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制解体背景下国企工人的自我身份意识认知与认同研究
国企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国企员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国企员工作为一支重要的劳动力队伍,其思想动态对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了解并分析国企员工的思想动态,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企员工思想动态的背景国企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和社会参与者,其员工思想动态与国家、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国企员工的思想动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环境、政策法规、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二、国企员工思想动态的特点1. 忠诚度与认同感国企员工普遍具备较高的忠诚度和认同感。
由于国企的背景和企业文化的塑造,员工们对企业的使命和责任感有着较强的认同,愿意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收入与福利国企员工对待收入和福利的态度非常重视。
由于国企相对稳定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福利体系,员工们普遍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在思想动态上,他们更关注收入水平的改善和福利待遇的完善。
3. 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国企员工对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也表现出一定的追求。
他们普遍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晋升通道。
三、国企员工思想动态的影响因素1. 公司治理与领导力一家企业的治理结构和领导力能够对员工的思想动态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领导力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促进员工的思想积极向上。
2. 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在国企员工思想动态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公正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忠诚度和归属感。
3. 员工关系与沟通渠道良好的员工关系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对于员工的思想动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与同事之间的互动和上级之间的沟通能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促进思想动态的积极向上。
四、国企员工思想动态的问题与挑战1. 员工流动性增加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国企员工流动性逐渐增加。
员工的离职和跳槽给企业的稳定运营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管理者思维与员工期待的不匹配一些国企的管理者思维与员工期待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思路
1142020.1MEC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员工工程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思路陈新稳 广东省江门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1-114-02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也日益提高。
同时,职工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提出了更多新课题,如何解决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在实践中必须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职工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流是好的,是积极的、健康的,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素质。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思想倾向:一是部分职工理想信念比较淡薄,主人翁意识不强,集体主义和荣辱观削弱,难以形成与企业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同舟共济的长远目标,传统的思想教育处在难于奏效的被动局面。
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奉献”精神淡化,追求个人利益、讲求实惠观念比较突出,不能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三是与企业共荣辱、共生存、共发展的观念淡化,对企业的管理认为过于严格,束缚了个人自由,触动了个人利益,没有积极理解其的必要性和好处。
出现以上心态和思想情绪,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带来了职工深层次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由此产生了各种心态,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经济头脑日益趋于灵活单位讲效益,个人讲赚钱,已是社会普遍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职工只追求个人利益,认为义务奉献是“傻瓜行为”,“向钱看”是务实。
(二)趋利性强,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稳定目前一些职工,尤其是部分有能力的职工,心理不平衡,消极工作或不安心在单位工作而借故离岗。
(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当前的环境下显得软弱过去,通过思想教育往往可以化解职工心中的各种矛盾纠结。
企业改制中职工思想动态的调查报告
企业改制中职工思想动态的调查报告随着企业改制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企业中的职工思想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此,我们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了解,对今后如何做好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是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
相当数量的企业通过资产重组,重新租旧等方式进行改制,产权制度改革触及不深,一些企业破产破不了,资产卖不了,工人走不了,公有资本退出不到位。
二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不到位。
一些企业利益和责任未真正一致,影响经营者、职工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起色不大。
三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不到位。
大多数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还不完善,富余人员没有得到分流安置,仍存在着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
四是劳动关系调整、职工身份置换不到位。
职工思想观念仍没有根本转变,风险意识、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五是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长期筹措不到位。
资产在不断损耗,债务在不断累加,成本在上升,企业竞争力在削弱,这些既影响发展,也影响社会稳定。
在受调查的名企业职工中,支持改革到位的占%,观望改革的占%,认为无需改革的占%。
同时,职工还存在着种种忧虑,表现为“四个担心”:一是担心会引起社会震荡。
这次改革,涉及多家企业,在职职工人数比较多,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是担心会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
一些职工认为,现在企业改制就是卖企业,就是公有资产流失。
目前许多企业的资产仅仅是帐面上的一些数字,实际上许多部分根本就没有价值了。
三是担心会影响当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有些职工认为,当前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搞改革,会影响企业稳定,影响职工情绪,影响经济发展。
四是担心会影响职工生活。
现在有的职工仅存一线希望,希望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坚持能给职工的尽量给,善待百姓,保障群众生活。
一怕大权旁落。
担心经过资产重组,经营结构发生变化,他们将会失去“往日的辉煌”。
二怕被人家吃掉。
总觉得辛辛苦苦干起来的企业就这样没了,感到不舒服。
三怕受“资本家”的奴役。
2024年国企员工思想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国企员工思想总结范本,____字国企员工思想是指国有企业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信仰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等各个方面的总和,它直接影响着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个人发展。
