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宣教场馆
防灾减灾应急科普馆方案
防灾减灾应急科普馆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科普馆目标和宗旨:科普馆的目标是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加对灾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供应急救援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公众的应对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确定展览主题和内容:根据科普馆的目标,确定展览主题为“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内容包括灾害类型、灾害预防、灾害应对、灾害救援等。
3.筹备展品和展示方式:收集关于灾害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展品,展示方式可以采用实物展示、模型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
4.确定展览区域和布局:根据展品和展示方式,确定展览区域,设计好展馆的布局和展览流程。
二、展馆规划和设计1.入口区域:设置展馆的入口区域,包括展馆的门厅、接待大厅和票务处。
在此区域进行初步的科普宣传,向参观者介绍展馆的主题和内容。
2.灾害知识区:设置灾害知识区,介绍不同类型的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气候灾害等。
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展示,向参观者普及与各类灾害相关的知识,包括灾害的原因、特点、预防和应对方法等。
3.防灾减灾区:设置防灾减灾区,介绍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措施。
通过展示灾害预警系统、防灾设施和应急物资等,向参观者介绍如何提前预防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4.应急救援区:设置应急救援区,介绍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包括应急疏散演练设施、应急救援设备、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等。
参观者可以通过模拟演练、体验设备等方式了解应急救援的重要性和方法。
5.互动体验区:设置互动体验区,通过模拟灾害场景、虚拟现实等方式,让参观者亲身体验灾害发生时的场景和应对过程。
通过游戏和模拟实践,提高参观者的防灾减灾能力。
6.教育培训区:设置教育培训区,提供防灾减灾的培训和教育服务。
包括开展灾害知识讲座、急救技能培训、灾害应对演练等。
为学校、社区和企业提供灾害防治的培训和指导。
三、展馆建设与运营1.展馆建设:根据展馆规划和设计,进行展馆建设。
确定展馆的各个区域和装修设计,选择适合的展品与展示方式。
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
1、参与者来到展项观看了解操作说明; 2、参与者通过触摸屏选择题的类型进行答题。
展品尺寸:3.5*1.5*3.3米
模拟地震体验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展项通过地震屋模拟体验地震相关知识,让参与者了解在 家居环境感受不同震级的地震并了解地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 造成人员伤亡。参与者进入地震屋,犹如进入真实的地震环境 中,可以提高观众对地震的认识,普及地震知识。 展项由模型 道具、感应系统、语音系统等多种声光电方式共同组合完成。 当参与者进入地震屋后,开始时感觉正常,一会儿,风雨的呼 啸声、房屋倒塌声、呼救声、玻璃破碎声等连成一片,即而房屋 地板开始上下左右不均匀的晃动,观众会感到摇晃,仿佛真实 的感觉到了地震的发生。专用运动平台可以进行震动模拟,随 着控制台输入不同的震级 和不同的震动方式,包括横波与纵波 的震动,并根据输入的时间,可以持续进行不同震级的震动, 如:10秒、20秒和30秒。逼真的体验让参与者感受到地震的危 险和基本了解如何寻找正确的避震点实行自救。 操作说明: 地震屋、显示器 进入地震屋通过模拟体验了解不同的地震级别所带来的危害。 展品尺寸:3*4*3.3米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序
言
科普中心设计是由消防安全、地震避险 、 交通安全三个主题
展区支撑,其设计理念是因地制宜,合理划分,以求将其功能最大
化、最优化。展厅以增强安全观念、防止意外事故、激发科学兴趣、
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以情景认知与青少年实践拓展为展教思路, 努力为广大参与者营造从实践中学习安全常识、感受科学魅力的情
新奇互动,通过模拟,互动的项目将地震科普知识传播给大众,使青少年了解 地震的构造和防震抗震的方法,探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笔记
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笔记
摘要:
1.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简介
2.体验馆的展示内容
3.体验馆的互动项目
4.体验馆的教育意义
正文:
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位于我国山西省,是一家集防空防灾知识普及、体验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
体验馆通过丰富的展示内容和互动项目,让游客在了解防空防灾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体验馆的展示内容涵盖了防空防灾的各个方面,包括防空武器装备、防灾减灾措施、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理等。
通过参观这些展示内容,游客可以了解到我国防空防灾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增强对防空防灾工作的认识。
体验馆内还设有多个互动项目,如地震模拟体验、火灾逃生演练等。
游客可以在这些项目中亲身体验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学习应对灾害的正确方法,提高自身的自救互救能力。
这些互动项目不仅能够增强游客的参与兴趣,还能有效地传播防空防灾知识。
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还是一个培养公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平台。
通过参观体验馆,游客可以掌握防空防灾的基本知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技能。
此外,体验馆还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提供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服务,进一步推动防空防灾工
作的普及与发展。
总之,山西防空防灾体验馆是一个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场所,对于提高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批命名的8家国家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首批命名的8家国家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作者:本刊综合报道来源:《消防界》2021年第01期2020年12月10日,在全国消防宣传工作会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首批命名8家国家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吉林省四平市消防安全教育基地2016年,吉林省四平市消防救援支队筹资建设了四平市消防安全教育基地。
2017年建成后免费对公众开放。
