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近50a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陈猛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04期摘要:全球气温回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黑龙江省水稻的实际产量。
本论文分析了黑龙江省气温变化的特征,然后介绍了气温变化给水稻种植区域、水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黑龙江省;气温变化;水稻产量;影响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391 分析黑龙江省最近几年的气温变化黑龙江省地处于从温润区过渡到半湿润区,从暖温带过渡到寒温带的区域内,气温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5℃左右。
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为平均最低气温,其次为平均气温,最后为平均最高气温[1]。
在20世纪50~70年代间,黑龙江地区未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温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气温逐渐开始上升。
笔者调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发现近120a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4℃,其中冬季气温上升的幅度最大,约为1.8℃。
黑龙江省在1990年突然遭受了气温变暖的影响,进而变成了年增暖中心。
笔者还从一些资料中发现,黑龙江在近50a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2℃,这就相当于黑龙江向东和向北分别移了4个经度和2个纬度。
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黑龙江有可能会将第1积温带转移到大兴安岭以北,而其余的积温带则会消失。
2 对水稻的种植区域造成的影响水稻研究专家表明,随着气温变暖,年积温会不断增加,这样一些原来没有足够积温的地区就获取了充足的积温,进而使水稻的实际生长需求得到了满足,并增加了更多适合种植水稻的区域。
笔者通过调查一些农业资料以及黑龙江最近几年的气象条件后发现,气温变暖能够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不论是自然条件而引起的气温变暖,还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气温变暖,这些都会对黑龙江省所种植的水稻产生影响,使水稻的总产量增加,此种情况不仅在适宜种水稻的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在不适宜种水稻地区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2]。
黑龙江省50a来度日的时空分布特征
(.l aeC ne f i n j n rv c, el ga gH ri 5 0 0 1 i t etr l g agPoi e H i nj n abn10 3 ; Cm o Heo i n o i 2 H i nj n eerl ia O sra o n eh i u pa C ne, el gi gH bn1o 3 ) . e o ga gM t o gcl bevt na dT cnc S po e t H i nj a i 5o o l i o o i l a r o a n r
h yb t a inf a tltu ia dsr ui . T e oI h d sg ic n ai dn itb t n T e HDD d C r ihy c r ltd wi e cre p n ig p r d a ea e l i t l i o h n a DD weehg l or ae t t ors dn e o vrg e hh o i tmp rtr,h e eau te HDD h n e n a p oi h s t h a e eau f h ods ao , i eCDD c a g d i al e C a g di n o p st p a ewi teme ntmp rtr o ec l es n whl t e h e t eh h n e nasne
与 下 果 日平 均 气 温 高 于该 基 础气 温 ,那 么这 一天 的热 度 日为 下降 的趋势 , 黑 龙 江省 气 温 上升 趋 势 相反 , 降速 率 为
2. d1 T . 0 黑 零 。冷 度 日与热 度 日相 反 , 日平 均气 温高 于基 础气 温 的 1 54℃ ・/0a通过 了 0 1的显 著 性检 验 。近 年 来 , 龙 指 累积 度 数 , 度 日值 越大 , 冷 表示气 温 越高 , 日平 均 气温 低 江 省气 候变 暖显 著 ,尤其 是冬 季 的增 温超 过其 他 季节 , 若 所 于 基础 气 温 , 无冷 度 日。 则 某 一 年 的度 日数计 算 如下 :
近50a黑龙江省暴雨的气候特征
近50a黑龙江省暴雨的气候特征高振铎;娄德君;李治民【摘要】本文对1961~2008年黑龙江省暴雨、区域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极值分布特征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的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暴雨发生频率最高的是7月下旬;黑龙江省区域性暴雨较少,以局地暴雨为主,但都具有4a左右的年际尺度周期变化;在总暴雨日数偏多的年代,区域性暴雨占的比例也偏大;暴雨集中区主要在齐齐哈尔西部、黑龙江省的中部(哈尔滨、绥化东北部、伊春南部、鹤岗西部、佳木斯西部)和佳木斯的东部3个区域.不同的年代暴雨大值区域差异较大.【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年(卷),期】2011(028)001【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暴雨;区域暴雨;变化;分布【作者】高振铎;娄德君;李治民【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北部,地域辽阔,是我国的农业大省。
近百年来,黑龙江省的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很高,约占32%左右,对农业危害极大。
据统计[1],1949~2000年,黑龙江省涝灾成灾农田2.25× 107hm2,粮食减产209亿kg,尤其是1980年代损失严重。
暴雨洪涝灾害最典型的是1998年夏季,嫩江、松花江干流流域出现特大暴雨,造成150 a一遇的特大洪水。
全省63个县市、840个乡镇、553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09×106hm2,成灾面积2.42×106 hm2,绝产1.38×106hm2,各种损失高达315.7亿元。
涝灾发生频率高、影响区域大,给全省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巨大损失,因此,暴雨已成为黑龙江省防灾减灾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2-6],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黑龙江省暴雨天气气候事件,探索其变化规律,对于加强灾害预警、预报及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近50a黑龙江省暴雨的气候特征
第2 卷 第 1 8 期
2 年 3月 0 1 1
文 章 编 号 :0 2 2 2 (0 0 — 0 5 0 10 — 5 X 2 1)1 0I ONq I EL ANG E E M T oRoL oGY
Vo: No 1 128 .
