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合集下载

第六章采区设计

第六章采区设计
综合考虑,最后确定工作面斜长144m,留有产量发展余地。
( 3 ) 煤柱尺寸
两上山间为20m煤柱,上山两侧各20m煤柱,采区边界每边5m,上部边界煤柱 10m,区段间小煤柱4m护巷(生产中可回收)。 (4)采区回采率
C采=
实际采出煤量 工业储量
100%
=(204 15.84) 95%=87.6% 204
20 20 2 10 450 10800 2.41.35 10800 10 4501.81.35 158355(t)
采区服务年限:
T Z C 204 15.8495% 6a
A
30
式中:Z——采区储量,万t; C——工作面回采率; A——采区设计年产量,万t。
三、采煤方法及采区参数
1 、采煤方法选择
常用的采煤方法有走向长壁采煤法、倾斜长壁采煤法
走向长壁采煤法优点:便于联合上山布置,可加大采区开采强度,利于两层煤搭配 开采,利于通风管理及提高机械化水平。
缺点:巷道掘进工程量较大,采区投产时间长(相对于倾斜长壁采煤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优点:道布置简单,投产快等优点,
但针对本采区地质条件:煤层倾角16°,倾斜长壁开采有困难,而且通风系统管 理 困难及不利于实现机械化。
第四节 采区方案设计实例
一、采区地质特征
该采区位于××矿右翼,东以 落差15m的F20-1断层为界,西以 人为边界与五采区相邻。地面标 高+140m,煤层露头距地表30m 左右(采区上部边界),一水平 位于-15m。采区平均走向长 800m,平均倾斜长450m,面积 360000m2,工业储量204万t,如 图所示。
A (h1 h2 )l 300P CK 1.05
(1.8 2.4)1443001.61.35 0.95 0.951.05 37(万t)

完整版采区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采区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以在云冈矿收集的资料为基础,以《煤矿开采方法》,《煤矿安全规程》,《采煤概论》,《煤矿地质学》,《通风安全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毕业设计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等资料为依据,进行了采区生产系统的设计。

云冈矿井田内共有3#、9#、15#三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9.77m,本设计煤层为3#,煤层厚3.78~6.10m,平均厚5.23m,含夹矸1-3层,全区可采厚度变化小,可采性指数为1,厚度变异系数为24.7%,属稳定煤层。

该煤层属灰分低,硫、磷均低,高发热属热稳定性好的无烟煤,顶板岩性为厚层灰黑色的粉砂岩,底板为黑色灰色粉砂岩。

经鉴定本煤层瓦斯含量低,不存在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煤尘无爆炸性,自然倾向性等级为III 级,属不易自燃煤层。

可采储量1904万t。

采区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9.4a。

采区内为单翼开采,且大巷均沿煤层布置,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矿井投产时在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综掘工作面。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采综放采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自然跨落法;工作面长180m,每刀进度为0.60m,每日割8刀。

设计年工作日330d,采用“三八”作业制,两个班生产,一个班准备。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位置及交通云冈煤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约7km处的寺庄镇云冈村西,地理坐标为北纬35°48′52″~35°52′52″,东经112°47′46″~112°56′36″,为沁水煤田大同矿区王报井田的一部分。

井田东2km处有太(原)~焦(作)电气化铁路穿过,煤矿有9.87km的铁路专用线与太(原)~焦(作)电气化铁路在大同站接轨,煤矿东距长晋公路1.5km,其间有简易公路连通,交通极为方便二、井田地质概况(一)地层根据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情况,井田内发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

采区设计编制规范

采区设计编制规范

采区设计编制规范目录1 一般规定 (1)1.1 采区设计范围 (1)1.2 采区设计原则 (1)1.3 采区设计内容与要求 (1)1.4 采区设计审批 (2)1.5 采区设计执行与变更 (2)1.6 采区投产验收 (3)1.7 采区设计存档 (3)1.8 其它 (3)2 采区设计说明书编制大纲 (4)2.0 前言 (4)2.1 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4)2.1.1 采区概况 (4)2.1.2 煤系地层与煤层 (4)2.1.3 地质构造 (5)2.1.4 水文地质 (5)2.1.5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5)2.1.6 储量计算 (6)2.1.7 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意见 (6)2.2 采区巷道布置 (7)2.2.1 设计方案 (7)2.2.2 方案比较 (7)2.2.3 采区巷道布置 (8)2.2.4 采区巷道断面与支护 (9)2.2.5 采区巷道施工与工期 (9)2.3 采煤方法、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0)2.3.1 开采程序 (10)2.3.3 采区生产能力 (11)2.3.4 采区服务年限 (11)2.4 采区通风系统 (11)2.4.1 通风系统 (11)2.4.2 采区风量计算 (12)2.4.3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6)2.4.4 矿井通风能力校核 (16)2.5 采区供水及防尘系统 (16)2.5.1 采区需水量计算 (16)2.5.2 采区供水系统 (17)2.5.3 采区防尘系统 (17)2.6 采区防灭火系统 (17)2.6.1 采区消防系统 (17)2.6.2 采区防灭火系统 (18)2.7 采区排水系统 (18)2.7.1 采区排水系统 (18)2.7.2 排水设备选型 (18)2.8 采区运输系统 (19)2.8.1 采区运输系统 (19)2.8.2 运输设备选型 (19)2.8.3 提升运输安全设施 (23)2.9 采区供电系统 (23)2.9.1 采区供电系统 (23)2.9.2 采区供电设备选型 (23)2.9.3 采区信号与照明 (26)2.10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6)2.10.1 监测监控系统 (26)2.10.2 人员定位系统 (26)2.10.3 压风(自救)系统 (26)2.10.5 通信联络系统 (28)2.10.6 紧急避险系统 (28)2.11 安全技术措施 (29)2.11.1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29)2.11.2 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29)2.11.3 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29)2.11.4 防灭火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29)2.11.5 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29)2.11.6 提升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29)2.11.7 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30)2.11.8 顶板与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30)2.11.9 地温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30)2.12 技术经济 (30)2.12.1 工程概算 (30)2.1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2.13 存在问题及建议 (33)3 采区设计图纸 (34)3.1 总体要求 (34)3.2 采区设计附图 (34)4 封面、扉页、审查页格式 (37)采区设计编制规范(试行)为进一步加强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实现合理集中、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编制《采区设计编制规范(试行)》。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设计和采区设计说明

