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其它经济学论文

合集下载

毛概论文-国有企业改革(精选五篇)

毛概论文-国有企业改革(精选五篇)

毛概论文-国有企业改革(精选五篇)第一篇:毛概论文-国有企业改革浅析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明确指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带给我们硕大的成果,但仍是中国最重要最困难的改革,深化企业改革的重任依旧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增长深化一、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国有企业在改革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

自改革实行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都是支柱般的存在。

随着国有企业实力的加强,它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每年在GDP增长上的贡献十分巨大,国有企业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动脉,直至今日,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GDP增长率均在8%以上,它们的这一作用是无法掩盖的。

而在国有经济的强大推动力下,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高,北京、上海等地的生活水平已经可以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了。

其二,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影响力、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国有经济在石化、石油、电力、冶金等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随着国有企业的壮大,我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有了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多家企业多次进入世界前500强企业,而在受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一蹶不振,二我国的经济依旧未受到巨大影响的背景下,我国诸多国有企业把握机会在海外收购了各类矿石、钢铁、石油矿井等等资源,还承包建造了一些外国的工程。

这充分说明在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的同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国有企业改革_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_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文章从国有改革的思路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国企改革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管理者收购一、国企改革的原因(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

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

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

(二)所有者缺位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而中国人民全体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没有办法来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所以只能由中国政府,也就是国务院来履行出资者职能,行使所有权。

国务院也必须委托各个部委、省市等来代理行使职能,最终各部委、省市也只能委托其他的自然人来代行所有权并进行经营管理。

在这种多级委托代理条件下,由于"人人所有,人人没有","人人享有权利,人人不尽义务",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真正努力经营好自己所管理的企业。

(三)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不同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所有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单化为利润最大化。

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有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

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其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

国有企业改革分析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分析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分析论文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改革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国家的向前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症结、改革方案、进展和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背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始终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80年代之前,国有企业的目标是以完成国家计划为中心,保证生产的承诺,但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受到社会、政治和历史背景的限制,国有企业的效率、质量和利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到了1990年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政策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进程加速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国有企业的效率却明显不高,这也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增强其活力和竞争能力、扩大市场份额。

二、症结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权关系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困难。

产权问题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管理问题。

在过去,国有企业由政府直接管理,这使企业管理和效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

政府需要疏通、接济和保护国有企业,因此这些企业的效率和质量都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如信息不透明、制度不够规范、内控管理不够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也造成了国有企业的低效、低质和低产值。

三、改革方案国有企业改革的策略主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具体地就是将国有企业引入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主要方向是:1. 清理和优化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2. 推动国有企业在管理和运营上的创新,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3.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引入社会资本,扩大企业经济实力;4. 制定改革配套政策,为国有企业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使用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企业引入多元化股本市场,扩大企业经济实力,既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又能为国家带来更大的财富。

国企改革论文

国企改革论文

国企改革论文引言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体制僵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

为了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国企改革向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本论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企改革的现状、问题和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国企改革的背景与意义国企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许多问题。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措施和市场机制的引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国企改革不仅对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经济整体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2. 国企改革的现状与问题2.1 国企改革的成果近年来,中国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此外,国企改革还推动了一些国有企业的上市和股权激励,提高了企业治理水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2 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尽管国企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严峻问题。

首先,由于体制不完善,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存在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

其次,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管理的能力上存在明显差距,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此外,一些国有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缺乏灵活性和适应能力,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3. 国企改革的前景3.1 推进市场化改革当前,国企改革要紧紧围绕市场化的方向进行,通过引入更多市场化机制,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改革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优化企业治理等手段实现,同时还需要注重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竞争政策的落实,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机会。

3.2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能力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国有企业改革的作文

国有企业改革的作文

国有企业改革的作文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它的文化仍然在向世界散发令人羡慕的光芒。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改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改革是指改变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内部激励机制,以提高企业绩效、充实财务报表,使企业发展更加势不可挡。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家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企业现代化管理。

这些措施包括营销改革、经营改革、组织改革、激励改革、财务改革和投资改革等。

首先,营销改革是指将新的营销理念引入企业,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营销模式的重要内容包括:定价、品牌管理、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等。

它要求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充分考虑客户需求,有效地建立企业形象,实施灵活的营销策略,提升企业市场和盈利能力。

其次,经营改革是指企业管理者要以科学化、标准化、多元化、整合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力,增加企业绩效。

