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历史小说的文化意蕴
沉郁厚重的文化历史书写——试论唐浩明历史小说中的文化意蕴
东南大学 学报( 学社会科 学版) 哲
Jun lo S uh atU i ri ( hoo h n o il c ne ora f o t s nv s P i s pya dS ca S i c ) e e W l e
M a 2 0 y 0 6
第8 卷第 3 期
VO _ No 3 l8 .
沉 郁 厚 重 的 文 化 历 史 书 写
试论唐 浩 明历 史小说 中的文化 意蕴
陈娇 华
( 苏州科技学 院 中文系 , 江苏 苏州 2 50 ) 1 0 9
[ 关键词]唐浩明 ; 历史小说; 传统文化精神 ; 形象刻画 ; 文化 冲突 ; 史传体叙事 [ 摘 要]唐浩明的《 曾国藩》 等系列 历史小说 。 具有沉 郁厚重的文化意蕴 , 这是 其区别于同
文 化心理 、 氛渲 染 ; 是还 涵 括 了情 节 建构 中的 文 化 意 气 而
王朝 起 用 曾 国藩创 建湘 军 , 剿灭 太 平 军 ; 张之 洞 》 沙俄 《 中
侵 占 中 国西 北 , 厚 与 之 签 署 《 犁 条 约 》 群 情 激 愤 . 崇 伊 , 张 之 洞 与京 师清 流党 痛斥 崇厚 人物 出场 的这 种 安 排法 , 使 得 整部 作 品起 笔 高屋建 瓴 , 现 出一 种 非 凡 气 势 , 呈 渲染 出 整个 时 局黑 云 压城 的气 氛 和情 绪 。实 际上 , 把人 物置 于矛 盾复 杂 的危 急情 势 中 的 出场 法 , 是过往 历史 小 说结 构情 也
辟帝 制 ; 之洞 呕心 沥 血 创办 洋 务 事 业 等 , 为 情 节 枢纽 张 作
事 件进 行叙 述 。 因为越 是重 大 历史 事 件关 键处 , 盾 冲突 矛 越尖 锐 , 物身 上 的多 重 文 化碰 撞 越 激 烈 , 文 化 精 神 的 人 其 凸 显也 越鲜 明 ; 相应 地 , 品 的 历史 文 化厚 重 感 也 更 加深 作 重 。 而且 , 这种 避轻 就 重的题 材 选 择有 利于 建构 作 品宏 大 严谨 的艺术 结构 , 织 矛 盾纷 繁 的情 节 线 索 , 现 广 阔复 组 再
唐浩明历史书写背后的文化精神
作者: 杨金玉
作者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文系,广东茂名525000
出版物刊名: 学术交流
页码: 170-17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曾国藩》;《张之洞》;《杨度》;唐浩明;文化精神
摘要:唐浩明是当代一位重要的历史小说家,他始终秉承着知识分子自觉的使命感,把历史小说创作视为介入社会精神现实的一种途径,有效发掘民族历史的优质资源,激活其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深层精神内核,接续晚清与今天中国社会之间的精神纽带。
他力图抛开史学定论的成见和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跳出以往简单的二元思维阉割历史的陈规,对晚清历史作出了新的阐释和表述,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思潮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唐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理念与风格
唐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理念与风格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也非常发达,尤其是历史小说的创作。
在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深受人民的喜爱。
这篇文章将着重分析唐代历史小说创作的理念和风格。
一、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理念1.以历史为基础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理念是以历史为基础,以历史事件为依据来进行创作。
在唐代,历史小说通常会采用一些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事件和背景,但是为了加强故事的趣味性,作者通常会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虚构和改编,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2.宣扬正义思想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也强调宣扬正义思想,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来表达作者对于正义和道德的价值观。
唐代历史小说往往会强调民族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尊重人民群众等正义价值观,以激励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3.以艺术再现为目的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也注重在艺术再现上,一方面通过描写环境、细节和人物形象来让读者重温那个时代的风貌;另一方面,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也强调艺术性,注重语言的美感、情感的跌宕和戏剧性。
二、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风格1.艺术性的情感表达唐代历史小说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多彩,既有浪漫的爱情,也有悲壮的英雄主义。
作者通过小说中丰富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情节来表达出对于人性中的善恶、美好、悲哀、自信和勇敢等各种情感的描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例如,《平妖传》就通过一个清新唯美的故事情节,表达出了作者对于小说中女主角青鸾和花木兰所代表的勇敢、坚持和爱情的赞美,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邪恶势力的憎恶和批判。
2.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唐代历史小说的创作也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者通过对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描述和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具有可感性,让读者能够和人物形象产生共鸣。
唐代历史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有时也会采用一些夸张、渲染的手法,来增强人物形象的印象力和認知力。
例如,《虎符》中的赵元、赵将军和阿堵物等人物形象雄赳赳、气昂昂,表现了他们坚强果敢、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激发了读者的自豪感和敬佩之情。
唐浩明敬畏历史感悟智慧
唐浩明:敬畏历史,感悟智慧十二年前,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红遍华人圈,时近知天命之年的唐浩明因此声名鹊起。
之后,《杨度》、《张之洞》相继问世,与《曾国藩》一同形成唐浩明的“晚清三部曲”,并成就了唐浩明写作事业的颠峰。
唐浩明是湖南人,湖湘文化的血脉成就了他的使命感。
他曾说,“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利用话语权影响社会”,令他欣慰的是,他的书正刺激着一代人对历史习以为常的看法。
“如今中国很多作家都在渴望着诺贝尔奖,沉不下心来写作,在我看来,对中国作家而言,比这个奖项更重要的是:创作的精神产品能够成为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滴水,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唐浩明说话时不打手势,说话慢条斯理,普通话甚至不算标准,但却有一股沁入灵魂深处的力度。
“敬畏历史,感悟智慧”当今文坛看似热闹,文学作品满天飞,文学刊物遍地见,长篇小说一年出版上百部,拥有“作家”头衔者数不胜数,可是表面的热闹却难掩背后的残酷:文学水准普遍降低,文学作品读者寥寥,绝大多数文学刊物连个编辑部都养不活,长篇小说通常只印三五千册,其中还有好几成注定压在仓库里等着去化浆。
目前作家的社会形象更是被公众所轻视,但唐浩明却打破了这种格局。
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岳麓书社编审、湖南省作协主席,并获得过全国首届中青年编辑、中国书业界十大新闻人物等奖励和称号。
唐浩明出生在湖南衡阳,这是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的故乡。
也许是受了大师遗风的润泽,唐浩明小时候就对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
