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无论是在人与人沟通方面,还是文化交流方面,在汉语言文学中,对语言的应用和对意境的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对汉语言文学特点,在文学中对文字的运用,以及意境的揣摩进行研究,继而对提升语言应用方法和意境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这些方面的阐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在语言中的应用和意境分析方面的特点汉语言文学从专业方面考虑是比较广泛的,理论知识不仅复杂,而且涉及的知识量非常多。

实际应用中涉猎字、词、音、句、段落及篇等内容,同时还涉猎逻辑思维、语法技术及修辞方法等内容。

但同时正是这些博大精深的内容,才让很多学生对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产生青睐感。

如果学生明确汉语言文学特点,那么对汉语的应用、意境的分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和学习意义。

1.汉语言文学专业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

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其涵盖的内容,还有非常精深的知识习得语言知识。

人们在学习流程,或者和人的交流沟通中,进行理性的思维活动,从而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效鉴赏和品读。

只有具备以上这些综合的语言学习能力,人们无论是对汉语言的实际应用,还是对作品的语境拿捏,都会更准确和到位,这样在生活中,和人沟通的水平,或者学习语言文学的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综合语文能力。

2.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主体特定性。

汉语言对文科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虽然汉语言专业在实际生活中对各个人群都有帮助,但最终还是文科生对其情有独钟,文科生对语言有天生的好感,而且会非常深入地对汉语言文学进行钻研。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方面主要针对文科生,但是进入高校之后,有一部分学生会改变专业,从而进入到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中。

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还是非常有魅力的。

这种情况下,对语言的应用、意境的分析得到重视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这两个方面本身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重点。

二、提高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能力的策略汉语言应用、意境分析,如果不能落到实处,那么想让更多人受益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让其的应用真正落到实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更好的了解汉文化,并将汉文化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及影响力。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仍然有很多不足。

基于此,本文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及挑战进行分析,并阐述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内容及传播策略,望对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一些可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传播引言: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漫漫长河中,逐渐孕育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且具独特魅力的东方文化。

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加速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因此,为了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确保其在大环境下的良好发展,应加大对传播中国文化的支持力度,同时促进对外汉语教育与中国文化的融入发展,从而以对外汉语教育为载体,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通过对外汉语教育,实现汉文化的传播,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可以满足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频繁的文化交流,才能推动文化的进步,因此,从教育角度促进文化传播,意义重大,然后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以教育形式实现文化传播,则可以更好的提升其世界影响力,进而让文化成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最后在消除文化偏见方面,我国虽然文化丰富,但却在国际上饱受质疑,因此,以教育形式进行传播,可以更好的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文化[2]。

此外,对外汉语教师也必须坚持平等文明的文化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引入文化元素,提高自身识字率及教学技能,积累大量的中国文化知识,在提高自身文化储备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身的教学技能的提升。

并且,我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在经济实力提升的今天,对于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更是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再一次为我国汉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

浅谈汉字与汉文化的论文

浅谈汉字与汉文化的论文

浅谈汉字与汉文化的论文浅谈汉字与汉文化的论文浅谈汉字与汉文化一、以汉字构形看汉文化的民俗汉字由图画发展到甲骨文,再到今天所能看见的简体汉字,汉字由表意逐渐发展成形、音、义相结合的语素文字。

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汉字自身的结构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

我们从研究汉字的构形原理,就可以发现汉字中诸多的文化性的元素。

下面我们就试从尾饰、纹身和食首子这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汉字构形中蕴含的汉民族古老的民俗。

1、尾饰据考古学发现在新石器时期的舞蹈纹盆,展示了那个时期先民的一种服饰现象。

这种服饰显著特点是具有尾饰。

有关于尾饰的记载早在汉朝就有,《后汉书》就有这样的记载:;盘古死后,因自相夫妻……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饰。

本文由收集整理;后哀崂山下有一夫一妇……众人皆刻画其身,像龙纹,衣皆著尾。

至于这种尾饰有什么作用和有什么象征意义至今还没有明确的解释。

但是甲骨文中;尾字像一个侧面屈身而屁股好像有尾饰的人形,还有;僕字像身负尾饰、手捧粪箕的奴隶。

这两个甲骨文说明中国古代的确有尾饰这种民俗,它在我国源远流长。

尾饰曾经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并且在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但是由于中原民族敌视少数民族的传统心理和将战俘作为奴隶的风俗,以至于有;僕这个带有侮辱性的甲骨文出现。