教育基地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摒弃传统“展板+实物”的形式,突出宣传互动性和体验性,设置了序厅、消防历史发展区、现代消防展区、城市消防展区、消防知识科普区、消防技能体验区、火灾扑救模拟体验区七大功能区。
设置了119模拟报警体验系统、高层火灾烟雾走向装置、燃爆场景教学演示屋、VR火场逃生体验等装置,增强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影响力。
吉林省四平市防火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年参观计划,四平市消防救援支队2名消防文员负责场馆的讲解介绍,达到周周有参观、月月有培训。
目前,四平市消防安全教育基地已成为当地宣传、教育、培训消防安全的重要窗口,并获得吉林省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荣誉。
上海市公共安全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由轨道交通安全实训馆、防空安全实训馆、地震灾害实训馆、气象灾害实训馆、日常生活安全实训馆、道路交通安全实训馆、紧急救护实训馆、消防安全实训馆等八大类16个实训馆组成。
此外,还有两个综合演练馆,一个多媒体动漫训练馆,一个4D模拟体验馆,一个智能管理实训馆和两个临时展厅。
实训基地全年接待受训、参观人数约30万人次,已成为上海市重要的公共安全训练场所。
浙江省杭州市“笑笑橙”青少年消防应急安全体验馆浙江省杭州市“笑笑橙”青少年消防应急安全体验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汇集10大体验区域,30余个体验项目,由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建设并运营管理的一座特殊“小城市”,场馆于2019年5月对外开放。
场馆内建有模拟城市,青少年可以角色扮演形式,“变身”消防员、战斗员、受困群众等,模拟开展救助互动体验。
参观防灾减灾馆的感受
参观防灾减灾馆的感受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本市的防灾减灾馆。
这是一个致力于宣传和教育人们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以及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场所。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对于灾害预防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感受和所学到的知识。
首先,进入馆内,就被各种灾害信息所吸引。
馆内的展品包括了流行病爆发、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常见的自然灾害。
每一个展品都配有详细的介绍和实例,使参观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灾害的起因、过程和可能带来的后果。
例如,在地震灾害区域的展览中,通过模拟地震时建筑物的震动,参观者可以亲身感受到地震的可怕和破坏力,进而加深他们对地震灾害防范的认识。
其次,馆内还设置了许多灾害应急处理的实景演练区。
这些区域包含着火警、疏散、急救、水上救援等场景,通过模拟真实的灾害发生情况,参观者可以了解应对灾害时的正确行为。
在参观过程中,我亲自参与了一次模拟的火灾疏散演练。
面对烟雾弥漫、火焰迅速蔓延的场景,我体会到了逃生过程中的迅速与决断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遇到灾害时自救的能力对于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此外,馆内还设置了专门的互动区域,供参观者参与各种互动体验。
比如,在模拟地震区域,参观者可以亲手操作地震预警系统,了解地震时的预警机制及应对措施。
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更是为参观者提供了实践灾害防范技能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应对灾害的能力。
通过这次参观,我不仅对各类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加强了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
我深切体会到,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在面对突发的灾害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参观防灾减灾馆的这次经历,不仅是一次教育,更是对个人意识和责任的一次提醒。
我将会将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亲友,共同提高灾害防范的能力,为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有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行动,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安全和稳定。
日本防灾场馆介绍
日本防灾场馆介绍:一、本所防灾馆1.基本情况东京都共建有3个防灾教育馆(池袋、立川和本所)和一个消防博物馆,是由东京都出资,东京消防厅酬建的,都向市民免费开放。
本所防灾馆于1995年4月建成,总建筑面积15622平方米,地上六层,地下两层。
训练、演示设施集中在一至四层,净占地面积为2405平方米,加公用面积约为5600平方米。
馆内设备耗资30亿日元。
迄今为止,该馆已经接待了43万人参观。
仅1999年一年,就有77000人参观.东京都共有80个消防暑,都有对市民进行防灾教育的任务。
2.馆内设施地震体验设施;家庭防灾知识演示;儿童防灾知识教育设施;训练成绩评价系统。
烟训练设施;灭火训练设施;119报警训练设施;急救训练设施。
暴风雨体验设施;防灾图书馆;有关灾害知识的介绍。
立体影院;防灾游戏;消防报警设备等实验设施。
3.馆内主要设施的情况介绍(1)地震体验设施利用液压振动装置,模拟日本曾经发生过的10起大地震,震级为1—7极,适当减弱强度。
房间按厨房布置,用灯光模拟煤气炉、热水器点燃的情况。
发生地震时整个房间剧烈震动,柜子倒下,窗外放映专门制作的有关地震的资料片。
水平振幅8cm,上下振幅4cm。
(2)家庭防灾知识演示在地震体验设施外为一展厅,用展板、录像等媒体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介绍发生地震时两个不同家庭的反应(一个家庭具有一定的防灾知识,有预防措施,如;将高的家具全部固定,灭火器放于易取的地方,发生地震时首先切断燃气源;而另一个家庭则相反,结果前一个家庭在地震中基本没有大的损失,而另一个家庭则毁于地震引起的火灾)。
(3)灭火训练设施在大屏幕上模拟多种不同的火灾场景,如居室、厨房火灾等.训练者站在刻度线外,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
屏幕周围布置有传感器(类似发光管),探测水是否喷到有效部位,另外还有称重装置,测量喷水量。
只有在有效时间内,在有效部位,喷洒足够量的水,才能将火扑灭,否则反之.(4)烟训练设施在训练室里布置30米长的逃生通道,用液体发烟剂发烟。
防灾减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灾减灾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有必要建立一座防灾减灾馆。
因此,对防灾减灾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确定其建设和运营的适宜性,对于促进社会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防灾减灾馆建设的意义1. 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馆是一个专门宣传自然灾害知识和防灾减灾技术的场所,可以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展览和体验活动,向社会大众传播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 推动防灾减灾科技创新防灾减灾馆可以促进科技创新,通过展示最新的防灾减灾技术和设备,鼓励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提高防灾减灾的实用性和效果。