营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技术改造、人事改配、创新管理、流程改进、目标管理等。

此外,还要进行组织改革,通过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使企业组织更加灵活、敏捷,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同时,激励改革旨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更多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员工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财务改革是指企业重新审视其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财务处理,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财务效率,并建立良好的财务报告,为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投资改革是指企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规划,以确保企业投资活动正确、有效、可持续,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有企业改革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的结果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状况,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按照政府的规定好好利用改革的政策,不断改进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和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和发展战略分析【论文】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和发展战略分析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要求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 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

文章通过分析高质量发展时期国有企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说明当前我国面临动能转换、市场结构的调整以及全球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 进一步指出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时期应当更好地把握当前市场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改革组织形式、创新管理模式、积极适应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最后, 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 经营管理; 市场环境; 经济全球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 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变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在理论上, 高质量发展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

[1]发展方式的变化, 首先是发展理念的变化。

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创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调整国有企业发展战略, 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市场有效供给,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现状(1) 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

首先, 实现高质量发展伴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

从前,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和出口拉动, 然而, 面对投资拉动增长的乏力和国际进出口贸易的经常性波动, 经济发展要求突出增加消费特别是增加内需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其次, 从消费层面来看, 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国当前居民消费水平逐渐从低档转移至中高档、高档, 要求国有企业在产品供给上做出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经济全球化逆潮出现并且在某些地区形成一定趋势, 给我国外部环境带来严峻挑战;同时, 全球自由贸易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势。

国企改革论文-浅析国企改革问题

国企改革论文-浅析国企改革问题

国企改革论文-浅析国企改革问题浅析国企改革问题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运行的活力与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的经济改革来说,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当前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都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在新形势下认清和准确把握好国企改革问题,对于在当前阶段的深化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国企改革历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中国有企业作为改革关键领域开始了漫长而崎岖的改革历程。

国企改革至今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放权让利”。

从1978年10月至1984年10月,时间跨越6年左右。

期间,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1983年国有企业向政府上缴利润由利润所得税代替,即“利改税”的改革。

实行利改税的主要目的是划清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可支配收入的界限,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与税收挂钩、企业收入与利润挂钩的机制。

第二阶段是1986年12月国务院提出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即常说的“承包制”。

在所有制不变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的一种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但承包制的最大缺陷是有激励而严重缺乏约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了,但所有者缺位,所有权不能约束经营权,造成了经营者滥用经营自主权谋取私利或小集体利益,大量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进而造成了国有资产随着承包周期变化而不断流失。

第三阶段是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

论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论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论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运行机制进一步转换。

此外,国有企业兼并重组成效初显,“走出去”战略深入推进。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是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我们必须看到,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战咯性调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国有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调整思路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重要任务,要求“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同时要求“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我国开展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

1、当前国有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国有经济总量大、涉及行业多、地域分布广,构成了中国现代经济的主体,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分散,条块分割。

—是国有经济行业分布过广。

目前,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全部20个门类中都有分布,在国民经济行业95个大类中也基本都有分布。

中央三级以上子企业在国民经济20个门类中都有分布,在国民经济95个大类中涉及86个行业。

二是国有企业户数尤其是小企业户数过多,仍占全国国有企业总户数的近50%。

从赢利能力看,小型国有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比,总资产报酬率相差8倍多。

三是国有经济布局条块分割现象突出。

在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国有资本根据管理权限在部门、地区间进行分布,根据主管单位管辖范围开展生产经营,导致国有资本形成以主管单位行业管辖范围为纵向、以区域管辖范围为横向的条块分割状态。

对国有企业改制问题的看法以及建议论文

对国有企业改制问题的看法以及建议论文

对国有企业改制问题的看法以及建议引言国有企业改制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改制国有企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改制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市场竞争性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市场竞争,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可以激发其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资本运作的需求:改制可以通过引入外部投资和股权运作,提高企业资本利用效率和企业效益。

•提升经营效率: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非常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改制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面临一些问题:1. 内部管理问题国有企业改制往往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内部管理改革,包括体制机制改革、人员职能调整等。

这个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利益关系,很容易出现管理混乱、人员流失等问题。

2. 资产重组问题国有企业改制中,涉及到资产的重组和整合,而这通常需要进行繁琐的审批程序和政策调整。

由于资产重组涉及到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所以往往面临复杂的政策和利益博弈。

3. 经济效益问题虽然改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的改制效果并不理想。

这主要是因为改制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和政府部门在利益分配上存在一些矛盾,从而影响到改制的效果。