2、纹身纹身是人类的一种较早的民俗,它几乎存在世界上所有的民族。

w纹身所表现的是原始人类对周围自然世界的幻想、理解和崇拜。

比如说匈奴人就以狼作为他们的图腾,并以狼首作为纹身。

在已知道的甲骨文中,;文字正像一个正面而立的人的身体上面有花纹形状。

《史记》有这样的记载;教熊、豹、虎已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1]这里的;熊、豹、虎不能理解为动物,而是以这些动物为图腾的少数民族,并且他们都是以这些动物作为纹身。

;文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在身上、脸上刺花纹或字。

[2]这就说明;文的本义是以丹青饰身体。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摘要:随着我国大国地位的提升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各国对于我国的关注度也随之攀升,一轮轮的汉语热使得汉语积极的对外传播和推广。

汉语,作为我国的古老语种,作为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其传承年代久远,历史涵义丰蕴,汉语热在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笔者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进行概念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的方法,并对教学者应该具备的意识进行了强调。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一、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一)语言和文化的概念语言,现代汉语词典中给予的定义为:“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

”语言是一个特定的系统,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等部分组成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的符号,人们借助语言这一载体,进行人类文明的保存和传递,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国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现代学者普遍采用的定义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予的解释:“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含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进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中所创造进而形成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

综合来讲,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法律、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包罗万象,几乎能够涵盖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语言和文化是属于从属和所属的关系。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整体,语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是了解和学习文化的工具。

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发展的关系。

而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这一过程中就包含通过目的语言的运用能够成功的进行交际而所必需的文化内容。

在进行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学者者习得的是异域文化,是需要目的语这一工具。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具有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古文字”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古文字”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古文字”知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古文字学的知识和理论对古代汉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增强对古代字词本义的探求和理解,有效辨识近义词或同义词,还有助于把握文言句意,正确认识古代文化。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运用古文字知识要以造字结构为基础分析字形,字词的分析要与具体文章相结合,同时还要注重提升任课教师的古文字素养,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文字说文解字古代汉语一、引言古代汉语历来被学生视为晦涩难懂、难学难考的课程之一。

从内容上看,古代汉语讲授的是古代字词语法和文化知识,距离现代化的今天有很大的距离;从教学方法上看,大部分老师采的都是传统的泛读法、练习法等填鸭式教育,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对现阶段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事倍功半的现状,笔者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及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实际经验,探索着将“古文字”知识引入到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进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古文字学的创立和主要理论汉语文字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历史悠久、著作宏富,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汉语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字,包括文字的性质、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以及文字的形音义等。

和古代汉语课程紧密相关的主要是汉语文字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古文字学,古文字学最早孕育于宋代的金石学中(金石学是以青铜器及其铭文与石刻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它的内容实际上包括有铭刻学和考古学两门学科[1]),直到晚清时期,随着音韵学、训诂学的繁荣发展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使得古文字学终于从金石学中分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古文字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古代文字,包括汉语文字的起源、汉字的构型、汉字的形体演变以及考释方法等。

在历代古文字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优秀著作,如吴大徵《字说》、孙诒让《古籀拾遗》《古籀余论》《名原》等;学者们在研究中也归纳出许多重要理论,其中,尤以”六书“理论最为显著。

浅议汉字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浅议汉字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在 汉 语 全球 推 广 热 潮 中 。 古老 而 复 杂 的汉 字 成 为 汉语 学 习者 们 提 高 汉 语水 平 、 了解 中 国文 化 的瓶 颈 。 因 为汉 字 的 形体 结 构 脱 胎 于原 始 的象 形 文 字 —— 甲 骨 文 , 过 几 千 年 的发 展 演 化 . 终 经 始 是 以一 种平 面形 态 出现 在 人 们 的 视野 中 , 国际 上 普遍 使 用 的 以 与 拉 丁 字母 线 性 拼合 方式 形 成 的 表音 文 字有 很 大 的差 别 。在对 外 汉 语教学 中, 怎样 让 学 生 认 识 和 掌 握 汉 字 的形 体 结 构 , 他 们 对 内 让
度量 的意 味 , 表示 科 学要 注重 精 确 。
达 着 中 国传 统文 化 的精 神 。从 一 个 字 的结 构 来诠 释 其 意 义 . 样 这
的 汉字 教 学 不仅 趣 味 十足 , 文化 内涵 丰 富 , 且 能帮 助 学 生记 忆 , 而
2彰显 汉字结构 的乐舞精 神
自古 以 来 . 论 东方 还是 西方 , 舞 娱 乐 都 是 原 始 社 会 时 期 无 乐
学生 往 往 比 中国学 生 在学 习汉 字时 表 现 出更 浓 厚 的兴 趣 。 在课 堂 教 学 中 . 师 可 以列 举 一些 实 例 来 阐 述汉 字 结 构 所 具 教
有 的 教 育 意义 : : 如 最早 探 索 这 个 问题 的著 作— — 《 文 解 字 》 两 说 ,
千 年前 的许慎 就从 文化 教育 角度 对汉 字进 行 了分 析 和讲解 ;
生 的汉 语 水平 , 于初 级 学 生 , 妨 用 学 生 的母 语 来 交 流 , 对 不 而且 形
1分 析汉字结构 的教育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融入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融入策略研究

