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酸雨频繁的原因及控制初探

合集下载

酸雨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酸雨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酸雨的成因与预防措施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性物质含量超过正常水平的降水,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酸雨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酸雨的成因1. 大气污染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燃煤、石油、工业废气以及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污染源。

这些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再随降水落下地面,导致酸雨的形成。

2. 自然来源除了人为活动造成的污染物,自然因素也会导致酸雨的产生。

火山爆发和火山气体的释放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这些气体与大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后形成酸性物质。

另外,植物腐烂和湖泊沼泽产生的气体也会造成酸雨的形成。

二、酸雨的预防措施1. 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可以出台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制定标准并监督企业和机构的排放行为。

工业企业应使用先进的污染控制技术,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此外,发展绿色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2. 推广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减少酸雨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减少对煤炭和石油的依赖,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可以提供补贴和奖励,鼓励个人和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环境监测与警报及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对于预防酸雨的形成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并及时发布相关数据和警报,可以帮助人们及早采取措施,减少酸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

4. 促进树木植被的恢复树木和植被是自然界的重要净化剂,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

因此,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对于减少酸雨的影响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鼓励植树造林,加大绿化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和乡村的植被覆盖率。

5. 国际合作与交流酸雨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和研究酸雨的问题,分享经验和技术,制定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标准和协议,共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酸雨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酸雨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酸雨的成因与预防措施酸雨是一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大气降水,其成因主要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

在本文中,将探讨酸雨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酸雨的成因1. 燃烧排放物: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

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后,便会降落为酸雨。

2. 自然来源:一些自然过程,如火山喷发、植物腐烂和闪电等,也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当它们与大气中的水蒸气相互作用时,也会形成酸雨。

二、酸雨的影响1. 对环境的影响:酸雨对土壤和水体的酸化现象导致植物的死亡和水生生物的灭绝,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对建筑物和文物的破坏: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侵蚀建筑物和文物的表面,导致它们的腐蚀和破损。

三、酸雨的预防措施1. 控制污染物排放:通过加强控制工业和交通运输等活动中的废气排放,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释放。

2. 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力能源等,减少燃烧排放物的产生。

3. 洗涤和吸附技术:使用洗涤剂和吸附剂来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阻止其转化为酸性物质。

4. 植被保护:适当布置植被,如树木和草坪等,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减轻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5. 国际合作:酸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合作是解决酸雨问题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减少酸雨排放的政策和措施。

结语酸雨作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我们应该认识到酸雨的成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轻酸雨造成的危害。

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洗涤和吸附技术、植被保护以及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减少酸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酸雨的防治

酸雨的防治

04
酸雨防治的政策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
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量,从源头上减少酸雨的 形成。
实施环保税制度
对排放污染的企业和个人征收环保税,以经济手段激励大家减少排放,降低 污染。
强化监管执法
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
汽车尾气排放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也是酸雨形成的重 要因素之一。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大量 的酸性物质。
某些化工产业,如硫酸、硝酸、有色金属冶炼等,会产生 大量的酸性气体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02
酸雨的危害
水体污染
1 2
河流污染
酸雨会使河流中的水质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 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
神经系统疾病
02
酸雨中的某些物质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神经衰
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疾病
03
酸雨中的某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导致高血
压、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
03
酸雨的防治措施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采用低硫燃料
减少高硫煤的使用,提倡使用 低硫或不含硫燃料,如天然气
、清洁煤等。
酸雨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系统的 失衡。
大气污染
大气中颗粒物增加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使大气中的颗粒物增加,影响空气质量 和人类健康。
大气臭氧层破坏
酸雨中的某些物质会与大气臭氧发生反应,加速臭氧层的破 坏。
人体健康危害
呼吸系统疾病
01
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和损伤,增加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酸雨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酸雨的形成机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增进人们对酸雨问题的认识,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酸雨的形成机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是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与水蒸气、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硫酸和硝酸等物质,从而导致降雨时出现酸性降水。

大气循环大气循环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污染物排放后,它们将随着大气的运动扩散至不同地区,甚至跨越国界,从而造成酸性沉降影响范围广泛。

化学反应大气中的化学反应也对酸雨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大气中其他化合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产生酸性物质并随着降水沉淀到地表,造成土壤和水体的酸化。

酸雨的影响生态系统破坏酸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酸性降水直接影响了许多树木和植被的生长,对森林构成了威胁。