大学第一年,他扎扎实实地学了很多基础知识。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唐浩明也在一片动荡中度过了4年狂热而无聊的光阴。
1970年大学毕业时,在“三学”(学工、学农、学军)的风潮中他被分配到江西省高安县一个劳改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从历史研究到历史文学创作——以历史小说《曾国藩》为例
献, 是现今研究曾国藩最完整和最系统的基本史料 。这
项整理和编纂资料的工作对于曾国藩以及近代 史研究 意 义重大, 因为“ 一个研究学科的突破和发展, 在很大程
终遵循严格 的考证 ” 。唐浩明在谈及其创作经验时说 :
“ 我不主张 以轻薄 、 游戏的态度对待历史, 更不喜欢戏说
度上依赖新资料的发现和公布。”范 文澜早在 14 年 90
空前。 曾国藩全集 》《 《 、曾国藩 日记》 等洛阳纸贵 。 唐浩明 以历史文献《 曾国藩全集》 的主 要编辑和历 史文学 《 曾国 藩》作者的双重身份畅行于历史研究与文学创作之 中,
引起广泛的关注。
种“ 沉潜 ” 的历 史研究体验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扎实完
备 的史 料积 累 和深 邃 的历 史意识 。
治官员 , 商界精英 , 下到普通知识分子 , 平民百姓各取所 需, 津津乐道。 唐浩明“ 言必 有据 , 史实扎实 ” 的创作不仅 起到了传播历 史认知 , 弘扬文化传统的作用 , 同时为人
们理解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提供 了多重视角, 在某些方面
集》 , 时 唐浩明除了与其他文 史专家一起对湖南省图书 馆所藏的曾国藩原始文献进行检索 , 并对馆外发表和未
批评 视界 1 第10 总 4 期I
6 l
者以邓云生 的原 名在 《 求索 》 发表《 上 曾国藩 非卖 国贼 级幕僚 的赵烈文有更多机会接近和观 察曾国藩 ,他的
辩》 认为汉奸“ , 一是指 出卖汉族利 益的人 , 是指 出卖 二 《 能静居 日记》 记载 了其在曾身边二十 多年曾的言行 , 如 中华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人” 。从 曾国藩的阶级 立场 小说 中两人关于国事 的探讨 ,晚清朝廷的前景 的忧虑 , 这些 资料对 当 和曾氏文档中留下的思想言论来分析 , 认为曾国藩对处 堂 堂大清王朝如同百年贾府的比喻 等等 , 理天津教案的态度受诸 多因素的制约 , 并非存心出卖国 家权利, 与历 史上的卖国贼不能等同。 随后 , 作者还相继
唐浩明:敬畏历史感悟智慧
唐浩明:敬畏历史,感悟智慧十二年前,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红遍华人圈,时近知天命之年的唐浩明因此声名鹊起。
之后,《杨度》、《张之洞》相继问世,与《曾国藩》一同形成唐浩明的“晚清三部曲”,并成就了唐浩明写作事业的颠峰。
唐浩明是湖南人,湖湘文化的血脉成就了他的使命感。
他曾说,“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利用话语权影响社会”,令他欣慰的是,他的书正刺激着一代人对历史习以为常的看法。
“如今中国很多作家都在渴望着诺贝尔奖,沉不下心来写作,在我看来,对中国作家而言,比这个奖项更重要的是:创作的精神产品能够成为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滴水,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唐浩明说话时不打手势,说话慢条斯理,普通话甚至不算标准,但却有一股沁入灵魂深处的力度。
“敬畏历史,感悟智慧”当今文坛看似热闹,文学作品满天飞,文学刊物遍地见,长篇小说一年出版上百部,拥有“作家”头衔者数不胜数,可是表面的热闹却难掩背后的残酷:文学水准普遍降低,文学作品读者寥寥,绝大多数文学刊物连个编辑部都养不活,长篇小说通常只印三五千册,其中还有好几成注定压在仓库里等着去化浆。
目前作家的社会形象更是被公众所轻视,但唐浩明却打破了这种格局。
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岳麓书社编审、湖南省作协主席,并获得过全国首届中青年编辑、中国书业界十大新闻人物等奖励和称号。
唐浩明出生在湖南衡阳,这是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的故乡。
也许是受了大师遗风的润泽,唐浩明小时候就对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
大学第一年,他扎扎实实地学了很多基础知识。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唐浩明也在一片动荡中度过了4年狂热而无聊的光阴。
1970年大学毕业时,在“三学”(学工、学农、学军)的风潮中他被分配到江西省高安县一个劳改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接到分配通知书前,唐浩明从未听说过高安这个地方,他找来地图查明了它的地理位置,计划着自己的行程。
他有个同届毕业的湖南老乡也一起分到高安,由于他要回老家结婚,便委托唐浩明把他的4大件行李带到农场去。
历史与当下的对话--论唐浩明小说的历史意识
过编织老塾师献计攻城等情节描述 了底层知
中国人历来有重史崇古的文化心理国人习惯从经史中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今文学派从春秋等经典中摘寻微言大义经世学派从二十四史中总结历代政治得失因而中国人的历史意识特别发达但由是也造成了国人因循附会墨守陈规的心理陋习和不愿改变现状创新意识匮乏的文化惰性
钎
8
深 晷
至
度 一 E 慧”无 疑承袭 了这种传统 ,他 认 为 “ 历 史 的 目 的是 过 往 智 慧 的 启 迪 ” 。④ 因 此 ,对 于 晚 清历 史 思考 的重 点作 者 首先 聚焦 在 对这 一 段 历史 兴 衰 、社 会 变动 与 人 事得 失 和 历史 精神 。 的军事 斗 争 是其 人 生事 业 崛起 之 时 与 晚清 历 史 转折 点 ,作 者 没 有按 照 八 十年 代 主 流意 识 形 态 的观 点将 曾 氏塑造 成 扼 杀革 命 的 “ 刽 子
通 过对 历史 进 程 、历史 精 神 的认知
而 上升 到 的对人 生 哲学 的关 注 和生
差异 明显存 在于小说 《 曾国藩》
释的过程当中形成 的一种心理积淀 与 ( 涨 之洞》 中。
中国是 一个 史学 特别 发 达 的 国
命 意识 的探 讨 。人 们研 究历 史 ,书 度 ,中国人 对历 史有 着深 切 而独 特 春 到 做 书》 再 写历 史其实 都是 一个对 人生 、人 的情感。从 (
人。 “ 天命观 ”是传统史学 的核心思 想之
读唐浩明著
读唐浩明《曾国藩》有感提起曾国藩,我想稍微了解些清代历史的人都应该有些印象。
在清朝末期这应该算得上是一名赫赫有名的人物。
但是,对他的评价好像并不好,记得初中时的历史教材中,都会站在阶段的立场上,把它描绘成一名凶残地屠杀太平军将士的刽子手。
客观来讲,这样的描述并不算错,因为在历史上,由曾国藩招募、训练、统领的湘军确实在剿灭太平起义军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且从手段上讲确实也比较残忍。
就像在书中介绍的那样,他在历史上也确实被人送过“曾剃头”的绰号。
可见其手段之残忍!由唐浩明著的《曾国藩》应该算是一本旧书了。
大概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虽然后来又由多家出版社再版过,但基本的内容应该说改动并不大。
作为著名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的这本书在当时曾经获得过许多奖项。
并曾被赞誉为当代最好的历史小说之一。
在书中作者通过详细描述曾国藩的一生事迹,让我对这个历史上毁誉参半,争议极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读完感慨良多。
作为湘军的缔造者和统帅、近代“洋务派”的鼻祖、力挽狂澜的晚清重臣,在他的身上确实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作为一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连毛泽东、蒋介石都对其有过很高的评价,无疑其中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的东西应该有很多。
而且在历史上有无数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也做出过他们的评价。
我简单谈谈读完这本书的启发:曾国藩完全是一个农家子弟,应该说并没有什么靠山,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奋斗来取得成功的。
像书中的记载,曾国藩自幼便聪明好学而且十分刻苦,既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又具备深厚的文化积累。
通过十年寒窗的刻苦努力,博取了功名。
后来他借此便开始官运亨通,成了荣居二品的兵部侍郎,并且得到了当时的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赞识成为了他的门生。
这时他本可以像其它在京的官员那样,做一些轻松讨好的事情,过着安闲的京官生活。
但他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甘于无所作为彷徨一生。