视程度 , 势必会在交流 中出现偏差 因此 . 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 可能 尽 的引导外 国留学生学习 、体会中西方在价值观和逻辑思维上 的异 同 . 并通过汉语 言文学作 品 . 影视欣赏 等途 径 . 进一步 了解 中国人 的思维 方式 . 使之在语言交流 中更加顺畅
23历 史宗 教 文 化 .
面。从另一方面 , 对外汉语教学 强调 的是学 生在现实环境 中使用 汉语 的能 力 . 学 环 节 中 所 融 入 的 文化 教 学 内容 . 不 要 求 多 而 全 面 . 是 教 并 而 要 使 所 教 授 的 汉 文 化 知识 与语 言现 象 内容 相 一 致 . 且 按 照 学 生 的 文 并 化 背 景 、 语 言 的 掌 握 程 度 , 循 循 序 渐 进 、 用 性 和 适 度 性 的原 则 , 汉 遵 实
T a h n i e e a o e g a g a e n t o l h u d p y a tn in t e c i g l n a e e c i g Ch n s s a f r i n l n u g o n y s o l a te to o t a h n a g g ,bu r l n i g i i e e c lu e u t mo e b e d n n Ch n s u t r .Pu o w r o r tf r a d fu
k n s o  ̄me so i e e c lu e b e d n n o t a h n h n s s a f r in l n a e o h a i fs u y n t p i c p e a d c n e t i d fs De n Ch n s u t r l n i g i t e c i g C i e e a o e g a g g , n t e b ss o t d i g is rn i l n o t n . u

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研究ﻭﻭﻭﻭ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和终身的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和创新,以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ﻭ摘要:随着的不断,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教育注重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如今的对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不再适用。

本文针对教育领域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ﻭﻭ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素质教育;教学质量ﻭ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意义ﻭﻭ时代在,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竞争日益加剧,所以人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汉语言文学是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关系到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轻视的力量。

只有我国的下一代学好汉语言文学,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才不至于流失在历史长河里.汉语言文学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让当代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我国未来的意义重大.ﻭﻭﻭ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分析ﻭ2.1教师转变教学角色ﻭ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多是采用的教学模式。

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少把学生主体性当做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的具体需求不明确,所以教学活动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不是很强。

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没有自主学习的,自然对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有一定弊端。

而且学生参与的互动机会比较少,学生在理论课堂中逐渐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汉语言文学有更好的帮助,老师需要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自己为主导,而且真正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以前那种老师就是权威的教学思想应该摒弃。

汉语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学习和研究汉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综述关于汉语言的相关文献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探讨汉语言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与应用。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系统,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内涵。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是汉语言研究的基础,相关研究者通过考古文献、甲骨文和金文等多种方法,对汉字的形状、结构和语义进行研究,揭示了汉字演变的规律与特点。

二、汉语音系与音韵规律汉语的音系是指其音素、音节和音变规律等,对研究汉字的构词和语音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涵盖了汉语的音韵组合规律、声调变化和语音变异等,通过对语言声音的研究,揭示了其结构与演化的规律。

三、汉语语法与句法结构汉语的语法与句法结构是研究汉语的核心内容之一。

语法研究探讨了汉语的词类、短语和句子构成规则,句法结构研究则着重分析句子成分的意义和格式,在句法树和句法角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四、汉语语义学与词汇研究语义学和词汇研究是对汉语词义和搭配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语义学研究涉及到词义的内涵和外延、语义关系以及义原的建立等,词汇研究则着重讨论词汇的用法和搭配规律,以及词义的多义性和歧义性等。

五、汉语教学与二语习得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领域,涉及到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二语习得研究则关注于非汉语母语者学习汉语的心理和认知过程,以及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汉语社会语言学与方言研究汉语社会语言学研究关注汉语在社会语境中的使用和影响,揭示社会变量对汉语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的影响。

