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猫》教学反思(课后反思)2篇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猫》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猫》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29d976524de518974b7d82.png)
《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猫》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的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从而启发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指导我们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特点。
《猫》是老舍写的一篇记叙文,通过风趣、亲切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刚满月时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忧无虑、呼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4.阅读不同文章中写猫的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爱猫感情的方法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出发,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在学法上,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朗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领会。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以可爱的动物引入课题,谈名家笔下的动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师生查记,解决生字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e5f704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5.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猫》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内容主要描述了作者家的猫的古怪性格和它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关爱。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握和深层次的情感体会尚有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通过观察和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了解和印象,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猫的性格特点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悟。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猫的古怪性格和与家人亲密关系的句子,并进行分析理解。
5.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动物的关爱和珍惜生命的感悟。
课文猫教学反思范文
![课文猫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9cfe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8.png)
《猫》是一篇关于猫的文章,看似是一篇教育文本,但实际上更像是一篇抒发诗意的散文。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除了作者的用心之外,也与猫这个主题本身有关——猫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用自己的方式与人类建立联系,让人类感受到它们的美妙与神秘。
课文通过对猫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了猫的特质,展现了它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通过这些描写,孩子们能够逐步了解猫的性格、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方面,从而加深对动物世界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文中蕴含的价值,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和感悟,从而进一步促进其认知和情感发展。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孩子的感官体验。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有关于猫的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深入体验猫的威武、神秘、灵动和温柔。
通过各种感官刺激的积累,孩子们可以更加生动、丰富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深入感受到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接着,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走进猫的内心世界,了解猫的生活、行为方式的原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一些猫的有趣事情,例如猫为什么会咕噜声、为什么喜欢玩线球等等,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到猫的习性与性格。
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课文中的情景描写,表达对猫的情感和感悟,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与情感世界。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猫的善待和保护,引导孩子们增强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在课堂上,可以与孩子们探讨猫的保护问题,让孩子们了解到许多猫在人类的生活中面临的困境,进而引导孩子们关注和保护猫,让孩子们呵护并保护这些温柔的小生命。
课文《猫》是一篇具有丰富内涵的散文文章,通过对猫的描写和赞美,呈现了猫的神秘和美妙,引导人们从心理和精神上与猫建立联系。
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课文猫时应引导孩子们有效地了解到猫与人类之间的真谛,表达对猫的情感和感悟,让孩子们学会与生命共存与和谐相处。
这样将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情感素养与认知水平,为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石。
《猫》教学反思精选
![《猫》教学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4b9b7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b.png)
《猫》教学反思精选教学反思精选:教学目标: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猫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教学反思:一、教学准备:在本次课中,我准备了一段有关猫的视频、图片和一些有关猫的基本知识,以便学生了解猫的基本特征。
然而,在准备教学材料时,我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兴趣爱好。
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猫的兴趣并不高,甚至觉得这个主题无聊。
二、教学方法:在本次课中,我采用了讲解、感官体验和互动的教学方法。
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猫的认知。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讲解的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而互动环节的设计并不够充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教学内容:在本次课中,我主要讲解了猫的基本特征,例如:猫的身体特点、行为习性、食物喜好等。
然而,我并没有涉及到猫的历史背景、不同品种的特点以及猫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这导致学生对猫的整体了解较为片面。
四、教学评价:在本次课中,我采用了形成性评价方式,即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的表现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然而,在评价过程中,我没有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进行个别化评价。
这导致一些学生的表现无法得到准确评价,也无法及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帮助。
五、教学环节设计:在本次课中,我准备了一个关于猫的游戏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片和问题回答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游戏环节的难度设置过高,学生很难回答出问题。
这导致学生在游戏环节上的积极性大幅降低。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反馈来调整教学环节的难易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和爱护意识的教学目标。