针对问题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内部管理改革改制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内部管理改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管理混乱、人员流失等问题。

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待遇、加强培训等方式,招揽和留住优秀人才。

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内部创新活力。

2. 加强资产重组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应加强对资产重组的规范管理,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作 用。在 新的历史 时期 , 必须深入推进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 整和 国有企 业改革 , 一步改革 完善 国有 进
资 产 管理 体 制 , 变企 业 发 展 方 式 , 国 有 企 业 真 正 发 挥 其 独 特 的 作 用 。 转 使 【 键 词 】 国有 经 济 ; 国有 企 业 ; 调 整 ; 改 革 ; 发 展 关 【 图 分 类 号】F 2 【 献 标 识 码 】A 中 14 文 【 章 编 号】 1 0 — 7 2 ( 0 1 0 —0 0 — 0 文 0 8 22 2 1)1 08 4
改 革 初 期 , 民 经 济 的 各 个 领 域 基 本 上 都 是 国有 企 业 的 组 织 形 式 , 有 企 业 发 挥 着 一 统 天 下 的 作 用 , 国 国 改 革 的 基 本 任 务 是 提 高 每 一 个 或 者 是 绝 大 多 数 国 有 企 业 的 管 理 效 率 和 经 济 效 益 ; 民 营 经 济 处 于 初 生 孕 而
收 稿 日期 :2 1 一 1 — 2 OO 2 O 作 者 简 介 :周 景 勤 ( 9 5 ) 男 , 15 , 山东 省 人 , 经济 学 博 士 , 究 员 , 京 经 济 管 理 职 业 学 院 常 务 副 院 长 。 研 北
周 景 勤 .国有 经 济 战 略 性 调 整 与深 化 国有 企 业 改 革 整 和 国有 企 业 改 革 过 程 , 是 一 个 集 中 围有 经 济 优 势 , 分 发 挥 国 有 经 济 对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支 撑 作 用 的 过 程 。 也 充 改革和发展 的实践证 明 , 国有 经 济 与 民 营 经 济 都 得 到 了 巨 大 的 发 展 。那 种 把 发 展 国有 经 济 和 国 有 企 业 同 发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目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国有企业迈出的每一个重大改革步伐,都使我们朝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进一步。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在我国,没有人完全否认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是介于一般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组织,是一种特殊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任务仍然相当繁重。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1.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对国有的企业产权让渡的认识上对国有企业产生了阻碍。

早在8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国有小企业进行出售和拍卖的尝试。

而到现在,国有企业的产权让渡仍然处在举步维艰的状态,原因固然很多,但重要的一个是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

不动的国有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和增值,就意味着损失;当然在运动中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国有资产流失,但只要流动的收益大于流失的收益,流动就是必要的。

因为害怕流失而不敢流动,结果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坐失。

2.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一只只黑手贪婪地伸向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改制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务犯罪,不仅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侵害了国家、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1)有的犯罪分子在清理应收账款时,回笼资金不入账,形成体外循环,若形成利润,则装入个人腰包,若出现亏损,则转入企业账面;有的犯罪分子以债权不能收回为由,私下收回应收款后存入他方,倘若企业追款追得紧则退回,倘若无人问津这笔款项便转入个人名下。

(2)由于诸多原因部分国有企业客观上存在私设小金库的情形。

小金库的设立使国有资产脱离监控,成为国有企业的灰色资产。

企业一旦改制,小金库以其隐秘性而往往游离于清产核资的范围之外,从而成为一些人的钱袋子。

3.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规范,一些企业未严格按公司治理规范运作,总体上是形式上的变化大于实质上的变化,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论文题目新制度经济学下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学院 xxxxxxxxxxxxxx 专业名称 xxxxxxxxxxx 班级 xxxx 学号 xxx姓名 xxxxxxxxxxxx【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从以往的政策调整转变到制度创新上来,并提出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和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与新举措。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并结合产权研究的相关内容,分析我国国企改革制度。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国有企业改革【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力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目前国有经济似乎正在经历全面的困难:国有企业亏损累计额大、资产负债比率高、企业资金短缺、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等等。

同时,大多数企业产品单一,多以一般原材料粗加工为主,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正文】一.简述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被认为掀起了一场经济学的革命,甚至它的开创者科斯称其为“本来就应该是的那种经济学”。

从交易费用这一基本概念出发,新制度经济学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几个重要的分支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

以科斯、阿尔钦、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和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家为代表,指出无摩擦交易、完备的信息和明确界定产权的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现实的。