方言研究则主要探索中国不同地区和族群的语言差异和变种,以及方言的发展和保护。

七、汉语应用研究与语言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汉语言在计算机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研究涵盖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信息检索和语言模型等内容,为人工智能技术和汉语言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在当今社会,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汉语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战经验,而语文教学则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环境中。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领域的交融点,希望为读者揭示汉语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汉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汉语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语音、字形和词汇系统。

语音方面,汉语通过声调、声母、韵母等元素来区分意义。

字形方面,汉字的书写规则和笔画顺序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

词汇方面,汉语词汇涵盖了丰富的语义和用法。

这些特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我们进入语文教育的实践领域。

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育的方法和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

在教学模式方面,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到现代的翻转课堂,语文教育模式在不断创新。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们不断尝试情景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样化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文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

当我们回顾以上内容时,可以发现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汉语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

而语文教学则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这些理论,使其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总之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与互动。

汉语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而语文教学则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理论。

未来,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发展,相信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将更加紧密,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认识到汉语语言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创新,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发挥积极作用。

也期待汉语语言学和语文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学科交叉研究,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

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对不同的汉语言艺术加以灵活运用,汉语言艺术就能在课堂展示其优势,定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完美。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汉字审美教育。

认好字、写好字,是儿童阅读写作的重要基础。

汉字从图形表意到符号表意,再到音、形、意为一体的表意文字的历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提示其美的因素,让学生欣赏汉字的优美造型,领略字形结构之美和蕴含的意义。

如最具创造力的形声字,我们需要通过读其声、绘其形、写其意,使学生认读和书写时体会其独特的美质,从而爱上汉字,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但在教学中,往往老师们在意的是学生字写正确没有,只要正确就过关了,对于学生是否写规范、写美观往往容易忽略,更不要说懂得去欣赏汉字的结构、形态和内涵之美了。

这种现象随着年级升高、作业增多而越加突出。

我们的汉字形美、音美、意美,积聚着我国文字美的魅力。

要想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字之美,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根据汉字的造字原理、利用汉字的结构、凭借课文的情境,来创设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汉字的情境。

这样可使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又可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字的古代美与现代美。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汉语修辞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在交学生怎样有效的使用语言,也就是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满足交际的需要。

“当然,关涉言语行为是否有效的因素很多,但修辞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我国早在《周易》中就有对于修辞的论述,而孔子则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这里的“文”即“文采”,也就是言语交际中的文采。

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汉语言形成了丰富的修辞文化。

除常见的比喻、拟人、排比等,根据汉字的特点还产生了若干特殊的修辞技法,如回文、顶针、双关、比兴等等。

教学中不是要学生去机械地品词析句,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去感受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修饰文字词句,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力,从而爱上语文,善于表达。

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7篇)-汉语言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7篇)-汉语言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教学论文(7篇)-汉语言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摘要: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汉语言文学是最能体现其意义的,该专业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传播。

本文以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为基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汉语言文学在我国高校所设定的专业是属于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项。

在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汉语言文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传播主体主要是教师,而接受知识的一方则主要是学生的教学方式,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汉语言文学的历史文化特征的独特性,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帮助学生了解以及掌握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因此要基于后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的特征的同时将学习潜能激发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时对其所表述的意义予以深度思考。

一、关于后现代教育思想的简要概述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教学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教授与被教授的模式,其主要提倡平等的观念,打破了以往教师将教学完全把握住,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控制学习行为方法。

即以“去中心”作为教学理论,其教学模式以“对话”为要点,在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的回答中交流互动,建立平等对话的教学。

[1]平等交流“对话”教学模式的建立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理解以及尊重的和谐教学氛围被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

同时,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同样对于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视。

该思想提倡将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且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将其引入,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让学生爱上该专业,主动探究其深意。

与此同时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创新,这不仅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教学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教学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教学探讨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汉语言与汉文化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

汉文化的介绍对于学生准确的理解汉语会有较大促进作用。

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标签:汉语教学;对外;传统文化1 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关系1.1 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语言是我们彼此相互间用来交流的工具,是必不可缺的一个工具。

我们的生活日常交流全仰仗于此,其内容往往会有一个民族思想的烙印,里面具有深深地这个民族所独特的文化渊源。

我们的汉语言同样是具有这些个特点,汉语言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良好的传承。

同样的,传统的中华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我们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见二者之间的相互深刻的影响与作用。

1.2 文化误解对语言教学的负影响1.2.1 表现在语言层面这常常表现在我们传统的语言习惯上。

汉语有着许多独特的词组语言,如成语、歇后语等等。

这些语言一般都是有特殊的历史典故或者是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生产生活经验所总结出来的。