而此时机会来了,母亲病故后回家守制的时候,家乡闹起了太平起义。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_1000字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_1000字《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1000字40小时59分,目前读过的电子书中耗时最长的一本。
中学时代对于曾国藩的了解仅限于“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等寥寥数语,后来从一些书名《曾国藩家书》、《左手挺经右手冰鉴》等也只是大概了解到:“嗯,曾国藩做官很厉害”,但对于曾的经历却仍不甚了解。
唐浩明的《曾国藩》无疑为我等小白提供了一个了解曾的窗口,虽说小说包含诸多虚构人物及情节,但主要历史事件还是属实的。
读完之后,掩卷沉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原来历史课本寥寥数语的背后,是如此的惊心动魄、腥风血雨。
从组建湘勇初期“乱世用重典”而被人骂为“曾剃头”,到兵败后投江,再到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被清廷封为一封侯、位极人臣,随后主动裁撤湘军,再后来处理天津教案被世人骂为“卖国贼”,其中有太多的刀光剑影,有太多的忍辱负重。
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始终毁誉参半,莫衷一是,这里就不评论了。
但我想,不论褒贬,曾国藩严于修身、把官当到极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这些基本事实是不可否认的。
这里简单分析下曾国藩成功(以世俗的眼光)的因素,或者说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吧。
一、毅力过人。
勤奋好学,每天坚持练字、读史、写日记(直到逝世前一天仍写日记)。
有个故事是关于小偷和曾国藩的,大意如下:小偷晚上到曾国藩家里偷东西,趴在屋梁上,准备等少年曾国藩背完书熄灯睡下后再动手。
岂料曾国藩背了几十遍还是没有背会,小偷等得不耐烦,跳下来大骂曾国藩“笨”,然后把文章背完后扬长而去。
可见曾国藩资质一般。
但如此平庸的资质居然还是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这跟他过人的毅力(或者说自制力)是离不开的。
二、小心谨慎。
组建团练初期称“湘勇”而非“湘军”,避免了朝廷的猜疑;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为表忠心(当然也是明哲保身),主动裁撤湘军。
平时说话,曾国藩亦深思熟虑后方才开口。
这种谨言慎行的习惯还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的。
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的文化意义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ang Haoming's
Historical Nove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作者: 黄金萍[1]
作者机构: [1]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出版物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52-5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文化意义
摘要:当代历史小说以其特有的文化内蕴与传统因素而享誉文坛,这其中唐浩明晚清题材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敬畏历史的文史求真态度、立足全球化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传承视野,对于今天的历史小说创作而言仍有着无可替代的文化意义.。
曾国藩唐浩明读后感
曾国藩唐浩明读后感曾国藩唐浩明是一本对于历史人物曾国藩的传记的书,书中以解读曾国藩的信件为主线,揭示了曾国藩的思想、品格和才能等方面的内容。
从中我收获颇多,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曾国藩的坚定信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曾国藩多次提到他对于儒家思想的崇拜和遵循。
他认为“以义为功,以事为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学问进步了,人心进步了,事业也就进步了”。
曾国藩将儒家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仅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也努力影响周围的人。
他坚信只有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准则,才能够真正做到为天下谋福利。
其次,曾国藩的品格给我带来了启示。
书中多次提到曾国藩办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时刻保持谦虚、坚毅和勤奋的态度,不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
曾国藩坚守原则,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始终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勤奋工作,每天都能找到时间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
最后,曾国藩的才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国藩不仅有着丰富的学识,还具备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洞察力。
他在书信中向上级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展现了他独到的见解和思考能力。
曾国藩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提出了“学以致用,用以教化”的教育理念,并将之付诸实践。
他注重培养下属的素质和能力,鼓励和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
曾国藩的领导方式和思想对我来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
通过阅读《曾国藩唐浩明》,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他的思想和品格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他的信念、坚持和才能,使得他在困境中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并迎难而上。
他在为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始终保持着廉洁和正直的品质。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曾国藩的人生和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总之,《曾国藩唐浩明》这本书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曾国藩这一重要历史人物,也给了我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他作为一个儒家思想的传承者和实践者,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思想的价值和力量。
唐浩明曾国藩读后感
唐浩明曾国藩读后感《曾国藩》这本书对于理解晚清历史以及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本书中,唐浩明通过对曾国藩的经历和思想进行分析,揭示了曾国藩在晚清政治中的重要影响力,以及他在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成就。
首先,本书通过对曾国藩早期经历的介绍,展示了一个普通士子如何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努力来获得政治地位的过程。
曾国藩出身于一个普通士子家庭,但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奋,成功考取了进士,进而进入了晚清政治的舞台。
唐浩明通过对曾国藩早期经历的详细叙述,展示了曾国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学子成长为晚清政治家的过程,同时也通过这一过程,反映出晚清士子的奋斗历程和现实困境。
