业,优化区域产业进展结构,实施旅游业长期高速、快速、稳定、进展始终是景区的重点进展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张家界旅游业进展现状是良好的势头,游客接待量稳步上升,旅游创收可观。
张家界市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历史悠久,民族特点显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据张家界市公安局2022年底统计,全市18个少数民族共有1187804人,占全市总人口1645587人的72.18%。
其中,有土家族1042580人、白族113630人、苗族27250人、回族1458人。
近年来,张家界市各级政府及其民族工作职能部门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富强进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看法》,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从业人员创建民族风味饭店、民族建筑宾馆、民族文化景点和民族特色消遣场所等,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个环节为海内外游客供应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建设民族文化旅游景点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发了张家界老院子、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大庸府城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馆、军声画院、绿色大地生态园、袁家寨子、茅岩河平湖游、土家古镇苦竹寨和江垭古城等10多家规模较大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
张家界老院子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张家界绿色大地生态园被湖南省旅游局批准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张家界土家风情园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牌。
秀华山馆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牌。
开拓民族文化旅游演艺场所全市10多家旅游演艺场所表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艺节目,每年门票收入超过2亿元。
宝峰湖推出了湖南省第一台实景演出节目《梯玛神歌》。
宝源传媒投资1.2亿元打造的民族歌舞剧“圣歌武陵”在武陵源区张家界大剧院上演。
投资1.6亿元的“张家界·魅力湘西”国际文化广场于2022年在武陵源区开业,将土家、苗族、侗族、白族等民族文化融合其中,成为湖南民族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的“金”字招牌,被中央宣扬部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总文本)
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2014-2030)【文本】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十月《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2014-2030)规划组成员名单组长:张朝枝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博士副组长:梁增贤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讲师、博士成员:王明星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硕导、博士陈奕滨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讲师、博士广州中山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莹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讲师、博士李凯隆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周志炫广州中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屈册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张鑫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金远亮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硕士生杨晓蕾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生《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2014-2030)审委会主任:邱初开副主任:高靖生委员:赵群策吴淑元舒洪波潘远忠向佐彬周克平唐熙照专家组詹卫华汪升华张雷叶文黄可丁云勇邓少兵黄大维陈荷生叶盛东薛小杰袁朝平胡琰编委会主任:潘远忠委员:朱际文刘晓辉唐纯卫吴若文陈光华陈家国严楚明向延初许宝庆谢雪武朱经纬朱剑王智勇胡大勇吴军朱澧彭美萍张智勇卓跃龙易敏吴思东任国铣赵辉雄莫焕锦周建国陈志东冯爱民办公室主任:吴若文办公室成员:田宏章刘平唐汇季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二章现状分析 (5)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 (7)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9)第五章项目SWOT分析 (10)第六章目标与战略 (11)第七章空间规划与布局 (14)第八章旅游产品规划 (20)第九章旅游产业规划 (40)第十章旅游形象策划及营销规划 (44)第十一章环境与生态保护规划 (45)第十二章城乡统筹与社区参与规划 (46)第十三章旅游交通规划 (48)第十四章旅游设施与保障体系规划 (53)第十五章近中期行动计划与投资效益分析 (57)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为把张家界打造成为世界旅游精品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慈利县委、县政府于2007年成立了“张家界国际旅游商务区(ITBD)”,树立“山水ITBD”的概念,打造“中国第一个生态型国际旅游商务区(ITBD)”的品牌,并已经完成前期规划和重点项目设计。
张家界旅游景点开发的时空顺序
张家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时空顺序研究摘要:张家界自1982年9月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后,张家界的旅游资源逐步的得到开发,现在形成了以武陵源核心景区为中心向周边卫星景点扩散的旅游圈。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时空顺序前言:张家界作为来的国际旅游城市,它以独特的地质地貌征服了慕名而来的游客。
也是因为这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动了张家界市经济发展。
现在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黄龙洞等知名景点带动起来的武陵源区也慢慢壮大。
本文通过对张家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空分布分析,发现在张家界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张家界旅游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应该找对策克服制约因素,平衡的开发张家界旅游资源。
一、张家界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一)张家界旅游资源分布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北与湖北省鹤峰县交界。
总面积9518平方千米。
总人口167.102万人(2010年),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全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