Ma . r 20l1
arash ay ris oa h ay risi el g a g poic a e e,a d uu l a er a n al r r ev an,lcl ev an n H i n j n rvn e w sfw r n sal w s4 yas n u l e o i y y
1 引 言
松 花江 干 流流 域 出现 特大 暴 雨 , 成 1 0a 遇 的特 造 5 一
黑 龙 江省 位 于 中 国的最 北 部 , 地域 辽 阔 , 我 国 大 洪水 。全 省 6 是 3个 县 市 、4 8 0个 乡镇 、5 5 3万 余 人 受
的农 业 大省 。近 百年 来 。 龙 江省 的暴 雨 、 黑 洪涝 灾 害 灾 , 作 物受 灾面 积 3 9 l m . 农 . x O h 成灾 面积 2 2 16 0 . X 0 4
总 结 分 析 . 出 以 下 结 论 : 龙 江 省 的 暴 雨 主 要 集 中在 7 8月 , 雨 发 生频 率 最 高 的 是 7月 下 旬 ; 得 黑 - 暴
三江平原50a来气温及降水变化研究_栾兆擎
1
1. 1
资料及方法
资料
3 收稿日期 : 2006 - 9 - 29。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171017, 40301001) 资助 。 作者简介 : 栾兆擎 ( 1976 - ) ,男 ,山东淄博人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与环境方面的研究 。
第 21 卷 第 11 期 2007 年 11 月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Journal of A 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 ent
Vol . 21 No. 11 Nov . 2007
文章编号 : 1003 - 7578 ( 2007) 11 - 039 - 05
- 1
10 称为气候倾向率 , 其单位为某要素单位 ・ ( 10a ) 。由于 a1 有单位 , 所以它的数值大小不能在不同的 变量中比较 ; 甚至在同一要素的不同地点 (区域 )也不能进行比较 。
气候趋势系数 气温和降水序列是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其中 , 逐年时间是递增序列 , 即 1, 2, 3, … n。如果 n 个 时刻所对应的要素序列与自然数列相关显著 , 表示该要素气候趋势明显 , 存在增加 (减少 ) 趋势 。要素与
6月 0. 269 1. 919 0. 245
7月 1. 154
8月 1. 333
9月 1. 030
10 月 0. 150 1. 785 0. 133
11 月 0. 139 4. 323 0. 191
12 月 0. 100 5. 754 0. 158
年
0. 666
年较差
5. 422
讷河市近50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Z i x u n t a i1、引言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地跨东经124°18′50″~ 125°59′30″,北纬47°51′30″~48°56′16″。
面积66.74万公顷。
气候呈现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明显。
、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比较多且很频繁,主要有旱灾和局地强降水引发的洪涝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危害比较大。
因此,充分分析讷河市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掌握当地小气候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2、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利用讷河市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温度、积温、降水。
气象要素的年、季统计分析按自然天气季节划分,采用统计分析变化趋势线,客观反映气候变化趋势,揭示近50a气候演变规律。
3、讷河市近50a的气候变化3.1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1961-2010年气候变化趋势总体上逐渐变暖,年平均气温变化特征呈平稳上升趋势。
从气温的年代差异看,20世纪60年代最低,全市平均气温为0.69℃,21世纪初的10年平均气温最高,为2.66℃。
20世纪80年代开始气温上升明显加快,平均每10年升高超过0.5℃。
1988年以来暖年明显增多,气温明显升高,气候变暖的趋势十分明显。
3.2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讷河市各季节平均气温均表现为上升趋势。
冬季的上升最为明显,平均每10a上升0.67℃,夏季上升幅度最小,平均每10a上升0.41℃。
3.310℃以上活动积温变化趋势分析10℃以上活动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
伴随近50a讷河市气温的不断升高,积温明显增多,说明农作物所需的热量条件更加充足,当地农户可以依据当年气象部门积温预报适当引进中晚熟农作物品种以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4、讷河降水的变化特征4.1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从年降水量可以看出,降水量年份之间波动较大,其中1998年降水最多达713.7mm,高于常年降水量231.8㎜,1976年降水最少为307.6mm,低于常年降水量174.2mm。
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分析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西部地区因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较高的农业发展潜力备受关注。
作物生长季的平均温度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气候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深远。
对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部地区的气候特点1. 温度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地处寒温带,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全年平均气温约为 -3℃至3℃。
春季气温起伏较大,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冬季气温为最低。
而作物的生长季一般指从播种到收获的时间段,仅占全年时间的一小部分,因此对该时段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更有指导意义。
2. 降水西部地区降水量分布不均衡,靠近黑龙江河谷和其支流的地区降水较多,而西北部地区则较为干旱。
降水较少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因此需要对温度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二、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1. 温度起伏在西部地区,作物生长季温度呈现出较大的起伏特点。
春季温度由低变高,夏季温度高,秋季逐渐降低,冬季进入寒冷期。
这种温度变化对不同作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作物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2. 温度与作物生长作物的生长受温度影响较大,通常来说,不同作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也不同。
