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14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莒南县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摘要文件修订内容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职责3.1 技术质量部负责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3.2 当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出现不合格时,由审核员发出《不合格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3.3 当管理评审或其他情况出现不合格时,由办公室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进行跟踪验证;3.4 办公室、技术质量部负责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分别进行跟踪验证;3.5 各部门负责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3.6 管理者代表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4、工作程序4.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4.1.1 同一供方同一种产品,连续两批次严重不合格时;4.1.2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公司规定值时;4.1.3 相关方投诉时;4.1.4 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4.1.5 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时;4.1.6 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或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4.2 不合格事实填写、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4.2.1 当出现4.1.1情况时,由技术质量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以下简称“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一栏,知会生产部后通知供方,要求供方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书面知会技术质量部,由技术质量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
当同一种材料向同一供方连续发出两次处理单而质量未有明显改善时,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4.2.2 当出现4.1.2情况时,由技术质量部填写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技术质量部负责跟踪验证;4.2.3 当出现4.1.3情况时,由投诉接受部门填写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技术质量部确认属实后,进行原因分析,定出责任部门,再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技术质量部负责跟踪验证并将结果反馈到投诉接受部门;4.2.4 当出现4.1.4情况时,由审核组发出《不合格报告》,记录不合格事实,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定出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后负责跟踪验证,详见《内部质量审核程序》;4.2.5 当出现4.1.5及4.1.6情况时,由办公室填写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办公室进行跟踪验证;4.3 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4.3.1 数据分析技术质量部及办公室要及时重点的分析如下记录:供货质量状况、产品质量统计状况、相关方调查表以及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质量趋势以及相关方的满意度和潜在的需求和要求,并且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各部门也要及时收集和分析从各方面反馈来的信息;4.3.2 一旦发现有潜在不符合的事实,应召集相关部门商讨原因,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由办公室或技术质量部写入《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责任部门确认后予以实施,办公室或技术质量部检查、验证实施的效果;4.4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及记录4.4.1 在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调配必要的资源,协助原因分析或责任部门,并对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4.4.2 技术质量部、办公室等部门需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记录各次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能完成的,要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再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期限;4.4.3 由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所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都要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严格执行并记录;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的相关记录需提交管理评审;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生产与服务运作控制程序》《样版制作管理程序》《产品识别与追溯管理程序》《仓库及产品防护与出货管理程序》《产品退货管理控制程序》《质量系统控制程序》《产品召回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6.1 QP-14-01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6.2 QP-14-02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6.3 QP-11-04 《不合格报告》附表:。
QP-14产品检验控制程序
版本
修 改 记
修改內容
合格产品
产品检验控制流程
修改日期
修 改 记 录
5.入库
5.检验合格的半产品由品检员填写《进仓单》入至半 品检部/生 《进仓
成品仓
产部
单》
0.5天
文件编号 机密等级
版本
LX-QP-13 □機密■一
般 A0
页次
第2页,共2页
4.3出类货别的监视
和测量
二阶
流程图
1.出货通知
2.备料
不
合
NO 品
3.出货检
控
制
YES
程 序
4.出 货YES
4.4客退品的监
品检部
《品质检 验报告》
0.5天 0.5天
3.仓管员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
仓库
《进仓单 》
0.5天
作业说明
质量记 职责部门 录 完成时
1.领料 NO
2.首件 及检验
YES
1.生产作业员负责依照《生产通知单》及《生产工艺 卡》核对所领用的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材质等项 目。
生产部/仓 库/生管
品检部/生 产部/工程
部
3.品检员依照《成品检验规范》/《生产工艺卡》对重 工产品进行检查确认,不合格则按照《不合格品控制 程序》处理。
品检部/生 产部
4仓管员依照合格标识或记录办理入库手续.并标识为 重工合格品.
