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宏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ppt(完整版)第2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货币政策的目标
02
稳定物价
促进经济增长
03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实现充分就业
1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
货币政策的工具
3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2
再贴现率
03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02
03
04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 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宏观经 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联系
两者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 延伸和拓展。
区别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总体经济问题。微观 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宏观经济学关注总体经济指 标和政策效应。
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 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及治理政策
关系
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 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反 之亦然。
治理政策
针对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岗位;加 强职业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劳动者技能;完善劳动力市场 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就业歧视。
政策实践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如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 动技术创新、改善制度环境等。同时,也需要注意防范潜在风险和挑战,确保经济 增长的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
货币政策的目标
02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03
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与工具
经济增长
1
国际收支平衡
2
货币政策的工具
3
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与工具
0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2
再贴现率
03
公开市场操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应用于社会总需求 严重不足,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下跌阶段。
策略
经济发展的策略包括促进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加强国际合作等。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是经 济增长的延伸和拓展,强调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
区别
经济增长主要关注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更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全面进 步。此外,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过程,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市场
汇率制度 开放经济下,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一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常见的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等。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开放经济下国际间进行货币兑换和资金流动的 重要场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 跨国公司等。
汇率波动与风险管理 开放经济下,汇率波动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企业 和个人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应对汇率风险。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
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重要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GNI)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就业率
02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03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国家经济
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来衡量。
物价水平
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 平。
通货膨胀的影响
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财富 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经济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时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这一 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宏观经济学 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强 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构等。
个体分析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特征,以及它
们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新兴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经 济学家为主导,试图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 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如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这些学派在理论 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 题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
VS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试图 将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结合起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协调配合。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 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 定。
宏观经济学-1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1
(4)失业的影响 失业的影响分为有利与不利的两个方面。 有利的一面是:对就业劳动者形成外在的压力,以激励其努力工作,提高技 术与素质,克服惰性,避免失业;可以比较灵活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周期变 化和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在不断的失业、就业中, 整个社会才可以实现人尽其才,即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最优配置,这一结果是 在劳动力的流动中实现的。 不利的一面是:产量与收入的减少;人力资本的浪费;失业造成政府财政开 支的大量增加;失业给劳动者的身心造成伤害,有损于失业者的自尊心;失 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反方向变动;其他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与失 业率同方向变动、离婚、自杀、吸毒等。 奥肯定理(Okun's Law,1960)(奥肯为美国经济学家,Arthur M.Okun,1928-1980)的含义是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方向变动, 经验的统计是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减少2-3%;反之,失 业率每减少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增加2-3%。
•
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水平× 100
• 三、流量和存量
• 1.储蓄与财富
• 2.投资与资本存量
• 3.经常项目与净国际投资
• 四、利率与现值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1
•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一、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 宏观经济学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是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J.M.Keynes)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开始的。 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微观领域,但也有不少经济 学家涉足了总产量、就业、利息、工资等宏观经济问题,被称之为宏观 经济学的古典学派。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
Chapter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及核算方法
GDP核算方法
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
收入法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
GDP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 终成果。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 的中间消耗。
信贷传导机制
通过影响银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 济活动。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
• 资产价格传导机制:通过影响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进 而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 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目的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现象和 问题。
研究目的
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经济持续 、稳定、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企业和 个人提供决策参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资源短缺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资源的需求 也在不断增加。如果资源供应不足或价格过 高,就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对 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源泉、制约因素及政策选择