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防灾减灾馆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展览设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
同时,防灾减灾馆的开放也会吸引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防灾减灾馆可行性研究1. 市场需求分析防灾减灾馆所处的市场需求较大。
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众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强。
建设防灾减灾馆可以满足人们了解自然灾害的渴望,提供一个互动体验式的学习场所。
2. 政策环境分析国家对于防灾减灾工作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许多有关自然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防灾减灾馆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可望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3. 技术和设备条件建设防灾减灾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
首先,要有专业的展览设计团队,根据展览内容和观众需求进行设计和布置;其次,需要先进的多媒体科技设备,以及紧急救援设备和模拟实验设备。
4. 资金投入分析建设防灾减灾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首先是场地和建筑投资,其次是展览内容的采购和设计,还有运营和维护成本。
需要对资金来源和投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四、建设防灾减灾馆的建议1. 合理确定场地建设防灾减灾馆需要合理确定场地,要选择在人流量大、社区教育资源丰富的地方。
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是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
通过新闻媒体、科普宣教基地、应急体验场馆等渠道,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消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应对技能。
二、是依靠人民群众做好灾害防范应对,夯实群防群治的社会根基。
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共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灾害防范应对中的主体作用。
目前全国共有灾害信息员80多万人,在灾害风险防范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7月19日凌晨,湖北恩施马者村发生山体滑坡,这是当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大规模的滑坡,庆幸的是没有一人伤亡,因为在滑坡发生36个小时前,当地村民、灾害信息员陈光
明发现险情,附近村民及时接到预警,有序撤离。
三、是强化灾害应急准备,提高公众应急能力。
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简便易懂的应急指南,方便群众使用。
鼓励各单位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逃生避险设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
指导各地利用公园、广场、学校等设施,建成一批应急避难场所。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人民群众防灾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是提升基层减灾能力,打牢防灾减灾基层基础。
在偏远地区运用互联网、应急广播、大喇叭等手段,打通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
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示范县创建。
加强
基层应急力量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应急管理部官网开通了社会应急力量注册管理平台,将骨干队伍纳入属地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应急力量有1700多支,应急志愿者60多万人。
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建设指南
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建设指南一、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建设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所,学生们的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因此,建设一套完善的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的建设内容1.1 场馆布局与设计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场馆的布局与设计。
场馆应该以实用性为主,将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如:安全知识展示区、应急演练区、安全装备展示区等。
场馆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舒适地观看和学习。
1.2 安全知识展示区安全知识展示区是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的核心区域,主要用于展示各类安全知识、案例和应急处理方法。
这里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安全知识。
还可以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学生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安全知识。
1.3 应急演练区应急演练区是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的重要环节,主要用于模拟各种突发事件,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应对。
这里可以设置火灾逃生演练、地震自救演练等场景,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还可以配备相应的安全装备,如灭火器、急救包等,让学生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1.4 安全装备展示区安全装备展示区主要用于展示各种应急安全装备,如消防器材、急救药品等。
这里可以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这些装备,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进行操作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这些装备的使用方法。
三、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的建设原则2.1 科学性原则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的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所展示的安全知识、案例和应急处理方法都是经过科学验证的。
