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教育改革下的创新学分实施的探索与实践——以贵阳学院为例

合集下载

双创教学实践(3篇)

双创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双创(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本文将从双创教学的背景、目标、实施策略和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双创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双创教学背景与目标1. 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高校开展双创教学。

这主要是因为:(1)国家战略需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2)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3)高校自身发展需求:开展双创教学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2. 目标双创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双创教学实施策略1. 课程体系建设(1)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如创新创业概论、创业计划书撰写、商业模式设计等。

(2)整合相关学科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

(3)开发实践性课程:如创新创业实训、创业项目孵化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

2. 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双创导师: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等担任兼职导师。

(2)培训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3)建立双创导师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

3. 实践平台搭建(1)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创业孵化器、创业园等。

(2)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

基于双创模式下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文档

基于双创模式下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文档

基于“双创”模式下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在全球人工智能化浪潮冲击下,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管理类专业应以地方?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柔性拓展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通过大创项目、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不仅使管理类专业全体学生受益,同时可以为全校其他专业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训基地及服务,从而使全校学生受益。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类学科根植于社会、实践性更强,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难度较大。

为此,必须强化和优化实验、实训教学,优化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实践实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1、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中,国家教指委明文规定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时应不得低于20%,但往往在实际操作时这一比例一般不能达到或勉强达到。

2、实践教学课程孤岛化现象严重,不够体系,综合性不强目前,单个实践教学环节操作已较规范,但是实践教学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体系和思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完全衔.接。

管理类专业普遍设置了不同的实践课程,但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联系,综合性模拟实验课程较少,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薄弱高校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能够胜任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感性认识不强,学生接受到的实践指导往往比社会要落后一到两年。

4、实践教学基地匮乏目前各个学校都于校内外建立了一些实习基地,校内模拟实习利用较充分,但不能完全与社会接轨,校外基地的利用效用不是较好,一是人员受限,不能同时接受多人进行实习,二是指导受限,无法配备有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精准指导,使校外实习效果差强人意。

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思路1、管理类各专业应根据各自特点重新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由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部分构成,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要求。

大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初探(全文)

大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初探(全文)

大学生创新学分实施初探当前,我国高校实施的创新教育根本初衷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制造能力,这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创新学分的提出与实施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具有创新教育理论内容,在实践上也推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进展。

这场改革是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符合社会经济进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深入探讨创新学分制的功能对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高校实施创新学分制的功能创新学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为完善学分制改革开发了新的途径。

1.1挖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潜力。

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增加学生创新学分的要求,如:建设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设立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设立开放式创新型实验,对创新学分实施进行必要的宣传发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有关规定,了解猎取创新学分的可能性、重要性、步骤、方法,等等,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未知知识领域的渴求,充分发掘学生的科学研究潜力。

1.2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影响本科生科研创新的效果,由于“重教学、轻科研”等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困扰,国内高校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也有所不同。

应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中增加学生创新学分的要求,增强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制造发明与实践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动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按照创新学分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精心组织教学,大胆实践教育创新,在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1.3加深对学分制本质内涵的建设,完善学分制改革。

传统的教育观念最主要的问题是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个性化教育和学生的个性进展,学生在学习上很少有选择权和自主权;学生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客体,而不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在治理模式上,重教育轻指导、重治理轻服务,只是把学生当做接受教育和治理的对象,忽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动手能力的养成。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随着科技和创新的不断发展,双创教育在2024年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在2024年的双创教育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1. 强调实践与实践结合:双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和创新实验,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是双创教育的核心要素,2024年的双创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更加注重。

学校和教师通过创新讲座、创新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创意。

3. 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和创业往往需要团队合作,2024年的双创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鼓励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

学生在团队中学会协作、沟通和合作,培养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 引入企业导师和资源:2024年的双创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和资源。

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企业导师参与到创新项目中,为学生提供实际的经验和指导。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市场情况,将创新项目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5. 综合评价创新成果:2024年的双创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评价。

