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案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介绍此研究性研究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初中地理课程的学生通过实践和研究来探索地理知识。
通过这个研究方案,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地理概念,并培养他们的研究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方案将通过几个具体的研究项目来实施,涵盖不同的地理主题。
目标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调查技巧;3. 增加学生对地理相关概念的理解。
研究活动项目一:地理调查学生将形成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理主题进行调查。
主题可以包括城市规划、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学生将研究如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形成报告展示他们的发现。
项目二:地理模拟学生将利用模拟器或虚拟地图软件,模拟一个地理场景或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模拟一个河流的生态系统,或者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
学生将研究该场景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项目三:地理展览学生将分组准备一个地理展览,展示他们选择的一个地理主题。
展览可以包括图片、数据、地图等信息,旨在向其他同学展示该主题的重要性和影响。
项目四:地理比较学生将选择两个不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它们的地理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学生将收集并分析数据,撰写比较报告,并通过展示分享他们的发现。
评估每个项目结束后,将根据学生的调查报告、模拟结果、展览或报告内容等进行评估。
评估将考察学生的研究深度、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以及沟通与展示能力。
结论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深入研究地理主题,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和技能。
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案
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案概述: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理的实际应用,并积极参与社区和环境问题的探讨和解决。
学习目标:1.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思维、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地调查能力,激发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对社区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实施步骤:第一步: 了解学生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在进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兴趣,以便更好地设计学习任务。
此外,教师还应该熟悉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第二步: 设计研究性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地理问题,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任务。
该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材料,以帮助学生完成研究任务。
第三步: 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学生在完成地理研究性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行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调查和分析数据等方式来收集信息,并进行问题的解决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第四步: 分享和展示成果学生完成地理研究性学习任务后,他们应该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成果。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向社区或学校进行成果展示,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价。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项目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关注答案的正确与否。
地理学科教研活动方案(精选6篇)
地理学科教研活动方案(精选6篇)地理学科教研活动方案篇1一、研修活动目的今年学校继续大力推行省学课堂,其中如何落实好每个省学环节才能进一步促进基础薄弱学生的地理学习,提高课堂效益,一直是我组成员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组5月份进行省学课堂的研讨和展示。
二、研修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第12周周五(5月22日),第1节,第2节地点:二楼多功能教室三、研修活动人员安排活动主持人:开课人:课题:七年级:《撒哈拉以南非洲》八年级:《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摄影:点评:通讯报道:活动反思或心得:全体地理组教师四、研修活动要求1.活动前三天,将活动方案交教研处上传至校园网公示。
2.切实开展研修活动,开设两节研究课,课后进行全员研讨。
拍照人需精选4-5照片(执教者近照、上课全景照、听课照、研讨照)。
3.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负责通讯报道者将通讯稿(需围绕研修目的来写,检查病句、错别字及标点等)和所精选的几张照片分开发到教研处,以及时上传。
4.活动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组长需完成研修平台里的“活动方案、省学案、活动报道、活动掠影”的上传,直接以发帖形式,勿压缩。
课件需以压缩文件的形式跟在省学案的后面;执教者在“教后反思”中发帖,组内其他所有老师以跟帖的形式将听后反思跟在“教后反思”的后面,记得更换头像并署名,不少于500字。
组长需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提醒本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研修平台将在活动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后自动关闭。
地理学科教研活动方案篇2一、活动目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的过程。
在课堂内外,如何促进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着力点很多,但真正积极有效的方法却很少,而主题教研活动正是其中之一。
主题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很广泛,既可以是教师备课中遭遇的困惑,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总之,这个“主题”可以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挖掘,也可以在课内和课外寻找,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教”,学生有效地“学”,那么,主题教研活动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地理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地理一、目标1. 培养学生的地理研究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地理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
二、主题可选主题包括:城市化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
三、学习任务和步骤1. 学生分组,并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2. 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主题相关的资料。
3. 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
4. 学生分析并讨论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5. 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
6. 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7. 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信息搜索: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并学习信息搜索和整合的能力。
3. 实地观察: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并培养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
4. 报告和展示:学生通过撰写报告和口头展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评估方法1. 研究报告评估:根据报告的内容、逻辑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
2. 展示评估:根据展示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进行评估。
3. 实地观察评估:根据学生对实地观察的记录和分析进行评估。
4. 团队合作评估:根据小组合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
5. 学习自我评价: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资源准备1. 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提供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途径。
2. 实地考察地点:根据主题选择相关地点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3. 实地资料收集工具:提供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的工具,如相机、测量工具等。
七、预期成果1. 学生研究报告: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学生口头展示:学生通过口头展示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3. 学生总结和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地理研究性研究是一种基于问题和探究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精神。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研究性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法。
重要性地理研究性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研究主动性。
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外,地理研究性研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世界各地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
实施方法选择适当的课题地理研究性研究的课题应当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也要与课程标准相契合。
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例如当地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等。
提供资源和指导在进行地理研究性研究时,给予学生必要的资源支持,如地理图书、地理工具和互联网资源等。