这样才能让学生们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2.2 实用性原则校园体验式应急安全宣教场馆的建设要注重实用性,确保所展示的内容能够真正帮助学生们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24长春市朝阳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25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地震火山监测站2005年26上海市上海地震科普馆2005年27上海市青浦区青少年实践中心2011年28江苏省南京地震科学馆2005年29苏州市第三中学2005年30连云港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31江苏省泗洪中学2006年32江苏省清江中学2007年33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2009年34江苏省常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11年35徐州市地震科普馆2012年36浙江省嘉兴市科技馆2005年37临安市交口少年科学院2005年38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中学2011年39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2012年40安徽省滁州市地震科普馆2010年41淮北地震台2010年42铜陵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43淮南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2010年44安徽省界首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中心2011年45安徽省合肥市地震监测中心2011年46芜湖科技馆2012年47宿州市地震科普馆2012年48福建省厦门市地球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5年49泉州市中小学生防震减灾教育基地(丰泽)2005年50漳州市防震减灾科普馆2006年51泉州晋江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52福建省莆田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08年53福建省泉州市科技馆防震减灾教育基地2009年54江西省南昌中心地震台2006年55瑞昌市“11.26”地震博物馆2009年56南昌市东湖区科普安全宣教中心2010年57山东省济南市七星台地震科普教育中心2005年58中国熊耳山防震减灾科普馆2006年59山东省滨州市大山地震台2011年60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61安丘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2012年62潍坊市科技馆2012年63济南市历城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2012年。
应急体验馆建设方案
应急体验馆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频发,对应急能力的需求日益提高。
应急体验馆的建设是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方案将从应急体验馆的定位、建设内容和形式、场馆设计和展示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应急体验馆的定位1.教育宣传:利用应急体验馆向公众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能力培训:为公众提供应急处理的模拟训练和实践机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包括消防逃生、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技能培训。
3.科普展示:应急体验馆可以展示灾害救援器械设备、防灾救援知识和技术装备,引导公众了解灾害防范和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三、建设内容和形式1.体验区域划分:应急体验馆可以根据不同应急场景进行区域划分,例如火灾、地震、洪水、交通事故等。
每个区域设置相应的模型和装置,使公众能够亲身体验灾难发生时的场景和处置方法。
2.模拟环境搭建:根据实际场景,模拟出火灾、地震等应急情况的环境,如逼真的烟雾、震动平台等,让公众在安全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应急情况,提高处理能力。
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真实的灾害场景,并配有相应的虚拟操作设备,让公众能够体验灾难发生时的紧急应对活动,增加参与感。
4.展示区域设计:设置展示柜和展板,介绍灾害事故的起因、预警信号、相关知识和应对措施,同时展示应急救援装备和设备。
五、场馆设计1.安全设计:在建设应急体验馆时,应考虑场馆的安全设计,包括疏散通道的安排、安全出口的设置、防火设施的配备等。
2.空间规划:根据体验区域划分,合理规划场馆的空间布局,确保各区域之间的流线性和空间利用的合理性。
3.照明和通风设计:应选择适宜的照明和通风设施,确保体验区域的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提高公众的体验感。
4.展示区设计:展示区的设计要简洁明了,让公众能够轻松理解展示内容。
同时要考虑展示设备的陈列和保护,使其更加美观耐用。
六、展示内容1.安全知识展示:在展示区域设置安全知识展板,介绍防灾减灾常识、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_企业报告(业主版)
参观防灾减灾馆的感受
参观防灾减灾馆的感受近日,我有幸参观了防灾减灾馆,深受触动。
在这次参观中,我亲身体验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感受和体验。
首先,进入馆内,我们被迎接的是一个巨大的模拟城市模型。
这个模型以精细的设计和制作,生动地展示了不同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和台风等对城市带来的破坏。
通过观察这些模型,我深刻意识到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财产和安全的巨大威胁。
这将激发了我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渴望,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和他人。
随后,我们进入了室内模拟环境区域。
这个区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模拟了多种灾害场景,给予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在地震模拟区域,地面突然摇晃,器物摇摆不定,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地震中。
这让我对地震时的恐慌和应对能力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同样,在洪水模拟区域,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到因洪水导致的淹水情况,体会到在危急时刻的无助和焦虑。
这些模拟环境让我认识到防灾减灾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实际行动和应对能力。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实用的防灾减灾知识。
比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在火灾发生时进行初步扑救;如何判断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以确保在地震中保持相对安全;如何制定家庭逃生计划以在灾害来临时迅速撤离等等。
这些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救自己和他人于危难之中。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相信自己在未来面对灾害时会更有信心和能力做出正确的应对。