七、教学准备与兴趣激发将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纳入考虑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6822356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b.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熟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着重揣摩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3.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树立不主观臆断的意识。
(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在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污涩(sè)怂恿(sǒngyǒng)虐待(nüè)蜷伏(quán)惩戒(chéng)怅然(chàng)诅骂(zǔ)红绫(líng)2.理解词义(1)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2)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3)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4)悲楚:悲伤凄楚;悲苦。
(5)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6)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作家、翻译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背景链接《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面对不会说话的猫,“我”因“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整体感知1.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找出起止段落,并划分文章结构。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ee0883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5.png)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猫》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对《猫》中角色的人物形象的感知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小说《猫》的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猫》中的人物角色和情感走向。
三、教学准备
1.备课教师:了解教案内容,准备教学PPT、故事书籍等;
2.学生:准备《猫》的教材,熟悉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猫》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介绍《猫》的故事情节并请学生根据情节进行阅读。
第三步: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猫》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第四步:情感表达
•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达角色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此次课中,通过《猫》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下一步可以通过更多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交流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以上是针对《猫》这篇文学作品的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猫》教学反思
![《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46c27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c.png)
《猫》教学反思猫是一种常见的宠物,它们可爱、灵便,深受人们的爱慕。
然而,在与猫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关教学的反思。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与猫相处的经验,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一、观察力的培养1.1 注意细节:与猫相处时,我们需要观察它们的行为、表情和动作。
这种观察力的培养也适合于教学中。
教师应该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难点,及时赋予指导和匡助。
1.2 灵便应对:猫的行为往往变化莫测,我们需要灵便应对。
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灵便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3 深入思量:观察猫的行为还需要我们深入思量它们的动机和意图。
同样地,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思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的学习。
二、耐心与关爱2.1 耐心等待:与猫相处时,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它们的接近和信任。
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耐心等待学生的学习发展,赋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机会。
2.2 细心呵护:猫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呵护,我们要确保它们的饮食、卫生和安全。
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安全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支持。
2.3 积极反馈:猫喜欢被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增强它们的自信心。
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赋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沟通与理解3.1 语言交流:虽然猫不能说话,但它们通过身体语言和声音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受,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
3.2 情感共鸣:与猫相处时,我们可以通过与它们建立情感共鸣来增进彼此的关系。
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学习。
3.3 尊重差异:每只猫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喜好,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差异。
同样地,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以促进全面发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https://img.taocdn.com/s3/m/d9b41ae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f.png)
部编⼈教版四年级语⽂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第四单元⼈类的伙伴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绚丽地落下。
每⼀天,都有⼀些⽣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些⽣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些⽣命永远地消失。
我们⽣活的世界多姿多彩,⼈类孜孜不倦地⽣产劳动,花草⽇夜不停地吐纳芬芳,⽽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类的知⼰、亲⼈、⽼师。
⼈类的⼩伙伴带给我们⽆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本单元让我们⾛近这些⼩伙伴们,⼀起去感受⽼舍先⽣笔下猫的调⽪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恺先⽣笔下⽩鹅别有趣味的⾼傲。
让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类与动物的交流⽅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
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篇是另⼀位作家写的动物。
每⼀篇⽂章的内容和表达⽅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猫细致⽽⽣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的⼩猫的特点,字⾥⾏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课时母鸡课⽂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鲜明的对⽐,塑造了⼀位“伟⼤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鸡雏的那种伟⼤的母爱。
2课时13 猫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标1.会认8个⽣字,会写15个⽣字,重点理解“尽职、淘⽓”等词语。