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其主要的学术思想体现在两篇论文里面,分别是1937 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 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而这两篇论文及其推论也就构成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他首先意识到了在经济生活中交易成本的存在和产权界定的重要性,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科斯认为,假定不存在交易费用,初始产权界定明晰,那么,不论造成负外部效应的一方是否有权这样做,当事人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都将产生有效的资源配置结果。

这个重要的结论后来被概括为“科斯定理”。

经济发展中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中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中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战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改革的需要。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第一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殊地位。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和管理不善,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相对较低。

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改革可以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率,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改革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公平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最后,改革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透明度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其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有企业效能的必经之路。

第二部分: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和策略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制定合适的策略。

首先,要坚持市场导向和效益导向,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次,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三,要加强内部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强化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还要注重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探讨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面临改革的同时,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首先,国有企业应该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树立品牌形象,拓宽市场份额。

其次,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交往,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

另外,还可以加强产业整合,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成本降低。

最后,国有企业还应加强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和市场拓展,实现互利共赢。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作者:王广友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8期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实行了一系列的全面改革措施,尤其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目的就是处理好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关系。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中,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成了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发展良好才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而国有经济也能更好地帮助国有企业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本文主要探究了国有经济改革的目的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注意事项,并且分别介绍两者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改革引言由于当今全球经济不景气,增速放缓,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常态:中国经济逐渐凸显出结构性失衡的问题,需求侧缺乏投资、消费、出口。

一大批国有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由于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较小的国家,国民经济也拥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也作出一些调整,一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方面通过主辅分离、减员增效等措施强化内部管理,使我国经济在总体上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持续也持续增长。

1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的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注意事项1.1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的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综合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国有经济与国民经济一同支撑着国家发展。

为此,国有经济应保持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还要对国有经济的区域分布进行优化,提高其质量。

但目前看来,国有经济中存在布局与结构不合理现象,因此,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

其具体调整思路就是:合理安排国有经济在各领域的分布,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有经济质量,以政府的影响力带动国有经济与国民经济共同发展。

1.2国有企业改革的注意事项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国有企业富余员工的安置问题;二是在改制重组过程中企业的债务问题。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国有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当今社会,如何有效地调整国有经济战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首先,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方面,应当从多个层面加以推进。

宏观层面国家应当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在此过程中,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一些举措:1.减少国有经济在一些传统产业和领域的介入,更多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发展;2.增强国有企业在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优势,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3.推进跨国企业的战略转型和战略收购,加强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合作;4.推进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建立更加健康、稳定的企业发展机制。

在国有企业层面,应当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推进企业内部改革。

1.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完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2.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3.推进财务制度改革,优化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完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

国有企业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也需要多方面加以推进。

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应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之间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国有企业,并建立完善的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推行股权激励,提高企业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能力;•推进国有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资产证券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将企业的优质资产证券化,发行证券和债券等金融产品,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和投资回报。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推进国有企业资产的定向置换和证券化,吸引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展示企业商业价值,提高企业价值感知度和投资者信任度。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一、关于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改革以来,我们在体制上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所有制改革使我们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变化。

经过20年改革,我国形成了四种比较典型的所有制模式。

第一种是以东北几省为代表的国有经济模式,国有经济的地位还没有动摇;第二种是以广东的前期和上海的后期为代表的外资经济模式;第三种是以江苏为代表的集体经济模式;第四种是以浙江为代表的混和经济模式。

这四种模式特征清楚,对比鲜明。

其中对比最鲜明的是东北的国有经济模式和浙江的混合经济模式。

东北的国有经济模式在我国历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弊端造成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历史负担沉重,所以东北地区近几年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许多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岗人员多。

与此同时,浙江则不同,浙江发展很快,这与它的混合经济模式有很大关系。

以温州为代表的混合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曾受到过激烈的抨击,说它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私有经济泛滥,二是商业道德沦丧,三是公益事业无人关心。

20年后的今天,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了,温州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公益事业也取得长足进展,如大家集资修建公共设施,大家一致打假。

从这些情况看来,国有企业多的地方,社会问题就多;相反,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发展的地方,就比较稳定。

所以,所有制结构不调整,一切无从谈起。

加快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既有利于坚持公有制,又有利于政府从面大线长的国有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真正转变职能。

因此,中央下决心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让国有资本从有些领域坚决退出来。

关于如何科学地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本文主要谈以下四个问题:(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应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要控制的行业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产业。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思考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思考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思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的深入进行,国有资产的管理与运营方式亟待与创新,国有经济的发展战略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