国企员工思想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秉公心、使命感、团队意识、创新思维。
首先,国企员工具有秉公心。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员工在工作中必须秉公办事,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公正、公平、公开处理各种事务。
秉公心可以保证员工在工作中不受私人感情、私利驱使,保持公正的态度,确保国企的稳定发展。
其次,国企员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员工必须理解并认同这种使命感,并将其转化为工作中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只有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员工才能投入到工作中,尽心尽力地为国家、为企业做出贡献。
第三,国企员工具备较强的团队意识。
国企员工往往需要在一个大型组织中进行工作,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他们成功完成工作的重要保障。
团队意识包括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支持,以及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等。
具备团队意识的国企员工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共同实现团队的目标。
最后,国企员工具有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企员工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并主动思考、反思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思维是指员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并提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企员工的创新思维可以推动企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企员工思想具有秉公心、使命感、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国企员工能够在工作中保持公正、高效地办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企业做出贡献,促进国企的稳定发展。
然而,国企员工思想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培训、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水平。
2024年国企员工思想总结范本(二)今年,公司党支部对广大员工定期举行座谈、并通过给员工宣讲当前社会形势和“____”普法工作,员工的法律教育程度得到了提高,工作积极性也显著提升,无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
单位制解体背景下国企工人的自我身份意识认知与认同研究
单位制解体背景下国企工人的自我身份意识认知与认同研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基本上是个“单位制”社会。
在那时,“单位组织”在中国社会中远远超出了一般社会组织的意义:它既是国家政权贯彻自己的意志、对社会进行统治和治理的基本形式,也是作为“单位人”的(在生、育、老、病、死等方面全方位依赖单位的)公民个体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来源。
而就后者而言,即就单位是公民个体获取各类社会资源的根本所在而言,则不同单位之间在资源、地位、声望等方面的差异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生息于这些单位之中的社会成员的地位差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的行政权力掌控着各种资源的分配与配置,因而,在各类经济单位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作为政权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获取主要由国家权力调拨的各类资源上总是处于优先的位置。
相应地,国有企业的员工,即使是普通工人,由于能够分享这些新对优厚的资源,在社会中也就享有相对较高的地位。
但是,改革开放所推动的市场化转型,一方面大大削弱了国家行政权利对于各种资源的配置与分配的影响,国有企业再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获得各类资源的优厚保障,使人们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途径多样化,从而既降低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性,又为原先在计划体制下处于国家权力优先保障的单位之外的人们提供了提升社会地位的各种可能。
在这种情形下,原先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单位制无可避免地走向解体,与此相应,由单位制所型塑的社会地位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企工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征。
研究和经验都表明,无论从经济收入、政治待遇、职业声望来看,国企工人的地位相比于以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滑。
而这种地位的变化,不可能不反映到国企工人的主体意识中。
事实上,社分层并不仅仅是客观层面的社会事实,而且也是一种主观层面的心理事实。
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地位变化在国企工人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映或者说反应。
一、纵横比较下国企工人的自我身份认知本延佑的经验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进行。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引导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引导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受到了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本文从思想特点和教育引导两个方面谈论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特点及教育引导。
一、思想特点1.个体化思维的崛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考趋向更加独立和个性化。
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和观念,不再盲从和崇拜权威。
同时,个人成长和处境差异越来越明显,没有一个通用的价值体系适用于所有的人。
2.年轻化思想的显现。
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年轻化,冲动性增强。
当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们执着于追求结果,不见得考虑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背景。
同时,娱乐和消费化程度的提升,也让他们更加在意自我享受。
这些年轻化思想相对抨击原有的传统文化,造成了较大的文化代沟。
3.市场化思想的兴起。
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越来越市场化和商业化,注重利益和话语权的争夺。
他们更加有心机,注重管理、协商和谈判能力。
与此同时,工作繁忙压力大,他们往往更多地追求利润和效益,而将“亲情、友情、爱情”等社会基本关系摆在了次要的位置。
二、教育引导1.强化个体差异化教育。
在教育引导中,要充分尊重青年职工的个性和特点,尽量让他们的成长规律自由发展。
针对个体不同,可以采取有效而灵活的教育方式,如工作场所的“一对一”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建立经验分享机制等。
2.加强价值体系保障。
在国有企业青年职工的成长过程中,要加强传统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全员教育,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构建一套包含现代价值观和传统美德的新价值体系,同时鼓励青年职工进行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促进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加强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
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要帮助青年职工学会更有效地与同事、上级和下级沟通协作。
国企混改后职工身份界定的探究 国企干部工人身份界定
国企混改后职工身份界定的探究国企干部工人身份界定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国企混改后职工身份界定的探究国企干部工人身份界定当前,我国国企混改已进入全面实施及攻坚阶段,以前成功的国企改革案例给现在的混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国企混改后职工身份界定的探究,供大家参考选择。
国企混改后职工身份界定的探究【摘要本文分析了职工身份界定对国企混改的阻碍产生的缘由,笔者就当前国企混改对职工身份的影响、化解这一障碍应该从何入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着重表述了笔者的观点:国企混改后原国企职工身份没有改变,原国有企业职工和对应原国有资产没有变,原国有企业职工仍是国有资产的主人。
