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神曲的深度解读

合集下载

神曲内容的象征意义整理

神曲内容的象征意义整理

神曲内容的象征意义整理神曲,即《神曲·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吉耶里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之一。

神曲描绘了但丁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探险之旅,通过对人类善恶行为的描绘与宇宙秩序的思考,探讨了人类的罪恶、救赎和超越。

在神曲中,每一层地狱、炼狱和天堂都象征着特定的意义,承载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将对这些象征意义进行整理,以更好地理解神曲的内涵。

1. 地狱的象征意义地狱是神曲中的第一层,象征着世间的罪恶和堕落。

但丁在地狱中遭遇各种各样的罪恶行为,例如背叛、欺骗和腐败等,这些都是人类堕落的具体表现。

地狱的描绘也凸显了人类罪孽中的痛苦和内疚,使读者深思人性的黑暗面。

2. 炼狱的象征意义炼狱是神曲中的第二层,象征着对罪孽的忏悔与净化。

在炼狱中,但丁目睹了不同的忏悔者,他们在经历痛苦和苦难后获得了洗涤和救赎。

这象征着人类对错误的反省和改变的可能性,表达了希望和恢复的意义。

3. 天堂的象征意义天堂是神曲中的第三层,象征着超越人类的境界。

在天堂中,但丁目睹了各种真理和神圣的存在,体验到无尽的智慧和善意。

天堂的描绘代表着人类灵魂的升华和达到高尚境界的可能性,激发人们对精神追求和崇高信念的思考。

总结起来,神曲的象征意义贯穿于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绘中。

它们代表着人类的罪恶、忏悔以及对超越的追求。

通过对但丁的旅程和对不同层次的描写,神曲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关于人类存在和精神追求的宏大画卷。

神曲的内容不仅是一个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关于人生、宗教和哲学的探讨,引发着人们对人性、生命意义和道德的思考。

通过对神曲内容的象征意义的整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并在阅读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神曲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人们的思想与信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愿我们能够在阅读神曲的过程中汲取灵感,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创作的一部史诗诗歌,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部作品通过描绘但丁在梦境中的旅程,展现了他对地狱、净界和天堂的探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思考和批判。

阅读《神曲》,我对人性的复杂性、道德的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

《神曲》中的地狱、净界和天堂象征着人的罪恶、忏悔和美德。

通过但丁在梦中的旅程,作者揭示了人性的三大原罪——傲慢、贪婪和愤怒,以及这些罪行所带来的惩罚。

这让我对人性的脆弱和易犯的过错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了道德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但丁在《神曲》中通过与各种人物的对话,表达了对当时意大利社会政治状况的批判。

他描绘的地狱中的政治腐败者和教会领袖,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道德败坏和权力滥用的不满。

这让我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神曲》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如指导但丁的诗人维吉尔和圣女贝阿特丽齐。

他们的智慧和善良让我对道德的指引和人生的启示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们的存在也为但丁的旅程提供了道德和精神的支持。

《神曲》:罪恶与忏悔的地狱之旅

《神曲》:罪恶与忏悔的地狱之旅

神曲:罪恶与忏悔的地狱之旅《神曲》是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吉耶罗的杰作,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它以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线,巧妙地将文学、宗教、哲学和政治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融合。

背景《神曲》是由但丁写于14世纪的长篇史诗,描绘了主人公但丁自己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中的探索之旅。

而这个探险之旅不仅是对死后生命状态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类罪恶与忏悔及其对灵魂重生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地狱:罪恶与苦难《神曲》开始时,但丁迷失在黑暗森林中,遇见了诗人弗吉尔引导他穿越地狱。

地狱由九个圆环组成,每个圆环都代表不同种类和程度的罪孽。

从道德败坏的欲望开始,到痛苦的地狱深渊,但丁见证了各种罪行和对应的惩罚方式。

罪恶与忏悔在《神曲》中,罪恶和忏悔是核心主题。

每个罪行代表着某种形式的堕落和错误,而进入地狱实际上是为了让灵魂从罪孽中解脱并重新接近上帝。

但丁通过与一系列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展示了他们过去的罪恶、愧疚和悔改之路。

地狱之旅对读者的启示《神曲》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描述地狱中各种不同程度和类型的罪孽,但丁试图引起读者对自己生活中存在可能性远超出预期损害后果正视纯粹无私爱与真理必然推动自我反思更多意识形态体验分歧选择价值路径保定命运向纯洁转变现有途径寻求心灵升华纤毫权重做指导原则提供建议目标理念战略。

