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合集下载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就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被听见,如超声波和次声波,我们就听不见。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说成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继续存在并向外传播。

(3)、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

(4)、《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5)、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答: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取决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即真空不能传声。

☆有一段足够长的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钢管、水、空气。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产生:声源振动产生。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

二、声音的基本特征
- 高低: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 强弱:声音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大小有关。

- 长短:音调的长短由音符决定,而音符的“长短”由音符的记号决定。

- 音色: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同一音高的声音是不同的。

三、共鸣与共振
- 共鸣:对特定频率的声音,某些物质会发生共振现象,增强声音的音量和音质。

- 共振:当声源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时,物体
会因共振而发生振动。

四、音的组成
- 声部:听觉上能分辨为一个旋律线的声部。

- 和音:指三个或以上的音同时发声的音乐形式。

- 和弦:指三个或以上的音按照特定的关系同时发声,形成的
音乐组合。

五、音的符号表示方法
- 乐谱:用曲谱记号表示音符等符号,来表达音乐声音的学科。

以上为本文档对于八年级音乐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总结,仅
供参考。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PPT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PPT

7.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 种声音是由于电线 __振__动___而产生的。
8.在一个较长的装满水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 远处另一端将会听到几次响声?
9、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2秒后听到 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10、雷电雨的时候,我们经常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这是什么原因?假如我们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 那么你能不能估算出刚发生雷电的地方距离你多远?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用手摸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 手上的感觉,说出感觉。
声 的 世 界
小实验
声是怎样产生的?
用小锤轻敲音叉, 有什么现象?再用 手握住音叉,又有 什么现象发生?为 什么?
仔细观察:当你听到声音时,吉他弦发
生了什么?把手放上去感觉一下。
吉他发声 时,弦在 振动,用 手按住弦, 声音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发声的?
蟋蟀

笛子
蜜蜂
双翅摩擦 腹部下面的
产生的
鼓膜振动
一、声音的产生
空气柱的 振动
双翅根部的两颗 黑点上下振动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 1、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2、声音必须靠
传播。
不能传播
3、15 o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6.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的发声 体分别是 __空__气_____、_马__的__声__带__、_____水_____。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说课稿(精选10篇)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说课稿(精选10篇)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说课稿〔精选10篇〕篇1:小学科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说课稿一、在新时期下,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此时一堂课是否符合新的课改精神,首先要看它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根本的科学探究理论,从被动承受到主动探求,在锻炼才能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技术,从而融入到社会中去。

所以本堂课要在改良课堂教学形式,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良实验的配置与设计,注重效果反应,让自主探究得以坚持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教材分析^p本节课是声音局部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局部的重点。

“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非常感兴趣的问题。

这一局部的素材刚好可以表达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

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互相作用这一大局部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

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开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学生分析^p学习本节课的学生首先已经具备了机械运动和力的知识,物理思想已经有了一定根底。

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根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

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化考虑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

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四、课程目的1、知识技能: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理解回声测距及在消费、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

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树立民族自豪感。

五、重、难点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

六、教法与学法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展教与学: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练习(无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练习(无答案)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是靠、、等物质媒介进行传播的,但不能在中传声。

3.声音以的形式通过介质向外传播。

4.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的:一般在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中传播最慢;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5.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此时人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

6.声波的应用广泛,如用声波探测海水的深度等。

题型一声音的产生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如图,手握铝棒中点,并轻轻摩擦铝棒,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当铝棒发声时()A.只有铝棒周围空气在振动B.只有铝棒在振动C.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在振动D.铝棒和周围的空气都没有振动题型二声音的传播1.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长钢管的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声音,其道理是()A.钢管振动了两次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钢管中快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比钢管中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题型三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声现象讲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单元声现象讲义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2)、人发声靠的是_____的振动;笛子发声靠的_ _的振动;要使笛子发出声音,必须用口来吹,使管子里的发生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

(3)、扩展:录制声音怎样保存声音: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

2、声音的传播:如右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中,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1)、该实验的现象是。

真空罩中的闹钟(2)该实验的结论是:不能传播声音3、声波:以击鼓为例: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空气的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4、介质:(1)、如右图A同学轻敲桌子,B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B同学(选“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可以传播声音。

(2)、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这是因为可以传播声音。

得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月球上的宇航员靠交谈。

5、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等。

利用回声测距的原理是。

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因为6、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描述。