本文还对混改后如何最大程度激励职工发挥自身潜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混改;职工身份;劳动合同一、引言当前,我国国企混改已进入全面实施及攻坚阶段,以前成功的国企改革案例给现在的混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现在无论从央企还是地方国企,都拿出了较为完善的混改方案。
但不得不承认,拦在国企混改前面的障碍也不在少数。
这其中包括体制机制弊端、历史负债、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以及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等。
但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主要的障碍,这些充其量只是外部阻力而已,既然是外因就一定不是最重要的障碍。
那么,什么是国企混改的内部阻力呢?笔者认为,当然是思维方式及理念的僵化,包括改革担当者和普通职工的思维方式及理念的僵化。
僵化的思维方式及理念包括方方面面,其中有一条较为重要的就是混改后职工身份的界定。
广大职工对形成于长期计划体制下的国有职工身份有着根深蒂固的依恋,对非国有身份抱有观望、狐疑甚至抵触情绪。
改革的担当者有时也会由于固有思维而不知不觉陷入这种纠结,把心思放在去为职工寻找身份转换的合理解释,寻找合法渠道、寻找合情补偿上去,最终困于一隅。
二、现有法律法规涉及混改职工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企业混改(以前常用的提法为改革改制)后,原职工与混改后企业的劳动关系处理,在国家及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可以找到相关规定。
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的角色转换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的角色转换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在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员工角色转换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的角色转换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国有企业改革背景199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改革,这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
而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征程也正是从此开始的。
到了21世纪初,改革的步伐更加迅猛,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在改革的同时,员工的角色和作用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二、国有企业员工的角色在国有企业改革前,员工主要扮演着劳动者和工人的角色。
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稳定性质和保护性质将员工的角色局限在了这一方面,即员工只需要完成领导下达的任务,没有太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去创新和创造。
然而,在改革的背景下,员工的角色开始发生了转变。
员工已不仅仅是劳动者和工人的身份,他们需要扮演更多的角色,比如说企业家、专业人士、市场营销等。
这种角色转变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员工角色的转变是一件复杂的过程,其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非常严峻。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的角色转换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1. 处理好固有身份和新身份的转换在改革的过程中,员工的身份和任务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员工需要将自己原有的劳动者和工人角色放下,尝试自己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的新身份。
这个转换需要时间和耐心,否则就会面临自我价值的丧失,工作的迷茫。
2. 处理好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单纯的任务完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
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员工需要寻找到自身的位置,发挥自身的能力,并在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个过程中,员工需要深思熟虑,着力发掘自身的特长,以及在所负责的业务范围内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力量,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而这些人员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利益。
对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和情绪状况,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服务。
2. 发现国有企业职工在工作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企业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3. 促进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解放,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问卷进行量化调研,了解大部分职工的思想状况;通过实地访谈与部分职工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四、调研结果1. 职工思想状况整体呈现积极向上趋势,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2. 部分职工对企业管理体制和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不满和抱怨,认为需要更多的改革和创新。
3. 大部分职工希望得到更好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4. 职工对待工作态度认真,但对于企业长期发展和利益分配方面有一定的疑虑。
5. 职工对国有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较高,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调研分析1. 职工思想状况积极向上,符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立足长远,必须依靠职工的思想力量,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企业发展观念。
2. 职工对企业管理体制和工作环境的不满和抱怨,是对企业改革的一种呼吁和期望。
企业要关注职工的声音,改进管理和优化环境,满足职工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 提升职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该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4. 职工对企业长期发展和利益分配的疑虑,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工的思想状况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并进行匿名填写的形式收集数据。
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问卷主要涵盖了职工的基本情况、思想意识、对企业发展的看法等方面的内容。
三、调研结果分析1. 职工基本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受访职工中男性占比60%,女性占比40%。
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和35-45岁两个年龄段,占比分别为40%和30%。
受访职工学历较高,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70%。
工龄方面,10年以下占比60%,10年以上占比40%。
2. 职工思想意识调研发现,大部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较强,认同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8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工作中,职工普遍能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3. 对企业管理的反馈意见在对企业管理的满意度方面,调研显示有部分职工对企业管理存在一定的不满意。
主要集中在工作环境、激励机制和晋升机会等方面。
其中有2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的工作环境需要改善,25%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3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的晋升机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4. 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在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方面,大部分职工希望企业能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职工的晋升机会和薪酬待遇。