土壤酸化长期受酸雨侵蚀会导致土壤酸化,许多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同时,土壤中可溶性有害金属元素会被释放出来,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水体污染酸雨将使得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变得更加酸性,影响其中栖息的生物及相关生态系统。

防治措施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工业企业等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数量是最为直接有效的防治措施。

采用洁净燃烧技术、脱硫装置等技术手段来减少尾气排放,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向大气中释放的程度。

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也是防治酸雨的重要举措之一。

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采用更加清洁环保的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有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加强国际合作由于污染物易于在大气中传播扩散并具有区域性和全球性影响,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至关重要。

唯有共同制定及执行严格环保标准,并共享清洁技术及管理经验才能真正有效解决这一全球性挑战。

结语酸雨问题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领域的复杂环境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措施酸雨是指大气中雨水和降水中的酸性物质含量超过自然界正常水平的一种降水现象。

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酸雨的形成机制以及一些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机制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的。

这些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而释放到大气中的。

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排放、交通运输以及农业活动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当这些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入大气中后,它们与水蒸气、氧气和其他大气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其中,氮氧化物会与大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进一步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硝酸和硝酸盐,最终降落到地面。

而硫氧化物则与水蒸气反应形成二氧化硫,之后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再进一步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硫酸盐。

这些酸性物质随着降水沉降到地面,导致土壤和水体的酸化。

酸雨不仅对土壤和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还对建筑物、文化遗产等造成腐蚀。

酸雨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防治酸雨带来的影响,人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1.治理大气污染源治理大气污染源是减少酸雨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工业、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控制。

推广清洁能源,提高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2.提倡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是酸雨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们应该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减少家庭和企业的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灯具,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而非私人汽车等。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是酸雨防治的长期有效手段。

政府、学校、媒体等应该加强环境教育,宣传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激发公众的保护环境的热情。

4.推动国际合作酸雨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

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制定共同的减排目标,共同应对酸雨的挑战。

酸雨是由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形成的。

酸雨的成因与防治

酸雨的成因与防治

酸雨的成因与防治酸雨是指在大气中含有酸性物质,降落到地面形成的降水。

它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了解酸雨的成因和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酸雨的形成机制,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一、酸雨的成因1. 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排放:工厂的燃煤、汽车尾气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释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之一。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然后随着降水降落到地面。

2. 杂质物质的释放:工业生产和车辆排放释放了大量的杂质物质,如重金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后,与水蒸气结合生成酸性物质,最终形成酸雨。

3. 大气反应:大气中的气体、颗粒物和水蒸气的化学反应也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例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形成臭氧,而臭氧与水蒸气反应产生酸性物质。

二、酸雨的危害1. 损害植物:酸雨中的酸性物质直接接触到植物的叶片和根部,破坏植物细胞膜,抑制光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受阻,降低农作物产量。

2. 污染水体:酸雨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导致水体酸化。

水体酸化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 腐蚀建筑:酸雨中的酸性物质腐蚀建筑物表面,损坏建筑材料,导致建筑物结构弱化,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倒塌。

4. 影响人体健康:酸雨中的有毒物质进入水源地,给人类饮水带来潜在的健康危害。

此外,呼吸酸雨中的有害气体也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三、酸雨的防治措施1. 减少排放:通过提高工厂和车辆的净化设施,减少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

同时,鼓励农业生产中采用环保措施,减少农业排放。

2.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 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

4.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个人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措施

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措施首先,工业排放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燃煤和石油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SO2)是燃煤和石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气体污染物,它会与大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结合,形成硫酸(H2SO4),进而成为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氮氧化物(NOx),特别是二氧化氮(NO2),是汽车尾气和农业作业过程中的主要排放物,它们也会与水蒸气和氧气结合,形成硝酸(HNO3),成为构成酸雨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为了防止酸雨的形成和减少其对环境的损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加强对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治理。

通过对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进行净化处理,可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从而减少酸性物质的生成。

其次,加强对农业和农田的管理。

合理使用化肥,控制农田灌溉,减少土壤中的氮排放,从而减少在农业作业过程中形成酸性物质的几率。

此外,加强城市绿化和建筑燃烧的管理,减少城区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也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防治酸雨的关键。

由于酸雨具有大气的跨境传输性,单一国家的防治措施往往无法解决问题。

因此,国际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减少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排放,共同保护环境。

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共享,及时了解酸雨的形成和传输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总之,酸雨的形成主要由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以及农业作业过程中的氮排放所造成。

