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内大学教育
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光辉一页
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光辉一页——国立东南联合大学的筹办与并入暨南大学(发布单位:宣传部来源:日期:2006-4-20 点击:1150)夏泉一、筹办历史背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坚持持久抗战,培养传承民族文化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抗战前主要集中于平津和沪宁杭的中国高校,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大规模西迁运动。
在抗战大后方西南、西北分别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西北联合大学等高校,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则整体迁校西南。
与1937—1938年这批西迁高校相比,东南联合大学不仅默默无闻,而且筹办的历史背景也不完全一样。
在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上海租界在整个华东沦陷区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孤岛”。
“其时大江南北各地之公私立学校多奉令避地上海,青年云集,弦歌不辍,俨成敌后之精神堡垒。
文教同人,如此支持危局者凡四年有余,敌伪虽威胁利诱,均终屹然不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入租界,“孤岛”不复存在。
中、美、英与日本正式宣战。
租界内所有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以局势突变,大多宣布停办,筹划内迁。
国民政府教育部为“维护上海高等教育,招致大学人才起见,毅然决定筹设国立东南联合大学于浙江省境,以便收容自上海内撤各专科以上学校之员生。
”教育部规定:“上海各大专学校除在内地已设有分校外,一律参加东南联合大学。
”二、设立东南联合大学筹备委员会1942年1月15日,教育部决定成立东南联合大学筹备委员会,以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为主任委员,王凤喈为副主任委员,胡健中、骆美奂、张寿镛、曹惠群、杨永清、黎照寰、樊正康、裴复恒为委员,校址设于浙江境内。
1月20日,加派阮毅成、许绍隶、许逢熙为委员。
4月6日、9日,又增加胡寄南、李培恩、胡敦复为委员。
6月下旬,由暨南大学建阳分校主任周宪文代替王凤喈为副主任委员。
委员中大多是上海公私立大学校长,如黎照寰为国立交通大学校长;另有部分委员是地方官员,如阮毅成是浙江省民政厅厅长和浙江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驻金华),1942年4月阮毅成在金华曾抱病参加筹委会会议,许绍隶为浙江省教育厅厅长,胡健中为《东南日报》社社长。
中国高校大西迁
中国高校大西迁抗战爆发前夕,我国共有高等学校108所,大部分集中在中东部。
其中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占45所,北平、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占30所,广东占7所。
以上三地区共有82所,占我国高校总数的3/4强。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上述地区的高等院校首当其冲,备遭蹂躏。
1937年7月28日午夜,日军用密集的炮火彻夜轰击南开大学,7月29日又派飞机以南开为目标,对天津进行了长达四小时的连续轰炸。
之后,又将军车开进南开,将尚未炸毁的楼房泼上汽油点火烧毁。
南开大学的秀山堂、木斋图书馆、芝琴楼女生宿舍、单身教授楼和大部分平房均被夷为平地。
南开中学部的西楼、南楼和小学部的教学楼也成了一片废墟。
南开的一口重18000斤、镌有全部《金刚经》的大钟也被日军拉走,熔为做枪炮子弹的材料。
南开的事例只是抗战中众多被日军破坏的文教机构的一个典型。
据统计,从1937年7月起到1938年8月底止,全国108所高校中遭日寇破坏的有91所,遭严重破坏而停办的有25所,全部被毁坏的10所,直接财产损失达33604879元。
各高校损失的珍贵资料,如南开大学关于华北经济的研究资料,清华大学收集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档案资料,北京大学的关于中国地质的资料,等等,都是无价之宝,更是无法也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受战火影响,全国有半数的中等学校学生无法上学,129700多所小学和幼稚园被破坏(约占全国小学、幼稚园总数的44%)。
被破坏的中小学校与社会教育事业机关的财产损失达18300余万元。
除用炮火轰炸我国教育机关外,日本帝国主义还对不听命于己的广大爱国师生进行残酷的迫害。
上海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天津耀华学校校长赵君达等因坚持抗日立场,惨遭特务暗杀。
著名教育家宋泽夫被日军逮捕,迫害致死。
燕京大学教授张东荪被日军长期关押,受尽折磨。
野蛮的轰炸和破坏吓不倒中国政府和人民。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得知南开被炸的消息,向记者发表谈话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
陈立夫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张珊珍 内容提要 陈立夫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
八年抗战期间,陈立夫担任近7年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长。
在战争艰难岁月中,陈立夫在拟订战时教育政策、方针,迁播高校,增设、改进中国高等教育,推进中等教育、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发展边疆教育和华侨教育,以及救济、培养与征召青年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中国教育不仅没有因战争而停顿,相反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但是,陈立夫执掌教育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在教育部门维护蒋介石的专制独裁,实行思想统制,防共反共,抵制“赤化”,逆时代进步大潮。
功过是非,历史会给予公允的评价。
关键词 陈立夫 抗战 教育 国民政府 陈立夫(1900—2002年),原名祖燕,字立夫,浙江吴兴人。
因其叔父陈其美为国民党元老、其兄陈果夫为蒋介石近臣,1925年,留美归国年仅25岁的陈立夫弃工从政,担任蒋介石的机要秘书,从此平步青云,在长达2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职权扩大到政界、军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经济界,成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
多年来,陈立夫因其与兄陈果夫组建“国民党中央俱乐部”(即CC)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中统)而扬名,但很少有人关注他曾经在八年抗战中出任过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而他在这一时期的所作所为以及是非功过则更加鲜为人知。
本文试图根据掌握的资料,对此做一番初步的介绍与探讨。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
日军来势凶猛,短短的几个月间,平、津、京、沪相继失守,华北、华东大片国土沦陷。
战争使中国教育陷于混乱之中。
“各地之机关学校,均以变起仓卒,不及准备……损失之重,实难数计”。
①在此紧急关头,初迁武汉的国民政府,决定走马换将,重振旗鼓,委任陈立夫出任教育部部长。
1938年3月7日,陈立夫在重庆披挂上阵,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1938年3月—1944年11月)的教育部长生涯。
一 战时教育政策、方针与方案的拟订初到任上,陈立夫首先就面临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制定战时教育政策以支撑战时的中国教育?当时在教育界有两种强烈的声音。
二战时期,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历史
二战时期,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历史抗战八年,中国教育事业不但没有因为战争停止前进,反而于战火纷飞中得大发展。
仅以高等教育为例,大学数量由战前的108所增至1945年的141所;在校师生数量增加了48%,学生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几乎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第一媒体主流观点:抗战爆发后,最主流的舆论观点是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东南沿海教育发达地区首当其冲,相继沦陷,中国教育事业损失巨大。