市人民政府驻永定区。
张家界为中国湖南省的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脉腹地,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1982年9月,张家界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
地处武陵山脉东段,境内多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桑植县境西北的斗蓬山海拔1890米为市境最高处。
主要河流有澧水、溇水。
铁路纵贯境内,干线公路纵横过境,有张家界机场。
旅游景点有: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桑植县九天洞、八大公山,永定区茅岩河漂流、天门山,慈利县五雷山,永定区玉皇洞石窟、普光禅寺等。
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纪念地有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故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省军区旧址等。
(二)张家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分类从交通条件来看张家界位于武汉、成渝、长株潭三大城市群的公路、航空交通几何中心。
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终稿A
精选资料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是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卫星景区,是张家界旅游新景区,经张家界张家界索溪河休闲旅游开辟有限公司计划分5 年全部建成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
第一期投资市慈利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它以索溪河为轴线,2200 万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工程,世外桃源—野长约 8 公里,面积 4.04 平方公里。
她紧邻武陵源,由张家界索溪河休闲旅游开辟有限公司投资 1.5亿人民币按 4A 级景区标准设计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
景区定位为绿色乡村旅游,以“奇妙张家界,快乐文化村”为主题。
她是以原生态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事参预、民俗文化体验、表演、水上游玩观光、农家餐饮、住宿、休闲度假、拓展训练、攀岩探险、自驾游接待为一体的景区,您可以体验到最原始又新颖,最刺激又靓丽,最神奇又浪漫的风情,期待您的光临!文化欣赏、乡村景观体验的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人谷、卡丁车跑马场、竞技场等项目现已完工并索溪河水上体面、摩崖石刻、民俗街道、湖心广场、索水广场、)半岛剧场、三官寺院、索水水官古街、)采摘园、荷花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戏水乐园 )水景度假村、汽车旅馆)正在建设中。
它是以水体游乐和民俗体验为主、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为辅的多种旅游产品组合。
前期主导旅游项目是水体游乐、民俗体验、乡村旅游,中远期主导旅游产品是山地休闲度假与自驾车、自助游接待。
(规划图)观、戏水休闲。
您在湖面放置10-20 只简易竹筏,轻舟荡漾,湖光山色,让您感受张家界的水上休闲文化.张家界乡村旅游文化村空间区划分“一轴三区,”其中一轴为索水水上景观带,四圈为水磨湾民俗风情体验区、袁家坪乡村旅游区、青龙湖休闲度假区。
是水上景观通道、水上游乐活动场所、重点区划连结轴线。
这里以索水河为载体,开辟较少的刺激性,富含休闲性的水上观光产品,是张家界水体旅游产品开辟的中间路线。
(放动态图片)●索水湖(图片)索水湖在景区的西北部 ,在这里主要是欣赏水体景●湖心广场(图片)湖心广场与索水湖紧邻,是由周边水体包围高地而形成湖心岛,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游客与游客之间彼此和谐沟通,打破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孤立的象征,体现了人本主义关心。
推动张家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推动张家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 提升景区交通网络:加大对张家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道路状况,提升公路、铁路和航空的便捷性,增加旅游客流量。
2.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加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 加强景区管理:加大对景区的维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景区的环境整洁度和安全性,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感。
二、提升旅游产品质量1. 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丰富景区内的旅游项目,开发特色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农家乐等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引进国际化旅游资源: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旅游资源,与国际知名的旅游公司合作,提供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3. 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注重保护和传承张家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三、加强旅游营销和宣传1. 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市场营销能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2. 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张家界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旅游交流活动,拓展海外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四、优化旅游服务体验1. 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 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投诉和问题,保障游客的权益。
3.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加大对旅游安全的监管力度,提高景区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水平,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五、发展旅游产业融合1. 推动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农产品加工等旅游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良性互动。
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挖掘张家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提升旅游体验。