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应加强工业和交通尾气的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和控制农田灌溉,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和建筑燃烧的管理。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防治酸雨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减少酸雨的形成源,才能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酸雨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酸雨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酸雨的成因与应对措施酸雨是指自然降雨中酸性物质含量过高导致的一种大气污染问题。

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了解酸雨的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对于减少大气污染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雨的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论述:一、酸雨的成因1. 燃烧排放物: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来自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燃烧排放物。

这些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后,与水和氧气反应形成酸性物质。

2. 燃煤和工业过程:燃煤和工业过程中释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3. 自然来源:火山喷发和森林火灾也会释放大量硫化物和氧化物,导致大气中形成酸性物质。

二、酸雨的影响1. 植物受损:酸雨的pH值低,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植物叶片变黄、凋落和死亡。

2. 土壤酸化: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土壤酸化,降低土壤的肥力。

3. 水体污染:酸雨降入水体中,会导致水体酸化,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4. 可见光透过率下降:酸雨中的颗粒物和酸性物质会使空气中的灰尘增多,降低了可见光透过率,影响能见度。

三、应对酸雨的措施1. 合理控制排放物:加强工业企业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物控制,采用先进的净化设备,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 优化能源结构: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例如风能、太阳能和水力能源等,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

3.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减少酸雨影响。

4. 酸雨处理技术:开发和应用酸雨处理技术,如喷洒碱性溶液或酸中和剂,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

四、应对酸雨的重要性和挑战1. 环境保护:应对酸雨是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可以改善大气质量、保护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2. 国际合作:酸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制定国际法规和标准来应对酸雨问题。

3. 技术创新:酸雨治理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寻找更加有效的措施应对酸雨问题。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酸雨形成过程危害防治措施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酸雨形成过程危害防治措施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酸雨形成过程危害防治措施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酸雨的形成过程1.由污染源排放的气态SO2、NO某经气相反应生成H2SO4、HNO3或硫酸盐、硝酸盐气溶胶;2.云形成时,SO4和NO3的气溶胶粒子以凝结核的形式进入降水;3.云滴吸收了SO2、NO某气体,在水相氧化形成SO4和NO3;4.云滴成为雨滴,降落时吸收了含有SO4和NO3的气溶胶;5.雨滴下降时吸收SO2、NO某,再在水相中转化成SO4和NO3。

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酸性氧化物,在国外酸雨中硫酸和硝酸之比约为2∶1,而我国降水中硫酸和硝酸之比约10:1。

这说明,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造成的。

这与两区能源结构的差别有关:美国加强风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时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使其大气中含硫的氧化物较少;然而中国的在风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上普遍较低,仍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使我国大气中含硫的氧化物较多。

酸雨的危害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研究表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在酸雨区,酸雨造成的破坏彼彼皆是,触目惊心,如在瑞典的9万多个湖泊中,已有2万多个遭到酸雨危害,4千多个成为无鱼湖。

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湖泊成为死水,鱼类、浮游生物、甚至水草和藻类均一扫而光。

浅析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析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析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pH值降低至5.6以下的酸性降水。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文章对酸雨形成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酸雨污染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酸雨;影响因素;防治措施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史密斯于1872年最先提出的,顾名思义,酸雨就是显酸性的雨。

目前,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它包括雨、雪、雹、雾等降水过程。

从大气污染物沉降的角度又把“酸雨”称为“酸性降水”。

又称为“酸沉降”,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完整地表达“酸沉降”这个环境问题的概念,有人称为“环境酸化”。

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是煤炭、石油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的。

1酸雨的形成原因酸雨的形成和发展普遍被认为是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逐年增加的结果。

据分析,酸雨的化学成分主要为H+、Cl-、NO3-、NH4+、K+、Na+、Ca2+、Mg2+等。

其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一般而言,NO3-、SO42-为主要的致酸物质,由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转化而来。

在人为污染排放方面,硫氧化物是大气中分布广、影响大的污染物质,所以常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指标。

大气中的SO2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石油炼制、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备等,全世界每年排放SO2约有1.5×108 t,其中66.7%来自煤的燃烧,约20%来自石油的燃烧,特别是电厂的排放量约占SO2排放量的50%左右;氮氧化物(主要指NO、NO2)主要源自工厂高温燃烧过程中由大气中的氮与氧反应生成而又迅速冷却导致分解的产物。