小麦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宜的平均温度在15-20℃之间;而玉米则对温度的要求适中,平均温度在20-30℃之间;而棉花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适宜的平均温度在25-35℃之间。
结合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来分析生长季的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3. 温度变化趋势通过对西部地区近年来气温数据的分析发现,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这种趋势对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作物的生长期缩短或提前,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对于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需要引起农业生产者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和研究。
三、对策建议1. 科学调整种植结构针对气温升高的趋势,建议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更适应气温变化的作物种植,以减少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分析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寒冷的地区,其西部地区更是如此。
作物生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探究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变化特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季节变化来看,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一般来说,作物生长季一般为春季到秋季,即3月到10月,这个时期的平均温度是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可以概括如下:春季(3月至5月)明显升温,平均温度逐渐回暖,有利于作物的发芽和生长;夏季(6月至8月)是作物生长季的高温期,平均温度较高,但由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夏季的日照时间较长,而且降水相对较多,作物的生长条件仍然比较有利;秋季(9月至10月)平均温度逐渐降低,但仍然比较适宜作物的收获。
从年际变化来看,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
这种年际变化主要源于气象系统的年际变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些年份,平均温度较高,作物生长条件较好;而有些年份,平均温度较低,作物生长条件较差。
这种年际变化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也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
从长期趋势来看,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存在显著的升高趋势。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气温也逐渐升高。
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的长期趋势分析可以发现,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这种升高趋势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水平。
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分析黑龙江省西部地处东北亚大陆性气候区域,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这种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寒冷地区,冬季气温极低,夏季气温不高,因此整个作物生长季的平均温度变化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对该地区历史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温度的升高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而夏季和冬季的升温幅度相对较小。
二、温度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秋季温度升高对作物成熟期的影响随着秋季温度的逐渐升高,作物的生长期延长,收获期推迟。
虽然气温升高对晚熟作物产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容易导致早熟作物农作物在成熟期过度腐烂、变质,影响其品质和市场价值。
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作物的生长季节提前,播种期提前,一些早熟作物因为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发育受到一定的限制,温度升高会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提前进入抽穗期,有利于增加产量。
虽然黑龙江省西部夏季气温相对较低,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夏季温度逐渐升高,这对该地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温度升高会导致土壤水分的过度蒸发,降低土壤湿度,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虽然黑龙江省西部冬季气温极低,但随着气候变暖,冬季气温也有所上升。
这对作物的越冬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是对农作物的越冬生存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增加传染病的风险,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应对策略针对黑龙江省西部作物生长季平均温度变化特征,农业生产者和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从而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1. 通过改进品种来适应气候变化选择适应温度变化的作物品种,培育适应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提高耐热、耐寒、抗病功能,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和适应性。
2. 采取合理的栽培方式来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合理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作物种植方式,如旱作、湿作、覆盖作和保温栽培,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
黑龙江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孙彦坤;高璐迪;雷德福;张立友;周立威;孙千然;李文华【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47)005【摘要】利用黑龙江省78个站点1965~2014年日平均气温数据,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分析法和SPSS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黑龙江省稳定通过≥0℃、≥3℃、≥5℃、≥10℃农业界限温度起止日期及持续日数特征。