此外,参观过程中还有一些另人深思的展览和故事。
比如,一幅描绘着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壁画,提醒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与之共生;一则关于地震灾情的实际案例报道,让我认识到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无法左右一切的力量;一个展示被灾群众重建家园的区域,让我相信即使在灾难过后,人们仍能抱团并共同努力重建家园。
这些展览和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加理性和深入的思考。
总的来说,参观防灾减灾馆的经历是一个深刻的教育和提醒。
我们不能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置之不理,而是应当学习和传播这些知识,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常州恐龙消防科普馆 概况介绍
常州恐龙消防科普馆概况介绍
在“8级强震”中尝试逃生自救,在烈焰熊熊的“火灾现场”参与灭火救援,在救援一线为“伤者”进行心肺复苏,《“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提出,要以宣传教育为抓手,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xx月xx日正式开馆的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积极响应规划,为大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公共安全教育普及模式。
据了解,恐龙消防科普馆是恐龙园集团打造的以生命健康和应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馆。
馆内包含地震灾害、气象灾害、交通安全、日常安全、消防安全和紧急救护六大主题板块。
将公共安全教育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让社会大众在真学、真练、真懂、真会的过程中掌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000平方米的空间中,体验馆通过多种高科技设备,生动模拟各类灾害场景,营造逼真的体验环境,用智慧导览、数字化互娱等手段实现寓教于游,以丰富多彩的多元课程让知识传递更加生动有趣。
伴随着文化战略的转型升级,恐龙园集团坚定了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
近年来,恐龙园集团提出“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守护家园”“不让恐龙的昨天成为人类的明天”绿色宪章,恐龙星球、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等一系列以生命健康和应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科普宣教体验基地应运而生。
为做深做好“科普宣教体验”文章,恐龙园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普推广、研学素培等领域的经验及优势,积极联动应急管理主管机构和红十字会等专业机构,研发丰富的防灾避险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依托科普性、趣味性、体验性、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寓教于乐,寓教于娱,为各年龄段游客带来新颖的研学体验。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9.30•【文号】国防减救办明电〔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9.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防减救办明电〔202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掌握应对灾害能力,共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让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不断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
为组织做好今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组织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宣讲解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务实担当的行动,切实把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的举措落到实处。
要提高做好国际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突出城乡社区、学校和教育设施安全建设,聚焦儿童和青少年安全意识和技能提升,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动员全社会为年轻一代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二、多措并举构筑安全环境,护航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刻吸取一些地方发生严重因灾伤亡的教训,坚持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组织开展与年轻一代学习生活密切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推动狠抓安全责任落实。
对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现有校舍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要及时通过维修、加固、重建、改扩建等方式有效消除隐患。
文化场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了提高文化场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文化场馆造成的损失,保障文化场馆及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文化场馆在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三、组织机构1.成立文化场馆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2)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实施现场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4)物资保障组:负责组织物资供应,保障救援工作。
(5)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应急信息。
四、应急响应程序1.灾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健全灾情监测体系,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等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信息。
(2)发现灾情,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1)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下达救援指令,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
3.抢险救援(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援工作。
(2)抢险救援组负责组织救援力量,实施现场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4)物资保障组负责组织物资供应,保障救援工作。