煤矿矿井初步、采区设计一、设计原则㈠遵循国家发布的与煤矿建设项目有关的政策、规程、规。

㈡遵循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主要技术原则及标准。

㈢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

使设计的矿井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二、设计的主要依据㈠已批准的煤矿矿井地质报告。

㈡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规程和规等。

㈢其他有关支撑性文件及材料,如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等。

三、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步骤㈠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其他专项设计,如瓦斯抽采工程初步设计、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设计)→施工图设计。

㈡煤矿矿井设计的主要步骤1、学习有关煤矿生产、建设的政策法规,收集有关地质和开采技术资料,掌握上级管理部门对设计的具体规定。

2、明确设计任务,掌握设计依据。

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

4、研究方案,编制设计。

四、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初步、采区设计的主要容分为说明书、图纸、设备清册及概算书。

按照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煤炭工业局下发的《省小型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指导意见(试行)》、《煤炭工业五项设计编制容》及《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GB/T50554-2010)等的要求,说明书主要容为前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开拓、大巷运输、采区布置及装备、矿井通风、矿井主要设备、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电气及通信、地面建筑、给排水、采暖及供热、节能减排、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井工期、技术经济等18个章节。

图纸主要分为采用及新制图,其中新制的图纸主要有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采区布置及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平剖面图、巷道断面图册、矿井通风系统网络图、矿井反风系统图、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平面图、地面生产系统布置平面图、矿井地面总布置平面图、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平面图、通信系统图、井上下供电系统图、传感器布置平面图、监测监控系统平面图、井下压风管路系统图、矿井运输线路系统图等。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依据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

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

(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4、提交材料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

(包括草稿、电子文档)5、指导要求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等矿井开拓布置条件,灵活指定采区不同条件(尺寸不同、位置不同、煤层厚度不同或生产能力不同等),让学生分别选取,做到学生每人不重复。

6、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工程08级课程设计进程安排计划(共5周)。

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公司矿井水平、采区设计管理规定为提高公司各矿井水平、采区设计质量,进一步完善采矿工程设计工作,依据煤炭行业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针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对原《采矿设计管理方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具体如下:一、设计编制依据设计编制的依据:已经批复的矿井已有相关设计和地质报告或地质说明书、《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标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标准〔试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国家、省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

二、设计编制资质1、生产矿井的水平设计〔含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由矿区设计院设计。

矿区设计院不能满足资质要求的,经公司总工程师同意,可外委其他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2、采区设计〔含防突专项设计〕由各矿自行编制,特殊情况需外委设计单位设计的,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3、工作面及其它小型设计必须由各矿自行编制。

三、水平设计、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编制的内容《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的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公司所属各矿井在编制水平延深设计的同时,编制包括瓦斯治理内容在内的安全专篇,安全专篇对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要做详细说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编制水平防突专项设计。

各矿井所有采区必须编制采区设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必须同时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放顶煤工作面必须编制工作面设计。

以上设计必须报公司批准,安全专篇由公司安监局组织审批,防突专项设计由公司一通三防部组织审批,其它设计由公司总工办组织审批。

设计编制的具体内容见附件〔安全专篇具体内容另行下发〕。

四、设计上报要求公司各生产矿井的水平延深设计及安全专篇、防突专项设计,采区设计、采区防突专项设计、联合布置采区新煤层首采面设计和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设计须报公司审批后方可实施。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

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规范采区设计的编制和实施是矿井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搞好安全,实现合理集中生产的基础。

根据各矿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区设计与施工管理特编制如下规范。

第一节采区设计编制一般规定第1条生产矿井新开拓采区,应在开工前提交采区设计方案报集团公司审批。

采区设计方案应有2个以上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第2条采区开采前,应根据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方案编制采区设计。

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和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个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

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柱。

采空区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规定的煤柱。

严禁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

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法。

第3条采区设计要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巷道布置要力求做到系统简单,体现合理集中生产,为矿井高产高效创造条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4条编制采区设计的依据1、集团公司批准的“采区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文件,如矿井设计、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设计或区域设计。