同时,教师也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培养合作与交流精神地理研究性研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分享知识和经验,提高研究效果。
引导总结和反思地理研究性研究的最后一步是总结和反思。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及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收获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结论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科学素养提高。
在实施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课题、提供资源和指导、培养合作与交流精神,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研究性学习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属长城以南地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冬小麦、棉花、荞麦、甘薯。华北平原地区较温暖,光热好、但水分不足,土层深厚疏松、土壤排水性好,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到两年三熟,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因为人口众多,拥有许多科技、技术人才,原材料丰富,所以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津京唐工业基地;黄土高原地区光热教好、水分不足,土层深厚疏松、沟壑纵横,但因为水分过少、黄土广布,所以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小米,高梁,绿豆,花生,大豆,西瓜,棉花。长城以北是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水分好、热量低,地势坦荡、平原肥沃,拥有“黑土地”之称,但因为纬度高、气候寒冷,耕作熟制为一年一熟,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地。因为濒临我国众多矿产的发源地,所以拥有中国最早的、以辽中南为中心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长城以南的山东半岛上新发展的环渤海工业基地也正逐步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之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区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部分山地,是我国的森林资源的宝库。林区盛产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有“温带果园”职称,盛产苹果、里、柿子等。
三、北方自然条件带来的优势
我国无数朝代的都城都是在北京,现代也是。北京地处华北平原,紧靠自然资源发源地,因为是国家重要的地区,劳动技术人才丰富。便于生产和发展工业基地,形成一体的工业流水线。与天然港口天津紧挨,为世界的贸易往来货物进出口与各国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地,坐拥肥沃的“黑土地”,水资源丰富,劳动力多,耕地丰富,以平原为主,有利于耕种各种作物。而东北平原也有许多优质的矿产资源,为建立在东北平原的种工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教案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教案一、引言地理是一门通过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来认识世界的科学。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非常重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本教案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提供初中地理教育参考,并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可供使用或修改的教案范例。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地球与宇宙之间关系及其变化;•掌握经度、纬度等地理概念;•运用大量实例分析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如使用仪器测量温度、湿度等。
2. 教案内容(1) 地球与太阳系•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太阳、月亮以及其他星体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观察太阳的运动。
(2) 地球的形状和地理坐标系统•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地球的形状,并了解经度、纬度等概念;•学生完成一项研究性实验,使用经纬度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
(3) 气候与气象变化•学生学习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学生通过收集数据和资料,分析某个具体地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
3.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合作学习:促进小组间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测量、观察和数据收集过程。
4. 教学评估方式•书面测试:考核学生对地理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评估:考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和方法运用能力;•研究性报告:要求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对所进行的研究和分析进行总结。
三、教学资源•教材: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地理教材;•实验仪器:日晷、温湿度计等;•图表和资料:提供给学生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资料。
四、教学时间安排本教案设计为一共10个课时:1.课时1-2:讨论地球与太阳系之间的关系,制作日晷;2.课时3-4:介绍地球形状和地理坐标系统,进行相关实验;3.课时5-6: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并分析某一地区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4.课时7-8:组织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性实验和数据分析;5.课时9-10:总结并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报告。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新闻联播与“地理” (2)山谷风的形成
(3)(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4)“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5)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
(6)(某地)旅游景点的开发(7)自然带与旅游特色
(8)城市功能分区(9)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10)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11)月相变化观测
(12)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
(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14)火山模型的制作
(15)利用GIS信息技术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图
(16)(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中国民族服饰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18)(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地理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地理1. 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在教育中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地理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以地理学科为例。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 设计步骤3.1 阶段一:选择研究课题首先,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应当与地理学科相关,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当地城市的环境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如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等。
3.2 阶段二:调查研究一旦确定了研究课题,学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他们应该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并进行田野调查和实地考察。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如问卷调查、采访、测量等,收集和分析数据。
同时,他们还应该阅读相关的地理文献,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3.3 阶段三:数据分析与讨论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学生应该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他们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可视化。
然后,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展示会议,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4 阶段四:研究报告撰写最后,每个学生需要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详细介绍他们的研究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
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介绍研究背景和目的;•方法:说明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结果:展示数据分析结果和讨论;•结论:总结研究成果和提出建议。
4. 实施建议为了实施这一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建议:•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研究课题,例如与当地环境问题相关的话题;•提供指导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进行研究和数据分析;•鼓励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鼓励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互相合作和学习;•多样化评估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如口头报告、展示会议、研究报告等。
地理研究性学习计划
地理研究性学习计划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的科学。
地理学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的跨学科科学。