学校设立了评审委员会,由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等专业人士组成,对学生的创新项目进行评审。

评审委员会综合考虑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团队合作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提升创新水平。

综上所述,2024年的双创教育在实践、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企业合作和综合评价等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这些经验将进一步推动双创教育的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T学院为例

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T学院为例

159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T 学院为例作者简介:刘剑,铜仁学院国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T 学院为例刘剑(铜仁学院国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不少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引导大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途径。

为切实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丰富务实的创新创业教材和案例库以及复合多元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服务生态系统,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159-03一、问题的提出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政界、学界及有关组织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面对逐年激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伴随每年毕业季而不断“走红”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在充满激烈竞争和不确定因素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中,自主创业无疑成为不少大学生改变人生的新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并主张通过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缓解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提出:“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此后,李克强总理在多个重要场合频繁使用这一关键词。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高度。

此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项政界贯彻部署、学界研究探索、社会积极实践的“时髦”活动。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分制改革初探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分制改革初探

“双创”背景下高职学分制改革初探作者:王燕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7年第07期【摘要】本文提出高职学分制改革构想,针对第二课堂的典型活动特点,区分不同的学分评价方式,改变单一学分认定导致人才培养脱节的状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关键词】“双创” 高职学分制改革【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116-0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的提出,在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政府职能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而高职教育也在此背景下面临更多的挑战。

一、“双创”背景下高职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一)“双创”提出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分制管理改革,主要是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基础上进行,这种做法在传统职业教育中勉强可以实施,但是仍然暴露了一些问题。

比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多要求学生进行不少于6个月的顶岗实习,这部分学习的效果怎样检验,学分怎样才能合理认定就成了一个问题。

“双创”大背景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太多改革的机遇,高职院校课程安排会更多地转向企业课程,教学场所转战校外实训基地,第二课堂主打创新创业活动,而当前的学分认定方式导致创新创业活动与专业活动相脱节,使得学分制的变革迫在眉睫。

(二)人才培养方式变革引起了学分的改革。

在“双创”背景下,从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到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式,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的变革,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就是评价方式的变革。

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输出的节点,在“双创”背景下,传统的学分制评价方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对于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学术活动、技能竞赛等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无章可循,学分认定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术业有专攻”学生的培养多有不利。

二、学分制改革的构想(一)设立创新学分。

2023年双创教育改革下的创新学分实施探索

2023年双创教育改革下的创新学分实施探索

2023年双创教育改革下的创新学分实施探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创业成为社会高度重视的发展领域,并逐渐被引入到高等教育中。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我国不断加强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和推广。

2023年,双创教育改革下的创新学分实施将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创新学分是指在学生完成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和实践之后,系统评估并给予学分。

这种学分制度意味着学生通过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为自己的学业积累学分,提高综合素质。

在未来,这种学分制度将逐渐普及,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首先,创新学分制度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践等活动,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为实际的问题,并且需要通过思考和行动寻求解决方案。

这种创新的动力和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开拓创新思路和提高创新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创新学分制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在职场上,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是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通过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可以在学生阶段就充分接触市场经济,了解企业运作流程,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创新学分制度对高校企业合作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实践,可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的创新课程和实践环境,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协助企业解决问题的人力资源。

而通过学生完成企业实践,高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现状和前沿技术,提高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总之,创新学分制度在2023年双创教育改革下的实施,将成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推广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

它有利于学生在学生阶段就充分接触市场经济并了解企业运作流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同时推动高校企业合作,促进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相交流和融合。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三篇)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三篇)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引言近年来,以双创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创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还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在2024年,我们对双创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总结,得出了以下经验。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双创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我们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讲座、课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

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并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能够全面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双创教育中,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我们还组织了讲座、研讨会、实践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

同时,我们也通过合作学习和团队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创业导师的指导在双创教育中,创业导师的角色举足轻重。

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导师还能够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创业导师的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创业的本质和要求,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成功几率。