结论《神曲》是一部关于罪恶与忏悔的深刻杰作,它通过但丁自己的地狱之旅,探讨了灵魂的救赎和道德观念的重建。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经典之作,更是对人类内心的探索和思考。

阅读《神曲》,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罪与纠过中的选择,并寻求心灵升华和道德觉醒的路径。

神曲但丁的中世纪史诗与宗教思考

神曲但丁的中世纪史诗与宗教思考

神曲但丁的中世纪史诗与宗教思考神曲,是意大利文学家但丁·阿利吉耶里的主要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

这部作品被视为中世纪时期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不仅包含了宏大的故事情节,还融入了但丁的深刻宗教思考。

《神曲》是一部长篇史诗,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

它以但丁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中的旅程为线索,揭示出中世纪对宗教信仰的思考和对人类罪恶与救赎的观念。

在《神曲》中,但丁将人类的旅程与宗教信仰相结合,通过描绘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景象,展示了人类罪恶的后果以及对应的惩罚和救赎。

地狱描绘了那些背离教义和犯下重罪的人们受到的惩罚,表现出了但丁对于罪恶和道德败坏的警示。

炼狱则是一个净化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惩罚和修炼,使罪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罪行并寻求救赎。

天堂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展示了虔诚信仰者可以享受到的永恒的幸福。

通过这一旅程,但丁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呈现出了中世纪时期人们对宗教的思考和信仰。

他描述了不同罪行的人们遭受的惩罚,如背叛者受到永恒的折磨和罗马帝国帝王的审判等。

在这个过程中,但丁对于罪行的评判有时令人震惊,但也反映了中世纪时期对罪行的严厉惩罚和对教义的尊重。

除了对罪行的描写,但丁还在《神曲》中表达了对人类存在和宗教信仰的深思。

他通过描绘不同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探讨了人类命运和宗教信仰的关系。

例如,在地狱中,但丁见到了许多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罪行被揭示出来,但丁通过他们的遭遇来思考人类罪恶和对应的救赎。

这种探讨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中世纪时期的宗教观念,还能够思考人类的罪与罚以及对善与恶的选择。

总的来说,神曲但丁的中世纪史诗与宗教思考相辅相成。

《神曲》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但丁对于古代文化和宗教的思考,通过描绘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景象,折射出中世纪人们对宗教教义的认同和对罪行与救赎的思考。

通过他的旅程,但丁不仅展示了中世纪时期人类对于善与恶、罪与罚的理解,更启发了读者对人类存在和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

《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以基督教的救赎观念为线索,通过诗人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漫游,展现了人类灵魂的升华过程。

读完《神曲》,我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所折服。

在这部作品中,但丁巧妙地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通过对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绘,展现了人类灵魂的善恶美丑。

同时,他还通过对各种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的引用,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漫游过程中,诗人遇到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这些人物在这里并不是以其现实中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他们生前所犯的罪行或优点来划分所在的区域。

这种安排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也让我们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此外,《神曲》中对爱情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

在地狱的第二层,诗人遇到了一对因爱生恨而相互残杀的情侣——弗朗西斯卡和保罗。

他们在地狱中受尽折磨,彼此无法分离。

这种悲剧性的爱情让我们深感惋惜,同时也让我们反思爱情的本质和价值。

但丁《神曲》.docx作品赏析

但丁《神曲》.docx作品赏析

但丁《神曲》.docx作品赏析1、从横向结构看(1)地狱:地狱展现了人性之各种各样的恶,以及行恶者的灾难(惩罚),体现了天国审判和人间审判的完美结合(一方面但丁以上帝的名义进行宣判;另一方面但丁又是按照自己的善恶标准,对人世间的一切恶人进行审判)但丁将教会与教会中许多神职人员打入地狱第八层,让一切危害国家残害人民的暴君贪官剥削者等在地狱中受苦,体现出诗人刚直不阿的品格与勇敢无畏的叛逆精神(2)炼狱:炼狱是通往个人完美的痛苦道路,象征人的磨难和自新的过程。