汽车尾气也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另一主要来源。

由此可见,酸雨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人为因素:1.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燃料燃烧煤炭中的杂质硫在燃烧过程中变成硫氧化物进入大气,石油、天然气中的氮元素变成氮氧化物进入大气。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酸雨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酸雨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酸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酸雨为酸性沉降中的湿沉降,酸性沉降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

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

酸雨形成原因天然排放1.海洋: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

2.生物: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二氧化硫。

3.火山爆发:喷出可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4.森林火灾: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5.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一氧化氮,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人工排放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

无论是煤,或石油,或天然气都是在地下埋藏多少亿年,由古代的动植物化石转化而来,故称做化石燃料。

科学家粗略估计,1990年我国化石燃料约消耗近700万吨;仅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2%,人均相比并不惊人;但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速度实在太快,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间,增加了30倍,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

2、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

在发动机内,活塞频繁打出火花,像天空中闪电,氮气变成二氧化氮。

不同的车型,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有多有少,机械性能较差的或使用寿命已较长的发动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

汽车停在十字路口,不熄火等待通过时,要比正常行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

随着我国各种汽车数量猛增,它们的尾气对酸雨的贡献正在逐年上升,不能掉以轻心。

3、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宁德市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分析

宁德市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分析

宁德市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宁德市的气候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十分复杂,它既可能加剧空气污染,也可能减轻空气污染。

本文将就宁德市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处闽东地区,东临台湾海峡,南临福州市,西界南平市,北邻宁化县。

该市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近年来,宁德市的气候变化趋势明显,夏季气温持续攀升,雨量分布不均,台风频繁登陆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气候变化对宁德市的空气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随着气温的上升,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减弱,导致空气污染物在大气中滞留时间加长,从而使得空气污染加剧。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臭氧的生成速度明显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也更容易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反应,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

气候变暖也可能导致林火频发,释放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气候变化对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气候变暖条件下,植被生长季延长,植物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作用有所增强,因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空气污染的状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气候变化也可能引起干旱或极端降雨等恶劣气候,对植被生长和修复造成一定的干扰,从而影响植被对污染物的清除效果。

气候变化对大气环流有一定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进而影响大气中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

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气流不稳定,对空气污染的扩散形成一定的制约,导致空气污染物滞留在区域内,加剧了污染物的浓度。

而在气候变冷的条件下,冷气团的活动加强,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减轻了空气污染的程度。

气候变化对宁德市的空气污染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应加强空气污染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引导市民做好防护措施。

应加大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治理力度,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浅析酸雨成因和防治措施

浅析酸雨成因和防治措施

浅析酸雨成因和防治措施酸雨现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我国在1981年首次进行了全国性的酸雨普查,结果表明87%被普查的省、市、自治区出现不同程度的酸雨,目前酸雨也成为我国严重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酸雨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酸雨的概述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酸雨、雪、雾和露。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过去被大量引用“酸雨”的提法已逐渐被“酸沉降”所取代,酸性污染物以潮湿(湿沉降)干沉降两种形式从大气中降落到地球表面,一般将这个过程称为酸沉降。

2酸雨的危害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和影响,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1)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同农作物类别对酸雨的敏感性差异很大,水稻对酸雨的抗性较强,只有在较强酸雨的影响下才会危害其生长,大豆、烟叶对酸雨也不敏感,而油菜、小麦、大麦、番茄、芹菜、茄子、黄瓜等易受酸雨的影响造成减产。

对酸雨抗性较强的还有青椒、甘蓝、小白菜、菠菜、胡萝卜等蔬菜作物「1」。

(2)酸雨对土壤的影响酸雨可使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加速土壤矿物如硅、镁的风化、释放,使植物营养元素特别是钾、钠、钙、镁等产生淋失降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导致植物营养不良。

酸雨还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毒有害元素活化,特别是富铝化壤,在酸雨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活性铝,造成植物铝中毒。

同时酸雨也会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2」。

(3)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在酸雨的污染下,土壤中的有毒金属(铝、铜、镉等)的溶解流动,会伤害到植物的根系、叶片等,或进入地下水与河湖中,在加拿大,受酸雨损害严重的地区,90%的树木已枯萎,30%以上的森林受影响,。

(4)酸雨对水体的影响酸化水体中鱼卵不能孵化或成长,食物减少或因有毒金属从土壤和底泥中溶出使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5)酸雨对各种材料的影响酸雨腐蚀材料(金属、石料、涂层),加速材料风化,酸雨对金属材料腐蚀严重,使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宁德市酸雨污染来源解析