四、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我们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

这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资源和环境,包括场地、资金、设备、技术支持等。

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创新实验、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活动。

平台还与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相关方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五、评价与反馈机制在双创教育中,我们建立了评价与反馈机制,以监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我们周期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估,包括课堂表现、实践项目、团队合作等方面。

评估结果将用于改进教育方案和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了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重要需求之一。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实践。

本文将从教育改革的背景、改革措施以及实践案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传统就业方式受到了挑战,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而创新创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就是为了满足这一时代需求,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三个方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

同时,还可开设创新创业论坛、讲座等形式,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分享成功经验,为学生提供实践参考。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传授,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讲授、项目实践、团队合作等,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真实情境,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践环节方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项目、创新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已经在很多高校得到了积极的推进和实践。

例如,某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采用了“导入-比拼-分享-实践”的模式,通过导入课程、比拼创业项目、分享创业心得、实践创业项目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生大学生涯。

在导入课程阶段,学生将接受到对创新创业思维和知识的普及和引导。

在比拼创业项目阶段,学生将组成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设计和实践,通过比拼,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创业的激情。

高校学生双创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高校学生双创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高校学生双创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的提出,高校学生双创教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双创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促进未来社会的创新创业发展。

本文将从双创教育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高校学生双创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高校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

双创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通过实践性项目和挑战,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以及决策能力。

双创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在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出色的竞争力。

然而,在高校学生双创教育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双创教育在中国的推广时间较短,很多高校和教师对双创教育模式的理解和实施还不太成熟。

其次,双创教育过程中缺乏衔接实践与理论的有效性,很多学生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力和实践经验,导致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价值。

此外,很多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而缺乏对创新和创造的热情和理解。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和挑战,高校学生双创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双创教育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和好处。

同时,教师们应当加强对双创教育的研究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双创活动。

其次,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项目,如创新创业实验室、企业合作项目等,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此外,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最后,高校学生双创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了解创业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回报,更是为社会做出贡献。

双创教育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双创教育的深入研究,可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推动双创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范文(二篇)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范文今年是2024年,也是双创教育迈向新的起点的一年。

在这一年的双创教育中,我们汲取了前几年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实践性的双创教育体验。

以下是我对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的总结,希望对未来的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一、提升双创教育的质量在2024年的双创教育中,我们注重提升教育的质量,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双创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能力。

我们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双创教育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实践项目、创业实训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双创教育资源,包括人才培养机构、创新创业导师、企业合作项目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2024年的双创教育中,我们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项目和创业实训,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创业项目中,学习到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学会分析和总结经验。

我们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竞赛和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些比赛中,学生需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三、促进学生的创业意识双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2024年的双创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通过教育和实践,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和创业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和动力。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类创业项目和企业合作中,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和风险,培养承担风险和管理团队的能力。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四、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在2024年的双创教育中,我们也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

教师是双创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和引导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双创教育效果。

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及效果(3篇)

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及效果(3篇)

第1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其中,“双融双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融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本文将从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及效果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双融双创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融合双融双创教学实践的核心在于教学内容融合。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融合:将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例如,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融合: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融合: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术视角和实践指导。

2. 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如创业基础、创新思维、商业模式设计等,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二、双融双创教学效果1. 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双融双创教学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创新思维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创新成果丰富: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创新成果丰富。

2. 学生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双融双创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业知识掌握: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如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团队管理等。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标准范文(2篇)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标准范文(2篇)

2024年双创教育经验总结标准范文双创教育经验总结——迈向未来的创新之路____年,双创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重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并将我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之用。

一、创新教育理念的引入与践行创新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一股强劲力量,而创新教育正是为了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而提出的教育理念。

在双创教育中,我们积极引入了创新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创新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和快乐。

二、项目式学习的推行与实施项目式学习是双创教育的核心之一,它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提供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在实施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成长,不断挑战自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资源共享与众创空间的建设双创教育的实施需要广泛的资源支持和创新环境的提供,因此我们积极推动资源共享与众创空间的建设。