仓库
20出货 通知单
》
《出货 通知单
》
完成时 0.5天
》
1天
产技术人员
3.量产 自/巡检
YES
4.入库检
YES
NO
不 合 品 控 制 程 序 NO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文件编号:1.目的:对不合格品加以标识、隔离、风险评估、重新处理,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流入客户手中。
为对品质异常能及时反应处理、预防消除异常原因,以维持品质系统正常运作。
2.范围:针对来料、在制品及包装出货等各个阶段的不合格品。
3.定义:不合格品:不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规范或合同要求的产品。
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挑选:对不合格品加以挑选,以区别等级。
报废:无法挑选处理并不可能进行返工或返修的不良品及维修成本高于制作制作成本的不良品。
退货:质量部检验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有品质异常不满足需求状况时,将产品整批退还给供应商或制造单位,并要求处理的情形。
特采:于进检、生产过程或最终成品发现不合格品,因客户生产需求急迫,客户担当或业务部代表征得客户同意,或投入后不影响产品功能、构造能力、特殊外观要求及应用功能性,不造成人身安全,可满足最终客户使用品质的不合格品,做特殊接收标识,等同让步接收。
降级降档:因产品检验不符合标注定义要求,而采取更低标准确认接收、降级处理的状况。
4.职责:4.1生产部4.1.1负责对生产过程不合格品隔离作业及相应的标识。
4.1.2执行对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的应急处理要求。
4.1.3按照技术及质量提供的方案执行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挑选等作业。
4.1.4负责生产原因及品质异常之分析改善。
4.2质量部4.2.1负责对不合格品处置的协调,包含来料不合格、制程不合格、客户反馈不合格等。
4.2.2定义不合格品的区分、隔离及标识方式。
4.2.3评估定义不合格品的挑选方式及标准。
4.2.4品质异常发生时,不合格品紧急处理方式要求。
4.2.5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技术部4.3.1品质异常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案拟定。
4.3.2对品质异常的分析与改善要求。
4.3.3对返工、返修作业方式的定义。
4.4其他部门4.4.1其他部门负责履行本部门的职责予以协助。
QP-14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程序名称: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文件编号:LX-QP-14修订状态:01受控状态:受控拟制:审核:批准:生效日期:修改记录1.目的为使本公司进料、生产、成品中的不合格品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止未经评审处理的不合格品投入生产、使用和交付。
2.适用范围2.1 进货原物料、零配件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理。
2.2 工序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理。
2.3 成品不合格品(包含客户退货的成品)的控制和处理。
2.4 客户供应之半成品或原物料。
2.5 其它测试与检验状况不明的可疑材料或产品。
3.定义3.1 不合格品:没有满足控制要求的产品。
3.2 废品:操作者自检、互检出的或经检验员检验后确认需报废处理的产品。
3.3 返工品:不合格经过适当工序重新处理后的产品。
3.4 可疑的物料或产品:离开原制造状态且测试与检验状况不明的材料或产品。
4.职责4.1 各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不合格品的标识、记载、鉴审和隔离工作, 质量人员负责查核不合格品的标识和隔离工作,并及时向主管报告不合格情形。
4.2 质量人员会同相关单位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及追踪(必要时,处理决定应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 责任部门负责依评审决定实施对不合格品的处理。
5.作业程序5.1不合格质量管理流程6.1《进料检验管理办法》6.2《成品检验管理办法》6.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6.4《返工作业管理办法》6.5《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6《记录管理程序》6.7《客户抱怨管理办法》7.使用表单7.1“报废申请单”WT-ZC13-J087.2“品质异常通知单”7.3“8D报告” WT-ZC20-J067.4“特采申请单”7.5“月份不合格品统计”7.6“客户退货统计表”7.7 “不合格品标识卡” WT-ZC05-J097.8 “返工记录表”8.附件。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1目的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范围适用于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以及产品交付和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以及产品事故的控制。
3职责3.1质检负责不合格品质量信息归口管理。
3.2相关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置。
4程序4.1 不合格品的识别在产品生产、交付和服务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顾客通过对产品特性采取适的方式进行监视和测量,将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同产品特性要求进行比较,对不能满足要求的产品识别为不合格品。
4.2 进货检验中发生不合格品的控制4.2.1质检按《进料检验规范》对来料进行检验,经检验判为不合格时,由采购员通知供应厂商办理退货。
4.2.2 如生产急用时,由PMC提出召开MRB会议决定,如MRB决定为“条件允收”,经QC部经理审批后,IQC在产品标识纸上贴上蓝色“条件允收(AOD)”标贴。
届时生产部需统计该批产品加工选用工时,由公司按相关规定扣取供应商加工费用。
如MRB决定为“翻工”,经QC部经理审批后,IQC在产品标识纸上贴上黄色“翻工(REWORK)”标贴。
如需供应商翻工的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及时到厂翻工处理,如需我公司挑选加工的,生产部需统计该批产品加工选用工时,由公司按相关规定扣取供应商加工费用。
5.3.4 “条件允收”、“翻工”及“退货”的报告需及时传真至该供应商或加工商;有严重问题或不良比率较大时,IQC需再以书面形式通知其跟进改善(有必要时需速递不合格品样板供参考或通知供应商到厂分析处理)。
4.3 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合格品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各检验工位依据相关检验作业指导书对在制品、成品进行检验,发现不合品时由生产部组织返工/返修,质检负责对返工/返修后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