但丁对炼狱的描述体现了赎罪意识与升华意识的融合(一方面强调人的灵魂改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要靠自我苦修,另一方面提出要靠人自身的努力来改造人性的思想)(3)天堂:天堂展现了人性之间各种各样的美德,以及操守美德者的幸福。

但丁对天堂的描绘既有宗教神秘色彩,也闪现着现实的光辉(一方面反映美、善、爱与上帝一体的观念,另一方面寄寓了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政治理想)2、从纵向结构看《神曲》是写但丁在罗马诗人维吉尔与恋人贝雅特丽齐的引导下,游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过程。

在这里,但丁向我们勾勒了一个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中个人精神得救的崭新模式:即由被动性和途径的外在性,转为主动性和个体性。

天堂之路=人智+爱,维吉尔象征“人智”,贝雅特丽齐象征“信仰和爱”但丁十分敬佩维吉尔;“爱”有多重含义:个人的情爱、宗教式的爱、博大之爱3、结论(1)《神曲》虽写亡灵的“境遇”,但总的着眼点却在现实人生,其基本主题是弃恶从善。

但丁要为拯救意大利,拯救人类指明途径。

但丁在《致斯加拉达亲王书》中谈到了创作《神曲》的目的:“全书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悲惨的境地,把他们引导到幸福的境地。

”(从个体角度在道德方面探索意大利和人类的出路)(2)《神曲》对两希文化的合流作了一次杰出的尝试,体现了希伯莱文化(天堂地狱说)和希腊文化(人智与爱)的融合。

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神曲》是中世纪社会生活和文化知识的百科全书。

《神曲》:人间与地狱的旅程

《神曲》:人间与地狱的旅程

神曲:人间与地狱的旅程简介《神曲》(Divine Comedy)是由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吉耶里在14世纪完成的一部史诗诗歌作品。

它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通常被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篇》(Inferno)、《炼狱篇》(Purgatorio)和《天堂篇》(Paradiso)。

本文将围绕着这三个部分展开,从中探讨人间与地狱之间的旅程和相关主题。

第一部分:地狱篇《地狱篇》是《神曲》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但丁在一个梦境中降临到地狱,开始了他穿越九个圈层的旅程。

每个圈层都代表着不同的罪行和惩罚,而但丁在这个旅程中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包括已故历史人物和当时生活中的人们。

通过描绘地狱中不同罪行和相应惩罚,但丁向读者展示了毒品满足欲望的可怕后果以及道德上的败坏。

第二部分:炼狱篇《炼狱篇》是《神曲》的第二部分,但丁继续了他的旅程,穿越了一个巨大的山体,代表着人们在生命中的罪恶与忏悔之间的转变。

在这一部分中,但丁遇到了那些正在接受惩罚的人,但他们通过自我反省和忏悔寻求救赎。

这一部分强调了人们对错误行为负责并寻求改正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对于反悔者来说,有一个进入天堂的可能。

第三部分:天堂篇《天堂篇》是《神曲》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整个作品中最具精神力量和哲学深度的部分。

但丁在这里进入天堂,在众多圣贤、圣徒和上帝面前见证了奥秘与真理。

他描述了天国中居住着那些审判合格且得到纯洁灵魂之门恩宠的人。

通过描绘天国中美好而安祥的景象,但丁向读者展示了信仰、爱和奉献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追求永恒真理的渴望。

结论《神曲》是一部关于人间与地狱之旅的史诗作品,通过但丁的旅程,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中揭示了人类对罪行和自我改变的各个方面。

它探讨了道德、救赎和信仰等永恒主题,并提醒我们在生活中积极面对自己的过错并寻求救赎。

这部作品不仅成为文学界的经典之作,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精神上的启示和思考。

《神曲》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

《神曲》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

《神曲》的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

《神曲》是意大利文学家但丁的作品,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文学杰作之一。

它融合了诗歌、宗教和哲学思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思想内涵:1.宗教和道德:《神曲》以宗教主题为中心,在描绘世界的同时,表达了对神、信仰、救赎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但丁试图通过描述地狱、炼狱和天堂这三个境界,寻求人类灵魂的救赎和精神的净化。