2.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动具体地描述⼤猫的古怪和⼩猫淘⽓可爱的性格,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虑、职、屏”等8个⽣字(包括2个多⾳字),会写“忧、贪、蹭”等15个⽣字,正确读写“⽆忧⽆虑、呼唤、贪玩”等词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7f34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e.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第1篇】老舍的《猫》,突出描写了猫的性格特点,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
特别是写猫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对比的方法,充分表现了猫的行为令人难以捉摸。
在作者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先写猫的性格古怪,再写小猫的活泼可爱。
构段也很有特点,两部分均采用先总述后分说的方式。
语言朴实无华而又生动鲜明,口语多、短句多,常常带着语气词。
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
篇幅短小,结构工整,是学生写作不可多得的范例。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大家都喜欢抓住猫的古怪性格去体会,分析出猫的古怪表现在“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既温柔可亲又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然后体会其中“屏息凝视”等词的精妙。
教学的任务似乎就完成了,对于本文在写作方面的其他独特之处视而不见。
本单元作文为写观察日记,而本课中作者对猫的细致观察以及传神的描写,有助于化解作文的难点,充分用好教材,让教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也是新课标倡导的方向。
因此,这节课在积累字词、体会古怪的基础上,我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把周而复《猫》的片段和夏沔尊的《猫》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其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白三位作家虽然同是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但老舍是突出猫的性格特点,周而复主要抓住猫的外貌神态,夏沔尊则是通过描写一家人对猫的态度来表现。
同样的感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从而打开写作的思路,渗透多角度思考的写作态度。
之后的让学生选择一种小动物,选择一个角度去观察,写出一种小动物的特点,为连续观察日记打下基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第2篇】10月25日,我有幸聘为20xx年xx县“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践性教师培训观摩课执教教师,我上的是初中语文《猫》。
我因为公开课的经验不足,缺乏自信导致紧张过度,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猫》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猫》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29d976524de518974b7d82.png)
《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猫》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的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从而启发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指导我们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特点。
《猫》是老舍写的一篇记叙文,通过风趣、亲切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刚满月时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忧无虑、呼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4.阅读不同文章中写猫的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爱猫感情的方法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出发,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在学法上,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朗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领会。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以可爱的动物引入课题,谈名家笔下的动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师生查记,解决生字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四年级下册《猫》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
![四年级下册《猫》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1b5d6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四年级下册《猫》课后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猫》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猫》课后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猫》课后教学反思1《猫》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语言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的流露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课伊始,与同学聊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话题: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哪一种动物,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正当他们激情洋溢叙述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15、猫。
一、质疑切入、理清顺序学习课文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学生如果能合理的存疑,一定会很投入地走进文本去解疑。
因此,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充分地质疑,然后我进行归纳总结:老舍先生抓住了猫的什么特点来写?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学生带着自己地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在反馈交流时,学生不仅能解疑,而且行文的线索也清晰可见,板书: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满月时淘气、可爱。
二、品读课文,方法引领重点品读“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部分。
1、设疑: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它的古怪的?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出示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找出对应的句子,勾画、圈点、批注,先自我体会。
3、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课件出示“高兴………不高兴”的句子,让学生齐读、分角色读、教师指导读,学生很快地感受到了作者运用了对比、反语等手法来表现猫的性格古怪的;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继续默读课文,课件出示:“老实”,紧扣一个“可是”让学生体会猫老既贪玩,又尽职的事例反复朗读,并用“非……不可”练习说话,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猫的古怪特点表现出来。
过渡设疑:除了写了它的“老实和高兴,不高兴”课文还写了什么,引出猫的勇猛这个事了。
课文《猫》的教学反思范文
![课文《猫》的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8e94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9.png)
本文将围绕课文《猫》展开教学反思,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探讨如何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这篇文学作品。
一、教学反思在教学《猫》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虽然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错,但是由于缺乏阅读量,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牢固,导致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准确。
2.词汇量有限。
由于学生并没有很多时间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导致他们的词汇量有限,阅读课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的词汇,阅读速度受到影响。
3.情感体验不够深入。