其次,本书对曾国藩在晚清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政治的“守夜人”,他坚决支持并实行了洋务运动,并且以自己的特殊方式管理地方,并建立了一支由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的军队,为晚清政权的维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浩明通过对曾国藩晚年政治生涯的详细剖析,揭示了曾国藩作为晚清政治家的特点和作用,凸显了他在晚清政局中的重要性。
此外,本书还对曾国藩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梳理。
曾国藩是一位主张“实用主义”的思想家,他注重实践,强调对思想的运用和实施。
曾国藩的思想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通过对曾国藩思想的分析,唐浩明对曾国藩成为晚清政治家的原因进行了解读,并且探讨了曾国藩思想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和意义。
总的来说,唐浩明的《曾国藩》是一本关于晚清政治和曾国藩个人生活的重要研究著作。
通过对曾国藩的生平以及他在晚清政治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本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晚清政治的历史背景和曾国藩的重要地位。
该书的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思想分析,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和他在晚清政治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为研究和理解晚清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通过阅读本书,我对中国晚清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晚清政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唐浩明读后感
曾国藩唐浩明读后感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唐浩明则是以曾国藩为原型的小说主人公,通过他的一生展现了曾国藩的风采和伟大。
《曾国藩》是一部以曾国藩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李敖。
小说以曾国藩的一生为蓝本,以曾国藩的智慧、胆识和忠诚为主线,塑造了一个忠臣义士的形象。
小说以其生动的笔触、宏大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读者的喜爱。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曾经主持过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又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成就,他的军事理论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个人品德上,他更是一位忠诚的臣子,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的一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榜样。
小说《曾国藩》通过对曾国藩一生的描述,展现了曾国藩的风采和伟大。
小说以曾国藩的一生为蓝本,以曾国藩的智慧、胆识和忠诚为主线,塑造了一个忠臣义士的形象。
通过对曾国藩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忠臣义士的形象,他对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君主有着忠诚的态度,对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
他的一生,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
小说《曾国藩》以其生动的笔触、宏大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读者的喜爱。
作者李敖以其独到的历史眼光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曾国藩的一生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曾国藩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忠臣义士的形象,他的一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榜样。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形象,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忠臣义士的形象,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通过阅读《曾国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曾国藩的伟大和风采,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榜样。
他的一生,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
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的文化意义
历史小说作为融合历史真实和文学虚构的特有文体类型袁因其独特的思想追求与古典的审美蕴含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遥新时期以来袁当代长篇历史小说既出现了以姚雪垠尧唐浩明尧凌力尧二月河尧刘斯奋尧熊召政尧孙皓晖等为代表的优秀历史小说家袁也诞生了以叶李自成曳叶曾国藩曳叶少年天子曳叶雍正皇帝曳叶张居正曳叶大秦帝国曳等为代表的经典历史小说遥这些经典作品视野开阔袁思想厚重袁人物丰满袁成为当代文学史无法绕开的独特存在遥这其中袁唐浩明的晚清题材历史小说三部曲要要要叶曾国藩曳叶旷代逸才窑杨度曳叶张之洞曳要要要无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遥可以说袁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敬畏历史的求真态度尧立足全球化的文化自信以及开放包容的创作视野袁对于今天的历史小说创作而言仍有着无可替代的启迪意义遥一尧敬畏历史真实袁纠正了新历史主义小说戏说历史的倾向野敬畏历史袁感悟智慧冶既是中国古代历史学者崇尚的学术信条袁也是历史小说家唐浩明先生一以贯之的创作核心理念遥在唐先生自己看来袁野敬畏历史冶至少包括了涉及野历史小说冶概念本身的两方面应有之义院一是要尊重野历史真实冶袁即要有史学家的史德与史识袁写作态度严肃袁在历史的大是大非面前绝对尊重客观有据的史实材料曰二是要遵循相对的野小说自由冶袁即小说家的敏锐眼光和艺术才华不可缺席袁在不违背大方向的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袁小说创作必须要有大胆想象袁合理虚构袁尤其要掘进人物内心深处袁准确捕捉与生动描绘历史生命最细微处的颤动遥淤野感悟智慧冶则是其小说创作的目的袁既要通过历史小说的创作与传播袁爬梳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身上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哲理思想袁秉承古为今用原则袁借以指导今天的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遥限于篇幅袁本文将重点阐述野敬畏历史冶所体现的两个方面的内容遥与上述学者型历史小说家相比袁唐浩明在历史小说创作的严谨务实的追求态度上一点也不逊色袁甚至在敬畏历史信仰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尤其苛刻遥历来以低调示人的唐浩明在岳麓书社工作时间相当漫长袁可以说是从一而终袁没换过工作单位袁同时他的主职工作一直是近代文学与文化编审袁从1984年起袁他一直专注于晚清历史与文化研究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袁是晚清历史专业研究成就了他的晚清题材历史小说袁也成就了他作为当代晚清题材小说创作的第一人遥对于唐浩明以敬畏之心诚待历史尧善待古人的严肃创作态度袁国内外许多学者都纷纷投以赞赏的目光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批评家胡明认为袁历史收稿日期院2021-04-22作者简介院黄金萍渊1980-冤袁女袁湖南湘西人袁长沙师范学院讲师袁博士袁研究方向院当代文学研究遥基金项目院长沙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野湖湘文化与唐浩明历史小说研究冶渊2019xj s kpy08冤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的文化意义黄金萍渊长沙师范学院袁湖南长沙410012冤摘要院当代历史小说以其特有的文化内蕴与传统因素而享誉文坛袁这其中唐浩明晚清题材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敬畏历史的文史求真态度尧立足全球化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开放包容的文化传承视野袁对于今天的历史小说创作而言仍有着无可替代的文化意义遥关键词院唐浩明曰晚清题材曰历史小说曰文化意义中图分类号院I 207.4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2596渊2021冤08-0052-04V ol .42N o.8A ug.2021第42卷第8期2021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渊哲学社会科学版冤J our nalofChi f eng U ni ver s i t y 渊Soc.Sci 冤. All Rights Reserved.