2.人类罪恶与罚罪:《神曲》中描绘了人类罪恶的种种形式,并展示了对罪恶行为的惩罚。

但丁通过对各种罪行和罚罪的描绘,传递了对道德价值观的呼吁和警示,强调个体的负责和后果。

3.政治与社会批判:《神曲》不仅是宗教史诗,也是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态的批判。

但丁在作品中隐含地批判了意大利政治腐败和社会道德的崩溃,同时展现了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渴望。

艺术特点:1.结构与层次:《神曲》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

每个部分又分为33个篇章,以及三首引子篇章。

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作品呈现出严谨的组织和秩序感,对应了天主教中的三位一体。

2.描述细节的精确性:但丁以精确和生动的描写而闻名,《神曲》中对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他通过画面化的描述和丰富的细节,将读者带入这些境界,创造出独特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3.夸张和象征性的形象:《神曲》中充满了夸张、象征性的形象,如地狱中的恶魔、罪人受苦的场景,以及天堂中的天使、圣人的圣洁之景。

这些形象不仅代表着具体的意象,还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类的情感和信仰。

4.语言的音乐性:但丁的诗歌语言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采用有规律的韵脚和节奏,使作品具有美感和诗意。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而富有表现力,使读者陶醉其中,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体验。

总而言之,《神曲》作为但丁的杰作,既描绘了宏大的宗教和哲学思考,也展示了对人性、社会和政治的思考与批判。

它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结构与层次、描述细节的精准、夸张和象征性的形象,以及语言的音乐性方面。

但丁神曲解析

但丁神曲解析

但丁神曲解析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的杰作,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神曲》被分为三部分: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每部分都由33首歌谣组成。

地狱篇
地狱篇讲述了但丁在梦中穿越象征着地狱的地下世界,与在此处受苦的罪人会面的故事。

但丁途经各种不同的罪恶,如欺诈、背叛、穷凶极恶、暴力和背离信仰等。

在地狱的最深处,他看到了撒旦的光景,撒旦永远地被困在冰块中,和他在一起的还有被叛国罪定罪的犹大、凯撒、布鲁图斯等人。

炼狱篇讲述的是但丁的天堂之旅,但丁在其中遇到了不同的人,他们代表着不同的财富,这些人中有虔诚的基督徒、乐于助人的圣徒、教父,有遵循公义道德的战士、有忧郁的文艺才子。

这些人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灵魂伴侣贝阿特丽切,她代表着信仰和爱情。

天堂篇
天堂篇的主人公是天使、圣人和守护天使,他们代表着对神的无亏信仰和忠诚,以及对他们所经历的人生经验的理解。

在天堂中,但丁被带到天堂的最高处,目睹了最宏伟的事物和最伟大的人物,并听到了全部的宇宙歌曲。

总体而言,但丁的《神曲》是一部充满哲学、道德和宗教启示的史诗,它不仅描绘了地狱和天堂的宏伟场面,还表现了真正的爱和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人们在经历一切磨难之后得到救赎。

同时,通过在故事中加入众多反映人性弱点的形象和情景,但丁也为人们揭示了人类内在的贪婪、背信弃义、猜忌和傲慢等一系列弱点。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珍惜并深入解读的文学巨著,每一首诗歌都值得我们停下脚步,仔细思考。

但丁神曲的深度解读

但丁神曲的深度解读

但丁《神曲》的深度解读□刘建军(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神曲》是但丁在文艺复兴之前写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品。

按照恩格斯的话说,但丁是“旧时代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个诗人”。

这个作品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双重性特点。

作品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但丁做了一个梦:他人生的中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

看到一个小山的山顶有一抹阳光,想爬到山顶上去,但是前面出来了三个野兽,一狼、一豹、一狮挡住了去路。

就在他往前走不了、后退也不能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他面前,这就是古罗马伟大的诗人———维吉尔。

在维吉尔带领下,他游历了地狱、炼狱。

然后他的女友贝亚特丽采就领着他游历了天堂。

地狱、炼狱、天堂基本都是九层。

在九层天上是天府,天府又被称为“幸福的玫瑰”。

在这里但丁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三位一体的“上帝”。

首先,但丁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目的就是告诉当时的人如何得救的问题。

人怎么样才能得救?但丁提出了一个得救方式———这就是精神得救。

整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寓言。

我们知道,人得救的途径大约有两个:一个是采用现实的办法,比如通过劳动挣得财富,通过斗争获得地位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的方式等。