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965~2014年,≥0℃、≥3℃、≥5℃、≥10℃界限温度起始日期均呈提前趋势,每10年分别提前1.2、0.8、1.1和1.6 d;终止日期呈延后趋势,每10年分别延后1.5、1.1、0.9和0.8 d;对应的界限温度持续日数依次为209.9、191.5、179.0和141.1 d,界限温度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每10年分别增加2.8、1.8、2.1和2.4 d。
界限温度空间变化随纬度降低起始日期呈提前趋势,终止日期呈延后趋势,持续日数从北至南呈U型增加趋势,其中东南部大庆地区和西南部牡丹江地区起始日期出现较早,终止日期延后较多,持续天数普遍高于北部地区。
除≥10℃界限温度,各界限温度起止日期及持续日数与年平均气温均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总页数】10页(P44-53)【作者】孙彦坤;高璐迪;雷德福;张立友;周立威;孙千然;李文华【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依兰县气象局,黑龙江依兰 154800;吉林省白城人工增雨基地,吉林白城 13700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 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2+2【相关文献】1.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张家悦;金思敏;刘明涵;李颖2.黑龙江省近50 a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J], 李瑶;于宗辰;高璐迪;李浩然;许佳琦;孙千然;孙彦坤3.未来黑龙江省15℃界限温度特征分析 [J], 庞博;李百超4.辽宁省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J], 张家悦;金思敏;刘明涵;李颖;5.1978—2019年铜仁市万山区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J], 曾小江;杨碧桃;安承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近49年地温变化特征及地气温关系初探
黑龙江省近49年地温变化特征及地气温关系初探王萍;王晾晾;朱海霞;宫丽娟【期刊名称】《黑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07【摘要】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地温近年的变化特征及地温和气温的关系,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27个气象观测站的1961~2009年的气温、地温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49年来年平均地温在1.8~8.0℃,年平均地温最低出现在1969年,最高出现在2007年。
2月15日~10月12日,地温大于气温;11月12日~2月14日地温小于气温,但10月13日~11月11日,则出现地温有时大于气温有时小于气温的波动情况。
并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嫩江、明水、富锦市地温与气温关系模型。
【总页数】3页(P25-27)【作者】王萍;王晾晾;朱海霞;宫丽娟【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相关文献】1.1964—2015年霸州市地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J], 闫利霞;秦云苗;杨海良;张娟;乐章燕2.黑龙江省近47年生长季浅层地温变化特征 [J], 王会;刘滨辉3.通辽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近50年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地温和气温的相关分析 [J], 包永莲;高荣;尤莉4.近50年恩施市气温与浅层地温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J], 谭艳立;罗菊英;向远5.东营站季节性冻土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和地温关系 [J], 杜肖肖;聂青青;王宗海;孙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空间特征分析
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空间特征分析李宏伟;田竹君;杨伟;李贤【摘要】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Sanjiang Plain during nearly 50years.[Method] 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ere computed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Sanjiung Plain,including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sunshine time,etc.A spatial interpolation map involving varieties of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nearly 50 years was generated based on the Kriging interpolation,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ere analyzed.[Result] Temperature of the Sanjiang Plai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latitude and altitude,and generally the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varied from 2.5 to 4.5 ℃,showing a zonal distribution.Precipitation of the Sanjiang Plain changed spatially and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varied from 500 to 600 mm symmetrically in northwest-southeast direction.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average annual wind speed in the Sanjiang Plain was identical with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pography here,and the average annual wind speed changed from 3.0 to 3.6 m/s in most regions.Relative air humidity of the Sanjiang Plain in the summer half year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always above 65%.The maximum illumination hours of the Sanjiang Plain in one year distributed similarly to the annual changing curve of solar declination,and both of them presented a normaldistribution and changed with geographic latitude.The day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 10 ℃ in the Sanjiang Plain were 135-146 d,and its distribution presented a latitudinal trend,with certain vertical zonality.