80%的受访者认为自身具备发展潜力,希望企业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4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企业能够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四、思考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此,建议企业应该重视职工的思想状况,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责任心。
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断提高,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和斗争方式
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断提高,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和斗争方式工人阶级是社会中的重要阶层,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
在过去的历史中,工人阶级曾多次参与到社会变革中来,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为首要目标。
然而在过去,大部分工人阶级往往缺乏自我意识和认识,不良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今天,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断提高,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和斗争方式,成为了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变。
一、认识与自我意识的提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已经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具有更为人性化和深刻的价值观念。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有权利要求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及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时,他们也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生产资料的价值,而资本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工人阶级逐渐意识到,资本家和工人是利益对立、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这种认识和意识对工人阶级整体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逐渐学会分析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发现了他们自身的短板。
他们逐渐发现自己虽然作为劳动者受到剥削,但是在家庭、邻里、群体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家庭暴力、偏见、歧视等等。
这些问题对工人阶级的带有扼杀的性质,使他们始终无法摆脱被资本主义侵蚀的困境。
因此,工人阶级逐渐意识到,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和家庭的权益,他们需要更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认识,并与其他阶层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实现社会变革的目标。
二、斗争方式的升级在过去,工人阶级为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采取的主要是集体罢工、示威游行等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地斗争剥削者,但对于整个经济发展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甚至会对工人阶级自身招致负面的反应,例如裁员、失业等等。
因此,工人阶级逐渐升级了自己的斗争方式。
现在,工人阶级开始采取更为科学、理性和权威的方式,例如集体谈判、代表权、选举权等方式,通过正当途径争取自己的权益。
国企陈旧思想工作总结
国企陈旧思想工作总结作为一个国企的员工,我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快速变革的经济环境下,有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对于国企的发展已经不再适用。
通过近期的工作实践,我对于国企陈旧思想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变这些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重点讨论以下几个方面:对陈旧思想的认识、对工作的影响以及改变思想的方法。
首先,陈旧思想主要指的是过于保守、守旧、僵化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
这些思想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但在当今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已经不再适用。
国企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的重要责任,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其独立性和竞争力逐渐受到挑战。
这些陈旧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于重视政治指令和行政命令。
国企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延伸,政治指令和行政命令的执行成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然而,这种强调过度可能导致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忽视,以及对创新和改革的抵制。
其次,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限制,国企的决策制定、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往往较为繁琐和缓慢,无法及时响应市场的变化。
这种缺乏敏感度和灵活性的问题会导致国企错失市场机会,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再次,对创新和风险承担的抵制。
陈旧思想往往会使国企对于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务的接受程度较低,对创新和新兴市场的进入持保守态度。
这种保守不仅限制了国企的发展空间,还使其容易被市场上更具创新能力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其次,对员工激励和激励机制的不足。
在陈旧思想的影响下,国企往往采取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忽视员工的创造性和激情。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创新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国企的整体业绩。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推动国企的进步与创新。
首先,我们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
国企必须意识到市场经济的变革和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法。
我们应该鼓励员工接受新观念,允许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并尽可能给予实施的机会。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与市场的联系。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状况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有企业的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体力量,其思想状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为企业和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职工的全面进步。
二、调研内容1. 职工的政治思想状况2. 职工的经济思想状况3. 职工的道德素质状况4. 职工的文化水平状况5. 职工的职业发展观念6. 其他相关内容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制定问卷和深入交谈的方式,获取职工的真实想法和意见。
也收集企业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以获取更全面和客观的调研结果。
四、样本选取本次调研选取了国有企业的各个层级、各个岗位的职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保证调研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五、调研结果1. 职工的政治思想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对国家的政策和各项改革都持支持态度,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尤其是在国家关键时期,职工对于国家的重大决策都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支持,表现出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认同感。