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称为“现实得救的方式”。

还有一种就是精神得救、灵魂得救的方式。

在整个中世纪里,基督教鼓吹的是人的精神纯洁。

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人的精神生活。

从公元4世纪奥古斯丁的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把精神得救当成了主要的选择。

整个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或者说的基督教文明,其实就是一个主张精神得救,灵魂得救的文明。

如果说古希腊强调的是人的现实生活,强调的是满足人的现实欲望的话,那么整个中世纪更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的得救。

基督教文化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耶稣之死”。

耶稣被希律王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以后复活。

耶稣作为上帝的化身(上帝的一个位格),换言之,他本人就是上帝,他创造一切,怎么能被钉死呢?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为什么《圣经》的作者,特别是《新约》的作者要写他一定会被钉死?其实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选择,或者说隐含着《圣经》写作者们的一个选择,这就是死掉的是耶稣的肉身,不死的是他的灵魂。

神曲但丁读后感

神曲但丁读后感

神曲但丁读后感但丁的《神曲》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宗教意义的史诗诗歌作品,它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的罪恶、救赎和对上帝的信仰。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受启发和震撼,对人生、信仰和道德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但丁在《神曲》中对人类的罪恶和救赎进行了深刻的描写。

在地狱篇中,但丁以想象力和寓意的手法描述了各种各样的罪恶和罪人,展现出了人类内心的黑暗和邪恶。

地狱中的种种惩罚和痛苦让人不寒而栗,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罪恶的可怕和毁灭性。

而在炼狱和天堂篇中,但丁则展现了上帝的慈悲和救赎,描述了信徒们在天堂中得到的幸福和安宁。

这种对罪恶和救赎的对比,让我对人类的道德和信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信仰和善良。

其次,但丁在《神曲》中对上帝的意志和神秘的宇宙秩序进行了探讨。

在地狱篇中,但丁描述了上帝的意志和对罪恶的惩罚,展现了上帝的威严和公正。

在炼狱和天堂篇中,但丁则描绘了上帝的慈悲和对信徒的关爱,展现了上帝的慈祥和仁慈。

这种对上帝的描写,让我对宇宙的神秘和上帝的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敬畏和敬畏上帝的意志。

最后,但丁在《神曲》中对人类的信仰和精神追求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在地狱篇中,但丁描述了罪人们对上帝的背叛和对信仰的背离,展现了人类的软弱和背叛。

在炼狱和天堂篇中,但丁则描绘了信徒们对上帝的虔诚和对信仰的坚守,展现了人类的坚强和虔诚。

这种对信仰和精神追求的对比,让我对人类的信仰和精神力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信仰和精神追求。

总之,但丁的《神曲》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和宗教意义的伟大作品,它深刻地探讨了人类的罪恶、救赎和对上帝的信仰。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人生、信仰和道德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宇宙的神秘和上帝的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神曲》将会继续激励着人们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信仰的力量,成为人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一部长篇叙事诗,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被但丁对人性的深刻描绘所吸引。

《神曲》中的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勇敢、善良、忠诚等美好品质,也可以看到贪婪、自私、背叛等丑恶行径。

但丁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多面,引发了我们对自己内心的反思。

我被但丁对信仰的坚定所感动。

《神曲》以基督教为背景,讲述了作者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奇幻之旅。

在这个过程中,但丁始终坚信上帝的存在,坚信信仰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邪恶。

这种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作者度过了重重困境,最终走向光明。

这让我深感信仰的伟大,也让我明白了信仰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我被但丁对知识的热爱所感染。

《神曲》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作品,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示了自己博大的知识体系。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希腊罗马神话、基督教教义、哲学思想等多种文化知识。

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让我深感敬佩,也激发了我对知识的渴望。

我被但丁对美的独特追求所折服。

《神曲》以其优美的诗句、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爱情、友情等各种美的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这种对美的追求,让我深感艺术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神曲》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作品,它让我对人性、信仰、知识和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启迪人心的哲学之书。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