但留学生因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容易造成许多啼笑皆非的现象出现。

就以“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为例,留学生往往无法理解其中正确的含义,他们是依靠当中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这样就会曲解。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孔孟文化,是儒家文化。

遵循中庸之道,言语表达的是间接表达,不会采用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来表示,不会有强烈的自我表示。

最为典型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差不多”,留学生经常会误会其中的意思,因为他们弄不清差不多到底是差多少,还是根本就不差。

1.2.2 表现在非语言层面我们的民族思维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思维模式都打上了深深的传统文化的烙印,而我们依照自己思维模式所表达出来的语言以及行为会令留学生感觉匪夷所思,甚至于感觉对他们不尊重。

其中有一个例子就是打招呼。

打招呼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第一课。

实际上他们所学的你好我们通常不大使用的。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教学探讨

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文化教学探讨
参 考 文 献
[ ]王 宏 印. 文 化传 通 一如 何 与 外 国人 交往 [ . 京 : 京 语 言 出 1 跨 M] 北 北
方 面 的 内 容 。也 有 不 少 学 者 持 有 这 种 观 点 : 言 的 学 习 是 语 离 不 开 文 化 的学 习 的 , 者 是 相 辅 相 成 、 一 不 可 的 。 语 言 二 缺
中 图分 类 号 : 4 G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 3 9 ( O O 1 — 2 9O 1 7 — 1 8 2 L ) 60 6 一 l
1 汉 语 和 中 华 文 化 的 关 系
1 1 汉 语 和 中华 文 化 的 关 系 .
() 1 日常 生 活 中 特 有 的文 化 : 是 指 我 们 普 通 人 在 平 常 这 生 活 中有 关 于 自 己与 他 人 互 相 交 流 所 特 有 的 文 化 现 象 。通
所 这 常 常 表 现 在 我 们 传 统 的语 言 习 惯 上 。 汉 语 有 着 许 多 并 不 是 其 他 少 数 民 族 的 语 言 , 以 出 于 减 少 学 习 负 担 的 考 可 独 特 的 词 组 语 言 , 成 语 、 后 语 等 等 。这 些 语 言 一 般 都 是 虑 , 以对 少 素 民 族 的 节 日稍 作 介 绍 即 可 。 我 们 应 该 将 重 如 歇 但 有 特 殊 的 历 史 典 故 或 者 是 劳 动 人 民 通 过 自 己 生 产 生 活 经 验 点 放 在 汉 民 族 的 传 统 节 日 的 介 绍 上 , 对 于 一 些 我 们 都 已 所 总 结 出 来 的 。但 留 学 生 因 为 对 我 们 的传 统 文 化 缺 乏 足 够 经 不 大 遵 守 的 习俗 也 的 确 没 有 介 绍 的 必 要 。 我 们 在 做 这 项 的 了 解 , 往 容 易 造 成 许 多 啼笑 皆 非 的 现 象 出 现 。就 以 “ 往 善 工 作 的 时候 需 要 特 别 注 意 不 要 将 并 不 常 见 的 习 俗 作 为 特 点 者 不 来 , 者 不 善 ” 例 , 学 生 往 往 无 法 理 解 其 中 正 确 的 来 进 行 着重 讲 解 。 来 为 留 ( ) 国所 特 有 的 , 以 称 之 为 国 粹 的 文 化 。 这 里 所 指 3我 可 含义 , 们是依 靠 当中字面的 意思来 理解整 个词 语 的意 思 , 他 的 国粹 是 我 国 五 千 年 华 夏 文 明 所 积 累 传 承 的 、 有 的 并 能 特 这 样就会 曲解 。 中 京 书 我 国 的 传 统 文 化 是 孑 孟 文 化 , 儒 家 文 化 。 遵 循 中 庸 够 代 表 我们 传 统 文 化 特 点 的 瑰 宝 。 如 : 医药 、 剧 、 法 、 L 是 不 之 道 , 语 表 达 的 是 问 接 表 达 , 会 采 用 直 接 说 明 自 己 的 意 针 灸 等 等 诸 如 此 类 , 一 而 足 。 个 人 认 为 这 些 也 是 吸 引 学 言 不 图来 表 示 , 会 有 强 烈 的 自我 表 示 。 最 为 典 型 的 我 们 通 常 不 所 说 的 “ 不 多 ” 留 学 生 经 常 会 误 会 其 中 的 意 思 , 为 他 们 差 , 因 弄不 清差不 多到底是 差多少 , 是根本 就不差 。 还 1 2 2 表 现 在 非 语 言 层 面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汉服文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汉服文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