小说创作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前提袁那就是要尊重基本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真实性袁野首先要敬畏历史袁才可能写好历史冶遥于胡明特别用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为例表达了对历史小说家敬畏历史态度的认同与赞赏遥当然袁历史真实在唐浩明笔下也不是铁板一块袁他在不同时期尧不同阶段创作的历史小说袁所呈现的历史写实角度尧技巧与方法也各有千秋遥批评界对其写实风格的变化也多有研究袁但大家对唐浩明在不同阶段的作品对于历史真实表现的一致性的严肃态度都表示相当的赞同袁认为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态度在当代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不太多见袁由此可见唐浩明创作上一以贯之的非虚构创作态度遥具体来说袁在20世纪80尧90年代创作的叶曾国藩曳体现的是历史真实追求的自发阶段袁叶旷代逸才窑杨度曳体现的是历史真实追求的自觉阶段袁而叶张之洞曳则体现了历史真实追求的成熟阶段遥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创作动机源于晚清历史研究中呈现出的历史思考及文化追索袁或者说文学创作是对历史的延伸遥当初在编叶曾国藩全集曳时唐浩明就发出了沉痛的感叹袁为什么历史文化领域袁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明明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与弘扬者袁却在当代饱受非议袁倒是基于阶级划分的激进主义思潮袁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态度的做法却大行其道钥正基于这一反差的思考袁唐浩明萌生了借文学创作反拔历史与文化虚无主义的主张遥他的晚清三部曲尽管时间不一袁但这种文化求真与求实思想却从未改变遥同样袁在创作叶旷代逸才窑杨度曳时袁唐浩明在真实还原历史人物方面也是付出了大量心血遥对于杨度袁唐浩明始终抓住了一点袁那就是这位处于晚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湖南士子袁尽管生前与身后遭受了来自多方面的极为不公的评价与对待要要要既在晚年背负着野帝制余孽冶的骂名和野帝制祸首冶的罪名袁又在死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骂为汉奸袁但唐浩明剥离外在的阶级话语标签袁透过历史事实清晰地还原了杨度至死不渝的拳拳报国志向和毫不动摇的救国救民理想遥换言之袁作者正是能站在今天思想解放的时代高度袁透过浩如烟海的历史史料袁真切地还原了一位近代爱国知识分子的本来面目遥而在第三部历史小说叶张之洞曳创作上袁唐浩明一以贯之的仍然是敬畏历史真实的谨慎态度袁甚至于对历史求真的态度上比前两部作品更为严苛遥这种谨慎与严苛一个显在的表现就是作者的写作速度更加稳重而缓慢遥在该小说由期刊到书本的修改订正过程中袁作者敢于跳出立足于市场效应的叶曾国藩曳传奇性手法袁删去了初稿中不少晚清稗史和民间流传下来的风流韵事袁而将大量书信奏章合理地插入在字里行间袁使得文本的真实性更为可信遥盂这一切无不体现唐浩明对于历史求真态度的近乎完美的孜孜追求遥在一切文学都不得不经历市场化考验的今天袁唐浩明的叶张之洞曳在读者接受方面显然吃亏不小遥由于小说采取严格的历史纪实手法袁坚持非虚构创作立场袁因而在当叶张之洞曳出版后袁学界不少青年批评家直指该小说太拘泥史实而缺乏激活市场购买效应的问题袁并建议其在修改阶段向二月河的大众化创作风格靠拢袁迎合读者与市场遥但唐浩明不为所动袁坚守野历史真实冶这一创作底线不妥协遥唐浩明的一位老朋友这样评价院野叶张之洞曳估计是唐浩明的最后一部历史小说了袁因为他写得太辛苦遥从叶曾国藩曳到叶杨度曳再到叶张之洞曳袁唐浩明也由年轻俊逸而到了耶不知明镜里袁何日添秋霜爷的年纪袁十五年光阴就这样倏忽而逝遥冶榆笔者也认为袁不管后来对唐浩明的野晚清三部曲冶的文学史地位作怎样的评价袁就追求历史真实与写作态度而言袁唐浩明的创作应该是无可挑剔的遥可以说袁在以唐浩明为代表的当代历史小说家身上袁这种敬畏历史真实的背后其实包含了深切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袁体现了当代作家自觉的文化担当袁也表现出了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遥这一切都是新世纪历史小说创作最为宝贵的经验袁值得汲取遥总而言之袁正是秉持这种严谨务实的求真态度袁唐浩明的三部晚清题材历史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纠正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历史主义小说带来的蔑视历史真实的种种流弊遥众所周知袁新历史小说往往以戏谑崇高尧解构真实尧戏说英雄等为其创作旨归袁与西方流行的新历史主义思潮一脉相承袁其特点在于将历史文本化与文本历史化袁以小历史叙事取代宏大历史叙事袁将欲望作为推动. All Rights Reserved.历史前进的动力遥这种写作历史的方法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袁但其根本的危险在于袁过分沉迷于解构历史真实袁势必会将历史事实化为虚幻袁历史真实因此而被连根拔起袁历史书写最终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而无法自救袁长此以往袁中华五千年文明将无所归依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终将会失去其应有的光泽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袁唐浩明的晚清题材历史小说高举敬畏历史尧坚守真实尧崇尚传统的大旗袁以严谨务实的求真态度袁几十年如一日袁终于完成煌煌巨著野晚清历史三部曲冶袁有力纠正了新历史小说误读历史尧戏说真实的误区袁给广大读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遥二尧立足全球化背景袁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历史小说如果单纯复现那些业已成为过去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袁一味追寻所谓真实的历史过往而亦步亦趋地紧贴历史记载加以书写袁最后往往会导致历史小说的单调尧冗长与乏味遥尤其是在历史影视剧日益泛滥的今天袁这种过分强调历史真实的写法最终会跟其表现的对象一样被今天的人们无情地抛弃遥唐浩明的晚清历史小说一个最大的特色就在于袁作者在追求历史真实尧敬畏历史传统的同时袁能大胆突破过去历史书写的种种禁锢与枷锁袁勇于楔入晚清文人的生命旅程袁通过一系列近代历史人物的故事袁揭示那个时代特有的风云变幻与家国情怀遥时至今日袁当我们回顾新时期以来那些富有影响力的历史小说经典作品时袁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袁那就是这些伟大的小说袁往往是站在了时代的思想尧文化与艺术的制高点书写历史袁并最终救助历史书写袁完成反思过去尧启迪未来的任务遥唐浩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遥应该说袁唐浩明的晚清题材历史小说一个重大的突破就在于创作视野更为宏阔袁对西方世界的考量也保持了开放也更为包容的姿态院一方面袁小说对晚清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局面的全面书写与整体把握可谓高屋建瓴袁相较那些吹捧康乾盛世尧嘉庆中兴的历史小说袁唐浩明的晚清历史小说无疑在思想认识上高了一个层次曰另一方面袁作者自觉引入了野西方他者冶视角作为参照袁成功摆脱了过去的民族国家二元对立话语模式袁而代之以徐图自强尧中体西用的全新视野袁我们姑且将之称为野全球视野冶遥以史为鉴袁借古喻今袁是历史小说创作的重要宗旨遥全球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方位冲击袁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袁这种差异背后当然也有着某种历史的相似性遥众所周知袁晚清的中国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袁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危亡的大遭遇面