《神曲》:地狱、炼狱、天堂:人性的考验与救赎1. 引言1.1 概述《神曲》是意大利文学家但丁·阿里吉耶里创作的一部史诗诗歌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以描绘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境界为主线,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宗教信仰,探索了人性中的考验与救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展开探讨,并分别从考验和救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狱境界并分析其中对人性的考验,接着我们将聚焦于炼狱境界,并针对人性在其中所经历的考验进行详细解析。

最后,我们将关注天堂境界,探讨人性在那里面临的转变和考验。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呈现《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对人性造成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神曲》中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境界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人性在不同环境中所面临的考验,并探讨对这些考验如何进行救赎。

通过分析人性的弱点与挣扎,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考自身生命意义、实现个人完善与救赎的视角。

同时,本文也旨在向读者展示《神曲》作为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价值与重要性。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地狱的考验与救赎2.1 地狱的描绘地狱作为《神曲》中的第一部分,被描绘成一个充满苦难和折磨的恶劣环境。

在这个地方,那些堕落的罪魁祸首以及背离了上帝旨意的人们必须忍受各种残酷无情的惩罚和痛苦。

地狱被描述为由九个圈层组成,每个圈层都代表着不同的罪恶类型,并对应着逐渐严重升级的惩罚。

这些描绘使读者真实感受到了地狱中可怕而令人震惊的景象。

2.2 人性在地狱中的考验在地狱中,人性经历着极度艰难和残酷的考验。

这片无边际黑暗之中,战胜了欲望、贪婪和诸多其他罪行所引起的后悔感变得尤为困难。

人们在面对永恒折磨时展现出了最原始和最底层的本性。

他们沉浸于自己的罪恶之中,对上帝和其他人产生了深深的仇恨和怨恨。

这个过程迫使人们直面自己内心中的黑暗面,并对其负责。

2.3 地狱中的救赎机会然而,《神曲》中并未将地狱作为永恒的困境,而是给予人们一丝希望和救赎机会。

【赏析】但丁《神曲》

【赏析】但丁《神曲》

【赏析】但丁《神曲》但丁:《神曲》作品内容1300年,诗人在自己人生的中途35岁时,迷路于一座黑暗的森林。

正想往一个秀美的山峰攀登时,忽有豹、狮、狼三只猛兽拦住去路,惊惶呼救之际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奉圣女贝雅德里采之命前来,帮助他走出绝境。

维吉尔进而带领诗人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地狱上宽下窄,形似漏斗,共分为九层。

有些层又分为若干圈,越往下越小,直至地中心。

亡魂按所犯罪行的程度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领受责罚:居于林菩狱的是善良的异教徒。

第二圈囚禁的是淫欲者,遭受暴风雨的席卷与鞭打。

第三圈以永恒的大雨、冰雹与塞比猡的狂吠与撕扯责罚饕餮者。

囚禁于下两圈的分别是吝啬、浪费者和愤怒者。

第六圈惩戒不相信灵魂存在的邪教徒,第七圈则囚禁残杀者、自杀者与蔑视神明者。

第八圈欺诈之狱共分为十个断层。

地狱最后的深渊中,是冻结于冰湖中的该隐狱、安泰诺狱与托雷美狱,巨大的恶魔撒旦扇动六翅,惩处亲族相残者、叛国者和暗算宾客者。

地狱的出口在北半球,而炼狱则是浮在南半球海面上的一座高山。

除了地层外部,炼狱本部共分为七层,分别修炼着生前犯有骄、妒、怒、情、贪、食、色七种罪孽的亡魂。

他们虽生前犯有罪过,但已得到上帝的宽恕,在这里忏悔洗过。

炼狱的顶部是地上乐园,亡魂真心悔过后便可在众声齐颂下升入天堂。

抵达乐园后,维吉尔隐去。

在祥云缭绕中,贝雅德里采引导诗人饮用忘川之水,获得新生后,得以拜谒天堂。

九重天堂由月轮天、水星天、金星天、日轮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水晶天组成。

生前为善、有信仰有德行的义人死后在此成为幸福的精灵。

他们之中有虔诚的教士与信徒,也有圣明的君主与学界的先哲。

水晶天之上的天府则是上帝和天使们的居所。

贝雅德里采归位至幸福的玫瑰花丛之中,引导但丁谒见天神本位。

在上帝永恒的光芒下,诗人终于懂得了那至高无上的真理:“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

”作品解读在整个西方学术界,《神曲》由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诡谲奇伟的布局结构以及神秘象征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一门历久不衰的“显学”。