KE CHENG YU JIAO XUE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汉服文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徐 宁(广西大学文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 530000)汉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加强对对外汉语课堂中汉服文化课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汉服的历史汉服即汉民族的传统服饰,相传它是黄帝发明的。

《左传》里有“有章服之美谓之华,由礼仪之大谓之夏”的说法。

汉服文化体现着汉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无上的智慧,可以说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缩影。

汉服的历史一直从三皇五帝延续到明末清初时期,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上衣下裳,交领右衽。

基本形制有曲裾,襦裙,袄裙,深衣等。

汉服也有礼服、常服之分。

二、汉服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汉服文化里蕴含的中国精神内核。

汉服上衣下裳,代表着天地阴阳。

交领右衽,体现中国传统“阴阳有别”的思想。

“圆袖交领”象征着古人对宇宙“天圆地方”的认识。

中缝垂直,告诫人们要为人正直,刚正不阿。

宽袍大袖,衣袂飘飘,又呈现出中华民族放达飘逸的风采。

以古代帝王及王臣贵族的礼服十二章为例,每个章纹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日、月、星代表着万事万物的初始,也代表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利。

山、龙能兴雨水,代表着顺应自然。

《周易》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衣冠大国”,汉服里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观念,我们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并向外国学生展示。

(2)汉服在东南亚服饰圈地位的变化以及面临的问题。

汉服目前的处境是十分尴尬的,它曾对韩服、和服、越南服饰都有些很大的影响。

可是目前许多邻国开始抄袭甚至盗窃汉服文化。

东南亚的古风漫画出现了很多汉服形制的身影,但是不明所以的人们称之为“东洋风”而不是“中国风”,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穿着汉服走在中国的街头,可能还会被同胞说“戏子”。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应用语言学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言的鲜活、生动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力,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也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与发展1. 汉语言文学的历史渊源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形式。

其中,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汉唐诗词的璀璨辉煌,宋元戏曲的丰富多彩,明清小说的奇妙风采,都是汉语言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展现了汉语言的丰富表现力和深厚底蕴。

2. 现代汉语文学的发展与变革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交流,现代汉语文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20世纪以来,新诗、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作家。

现代汉语文学既延续了传统文学的优秀传统,又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成为了当代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语言的传播和应用1. 汉语言的国际地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和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大,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走近我国,甚至在我国进行工作和生活。

2. 汉语言的应用研究汉语言的应用研究是应用语言学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汉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都值得深入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和文化素养培养,是当前汉语言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汉语言文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汉语言文学与应用语言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文学语言,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资源。

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和解读中,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播汉语言文学。

现代教育思想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探析

现代教育思想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探析

现代教育思想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探析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地发展,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现代教育思想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经时代证明,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于中小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而言,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并基于现代教育思想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本文首先对现代教育思想的概念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并分析了当前现代教育思想对中小学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中小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由此提出了几点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中小学汉语言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汉语言教学;策略教育是人们一直非常的重视的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有着固定的模式,俗话说:“以师为尊”,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很难在主观上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会给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基于现代教育思想、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我们日常学习和交流必不可少的一门语言,中国汉语言博大精深,基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教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权衡二者的关系,从而有效促进现代教育思想下中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

一、现代教育思想的概述我国教育教学理念把现代教育思想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理论型的现代教育思想、实践型的现代教育思想以及政策型的现代教育思想。

[1]现代教育思想是顺应时展而产生的,它历经了时代的沉淀和发展,并结合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形式,作出时代予以教育的回应,是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谓理论型的现代教育思想,是指一些知名的或者学术的教育家在教育领域做出的一些具有理论性的思想论述,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结构和理论基础。

实践型教育思想是指一些教师通过实际教学而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也可以说是经验教学理念。

汉语文化教案

汉语文化教案

汉语文化教案是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时的重要参考资料,它是一种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计划,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达到期望的教学目标。

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场景中,汉语文化教案可以起到整合和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思维和文化素养培养的作用。

汉语文化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它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教学内容是指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它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学目标的基础。

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包括演讲、讨论、问答、实验、游戏等多种方法。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引导学生、讲解知识、训练技能、评价成果等。

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和评价,旨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参考。

针对不同的汉语学习者,汉语文化教案还可以进行分类和设计。

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如拼音、基本词汇和语法等;对于中级学习者来说,则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探讨,如对口语交际技能、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等。

而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则可以注重文化领域的细节讲解,如历史、文学、音乐等。

因此,针对不同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在汉语文化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一些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例如,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知识的难度和主题的分布,以达到适度挑战、稳定进步的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搜集,使之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式。