4.信息发布与宣传(1)信息宣传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应急信息。
(2)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灾情信息,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5.灾后重建(1)根据灾情评估,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2)组织力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文化场馆的正常运行。
五、应急保障措施1.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食品、饮用水、帐篷、医疗用品等。
2.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3.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维护应急救援设备,确保设备完好。
4.资金保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资金需求。
六、附则1.本预案由文化场馆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
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灾害无情,人有情。
灾害面前,我们无法改变其发生,但可以通过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来减轻其对师生生命财产的伤害。
目前,随着天气和地质情况的不稳定,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保障师生安全的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呢?一、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整套的规章制度,明确学校灾害防护工作的职责分工,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手册,以使每一位教职工了解并且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行事。
例如,明确学校的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灾害报告制度等,确保在发生灾害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应对和处理。
二、加强师生防灾意识和知识教育加强师生的防灾意识和知识教育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师生参与防灾减灾培训,提高学生防灾自救能力,教育师生认识到灾害的危害性,并掌握相应应对措施,例如地震时的避震技巧、火灾时的逃生方法等。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主题活动,如举办防灾知识竞赛、演示灾害应急装备等,以提高师生的防灾意识。
三、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如安装灾害监测设备、紧急报警器、逃生通道指示牌等。
特别是在易发生灾害的地区,学校应增设地震、火灾等专用避难场所,确保师生在灾害来临时有安全的避难处。
此外,在食堂、实验室等特殊场所,学校也应该配备相应的灾害防护装备,以最大程度减少可能的灾害损失。
四、加强校园监管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的监管,做好日常巡查工作,确保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并加强对校园安全意识的教育。
此外,建议学校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的监管,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提供紧急救援措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中,提供紧急救援措施是关键环节。
学校应与当地的医院、消防队、警察局等紧密合作,建立预警机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以便其能够快速处置。
此外,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伤病档案,以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查看学生的病情,提供适当的救护措施。
多措并举
多措并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吸引力作者:郭媛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34期郭媛(广东省地震局广东广州 510070)摘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作为防震减灾宣传的固定阵地,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对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广东省地震科普馆为例,介绍展馆在防震减灾科普资源的开发、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地震科普馆的吸引力,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基地探索不足对策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2(a)-0000-00前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通过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防御措施,实现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已成为理性的必然选择。
在防震减灾体系中,公众对多震国情的清醒认识,对防震减灾的自觉意识和科学态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地震系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行防震减灾科普教育。
其中,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具有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和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传播的公共设施,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动员全社会广泛和自觉参与防震减灾实践,有效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最佳场所[1]。
建设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基地的吸引力,让基地始终保持最佳的服务状态,才能持续发挥其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推进作用。
1 广东省地震科普馆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国内外大震频发,特别是汶川、玉树地震之后,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需求急速增加,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
因此,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只有加大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力度,在科普资源的开发、科普活动的组织等方面推陈出新,提升基地的吸引力,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2]。
走进日本防灾教育馆