(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看右图的表格小资料的内容可归纳:(1)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选“相同”或“不同”)的;(2)声速的大小与和有关;(3)150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优课件(共43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优课件(共43张PPT)
以发声停止.
练习: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 成一个“舞台”.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这个现象说明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
[提示:喇叭发声时在振动, 但我们不容易看到,通过转 换法,看到小人在跳舞,说
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对声音是由什么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理解不正确(易错点)
练习:如图所示,某中学的同学正在举行吹气球比赛, 一个同学由于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砰”的一 声响,同学们都吓了一跳,这个响声是由于 ( )
播放DJ音乐,会看到纸屑“劲舞”(如图2 - 3丙所示).
练习: 敲击音叉,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水面有 大量水珠被激起来,如图2 - 4所示.以上现象说明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用手按 住后,发声停止,这是因为振动停止 .
〔解析〕 在此实验中,将音叉放 入水中,可以观察到水面有大量水 珠被激起来,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 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 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因为声 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 的音叉,用手按住后,振动停止,所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有很多发声体的振动微弱,不易被观察,可以通过其他易于 观察的现象将这种振动表现出来,这便是我们在物理学中
常用的“转换法”.如音叉的振动不易被观察,我们可以把
音叉的振动转换为水花溅起(如图2 - 3甲所示);再如,用 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会看到乒乓球 被弹开(如图2 - 3乙所示);将碎纸屑放在扬声器的纸盆里,
【解答】解:A、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错误; B、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故B错误;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响度变小的缘故,故C错误; D、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机抽去空气,声音由大变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共3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共37张PPT)
复习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知识: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声音可以依靠任何气体、液体、 固体物质作介质传播,真空不 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声音的特征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 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
为各人声音的( )
A.音量不同
(C )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 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 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 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
振__幅__越__大__,响度越大;振__幅__越__小__,响度越 小.响度还跟_人_耳__到__声__源__的_距__离_ 有关系.
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 A )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某物体在2min内振动255600 次,则它的频率是多少?这 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 听到?为什么?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
调高、
(D )
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
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
响度大;
D 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变式 自然界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 能发出“笑声”.这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 孔,如图1-1所示,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 使其__振__动____发声,这种声音再通过_空__气_____传入我 们的耳中,我们就听到了“笑声”.
探究2 声音的特性
例2 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
区别
(2)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响度的影 响
(3)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 响度会随传播距离的改变而改变
声的 类型
超声波
次声波
频率 人耳能听到的声,频率范围 范围 为20 Hz ̴ 20 000 Hz
高于20 000 Hz
低于20 Hz
方向性好、穿透能 传播远、易于绕
举例 (传递 能量)
对人耳大声说话,耳膜 超声波去污、超 使机器设备破裂、
发疼等
声波除结石、超 建筑物坍塌等
声波加湿器等
考点4 噪声及其控制
物理学角度:声源做㉑ 无规则 振动产生的. 来 源 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
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危害:噪声除了使人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妨碍工
(4)钢琴师对钢琴进行调音是为了调节钢琴的音色
( ×)
(5)调节播放器的声音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 ×)
(6)向暖水瓶中灌水,根据声音的音色可知道水是否快满 ( ×)
(7)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 ×)
(8)医生使用听诊器听诊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 )
(9)距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就会越响亮

如:道路两旁种行道
树、路边的房子安装双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实验:将钢尺按在桌面上,伸出长度1/3,1/2,2/3,拨动钢尺,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注意使钢尺振动幅度相同)
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的快
慢物理量;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
次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教案
课 题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体会实验过程,全体学生准确叙述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2.通过观察音叉敲击和鼓面振动等具体的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3.通过观察真空铃声实验,认识到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介质(条件),即真空不能传声,并初步认识到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主 备 内 容
个 性修 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各种声音”
根据学习目标提出问题。
教师预设的问题: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声源?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介质?以什么形式传播?
3.什么是声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什么是骨传导?
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基础性练习题
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大。
2.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你仍能分辨出熟人的说话声,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同。
3.女同学说话的声音通常比男同学“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
4.人耳的听频范围是。
拓展提高练习题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将(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19张PPT)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共19张PPT)