此外,还需要考虑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使之科学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汉语文化教案是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它对于保证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特性,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伊宁县胡乡中学汉语教研组海及班.买如甫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海及班.买如甫摘要:从语言学角度讲,学一门语言是学一种文化,教一门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汉文化的过程,所以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必须传授汉文化知识。

关键词:汉文化;汉语教学;汉语言1、引言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是发达的语言之一。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灿烂的文化之一。

这样的文化凝结在这样的语言之中,使汉语具有深广厚重的文化积淀及博大浩瀚的文化内涵,然而,汉语教学传统的做法单一的语言体系的教育,即只限于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的范围。

当然,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离开了语言的教学,别的也就什么也谈不上了,问题在于单纯的语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做法越来越暴露出它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夸张地说,可以称为“语言上的天才,文化上的白痴”。

因此,在汉语教学中,除了要重视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更要重视汉语言交际汉文化的关系,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心理障碍,使他们对于汉文化与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或误解冲突能敏锐地感觉,正确地理解,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2.1 文化的概念著名人类学者泰勒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适于对人类国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

”2.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包罗万象,其中也包括语言。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讲,语言一方面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积淀,文化的映像,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和语言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对待关系。

”“文化包括语言”。

“语言是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文化”。

因此我们说,文化和语言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

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教学和文化知识传授相结合的问题,语言学家和教师们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美国语言学家H.J.Weather ford明确指出:“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而不是分析对象与文化不可分割。

“学习汉语而不是他们的文化是一种毫无生气的努力。

”2.3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文化的定义,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不同的见解,但广被认可的一点是文化是人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可见衣食住行中运用的语言,这些每日表达的概念里都渗透着汉文化。

因此运用任何一种母语的人在学习汉语中,必须要注意它区别于母语文化的地方。

汉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民族文化的承载体和传播体,汉语言是汉文化的具体表现。

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在汉语教学中,自然不能回避汉文化的问题。

而身为汉语言学习者,对汉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是责任也是义务,这样才有利于运用汉文化教学推动汉语言教学。

在汉语教学中,汉文化主要是在汉语教学中渗透给学生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汉文化。

更重要的是,融入到一种文化里面仅过来更有利于正确的应用一种语言,能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硬。

学习汉语言,讲解相关的汉文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目对汉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能帮助学生克服很多语言学习的隔膜。

3、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几个途径3.1 词汇教学中的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汉语和其它汉语的词汇对此来讲述文化的差异。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单位,所以词汇教学在对汉语教学中也占有核心地位,词汇具有民族性和稳定性,因此一种语言的词汇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的不同,都可以在词汇中反映出来。

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力在词汇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汉语中很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都与温长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研究许多词汇意义的发展历程即可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情况对词义演变的影响,。

词汇中的文化教学应重点着眼于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即区别于其它民族文化的地方,奇异的汉文化容易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教师应该把汉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比较,在故事中完成,在故事化的教学中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

那些在文化交流上没有障碍的,即两种不同语言的某些词汇的内涵和外延都无差别的词,可以一一对应,在讲解时可以一带而过。

另外还有一些词汇,在汉语中有,但是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能准确表达这个意义的一个词,这些词汇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也是民族学生最难理解和需要讲解的词汇。

比如“裹脚”“纸老虎”这样的词,都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具体解释这些词丰富有趣的内涵。

3.2 汉文化教学要贯穿于语言课文内容的教学之中社会上还是有这样的错误观念,任何会说中国话的中国人都可以教汉语,这是外行人不负责的想法。

在汉语教师不但具有专业性,而专业要求非常高,其中就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有把教材中课文的内倥融化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的能力,语言是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的,语言教学也有必要与社会生活的文化因素相结合,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传授文字。

4、汉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4.1教词汇时,用汉文化有关的例子,教学生理解词汇的含义与所学语言文化的关系和母语的区别。