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统计,战前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共计108所,战争爆发后,77所被迫内迁后方,另有17所被迫停办;原有公立中学,多数设在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大多停办,青年失学者极多;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初等教育,学生年龄过小,学校无法内迁,只得随国土一并沦陷,其所受日军奴化教育也最深。
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教育界内部也围绕着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
最主流的意见,是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
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如“化学师生可从事军用品制造”;教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即停办”。
这种意见,在师生内部也相当普遍。
南京失守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准备再度南迁至昆明,决定甫一颁布,即在校内师生间引起激烈辩论,许多批评者认为:在国家急需调动三湘民众起来抗日的时刻,学校内迁至昆明,有损道义。
学生自治会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前往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反对内迁,要求参加抗战。
但也有部分教育界人士对上述意见持反对态度。
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俊升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只可因战争做若干临时调整,而不能全盘改弦更张。
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胡适向蒋介石的进言:“国防教育不是非常时期的教育,是常态教育”。
但这类意见,在当日并不占主流。
最能体现当日教育方针意见分歧的,可推张治中和陈诚在“长沙临时大学”的两场演讲。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河南大学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名校之一,其抗战时期的办学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抗战期间,河南大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艰难前行,克服了无数困难,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的历史,不仅是校史的重要一页,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河南大学抗战时期的背景和条件1932年,河南大学(当时名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正式成立,是国民政府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而设立的重要学府之一。
在那个时代,河南大学的建校意义非常重大,为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陷入了全面抗战的战争年代。
河南大学也随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在此期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学校师生生活条件极端艰苦,战火连绵不断,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1942年至1944年之间,河南大学曾多次被迫停办,师生们流离失所,学校的一切课程和教学活动都遭到了破坏和干扰,给校园内外的一切事务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尽管战争形势复杂,河南大学在抗战期间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了办学宗旨,积极为抗战胜利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办学特点和经验方面,河南大学抗战时期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抗战期间,河南大学坚持了以“爱国、进步”为校训,不断鼓舞和激励全校师生向着抗战的正面方向努力前行。
学校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爱国热情,积极组织一系列的抗战宣传活动,努力培养出大批爱国志士和抗战英雄。
2.在教学方面,河南大学抗战时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积极调整了教学计划,增加了抗战相关的课程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了一大批抗战时期的人才和英才。
3.在生活保障方面,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完善和改进校园内的生活设施和教学条件,确保了师生们的基本生活权益和学习权益,为全校师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了重要保障。
苏区抗日根据地的高等教育
(四)陕北公学
陕北公学1937年8月在延安成立。这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 重的形势下,为了适应全民族抗日战争的需要,坚持国 防教育和培养大批抗日干部,由中共中央决定创办的一 所革命大学。成仿吾为首任校长,他为陕北公学的创办 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创办过程 2 师生来源 学生:第一期学员约600多人,编成5个队,第5队是女生 队。 知识青年、归国的爱国华侨青年、少数青年工人 教师:从国民党统治区抽调的一批文化人、知名学者;中央 指名调派
2 办学宗旨 学校宗旨有三: 第一、培养无限忠诚于党、忠诚于工农大众的干部; 第二、学习马列主义,总结亲身革命经验,提高政治思想 水平;
第三,锻炼思想意识,洗掉旧社会带来的脏东西,使大家 能适应土地革命战争的需要,为彻底粉碎国民党反革命“ 围剿”做出贡献。
3 班级设置 由于苏区处在战争环境,要培养革命急需的干部,只能通过短期培训来 实现“多快好省”。该校根据革命工作需要和学员实际,分三个班进行 培训。 一是新苏区工作人员培训班,主要培训在苏维埃地区与白区工作的干部 ; 二是党、团、苏维埃和工会工作干部培训班; 三是高级训练班,主要培训各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工会选送的高级 干部。
2 校部设置 当时,中央党校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和培训任务分为6个部:第一部的 学员是中央及各省负责同志;第二部的学员是从抗战前线调回延安的 县团级以上的中层干部;第三部的学员是担任文化宣传工作的高、中 级干部;第四部的学员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较低的区营级干部;第 五、六部是在1944年初为西北局党校合并而设。 3 学习内容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整风运动文件;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的讲话和文 章;列宁、斯大林论党的纪律与党的民主等著作。 4 学习方法 首先,精读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接着,进行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 批评;最后通过学习、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写个人总结,以达到 提高认识、改进作风的目的。
抗战时期的大学奇迹及启示———以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大为例
抗战时期的大学奇迹及启示———以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大为例作者:韩金玲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12期韩金玲[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310018]摘要:“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有计划的摧残使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濒临绝境。