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袁甚至有些落后与陈旧遥而今天的中国早已走出积贫积弱的落后困境袁以全新的独立自主的姿态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遥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袁今天的中国同样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袁同样受到美英等西方现代化强国的环伺与包围袁同样面临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关键时期遥可以说袁两个阶段的中国强弱本质不同袁但从外在表现形式上却有着某种形式上的相似性遥从这个意义上说袁唐浩明执着于重释近代历史尧反思文化传统袁就是因为清醒地意识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借鉴意义遥与其他历史小说家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袁唐浩明的三部小说都立足于晚清的特定时代背景袁聚焦于特定时期的民族矛盾与国家矛盾袁以新旧文化冲突尧传统文化护卫与现代文化突围为叙事主线袁始终洋溢着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家国一体的民族认同精神遥但作者显然又不满足于这种外在爱国主义表征方式袁巧妙地将笔下人物的爱国情怀尧传统认同与民族文化自信紧密结合起来袁三部小说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自信心与自豪感遥无论是在叶曾国藩曳中主人公对于民族文化底蕴的自信袁还是在叶旷代逸才窑杨度曳中日本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的仰慕与敬佩袁抑或是在叶张之洞曳中发自心底的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感喟袁无不体现出作者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遥三尧促进思想解放袁改变了历史小说题材单一化的格局小说创作与时代氛围息息相关袁对于历史小说创作而言尤其如此遥由于历史小说特有的以古讽今尧借古喻今的文化特性袁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袁历史小说不敢触碰帝王题材袁也. All Rights Reserved.不敢放开手脚书写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的将相题材遥当我们今天回顾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历程袁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院一旦离开了较为宽容的政治环境和自由包容的社会环境袁要想写出真正体现作家主体艺术个性的历史文学作品无疑是一件极难的事情遥唐浩明在这一方面深有体验遥他在1986年开始创作小说叶曾国藩曳时袁当时对于太平天国无疑是以歌颂为主的袁但史学界也开始反思洪秀全政权腐败的原因袁因此对于曾国藩这一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袁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同情与理解遥以至于唐浩明担任主编的叶曾国藩全集曳顺利出版后袁举国上下尤其是坊间民间对此都采取了一种相对冷静与宽松的态度袁这时唐浩明才下定决心写一部关于曾国藩的历史小说遥由此可见袁社会思想解放程度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遥在另一方面袁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又有着借助小说推动文化风气转型的作用袁唐浩明1993年出版的叶曾国藩曳更是开风气之先遥在叶曾国藩曳出版之前袁已经有不少作品描写晚清太平天国运动袁如叶天国恨曳叶星星草曳等等袁这些小说的观照视角都是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遥相比之下袁唐浩明在创作叶曾国藩曳过程中袁尽管20世纪80年代中期袁文坛风气已有所转向袁但近代题材创作仍然存在一定的禁忌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袁在太平天国尧曾国藩尧李鸿章等历史题材的处理上袁政治正确性无疑是重要的标准袁太平天国运动是正义的农民起义尧曾国藩是杀人不眨眼的反对势力刽子手尧李鸿章是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袁几乎是不容置疑的历史结论遥在这种情况下袁唐浩明敢写曾国藩袁其中的挑战与难度可想而知遥也正是在叶曾国藩曳之后袁一大批旨在野翻案冶的历史小说纷纷出现袁从秦始皇到隋炀帝袁从唐明皇到雍正皇帝袁从陈廷敬到李鸿章袁过去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野反面人物冶纷纷抖落身上的历史尘埃袁以饱满立体的真实形象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遥从此袁历史小说彻底走出了阶级斗争模式的单一局面袁各类题材纷纷面世袁成为20世纪90年代文坛最为亮丽的风景之一遥由此可见袁唐浩明历史小说的传统文化价值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认同与支持袁这也正体现了唐浩明晚清题材历史小说特有的文化魅力与文化意义遥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注释院淤唐浩明.冷月孤灯要要要静远楼读史[M ].广州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317.于胡明.历史窑历史观窑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J ].文学评论,2004(03).盂唐浩明.叶曾国藩曳创作琐谈[J ].文学评论,1993(06).榆崔述炜.我与名人没有约[M ].长沙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5.渊责任编辑曹彩霞冤A bs t ract :Cont em por ar y hi st or i cal novel s ar e wel l -know n i n t he l i t er ar y wor l d f or t hei r uni que cul t ur alconnot at i ons and t r adi t i onal f act or s .Tang H ao-m i ng's l at e Q i ng D ynast y novel s s how an at t i t ude of r ever -ence f or hi s t or y,s el f -conf i dence i n nat i onal cul t ur e bas ed on gl obal i z at i on,and open and i ncl usi ve cul t ur al i nher i t ance vi s i on,whi ch s t i l l have i r r epl aceabl e cul t ur al s i gni f i cance f or t oday's hi s t or i cal novel cr eat i on.K eyw ords 院Tang H ao-m i ng 曰The Lat e Q i ng D ynas t y 曰The H i s t or i cal N ovel s 曰Cul t ur al Si gni f i canceT he C ul t ural Si gni f i cance of T ang H aom i ng's H i st ori cal N ovel si n t he L at e Q i ng D ynas t yH U A N G Ji n-pi ng(Changs ha N or m al U ni ver s i t y,Changsha 410012袁Chi na).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度写范文【“崇尚血性”的湖湘文化】崇尚性自由的国家模板
【“崇尚血性”的湖湘文化】崇尚性自由的国家新时期的历史小说为我们展布了历史文化的全息图景。
其中,唐浩明的作品“注重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的营造”,以“浓浓的书卷气”和“很强的理性穿透力”形成他个人信笔写实、文化气息浓郁的突出风格。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唐浩明对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诠释和反思,是从湖湘文化开始的。
湖湘士子,是唐浩明历史小说中的第一大人物系列,包括同治年间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罗泽南、江忠源,戊戌前后的杨度、黄兴、蔡锷、谭嗣同、王�运、唐才常、陈天华、宋教仁、熊希龄,等等。