3. 加强旅游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推动旅游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开发智慧旅游、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提升旅游的科技含量。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30)说明书目录(初稿)第一章项目概况.................................................. - 1 -1.1 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 1 -1.2 规划依据................................................ - 3 -1.3 规划期限................................................ - 3 -1.4 规划范围与用词说明...................................... - 4 -1.5 规划修编背景............................................ - 5 -1.6 规划修编缘由............................................. - 7 -1.7 规划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 - 8 - 1.7.2 规划技术路线................................................ - 8 -1.7 修编重点................................................ - 9 - 第二章城市概况................................................. - 11 -2.1 区位................................................... - 11 -2.2 行政区划与人口......................................... - 11 -2.3 历史沿革............................................... - 11 -2.4 文化特征............................................... - 12 -2.5 自然条件............................................... - 12 -2.6 资源状况............................................... - 13 -2.7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15 -2.8 城镇建设状况........................................... - 15 -2.9 市域交通状况........................................... - 16 - 第三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与评价.............................. - 17 -3.1 城市建设历程........................................... - 17 -3.2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回顾................................... - 18 -第四章城市发展综合分析........................................ - 22 -4.1 城市发展条件........................................... - 22 -4.2 城市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分析................................. - 28 -4.3 城市发展的阶段判断..................................... - 31 - 第五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 38 -5.1 城市发展定位........................................... - 38 -5.2 城市发展目标........................................... - 39 -5.3 总体发展战略........................................... - 47 -5.4 产业发展引导与布局..................................... - 52 - 第六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54 -6.1 市域城镇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 - 54 -6.2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 54 -6.3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 58 -6.4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 61 -6.5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 62 -6.6 市域产业布局规划....................................... - 64 -6.7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65 - 第七章市域自然遗产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72 -7.1 自然遗产保护规划......................................... - 72 -7.2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77 -7.3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 81 - 第八章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 88 -8.1 城市规划区范围......................................... - 88 -8.2 城市规划区现状......................................... - 89 -8.3 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 89 -8.4 城市规划区协调发展区划................................. - 89 -8.5 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 91 -8.6 城乡协调发展与建设..................................... - 93 -8.7 重要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规划............................... - 93 - 第九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 95 -9.1 城市性质............................................... - 95 -9.2 城市人口规模........................................... - 96 -9.3 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模.................................. - 102 -第十章建设用地条件分析与城市发展方向........................... - 104 -10.1 城市用地条件分析..................................... - 104 -10.2 建设条件分析.......................................... - 105 -10.3 建设用地评价......................................... - 105 -10.4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 - 106 -10.5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研究.............................. - 107 - 第十一章一城两区协调发展规划.................................. - 108 -11.1 规划缘起.............................................. - 108 -11.2 职能分工与发展策略.................................... - 108 -11.3 布局结构与规划引导.................................... - 109 -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 114 -12.1 用地现状和存在问题.................................... - 114 -12.2 用地布局原则.......................................... - 115 -12.3 空间布局结构.......................................... - 116 -12.4 规划建设用地构成...................................... - 121 -12.5 组团职能定位与用地布局................................ - 122 -12.6 混合用地规划.......................................... - 126 -12.7 发展备用地规划........................................ - 126 -12.8 土地使用强度管制规划.................................. - 127 -12.9 澧水城市段滨水地区规划建议............................ - 127 -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129 -13.1 现状概况与存在问题.................................... - 129 -13.2 规划原则与目标........................................ - 130 -13.3 总体布局.............................................. - 131 -13.4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 133 -13.5 商业金融业用地规划.................................... - 134 -13.6 旅游服务及度假设施.................................... - 137 -13.7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 - 139 -13.8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 140 -13.9 医疗卫生用地规划...................................... - 142 -13.11 社会福利设施.......................................... - 146 -13.12 社区建设.............................................. - 146 - 第十四章居住用地规划.......................................... - 147 -14.1 居住用地概况.......................................... - 147 -14.2 存在问题分析.......................................... - 149 -14.3 住房建设发展目标...................................... - 150 -14.4 指导思想及规划策略.................................... - 150 -14.5 规划建设措施及规划建设指标选取........................ - 152 -14.6 居住用地布局规划...................................... - 154 - 第十五章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158 -15.1 现状与存在问题........................................ - 158 -15.2 规划目标.............................................. - 162 -15.3 道路交通发展策略...................................... - 162 -15.4 道路系统规划.......................................... - 164 -15.5 道路交叉口与停车场规划................................ - 167 -15.6 公共交通规划.......................................... - 168 - 第十六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171 -16.1 现状及存在问题........................................ - 171 -16.2 规划原则与目标........................................ - 173 -16.3 总体布局结构.......................................... - 174 -16.4 绿地系统规划.......................................... - 175 -16.5 城市绿线管理.......................................... - 179 - 第十七章中心城区景观风貌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180 -17.1 城市现状景观风貌的特征与问题.......................... - 180 -17.2 规划目标与策略........................................ - 181 -17.3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 182 -17.4 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 188 - 第十八章市政工程规划.......................................... - 191 -18.1 供水工程规划.......................................... - 191 -18.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 199 -18.4 通信工程规划.......................................... - 210 -18.5 燃气工程规划.......................................... - 215 -18.6 环卫设施规划......................................... - 220 - 第十九章环境保护规划.......................................... - 224 -19.1 城市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分析............................ - 224 -19.2 规划原则.............................................. - 226 -19.3 规划目标.............................................. - 226 -19.4 环境功能区划.......................................... - 227 -19.5 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 228 - 第二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 230 -20.1 防洪规划.............................................. - 230 -20.2 人防规划.............................................. - 234 -20.3 消防规划.............................................. - 238 -20.4 抗震规划.............................................. - 243 - 第二十一章中心城市旧区更新规划................................ - 245 -21.1 旧区范围与主要问题分析................................ - 245 -21.2 城市旧区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 246 -21.3 城市旧区更新的策略.................................... - 247 -21.4 旧区更新规划措施及要点................................ - 248 -21.5 实施措施建议.......................................... - 251 - 第二十二章中心城区发展时序规划................................ - 253 -22.1 中心城区发展时序规划.................................. - 253 -22.2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 254 -22.3 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 255 - 第二十三章规划管理措施建议.................................... - 257 -第一章项目概况1.1 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1、项目准备阶段2006年4月27日,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提交了《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修编(调整)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中期成果征求意见稿(简缩本)前言受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委托,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承担《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编制工作。
自2008年12月以来,规划组先后完成了旅游资源现场考察、市场调查(国内游客2000份问卷,国际游客200份问卷)、以及针对旅游及相关管理部门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100余人的深度访谈等工作,于2009年8月初完成了规划的中期成果。
中期成果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目标,以旅游地转型过渡的动力分析为起点,对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发展战略与目标、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产品空间布局与开发、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以下是中期成果核心理念与内容框架,现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以期能更好地编制完成规划,更有效地指导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
一、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与问题诊断发展阶段与后续发展动力判断。
张家界旅游发展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波动发展、快速发展阶段,现在正处于转型过渡阶段,此阶段旅游发展的各种利益关系将重新洗牌,旅游景区竞争更加激烈,目的地品牌形象竞争与区域中心地位竞争成为旅游地竞争的关键。
为张家界吸引力增加正效应的形象改造、企业及其产品创新推动的产业集群成长、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建设以及城市功能增强等将成为加快张家界旅游转型过渡的关键动力。
张家界旅游发展主要成就。
经过三十年的旅游发展,张家界已经初步培育了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基本建成符合大众旅游市场需求的吸引物体系和传统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完善了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配套体系,累积了一套符合张家界市情的旅游发展经验,等等,这些将持续推动张家界旅游发展。
张家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旅游地转型过渡发展动力的需要,张家界旅游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仍显模糊。
主要表现在对张家界资源价值内涵理解不清,营销卖点不明确;市场秩序混乱,知名度高,但美誉度不高;宣传口径不统一,系统宣传不足,宣传效率低;营销渠道不畅,影响旅游形象宣传的效果等方面。
②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相匹配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
主要表现在与中心城市地位配套的交通建设不够,城市形象及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与中心城市相配套的软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功能单一等方面。
③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未充分发挥。
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要素仍主要局限于旅行社、饭店、景区等传统旅游产业,旅游商品生产与制造、旅游房地产、旅游物流与交通运输、旅游金融业等现代旅游服务业以及旅游农业、旅游工业、会议会展业发展不足。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落实。
主要表现在遗产资源保护的有效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社区矛盾进一步激化将影响社会稳定,管理体制矛盾将制约张家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行业秩序混乱影响旅游市场健康成长。
张家界旅游发展前景判断。
①规划期内张家界游客人数仍将按一定速度增长与波动,但游客总量较难以实现巨大的跨越式增长。
②在张家界新增长的市场群体中,观光市场仍然是主体,但度假市场、新兴旅游市场的比重将不断提升。
③经过转型过渡时期的自我调整,张家界旅游接待企业将逐渐向大众化和高端专业化两极发展;旅游景区将重新洗牌,优胜劣汰。
④传统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各种乘数效应将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充分发挥旅游工业、旅游农业的作用,将更有利于张家界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二、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旅游发展总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强政府主导,协调多方利益,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张家界建设跨区域性旅游中心。
在规划中期(2020年),将张家界城市建设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张家界旅游产品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精品,张家界区域建设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张家界成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之一。
在规划期末(2030年),张家界城市成为中国境内最重要的国际游客集散地之一,张家界旅游产品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精品,张家界区域成为全球著名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之一。
旅游发展战略。
根据张家界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诊断,以及对未来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动力分析,张家界选择以下针对性战略将有助于规划期内实现战略目标。
①品牌形象建设战略。
旅游目的地竞争已经进入品牌形象竞争阶段,张家界应该重点建设好品牌形象体系建设,特别要抓好数字化形象工程与网络形象营销,抓好形象宣传的渠道建设,使形象宣传与市场营销有机结合,形成品牌形象宣传与市场营销、分销渠道的良性互动机制。
②跨区域中心旅游城市建设战略。