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但是由于他们对于猫的情感体验不够深入,因此他们无法真正感受到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二、解决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到了一些解决方法:1.阅读量的提升。
将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多读一些书籍,尤其是那些与《猫》主题相关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
2.词汇表的积累。
开展词汇教学,在课堂上对于生僻或容易混淆的词汇进行分析和归纳,让学生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用法和拼写方法,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阅读速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文。
3.情感体验的加深。
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述猫的情感体验,如温柔、疼爱、喜悦、怒气、悲伤,让学生体会到猫对人类的依恋和对生命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于课文中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篇文学作品。
三、教学探讨1.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教师应该注重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培养,增加学生不同方面的提高与实践,特别需要多读书籍进行积累。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该加强词汇教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让他们更好地领悟课文中的情感内涵,并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和提高来培养他们更全面的素养。
3.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在讲解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案例、音乐、歌曲、故事等形式,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探究和发现课文中的精髓之处,从而更好地获得学习的愉悦和收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6f4e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b.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反思【第1篇】《猫》是老舍先生的文章,他把猫写的惹人喜爱。
文章谈到猫的性格十分古怪,说它贪玩吧,但是又非常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在教学这个局部时,我请一个同学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屏息凝视”,这个同学由于预习不够充沛,一时语塞满脸通红,其实这个词从字面也可以了解大概意思,不必非依照字典的解释来说。
于是我对这个同学说:“那就请你上来,给我们演一下吧,这猫是怎样屏息凝视的?”他解脱了这一尴尬局面,也松了一口气,接着上台,摆出屏住气,眼神集中的样子。
我让其他同学评议,有的同学说,他虽然屏住了气,但眼神太直了,表示不出精神集中的样子,在其他同学的提议示范下,他最终准确地表示出了小猫屏息凝视的样子,在同学的掌声中走下了台。
这一小插曲,反而使同学对小猫尽职尽责这一特点理解的更为深刻了。
看起来,这是一个很小的教学环节,但由于我处置的灵活富有创意,因而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首先,维护了同学的自尊心,相信同学会感谢老师给他解了围。
其次,通过这次扮演,不但这个同学,全班所有同学都对这个词语印象深刻。
第三,调剂了单调的课堂氛围,用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让小朋友扮演一下词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作用很大,可以较好地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坚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猫》这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在上课之前,我让同学做到了充沛的朗读课文,整节课下来,觉得同学的积极性以和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沛的调动。
主要是文本的内容与同学亲身体验有一定联系,重要的事,课堂上的一些训练从课文内容动身并结合同学生活实际来设计,再加上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课文的指导训练,使师生发生共鸣,从而使同学激情充分。
在指导同学体会猫老实、贪玩的矛盾性格时,总想让同学抓住重点词语“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一天一夜”等重点词语谈理解,几名同学回答后,总觉得答得不到位,所以在这一环节耽误了不少时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80a204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8.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13.猫》教学反思《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节课我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
1.教学效果(思效)。
我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猫的古怪性格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猫性格特点的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再让他们把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画出来,并反复朗读,进而理解内容。
没想到,学生不仅能够主动朗读,主动思考,更根据关键词句,自己分析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不过,学生在汇报时组织语言方面有所欠缺。
我还注重写法的渗透,如我抓住文中猫耐心等老鼠这一事例,讲到写作技巧,并引导孩子们说出描写小动物时,要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小动物的特点。
学生们在我的引导下回顾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说出它的一两个特点,然后又分别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真正掌握了这一写作方法。
2.教学收获(思得)。
我注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时,我告诉学生要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特点。
同时,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
如在了解猫性格古怪特点时,我安排学生自由选择问题探究,是真正将学生推上台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找表现猫性格古怪的词的环节,让学生板书,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文要抓住关键词。
对于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设身处地感悟作者为什么要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
尤其是在研读第二自然段猫高兴时,我和学生们一起推敲‘蹭、伸”两词在文中的独到之处。
课文为什么不用“擦、抓、碰”。
因为只有“蹭”(轻轻地擦)能体现猫对主人的亲近、熟悉,没有距离,又有一种依偎、撒娇之感。
学生通过比较句子,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至极。
这样的探究,这种从“词、句、文”几方面探究文本方能真正收到学语文的效果。
3.不足之处(思失)。
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有些忽略。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b4e2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png)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篇)四年级下语文13《猫》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着“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3篇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前两篇课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后一篇课文《白鹅》及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在他们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
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
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说明你很喜欢猫的段落,读出自己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猫教学反思2(新审定)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猫教学反思2(新审定)](https://img.taocdn.com/s3/m/204a0013783e0912a2162adf.png)