他们远承屈贾遗风,忧国忧民,近受湖湘之学的熏染,不甘于皓首穷经,在近代中国屈辱柔弱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积极的“入世”情怀和雄强的湖湘特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原初儒家文化本来雄强刚毅,在宇宙、人生面前显得桀骜不驯,敢于与天相齐,有一股内敛的强劲动力和原初的文化血性,其隐含的悲剧精神,也体现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崇高气节。
但千年教化后的儒士,却多温柔敦厚、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逐渐失去了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最不该泯灭的血性与强力,最不应消磨的尚武精神。
晚清时代,西方的坚船利炮,使封闭自足的礼仪帝国,不但暴露出物质文化的落后,而且暴露出精神文化的暮气和低迷。
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在注重塑造娴雅气度和文人风范的同时,高扬湖湘文化的“霸蛮”(死硬作风)和“崇尚血性”,更多地是凸现原初儒家文化的精神气脉――知其不可而为之,从而营造出阳刚的气魄,复活出强健的民族精神。
与当时疲软腐朽的中国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尤以《曾国藩》为代表。
曾国藩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没有过硬靠山,没有特殊禀赋,更没有特别机缘,加上身处乱世,体弱多病,胆气薄弱,他的一切功名和军功,都是力排万难、徒任艰巨得来。
他以湖南人“打脱牙和血吞”作为座右铭,并引祖父“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作为祖训,谱写了一部刚毅顽强的奋斗史。
作者有意凸现曾国藩周际的种种矛盾冲突,使其面临千难万难,突出其强毅的文化人格。
读唐浩明的《曾国藩》后感
读完唐浩明的《曾国藩》,我深感这部作品所揭示的历史和人性的复杂。
通过对曾国藩一生的刻画,这部小说让我对清朝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事件让我印象深刻。
唐浩明在小说中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事件,生动地再现了清朝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小说中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国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才干和胆识,也有权谋和虚伪。
唐浩明通过对曾国藩的刻画,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的性格和命运。
同时,小说中还塑造了许多其他人物形象,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也让我感慨万千。
此外,小说的叙事方式也让我印象深刻。
唐浩明采用了多种叙事方式,既有传统的叙述方式,也有现代的叙述方式。
这种叙事方式既让小说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最后,我想说,《曾国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
唐浩明以其精湛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历史洞察,成功地描绘了曾国藩的一生。
读完这部小说,我对清朝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性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相信这部小说将会成为我珍藏的文学经典之一。
晚清政坛上的精魂——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论
作者: 胡良桂
作者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70-77页
主题词: 清朝晚期;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人物形象;人格;文化精神;创作风格;《曾国藩》;
《张之洞》;《杨度》
摘要:唐浩明的《曾国藩》、《张之洞》、《杨度》是晚清“三千年之一大变局”的历史画卷,是晚清的社会灾难史、精神屈辱史、民族悲剧史。
它们生动地刻画了曾国藩、张之洞、杨度的文化人格形象,也多方位地展示出王闿运、李鸿章、袁世凯不同的人生状态,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文化笼罩下人物的思路轨迹。
小说在政治描写与艺术创造上,超越了某些文学理论预设的模式。
换一种眼光再阅历史——读唐浩明长篇小说《曾国藩》
作者: 启秀章
出版物刊名: 晋中学院学报
页码: 22-25页
主题词: 曾国藩 长篇小说 太平天国运动 儒家文化 《曾国藩》 长篇历史小说 拜上帝教 洋务运动 矛盾冲突 洪秀全
摘要: 继姚雪垠《李自成》这部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奠基作之后,进入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成为创作的持续热点,成为当代文学大观园里最有实绩的品类之一,而唐浩明的《曾国藩》无疑是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之一.历史学家、小说家唐浩明以“人”的观点再现曾国藩,用文化衣钵剖析曾国藩十分丰蕴、有着巨大可垦性的一生.以儒家思想为端点,将曾国藩置于“为酬君恩”、“为兴家族”、“徐图自强”的三维坐标中,通过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撞击,对曾国藩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认识和评价.此外,本文还就唐浩明小说来撷众多的分切小镜头,在复杂矛盾冲突中突出文化与人的制约关系,以及细节刻画、个性渲染等艺术表现手法作了评析.。
曾国藩三部曲读后感800字
曾国藩三部曲读后感800字《曾国藩三部曲》是著名作家唐浩明的代表作之一,以晚清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为主角,描绘了他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
作品通过曾国藩的个人经历,展现了晚清历史的风云变幻,也展现了曾国藩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格和内心世界。
读完《曾国藩三部曲》,我深深感受到了曾国藩的智慧和勇气。
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国子监,后来又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官员。
在官场上,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畏权贵,不畏强暴,以身作则,深受人民的爱戴。
在军事上,他带领湘军,英勇抗击太平天国,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思想上,他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曾国藩也有他的缺点和错误。
他过于自信,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失败。
他也有一些狭隘的思想,比如对于洋务运动的态度,他认为中国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而不是全盘西化。
此外,他还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比如收受贿赂,侵占公款等。
总的来说,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才华和能力,更取决于他的品德和人格。
《曾国藩三部曲》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它不仅描绘了曾国藩的个人经历,还展现了晚清历史的风云变幻。
通过曾国藩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晚清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相信,这部作品会对读者产生深刻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 反响颇 大的历 史小说 李白 们不无佩服老作家的 成 ,我 对历
史书写的 勇气和顽强的毅力, 但由于历史观的局限所造成的 历史
业官 僚,而 是爱儒家熏陶 影响, 有着自 追求, 己的 一
种浓郁不化的文人情节,他们是传统中国诗人式的官
小说作为一 种规律的演绎而感到惋惜。如果说高阳的历史小说显 得洒脱,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带些空灵. 那么唐浩明的历史小说给人 的 感觉就是凝重厚 实, 充溢于胸问的 是久久挥之不去的 文化意蕴,
过富有文化含量的历史 人物的书写,重构想象的文化 图 景。从整体上来说,作家对传统文化是执认同的理念.