2. 职工的经济思想状况职工对于个人经济状况和企业的经济情况都表现出较为理性的态度,大部分职工能够顾全大局,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对于自己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出了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 职工的道德素质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职工在企业工作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对于企业的利益和发展都持积极态度,愿意为企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做出努力和贡献。
在员工之间也表现出了团结和互助的良好品质。
4. 职工的文化水平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职工在文化水平上有一定提高,对于自我学习和提升有一定的意识和行动,同时也在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5. 职工的职业发展观念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职工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都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认识到在企业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是实现个人价值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愿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努力和奉献。
改革开放后,我们工人的“身份制”与“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引以为傲
改革开放后,我们工人的“身份制”与“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引以为傲改革开放后,我们工人的“身份制”与“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引以为傲的终身就业也逐步转向契约式的合同就业!1978年,市场经济促使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身份制与单位制的逐渐解体,传统产业工人在资源再分配中的优越地位也逐渐下降。
特别自19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减员增效”、下岗失业政策的实施,传统产业工人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以及社会声望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都有大幅下降。
身份制的解体打破了传统产业工人阶级的终身就业的待遇以及一系列附属于此种身份的权利。
经过劳动关系改革之后,传统产业工人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终身雇用的固定工转向了两个方向,即劳动力市场中的被雇用者与下岗、失业者,而下岗失业者则成为城镇社会底层的主体。
单位制的解体使得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单位劳动保障与单位福利也逐渐解体,随着90年代开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单位福利的逐渐被取消,传统产业工人原享有的“高保障、高福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在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传统产业工人要承担着医疗、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高额的生活费用。
故此,在市场转型中,身份制与单位制的解体给传统产业工人的就业、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声望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工人成为了城市的底层社会群体。
细细总结起来总共有3个方面:第一,传统产业工人数量规模逐渐缩小。
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变革之后,国有单位与集体单位的职工人数大幅度跃减。
现阶段传统产业工人在身份上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原来的固定工逐步转变成合同制工人与城市失业者。
在城镇失业人口中,传统产业工人是其主体,这部分人也成为现阶段城镇的新贫困群体。
第二,传统产业工人经济、社会地位下降。
这一点是与国企改革直接相关联的,经过1978年-1986年的放权让利阶段、1986-1991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阶段,再到1992 年后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国企改制使得企业管理层的权力日益增强,而工人则逐步丧失参与企业管理和劳动报酬确定的权利,导致了依赖于工厂的产业工人失去工作岗位,造成经济收入的大幅度下降。
论文-企业员工组织认同感研究
论文-企业员工组织认同感研究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研究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逼近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注重通过人力资源战略及其管理实践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
员工组织认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员工组织认同研究作为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必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究竟组织认同是何时兴起?组织认同是什么?怎么样的组织才能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组织的现状是怎么样的?企业中组织认同还与哪些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将会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组织认同;组织维度;企业现状;组织文化Research on Employees’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knowledge-based approaches and the growing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many enterprises,especially high-tech enterprises are increasingly focusedthrough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and its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ob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chieve business strategic goals. Employe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enterprise,to attract,retain and motivate talented people to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the employe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research as a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 in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bound to the improvement and business goa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whether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me from?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What is this? How kind of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truly improve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How the status of the organization like? Enterprise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factors which are closely linked? This paper will be from these in-depth researchKeywords: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organizational dimension;corporate status quo;organizational culture目录1前言 (5)2组织认同研究的兴起与定义 (6)2.1组织认同研究的兴起 (6)2.1组织认同的定义 (6)3组织认同的测量 (8)4 组织认同的基础理论 (10)4.1差异论观点..........................................10 4.2信息论观点 (10)4.3资源论观点 (10)5组织认同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 (12)5.1组织认同的前因变量及作用机制 (12)5.2 组织认同的结果变量及影响效果 (13)6组织认同与组织文化的关系 (14)6.1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的相互依存状态 (14)6.2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的相互作用 (15)7培育和提升企业员工组织认同感的管理措施 (15)7.1提升企业声誉 (16)7.2建立独特的组织身份特征 (16)7.3有意识地树立企业的竞争对手 (16)7.4 倡导民主、公平、团结合作的组织氛围和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17 7.5 注重领导素质与领导方式的提高与改进 (17)7.6 重视个人因素对组织认同的影响 (17)8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1前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不同企业都不断尝试着进行变革。