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 同学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紧贴 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能听到敲击声 吗?
将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重复以 上实验,这时能听到敲击声吗?
结论: 固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设计 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将两块铁块放在水槽的水中互相撞击, 你能听到撞击声吗?
★把手机放在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放 在水中,用另一只手机呼叫能听到声音 吗?
2、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用榔头敲 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够听到几次声音( C)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__动__,人是靠_声__带__振__动
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 空传气播
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介__质_。 2、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
25
346
铝 25
5000
30
349
铁 25
5200
空气中气温每升高1℃,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5200米
346米 空气
1500米 水 钢材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25 ℃ ) 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印第安人在狩猎时,他们伏在 地面上,通过聆听声音来预测即 将来到的牛群,他们这么做的原 因是什么?
1、铁路巡道工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倾听,可 以及早发现从远处驶来的火车,这是因为声 音在__固__体___中比在___空__气_中传播得快。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称为声音的介质。
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耳。
空气
其雨中的声风带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_、
___和_____空物气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要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分析和论证
(1)声的传播需要物质, 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2)声音可以通过固体 传播。
演示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源。
视频:真空罩实验
1.你听 到闹钟 声了吗? 听到了
2.用真空泵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当空 减弱 (减弱, 气被逐渐抽出时,闹钟声会___ 不能 变得更响亮)。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__ _ (能,不能)听到声音。声音在真空中 不能 能传播吗?____。
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声,然后观察 尺在发声时的现象,并用语言描述现象。当尺 停止振动时,观察还能否听到声音?
实验3 观察视频:音叉怎样产生声音
请大家发散思维,自己想 出还能做什么样的活动 ? 你在听到声音同时,看到 什么?又感觉到什么?
声音是由物体的
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空气中的声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加快:每升高1℃ ,速度增加 0.6 m/s。
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方法,并 实际测量。通过评估看哪个方法 更合适,测得的声时间,方法一般有两种:
s 声速的测量原理 v ,即要测出声音 t
说话时
振动产生的。
在振动 声带
敲鼓时 鼓面 在振动 风吹树叶哗哗响, 树叶 在振动
总结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你能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 发声现象吗?它们怎样发声?
蝉怎样发声?
(蝉是通过腹部的发声 器官发声。只有雄蝉才 会鸣叫,因为雄蝉腹部 有发音器,而雌蝉没有 发音器,在腹部只有接 收声音的器官。)
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知识点梳理考点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正在发生的物体叫作声源。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1.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它们应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扬声器发声时纸片上下跳动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靠近发声音叉的小球被多次弹开答案:振动;转换法.【解析】观察上面的四幅图,可见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扬声器发声,碎纸屑跳跃;音叉发声,溅起水花;靠近发声音叉的小球被多次弹开;当它们在发声的时候,都能使紧靠它们的物体振动,这说明它们在发声的同时,自身都是在振动的,由此可得出结论: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这些都是使用转换法思想进行研究的.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考点2.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月球上没有空气,航天员们只能通过无线电设施进行交流。

例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 . 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 . 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 .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答案:D变式训练一: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变式训练二: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了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说法为()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既在空气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答案:C【解析】声音既可在空气中传播,也可在固体中传播,用细线和塑料杯制成的土电话,主要依靠固体(细线)传声,并且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总结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振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2真空不能传声,的形式传播着。

真空罩实验,3、声速:(1)有关。

15同慢(固体、液体、气体)(2)4回来,再次如果不到0.1s,*5、体、液体、第2节声音的特性1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音色是不同的。

用音色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

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 20000 HZ。

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

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音调,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生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音色辨别的。

5、管类乐器是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弦类乐器是琴弦振动发声,弦的粗细、长短、松紧影响其声音的音调,弦越短、细、紧,音调越高。

6、用相同的瓶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对着瓶口吹.起,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丁甲乙丙;敲击瓶子产生的音调由高到低为丙乙甲丁。

7、利用波形图辨别声音的特性音调看波形的疏密(波的个数)响度看波的高度音色看波的形状如图所示,左图两个波形图的响度相同,音调不同,音色相同;右图所示两个波形图的响度不同音调相同,音色相同第3节声的利用1、声作为一种波,利用声既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2、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例子很多: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医生借助B超获得体内器官的信息。

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3、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版含解析)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师版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目录 (1) (3) (3) (8) (10)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只不过有些物体的振动比较明显,有些不明显、不容易观察到。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名师提醒】①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就一定不会发出声音。