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反而创造了浙江大学、西南联大等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这一历史现象,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放眼未来,重视教育;二是创造自由环境和民主气氛。
关键词:浙江大学西南联大抗日战争高等教育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的抗战被迫开始。
日本为了完全控制中国,泯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用武力推行其殖民教育政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进行有计划的摧毁和破坏。
刚刚成长起来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濒临绝境。
1946年11月,中国代表团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大会递交的报告书中写道:“抗战八年间,我国教育文化曾受敌人之重大摧残。
日本认为各级学校均为反日集团,所有知识青年均是危险分子。
为达到其长期统治中国之目的,日军极力奴化我青年之思想,摧残我教育及文化机关。
欲以消灭我固有之文化。
因此之故,战时我国教育文化之损失,乃至惊人。
”①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华儿女没有被吓倒,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的命脉,延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的高等院校开始了坎坷的内迁,边学习边抗日,中国的教育事业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浙江大学和西南联大即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先看被誉为“东方的剑桥”的浙江大学。
浙大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的率领下,举校西迁,为躲避日军的轰炸,穿越浙、赣、湘、桂、闽、粤、黔七省,行程五千余里,最终抵达遵义湄潭。
浙大西迁办学七年多,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保留和培养了一批科学文化精英,在沿途的穷乡僻壤播撒下现代文明的种子,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中国科学文化界共赴国难、坚韧不拔的浓重一笔。
王淦昌在这里完成了发表于美国《物理评论》上的著名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谈家桢在湄潭的唐家祠堂发现了瓢虫色斑变异的嵌镶显性现象中的机制和规律,其研究成果引起国际遗传学界轰动;苏步青的微分几何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生物学家贝时璋以及陈建功、罗宗洛等著名科学家最重要的成就都在这里取得。
抗战时期中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江西省为例
抗战时期中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江西省为例作者:张建中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2018年第2期摘要:抗战以前,由于教育经费支绌,政治局势不稳,省府高层短视,江西高等教育很落后,不仅高校少,没有公办本科院校,而且办学水平差,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也落后于周边省份。
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江西高教在省内外人士的支持下,增设了一批高校,改变了没有公办本科院校和国立大学的历史,缩小了与东部高等教育的差距,整体实力在中部省份位列前茅。
战时江西政教界人士借助中央力量办学、依靠知名学人提升办学水平、根据省情设置学科专业的作法值得今人借鉴;但行政干预较多、未能创造稳定的足够优越的吸引人才的条件又影响了当时江西高教的持续发展,这又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江西中图分类号:G64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8)02-0042-09抗战时期(以下简称“抗战”)是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地理分布的重要调整阶段。
一些高等教育原本落后的中西部省份在此时增设了一批高校,提升了办学水平,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甚至是赶超式发展。
[1]其中江西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鉴于以往学术界多考察战时西部省区的高等教育史事,本文以江西省为例,试论述战时中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史,以为当下我国一些省份摆脱高教落后状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目前,学术界关于抗战的起始时间大致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标志着抗战爆发;另一种观点认为,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企图全面侵华,意味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从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看,1937年抗战的全面爆发影响更大。
这表现为:1937年左右不少东部高校鉴于抗战的升级,纷纷迁移到大后方;随后,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规定:“对于各级学校教育,力求目标明显,并谋各地平均发展”,[2]欲借抗战之机改变高教资源分布失衡问题。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与学校抗战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与学校抗战在抗战时期,中国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展现出顽强的抗战精神与强大的适应能力。
学校抗战成为中国社会独特的现象,通过对学校抗战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抗战时期中国教育的特点与意义。
一、抗战前的中国教育在1930年代初,中国的大学教育逐渐兴起,许多新式学校相继建立。
但是抗战爆发前,中国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不平等的教育体系、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师资匮乏等都是当时教育面临的困境。
此外,日本侵略势力不断渗透,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影响,许多学校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篡改与扭曲。
二、学校抗战的现实意义学校抗战不仅仅表现为学校的抗战行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抗战意识与抗战精神。
学校抗战对于整个社会起到了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作用。
学生们参军抗战,教师们奔赴抗战前线,学校成为了集结抗战力量的重要阵地。
三、学校抗战的困境与挑战学校抗战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
首先是战争给学校带来的直接冲击,许多学校被毁坏,教学设施损失惨重。
其次是师资短缺,许多教师被征召入伍,学校面临着无法顺利开展教学的问题。
此外,学校经费紧张、生活物资匮乏也给学校运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四、学校如何应对抗战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学校仍然积极应对抗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教育的正常进行。
首先,学校改变教育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加强了师资的培养,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班、招聘优秀教师等方式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