国有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和管理,提升国有资产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推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加强内部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应注重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变革转变,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转变。

因此,国有经济战略应重点推进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核心技术,推动中国经济由规模优势转向创新驱动。

此外,国有经济战略调整还需要加强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国际化经营来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国家应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并加强监管和评估,推动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此外,还需要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的市场化、多元化配置。

国有资产的市场化配置可以通过股权结构调整、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实现。

同时,还可以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设立,将国有资产进行多元投资。

通过市场化、多元化配置,可以更好地发挥国有资产的运营和增值作用,提高国有资产的效益。

最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也是政治、社会和环境等多领域问题的综合考量。

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诉求和需求,做好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统一总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在创新中加强监管和规范,推动国有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国有经济战略性整改发展探讨

国有经济战略性整改发展探讨

国有经济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国有资本的流动和重组,使国有资产向重点行业集中,向大企业及企业集团集中,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整体性原则,即从国有经济的整体出发,搞好搞活国有经济。

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目标,就是要收缩战线、集中精力、保证重点,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经济,而不是要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

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国有经济调整与改组途径的选择。

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体现整体性原则。

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存量资产的调整,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有经济必需进入的领域,依托新的体制和机制,以更大力度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不必进入的领域,坚决地退出来。

加大改革力度,推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主导性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是不要国有经济,而是要去其枝叶,壮其主干;不是削减国有资本的绝对量,而是把有限的国有资本集中到那些急需发展的领域,集中到那些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业,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及其特定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产业的控制和发展;对竞争性产业中非国有经济力量的控制和引导;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物质环境所产生的带动作用。

此外,国有经济还承担着一些体现制度特征和国家利益的特定功能,这包括: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实施;在那些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高风险领域进行投资,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

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应有利于上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和特定功能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其它经济学论文
一、关于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改革以来,我们在体制上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所有制改革使我们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有了重大变化。

经过20年改革,我国形成了四种比较典型的所有制模式。

第一种是以东北几省为代表的国有经济模式,国有经济的地位还没有动摇;第二种是以广东的前期和上海的后期为代表的外资经济模式;第三种是以江苏为代表的集体经济模式;第四种是以浙江为代表的混和经济模式。

这四种模式特征清楚,对比鲜明。

其中对比最鲜明的是东北的国有经济模式和浙江的混合经济模式。

东北的国有经济模式在我国历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弊端造成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历史负担沉重,所以东北地区近几年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存在许多问题,如生产效率低,下岗人员多。

与此同时,浙江则不同,浙江发展很快,这与它的混合经济模式有很大关系。

以温州为代表的混合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曾受到过激烈的抨击,说它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私有经济泛滥,二是商业道德沦丧,三是公益事业无人关心。

20年后的今天,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了,温州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而且公益事业也取得长足进展,如大家集资修建公共设施,大家一致打假。

从这些情况看来,国有企业多的地方,社会问题就多;相反,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发展的地方,就比较稳定。

所以,所有制结构不调整,一切无从谈起。

加快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既有利于坚持公有制,又有利于政府从面大线长的国有经济困境中解脱出来,真正转变职能。

因此,中央下决心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让国有资本从有些领域坚决退出来。

关于如何科学地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本文主要谈以下四个问题:
(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目标。

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应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要控制的行业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产业。

我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政府不投资,则没有人愿意投资的行业;另一类是别人想投资但国家不让投资的行业。

除此两类,其他行业都可以鼓励非国有资本进入。

换句话说,除此两类,在其他行业国有资本都可以退出。

应该强调的是,国有资本的退出只能是“适当退出”而不是“全部退出”。

前一阶段流行国有资本全部退出竞争领域的说法,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政府要通过国有资本在产权市场的自由流动来实现一些特殊目标,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等等。

另外,即使在以上所说的两类行业中,国有资本也不一定要处于垄断地位,引进非国有资本也是必要的。

(二)国有经济要占优势这个理论要发展。

在我看来,国有经济的调整不要有比重限制。

以前我们的全民经济比重很大,我们没有发展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差点被搞垮了;现在我们的非公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我们的国有经济减少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在前进。