宁德市酸雨污染来源解析

宁德市酸雨污染来源解析周阳新【摘要】本文通过对宁德市2012~2016年降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宁德市酸雨污染类型为硫酸型,正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通过对降水中离子来源进行解析,确定降水中酸性离子主要来源于陆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宁德市控制酸雨的主要对策和措施.【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7(000)029【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酸雨污染;来源解析【作者】周阳新【作者单位】福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福建宁德3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7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天然降水。

由于酸雨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被人们称之为“空中杀手”。

近年来,宁德市酸雨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困扰其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本研究通过分析2012~2016年宁德市降水污染特征,对降水中酸性离子来源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酸雨污染防控措施,为本地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采样点位:位于宁德市环境监测站楼顶,东经119°32′21″,北纬26°39′40″,楼层高度7层(23m)。

采样频次:逢雨必采(毛毛雨除外,毛毛雨是指24h降雨强度小于2mm的降雨)。

每次降雨采全过程雨样(降雨开始到结束)。

如遇连续几天降雨,可将每天上午8:30至第二天上午8:30算一个样品(即24h算一个样品)。

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过程,几次降雨过程采集一个样品进行测定。

采样仪器:采用ZJC-Ⅲ型智能降水采样器进行采样。

接水容器为口径30cm、高40cm的聚乙烯塑料桶,测点处至少有2个聚乙烯塑料桶。

采集的样品于500mL塑料容器低温存放等待分析。

分析项目:pH、电导率(EC)、硫酸根(SO42-)、硝酸根(NO3-)、氟离子(F-)、氯离子(CL-)、铵离子(NH4+)、钾离子(K+)、钙离子(Ca2+)、钠离子(Na+)、镁离子(Mg2+)等11项,分析方法详见表1。

接雨器在第一次使用前用10%(V/V)盐酸浸泡24h,用自来水洗至中性,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多次,测去离子水的电导率,电导率小于0.15mS/m视为合格。

酸雨成因及其防治

酸雨成因及其防治

酸雨成因及其防治王楠(0910250109 应化081 环境与化学学院)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继北欧和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占国土总面积的40%的地区受到酸雨的危害。

酸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根据中国酸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的制定控制目标,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酸雨自然成因危害对策Acid rain caus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WANG Nan(department of Application chemistry major in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Abstract The viewpoints that the harmfulness of acid rain to macro-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10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ere put forward at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1996. With the develop- ment of modern industry,following the North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China has became the 3rd largest acid rain area in the world,and 40% of her area is harmed by acid rain. Acid rain alread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restra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 Lastly,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instance, and considering the national controlling aims, bring out the concrete counter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acid rain in China.Key words acid rain;causes of natural formation;harmfulness;countermeasures0前言酸雨是地球化学气候中人类影响的重要特征,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标志之一。

浅析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析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析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姜晓刚【摘要】酸雨对我国30%的土地已经造成影响,酸雨有硫酸型、硝酸型之分,我国主要受硫酸型酸雨的影响比较大。

而且我国南方受酸雨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北方,且城市所受影响更为严重。

酸雨有极强的危害性,它会对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文章对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进行详细分析,并对相应的防止措施进行总结。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年(卷),期】2016(000)015【总页数】2页(P89-89,91)【关键词】酸雨;成因;危害;防治措施【作者】姜晓刚【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国家背景空气监测网喀纳斯站,新疆阿勒泰 8365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57酸雨造成的损害面积比较大,而且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

雨水的pH值小于5.6,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酸雨。

环境监测人员对地球上空的云层进行监测,发现许多云层都在向酸性转变。

如果我们不对酸雨以及酸雨的影响面积进行控制,它带来的危害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煤和石油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上升到大气层之后,会作用于云层的水分,使得雨水的性质发生变化。

酸雨在我国的影响面积持续扩大,而且雨水的酸性程度高,这给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带来一定困难。

显酸性的雨水,即pH值小于5.6的雨水,被我们称之为酸雨。

大气中的某些成分进行化学和物理反应之后,会形成酸雨。

硝酸和硫酸,这两种酸类在酸雨成分中的比重较大。

人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上利用煤炭提供热能,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二氧化硫就是其中危害比较大的一种物质。

石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石油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氮氧化物,氮氧化物上升到云层中并与水气相凝结,形成硫酸根和硝酸根。