《13.猫》教学反思《猫》是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文章结构严谨,语言风趣亲切,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特点,真实具体地进行描写的。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结合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课文的关系猫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我提前让学生观察了家中的猫,上课时,我让学生把他们观察的猫的习性在班级上与大家分享,分享完了,导入课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看看与你们家的猫有没有相同之处,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关系,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强。
(二)抓重点词语,体会猫的特点围绕这节课的重点,我先让学生找到猫的特点“既古怪又可爱”。
然后带着问题读课文,猫的古怪体现在哪里?猫的可爱体现在哪里?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认真地学习和朗读。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回答问题积极性高。
(三)体会写法,读写结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通过朗读,学生能体会到作者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
“老实”“贪玩”“尽职”,这看似矛盾的三方面都集中在猫的性格上,学生通过自己研究发现这三个矛盾的方面是用三次“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
还有作者的语言,“这可都凭它的高兴”一句中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体会到作者的写法后,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小练笔:写一个动物的特点,要求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抒发感情自然贴切。
二、成功之处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一)开头导入自然,联系生活,使得生活与语文紧密联系,学生能很快进入文本的学习。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会抓关键词理解课文,使得学生在学习其他课文或做阅读短文时快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
(三)读写结合,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作家们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写作奠定结实的基础。
《猫》教学反思
![《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4b5c5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c.png)
《猫》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力量,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猫》教学反思,欢迎阅读,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猫》教学反思1教学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
教学时,引导同学抓住“狡猾”“贪玩”“尽职”等重点词,通过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奇怪。
同时,让同学通过反复朗读品尝,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宠爱之情。
如在了解猫性格奇怪特点时,支配了同学自由选择问题探究,这更能体现同学的主体性。
在找表现猫性格奇怪的词环节,让同学板书,目的是让同学明白学文要抓住关键词。
这样写,是更加能突出老舍爷爷对猫的宠爱。
对于第一问题的探究,同学能感悟到老舍爷爷是把猫当作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
尤其是在研读其次自然段猫兴奋时,在体会“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抓痒”一句时,推敲‘蹭、伸”两词在文中的独到之处。
课文为什么在这里肯定用“蹭”而不用“擦、抓、碰”。
由于只有“蹭”(轻轻地擦)能体现猫对仆人的亲近、熟识,没有距离,又有一钟依偎、撒娇之感。
“伸”是体现仆人喜爱猫而猫对仆人也是非常依靠,无拘无束之情。
通过比较句子,理解对猫宠爱之极,连上大作家的稿子踩脚印也不厌烦,反而当作一种美来欣赏。
认为猫的叫声是在唱歌。
这样的探究,深刻地体会到“人和猫”的和谐情趣。
同时也把如何宠爱这奇怪的猫淋漓尽致地挖掘出来。
这种从“词、句、文”几方面来探究文本能真正达到学语文的效果。
让同学感受用详细事实,抓住动物的神态、动作、声音来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不足之处:1.教学语言不精炼,心情也不够到位。
假如能尽量做到自然奇妙地过渡,同学爱好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2.读得还少。
应让同学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受到熏陶,朗读指导还需要加强。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通过反复多样的阅读来获得体会的,但这节课中我只寄盼望于课下的预习,课上朗读及默读的环节都是轻轻点水一般,没有深化阅读。
《猫》教学反思
![《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4bc22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3.png)
《猫》教学反思猫是一种常见的宠物动物,深受人们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猫的特点中获得一些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
本文将从猫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对教学的启示,以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一、敏捷灵活1.1 猫具有敏捷的身手,能够迅速躲避危险。
1.2 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需求。
1.3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使教学更加灵活有效。
二、独立自主2.1 猫是独立的动物,喜欢独自行动。
2.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三、观察敏锐3.1 猫的观察力很强,能够敏锐地察觉周围的变化。
3.2 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3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效果。
四、善于狩猎4.1 猫是优秀的猎手,善于捕捉猎物。
4.2 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3 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
五、善于照顾后代5.1 猫是善良的母亲,对后代关爱备至。
5.2 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5.3 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总结:猫作为一种动物,具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特点,如敏捷灵活、独立自主、观察敏锐、善于狩猎和善于照顾后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这些特点中获得启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对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四年级《猫》教学反思12篇
![四年级《猫》教学反思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075bf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7.png)
四年级《猫》教学反思四年级《猫》教学反思12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猫》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猫》教学反思1《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长期仔细的观察,对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细致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内容具体,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文章。
理解猫的性格古怪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老猫的性格古怪:讲它又老实又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胆小,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可以说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的小猫,腿脚还站不稳时就会玩耍;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都体现了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领会到作者是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特点。
写猫的性格古怪时,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鲜明生动起来。