如后工序急用时,由QC、责任工序及后工序负责人三方协商好后,责任工序申请后工序“加工选用”,QC在产品标识纸上贴上蓝色“条件允收(AOD)”标贴,届时后工序需统计“加工选用”工时,报PE审核,由PE扣回责任工序“额外工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目的与适用范围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需对采购物质、过程产品、最终产品出现的不合格进行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对采购物质、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处置。
二、职责1.公司生产经理负责对产品降级申请的审批。
2.生产技术部负责最终产品不合格处置的监督管理和提报产品降级申请。
3.工艺车间负责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不合格的处置。
4.商务部原料采购负责进厂采购物质不合格的处置,仓库负责其他进厂入库物质不合格的处置。
5.质检中心负责最终产品不合格处置后的验证。
三、工作程序1.工作程序流程图见下页图「作程序流程图23.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1)拒收:对不合格标准要求的进厂物质所采取的措施。
2)返工:对不合格品所采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要求。
3)降级:对不符合规定要求而又不能返工的最终成品所采取的措施。
4)让步接收:对虽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但对最终产品质量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进厂物质所采取的措施,公司让步接收的进厂物质包括燃料煤、工业盐、电石。
4.不合格品处置1)采购物质不合格的处置A.让步接收:燃料煤、工业盐、电石验收不合格,可适当折扣或折价后让步接收。
B拒收:其它采购物质不合格,由验收部门负责人在“进厂物质验质巾请单”上签署意见,仓库予以拒收。
2)过程产品不合格的处置过程产品分析不合格,分析人员及时通知岗位主操作进行工况调整,同时增加分析频率,将增加分析的结果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主操作,直至工况恢复正常。
若连续8小时出现不合格,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处置。
(3)最终产品不合格的处置a)返工①生产车间接到不合格的“产品检验报告单”后,车间组织制定对该批产品的返工方案,报生产技术部审批后实施。
②返工的产品,化验室尽心取样分析验证,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单”并注明为返工产品。
b)采取降级处置的产品,由各车间提报降级申请,报生产经理审批后处置。
①降级产品隔离存放,做好标识。
5.进行合格处置时,责任部门应对处置过程包括对随后所采取的各类措施进行记录,包括不合格的性质、处置方式和结果等。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引言: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最终产品检验中,未能满足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
对于企业来说,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和处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及处理流程,对于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接收和分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应该在收到后立即进行分类,将其与合格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措施。
2.质量评估: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范围,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包括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保证后续质量问题不再次发生。
5.纠正措施:在处理不合格品的同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找出不合格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6.记录和报告: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不合格品的分类、处理措施和纠正措施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未来质量控制和改进的参考依据。
二、不合格品处理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是指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下面是一个标准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1.收到不合格品:当工人或相关人员发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将其收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不合格品的数量、型号、批次等。
不合格品应放置在专门的区域,避免与合格品混淆。
2.质量评估: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质量评估,确定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确定责任:品质部门根据质量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
责任人应该对不合格品负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可以进行修复、重工、重新测试、报废等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质量问题被彻底解决。
QP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不合格的控制。
3.职责质检部负责进货、生产过程和成品中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并分别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负责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
4.程序不合格品的分类a.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b.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总体质量的不合格。
进货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退货。
A对严重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报质检部经理、资材部经理作出退货处理并要求供方采取纠正措施。
B对一般不合格品经批准作让步接收时,由质检部在原标识上注明让步接收,直接发放给生产车间使用(合同有要求时,让步接收需经顾客确认同意),对于重要物资(如A类原材料)不允许让步接收。
D退货时,检验单发至资材部采购,由资材部采购办理退货手续。
生产过程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有:降级使用、让步接收、报废等。
A)降级使用时,应按质量评定等级划分来确定。
B)让步接收时,检验员在不合格标签上注明“让步接收”,转至下道工序或入库时,让步接收应取得顾客的同意。
C)报废产品由生产部放置于废品区统一处理。