以最简单的问候“你好”和“您好”为例。

见面问候说“你好”和“您好”,对年龄相仿、和自己同等社会地位的人说“你好”,对比自已年长和社会地位高、自己特别尊重的人说“您好”。

为什么要这么说?中国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观使然。

再以中国人的祝词为例。

“祝您健康长寿”“祝你财运亨通”“祝你步步高升”“祝你工作顺利”。

为什么说这些?中国人“寿、富、贵、顺”的幸福观使然。

说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是“一笑两个酒窝”,这是中国人汉民族的审美观。

汉民族对自然现象的内心感触、对客观世界的心理感受也对语言的使用有所影响。

你如,描写一个正面人物,常常说“他‘红’光满面”,而形容一个人心狠手辣,就说他太“黑”。

说大家关注的事情或流行的时尚,用“热”,什么“集邮热”“计算机热”等等。

形容一个人匆忙的样子,就说是“风风火火”,说一个人待人不热情就是“冷若冰霜”。

汉民族的等级观、尊卑观、家庭观、婚姻观、交友观、乡土观、消费观、价值观(义利观)、审美观,以及汉民族的民族心理等等,决定了汉民族“为什么这说”,而理解中国人“这么说”的含义,也必须知道汉民族的这些民族观念和心理特征。

汉民族的思想观念和民族迟到时特征,就构成了文化因素体系和文化大纲的基本内容。

4.2文化因素体系和文化大纲的另一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例如少数民族学过“极了”,也学过“连……也……”,学过“……以后”,也学过“还是”,但是理解下在这两句话仍然有困难。

原因何在?是不熟悉,不了解汉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最近我的老师忙极了,他说他连午睡的时间都没有。

”“当了校长以后,他还是骑自行车上班。

”在第一句,“连……也……”是语法内容。

“还是”的词义是词汇大纲要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人一般情况下每天有午睡和普通人上下班一般骑自行车这种生活方式则是文化素体系和文化内容。

汉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应该作为文化大纲的内容。

例如:“结婚那天,亲戚朋友来了一百多人,吃完酒席就开始闹洞房”。

在这个句子里,“闹”是什么意思,“洞房”指什么,这些是词汇大纲的内容,“闹洞房”是怎么回事,则是文化大纲的内容。

“慰问团还给他们送去了白面和猪肉,让他们春节能吃上饺子”。

“他们是老朋友,一到节日,就一起喝两杯。

”在这两个句子里,动词“让”、“吃”、“吃上”和“一……就……”的用法是语法大纲应该包括的内容,而“春节吃饺子”和“一起喝两杯”的含义是什么?——汉民族的岁时节庆风俗,这正是文化大纲应该包括的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理解汉语、使用汉语和汉民族打交道的需要,文化大纲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三大方面,掌握这些内容,有利于少数民族学习和理解汉语,有利于少数民族用汉语打交道。

汉语中的很多实词都有广泛的文化背景,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择其要者,简约阐述。

这方面的词汇,以有关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典章制度、中国节庆等方面的词汇较多。

用课文中的插图和照片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描叙和讨论,揭示文化的内涵。

配合教学、节庆以及各种各样的时事活动,举办与之相应的文化活动,吸引汉语学习者参加,现场进行巧妙灵活的汉语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采用小组活动来讨论,整理所学语言文化习惯,采用表演形式进行文化教育。

在集活动中介绍汉文化,既生活活泼,趣味横生,又可加深学习者的记忆,启迪他们独立思考和体会。

4.3在教授汉语字词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讲解有些汉语字词文化演变的现实性,即字词现在的意义。

比如“勾当”,古时是指做事,无所谓做好事坏事,而现在这个词的词义则大不相同,专指坏事、阴谋,是贬义词。

教师在讲解这类字词的时候,必须讲清楚当时和现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有些称谓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也有变化。

比如“小姐”,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专指宝贵人家的女孩子,她们是“千金小姐”。

“五四”运动以后,中产阶层人家的女孩子也可用此称呼。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们不再用它了,从极左方面认为它有剥削阶级属性。

“文革”以后,它又被重新使用,年轻的女孩子被称作小姐。

近两年来,它渐渐被专指在一些特殊服务行业工作的年轻女子。

像这样一些有历史演变过程的词,就必须从历史文化变迁的角度切入,才能讲清楚。

在讲解过程中要突出的是文化变迁的现实性,一定要界定字词的现在的含义。

在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把握住语言教学的文化特点,加以展开运用,那么,不仅提高教学质量指日可待,而且必然也会有利于弘扬优秀的汉文化。

结语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依存的。

文化深深地渗透于语言之中,汉语教学应坚密相结合学生的母语文化,重视文化交际的差异,帮助学生不断地克服交际障碍,熟练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1、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研究》[J].商务印书馆.2006年2、伍铁平.《语言和文化评论集》[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3、周小兵.《第二语言教学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4、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5、杨东莼.《中国文化史大纲》[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6、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7、瞿讯.《汉语、汉字、汉文化》[M].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9月1日8、陈江.《汉文化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1日9、郑卓睿.《汉语与汉文化》[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1日10、季颖林.《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演讲》[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