在此可以通过师生分工朗读,领悟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体会用事例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在体会猫的特点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句来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又用得何其生动;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写猫的可爱时,“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的孩童。
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b3a1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d.png)
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精选11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篇1《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平时与学生交流,我了解到学生喜欢猫等小动物,很多学生家里养着小动物并乐于欣赏小动物的照片。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我在课前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猫的照片。
学生搜集到猫与小孩、猫与狗、猫与螳螂等图片实在令我惊喜不已,这些图片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情景。
我深深地感受到课程资源给孩子们创造了无穷广阔的学习空间,孩子们在其间兴奋遨游的同时体会到了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这种快乐也深深感染了我。
在这节课中,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我设计了自由读、默读、浏览、指名读、有体会地读、师生共读、推荐读、边想象边读、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
在各种读的形式中,学生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对不同字句语调、重音的处理也不同,读得效果较好。
这样设计是为了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只有利用多种方式读书,才能发挥学生个性化特点,在各种读书形式的穿插运用中,学生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始终边读边悟,最后深切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爱生活的情感。
我感到学生在读“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读出了自己对性格怪的猫的喜爱之情,在读满月的小猫玩鸡毛、玩线团、撞桌腿等词句时再现了满月小猫更可爱的情景。
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个性化地再现了老舍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达到了我所设想的“以心悟情、以声传情”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猫》教学反思篇2《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教学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简短,作者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爱猫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注重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1、抓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一段时,我抓住了“闭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说,是闭住呼吸,有的学生说是抑制呼吸,我让学生去查字典,知道“闭”是。
,“凝视”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理解就是“有意识的抑制呼吸,眼睛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说,在这个词里看出了毛的尽职。
理解了词语意思后,我让学生也闭息凝视盯着一个地方看几分钟,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说,眼睛很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继而启发道:“你们看几分钟就觉得很累了,那猫盯着老鼠洞一连就是几个小时,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还是依然闭息凝视盯着老鼠洞,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经过理解和自身体验,学生明白了从“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这句话里看出,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2、体会拟人句的作用,体会作者爱猫的感情。
作者在写猫时,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猫当作人来写,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在理解“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介绍老舍的生平:“老舍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酷爱写作,视写作为自己的生命;他也酷爱养花,他家里有几百盆花,每天除了写作就是摆弄花草,家里的花死了,他要难过好几天。
”然后让学生看书理解,他这么爱写作,当猫把他的稿纸踩脏后,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当作梅花来
欣赏;他那么爱花,当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时,他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它们生机勃勃十分可爱。
从这些语句里,看出作者把猫当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干什么都觉得可爱。
都舍不得责备,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爱它们。
3、注重写法的渗透,读写结合。
在学习小猫一段时时,先让学生找出作者从几方面来写小猫的淘气可爱的,然后说出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说说你喜欢哪句话。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借鉴书中的语言,因为渗透了写法,学生很顺利的写出了片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课上读的形式少,有感情朗读来有待提高。
《猫》教学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以个性化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结合本次校本研究主题: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成了体会情感的最直接与最重要的手段,通过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加动作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层层递进地加强情感的培养,体味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生享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挑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谈理解,
然后读出自己的感受,而且我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比如:通过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你这位老舍先生太喜欢这只猫了,等等。
这样也就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豪感,发挥了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我还结合了这篇课文渗透了学生在写作文和日记时所应注意的写作手法,比如:写作时要发挥想象,善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通过准确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课上以学生谈理解、谈感受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
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1.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我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句,最终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比如:抓重点词语乖;抓关联词语任凭……也;联系课文理解古怪等等。
3、挖掘了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不过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缺陷:
首先,我的语言不够精炼:课上我的激情,情绪不够到位。
如果多注意用儿童语言巧妙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会更活跃。
而且,我今后要继续加强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并且,应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吸取经验和教训,让自己迅速地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