“不合格”标签放置于不合格品区,由质检部在相应的记录上确认,并提出《不合格品评审表》交质检部经理作出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成品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与顾客相关的不合格品处理其他不合格品的处理仓库进行巡查时所发现的不合格品,搬运过程中所造成不合格品等,需经质检部重新确认,作出相应处理决定,相关部门执行。
5.相关文件《进货、过程、成品检验程序》《纠正预防措施程序》6.质量记录《不合格品评审表》。
QP-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为使不合格品处理方式能明确,以确保制品之品质及防止不合格品之流出使用.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进料、制程、成品检验、客户退货及库存不合格品及可疑品之处理。
3.定义(可疑品):无法辩识待处理之物料或产品4.实施内容4-1进料检验之不合格品一一参《入料检验管理程序》。
4-2制程之不合格品:4-2-1各项制程检验之判定及表单之审查,核准与通知之规定4~3标示:4-3-1自主检查之不良品:由生产线作业员将不良品放入不良品红色容器中,并于容器上标示不合格品,集中后修理.4-3-2首件检查之不良品:经生产线班长判定为不良之首件不良品,由作业员放入红色容器,并于容器上标示不合格品,集中后修理.4-3-3巡回检查之不良品:经品管人员判定不良之不良品,由作业员放入红色容器,并于容器上标示不合格品,集中后修理.4-4处置:4-4-1自主检查、首件检查及巡回检查之不良品,作业人员能即刻修理或调整者,修理后流入下一工程,无法修复者,集中到返工站由返工人员统一处理(返工人员要填写不良原因及修复方法,干部要针对不良原因填写改善对策),修完后交还原工程再确认,若无法整修时,由生产线填写“退库单”报废。
4-4-2注塑中产生之不良品,若无法整修则由生产线填写“退库单”办理报废,经主管审查,由品管及仓库人员确认签核后,经品质经理及部门经理核准才可办理。
4-4-3如果不良率未达KPI须开立品质异常单召集相关单位检讨改善对策4-4-4处理不合格品以下列的一项或数项方式(a)改正(correction) ©(b)隔离、管制、退回或暂时中止产品与服务之供应。
(c)告知顾客。
(d)取得特许(concession)允收之授权。
4-4-5不符合的产出矫正后,应对其要求事项之符合性予以查证。
4-4-6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的产品,应归类为不合格品分类和控制,组织应确保所有适当的制造人员接受或抑止可疑或者是不合格品的培训4-4-7返工产品控制:在决定对产品返工前利用FMEA失效模式方法来评估返工过程,开始对有安全和法规要求的产品返工前组织应获得顾客批准,组织应用控制计划或者文件化程序相一致的维修确认过程以确保符合最初的规范。
DN-QP-1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内容修订记录页1.目的规范公司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方法和步骤,以保证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2.范围为消除公司产品与质量管理体系之不符合而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3.职责3.1技质部负责产品/体系执行过程中不符合事项的确定、评审及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3.2管理者代表负责体系执行过程中不符合事项的确定、评审及纠正/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3.3责任部门负责产品/体系不符合事项的原因分析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流程图无。
5.工作程序5.1不合格/潜在不符合事项的确定、评审:----------------------------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5.1.1客户抱怨包括客户巡视现场提出的抱怨,验货员指出的抱怨及其他客人提出的所有抱怨(E-mail、函文、口头等),市场部在《顾客反馈登记表》上登记,并开立《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并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时间,分发给技质部及责任单位。
5.1.2 技质部每月收集现场品管《不良品统计表》,对照《品质目标》,对超标单位,由技质部开立《纠正/预防措施报告》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时间分发至责任单位。
5.1.3体系不合格:a.外审所发现不合格项、纠正/预防措施具体参照外审开立不合格报告,按要求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b.内审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具体参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2 不符合/潜在不符合事项之原因分析:各现场单位接到相关部门提供的《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以后立即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不合格/潜在不合格事项发生之主要原因,必要时会同品管及其他相关内部人员召开检讨会,确定引发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记录于《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5.3 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员针对确定的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必要时会同质检相关人员填写于《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并由责任单位主管确定纠正/预防措施是否需要报备高层主管,请求批示。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有效地防止不合格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范围对不合格产品、管理服务中的不合格行为及本公司确定的其他不合格行为的识别、评审和处理。
3.职责(1)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不合格(品)处理意见的批准,负责对严重不合格行为进行经济、行政追究建议。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出现的不合格的认定和追究、重大不合格报本公司认定和追究。
(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各自的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4.程序(1)不合格品的分类①轻度不合格:个别或偶然发生的,经解释沟通后,取得顾客谅解的不合格;②一般不合格:连续发生的,采取措施后,很快可以弥补过失的不合格;③严重不合格:连续或多次发生的,在顾客中或社会上对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的不合格。
(2)4.2 不合格的类别①采购产品的不合格由采购部门负责处置,一般采用退货、返工、让步接受等方式。
②物业管理、后勤服务中的不合格:1)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2)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不合格;3)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不合格;4)其他损害公司利益或顾客利益的行为;5)本公司确定的其他不合格行为。