这两种物质发生液相氧化反应之后,就会产生酸性雨滴,雨滴在天气状况较为成熟的情况下会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酸雨形成的过程。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因素。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控研究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控研究

酸雨的形成机制与防控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释放到空气当中,造成空气的污染,而且随空气上升之后就会形成酸雨,酸雨金属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环境也有很大的危害,对人类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当今世界,如何减少酸性气体排放进入空气当中,减少酸雨的形成,也是当今环保的主题,本文将介绍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关键词:酸雨的形成、空气、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防治。

1、酸雨的形成:人们将PH小于5.6的降水叫做酸雨,一般的降水在一个大气压下,25℃时,PH通常在5.65左右,所以酸雨具有较强的酸性,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

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天然排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火山爆发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是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叶子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二氧化硫;三是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四是高空雨云闪电,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五是即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在细菌的帮助下可产生一定的氮氧化物。

人工排放源主要是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石油以及汽车尾气等。

2、害酸雨的危: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

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和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

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

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

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酸雨还会腐蚀部分金属,对建筑物造成损害,造成安全隐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卫生与职业危害监测】
[作者单位]11福建省宁德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宁德,352100;21福建省宁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2100
[作者简介]薛朝红(1967-),女,主管医师,预防医学学士1
宁德市酸雨频繁的原因及控制初探
薛朝红1,郭捷2,李式划1
[关键词] 酸雨;频繁;原因;控制
[中图分类号]R12217 X 5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28507(2005)0120044201
酸雨现象是大气化学和物理过程的综合效应,是指大
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迁移到地面的过程,其发生频率往往代表了一个地区大气污染的状况[1]。

酸雨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都具有严重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导致酸雨发生的因素也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对宁德市2002年97份降雨样品的测定,就酸雨的来源、迁移进行分析,探讨宁德市酸雨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监测仪器及方法 宁德市环境监测站使用PHS J -4A 型酸度计,采用电极法(G B1358014-92)对宁德市2002年全年97次降雨进行监测。

2 结果
2002年宁德市97次降雨中,pH <516的有63次,酸雨
频率达64195%。

监测结果按月统计见表1。

表1 宁德市2002年降雨监测数据汇总
月份
pH 值
最高
最低
平均
总次数pH <516的次数
酸雨频率
(%)1612831704185977824137415141593310034137317441348810045109411141567710055163319141728675661234132515910550761304189519393338614341435186134319612041805144734310610331905133966711617041085129757112
6101
410
4189
7
6
86
3 讨论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

我国酸雨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目前国家已将酸雨列为重点攻关课题。

宁德市是一个经济较不发达的城市,基础工业设施落后,市区及周边均无污染工业,不存在发生酸雨的明显的大污染源。

2002年宁德市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宁德市空气中S O 2和NO 2及P M 10的含量并不高,且空气质量为二级。

但是酸雨发生率较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为以下几点:
①宁德市土壤偏酸性,虽然大气中S O 2和NO 2浓度不高,却使降雨仍然有较高的酸性,特别在春季,多为朦朦细雨,雨量较少,所以其中酸性物质的浓度较高,酸雨较频繁。

②高空气流迁移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宁德地势三面临山,一面临海,若是东南风则对污染物扩散不利。

夏秋季节多是东南风,且降雨气流部分是由台湾省过来,可能来自台湾台北基隆桃园等工业区,其中含的酸性成份较多。

另外,南面的福州、厦门和北面的温州工业均较发达,其酸性物质也可能通过高空气流迁移至宁德。

③燃料燃烧排放的颗粒物、S O 2及NO x 化合物污染。

由于宁德市工业污染较少,S O 2、NO x 和颗粒物主要产生于机动车和烟囱等排放的气体,颗粒物来源于土地施工和机动车产生的扬尘。

污染物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亚硝酸,使pH 值降低形成酸雨。

降雨中有机酸(甲酸和乙酸)含量较高对pH 值也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宁德市酸雨频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鉴于酸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酸雨的控制是十分紧迫的事情,现根据宁德市酸雨频繁的原因提出控制措施如下:
①污染的治理 宁德市酸雨频繁,可能是由于周边工业发达地区排放的酸性物质,通过高空气流迁移所致。

与周边地区协办控制和消减周边工业发达地区酸性物质的排放。

重点治理火电厂,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防治化工、冶金、有色金属治炼和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硫污染。