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学校共享了各种实验设备、创新工具和专业知识资源,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学校还建设了众创空间,提供了开放的创新平台,供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创业实践和交流合作。

这些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双创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导师和学习辅导员。

教师们要主动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不断学习和更新科技知识,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同时,他们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和创新实践,在学生的创新实践中发挥积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未来教育变革的应对能力。

基于创新创业平台构建高校“双创”教育模式的探索

基于创新创业平台构建高校“双创”教育模式的探索

基于创新创业平台构建高校“双创” 教育模式的探索发布时间:2022-02-26T12:17:58.18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11月中32期作者:雷丹[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高校的人才和科技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延伸。

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李克强总理曾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各地方高校应该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思路出发,创新高校教改模式建设,培养有思想、有实践、有创新的创业者。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雷丹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高校的人才和科技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延伸。

2015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李克强总理曾批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各地方高校应该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思路出发,创新高校教改模式建设,培养有思想、有实践、有创新的创业者。

文章主要是以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该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学生每年参加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背景,重点突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重要性,为高校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

1.研究背景及意义当今创业浪潮的大背景下,高校肩负起培养高质量、高技术、高水平人才的社会使命。

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地方高校倡导应用型教学,以实训、实验课程为主导,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

各高校改革课程教学体系,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无缝隙的衔接成为各高校需要深思的问题。

浅谈“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浅谈“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浅谈"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布时间:2022-08-12T08:50:59.380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第7期作者:任蕊[导读] 新政策的落地与执行旨在推动新青年、新社会的发展进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任蕊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摘要:新政策的落地与执行旨在推动新青年、新社会的发展进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将就业问题与人才需求一并解决,为国家人才培养更具创新性及其能力的优秀人才。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高校更需为当代大学生考虑其未来的就业及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满足于自身的才华并融入社会生活当中。

为此,本文将立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多种措施策略,着重分析“双创”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双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引言:随着教育的发展进步,大学生的培养与输出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即是学生在毕业之际需要面临的就业问题,压力对于当代大学生亦是接踵而至。

在此环境背景下,高校则需与时代相呼应,大力提倡并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此教育举措下不断地提升其创新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发展一批新时代适应社会条件的新型创新创业人才。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随着社会的整体性发展,高等教育亦是在不断地进步,成就了当代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大国。

然而大学生的培养输出岁日渐增多,却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特别表现在学生在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或是无法有效的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导致失业率、就业率的问题不断滋生,形成两极端的负面现象。

从现阶段大学生的培养成效分析,严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满足于当下企业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诉求,且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无法与实际应用形成契合,或是存在技能滞后现象、或是存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与产业需求相脱节等。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制度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制度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制度的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途径研究发布时间:2021-11-10T08:22:39.014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17期作者:罗芳[导读]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制,能够进一步引领学生立志创业,强化创新,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早日修满学分,通过创业也能拿到更高的学分罗芳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8摘要:基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制,能够进一步引领学生立志创业,强化创新,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早日修满学分,通过创业也能拿到更高的学分。

以学分制更好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更加合理的教育指导体制,进一步优化实践指导方案,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强化学生实践指导,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学分制;创新创业;双创能力;培养策略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又是新时期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路径,努力造就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服务学生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更推动我国社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学分制下的双创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业理想,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改革,真正造就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学分制内涵阐述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制是对学分制的又一次创造性发挥,和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创造创新实践学分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基于创新创业学分制进一步发挥其优势,让学生结合专业,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

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学分评定的一个重要考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让更多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脱颖而出,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相关职业学业,并能顺利毕业,还能找到更合适的自己的行业去发展去创造。

基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制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能够结合他们的专业,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和实践,从而将创新创业真正落实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能够促进学生学好专业,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估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校纷纷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然而,如何有效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评估其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并提出评估教育效果的途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法1. 课程设置与资源整合为了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应设置相关课程,并整合各个学科领域的资源。