•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落后、卫生 条件差等也会制约经济的增长。这些问题会导 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学图解
一、要素的均衡价格
二、企业的要素需求
三、消费函数
四、投资函数
五、金融市场的均衡
六、小型开放经济模型
七、实际汇率和贸易余额呈负相关关系
八、决定和影响实际汇
率
九、购买力平价
十、工资刚性
十一、生产函数
十二、产出、消费和投资十三、向黄金律稳态的过渡
(一)资本过多向黄金律稳态过渡(二)资本过少向黄金律稳态过渡
十四、索洛增长模型
·十五、总需求曲线十六、总供给曲线
十七、对总需求的冲击十八、对总供给的冲击
十九、凯恩斯交叉二十、IS曲线
二十一、流动性偏好理论:二十二、LM曲线
二十三、IS-LM短期均衡二十四、曲线和曲线
二十五、浮动汇率下的小型开放经济体二十六、固定汇率下的的小型开放经济体
二十七、风险贴水增加
二十八、价格水平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二十九、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1.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矛盾,掌握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思想武器;2.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的理解我们党依据客观规律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3.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更好的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一、 商品
4. 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第 一 章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劳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成果也归他私人所有,这种劳动是私 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这个转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各自在商品生产中所花 费的劳动进行比较,即进行抽象的过程。转化能否成功,直接决定具体劳动能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能不能实现。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 。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和基本的关系。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 (3)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析商品开始 (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 (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 (1)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商品的二 (2)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个物,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 因素 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够当作商品来交换的,实际上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千 差万别,创造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 (2)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各种劳动都要还原为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 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是理解政治 经济学的枢纽 。只有把握劳动二重性学说,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论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
2. 价 值 形 式 的发展
2.扩大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
80 斤粮食 = 3.一般价值形态,公式如: 60 尺布 = 2 把斧子 = 6 分黄金 = 其他种种商品= 二、 货币 80 斤粮食 = 4.货币价值形态,公式如: 60 尺布 = 2 把斧子 = 6 分黄金 = 其他种种商品=
-2-
第 一 部 分
政 治 经 济 学
1.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中逐渐分离出来的。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2 把斧子 = = = = = 80 斤粮食 60 尺布 2 把斧子 6 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一般价值形态与 扩大价值形态相 比,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出发点 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就要了解什 2.生产就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自然物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 的东西。人们进行生产,要同自然发生关系,人们相互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的因素 (1)劳动力 (人的劳动能力) ,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 一、政治经济学 3. 生产中人与 自然的 (2) 劳动资料 ,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 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所必要的一切物件, 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 研究的对 关系形成生产力 ,即 (3)劳动对象 ,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一切东西:一类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自然物,如待开采的矿石等; 生产资料, 象 是生产 人们改造自然、征服 物的因素 一类是经过劳动初步加工的原材料,如棉纱等。 关系 自然的现实能力。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中的上述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联。 生 4.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生产关系,它是一切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表现为人们在 产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包括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2)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分配、 方 政治经 的三个方面。 (3)产品分配形式。 交换和消费之 式 济学必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间的关系。 须联系 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化发展状态中。生产力发展了,就要引起生产 (1)生产力和 和上层 关系的变更和发展,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制度的变更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定的 生产关系 建筑来 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性质而建立起来的。 的相互关 研究生 1.人类社 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它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则 产关系 会的基 导 会阻碍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严重的,就要引起社会革命。 二、政治经济学 本矛盾 的 任务 是揭 ( 2 )经济基础和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经济 社会 示人类社会 上层建筑的 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形态 各个发展阶 相互关系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它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 论 段上生产关 阻碍经济发展。 (1)性质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人们能够认识和利 系变化发展 的规律 用客观经济规律,但是决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客观经济规律。 2. 经 济 规 律 的 (2)特点 ①经济规律具有历史性。 因为: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是在一定的历 史时期中发生作用。 性质 、特点 ②经济规律具有阶级性。 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 和类型 ①在一切 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 (3)类型 ②在几个 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如价值规律等。 ③在某一个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特有的经济规律 ,如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中的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等。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1.要从实际出发,理论密切结合实际;2.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 ;3.要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结合起来。逻辑法 是在研究社会 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方法。历史法 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33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35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9 第十七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41 第十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42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43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里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的数量由劳动时间来衡量。但决定价值量的不是生产者个 别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商 品 的 价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的劳动,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有简单劳动的能力。复杂劳动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值量 者的劳动,它包含由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 的简单的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和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例 。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编 制 李小红 王树柏 王金玉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学原理》课程组 二 零 零 六 年 五 月来自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目 录