3、矿总工程师根据本年度开拓方案和生产接续及集团公司批准的地质说明书下达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包括以下内容:⑴采区开采范围、开采煤层数目。

⑵设计原则(包括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的选择、采用先进技术和解决重大安全问题的主导意见)。

⑶采区生产能力。

⑷主要生产系统。

⑸设计方案编制完成时间。

4、设计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设计所必需的原始资料以及“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上级有关法规和规定。

第5条采区设计方案内容应包括采区设计说明书(包括特殊安全技术措施)、采区设计图纸、主要机电设备及器材目录、采区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四部分,并附采区地质报告、特殊开采设计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批复等附件。

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标准及相关要求

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标准及相关要求

瓦斯抽采系统标准及相关要求一、瓦斯抽采管理规范总则第一条所有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系统,并形成以地面永久抽采系统为主、井下移动抽采系统为补充的格局。

第二条优化抽采设计,强化抽采管理,做到抽采规范化、精细化、最大化,实现高、低浓瓦斯分开抽采。

抽采泵站第三条矿井抽采系统能力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抽采泵必须具有不小于系统需要抽采最大流量2倍的能力。

抽采泵必须配备同等能力的备用瓦斯抽采泵。

第四条抽采泵站必须有直通矿调度所的电话和检测管道瓦斯浓度、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的仪表,必须实现自动计量并上传至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抽采泵站必须安设断水保护装置、瓦斯传感器和开停传感器。

抽采泵出气侧及瓦斯气罐和利用装置进气侧,必须安设有防爆、防回火和防回气等安全装置。

第五条抽采泵站必须有专人值班,当抽采泵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向调度所报告并启动备用泵。

如果利用瓦斯,在抽采泵停止运转后,必须通知利用瓦斯的单位。

恢复供气前必须取得利用单位同意后,方可供应瓦斯。

第六条抽采泵站计划停泵、倒换泵,以及抽采系统调整,必须提前编制措施,提出申请,由矿总工程师审批执行。

抽采管路第七条抽采系统的管路应与抽采泵相匹配。

抽采干管设计要有系统需要抽采最大流量的1.5~2.0倍能力,采掘工作面支管设计要有需要抽采最大流量的1.3~1.5倍能力。

上隅角埋管合计抽采能力应不小于设计抽采能力。

第八条抽采管路管径按下式计算(选用管径时,要按相应富余系数扩大管径或增加管路)D=0.1457(Q/V)1/2Q----管路设计服务流量,m3/min;D----管径,m;V----管道内气体设计流速,其中,抽采干管取V≤15m/s,支管取V≤12m/s。

第九条抽采管路要敷设平直,分岔处设置控制阀门,放水器安设处抽采管距巷道底板高度应不小于500mm。

抽采管路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打压、试漏,并将管内杂物清除干净。

第十条地面永久抽采泵站抽采高浓度瓦斯时,抽采浓度不低于30%,抽采低浓度时,抽采浓度应不低于5%。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1. 背景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矿采区设计成为煤炭企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煤矿采区设计是指在满足煤层资源开采要求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规划采区范围和煤柱大小,制定相应的采场交通、通风和安全联络等系统,提高采煤安全、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系统工作。

本文档主要介绍煤矿采区设计的相关内容。

2. 采区设计步骤2.1 煤层地质资料分析在设计采区之前,需要对煤层地质进行分析。

主要需要关注的煤层地质参数有煤层厚度、产煤地质条件、煤的品质等。

同时需要关注煤层及其周围的岩石及构造情况,确定其对采煤的影响程度。

2.2 采区范围及煤柱设计采区范围和煤柱设计是采区设计的核心内容。

采区范围一般由地质条件、采矿技术和经济要求等综合决定。

煤柱设计是为了保证采区的稳定和安全开采。

煤柱大小会直接影响采区内的瓦斯抽采、通风等工作,因此煤柱的选择需根据地质条件、采煤方法、采区压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3 采场交通设计采场交通设计包括采区入口位置、出口位置、道路设计、采区内移动设备等的设计。

设计合理的采场交通系统能够提高采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采煤安全。

2.4 通风设计通风设计是为了保证采区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通风设计具体包括通风策略、布风和排风系统等内容,可以有效地排除采区内的有害气体,保证采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2.5 安全联络设计安全联络设计是为了保证采煤作业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以及采掘过程中产生的煤屑、瓦斯等物质的安全处理,主要包括安全出口位置、安全生产岗位设置、安全设施等。

3. 设计注意事项3.1 安全第一在煤矿采区设计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煤矿采掘安全的要求进行设计。

3.2 综合考虑煤矿采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采矿技术、采煤经济效益等因素。

设计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决策。

3.3 良好的交流煤矿采区设计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如采矿、通风、瓦斯安全治理等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出一份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5.1.117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

5.1.117采区巷道布置和生产系统
区段运输 平巷9
运输 上山5
采区煤 仓12
采区运输 石门1
2、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
区段回风 平巷10
采区上部 车场6
采煤工作面 区段运输平巷9 下区段回风平巷8
采区回风 石门2
采区中部车场7 轨道上山4
采区下部车场3
采区运输石门1
2、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
区段运输 平巷9’
运输上 山5
掘进工作面 局部通风机 下区段回风平巷8’
一、采区巷道布置
煤层倾角条件:
一层煤、缓斜、倾斜煤层