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弥补传统专业知识的不足。

同时,学校还需要积极与创业公司、社会资源进行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导师的指导。

2. 培养创新的环境氛围学校应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学生思辨、探索和实践。

例如,可以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讲座、交流论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实践。

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可以与企业合作举办实训基地、实验室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估的方法1. 定量评估通过量化指标来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可以采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质量、影响力等进行评估。

此外,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满意度、学习成果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评估结果。

2. 定性评估除了定量评估,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进行定性评估。

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提升程度等方面来评估教育效果。

可以邀请专家、行业导师等对学生的项目进行评价,提供专业意见。

3. 跟踪评估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估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以采取跟踪评估的方式。

通过对学生的毕业后就业情况、创业成功率等进行长期追踪,了解他们在创新创业领域的发展情况,评估教育效果的长期影响。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创业教育高教学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8年13期基于“双创”教育改革下的创新学分实施的探索与实践—以贵阳学院为例戴亮、刘燕 '张仲、龚婷2(1.贵阳学院,贵州贵阳550005;.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摘要:创新学分认定体系包括了创新学分认定范围、创新学分要求、创新学分认定标准、创新学分认定程序、创新学分记载、创新 学分申请流程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旨在形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活动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学分;认定体系;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028-03Abstract: The system of 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ion credits includes six aspects, namely, the scop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ion credi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novation credits, the standard of identifying the innovative credits, the procedur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nnovation credits, the record of the innovation credit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credit. It aims to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all kinds of innovative activ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abilities.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credit; certification system; talent training创新创业教育20世纪80年代源于美国,在美国取得 了很好的发展,并随着美国在全球的影响而影响到了全世 界,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接触到创新创业教育,于是创新 创业教育开始遍布全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和世界 接轨,创新创业教育也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我国一直注重 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能够 积极地投人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 的相关文件,在一些文件中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以及“高校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还有:“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 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 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 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实施意见要求“把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 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 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 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人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 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 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 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贵阳学院作为贵州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历来重 视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中除了常规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模块外,还专 门设立了素质教育模块,对学生的创新活动给予鼓励和支 持。

此模块主要用于开展学生的二课堂和课外活动,并对之 进行学分的认定。

但此类学分的认定基本以二级教学院自 己确定标准,自行认定为主。

由于各个教学院对素质拓展模 块学分认定标准不一致,容易导致学分认定随意性和功利 化,学生存在凑学分、完成任务的现象,教师也没有明确的 目标导向去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科研活动,教学院在 管理上也存在降低标准,放学生一马的现象,导致素质拓展 模块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起到很好的推动和提升作 用。

为了能够对学生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让更多的学 生能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不断地促进其发展,2015 年,学校教务处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制定了 《创新学分认定办法》。

《创新学分认定办法》经过两年多的 运行,逐步形成了目的明确、体系完整、认定规范、易于操作 的创新学分认定体系,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提 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

该创新学分认定体系包括了创新学分认定范围、创新 学分要求、创新学分认定标准、创新学分认定程序、创新学 分记载、创新学分申请流程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研究”资助(2015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 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建设研究”资助(2016年)。

*通讯作者:刘燕(1968,06-),汉族,籍贯:贵州省黔西县,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

-28-2018年13期高教学刊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创新创业教育一、 关于创新学分认定一般来讲,创新学分认定包含3个方面,分别涉及到科 研活动、专业技能以及实践活动,这3个部分就组成了整个 创新学分的认定范围。

具体来说,技能竞赛所取得的学分,主要是学生参与的学科技能竞赛,这些竞赛必须得到的学 校的认可,或者是获得省级以上级别的奖励,在这些情况下 所获得的学分就是技能竞赛学分;在参与科研活动中获得 奖项,参与科研、发表科研成果以及相关的学术作品以及国 家专利而获得的学分就是科研学分;关于实践学分部分,是 指考取专业证书,参与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而获 得的学分。