(3)不合格发现途径①内、外部检查发现;②客户举报、投诉发现;③客户反馈、沟通中发现;④下一工作或管理服务环节发现;⑤其他途径发现。
(4)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理①上级组织或外部检查发现的各类不合格,由公司领导指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填写《不合格报告》。
②公司级内部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发现的各类不合格,由相应的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填写《不合格报告》。
③被客户投诉举报发现的内部管理类不合格,由综合办组织人员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填写《不合格报告》。
④其他途径发现的不合格,由产生不合格的部门负责调查核实,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严重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报告》。
⑤对客户反馈、沟通、内部检查、下一工作过程或服务环节中发现的轻度或一般的不合格项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跟踪验证措施的有效性。
QP0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6.4退货:将不合格品返回供应商。
3.6.5报废:将不合格品废弃。
4.0职责
4.1管理者代表
4.1.1在品质部不能决定来料/制程/出货/客户处的不合格品处理时,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其处理方法。
4.2品质部IQC
4.2.1检查﹑判定、记录、标识合格品/不合格品。
4.2.2填写《纠正有预防措施报告》,报品质部主管处理。
5.1.5纠正及预防措施参照《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
5.1.6对代用品品质部依具体情况有权对供应商予以经济处罚并知会采购部及财务部执行。
5.2制程不合格品的处理
5.2.1制程发生不良时,IPQC应将不合格品进行标识,生产部对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5.2.2在加工、装配过程中,发现个别零件有轻微缺陷,对产品质量不会造成大的影响,通过返工能立即纠正的,检验员可口头责成操作者返工纠正或由品质部填写《返工单》;当发现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影响的不合格品,IPQC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由品质部主管决定处理方法。须报废的由生产部开《报废申请单》,报品质部主管批准,对于批量大于10件的须有管理者代表批准;须返工的产品由生产部组织返工小组处理,返工后合格的产品IPQC重新确认;属于供应商原因造成的退货(特别是委外加工产品),相关部门填写《退料单》,交仓库办理退货。
4.5采购部
本章名称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本章页数
1/3
本章版本
A0
文件编号:QP014
版本号:A0
发布日期:2011.11.05
实施日期:2011.11.05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5.1向供应商退货的实施。
4.5.2供应商挑选、返工的安排和跟进。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详细完整版)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以下是一个详细完整版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它有助于组织有效地识别、处理和预防不合格品:一、不合格品定义与分类:1.确定不合格品的定义和标准,包括产品、材料或过程中的缺陷、功能问题或安全隐患。
2.将不合格品分为临时性不合格品和永久性不合格品,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不合格品识别与记录:1.建立不合格品识别流程,并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
2.在生产过程中,设立检查点和抽样检测措施,及时发现不合格品。
3.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类型、数量、原因等详细信息,并建立不合格品管理数据库。
三、不合格品处理与处置:1.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返工、报废、整改等。
2.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负责推动和监督不合格品的处理和处置。
3.追溯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造成不合格品的根本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出现不合格品。
四、不合格品预防与改进:1.建立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流程优化和技术升级等手段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
2.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运用质量工具如5W1H、鱼骨图等,解决潜在问题并改进业务流程。
3.提供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质量的重视和责任感。
五、不合格品管理审核:1.立定期的不合格品管理审核机制,评估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2.参考审核结果,对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修订和改进。
六、供应商管理:1.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能力。
2.监督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及时处理和追究供应商提供的不合格品。
以上程序可根据不同行业和组织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
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一、目的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制作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三、定义1.不合格品:指制作过程中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的产品。
2.不合格品处理:指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记录、分析和处理的过程。
四、责任与权限1.制作人员:负责及时发现不合格品并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处理结果。
五、程序1.发现不合格品(1)制作人员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制作,并将不合格品报告给品质部门。
(2)品质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确认。