[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meteorologic disasters in the Sanjiang Plain.%[目的]研究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不同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并使用这些数据计算各个站点的积温、潜在蒸散量等;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生成了近50年三江平原多种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图,并对这些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三江平原年平均气温为2.5~4.5℃,气温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呈带状分布;降水空间分异明显,多年平均降水为500~600 mm,降水基本以西北-东南方向左右对称;多年平均风速为3.0~3.6 m/s,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的空间格局十分吻合;夏半年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都在65%以上;;一年中该地区最大光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曲线类似,均呈正态分布,同时呈现出地理纬度差异性;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为135~ 146 d,呈现明显的纬向分布趋势.[结论]该研究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合组安排与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10【总页数】5页(P4493-4496,4525)【关键词】三江平原;气温;农业气象条件;日平均气温【作者】李宏伟;田竹君;杨伟;李贤【作者单位】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1.2农业气象学中,用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大气状态和物理现象所采用的特征量称为气象要素(Meteorologcal element),主要的气象要素有太阳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云、降水量、蒸发量、雷暴、能见度等。
黑龙江省近50a沙尘天气变化
黑龙江省近50a沙尘天气变化王凤玲;李江宁【摘要】利用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沙尘天气变化,过去50a,黑龙江省扬沙、浮沙、沙尘暴Et数都呈减少趋势,其中扬沙减少速率为1d/10a,浮尘减少速率为0.1d/10a,沙尘暴减少速率为0.3d/10a。
【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年(卷),期】2012(029)003【总页数】2页(P16-16,19)【关键词】沙尘暴;扬沙;浮沙;变化【作者】王凤玲;李江宁【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哈尔滨市气象局,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3.1沙尘天气给人类的活动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大风裹着的沙尘、浮尘到处弥漫,所经之处空气浑浊,呛鼻眯眼,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猛增;沙尘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低能见度可维持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昏暗的天空容易使人心情沉闷,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能见度低使交通事故频发,以至高速公路关闭,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严重时可造成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甚至停运或脱轨。
本文利用全省近50 a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黑龙江省近50 a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气候特征,研究黑龙江省沙尘天气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本文所用数据为黑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地面信息化逐日观测资料,提取观测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天气现象,出现相应沙尘天气现象则记录为一个扬沙日、浮尘日、沙尘暴日;历年值采用1971-2000年的气候标准值。
气候变化趋势或速率的估计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样本与时间序号(自然数列1,2,3…)的线性回归系数。
趋势系数为要素序列与时间序号的相关系数,趋势系数为正(负)时,表示要素在所统计的时间内有线性增多(减少)的趋势。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三类。
浮尘是当天气条件为无风或平均风速≤3.0 m/s时,尘土、细沙浮游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10 km的天气现象。
近52年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近52年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李彩侠;李俏;王雅珍;潘华盛;张立友;李维海;高见;孙彦坤【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14(21)6【摘要】根据1961—2012年黑龙江省72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应用线性趋系数法对全年、四季、年代际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平均气温有明显升高趋势,升高速率为0.35℃/10a。
冬季是增温的主要贡献者,平均每10a增加0.52℃。
全年和四季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呈增加趋势,2000s增温最明显;黑龙江省年降水量波动中呈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76mm/10a,减少趋势不明显,但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秋季是降水量减少最大贡献者。
年和四季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各不相同;黑龙江省全年和四季日照时数都呈减少趋势,其中,全年日照时数减少速率为26.07h/10a。
春季是日照时数减少的最大贡献者。
全年和四季日照时数随年代际变化呈非一致减少趋势。