地理学的研究对于认识和探讨地球和地球上的各种现象、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计划旨在对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将主要涉及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地球表面形态、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与迁移、城市化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2. 研究方法:本研究计划将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搜集与分析、统计分析、实验研究等方法,以深入研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计划1. 第一阶段:搜集相关文献,对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了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2.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与迁移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收集实地数据和样本。
3. 第三阶段: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所搜集的数据和样本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总结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成果和展望1. 研究成果:通过此研究计划,拟在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探讨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 展望:本研究计划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深入地理学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不断推进地理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为促进地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研究计划的意义和影响1. 意义:本研究计划将有助于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加强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合作,为促进地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2. 影响:本研究计划的成果将为地理学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助于推动地理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地理研学方案
地理研学方案背景介绍地理研学是一种深入了解和探索地球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跨学科的学习,通过体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增加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理研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和环境的工作原理和意义。
研学内容1. 地理定位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学习怎样使用GPS,探索自然环境和地球的不同特征。
学生应该掌握使用GPS工具,通过收集数据,计算方位和距离,为地理定位提供依据。
学生可以探索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以此进一步了解地球。
2. 气象观测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关注气象状况,探索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活动特征和生态系统。
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学生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了解气象数据的应用和意义。
学生还可借助仪器进行气象观测,收集天气相关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更好的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3. 地质活动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构成和地质活动的机制。
学生应该了解现代科学对于地球形成的看法,探索不同区域的地质构成和特征,如山脉、地震热点等。
学生还需要了解地质活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土壤侵蚀、地热能等。
4. 生态环境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特征,关注各个生物群体的行为和相互依存性。
由此,学生可以更加地意识到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更好的了解对于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必要性。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地理研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地球和环境的工作机理和意义。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科技工具,收集和处理数据,来探索地理学科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和特点。
这种地理研学的方式,具有富有创造性和互动性,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
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一、引言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文献查阅等方式,通过调查研究、问题提出、数据收集等环节,独立思考和探索地理问题,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
二、背景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参与地理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主动探索并建立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深入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地理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和素养:1.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2.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3.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4.合作与团队合作精神;5.创新与探索精神。
四、活动设计1.活动概述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城市环境问题”。
学生将分成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城市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包括空气污染、垃圾处理、水资源利用等。
活动分为四个阶段:问题提出、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成果展示。
2.问题提出每个小组从已知的城市环境问题中选择一个并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
例如,“城市X 的空气污染状况和原因是什么?”3.数据收集学生使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他们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访谈当地居民和相关专家、查阅相关文献等。
学生需要学会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如图表、问卷调查结果等。
4.数据分析学生使用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他们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制作图表和图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5.成果展示每个小组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和分析,制作一份成果报告,并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进行展示。
学生可以使用PPT、海报、报告等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六、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可以使用以下评估方式:1.成果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报告内容和表达是否清晰、准确,是否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地理研究性学习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理研究性学习计划篇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方案地理研究性学习计划张玉萍一、研究性学习目的和意义: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步骤:1、组织形式:个人学习(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并准备论证材料)---全班活动(展示交流成果)2、3、学习途径:阅读有关书籍,音像报刊资料,访问因特网等。
学习步骤:第一阶段:个人学习阶段,学生带着活动小组的任务搜集、整理资料,教师提示,指导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第二阶段:各小组展示本小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如资料汇编,地理小报编辑。
第三阶段:各小组合作阶段,小组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资料筛选、提取、策划等分工合作。
篇二: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的整合龙源期刊网.cn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作者:李大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XX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XX)6-0092-02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计划)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一、学科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之中,是学生较为关注或感兴趣的问题。
其中,有相当比例的课题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以及课堂教学与现实的结合点。
即使是那些综合性极强的跨学科课题,依然与相关的各学科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05
研究成果展示
研究报告
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呈现研究过 程、方法和结果。
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目的、问 题陈述、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
分析、结论等部分。
报告的格式应规范,符合学术要 求。
图表与数据统计
图表和数据应准确、直观地表达研究结 果。
图表和数据应清晰易懂,避免过于复杂 应使用恰当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如
产业结构
研究区域的产业结构类型、发展水平及变化 趋势。
交通状况
研究区域的交通网络、运输方式及发展状况 等。
03
研究主题与问题
研究主题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
研究问题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实现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的有效结合?