《神曲》中的罪恶与救赎

《神曲》中的罪恶与救赎

神曲中的罪恶与救赎简介《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里吉耶里在14世纪创作的一部史诗,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

该作品以三部曲形式描绘了但丁自身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探险之旅,这个旅程不仅仅让他目睹了巨大的苦难和罪孽,也给予了他对宇宙秩序与神圣教义理解的重要启示。

本文将深入探讨《神曲》中罪恶与救赎的主题,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地狱中的罪恶地狱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罪恶场景和惩罚方式,以展示人类堕落和背离上帝道路所导致的后果。

但丁在地狱中遭遇了各种类型的罪人,包括背叛者、欺骗者、凶手等等。

通过描述这些罪行及其惩罚,阿里吉耶里传递出对人类行为责任和后果的重要观念。

地狱中的景象给予了读者真实而残酷的感受,使他们更加深刻理解罪恶的可怕性。

炼狱中的救赎在炼狱,但丁逐渐接受了神圣洗礼和等待他进入天堂的准备过程。

这一部分强调了个体内心发生转变的过程,通过忏悔和悔过来拯救人们灵魂中的罪恶。

在这个过程中,但丁听取了各种灵魂倾诉罪孽和受到惩罚后的眼泪;同时,也见证了一系列例子,揭示出对罪孽忏悔、信仰复兴和善行奉献所带来的救赎力量。

天堂中的终极救赎当但丁进入天堂,他目睹了完美之地,也学习了上帝无限智慧与爱的本质。

在天堂中,人类可以通过与上帝合而为一来实现最终救赎。

这种救赎是基于内在精神向往和归一感,并超越任何单一行为或信仰框架。

在天堂中,但丁认识到罪恶与救赎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并通过化身为世界灵魂来分享自己的经验。

总结《神曲》中的罪恶与救赎主题通过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的描述,深入探讨了人类行为和信仰对灵魂命运的影响。

这部史诗不仅向读者展示了罪恶的可憎和后果,也呈现出忏悔、悔过、信仰复兴以及终极归一所带来的救赎力量。

通过阐明这些基本观念,但丁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无尽智慧和爱心,给予我们希望与启示。

但丁神曲读后感

但丁神曲读后感

但丁神曲读后感《但丁神曲》是意大利文学家但丁·阿里吉耶里创作的一部史诗诗篇,也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故事主要讲述了诗人但丁在死后的一段旅程,穿越地狱、炼狱和天堂,与各种各样的灵魂互动并经历种种考验。

阅读完《但丁神曲》后,我感到震撼和思考许多问题。

首先,我被但丁创作的世界所深深吸引。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狱的景象,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痛苦和绝望。

从罪人们所受的各种酷刑,到恶魔们的邪恶形象,每个细节都犹如一幅幅恐怖的画面。

《但丁神曲》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个道德世界的展示。

通过展示地狱中的各种罪行和惩罚,但丁试图向读者传递一种警示和教育的意义。

读者不仅仅在欣赏文学的艺术品,更在思考人生中的道德与罪恶。

其次,我被但丁描绘的人物形象所打动。

诗中的主人公但丁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正义感的人,他以坚定的信仰为支撑,冒险踏上了穿越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他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灵魂,有善良的人也有邪恶的人。

但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灵魂,不论他们是受到称赞的圣人还是被唾弃的罪人。

这种对待每个灵魂的态度,使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

此外,《但丁神曲》还给我带来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通过描述不同地域的罪恶和灵魂的故事,但丁试图回答人自古以来的哲学问题,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为何我们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他通过揭示每个灵魂在地狱、炼狱和天堂的不同命运,探讨了人生的道德义务和行为的结果。

这让我深思,为什么有些人在地狱受苦,而有些人享受着天堂的乐园?是命运所致,还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决定着一切?最后,但丁描述的天堂给了我很多启示。