此外,学校还积极争取经费支持,组织募捐活动,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五、学校抗战的意义与影响学校抗战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抗战胜利的结果上,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中国教育的顽强与希望。
学校抗战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勇气与坚定。
同时,学校抗战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六、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教育抗战胜利后,中国教育进入到了战后调整与重建的阶段。
学校纷纷开展工作,恢复正常教学秩序,迅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教育与学校抗战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教育与学校抗战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役,也是中国教育与学校发展面临的一次巨大考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抗日战争中中国教育与学校的抗战经历,并分析其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抗战前的中国教育抗战前,在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内忧外患的困扰,中国教育体系状况不佳。
许多学校和大学受到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影响,教育质量普遍较低,教育资源不均衡。
二、战火蔓延:学校遭受破坏日本侵略军在抗战初期以及后期对中国沿海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和破坏。
学校和大学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许多学校被迫关闭,教学设施被摧毁,教育资源急剧减少。
学生和教师们在战争的阴影下生活,他们为了生存而忍受了巨大的困苦和压力。
三、学校转移:寻求安全的避难所面对战火与恐惧,许多学校和大学为了保证师生的安全,选择转移至内陆和偏远地区。
这种转移给学校管理和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学校需要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建立起设施和教学团队,以确保教育的持续进行。
四、学生参军:学校的抗战助力面对日本侵略者,许多学生积极参军,加入抗日军队。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祖国的抗日事业。
在战场上,学生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战斗技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教育抗战:培养优秀人才尽管战争给中国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中国教育系统在战争期间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学校和大学组织了各种教育培训和战时教育,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抗战胜利:教育的新篇章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战争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使得中国教育体系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各级学校建设和发展得到了重视。
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均衡,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七、教育对国家建设的贡献中国教育在抗日战争中的抗战经历对国家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战争的挑战迫使中国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加强了师资培养和教育质量管理。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培养抗战精英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培养抗战精英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迎接外侮、保卫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培养了大量的抗战精英,为中国胜利抗击日本侵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创办和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提高军队指挥员的素质和能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队于1937年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
该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出一批战斗勇敢、军事科学素养过硬的军事指挥人才,成为战场上的中流砥柱。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在创办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该大学逐渐发展壮大。
它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的人才,采取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科学的教学体系,为抗战胜利培养了大批具备军事才华和政治责任感的人才。
二、抗日军政大学的培养模式和内容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军事理论和战略策略,还需经过实际战场的锤炼和考验。
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将理论付诸实践,更好地适应战场的复杂环境。
抗日军政大学的课程包括军事理论、历史文化、战略指挥、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和思想素质。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坚定的抗战信念和忠诚的国家责任感,以更好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力量。
三、抗日军政大学培养的抗战精英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抗战精英。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一位著名的抗日英雄是黄继光。
他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一名学生,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
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中担任连队指导员,他带领部队英勇抵抗日本军队的进攻,并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除了黄继光,还有许多其他的抗战英雄也是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毕业生。
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担当重任,为中国人民争取了抗战的胜利。
他们的事迹激励了整个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师生,树立了榜样,激发了更多人投身到抗战的行列。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教育事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体制、学校建设和教育理念三个方面,探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主要以私塾和官办学校为主,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中国政府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革教育体制。