⾛进⽇本防灾教育馆2011年3⽉11⽇14时46分,⽇本东北部海域发⽣⾥⽒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全国1.5894万⼈因东⽇本⼤地震遇难,地震已过去5年了,仍有2561⼈下落不明。
⼀次次的地震灾难,使⽇本⼈逐渐形成了防震抗灾的意识和观念,⼀⽅⾯积极研发有关地震预防的科技,另⼀⽅⾯也⼗分注重培养民众的防震意识,⽽纵观⽇本的防灾馆在教育中发挥的作⽤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1.提⾼重视程度,加⼤资⾦投⼊⽇本防灾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就是遍布各地的防灾教育场馆,东京都共建有3个防灾教育展(池袋、⽴川和本所)和⼀个消防博物馆,均由东京都政府出资,东京消防厅筹建,都向市民免费开放。
本所防灾馆于1995年4⽉建成,馆内设备耗资30亿⽇元。
与此同时,东京都还有80个消防署,都承担着⽇常对市民进⾏防灾教育的任务。
2002年,在阪神⼤地震发⽣7年以后,⽇本政府和兵库县耗资60亿元,在地震的废墟上,建成了“⼈与防灾未来中⼼”,分成防灾未来馆和⼈未来馆,可以抵御10级地震。
,提⾼公众参与兴趣.采⽤多元化展⽰⼿段,提⾼公众参与兴趣2.采⽤多元化展⽰⼿段东京防灾馆和“⼈与防灾未来中⼼”的展览规模和展览形式在全国都处于先进⾏列。
展馆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打造出多种互动体验项⽬,包括⽴体影院、地震体验设施、暴风⾬体验设施、急救训练设施、⼉童防灾知识教育设施、防灾图书馆训练、家庭防灾知识演⽰、消防报警设备等设施、成绩评价系统设施。
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技术,让整个展馆科技感与现代感倍增,拉近了展品与参观者的距离,激发参观者的参观兴趣。
3.志愿者培训应当成为防震减灾科普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志愿者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地震灾后应急救援的⼯作中扮演着⾮常重要的⾓⾊。
⽐如在东京,很多⼈把到本所防灾馆当志愿者看成是⼀个很光荣的事,在⼈与防灾未来中⼼,现有持各国语⾔的场馆设施志愿讲解员⼀百多名。
志愿者精神深深印在⼈们的思想⾥,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但是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他们⽇常⽣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方案_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方案_防灾减灾科普宣传防灾减灾目的是为了增强我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
利用防灾减灾日的机会,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方案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相关文章内容推荐(↓↓↓)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方案1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提高辖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侨兴社区以“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一、活动主题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二、活动内容(一)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推动防震减灾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宣传走进社区、进家庭。
1、利用多种媒介宣传:(1)组织新闻媒体和网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通过电视、网站、LED等多种媒体,播放防震减灾安全常识。
倡导群众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震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听一堂防震减灾讲座,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2)利用短信平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
向手机用户发送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防震避震与自救互救知识。
2、开展现场咨询宣传活动。
组织上街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联合各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志愿者等通过横拉条幅、宣传展板、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小区居民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3、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
联合市地震局人员到社区为居民做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组织辖区内居民培育参加防震减灾科普讲座,了解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三、活动总结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后,对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以纸质和电子档的形式将活动总结备查。
并全面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分析不足,研究提升措施。
四、活动要求(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要与开发区防台风、防汛宣传工作相结合。
社区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设备: 地球模型 展品尺寸:R0.8*1.4米
全球板块分布互动拼图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根据各方面的资料,首先将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 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 洲板块。环太平洋板块边界的板块活动最为活跃,故此地震作用 和火山作用也最为频密。展项通过液晶显示屏播放全球的地质 地貌相关知识、板块的组成与地震带的分布。展项全球板块分 布拼图,可通过手动拼凑打乱的拼图,参与者将板块拼图重新 组合,通过互动体验的形式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参与者 在体验过程中了解全球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并可了解自己居住 地是否处于地震带。
一、展 馆 设 计 思 路
展区以“认识地震、了解地震、防御地震”为主题,以静态展示与互动体验 相结合的展示方式、以传播知识为目的,增强青少年的防震减灾意识,有效掌握 地震的相关知识,向观众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震分布,潜移默化地将避震意 识灌输给观众;坚持以创新为主线,以创意设计理念设计一系列展品,充分发挥 向青少年开展防震减灾教育。 展区合理利用展区场地,将设计理念融入布展当 中,创建文明、舒适、便利的参观环境,务求让观众浸润在科普的氛围里,满足 公众需求。
操作说明:
1、参与者来到展项观看了解操作说明; 2、参与者通过触摸屏选择题的类型进行答题。
主要设备: 计算机、显示设备、多媒体抢答系统、音响系统等 展品尺寸:3.5*1.5*3.3米