【总页数】6页(P187-192)【关键词】黑龙江省;气候资源;线性趋势法;变化特征【作者】李彩侠;李俏;王雅珍;潘华盛;张立友;李维海;高见;孙彦坤【作者单位】黑龙江工业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气象台;吉林省白城市人工增雨基地;黑河市气象局;肇源县气象局;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21【相关文献】1.近50年和龙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杨鹤;李泽;解彦维;金元俊2.近50 a兴山县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何晓旭;张丽;姜玉印;魏鸣3.近50年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分析 [J], 方丽娟;陈莉;覃雪;万琳琳4.近57年新疆阿勒泰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田忠锋; 潘雪梅5.近42年万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曾小江;刘德灿;皮小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龙江省黑土区近50年来四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黑龙江省黑土区近50年来四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陈晶;杨帆;田宝星;孙彦坤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2013(20)3
【摘要】基于黑龙江省黑土区24个市县1961—2010年的逐日气温数据,运用空间插值分析和趋势性分析,从空间和时间上对黑龙江省黑土区四季气温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黑龙江省黑土区全年及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皆是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并且高温区逐渐向北移动。
50a来黑土区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四季气温在时间变化上存在季节性差异,尤其是春、冬季升温显著,且冬季升温大于春季,说明冬季增暖对年平均气温升高贡献最大。
10a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出现在1961—1970年的冬季,最大正距平出现在1981—1990年的秋季。
【总页数】5页(P150-154)
【关键词】黑土区;气温;季节;ArcGIS
【作者】陈晶;杨帆;田宝星;孙彦坤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8.021
【相关文献】
1.近50年黑龙江省黑土区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J], 张立友;陈晶;李维海;高见;杨帆;田宝星;孙天一;孙彦坤
2.关中地区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鲍小娟;殷淑燕;彭维英
3.近50年来黔东南地区浅层地气温差的时空特征分析 [J], 顾欣;张艳梅;黄大卫
4.近50年来河南省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史佳良;王秀茹;李淑芳;李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50年界限温度及积温气候特征变化分析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50年界限温度及积温气候特征变化分析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是中国北方一片茂密的森林地带,也是大兴安岭地区的核心区域。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一片森林保护区,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气候变化对于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气候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本文将对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50年界限温度及积温气候特征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状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界限温度变化情况。
界限温度是指植物生长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临界值,是植物生长和分布的重要参考标准。
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界限温度呈现出温暖化的趋势。
50年来,该地区的最低温度逐渐上升,而最高温度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
这意味着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气候逐渐变暖,冬季的寒冷程度减弱,夏季的炎热程度增强。
这对于当地植被的生长和动物的生存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来分析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积温气候特征变化情况。
积温是指植物在一个生长季内所累积的有效温度总和,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气候指标。
根据气象统计数据,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积温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意味着植物在生长季内所获得的有效温度总和逐渐增加,对于当地植被的生长和繁衍具有促进作用。
过高的积温也可能导致植物的早熟和干旱,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综合以上两点分析可知,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气候在近50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温暖化的趋势。
这一变化对于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将产生重大影响。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大兴安岭根河林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植被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逊克县近50a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逊克县近50a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吴春德;张晓芳;张春媚
【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
【年(卷),期】2010(27)3
【摘要】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逊克县1961~2005年共45 8的气候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出了逊克近45 a的温度要素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的结果:逊克县自1961~2005年,45 a平均气温以0.387℃/10 a的趋势变暖,年平均最高温度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也呈增暖的趋势.一年四季中,夏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幅度略低于其他季节,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的变暖最为突出,平均温度以0.608℃/10 a的变化率升高.