地质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存在哪 些难点和挑战?
研究假设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 减少、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对 全球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 推广绿色建筑等措施,可以实 现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有 效结合。
地质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的难 点在于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等 方面,需要加强相关技术和政 策的研究。
04
研究方法与技术
文献综述法
确定研究主题和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明确自己的研究 目标和问题。
收集和分析文献
通过图书馆、学术搜索引擎和相关期刊等途径收集相关文献,对文 献进行筛选、归类和整理,提炼出重要信息和观点。
撰写文献综述
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总结出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地理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地理引言: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 I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模式。
地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通过地球的空间特征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现象。
本文将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背景介绍: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球空间、地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
学习地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环境和人类活动等,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然而,传统的地理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记忆和灌输,缺乏对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培养。
因此,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地理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1. 主题选择:选择一个符合学生年级和地理学知识的主题,例如,“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
2. 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或“城市化对环境有哪些负面影响?”3. 资料收集:组织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野外实地调查等,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
鼓励学生广泛查找,综合分析不同角度的信息。
4. 探究与实验:学生可以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设计探究性或实验性的活动,以验证或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例如,利用气象数据和模型来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或者通过调查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例如,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或者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城市化的空间分布图。
6. 结果展示: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
可以使用口头报告、海报展示、数字媒体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本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加深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态度。
本方案适用于中学地理教育。
二、项目目标1.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3.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三、项目内容1. 研究主题确定首先,学生将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理研究主题,如城市发展、气候变化、地貌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不同主题的了解和兴趣进行选择。
2. 研究方法探索学生在确定地理研究主题后,需要探索适合该主题的研究方法。
可以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以了解该主题的相关研究方法。
3. 实践活动设计学生基于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研究方法,设计并实施相关的实践活动。
例如,如果选择了城市发展主题,可以选择一座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城市规划、历史变迁等情况。
4.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学生将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将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他人。
可以使用数据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研究结果,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5. 结果总结与分享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交流。
可以通过组织展示活动、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进行。
四、项目实施步骤1.学生自主选择地理研究主题,并汇报给老师。
2.学生自主探索适用于研究主题的方法,并与老师进行讨论和指导。
3.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并与同学组队实施,收集相关数据。
4.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整理成报告形式。
5.学生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享,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五、项目评价与反思本地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以下问题:1.学生自主选择主题的范围需要适当限制,以免出现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的主题选择。
地理研学设计方案
地理研学设计方案以下是 9 条地理研学设计方案:1. 咱们去沙漠咋样?想象一下,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看着那连绵起伏的沙丘,就像巨大的海浪被定格在那里。
在那里,你能亲身感受沙漠的酷热和干燥,还能学习到沙漠独特的生态系统。
咱可以一起研究那些顽强生长的植物,探索沙漠中的动物是怎么生存的。
难道你不想体验这种特别的研学之旅吗?示例:就像在海上冲浪,我们在沙漠中“冲沙”!2. 嘿,要不咱们去海边呀!那辽阔的大海,就像一个无尽的宝藏盒子。
你可以感受海风的吹拂,聆听海浪的声音,多惬意啊!我们能在海边观察潮汐的变化,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难道你不想看看那些五颜六色的鱼和奇形怪状的贝壳吗?示例:海浪拍打着海岸,就像是在给我们演奏一场激昂的音乐会!3. 去森林里也很棒呀!那可是大自然的神秘王国。
走进森林,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我们能在那儿认识各种树木,观察动物的足迹。