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公立学校的投入,扩大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提高教育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还鼓励私立学校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为了满足战争时期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国政府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大学校建设的力度。
许多新的学校相继建立,包括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大学等。
这些学校的建设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同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学校还开设了一些特殊的课程,如军事训练和急救技能等,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抗战努力做出了贡献。
最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在战争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人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意识形态。
因此,教育的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发展人的身心素质。
在教育实践中,中国教育家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通过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起保卫祖国的信念和勇气。
同时,教育家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从教育体制的改革到学校建设的提升,再到教育理念的转变,中国教育事业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河南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大学,其抗战时期的办学史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河南大学创办于1923年,初名蓝旗中学,后经过多次更名演变,于1942年更名为河南大学。
在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教育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河南大学在抗战时期承担了重大使命。
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河南大学被迫停办,校舍被日本侵略者所占领,但师生并没有放弃教育事业。
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抗战,不仅积极宣传抗战思想,还组织了抗战晚会、募捐和义务劳动等活动,发扬了河南大学师生的抗战精神。
河南大学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河南大学迁至均县临时办学,继续组织教学活动。
虽然校舍简陋,教学条件恶劣,但河南大学师生不畏艰难,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利用军队编排的空余时间进行授课,学生用夜晚学习和编写参考书籍,使办学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
河南大学的办学精神、办学品质和办学方法对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河南大学在抗战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
河南大学积极参与抗战,为保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许多师生参军参战,有的献身抗战,有的担任军队干部,为抗战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河南大学的师生在部队中还组织了教育前线文化小组,为战士们开展文化教育,激发他们的战斗士气。
河南大学的抗战精神和抗战事迹在当时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的办学史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是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反映了全国高校在抗战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变革。
它是对中华民族抗战事业的一份珍贵见证,记录了当时河南大学师生为保卫祖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它是一道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和顽强的抗敌意志。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的办学史略及其价值,对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探索中国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通过并认识和研究这一历史,以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不断传承和发扬河南大学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价值
河南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大学之一,其在抗战时期办学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以下将对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略及其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河南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2年的河南法政专门学校,是河南省第一所高等学府。
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争的影响,河南省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学
校纷纷被迫关闭。
教育始终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继续提供高等教育,河南省
政府决定将原河南向西发展大学的一部分师生迁至郑州,并改称为“河南大学”,该学校
正式成立于1942年9月。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河南大学的存在和坚持办学,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战争时期,很多学校关闭了,但河南
大学的存在使得儿童和青少年仍有机会接受到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才智出众的人才。
河南大学的办学历史也反映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面对战争和困难,河南大学从未放弃办学,展现出了中国人民在艰难时刻坚守教育信念的精神面貌。
河
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的经验也对今天的大学办学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在困难时期,河南
大学凭借团结、合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一点对今天的大学管
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办学史是河南省乃至中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办学史略
以及所展现出的办学精神和价值,对于研究中国当时的教育状况、了解中国教育精神以及
今天的大学办学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研究和传承。
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