【总页数】3页(P12-13,20)
【作者】吴春德;张晓芳;张春媚
【作者单位】逊克县气象局,黑龙江逊克164400;伊春市气象局,黑龙江伊春153000;逊克县气象局,黑龙江逊克1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7.3
【相关文献】
1.辽宁省丹东市近50a来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J], 谭丽静;徐金秀;范佳文;单璐璐
2.逊克县近50 a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吴春德;张春媚
3.乌鲁木齐机场近50a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J], 朱蕾
4.近50a腰古站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J], 韩长峰
5.中国近50a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乔丽;吴林荣;张高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庆市近50a来的气温变化及突变分析
大庆市近50a来的气温变化及突变分析
高洪程;周明丽;娄德君
【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利用Morlet小波变换方法和3种突变检测方法对大庆市近50a气温变化的周期特征及突变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大庆市的气温变化具有1.5a、4a左右的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和12~15a左右的年代际尺度的周期变化,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气温的冷暖交替具有突变特征,突变点为1987年.【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高洪程;周明丽;娄德君
【作者单位】大庆市气象局,黑龙江,大庆,163000;大庆市气象局,黑龙江,大
庆,163000;齐齐哈尔市气象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近50a来黄河源区降水、气温及径流变化分析 [J], 康颖;张磊磊;张建云;陈琦芳;徐郡瞞
2.邢台地区近50a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J], 李武龙;张杰;赵玉兵;刘瑾;孙东磊
3.石河子地区近50a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J], 向导;田苗;刘勇;
4.卡若拉冰川区域近50a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旦增措杰;卓玛;旦增旺
堆;次旺;
5.惠水县近50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J], 谢智沛;殷子月;喇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50 a哈尔滨地区夏季低温指数变化特征
近50 a哈尔滨地区夏季低温指数变化特征谭雪玥;谭玉龙;郭令【期刊名称】《黑龙江气象》【年(卷),期】2021(38)4【摘要】利用哈尔滨地区1971-2020年12个气象观测站的夏季(6-8月)逐日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数据资料,结合低温指数模型,分别利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哈尔滨地区近50 a夏季低温指数变化规律和周期变化,并分析其与气温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近50 a来,哈尔滨地区夏季平均低温指数呈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1.256 d/10a,趋势系数为0.482,通过了0.05显著性检验。
突变年出现在1983年前后,夏季低温指数变化与气温变化之间呈负相关。
哈尔滨地区夏季低温指数在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存在显著的准2-4 a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存在显著的准6 a周期,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
这与小波方差得出的结果一致。
21世纪00年代以后哈尔滨地区夏季低温指数周期不显著。
【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低温指数;突变;气候倾向率;哈尔滨【作者】谭雪玥;谭玉龙;郭令【作者单位】通河县气象局;虎林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相关文献】1.近50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变化特征2.近50年来夏季西风指数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3.近50a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4.基于湿润指数的近50年和田地区地表干湿变化特征5.华北地区夏季水资源特征分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Ⅰ):近40年华北地区夏季水资源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尔、 佳 木斯 、 牡丹江 、 伊春 、 漠河) 1 9 6 1 — 2 0 1 0年 的 日平 漠河 六 个 城 市 依 此 分 布 在 黑 龙 江 省 的南 、 西、 东、 东