煤层厚度条件:

薄及中厚煤层


开采方法:
整层开采(一次采全高开采)
地质条件: 煤层平稳、构造简单、瓦斯小
1—采区运输石门;2—采 区回风石门;3—采区下部车 场;4—轨道上山;5—运输 上山;6—采区上部车场;7, 7′—采区中部车场;8,8′, 10—区段回风平巷;9,9′— 区段运输平巷;11,11′—联 络 巷 ; 12— 采 区 煤 仓 ; 13— 采区变电所;14—采区绞车 房 ; 15— 工 作 面 ; 16— 采 区 绞车房回风斜巷;17—开切 眼;18—采区走向边界线; 19—工作面停采线
四、区段参数
1、区段走向长度:即采区的走向长度或一翼的走向长度,采煤 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目前,最长的综采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为 6280m。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缓斜、倾斜煤层综采一翼采区走向长度 不小于工作面一年的连续推进长度;开采技术条件简单、不受断 层限制的综采工作面推进长度不小于3000m。
3、运料系统:采煤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 区段回风平巷10 采区上部车场6
轨道上山4 采区下部车场3 采区运输石门1

采区(盘区)生产系统建设与采区(盘区)安全

采区(盘区)生产系统建设与采区(盘区)安全
的 电压 降损 失 问题 。
3 盘区开采系统分析
从 中煤 组 盘 区开 采 系统 布 置 特 点 不 难 看 出 ,该 盘 区在 开 采 系统 布 置 引入 了一 些新 观 念 , 对传统的采 区( 盘 区) 设 计 布
2 . 5 k n, i 南 北倾 斜 宽 约 2 . O k a, r 盘 区地 质 构 造 简 单 , 涌 水 量较 小 ,
年 半时 间. 于 2 0 0 5年 2 月投 产 , 煤 产 品 主 要 用 于 发 电 打破传统巷 道布置观念 束缚 , 引入 集 约 化 生 产 观 念 , 实施 大采 区布 置 方 式 。 将具有 1 2 0 0多万 t , 开采面积约 5 O k a r 的 开采 区域 划 定 在 一 个 盘 区 内开 采 ,采 区单 翼 走 向尺 寸 达 到 l O 0 0 m 以上 .开 拓 煤 量 掘 进 率 2 . 5 m / 万t ,准 备 煤 量 掘 进 率 约
组 西 翼 回风 系统 的共 用回 风 巷 , 一 巷 多 用。
( 6 ) 主 暗 斜 井兼 作 盘 区行 人 斜 井 , 未 考 虑 专 用 行人 路 线 和
机械运人设备 . 作 业 人 员步行 进 出班 。
2 曾家山煤 矿中煤 组盘区生产系统布置特 点
2 . 1 概 况 ’
中煤 组 盘 区位 于 曾 家山 井 田 北 西 翼 ,埋 深 2 2 0 — 2 5 0 m, 开 采 煤 层 属 复 杂 结 构 煤 层 ,两 煤 一 矸 ,上 分 层 0 . 6 - 0 . 8 m, 夹矸
属 高 瓦斯 矿 井 中的 低 瓦斯 区域 , 可 采储 量 1 2 0 0万 t , 设 计 生产 能力 3 0万 a , 服 务年 限 2 0 a 。 盘 区开 发 于 2 0 0 2年 7月 , 经历

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标准及相关要求

煤矿瓦斯抽采系统标准及相关要求

瓦斯抽采系统标准及相关要求一、瓦斯抽采管理规范总则第一条所有生产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采系统,并形成以地面永久抽采系统为主、井下移动抽采系统为补充的格局。

第二条优化抽采设计,强化抽采管理,做到抽采规范化、精细化、最大化,实现高、低浓瓦斯分开抽采。

抽采泵站第三条矿井抽采系统能力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抽采泵必须具有不小于系统需要抽采最大流量2倍的能力。

抽采泵必须配备同等能力的备用瓦斯抽采泵。

第四条抽采泵站必须有直通矿调度所的电话和检测管道瓦斯浓度、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的仪表,必须实现自动计量并上传至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抽采泵站必须安设断水保护装置、瓦斯传感器和开停传感器。

抽采泵出气侧及瓦斯气罐和利用装置进气侧,必须安设有防爆、防回火和防回气等安全装置。

第五条抽采泵站必须有专人值班,当抽采泵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向调度所报告并启动备用泵。

如果利用瓦斯,在抽采泵停止运转后,必须通知利用瓦斯的单位。

恢复供气前必须取得利用单位同意后,方可供应瓦斯。

第六条抽采泵站计划停泵、倒换泵,以及抽采系统调整,必须提前编制措施,提出申请,由矿总工程师审批执行。

抽采管路第七条抽采系统的管路应与抽采泵相匹配。

抽采干管设计要有系统需要抽采最大流量的1.5~2.0倍能力,采掘工作面支管设计要有需要抽采最大流量的1.3~1.5倍能力。

上隅角埋管合计抽采能力应不小于设计抽采能力。

第八条抽采管路管径按下式计算(选用管径时,要按相应富余系数扩大管径或增加管路)D=0.1457(Q/V)1/2Q----管路设计服务流量,m3/min;D----管径,m;V----管道内气体设计流速,其中,抽采干管取V≤15m/s,支管取V≤12m/s。