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摘要】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提升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可以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责任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可以让大学生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且,通过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将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激发青年的奋斗激情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在塑造青年一代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表现上起到了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时代价值、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意志品质、社会责任感、奋斗激情。
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是指通过对抗战精神进行教育和传承,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感和奋斗精神,以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一种教育方式。
抗战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团结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代社会,抗战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抗战精神教育,不仅可以提升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还可以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激发青年的奋斗激情。
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更多有担当、有责任、有梦想的新时代青年,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 正文2.1 提升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当代大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在于提升青年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指对自己所属民族及其文化、历史、传统等感到自豪和认同的一种情感体验。
通过抗战精神教育,大学生可以深刻了解抗战时期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精神,感受到先辈们为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情怀,从而激发出对民族的强烈热爱和自豪感。
提升青年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文化认同。
抗战胜利如何影响中 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抗战胜利如何影响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发展方向,也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国家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在抗战胜利后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
抗战胜利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战争期间,高校被迫迁徙,教学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
胜利后,社会秩序逐渐恢复,高校得以重新规划和建设。
这使得高校能够集中精力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让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和研究工作。
抗战胜利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
政府意识到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资金的注入使得高校能够扩充师资队伍、更新教学设备、开展科研项目,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鼓励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在教育理念方面,抗战胜利促使中国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
战争期间的经历让人们认识到,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
因此,战后的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在抗战胜利后得到了加强。
战争期间,许多高校教师投身抗战或被迫流离失所,师资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战后,高校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才投身高等教育。
同时,还通过选派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科设置也随着抗战胜利后的国家需求发生了变化。
在战争中,国防工业、医疗卫生、农业等领域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战后,高等教育相应地加强了这些领域的学科建设,增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述评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高等教育政策述评抗战爆发对高等教育造成极大损害由于当时各高校主要集中在上海、北平等少数大城市及沿海地区,1937年抗战爆发战争后,战争又首先在这些地区发生,随着战争的失利,教育较为发达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相继被日军占领,学校大批搬迁,师生大量逃避躲藏,受到影响的教职员多达2000人,学生达到*****余人,占总数的50%,使得当时各级教育的损失达到了极其惊人的程度,高等教育面临严峻形势。
国民政府适时调整高等教育政策1.及时调整教育政策1938年4月国民党政府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突出了战时教育的4项纲领,纲领成为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教育政策的总纲,确定了国民党抗战时期教育的基本原则。
会上还颁布陈立夫主持拟定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提出战时教育的九大方针与十七项要点,全面表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教育政策。
1939年3月,蒋介石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观点,结束了关于战时教育的争论,为实施战时教育政策提供了有效保障。
2.内迁高校并整体规划高等教育发展战争初期,国民政府根据《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中“对于全国各地各级学校之迁移与设置,应有通盘计划,务与政治经济实施方针相呼应”的方案,有计划安排高校迁移、合并。
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长沙,后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及北洋工学院先迁西安,再到陕南,合并为西北联合大学等。
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大学及独立学院各学系名称》,对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商学院等应设立的系别及名称做具体规定,统一大学和独立学院各系名称,改变了高校名称混乱的局面。
1939年5月制定《大学行政组织补充要点》,使高校的系科设置趋于规范化,改变了以往系科重叠及隶属关系紊乱无序的状况。
3.整理课程设置谋求教育持续发展抗战前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自行拟定,虽有一定好处,但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当前 国 内大 学教 育 也 具有 启 示 作 用。 当前 国 内大 学 教 育面
对 新 的历 史 背 景 ,大 学 教 育 问
题 突 出 ,大 学 精神 的主 旨也在 弱化。为寻求真理真知而学 习、 以人 为本 的 教育 主 旨与 当前 日
益竞 争激 烈的社会环 境相脱 节。 因此。 我们 应 该 准确 剖 析 国内 早 期 抗 战 时期 大 学 教育 特 征 ,
方式 [ J ] . 教 育杂志, 1 9 3 8 ( 9) .
【 3 】 薛光前 . 八 年对 日抗战 中之
国民政府 [ M】 , 台 北 : 台 湾 商 务 印 书馆 ,1 9 7 8 .