从“单位”走向“社会”——工人阶级的身份转变
从“单位”走向“社会”——工人阶级的身份转变工人阶级领导一切随着我们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经济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巨变以国有企业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下,工人这一群体引以为傲的“单位制”与“身份制”逐渐解体,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优越地位逐渐下降。
随着传统产业工人逐渐丧失“主人翁”地位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地位的下降,导致他们独自占有的社会资源流失,传统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下降,国企工人群体中也出现了下岗现象,国企中传统的终身制被打破,自此,工人不得不从“单位”走向“社会”,由此导致的国企中产业工人尤其是失业工人的身份认同焦虑和身份认同危机问题也随之凸显。
工人身份被人尊重工人兄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东风随即吹满了中国大地,市场经济体制迅速铺开,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中制向市场制的转型,使中国社会走向一个分化的社会。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逐步转型,由此带来的是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人口结构、阶层结构、城乡结构的变化,在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分化衍生出更多的社会分层,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
“单位制”是国家制度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革,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策也随之改变。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确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计划经济下的“单位制”与“身份制”的解体,自此,国企中传统的终身制被打破,工人不得不从“单位”走向“社会”,工人阶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优越地位也随之逐渐下降。
改革前,工人阶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为国家的“主人翁”,即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因而传统产业工人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身份。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颁布,由原先大力发展经济向经济增长和社会共同发展过渡,产生了很多新兴的经济阶层,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
从国营到国有——三十年国企资产和国企职工身份演变之我见
从国营到国有——三十年国企资产和国企职工身份演变之我见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技术革新小组(网络图片)这是一个不易写的话题,需要谨慎、清晰地表达。
如果不谨慎,就有可能发不出来;如果不清晰,别人会看不明白。
又要清晰还要谨慎,所以不易。
关于这个话题的思考,已经很长时间了。
目前我能看到有关这个话题的相关内容,要么过于概念化,教科书式的从概念到概念,和实际有点距离;要么受左、右倾思想的影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流于片面和偏激。
和我类似的思考,也或许是有的,只是我没有看到,亦或许,是出于种种原因并没人完整地写出来。
国营单位——一个时代的记忆(网络图片)称谓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国营”这个称谓是逐步、逐步变成“国有”的。
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基本都是称“国营”企业的,全称是“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在整个九十年代,前半段是国营、国有混着叫,到了后半段是书面语言基本都使用国有,口头上偶尔还会有人称国营。
到了2000年以后,慢慢地就只剩“国有”了,“国营”这个称谓,不论在文字中还是在口头上,基本再也没人提了。
其实“国有”这个概念,西方国家一直都有。
不仅北欧,就是那些欧盟国家也都有,比如法国就有不少,美国也有。
所以说,国家的性质是不能用有没有国有企业来判定的。
一个国家的性质取决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谁的手里,生产关系中谁居于主导地位。
国有,是国家所有,国家属于谁,企业就归谁所有;国营,就是全民所有制,简单明了,旗帜鲜明;两者之不同显而易见。
所以,国营企业变成国有企业,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内涵深刻、意义深远的变化。
遗憾的是在很长时间里,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区别。
攻关(网络图片)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大体梳理一下新中国以来,国企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我之前写的《我所经历的国企改制和职工下岗》第九部分中【我所经历的国企改制与职工下岗(九)——回顾与反思】,曾有过一些描述。
只是那篇文章是以我所在企业改制过程为主题,有关这个话题的内容并没有系统展开。
人力资源管理-国企改革中职工思想波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企改革中职工思想波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职工全民身份置换为重点,以创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为目的的国企改革正全面展开。
职工心理、心态会发生巨大变化,分析研究了职工思想动态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企改制;思想动态;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12-021 当前改制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改制是对企业员工权力和利益关系的一次重新调整,是新旧管理体系的转换,因此,在外在利益变化和内在个性特点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类员工对企业改制会形成不同的态度。
(1)对改革改制的承受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普遍进行,企业的大多数职工认识到改制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彻底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个人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途径。
调查也显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各种思潮的干扰,部分职工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比如政治意识淡化,价值取向庸俗化,表现出重物质、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有些职工往往面对现实会做出十分功利性的选择。
(2)对改革改制意义认识模糊。
认为改革与否无所谓,改不改制与我无关,对改革持谨慎、观望态度,满足于维持现状,对企业改革态度消极,他们对改制的认识仅停留在买断身份等表象阶段。
认为企业改革改制后,他们从“全民职工”、“国家的主人”一下子变为企业的雇员,跟一般的“打工仔”差不多,感到心理难以承受,有较强的失落感,自觉改制的意识不强。
(3)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偏低的职工危机感强。
这部分职工年龄大、技术差、无一技之长。
他们担心企业改制后,自己没有特长,很难再上岗,加上住房、医疗、父母瞻养、子女教育等负担较重,对改制的结果感到畏惧、害怕,情绪非常不稳定。
对改制的前途感到渺茫,危机感较强。
(4)那些吃惯“大锅饭”,工作不努力,思想不上进的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怨天尤人,不想干事,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拨拨动动,不拨不动,对改制后因贡献不同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加大牢骚满腹。