张家界处于中西部地区武汉、成渝、长株潭以及西安等几个未来市场潜力最大的城市群的500公里半径的交通几何中心位置,以及中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带的旅游交通中心,通过将张家界城市建设成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跨区域中心旅游城市,可以将张家界直接融入国家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推进张家界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重点要加强区域内外的交通组织建设,加快旅游组织功能对外的辐射作用,加快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产品的建设,加快城市之间的功能整合,加快旅游企业的外向辐射能力建设。
③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
张家界的传统旅游产业要素已经初具规模,但产业要素构成主要仍限于景区景点建设、旅行社、饭店等,新兴旅游产业业态与产业要素发展明显滞后于旅游目的地建设。
规划期内要适度控制旅游景区景点数量,提升旅游接待设施质量,增强旅行社的区域组织能力,加快旅游文化传播、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地产、旅游现代服务业、旅游农业与旅游工业等的建设。
④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保障张家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点抓好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监测、加强社区参与旅游业的机制建设、加强行业秩序的整顿,还要特别地处理好管理体制问题。
三、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条件评价(略)四、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形象策划旅游形象定位。
根据张家界的资源本底条件与相应旅游地的竞争格局,张家界的旅游形象宣传应围绕“奇”进行,突出“奇特的地貌景观”、“奇异的人文风情”,宣传焦点不宜过多过杂,应集中对核心特征“奇”的渲染,成为核心竞争力。
可以在原有宣传口号,“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品张家界,绝天下山”,“境界、仙界,张家界!”等宣传口号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奇”进行宣传口号设计。
针对海外市场,宜直接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对张家界的评价用语“Nature's Labyrinth and the incredible monuments of the earth,Zhangjiajie”,针对国内市场,可以相应定位为“奇迹般美丽的地方:张家界!”,“地球奇迹,人间仙界:张家界”,“境界、仙界,张家界!”,等等,或者围绕该特征进行宣传口号设计,形象宣传的关键在于持久专一的宣传,不必过分追求不断创新的口号。
国内市场营销策略。
重点抓好数字化营销系统建设,利用网络营销培育新兴市场;重点抓好整体营销工作,避免相互诋毁,提高营销效率;采取差异化营销,针对自驾车群体、会议群体等新兴市场进行重点营销;特别要抓好航线、口岸建设与包机专线、旅游专列建设。
海外市场营销策略。
加快与桂林、西安、长江三峡等面向国际游客的传统“国线”的整合,使张家界成为“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张家界直接挤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对国际先锋游客群体如背包客等市场的培育,带动海外群体的增长;鼓励与扶持与国际航空公司、客源国旅行社的合作;在韩国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个别市场采取集中式营销。
五、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空间分析。
从交通条件来看,张家界位于武汉、成渝、长株潭三大城市群的公路、航空交通几何中心。
从市场区位条件来看,张家界位于中国未来潜在客源成长最快的客源地中心之一,5小时交通半径内的城市出游潜在人口将近5000万。
从资源区位来看,张家界位于旅游资源富集带的线路组织中心,张家界可以利用其交通优势形成对周边资源的整合,形成旅游集散中心。
从产业地位来看,张家界已经是大湘西旅游圈的核心,长沙-韶山-张家界核心旅游轴的龙头,湘西生态民俗旅游走廊的极点,在湖南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位置。
从内部发展格局来看,张家界市域内部已经基本形成以武陵源区军地坪和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旅游接待基地,以武陵源风景区核心景区和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两个旅游产品组团,这种双核式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尤其是中心城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重点规划建设。
旅游产品空间规划原则。
有利于推动核心品牌资源与周边资源关联开发,加快张家界作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建设,重点是建设国际航空口岸和高速交通路网;有利于加快核心产品的精品化建设,围绕核心产品建设辅助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品合理升级转型;有利于加速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则。
遵循旅游流空间分布规律与交通格局相结合的原则。
有利于资源与市场整合的原则。
适当考虑行政区划的原则。
尊重城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
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空间功能定位。
根据张家界建设跨区域中心旅游地的发展战略,对远程游客而言,武陵源核心景区是必到之地,中心城区是集散之地,由于大众游客的行游比结构关系,游客会选择距武陵源核心景区和中心城区的就近区域再选择辅助产品,这样自然会形成一个围绕两个核心的辅助产品环。
对于中程和近程游客而言,除了核心景区和中心城区外,沿交通支线不断深入张家界内部去观光体验或者休闲度假,形成东西两带,据此,将张家界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定位为“两核、一环、一轴、两带”的发展格局。
即武陵源核心景区的遗产旅游核、中心城区的商务休闲旅游核、连接两核的生态景观带,以及包围两核的环核休闲度假圈、东部观光休闲旅游带、西部生态人文旅游带。
六、旅游产品规划三大主体旅游产品建设。
①观光旅游产品。
加快以武陵源核心景区(含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世界旅游精品建设,加快以天门山为核心的国家旅游精品建设,适度控制同质景区发展,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质量。
②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加快中心城区的城市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会展商务旅游项目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武陵源休闲项目及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以江垭、万福等温泉为主体的温泉旅游产品提质;充分利用张家界城市滨水景观带建设特色城市文化街区,建设配套高档度假酒店和休闲度假服务设施;加快高尔夫项目、文化演艺产品建设,为度假市场创造氛围;加快社会治安、行业秩序等问题的整治,为休闲度假旅游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大环境;加快部分古村古镇旅游开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如通讯、电视、邮电、网络、垃圾处理等的建设,创建良好的度假公共设施水平。
③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建设。
扶持会议酒店及相应设施建设;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加快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航空线路、航班建设,尽快改善张家界的可进入性;加快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建设,使张家界成为区域旅游宣传、推广、展示与信息交通中心,带动展览业的发展;奖励组织大型会议旅游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