关键词:唐浩明:历 史销 售: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0 , 27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17- 2 9(0 7 10 5- 3 63 2 1 2 0 )0 -0 0 0
传统的 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里的 如 人物总显得单一
Vo .8 No 1 1 . 2 Jn2 o a .O 7
唐浩 明湖南 永州 摘 450 ) 2 10 要: 浩明的历 史小说是整个二十世 纪九十年代历 史小说创作 因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 家痴迷于文化的视 角,通 唐
他们的诗人情怀, 而不看重官员官场纠葛! … 可见, 创作主体更多的 还是从 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创作他历史文 本中的人物, 出身于湖湘 大地的 作家有着学为苍生的时代责任感,
这样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 在多种场合下表达了他创作的意图: 晚清是与 中国现代社会关联最大的一个时期,因 为有晚清的剧变,才有 了今天中国的选择。这个历史
屑的日常生话审美经验中, 有的甚至沉湎于惯性、堕性和消极性叙
批判。在这里, 文化不是贴在人 物身上的 商标, 也不是披在作品 身上的 “ 皇帝的 新装” 文化之光渗透在 “ , 人”生命深处的 点点滴 谪, 他们的生 存状态、生 命形式无不带有文化的影子。 在这一点
上 , 曾国藩》显得尤为具有代表性。汤哲声教授认为:“ 他真实 而生动的表现出了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在 ‘ ’和 ‘ 入世 出世’的 过程中的文化的激奋、文化的苦闷和文化的压抑,最后达到了文 化的圆满。 2 【 "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1 期
20 07年 1 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J u a fHu a i e st fS in e a d E gn e i g o r l n n Un v r i o ce c n n i e r n o y n
片面,也就是所谓扁平形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具具脱离
身就显示出作家的 独特的历史眼光和文化眼光。那么 作家为 什么
要选取这样的 人物作为历史书写的 主人公 呢 ?这离不开 2 0世纪 9 年代的文化转型的大环境和作家内在的文化心理内涵。 0
了生 活气息的 。 脸谱化”的 人物 , 那是历史小说家只是从道德层
把历史小说 带到了文化的高度,写出了文化中的人 格、人性、人
僚, 对他们而言,南面 称王的欢乐绝对替代不了 诗歌
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我的书中,浓墨重彩突出的都是
情,凸显出 创作主体意识。 作家 通过明清历史叙事来探讨文化制
约下历史中的人的存在可能性,写出 了人性的多面 , 性 透过道德 评判和意识形 态的表层, 深入 到文化岩层的 深处, 触摸到了 历史
脉搏的 律动。
一
重构想象的文化图景
的转折点现实意义最强,最值得思想家去思索,历史
2 世纪9 年代, 0 o 市场经济大潮扑面 而来, 全球化汹涌而至, 西方 消费 主义的 文化全面介入, 中西文化在进行着激烈的 碰撞交流和融
合, 多元语境下的 中国文化迅速转型。 在世俗 化的潮流中, 面对丧失
。 民族精英”的智识分子,在其身上浸淫着中华传统文化 ,这本
曾国藩是那一历史时期政治和文化的 典型代表, 在他身上, 打下了 儒家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 理学信念深深的 嵌在他的心砍
深处 。 作家称他是 “ 中国文化最后的沉淀” 。可以说,传统文化进 行到封建末世在他身上来了一次回光返照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萃 和腐朽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他身上的得到充分的体现 历史上, 人们对曾国藩的评价不一,“ 誉之则为圣相” 国家之股肱” 千 、“ 、“ 古之完人” “ , 谶之则为元凶” 乱世之枭雄 民族之罪人 曾 、“ 、“ ,
面上去观照笔下的 人物; 革命历史小说如 红岩 青春之歌) ) 里的 人物单纯明静,可谓理性有余感 性不足, 乃是 作家仅仅从阶
级的 观点来阐 释笔下的人物形象 , 人成了观念的符号、概念的图
有人认为如果二月河真实再现明 那么 君, 唐浩明 就是 名臣的 代
言。唐浩明对这样的说法有自己的看法: 我写作的时候从来没有把这些人物当作臣子的代 表,而把他们 当作诗人!也是因为觉得他们并不是职
学家 去总结, 小说家 去表现, 老百姓去回顾。…
作家对历史人物不同 于正史的盖 棺定论, 站在历史和时 代的 高 度,试图以 新的 审美眼光,穿越时空的 藩篱,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
意蕴和精神进行全新的关照,同时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和文化
传统道德和缺乏 信仰的社会现实, 中国知识分子由过去精英启蒙 的中心地位迅 速边缘化, 一部份知识分子群体走向沉落, 沉浸在琐
事的白 恋境界中缺乏对社会整体的 , 思考。 后现代解构了现代社会,
把一切都打碎了,那么,如何来重建我们的文化呢?传统文化在
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实 现创造性的 转换?唐浩明用他的 创作表 达
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唐浩明笔下的主人公, 不是帝王, 也不是小人物, 他执意关注
的是在社会大动荡背景下的、在风口 浪尖上的、有争议的、矛盾 重重的并且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是中国传统的 士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