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2.声源(1)概念: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2)能做声源的物体:固体、液体或气体均可。

如打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往盛水的盆中倒水时,可以听到水振动发出的声音;吹笛子时,空气在笛子内振动发出声音等。

【方法归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所谓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条件(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是因为真空中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

2.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1)声波的概念: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引起周围介质的相应振动,在介质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并向远处传播,这种波就叫声波(如下图所示)。

(2)声波的应用: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内脏中的结石(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科学家用声波来探测海水的深度(声音的反射)等。

【教材剖析】[思考与讨论]教材P50不合理。

太空中不能听见爆炸声,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三、声音传播的快慢1.声速声音每秒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音的特征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音的特征知识点及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产生的条件(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放大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许多发声体振动不明显,不易观察或找到,必须借助轻小的物体将这样的发声体的振动进行“放大”,才容易找到声源。

如图所示,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中或者发声的鼓面上振动。

2.声源(1)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发生的物体①固体可以发声:用手刮梳子齿时,梳齿振动发声;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振动,说明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发声;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振动而发出的;用小槌敲击音叉时,用手接触音叉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水花四溅,再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②液体可以发声:溪水哗啦啦地响,说明水振动发声。

③气体可以发声: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该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喇叭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喇叭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种物质叫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最快,气体中最慢。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4.声速(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ts v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

(2)回声产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回声测距。

①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t :a .当△t >0.1s 时,能区分回声与原声,即能听到回声。

b .当△t <0.1s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不能听到回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寻找声音产生的原因:
1、能让同学们手上的塑料尺、纸、笔套等物体发出声音吗? 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敲音叉,音叉发出声音 (1)大家听到声音了吗?你觉得音叉为什么会发声?
3、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你的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1)你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 (2)你知道是由什么在振动? 。
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
液体振动能产生声音吗?
泉水叮咚、 下雨时的雨声、 瀑布冲击水面的声音
气体振动能产生声音吗? 刮风时的风声、 吹管状乐器
二、声音是怎样由声源传到人耳的呢?
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接通电源。 (1)你听到电铃声了吗? 你看到电铃的槌在敲击铃 吗? 。 (2)用真空泵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逐渐抽去时,电铃 声会 (减弱、变得更响亮) 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你仍然能听到声音吗? 声音可 在真空中传播吗? 。 (3)关掉真空泵,让空气慢慢重新进入罩内。 现在你听到声音了吗?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吗? 。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 的振动向外传播的。
声波应用:
1、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2、声现象捕鱼
3、探测海水深度 4、B超
声音传播的快慢:
1、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敲击管的另一端,会 听见两次敲击声,为什么?
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2、温度影响传播速度 : V(15℃空)声=340米/秒 3、对着山崖高声喊叫,你会听到什么? ———— 回声 [声音的反射]
结论:固体能传播声音
[思考]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吗?
分析1:电影太空中战争的场面。你认为在太空中能听到爆 炸的声音吗?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分析2:印第安人在狩猎时,他们伏在地面上,通过聆听声音 来预测即将来到的牛群,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 固体能传播声音 分析3:岸上的人的脚步声为何会吓走鱼儿? —— 液体能传播声音
作业:
1、作业本第二节全部完成。 2、看书,巩固书本知识。
结论:气体同学用手在桌的另一端桌面上轻 轻敲击。你能听到敲击声吗? 。 你把耳朵紧贴桌面,你能听到敲击声吗? 。 3、将制好的两个纸杯底各钻好一个小孔,将一根棉绳的两端 分别穿过两个杯底的小孔,再将绳端绕在一根火柴上,并用胶 带纸将杯底的火柴粘好,一个“土电话”就制成了。 当一个同学对着杯子讲话时, 你将另一个杯子罩在耳朵上, 能听到同学说话的声音吗? 。
小结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二、声波: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 源的振动向外传播的这种波。
三、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四、声速 1、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 的温度有关,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 播得快 。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1、水中盛有平静的水,水面上浮着一个软木塞。用铅笔有节 奏地点击水面某处。水面会出现什么现象? 。 软木塞怎样运动? 。 2、当口径较大的音箱喇叭对着邻近的烛焰播放音调很低的声音 时,喇叭将会发生 ,烛焰将会发生 。这个现象 说明什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