二、 创新学分的要求设置8个学分,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最低不少于4学 分,最高不超过8学分。

三、 创新学分的认定标准分别对技能竞赛学分、科研学分、实践学分三个部分的 学分认定制定了统一标准,并计算相应的分值。

其中,技能 竞赛所取得的学分,主要是学生参与的学科技能竞赛,当然 了并不是包含所有的竞赛,这些竞赛必须得到学校的认可,或者是获得省级以上级别的奖励,在这些情况下所获得的 学分就是技能竞赛学分,对于学分认定是以证书作为基础。

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校级四个层面,每个层面包括一 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个类别。

科研学分的认定包 括了学生主持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编写科研著作、完 成专利申请、参与教师科研等内容。

学生主持科研项目学分 的认定依据是合同或者申报书之类的,就是所参与的科研 项目的一个依据,最低分是0分,然后根据规定进行叠加。

而发表科研论文学分的认定,则主要是以正式出版物作为 依据的,所发表的内容包括论文和其他形式的作品等。

编写 科研著作学分是关于学术著作的,其要求首先必须是十二 万字以上,其次必须是主编,最后一个要求是必须公开出 版,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后可进行学分认定。

至于专利申请 学分,这部分的认定依据是专利证书,必须是国家专利局专 门授权的,在这一范围内所获得证书是有效的。

实践学分的 认定一是指以相应资格证书为准,可获得相应学分,包括全 国英语相关证书、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注册 (执业资格)考试证书。

二是指学生参加学校认可的各类社 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级学科技能竞赛的学分,受到国 家级、省部级和校级表彰者,以表彰证明材料为认定依据。

三是创业活动学分,就是在校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且操作 规范,在相关的部门进行过专门的注册,而且有税收证明,这个证明必须是3个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计4学 分。

四是各种比赛学分,比赛学分的认定是获奖证书,比赛 学分就是在校学生以学校的名义进行比赛,并且取得一定 的成绩。

有关规定中指出,破世界纪录可以加三分,破升级 记录能够加一分,破国家记录可以加两分。

五是指承担社会 工作或社会志愿者的社会实践学分。

六是指参与专业特点 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分,根据活动记录,凡学生在一学 期内能够完整参加一项课外活动的,每个学期计0.5学分,最高计1学分。

对其他未尽事项应获得的创新学分,各教学 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在细则中说明。

四、 创新学分的认定程序学校对创新学分的认定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每学 期的第三周之前,由各教学院组织学生申报。

学生个人取得 的创新成果由个人申报,集体成果由负责人申报。

申报时填 写《学生创新学分申请表》,并附有关证明材料。

申报的创新 学分经学生所在学院确认同意后,填写认定意见并公示后 统一将材料报教务处。

各教学院进行初审,而最后的决定以 及其他意见的处理则由教务处负责。

因创业休学的学生,复 学后,其创业期间的创新学分由各教学院进行认定。

对在申 请奖励学分作弊的,一律严惩。

五、 创新学分的记载创新学分记人毕业总学分,并与正规课程学分同等对 待。

学生获得创新学分多于4学分,其余学分可以申请替代 选修课程的学分,经学院和教务处审批同意后,即免除该课 程的学习,不计该课程的成绩和学分,成绩档案中以“免修”记录。

六、 升级学分申请流程一般来讲,申请学分包括学分申请和替代选修课程申 请,学分申请首先填写《创新学分申请表》,附上完整证明材 料,由教学院给出意见后,送教务处学籍科审核,再返回教 学院进行成绩录人。

替代选修课程申请首先由教学院审核 其创新学分是否已被认可,并审核其申报课程是否可被接 受,给出审核意见后,交教务处学籍科再次审核并签署意 见,返回教学院成绩录人。

贵阳学院创新学分认定体系实施以来,加强了学生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人才培养方案规 定的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社会 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 了极大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