2.记录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类型、不合格品发现时间、不合格品发现地点等。
(2)记录应详细、准确,并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正确的标识和保留。
3.分析不合格品(1)品质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分析可能包括:制作过程中的操作错误、设备失效、原材料质量问题等。
(2)分析结果应进行记录,并在后续制作过程中加以改进。
4.处理不合格品(1)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型和数量,品质部门应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返工、报废、退货、补偿等。
(2)对于无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处理的不合格品,品质部门应对其进行正确的标识和保留,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5.反馈处理结果(1)品质部门应及时向制作人员和相关部门反馈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
(2)反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作过程的改进措施等。
六、改进措施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品质部门应及时对制作过程进行改进,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七、培训对于制作人员和品质部门负责人,应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八、监督管理层应对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运行。
九、附件1.不合格品记录表2.不合格品处理报告表以上就是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的内容,通过执行该程序,可有效地管理和处理制作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制作过程的稳定性。
QP-14B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 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合格进货(原材料、外协件),过程产品和成品包括客户退货的不合格品控制。
3 职责3.1 品质部对产品和客退不合格品进行检验、判定、标识和处理,对不合格品返工后重新检验。
3.2 生产部标识、隔离和按处理方法处理不合格品。
3.3 工模部对不合格的模具进行判定和修模处理,修模后重新检验。
3.4采购部与供应商办理进货产品的退货,挑选使用等沟通和处置。
3.5 营业部向顾客沟通、协商及服务。
4 运作程序4.1 不合格进货产品的控制进货产品(原材料、外包产品)由品质部IQC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等文件进行检验,填写《来料检验报告》,对不合格的进货产品,将检验报告递交品质部负责人审批后再及时反馈给采购部按不同情况以如下方式处理:4.1.1 挑选使用。
由生产部安排人员进行挑选,挑选人员费用按定额计算,并通知供应商补尝。
品质部IQC对挑选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仍不合格的来料按5.1.2处理。
4.1.2 特别采用。
对于生产急需或虽未达到规定要求但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产品,品质部可视情况进行特别采用;特别采用的来料需做特别采用标记,生产部在〈生产通知单〉上作记录。
4.1.3 退货。
品质部将〈来料检验报告〉交采购部,由其负责办理不合格进货产品退货事宜。
4.2 过程产品和成品不合格品的控制4.2.1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过程产品或成品不合格品,由品质部PQC或QA填写〈品质问题对策书〉交品质部经理批准,按(a 报废;b返工;c降级或让步接收)处置。
4.2.2 需报废的产品由品质部批准,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
4.2.3 不合格的产品经返工后,再实施重检,合格给予放行,不合格仍按5.1.2处理。
4.2.4 不合格产品的降级或让步接收由营业部各业务担当和客户协商并经其同意后,知会相关部门及时向顾客发放产品。
4.2.5 对模具生产的过程产品不合格,由工模部决定返工,返工后重检合格才转入下道工序;模具不合格,可通过修模最终达到合格。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为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并控制,以防止其被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采购的原辅材料、产品、生产过程不合格的识别及控制。
3职责3.1质检部检验人员负责做好不合格产品的标识和书面记录。
3.2质检部负责人应根据公司处置权限汇报或组织对批量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并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跟踪与监督。
3.3有关责任部门应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隔离,并负责采取措施处理或纠正不合格品及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原因。
4程序4.1不合格品的产生4.1.1原材料提供过程的不合格品指:●原材料进货验收时发现的不合格;●原材料贮存中发现的不合格;●原材料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
4.1.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指:●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的操作不当或工艺配方不当产生的不合格品;●生产设备故障或设备操作参数调试不当产生的不合格品;●检验人员每天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及定时产品抽验发现的不合格品。
4.3不合格产品的识别、标识、隔离4.3.1质检部检验人员应依据《产品的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程序中检验和试验计划及作业指导书/规程等有关规定进行材料、外协零配件、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或试验。
4.3.2检验人员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和隔离。
4.3.3生产车间自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也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程序规定进行标识和隔离。
4.3.4不合格标识仅在处置不合格产品后方才予以撤消。
4.5记录、报告4.5.1检验人员在检验/验证时,发现不合格产品应按有关规定记录在相应的检验记录/报表中。
4.5.2生产车间发现个别不合格,应报告车间负责人进行处理,对于连续性异常或批量不合格应报检验部门进行签定,检验部门应按规定进行检验/验证并记录。
4.6评审和处置4.6.1检验人员有权对个别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并记录于相应的检验记录中。