(三)国有经济调整的主体是各级政府。

国有资产全民所有,到底由谁来代表?由国务院代表,但国务院是个很大的概念,也管不过来,还得由各级政府来代表。

但是,各级政府不能随意调整处置国有资产,必须公开、有偿。

(四)国有资产的调整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

有种说法是,借国有资产调整的机会建立经营者持大股。

这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要使经营者持大股,就必须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经营者的定位不一定是原有的经营者;二是不能一股独大(当然卖给私有企业主就不要管一股独大);三是持大股不是无偿持股;四是持大股的经营者不能享有不同于职工的非市场优惠,要优惠就一定要有根有据。

总之,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将朝着两方面的目标进行,一是大量的国有资本从漫无边际的战线和领域退出;二是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

其中,对于垄断性和公益性极强的行业要注意两点。

第一,国家控股就可以了;第二,个别垄断的行业国家完全控制,那些带有竞争色彩的还可以进行切割,可以放开。

二、关于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我们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搞得很早,但现在进展并不理想,搞起来的也不规范。

有人前不久做过一个调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规范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这也许有点片面。

今后,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在规范上做文章,主要是四个方面的规范:
(一)要建立规范的出资人制度。

现在很多国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没有权,几乎企业所有干部都由政府部门来任命,董事长不能制约总经理,总经理不能制约副总经理。

建立规范的出资人制度,应把握三点:一要明晰企业内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这个代表在一个企业一定要是自然人,而且必须通过招聘产生,必须赋予它相应的权力;二是出资人代表要按规范程序给予董事会行使国有资产投资人职能;三要建立严格、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出资人代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尽职尽责。

(二)要建立规范的产权组织形式。

我们不能仅仅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考虑,要从经济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最初的产权形态叫业主制,跟我们现在的雇主制差不多,一个人是老板,其他人是雇员,产权制度很清楚。

但是这种业主制有个问题解决不了,就是资本有限,不能赚更多的钱,这样就引入了股份制,扩大了资本。

形象地说,如果业主制是一个人的资本主义,那么股份制就是几个人的资本主义。

到20世纪50年代末又有了发展,为了进一步放大资本,资本家把一部分股权以有偿、优惠的形式给了劳动者,使股权进一步分散,又形成了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

到后来,资本经营者觉得还不够,要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股权结构还应改善,让有才华的专家学者进入董事会,成为非资产董事,即非资本董事决策企业事务。

这说明资本主义的股权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的国企改革就是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尽量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国企改制在产权组织形式方面应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尽量不搞独资,如果必须搞独资的话,也要搞多个国有部门的联合独资,以避免形成垄断;二是尝试国家控股的多种股权设置。

绝对控股尽量少,要相对控股,特别是搞“黄金股”的控制形式。

黄金股这个概念来自于英国,就是通过法律规定使企业中的极少量资本,拥有特殊的权利,在重大问题上可以一票否决。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四两拨千斤;船小好调头。

如果企业经营不下去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处置它,卖不出去就搭配着送出去。

三要科学设置和有效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政府要给国有企业选派至少两名独立董事,以保持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但这方面产生了误区。

一些人认为,要激励独立董事,就得给独立董事股权,因此,好多独立董事在企业持有股份。

这种董事就不能叫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不能在所在企业持股。

那么,怎样激励独立董事呢?现在正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一种办法是按上市公司的交易量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独立董事基金,独立董事的薪金奖金从此基金中发放。

这个钱还是出自这个企业。

如果要搞独立董事必须把握两点,这个人一要独立,二要“懂事”。

三)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十分混乱,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混在一起,使法人治理结构很不规范。

西方的法人治理有三层,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关系非常清楚。

我国是八架马车,老三会,新三会,再加一个经理班子,一个外部监事会,关系十分复杂和混乱。

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党委和厂长的关系很难协调。

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各管理层也基本上由上级任命,各层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领导、制约,最终使企业无法有效运作。

近几年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没有一套合适的办法。

在目前的情况下,主要是理顺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四者关系。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体现中国特色,把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起来。

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不管谁管干部,优秀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市场机制选出。

这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可以选到真正有才华的人;二是入选的人必须努力工作,否则有下岗的压力。

但是我们的国情是党管干部,怎么把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结合?我们经过研究已经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先党委提条件并公
布,再由有关部门在社会上招聘,经过筛选,剩5个或3个人时,由党委来确定。

这个方案才开始试点。

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必须走出几个误区,一是走出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或董事由国家部门指定的误区,通过市场招聘产生董事长和董事;二是走出企业的资产出资人是一个机构、一个班子的误区,变出资人为自然人;三是走出董事长比总经理大的误区,两者是不同责任的主体;四是走出照搬西方模式的误区,要把西方的东西研究清楚,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