模拟地震体验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展项通过地震屋模拟体验地震相关知识,让参与者了解在 家居环境感受不同震级的地震并了解地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 造成人员伤亡。参与者进入地震屋,犹如进入真实的地震环境 中,可以提高观众对地震的认识,普及地震知识。 展项由模型 道具、感应系统、语音系统等多种声光电方式共同组合完成。 当参与者进入地震屋后,开始时感觉正常,一会儿,风雨的呼 啸声、房屋倒塌声、呼救声、玻璃破碎声等连成一片,即而房屋 地板开始上下左右不均匀的晃动,观众会感到摇晃,仿佛真实 的感觉到了地震的发生。专用运动平台可以进行震动模拟,随 着控制台输入不同的震级 和不同的震动方式,包括横波与纵波 的震动,并根据输入的时间,可以持续进行不同震级的震动, 如:10秒、20秒和30秒。逼真的体验让参与者感受到地震的危 险和基本了解如何寻找正确的避震点实行自救。
操作说明:
进入地震屋通过模拟体验了解不同的地震级别所带来的危害。
主要设备: 地震屋、显示器 展品尺寸:3*4*3.3米
操作说明:
1、观看模型和多媒体。
主要设备: 地动仪;显示器 展品尺寸:3.5*2*1.8米
建筑结构抗震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 抗震设计建筑。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 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探讨建 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 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 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 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
操作说明:
1、参与者来到展项观看了解操作说明; 2、按操作说明提示启动相应按钮进行体验了解地震纵 横波的内容。
主要设备: 地震波互动演示装置 展品尺寸:1.5*1.2*1米
地球内部构造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 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 层: 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 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 堡面界开。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 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 是便发生地震。
展项模拟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 动,以一个互动地质构造模型,展示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运动过 程。参与者按下开始按钮,启动地震波演示装置,并可选择相 应的内容按下相对应按钮,了解地震波的频率、震幅等。参与 者在体验过程中了解地震的相关知识,地震波、震幅是判段震 级大小的重要依据,以提高参与者防震意识,从容面对地震灾 害的突发情况,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防震知识抢答主要是从地震的预防、地震的逃生、地震的 次级灾害等方面来出题。展项通过结合多媒体知识答题系统, 以答题的形式向参与者介绍各种知识的逃生自救互救地震科普 知识宣传等。通过多媒体交互平台授于参与者在灾害发生时如 何运用防灾避险相关知识避险,互动体验的形式给于参与者留 下深刻的印象并达到了提高防灾避险意识的目的,让参与者在 日常生活中能够对灾难作出正确决定,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 灾害带来的损失。
展区充分运用了现代化展示手段,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新奇互动,通过模拟,互动的项目将地震科普知识传播给大众,使青少年了解 地震的构造和防震抗震的方法,探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展 区 素 模 图
三、展区平面图
分区图、人流走线图
顶视图
四、展 区 效 果 图
01
北京盛世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序言
科普中心设计是由消防安全、地震避险 、 交通安全三个主题 展区支撑,其设计理念是因地制宜,合理划分,以求将其功能最大 化、最优化。展厅以增强安全观念、防止意外事故、激发科学兴趣、 培养科学精神为目的,以情景认知与青少年实践拓展为展教思路, 努力为广大参与者营造从实践中学习安全常识、感受科学魅力的情 境,通过互动、演示等展示方式,引导青少年进入探索与发现科学 的过程,为提高青少年科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展项设计为3个不同造型的建筑模型,通过抽动操纵杆使无 法抵抗震动的建筑模型松落,展项让参与者了解相关地震理论 知识和科学的抗震结构建筑。
操作说明: 通过抽动操纵杆观看建筑模型的反应了解何为建筑结构抗震。
主要设备: 建筑模型、传感器 展品尺寸:0.8*1.2*1.8米
防震知识抢答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操作说明:
1、参与者通过多媒体交互平台了解全球板块的相关知识; 2、手动拼凑板块模型。
主要设备: 显示器、全球板块拼图 展品尺寸:1.5*0.8*1米
地动仪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地动仪用精铜制成,圆经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表 面作金黄色,上部铸有八条金龙,分别伏在东、西、南、北 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龙倒伏,龙首向下, 龙嘴各衔一颗小铜球,与地上仰蹲张嘴的蟾蜍相对。地动仪 空腔中央,立一根铜柱,上粗下细。铜柱周围有八根横杆, 称为“八道”,各与一龙头相连。铜柱是震摆装置,八道用来 控制和传导铜柱运动的方向。在地动仪受到地震波冲击时, 铜柱就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推动同一方向的横杆和龙头, 使龙嘴张开,铜球下落到蟾蜍嘴中,并发出响声,以提示人 们注意发生了地震及地震的时间和方向。展项通过显示器和 模型展示地动仪的工作原理,让参与者了解人类历史对地震 的了解过程。
地震波互动演示装置
02
地球内部构造
03
全球板块分布互动拼图
04
地动仪
05
建筑结构抗震06防震知识抢答 Nhomakorabea07
模拟地震体验
08
重大地震历史
09
地震案例
10
地震知识
11
地震带分布演示仪
互动多媒体展项描述
地震波互动演示装置
演示的科学原理及展示方式:
地震波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 球内地震波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 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震 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 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 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 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展项在立体地球仪模型的北半球沿赤道线、东经45°、西 经45°处切开,从内到外依次显示地壳、地幔、外地核,并标 明地壳等结构的厚度,直观的阐述地球内部的结构。地球外部 展示七大洲、四大洋、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 北极圈等地理知识。展项让参与者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对地 震更深入地了解。
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