第九条抽采管路要敷设平直,分岔处设置控制阀门,放水器安设处抽采管距巷道底板高度应不小于500mm。

抽采管路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打压、试漏,并将管内杂物清除干净。

第十条地面永久抽采泵站抽采高浓度瓦斯时,抽采浓度不低于30%,抽采低浓度时,抽采浓度应不低于5%。

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采区设计管理规定采区设计的编制和实施是矿井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矿井经济效益,搞好安全,实现合理集中生产的基础。

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采区设计管理特制定如下规定。

第一节采区设计编制一般规定第1条煤矿开拓新采区,必须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采区设计,集团公司省内矿井的采区设计报集团公司审批,区域公司所属矿井和二级矿井所属三级矿井的采区设计由区域公司、二级矿井审批,并报集团公司审查备案。

其他二级矿井采区设计由本企业负责人审批,报集团公司审查备案。

集团公司对各矿井采区设计编制、审批、备案、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和督查。

集团公司对各矿井采区设计编制、审批、备案、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和督查。

采区设计方案应有2个以上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第 2 条一个采(盘) 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和2个煤(半煤岩) 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盘) 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者多煤层开采的, 该采(盘) 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和4个煤(半煤岩) 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确定的煤柱。

采空区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确定的煤柱;严禁任意变更设计确定的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严禁在高速铁路下开采安全煤柱;高瓦斯、突出、有容易自燃或者自燃煤层的矿井, 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第3条采区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转型升级、安全发展;坚持“无人则安”的先进理念,按照管理信息化、系统自动化、岗位无人化“三化”要求,实现减人、提效;坚持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发展方向,体现工程技术综合应用与系统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减面、减设备;坚持“绿色发展”的要求,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大力实施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巷道布置力求做到系统简单,体现合理集中生产,为矿井提速、提效、提质高产高效创造条件。

煤矿采区布置与规划

煤矿采区布置与规划
采区的特点
采区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包括 工作面、运输巷道、回风巷道等 ,是实现煤矿高效、安全、环保 生产的基础。
采区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的采区布置与规划能 够提高煤炭开采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
保障安全生产
科学合理的采区设计能够 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矿工 生命安全。
促进环境保护
合理的采区规划有助于减 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绿 色开采。
煤矿采区布置与规划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 煤矿采区概述 • 采区布置与规划原则 • 采区布置与规划内容 • 采区布置与规划方法 • 采区布置与规划案例分析 • 采区布置与规划的未来发展
目录
Part
01
煤矿采区概述
采区的定义与特点
采区的定义
采区是煤矿生产的基本单元,负 责煤炭的开采、运输和提升。
技术原则
遵循技术规范
采区布置与规划应遵循国家和行 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采区 的建设和生产符合技术要求。
优化采煤工艺
根据采区内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开 采技术条件,选择适宜的采煤工 艺,提高采煤效率和资源回收率 。
引进先进技术
关注采矿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 ,提高采区的生产技术水平。
Part
02
采区布置与规划原则
安全原则
确保采区安全
01
采区布置与规划应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确保采区内的作业环境
安全可靠,降低事故风险。
合理设置安全设施
02
根据采区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安全设施,如通风设施、瓦斯抽
放设施、排水设施等,提高采区的安全保障能力。
强化安全管理
03
建立健全采区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

采区设计

采区设计

XX煤矿采区方案设计说明书XX煤矿年月XX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工程编号:建设规模: kt/a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XX煤矿年月参审设计人员名单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 (5)第二节地质特征 (6)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10)第二章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13)第一节水平及采区划分 (13)第二节采区尺寸、采区巷道布置 (13)第三节采煤方法及机械配备 (14)第四节采区主要生产系统 (16)第五节巷道掘进 (18)第六节采区建设工期 (19)第三章通风系统 (20)第一节概况 (20)第二节采区风量计算 (21)第三节采区风量分配 (22)第四节矿井等积孔 (22)第四章供电系统 (23)第一节采区电力负荷 (23)第二节采区供配电 (24)第三节监测监控系统 (26)第五章提升及运输系统 (27)第一节提升系统 (27)第二节运输系统 (31)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XX位于东南部,距区 32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4°12′43″-104°13′21″,北纬26°06′34″-26°07′40″之间。

矿区有简易公路与矿区西北8千米处的鸡田公路相接,距运距62千米,至曲靖市130千米,交通方便。

行政区划隶属东山镇管辖。

矿井范围拐点坐标如下二、矿井开拓方式XX为平硐、斜井联合开拓,主井筒铺设DTL80胶带运输机,配用电机KBY-55,主要作运输原煤、铺设电缆、管子、进风用,兼作行人;平硐及材料上山铺设8Kg/m轨道,安设XX绞车配XX KW电机,用作矸石提升、下放材料、敷设管线、进风、行人。