国企意识形态总结
国企意识形态总结近年来,国企意识形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国企意识形态的引领和塑造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国企意识形态的概念、特点、演变与现状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国企意识形态的概念国企意识形态是指作为国有企业的组织形态,其内部所体现的价值观、文化、信仰、目标、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同时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参与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国企意识形态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的特殊性质。
二、国企意识形态的特点国企意识形态是经济制度和国家政策的集中体现。
其特点如下:1.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考虑,更是为社会公益和国家发展考虑。
2. 具有既定的价值观念。
国企的价值观本质上是与国家的经济构架和政策导向密不可分,在企业自身遵循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其价值观得以确定和体现。
3. 具有硬性的约束和指导。
由于国企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国家对其意识形态的约束和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巩固了其内在的自我约束力量。
三、国企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国企意识形态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建国初期阶段(1949-1956年)在此阶段,国企意识形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形成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及人民民主等价值观念,并在企业内部有所体现。
2. 大跃进阶段(1957-1962年)在此阶段,由于过分强调农业和工业的重工业化,国企意识形态逐渐失衡,出现了过度的政治运动和浮夸的文艺表现。
3. 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年)在此阶段,由于政治运动的加剧和封闭的思想环境,国企意识形态受到严重的干扰和损害,企业的管理和经济运营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 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至今)在此阶段,国企意识形态得到重视,但由于经济改革和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出现了利益与价值的冲突。
21世纪初中国民营企业家身份认同研究
21世纪初中国民营企业家身份认同研究21世纪初,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企垄断到市场竞争,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
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逐步崛起,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然而,这个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认同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背景介绍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经济逐步向市场化转型,然而在初期,国企仍然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在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司法》与《企业法》,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支持,使得民营企业开始崛起。
而在21世纪初期,中国民营企业家的身份认同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身份认同问题描述身份认同是人的价值观、文化背景、经历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感受和态度。
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家而言,身份认同问题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民营企业家在大环境下的社会地位较低。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商人长期被视为“阶级敌人”,在那个年代,“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对立是相当激烈的,这种偏见也延续到了21世纪初。
因此,平常生活中,民营企业家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背景上都受到了挑战。
其次,民营企业家的身份模糊。
与国企员工、政府官员不同,民营企业家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身份标签,这也让一些人对民营企业家的认同产生了疑问。
有时候,民营企业家被误认为是“工薪阶层”的代表,有时候又被认为是资本家,这种身份模糊感导致了他们对自我的认同感缺失。
第三,民营企业家的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有所侧重。
民营企业家很多来自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家庭,他们在个人价值观、家庭文化传统、商业道德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
而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政府提倡的是爱国、拥军等公共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民营企业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侧重,造成了一定的矛盾。
三、原因分析以上三个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阶段、市场结构等方面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制解体背景下国企工人的自我身份意识认知与认同研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基本上是个“单位制”社会。
在那时,“单位组织”在中国社会中远远超出了一般社会组织的意义:它既是国家政权贯彻自己的意志、对社会进行统治和治理的基本形式,也是作为“单位人”的(在生、育、老、病、死等方面全方位依赖单位的)公民个体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来源。
而就后者而言,即就单位是公民个体获取各类社会资源的根本所在而言,则不同单位之间在资源、地位、声望等方面的差异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生息于这些单位之中的社会成员的地位差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的行政权力掌控着各种资源的分配与配置,因而,在各类经济单位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作为政权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在获取主要由国家权力调拨的各类资源上总是处于优先的位置。
相应地,国有企业的员工,即使是普通工人,由于能够分享这些新对优厚的资源,在社会中也就享有相对较高的地位。
但是,改革开放所推动的市场化转型,一方面大大削弱了国家行政权利对于各种资源的配置与分配的影响,国有企业再不像以前那样可以获得各类资源的优厚保障,使人们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途径多样化,从而既降低了个人对单位的依赖性,又为原先在计划体制下处于国家权力优先保障的单位之外的人们提供了提升社会地位的各种可能。
在这种情形下,原先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单位制无可避免地走向解体,与此相应,由单位制所型塑的社会地位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企工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征。
研究和经验都表明,无论从经济收入、政治待遇、职业声望来看,国企工人的地位相比于以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滑。
而这种地位的变化,不可能不反映到国企工人的主体意识中。
事实上,社分层并不仅仅是客观层面的社会事实,而且也是一种主观层面的心理事实。
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地位变化在国企工人心理上所引起的反映或者说反应。
一、纵横比较下国企工人的自我身份认知本延佑的经验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进行。
调查对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国企工人自身,即具有城市户口但不属于国家干部编制的国企职工,所从事的主要是生产性劳动,其职业场所主要在各种厂矿、工地、港站及门市等生产服务第一线。
对他们的访谈主要涉及他们对单位制解体前后自身地位变化的认知以及他们如今的自我定位与认同等。
二是不属于国企工人的其他阶层成员,主要调查他们对国企工人阶层的认知与评价。