你不想去追踪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看看它们的生活吗?示例:森林就像一个巨大的绿色帐篷,为我们遮风挡雨。
4. 咱去爬山咋样?那陡峭的山峰就像是勇敢者的挑战书。
一步步攀登上去,感受汗水与坚持带来的成就感。
在山顶俯瞰,整个世界都在脚下。
你不想去征服那座高山,体验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吗?示例:爬山就像攀越人生的高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5. 去草原呀!那广阔的草原犹如绿色的海洋。
我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奔跑,感受那自由的气息。
了解草原上独特的文化,看看那些壮观的游牧场景。
难道你不想去拥抱那片辽阔吗?示例:草原如同一片绿色的柔软地毯,让人想在上面打滚。
6. 要不咱们去探索溶洞!那里面充满了神奇和奥秘,就像一个地下迷宫。
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和石笋,感觉进入了一个奇幻世界。
你不想去解开溶洞的秘密吗?示例:溶洞就像是地球隐藏起来的神奇宝藏!7. 去古镇研学吧!那里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就像一本翻开的旧书。
漫步在古街古巷,感受着岁月的沉淀。
了解古老的建筑风格,体验传统的手工艺。
结合学农活动设计一个和地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结合学农活动设计一个和地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
学农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结合地理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 农田调查与记录: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农田进行调查和记录,了解该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状况、农作物种植情况等。
学生可以使用工具测量土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记录并分析数据,了解农田地理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 农作物分布图制作: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进行调查,了解该农作物在中国的种植区域。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农民或者实地考察等方式,制作农作物在中国的分布图,并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农作物适应性实验:学生们可以选择几种常见的农作物,在校内或者附近的土地上进行种植实验。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农作物,按照该作物的种植要求进行培育和管理,并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和产量。
学生可以探讨农作物对不同地理条件的适应性,并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下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4. 农业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地区,研究该地区近年来的农业气候变化情况。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气象数据、采访农民、观察农田等方式,了解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适应措施。
在进行上述活动时,学生和老师需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土地,遵守当地的农业规定和秩序。
同时,学生在实地考察时,需注意安全,切勿进入危险区域或者接触农药等有害物质。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中学地理
研究课题名称: 《农村垃圾现状及其处理》实施方案设计者单位:长治四中 设计日期:2012-7-15所属年级:七年级 指导教师:程建花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背景说明:因为我生活在农村,每天都看到农村里的垃圾都是随地乱扔的,周围的卫生环境比较恶劣。
我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开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而影响家人讲究卫生,让“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深入人心。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处置调查的基础上,加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学习调查认识农村垃圾现状相关基本知识;2、学生了解农村垃圾现状所带来的严重性后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研究过;2、 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增强收集、整理和加工;3、 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调查农村垃圾的现状及处理过程中,从恶劣的卫生;2、强化爱护环境、美化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自觉做到讲。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进入了身心急速发展的新阶段,他们的求知欲更强了,思维更活跃了,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始注意身边的人和事物的现状及发展,并对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参加本课学习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胜任本课需要。
因为学生都来自农村,因而对农村里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比较清楚,可是对这样处理所带来的严重性后果,意识比较模糊。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农村垃圾的现状及处理”这一调查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其危害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强化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小组之间的协作去收集材料,通过实地调查、情况交流、上传资料、网站建设等活动来达到目标。
学生可能的选题:(1)农村垃圾的现状及处理的方法;(2)农村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所存在的危害;(3)如何合理地解决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4)新方法实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及对策;(5)我们可以怎样做?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还是其他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体会、图片、实验报告、网站、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研究性学习计划
张玉萍
一、研究性学习目的和意义: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步骤:
1、组织形式:个人学习(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并准备论证材料)---全班活动(展示交流成果)
2、学习途径:阅读有关书籍,音像报刊资料,访问因特网等。
3、学习步骤:
第一阶段:个人学习阶段,学生带着活动小组的任务搜集、整理资料,教师提示,指导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第二阶段:各小组展示本小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如资料汇编,地理小报编辑。
第三阶段:各小组合作阶段,小组组织本小组成员进行资料筛选、提取、策划等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