能源的改变 要从根本上控制酸雨,能源的清洁十分重要。

应限制高硫煤的开采与使用,使用去硫型煤,使用锅炉固硫、脱硫、除尘新技术;使用干净能源,发展水力发电和核电站,发展内燃机代用燃料。

(下转第52页)
【检验方法】乙酰丙酮法测定腐竹中甲醛
刘纯英
[关键词] 乙酰丙酮;腐竹;甲醛
[中图分类号]R1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28507(2005)0120052201
甲醛的测定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等,我国至今没有制定国家的标准检测方法。

卫生部推荐方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尚存在不少问题。

作者在应用该法对腐竹进行批量检测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对样品的前处理及样品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了改进,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作了初步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对本地的5家腐竹生产企业所产的腐竹及其主要原料—黄豆进行随机抽样,分别抽取20份样品。

112 主要试剂 1%间苯三酚显色剂:取110g间笨三酚溶于100ml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临用新配);甲醛标准使用液(1ml=510μg);014%乙酰丙酮溶液。

113 方法 利用甲醛易溶于水的性质,直接用样品的水浸泡液进行定性筛选,然后,再对呈阳性的“可疑”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定量确证实验。

11311 定性筛选 将样品粉碎,取20g加25ml水泡约30min。

取少量浸泡液于点滴板上,滴加1~2滴1%间苯三酚溶液,立即显桔红色的为阳性。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mg/ kg。

11312 定量测定 称取经粉碎的样品10g,置于蒸馏瓶中,加入蒸馏水20m L,液体石蜡215m L和10%磷酸溶液10m L,立即通入蒸汽蒸馏。

冷凝管下口应事先插入盛有10 m L蒸馏水且置于冰浴的容器中,准确收集蒸馏液至50m L。

另作空白蒸馏。

视检品中甲醛含量高低,吸取样品蒸馏液2~10m L,补充蒸馏水至10m L,加入014%乙酰丙酮溶液1 m L混匀,置沸水浴中3min,取出冷却,然后以蒸馏水调“0”,波长435nm处,以1cm比色杯进行比色,记录吸光度,查标准曲线计算结果。

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甲醛标
[作者单位]南平市延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353000
[作者简介]刘纯英(1968~)女,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卫生理化检验工作1准应用液0、0150、1100、3100、5100、7100m L,补充蒸馏水至10m L,以下从加乙酰丙酮溶液起同样操作。

减去0管吸光度后,绘制标准曲线。

2 结果
211 被检的20份腐竹中,定性检测结果:6份为阳性,定量检测结果:样品含量最高为17911mg/kg;低于检出限有2份;其余的不同程度含有甲醛。

212 被检的20份黄豆中,定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定量检测结果:有3份检出,其中最高含量为615mg/kg,其余的均低于检出限。

3 讨论
311 测定结果表明,直接用样品水浸液进行定性筛选,然后,再对呈阳性的“可疑”样品进行进一步的定量确证实验,方法快速准确,可操作性强,同时有效避免了假阳性的发生。

312 测定结果表明,定性检测为阴性的腐竹样品甚至黄豆样品,定量检测都不同程度含有甲醛,可能是由于按照蒸馏法进行样品处理时,由于各种食品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中含有缩醛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出醛基,参与显色反应,导致样品存有甲醛本底植。

这与范荻[1],卢岚[2]等人观点一致。

至于各类食品中存在甲醛本底值问题,吕玉琼[3],马金波[4]等人也有文章作相关报道,希望引起同仁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范荻,潘振球,曹华娟1食品中甲醛测定前处理的干扰问题探
讨[J]1实用预防医学,2002,9(4):4121
[2]卢岚,王春娥1两种前处理对乙酰丙酮法测定食品中的甲醛的
影响比较[J]1实用预防医学,2004,4(2):3691
[3]吕玉琼1香菇中甲醛含量的监测报告[J]1中国卫生检验杂
志,2002,12(6):7011
[4]马金波1乙酰丙酮法测定海产品中的甲醛[J]1中国卫生检验
杂志,2004,14(1):631
[收稿日期]2004—10—22
(上接第44页)
③加强监测 卫生部门应配合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及地下水资源的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酸雨的危害。

此外,还可采用安装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培植耐酸雨农作物和树种等方法,降低酸雨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1环境监测[M]1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1
[2]戴树桂1环境化学[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收稿日期]2004—0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