4.6.2检验人员负责对半成品、成品能返工且生产车间无争议的批量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如有争议应逐级上报。
QP-14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莒南县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文件修订内容摘要1、目的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23、职责3.1 技术质量部负责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发出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跟踪验证;3.2 当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出现不合格时,由审核员发出《不合格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3.3 当管理评审或其他情况出现不合格时,由办公室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并进行跟踪验证;3.4 办公室、技术质量部负责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分别进行跟踪验证;3.5 各部门负责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3.6 管理者代表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作用;4、工作程序4.1 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4.1.1 同一供方同一种产品,连续两批次严重不合格时;4.1.2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公司规定值时;4.1.3 相关方投诉时;4.1.4 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时;4.1.5 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时;4.1.6 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或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4.2 不合格事实填写、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4.2.1 当出现4.1.1情况时,由技术质量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以下简称“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一栏,知会生产部后通知供方,要求供方进行原因分析,确定纠正措施后书面知会技术质量部,由技术质量部对其下一批来料进行跟踪验证。
当同一种材料向同一供方连续发出两次处理单而质量未有明显改善时,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4.2.2 当出现4.1.2情况时,由技术质量部填写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技术质量部负责跟踪验证;4.2.3 当出现4.1.3情况时,由投诉接受部门填写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技术质量部确认属实后,进行原因分析,定出责任部门,再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技术质量部负责跟踪验证并将结果反馈到投诉接受部门;4.2.4 当出现4.1.4情况时,由审核组发出《不合格报告》,记录不合格事实,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定出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后负责跟踪验证,详见《内部质量审核程序》;莒南县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第3页共4页4.2.5 当出现4.1.5及4.1.6情况时,由办公室填写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及“原因分析”栏,定出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填写纠正措施并实施纠正,办公室进行跟踪验证;4.3 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4.3.1 数据分析技术质量部及办公室要及时重点的分析如下记录:供货质量状况、产品质量统计状况、相关方调查表以及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质量趋势以及相关方的满意度和潜在的需求和要求,并且在日常对体系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各部门也要及时收集和分析从各方面反馈来的信息;4.3.2 一旦发现有潜在不符合的事实,应召集相关部门商讨原因,定出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由办公室或技术质量部写入《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责任部门确认后予以实施,办公室或技术质量部检查、验证实施的效果;4.4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施情况及记录4.4.1 在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调配必要的资源,协助原因分析或责任部门,并对实施的过程进行监督;4.4.2 技术质量部、办公室等部门需建立《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记录各次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逾期未能完成的,要报告管理者代表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再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期限;4.4.3 由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所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都要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严格执行并记录;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的相关记录需提交管理评审;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生产与服务运作控制程序》《样版制作管理程序》《产品识别与追溯管理程序》《仓库及产品防护与出货管理程序》《产品退货管理控制程序》《质量系统控制程序》《产品召回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6.1 QP-14-01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6.2 QP-14-02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6.3 QP-11-04 《不合格报告》4莒南县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附表:6莒南县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