费。”[ ] (
而 人 文 学 科 的 学
生 则享 受 不 到这 种 待 遇。这 样
的 制 约 , 而 为 保 证 国 内 大 学 教
“ 重实 用科 学 而轻 视 人 文学 科 ”
的教 育偏 向 ,引起 很 多教 师 的 不 满 ,尤 其是 北 大 的 教 师。 以 当时西 南 联大 文 学 院教 授 朱 自 清 为例 ,他 就 曾指 出这 是 眼光
作者简介
周燕妮 , 中共 永康 市委 党校教
【 4 I 萧超 然 . 北京 大学校 史 【 M 】 ,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1 9 8 8 .
二 、抗 战 时期 国 内大学 教育
的启 示
抗 战 时期 的 中 国大学 教 育 虽然 历 经 重重 困难 ,受到 了来 自经 济 、政 治 、战争 以及 宗 教 思想 、封 建 传统 思 想 等 多方 面
源 重建 ,大 学 教育 发 生 集体 迁 移 的历 史 事 件。 总 的来 说 ,探 讨抗 战 时 期 的 国内大 学 教育 对
轻视 “ 人 文 主 义 ”精 神 的 “ 专
才教 育 ”也 属于 当时 大学 教 育
的必经 之路 。 ( 二) “ 大 学精 神 ”的 当
代 启 示
中可 窥见 ,对 于抗 战时 期 的 中
。
参考文献
【 1 ] 金 以林 . 近 代 中国大学研 究
国,教 育者 反 对 大学 教 育 中只
侧 重于 实用科 学 而轻 视 人 文学
[ M] ,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 ,
2 00 0.
科 的培 养。但 此 时 由于社 会 、
教育 部 门还 发 布 了一 系列 相 关
师 ,研 究方向 :党 史判 当局 者 仅 注 重短
期 的 功利 性 而缺 乏 真正 开 办 大
育 的发 展 以及 战后 国家人 力 资
学 教 育所 应 该 发 扬 的精 神。 由
于 战 争 时期 大 学教 育 境遇 的特 殊 性 ,所 以此 时 的 大学 教 育 中
才教 育 ”。而 为 了 突 出对 于 国 家所 需 工科 学 生 的培 养 ,当时
育 弊端 ,直 面 问题 现 状 。借 古 喻今 ,不 断 完善 国 内大 学教 育 之路 ,发扬传统大学教育精神。
当政者和教 育部长 陈立夫 , “ 对 教 育部 只 重视 实 科不 注 重文 理 科 的做法提 出异议 。 [ 4 】 ( P 。 。 ’ 从
的课 程 安排 从 中国传 统 的注 重
“ 人 文 主 义”精 神 发 扬 和传 承
的学科 , 转而偏 向于 “ 实用科学” 的 工科 科 目。 为此 国 内掀 起 了
一
场 关于 “ 科 玄论 战” 的全 社
继 承 其 教 育精 髓 ,去 除 大学 教
责任编 辑
姜 杰
当前 国 内大学 教 育具 有 以下 两
点启示意义。 ( 一 ) “ 人 文 主 义 ” 教 育
的 当前 启 示
“ 西 南联 大 ”作 为抗 战 时
反观抗 战时期 的大学 教育 ,
期 著 名后 方大 学联 盟 ,其 目的 在 于 继续 国家 高等 大 学 教 育 ,
同 时也 不 断 为抗 战输 送 人 才。 正是 由于 这些 原 因,使 得 抗 战 时期 国 内大 学教 育 中 ,所 教 授
VV dl U {
■●●_
I L c l l i L H d l l l L Jd } jd
为代 表 ,西 南联 大 曾经上 书 给
会 性 的讨 论 热潮 。 由于 社会 历 史 背 景 、国 内经 济 实 力 、抗 战 时期 严 峻且 短 缺 的社 会 资 源 , 使 得 当 时 国 内大 学 本科 的教 育 逐渐偏 向于重视实用科学的 “ 专
军 事 、战争 和 社 会政 治 等 方面
的影 响 因 素 的考量 ,对 于 大 学 教 育 实施 通 识教 育 的 目标 则 困
难重重 。
规章 制度 ,例 如 : “ 国家 规 定
工学 院 和 师范 学 院学 生全 部 享 受 甲种 公 费 ,即免 除 全部 学 膳
[ 2 ] 李蒸 . 抗战期 间大学教 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