三、矿井通风方式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安设FBCZNO11(2台)、DCFNO9(2台)主通风机配30KW、15 KW电机作机械抽出式通风。

四、矿井能力矿井设计能力为9万t/a,核定能力为6万t/a。

第二节矿井开采现状一、矿井开拓矿井采用平硐、斜井联合开拓,边界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

煤矿采区设计与布局优化

煤矿采区设计与布局优化
采区经济效益评价
采区投资估算
采区开拓工程投资
包括开拓巷道、通风设施、排水系统等所需费 用。
采掘设备购置与维护
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等设备的购置、安 装与日常维护费用。
采区安全与环保设施
安全监控系统、紧急救援设施、环保设施等所需费用。
采区成本分析
01
直接成本
包括原材料、燃料、电力等直接消 耗品的费用。
生态恢复
采取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措施,恢复采区 生态平衡。
采区环境监测与评价
监测内容
01
对采区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掌握环境
污染状况。
评价标准
0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环保要求,制定采区环境质量评价标
准。
评价方法
03
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对采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提出改
进措施。
07
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和矿井生产能力等因
素,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常见的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
硐开拓等。
02
适用条件
不同的开拓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矿井条件,如立井开拓适用于煤层埋藏较
深、地形条件复杂的情况,斜井开拓适用于煤层埋藏较浅、地形条件较
好的情况。
03
技术经济比较
在选择开拓方式时,需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
煤层厚度
了解煤层的厚度变化,为采区设计提供依据。
煤层倾角
了解煤层的倾斜角度,以确定采区的走向和采煤 方法。
煤层稳定性
评估煤层的稳定性,以确定采区的开采顺序和采 煤工艺。
煤层顶底板岩性分析
顶板岩性
了解顶板的岩性和强度,以确定 采煤工艺和安全措施。

采区采煤系统设计(范例)

采区采煤系统设计(范例)

采区采煤系统毕业设计1.采区地质概况1.1采区概况1.1.1采区的位置采区位置位于兴隆煤矿北翼第一个采区,兴隆煤矿一采区煤层属于二叠纪、龙潭组煤系,主要可采煤层有6#(K1)、4#(K3b)煤层,6#煤层厚度0.7~0.9m,平均厚度为0.8m,倾角为36°~42°,平均∠39°,真厚为0.93m,;4#煤层倾角为37°~41°,平均∠39°煤厚真厚为2.2m,煤层为单斜构造,该首采区位于F19、F18逆断层内,F19断层走向长3300m,,落差为17~55m,采区所对应的F19煤层下盘切割标高为185m,所对应上盘切割标高为220m。

煤层硬度(f)煤为2~2.5,6#煤层位于煤系底部,底板为含铝质泥岩。

煤厚0.7m~0.9m,平均厚度0.8m,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属较稳定型煤层。

采区上边界标高为+300m,下边界标高为+50m;采区走向长为1178m~1394m,平均走向长为1286m;倾斜长为381m;斜面积为489966㎡。

采区上部为小煤窑:昌隆煤矿、凉风煤矿(已关闭)、坪坝煤矿(已关闭)、铁矿坡煤矿,主采4#、6#煤层,煤层稳定。

以南为工业广场及井筒煤柱。

以北为兴隆河河床煤柱。

下部为开采边界。

1.1.2采区与地表的关系采区距地表354.9m~~370m,对应地表大部分为农田及植被,在采掘过程中对地面建筑物无影响1.1.3地质情况采区煤层及煤层顶底板特征采区内可采煤层为2层,分别为6#(K1)、4#(K3b)煤层,6#煤层厚度0.7~0.9m,平均厚度为0.8m,4#煤层平均厚度为2.2m,煤层层间距为31m,6#煤层倾角为36°~42°,平均∠39°;4#煤层倾角为37°~41°,平均∠39°,6#煤层属自燃发火及有可能自燃发火煤层;4#煤层属自燃发火及有可能自燃发火煤层;煤层的物理性质:灰黑至黑色、粉末为深黑色,似金属及金刚光泽,均一状及条带状结构,层状及块状构造,参差状及贝壳状断口,内、外生裂隙较发育。

采矿设计管理制度

采矿设计管理制度

山西昔阳丰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工程设计管理规定为实现采矿设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保证煤炭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法规、条例和《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一节一般规定第1条设计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上级有关规定和公司有关规定.第2条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坚持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第3条采区开采前必须编制采区设计.采区设计前,勘探程度必须达到《矿井地质规程》及规范的要求,并编制采区地质说明书,报公司审批后,作为采区设计依据。

第4条采区几何参数应根据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构造、开采技术装备水平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合理确定,推广大采区、大工作面布置,提升采掘装备水平。

第5条采区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采区地质条件、煤层生产能力、采掘机械化程度、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个数及其接替关系等因素,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第6条多煤层开采时,应根据煤层厚度、灰分合理搭配开采。

第7条采区内区段开采顺序应根据生产准备、巷道维护、瓦斯治理、1防治水等要求确定。

采区内采掘工作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个采区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二)严禁在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再布置另一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