1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对不合格品识别、评审、处置的相关记录进行归档、保管。
无
6、 附加说明
无。
7、 相关文件
7.1《采购控制程序》
7.2《生产运作控制程序》
7.3《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8、 相关记录
8.1品质异常处理单
8.2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制订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2016年07月08日
客户退货不合格(批量)
OQC
仓库
仓库
业务部
品管部
1.退货单
2.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1.返工
2.报废
3.拣用
库存不合格
品管部
仓库
品管部
仓库
品管部
1.机台巡检记录表
2.品质异常联络单
1.返工
2.报废
4、定义:
4.1MRB(物料审查小组):负责审查及决议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组长由品管部相关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担任,针对不同的处理方法,MRB成员一般包括:生产、采购、、品管部等相关负责人,必要时组长可决定其他有关人员参与重审。
4.2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4.3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4.4特采: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通常针对那些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特性在使用时不构成人身安全危害、对成品主要功能没有影响、对成品次要功能影响甚微的产品的许可。
4.5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5.责任人
作业内容
作业记录/参考文件
相关单位
1类:进料验证发现的不合格品。
2类:在制品自检/巡检等发现的不合格。
3类:半成品自检/巡检发现的不合格。
质量验厂文件14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规定内部质量审核的策划和实施办法,以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体系的审核工作。
3 职责
3.0内审的审核范围是公司的线的生产制造活动
审核准则是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适用的法规\ISO9001:2008标准\客户的其他要求;
公司选择合适的职员担任内审员,确保其资质\审核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确认内审员工作资格,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2审核组长负责
3.2.1编制《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向审核员分配任务,组织实施审核;
3.2.2审核完毕,编制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审批。
3.3 审核员
3.3.1完成审核组长所分配的任务,制定《内部审核检查表》。
3.3.2协助审核组长完成审核报告。
3.5 各部门
按《内部质量审核计划》的要求,做好准备工作,接受审核,并针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4 程序
(流程图附后)
5相关文件和记录、表格
5.1 相关文件
1)《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5.2 记录、表格
1)《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3)《内部审核检查表》
4)《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5)《会议签到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2.7所有不合格品的状况及处理必须由质检员记录在《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中,重大品质问题应及时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及时处理。
3.4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让步接收、报废和退货处理的最终批准。
4工作内容
4.1不合格品判定
4.1.1质检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判定合格与否。
4.2不合格品标识
4.2.1不合格品必须用标识牌或标识卡进行有效的标识,以明确不合格品的品名、规格、数量、不良状况等。
4.3不合格品的隔离
4.3.1对已判定及标识之不合格品,由相关部门放入不合格区或红色框内,防止混杂。
4.4.2.3最终检验判定的不合格品,由生产部会同品管部根据规定的标准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让步接收、返工或报废处理。对于让步接收或报废处理,必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4.4.2.4当对不合格品返工后,必须按原检验规范重新检验。
4.4.2.5当产品不符合规定要求,但不影响产品的安全卫生时,可由销售部同顾客协商让步接收或在让步产品交付时,将让步情况在产品本身或随行的资料、单据中注明。
4.4.2.1进料检验判定的不合格品,由品管部和生产部根据规定的要求和处理方法对不合格品进行挑选使用,对于让步接收或退货处理,必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4.4.2.2生产过程中判定的不合格品,由生产车间根据规定的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和返修处理,对于让步接收或报废处理,必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4.5顾客退货的处理
4.5.1销售部接到顾客退货产品时,必需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并招集生产、品质等部门对产品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以满足顾客正当的要求。
5表格
5.1《品质异常联络单》FOR-14-01
5.2《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FOR-14-02
4.4不合格品处理
4.4.1不合格品分类
4.4.1.1让步接收产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经有关部门负责人确认与签字并记录入档或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析后认为可以让步接收的产品。
4.4.1.2返工产品,通过一定的程序处理后可以达到规定要求的产品。
4.4.1.3报废产品,无法返工已完全丧失其功能的产品
4.4.2不合格处理
1目的
控制不合格品,确保不合格品得到正确、有效的处理。
2范围
适合于本公司从进料、生产过程到出货,一系列生产活动过程。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进料、生产过程及成品的不合格判定、标识和隔离。
3.2采购负责对进料中出现不合格品时与供应商联络、协商处理方法。
3.3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半成品、成品不合格时的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