均 气 温 数据 。 通过 5 d滑 动 平 均法 , 计算 各 地 区稳 定 南 、 东北 、 北 六个 方位 , 囊 括 了黑 龙 江 省 大 部 分 的气
黑龙江省近 5 0 a 农业界限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李 瑶 , 于宗辰 , 高璐迪 , 李浩然 , 许 佳琦 , 孙千然 , 孙彦坤
( 东北农 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学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3 0 )
摘 要 : 利 用 黑 龙 江 省 6个 站 点 的 1 9 6 1 — 2 0 1 0年 日平 均 气 温 资 料 , 利用 5 d滑动 平 均 法 对 该 省 ≥0
பைடு நூலகம்
℃、 1 0 c c 界 限 温 度 进 行 了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近5 0 a 来。 黑 龙 江 省 ≥O o C、 1 0℃起 始 日期 均 呈 提 前 趋 势, 分别为平均 每 1 0 a提 前 1 . 9 、 1 . 3 d 。 ≥O q C 、 1 0℃终 止 日期 均 呈 推 迟 趋 势 , 分别为每 1 0 a推 迟 1 . 2 、 0 . 6 d 。稳 定 通 过 ≥0℃积 温 历 年 平均 值 为 2 9 6 1 . 7℃ ,倾 向率 为 3 9 . 0 ̄ C / 1 0 a ,呈 递 增 趋 势 ; 通
农 业 生产 季 节 、 充 分 利用 热 量资 源 、 提 高 土地 利 用 效
本 文所 采 用 的气 温 资料 为 哈 尔 滨 、 齐齐哈尔、 佳
率 提 供科学 依 据 。积 温是 重要 的气 候资 源 , 积温 的多 木斯 、 牡丹江、 伊春 、 漠 河共 6个气 象站 点 1 9 6 1 — 2 0 1 0 少 不 仅 影 响作 物 生 长 发 育 、产 量 和 质 量 以及 作 物 本 年 的 日平均 气温 数 据 。为 了计 算方 便 。 依 据经 验 把 3
通 过 0℃, 土壤 开 始解 冻 : 标 志着农 业 生 产 的开 始 一 农 0℃等值 线 。
耕 期 。稳 定通 过 l O℃后 , 喜 温作 物 开始 生 长 , 喜凉 作 3 资 料与 方法
物 进 入 积极 生 长期 。研究 农 业 界 限温 度 为 合理 安 排 3 . 1 资料来 源
1 3 5 d , 倾向率为 2 . 0 d , l o a , 呈递增趋势。
关键 词 : 农业界限温度; 滑动平均法 ; 起 止 日期 ; 积温 ; 时 空 变 化
中 圈 分类 号 : ¥ 1 6 1 . 2
文献标识码 : A
1 引 言
解, 从 而为农 耕 生产 提供 气象 条件 参 考依 据 。 黑 龙 江省 位 于 欧亚 大 陆东 部 、 太平洋西岸 、 中 国
过t >0℃持 续 日数历 年平 均 为 2 0 4 d , 倾 向率 为 3 . 1 d / 1 0 a , 呈 递 增 趋 势 。稳 定 通 过 ≥ l 0℃积 温 历 年 平 均值 为 2 5 1 5 . 3 o C,倾 向 率 为 3 7 . 4 ̄ C / l O a ,呈 递 增 趋 势 ;稳 定 通 过 ≥1 O℃持 续 E l 数 历 年 平 均 为
的早 晚 ; 温度还 影 响作 物病 虫害 的产 生和 发展 。农 业 1 9 9 0年 3 0 a的平 均 状 况看 。全 省年 平 均气 温 多 在一
界 限温 度是 具 有 普遍 意 义 的 ,春季 日平 均 温度 稳 定 5 — 5℃之 间 , 由南 向北 降 低 , 大致 以嫩江 、 伊 春 一线 为
第3 2卷 第 2期 2 0 1 5年 6月
黑 龙 江 气 象
HE I L ONG J I ANG ME T E OROL OG Y
V0 1 . 3 2 N o . 2
J u n . 2 0 1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2 - 2 5 2 X ( 2 0 1 5 ) 0 2 — 0 0 1 6 — 0 3
温 度与 农业 生产 的关 系非 常 密切 ,直 接 影 响作 2 研 究 区域概 况
物 的分 布 、 生 长 和产 量 ; 温 度 同时 影响 作 物 的 发育 速 度 ,从 而影 响 作 物全 生 育期 的长 短及 各 发 育 期 出现 最 东 北部 ,气 候 为温 带 大 陆性 季 风 气 候 。从 1 9 6 1 —
第 2期
李
瑶, 等: 黑 龙江 省 近 5 0 a农业 界 限温度 变化 特征 分析
通 过 0℃、 l O℃农 业 界 限 温度 的起 止 日期持 续 日数 、 候情 况 .所 以可 以用 这 六个 站 点 的数 据来 概 括 整个 积 温 的年 际变 化 、 年代 际 变化 , 分 析各 指标 近 5 0 a的 省份 的农 业界 限温 度变 化 的情 况 。
变 化规 律 .以增 进 对该 地 区农 业 气 候 条 件变 化 的了 3 . 2 分 析方 法
身 全 部生 命 过程 。而 且也 影 响作 物 的分 布界 限种 植 月 1日定 为第 一 天 。则 3月 2日为 第二 天 。 以此 类 制 度 和栽培 方式 。
推。
本 文 选用 黑 龙 江省 典 型 地 区 ( 哈 尔 滨 、齐 齐 哈
由于 哈尔 滨 、 齐 齐 哈尔 、 佳木斯 、 牡丹江 、 伊 春 和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3 — 1 第一作者简介 : 李 瑶( 1 9 9 4 一 ) , 女, 黑 龙 江省 哈 尔 滨 市 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本 科 生 基金项 目: 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 S I P T计 划 项 目( 2 0 1 4 1 0 2 2 4 0 9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