(三)采掘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规定的煤(岩)柱。

采空区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规定的煤(岩)柱。

特殊情况需留煤(岩)柱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突出矿井开采保护层的采空区内留煤(岩)柱时,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留设的煤(岩)柱应作好记录,并将煤(岩)柱的位置和尺寸准确地标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四)严禁破坏工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的安全煤柱.(五)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

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第2章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学习目标】熟悉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

2.1 采区设计的依据要做好采区设计,必须有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充分可靠的设计依据,必须贯彻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

采区是组成矿井生产的基本单位。

采区设计被批准后,在采区的施工及生产过程中,不能任意改变。

因此,采区设计要为矿井合理集中生产和持续稳产、高产创造条件;要尽量简化巷道系统,减少巷道掘进和维护工程量;要有利于采用新技术,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要使煤炭损失少,安全条件好。

本节主要介绍采区设计的主要依据。

1.《采区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应由企业地质技术人员根据《矿井地质报告》或《矿井延深水平地质报告》及相邻的已采区采掘生产过程中揭露的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瓦斯涌出及水文等实际情况,按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进行编制,经地质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后,报企业总工程师批准。

《采区地质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文字部分和附图部分。

1) 文字部分《采区地质说明书》的文字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 采区名称、位置、边界、走向长度、上下部标高、地面标高、地面地形、地物、地貌及采区内钻孔个数、勘探线条数。

(2) 采区内可采煤层层数、间距、产状,煤种煤质,煤层结构及赋存变化规律及煤的容重、硬度。

(3) 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①地质构造类型、性质、密度及要素。

②煤层顶底板岩层名称、厚度、性质。

③瓦斯等级、瓦斯绝对涌出量、有无突出危险及突出类型。

④煤层自燃类型及发火期。

采区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步骤⑤水文条件类型及涌水量。

⑥煤尘有无爆炸性及爆炸指数。

(4) 采区储量:根据确定的可采煤层煤厚、储量计算块段及国家规定的采区回采率,计算出采区的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

2) 附图部分《采区地质说明书》的附图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1) 采区上下对照图。

(2) 采区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多煤层采区应分层进行绘制和计算)。

(3) 采区内勘探线剖面图。

煤矿采区设计

煤矿采区设计

煤矿采区设计
煤矿采区设计是指根据煤矿地质条件、矿井设计参数和采
矿技术要求,合理规划和布置煤矿的采区。

煤矿采区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条件:煤矿的地质构造、岩层倾角、煤层产状等地质要素对采区的设计和布置有重要影响。

2.矿井设计参数:包括矿井的井筒布置、井距、井深、井间断面等参数,对矿井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

3.采矿技术要求:根据煤层的厚度、倾角、脆性、爆炸性等,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支护方式和开采工艺。

4.生产能力:根据煤矿的生产能力和矿产资源储量,确定采区的规模和布局,确保煤矿的持续经营。

5.安全环保:考虑矿井的通风条件、排水系统、支护工程和防灾设施等,确保采区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在煤矿采区设计中,一般采用常规采矿方法、割放采矿方法、长壁采矿方法等,根据煤层的特性和采场的规划要求进行选择。

同时,还需要考虑采区的合理开拓顺序和生产调度,确保采区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开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区生产系统设计要求
一、采区设计使用的规程、规范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煤矿防治水规定》;
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
5、《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GB50536);
6、《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50416);
7、《煤矿采区车场和硐室设计规范》(GB50534);
8、《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
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
10、《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50419);
11、《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415);
12、《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
13、《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范》(GB50451);
14、《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
15、《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GB50418);
16、《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
1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
18、《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
19、《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的通知》(皖政办…2011‟62号);
20、《淮南矿业集团综采工作面装备选型配套标准(试行)》(集办…2009‟6号);
2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
22、《关于2010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皖经信煤炭函…2010‟1222号);
23、《关于重新印发<淮南矿业集团采区设计管理条例>的通知》(煤生技…2003‟479号)。

二、采区设计中心思想
按照“安全、规范、简捷、高效”的设计理念,切实体现采区生产集约化、采煤工艺装备合理化、系统配套协调化、安全监控信息化,创建达标采区,在淮南地区复杂条件下,努力使每一个采区都成为安全高效的生产单元。

三、采区设计基本要求
1、采区设计之前,必须有设计任务书及批准过的采区地质说明书;
2、在矿井总体开拓开采布局框架内布置采区;
3、尽可能利用地质构造划定采区边界,并根据构造分布情况确定单翼或双翼开采及工作面几何参数;
4、采区系统完整,并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矿井采场接替需要,合理确定采区生产能力;
5、按照规程、规范要求留设防水、防沙等各类煤岩柱。

6、对于巷道布置基本要求如下:
1)采区采用上山或水平大巷布置时,至少布置三条系统巷道,且巷道尽可能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采用石门采区布置时,采区主石门数目不少于三条,区段石门不少于两条(一进一回);采区应具备完善的主运输、辅助运输和回风系统;
2)根据采区主运输、辅助运输及回风的需要,配备足够的进、回风能力,从而确定系统巷道条数及巷道断面。