导 论 ………………………………………………………………………………………………………………………… 1 第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 2 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 第三章 资本积累理论………………………………………………………………………………………………………… 5 第四章 资本循环理论………………………………………………………………………………………………………… 6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8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11 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4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6
一、 商品
4. 以私有制为基础 的简单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第 一 章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商品生产者各自独立经营,劳动是他个人的私事,劳动成果也归他私人所有,这种劳动是私 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生产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这个转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对各自在商品生产中所花 费的劳动进行比较,即进行抽象的过程。转化能否成功,直接决定具体劳动能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能不能实现。 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 。 (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的和基本的关系。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 (3)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析商品开始 (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 (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上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 (1)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商品的二 (2)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个物,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它的使用价值。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 因素 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能够当作商品来交换的,实际上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千 差万别,创造的使用价值多种多样。 (2)抽象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各种劳动都要还原为体力和脑力的消耗。这种撇开劳动的具体 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是理解政治 经济学的枢纽 。只有把握劳动二重性学说,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 剩余价值论以及其他有关的理论。
2. 价 值 形 式 的发展
2.扩大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
80 斤粮食 = 3.一般价值形态,公式如: 60 尺布 = 2 把斧子 = 6 分黄金 = 其他种种商品= 二、 货币 80 斤粮食 = 4.货币价值形态,公式如: 60 尺布 = 2 把斧子 = 6 分黄金 = 其他种种商品=
-2-
第 一 部 分
政 治 经 济 学
1.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是从价值形式的发展中逐渐分离出来的。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公式如:1 只绵羊=2 把斧子 = = = = = 80 斤粮食 60 尺布 2 把斧子 6 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一般价值形态与 扩大价值形态相 比,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 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出发点 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就要了解什 2.生产就是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自然物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 的东西。人们进行生产,要同自然发生关系,人们相互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人的因素 (1)劳动力 (人的劳动能力) ,是生产力中的能动因素。 一、政治经济学 3. 生产中人与 自然的 (2) 劳动资料 , 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 用来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所必要的一切物件, 其中主要是生产工具。 研究的对 关系形成生产力 ,即 (3)劳动对象 ,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一切东西:一类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自然物,如待开采的矿石等; 生产资料, 象 是生产 人们改造自然、征服 物的因素 一类是经过劳动初步加工的原材料,如棉纱等。 关系 自然的现实能力。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中的上述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联。 生 4.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生产关系,它是一切 (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表现为人们在 产 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包括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2)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分配、 方 政治经 的三个方面。 (3)产品分配形式。 交换和消费之 式 济学必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间的关系。 须联系 生产力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化发展状态中。生产力发展了,就要引起生产 (1)生产力和 和上层 关系的变更和发展,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制度的变更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一定的 生产关系 建筑来 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性质而建立起来的。 的相互关 研究生 1.人类社 系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它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反之,则 产关系 会的基 导 会阻碍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严重的,就要引起社会革命。 二、政治经济学 本矛盾 的 任务 是揭 ( 2 )经济基础和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经济 社会 示人类社会 上层建筑的 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形态 各个发展阶 相互关系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它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 论 段上生产关 阻碍经济发展。 (1)性质 :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人们能够认识和利 系变化发展 的规律 用客观经济规律,但是决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客观经济规律。 2. 经 济 规 律 的 (2)特点 ①经济规律具有历史性。 因为: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是在一定的历 史时期中发生作用。 性质 、特点 ②经济规律具有阶级性。 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是有阶级背景的。 和类型 ①在一切 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 (3)类型 ②在几个 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 ,如价值规律等。 ③在某一个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特有的经济规律 ,如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中的社会主义基 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等。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是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1.要从实际出发,理论密切结合实际;2.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 ;3.要把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结合起来。逻辑法 是在研究社会 经济现象时所采用的思维推理方法。历史法 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33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35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9 第十七章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41 第十八章 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42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43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里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的数量由劳动时间来衡量。但决定价值量的不是生产者个 别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商 品 的 价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的劳动,每一个普通的人,都有简单劳动的能力。复杂劳动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 值量 者的劳动,它包含由比较多的技巧和知识的运用。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 的简单的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 (3)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和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例 。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编 制 李小红 王树柏 王金玉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学原理》课程组 二 零 零 六 年 五 月来自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目 录
导 论 ………………………………………………………………………………………………………………………… 1 第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 2 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 第三章 资本积累理论………………………………………………………………………………………………………… 5 第四章 资本循环理论………………………………………………………………………………………………………… 6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8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11 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4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