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杭州地区。
在正式叙述分析我们的调查结果之前,有必要先来简单说明一下本文的两个重要概念,即“认知”(cog-nition)与“认同”(identification)。
“认知”主要是一个描述性的、中性的范畴,尽管对于自身地位和身份的认知不可能不带有某些情感色彩,因而,自我身份认知不免包含评价性的理解(evaluativn understanding)在内,但是,无论如何,“认知”主要是指对某种状态的觉察、知晓和理解,而不包括主体对这种状态加以承认、接受的意涵。
而“认同”所强调的正是这种承认和接受,也即,所谓“自我身份认同”,意味着主体不仅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具有清楚的意识,而且还认可、接受自己所处的这种身份地位。
事实上,今日国企工人如何从自我身份认知向自我身份认同转化,正是我们所感兴趣的一个核心问题。
我们先了看国企公认的自我身份认知。
不言而喻,身份作为一个以“个体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定位来界定”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关系性的范畴,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就是要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确定他相较于其他人的相对地位,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定位。
因此,一个人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知,惟有通过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比较,才有可能。
无论是费斯汀格立足于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的社会比较理论,还是泰菲尔、特纳立足于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的理论,都指出,人们对自身身份的认知、识别,都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对照而呈现出来的。
国企工人的自我身份认知同样如此,他们对于自身身份地位的有效识别,也是在不断地与他人进行社会的比较的过程中形成、建立起来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今日这样一种社会转型、单位制解体的社会背景下,国企工人对于自身之身份地位的认知实际上不可能不涉及对其身份地位之“变化”—也就是他们与别人的关系的“变化”—的认知,因而,国企工人借以获得自我身份认知的社会比较,除了与他人的比较,往往还包含着与自身过去地位的比较。
与他人进行的横向对比,总是在一种抚今追昔的历史性叙事中展现出来,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社会转型时期所独有的社会心态的复杂性。
我们来看几段我们对杭州一些国企工人进行访谈的记录:记录1:过去我们把场子当自己的一样。
……那时候多劳多得啊,他肯定你的付出。
那时候领导也没有架子,现在领导和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工人现在是最惨的、最穷的一批人。
不像以前,以前是工人是当家作主的。
以前相对来说体力劳动者地位高,现在是脑力的高。
……我们厂的效益还算可以,没有下岗工人,要下岗的话也是先把外来务工者给下了。
不过他们待遇现在也好起来了。
以前我们在食堂吃饭,他们不和我们一起吃,分开的,现在都在一起吃了。
记录2:那时候一线工人多,干部少。
干部和工人也都一样,待遇都一样的。
干部常常也要劳动。
现在不一样了,怎么个不一样呢?不好说,说不清楚。
这么个体制,这么个社会,叫我们怎么说呢,没法说。
记录3:工人地位当然还是改革开放前高。
改革开放了,农民好了,工人惨了。
原来工人是领导一切的,现在工人下岗了。
过去什么是社会主义要考试的,社会主义有十大优越性,要背的,其中一条就是工人老了有劳保,看病不要钱,现在做什么都要钱了。
记录4:过去是工人做主,现在工人是做不了主的。
实事求是说,现在是有文凭的人做主,没文化的人做不了主,说话没人听。
现在工人是路边草啊,真的是路边草,什么人都好踩,过去工人是主人……现在工人待遇也差。
为什么报考公务员这么多人去,待遇好啊。
有房子分……别看他们工资可能也不太高,但隐形收入高啊,是不是?还今天发这个,明天发那个的,过年都不用买东西。
在企业你不可能的有这些,当然领导就不一样了。
”从上述这些访谈记录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我们的访谈对象那里,就像前面指出的那样,关于人我之间横向比较的陈述总是和今昔之间纵向比较的陈述不知不觉而又自然而然地交织在一起。
而在这样一种抚今追昔、纵横交织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国企工人对于自己如今所处的边缘化的身份地位有着非常明确真切的体认,这最明显地体现在诸如“工人现在是最惨的、最穷的一批人”、“农民好了,工人惨了”、“现在工人是路边草啊,真的是路边草”等等表述中。
我们的访谈对象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在政治地位方面,还是在他们更加关心的经济收入方面,自己如今都处在一个相当底层的位置上。
而他们在叙述中时时带出的对于往昔的缅怀,则更饱含着一种深深的今不如昔的感叹。
第二,国企工人通过纵横交错的社会比较而获得了对自己身份地位及其历史沉浮的体认,而在这样一个为认识、确定自身社会身份而进行社会比较的社会心理过程中,实际上又包含着“区别”与“等同”两个方面的内容。
所谓“区别”,就是根据自身特性与他人的差异,而把自己从某些社会成员中识别出来、区分出来;所谓“等同”,则是指根据在社会比较过程中察觉到的自身与其他某些社会成员之间的共同性而把自己归入某种社会类别的过程。
也就是说,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自我身份认知,通常不仅仅只是个体对自身身份地位的一种觉察,在实际过程中往往还包含着对“我们群”和“他们群”的划分。
这反映在我们的访谈对象那里,就是在其陈述中时时出现“我们”、“他们”的称谓。
被归入“我们群”的,是那些被其认为在今天和历史上都与其处境相同或相近的人们,主要是国企中的那些一线劳动者,主要有“领导”(“干部”、“管理层”)、“有文凭的人”(“脑力劳动者”)、“公务员”、“农民”、“外来务工者”等。
这种“我们”和“他们”的划分,既源自当下的横向比较,也来自历史记忆:对于被归入“我们”范畴的国企工人的历史记忆,对于作为“他们”的干部、知识分子、农民等等的历史记忆,而正是在与他们不同类别的“他们”的纵横比较中—如与“领导”、“有文凭的人”、“公务员”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与“农民”、“外来务工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我们的访谈对象体认到了“我们”的地位及其历史变化。
第三,尽管国企工人对于自己如今所处的边缘化的身份地位有着非常真切的体认,但是,从上面所引访谈记录的措辞和语气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自身所处的这种身份地位搀杂着既不满又无奈的情感:不满,是因为有着对往昔的历史记忆的他们认为,作为中国的国企工人,他们不应该被置于这样的地位;无奈,是因为他们感到在今天这个“体制”、这个“社会”下自己无力改变这种处境(这一点,对于其心态还有着更进一步的影响,见本文第四节)。
总的来说,在情感上,他们对于自身如今所处的这种身份地位是不完全接受和认同的。
而与此相对应,同样从上面所引访谈记录的措辞和语气可以看出,他们对各种不同类别的“他们”—尤其是那些其地位越来越与他们拉开距离的“他们”如“领导”、“公务员”等—如今所拥有的身份地位也不完全从“正当性”上予以认可。
我们很难确定,究竟是国企工人对自身之身份地位的不完全认同影响了他们对不同类别之“他们”的身份地位的不认可,还是后面这种不认可影响了前面的不认同,但可以肯定,这两者之间紧密相连。
二、我看人看我:国企公审之边缘化身份的社会建构前面指出,通过纵横交错的社会比较,国企工人形成了对自身之身份地位及其历史沉浮的体认,但是,对于自身如今所处的身份地位,在情感上,他们并不完全心甘情愿地接受和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就人们身份意识的型塑而言,主体通过社会比较而获得的对自身之身份地位的觉察、体认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同样的重要的方面是社会上的其他人如何评价、看待他(们)的身份地位。
在社会生活、社会互动过程中,这种来自他人的看法、评价最终会渗透到主体自身的心理,从而影响他的自我身份意识。
对此,威廉·詹姆斯在阐述“社会我”的观念的时候,查尔斯·库利在阐述“镜中我”这个概念的时候,乔治·米德在阐述“主我”和“客我”的思想的时候,都早已作了论证和说明。
费孝通先生更是以“我看人看我”五个字精练地概括了这样的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我怎样认识、看待我自己,包括怎样认识、看待我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和他人如何认识、看待我并不一定一致。
当这种不一致发生时,我固然不一定完全接受他人的看法,但是,却不可能完全不受他人看法的影响,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很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特别是,当这个“他人”不仅仅只是某个个人,而是米德所说的代表着“整个共同体的态度”的“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而这个被看的“我”也不仅仅只是具体的“我”这个个体,而是包括“我”在内的一个社会类别(如包括具体的国企工人个体在内的“国企工人”这个社会类别)时,他人的看法作为塑造或强化社会分类的一种社会力量,对于归属于被看、被评价的特定社会类别中的“我”的自我身份意识就具有强大的社会建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能够“强制”我去接受这种看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他人”的看法代表的是“整个共同体的态度”,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我”生活于其中的一个无法摆脱、无法回避的,几乎每时每刻都向你暗示、向你的意识渗透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