3)采区工作面瓦斯及水害治理岩巷工程量达到工作面生产巷道的50%以上(即一面三巷以上),建议设置胶带出矸系统。

4)采区系统巷道布置力求“平、直、简”。

7、采区设计文件应由设计说明书、安全专篇说明书、设备清册及概预算书、采区地质资料图、采区巷道布置图、采区巷道断面图及各大系统图构成。

四、采区生产系统配置
1、煤炭运输
1)胶带机系统应做到平、直、少,采区运煤胶带机设计应做到系统简捷,系统能力应满足采掘生产需要;
2)采区尽可能设置采区煤仓;
3)下向运输的胶带机应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上向运输的胶带机应有可靠的逆止装置,大倾角胶带机应有防止大块煤向下滚动的装置;
4)胶带机各项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完整。

2、辅助运输
1)采区内辅助运输系统应做到系统简捷,轨道系统应做到平、直、稳;
2)高度超过50m的上下山或水平长度超过1500m的采区巷道应配置机械运人系统;
3)根据采区生产条件、瓦斯治理及防治水的要求,统筹考虑排矸方式及其能力;
4)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形式、长度、断面、上部车场的摘挂钩距离、倾偏角及安全设施必须符合规程、规范要求;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巷道之间的安全间距必须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5)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平曲线半径应满足不小于7~15倍矿车轴距要求,竖曲线半径应满足10~16倍矿车轴距要求;
6)曲线巷道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的车辆通过弯道时的内加
宽及外加宽值;
7)近水平煤层采区的轨道大巷与工作面顺槽联巷,宜采用提料斜巷相联,倾斜煤层采区上(下)山与工作面顺槽联巷,宜采用甩车场通过石门或水平巷道相联,并应考虑有不少于10米的风门留设位置;
8)采区轨道上山上、下车场应考虑存车长度、调车方式及风门安设位置。

9)采区上、中、下部车场应按规定设置信号装置、信号硐室和躲避硐;
10)轨道运输的上下山,安全设施应符合要求。

轨道上山上、中、下部车场摘挂钩地点人行道的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巷道断面必须符合规程和规范的要求;
11)采区内绞车、猴车、卡轨车等各类辅助运输设备的提升能力必须满足采区提人、下材料及提升液压支架的需要。

12)在倾斜胶带机巷内布置猴车时,胶带机与猴车之间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检修绞车(或无极绳绞车)与猴车联合布置在一个巷道时,其必须实现电气闭锁。

3、通风与安全
1)采区必须建立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局部通风规范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可靠;
2)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3)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
4) 保证采区风量充足。

采区内采掘工作面和各种用风地点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并尽可能减少通风设施的数目;
5)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严禁下山开采(8°以下的盘区除外);
6)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之间不得随意施工联络巷;
7)采区绞车房、变电所等硐室必须实现独立通风;
8)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
9)通风系统满足采掘通风要求,不得存在串联及“抹门过”现象。

4、排水系统
1)应依据完整有效的水文地质资料,建立完善的采区排水系统;
2)水仓、水泵、管路的设计应规范、可靠。

5、压风系统
1)采区应按规定建立压风系统及压风自救系统;
2)采区用风量必须满足正常采掘活动及压风自救的用风要求,主管路管径应按两者最大值设计;
3)采区压风干管宜布置在轨道巷内,上下顺槽均必须设置压风管路;
4)压风自救装置数量必须满足采区最大作业人数的要求,设置位置应满足规定要求。

6、洒水灭尘、消防系统
1)采区内宜采用洒水、消防合一的供水系统;
2)采区供水能力必须满足正常采掘活动用水及消防用水的要求;
3)采区内所有巷道均应设置洒水、消防管路,供水干管宜布置在轨道巷内,胶带机巷每隔50m、其他巷道每隔100m设置一个支管阀门,所有转载点、巷道拨门口均需设置管路接口;
4)采区供水系统管路静压不宜大于4.0MPa,压力过高时应在干管上设减压装置。

7、防灭火系统
采区内应装备完善的灌浆、注氮和束管监测系统。

8、瓦斯抽采系统
1)采区瓦斯抽采系统能力必须依据采区瓦斯绝对涌出量进行设计;
2)抽采管路应满足工作面需要的最大抽采能力的要求;
3)应尽可能实现高、低负压分开抽采,并对应敷设高低浓
度瓦斯管路。

9、降温系统
1)对需要设置降温系统的工作面,矿井有集中降温系统时,应尽量利用矿井集中降温系统设置采区内的降温系统。

矿井无集中降温系统时,应设置移动机械降温系统。

2)移动降温系统的制冷设备应放置在进风巷道中,回冷设备应尽可能放置在回风巷道中。

10、供电系统
1)采区变电所应由井下中央变电所或附近地面变电所供电。

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回路,并应引自上级变电所的不同变压器和母线段,且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满足采区所有负荷的用电要求。

2)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主、备双“三专”电源供电;其他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主供电源应采用“三专”供电,备用电源可引自其他变压器的低压母线段,但其供电回路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

11、监控及通信
1)采区必须装备完善的安全监控设备。

采区甲烷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设置数量、设置地点和监控范围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2)采区必须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的要求,装备完善的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对人员流动状态实现目标监测;
3)采区变电所、采区上下山运输设备机头硐室、工作面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机头、采区车场、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等重要地点应设生产调度电话。

12、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所有采区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