天堂被描绘为一个完美的乐园,它充满了和平、合作和爱。

在天堂中,所有灵魂都与上帝合而为一,共同享受着神圣的喜悦。

这让我体会到,人们只有在内心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之付出代价后,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和幸福。

只有通过愿意自己改变,承担责任和奋斗,我们才有可能进入到天堂的国度。

《神曲》的思想内涵和意义

《神曲》的思想内涵和意义

《神曲》的思想内涵和意义《神曲》的思想内涵和意义主题: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但丁及其作品《神曲》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思想内涵:1、《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

但丁创作该作品的意图有两个:首先,歌颂他终生爱恋的贝雅特丽采;其次,试图创作一部作品,把个人的遭遇和祖国以及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书写个人迷途知返、悔过自新的过程和给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

即其思想内涵是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直,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

2、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深刻描绘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对企图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会,对垄断中世纪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学,给予严厉揭露和批判。

3、暴露了教会僧侣颠倒善恶,犯罪造孽的种种败行劣迹,痛斥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干着买卖圣职、敲诈勒索、荒淫无度、迫害基督徒等丑恶的行为,“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他们沉湎于金钱的淫秽污臭,“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树立了导致人民“走上邪路”的坏榜样。

4、但丁热情歌颂现实生活的意义,认为现实生活自有本身的价值。

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唤对现实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

——以人为本,重视现实生活价值。

5、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文化,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路。

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推崇备至。

他在诗中把荷马奉为“诗人之王”,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

6、对新兴市民阶层的贪图私利,追逐金钱等,对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关系的罪恶,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予以严厉的遣责。

第六,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况,在《神曲》中也获得了真切、广泛的描绘。

分析《神曲》的思想

分析《神曲》的思想

进步性:
第一、《神曲》表露了反对中世纪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第二、突破了禁欲主义观念,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

召唤对现世和斗争的兴趣,追求荣誉的思想,这正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

第三、对上层统治阶级和教会僧侣提出严厉批判。

第四、渴望祖国统一复兴,反对分裂割据。

局限性:
第一、《神曲》中处处洋溢着对现世生活的热忱歌颂,但是但丁又把现世生活看作来世永生的准备。

第二、《神曲》中奥德修斯召唤世人追求美德和知识的话语,已成为了至理名言,可另一方面,但丁又借维吉尔之口表明理性的软弱。

第三、在《神曲》中,但丁对保罗和弗朗齐丝卡这对恋人的爱情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同情他们,另一方面,他仍根据中世纪的道德标准,将这对恋人作为贪色的罪人,放入了地狱接受惩戒。

第四、在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上,但丁常常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对国王痛加鞭斥,另一方面,他又将国王视为拯救陷于危难中的意大利的救星。

神曲故事概括

神曲故事概括

神曲故事概括《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创作的长诗,这部作品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对诗人幻游三界的描写,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

故事始于但丁在人生的中途迷失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之中。

这片森林象征着人生的迷途和困惑。

他遭遇了三只猛兽:分别是象征淫欲的豹、象征暴食的狮和象征贪婪的狼。

但丁进退维谷,就在此时,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灵魂出现,他受贝雅特丽齐之托来引导但丁走出困境,游历地狱和炼狱。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九层。

第一层是候判所,是未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的灵魂所在之处。

他们在这里等待着审判,虽然没有遭受酷刑,但也无法进入天堂。

从第二层开始,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惩罚之地。

第二层住着那些因放纵情欲而犯罪的灵魂,他们被狂风不停地吹刮。

第三层是惩罚贪食者的地方,他们躺在臭雨和泥泞中。

第四层是惩罚贪吝者和浪费者,他们互相推搡着巨大的重物。

第五层是惩罚愤怒者的沼泽,灵魂们在其中互相厮打。

第六层是异端邪说者的火窟。

第七层分为三环,分别惩罚施暴者(对他人)、自杀者和对上帝施暴者、重利盘剥者和奢靡逸乐者。

第八层是欺诈者的受刑之处,这里有十条恶沟,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欺诈罪行。

如诱奸者在第一条恶沟中被恶魔鞭笞,谄谀者在第二条恶沟中全身陷入烂泥,等等。

第九层是背叛者的冰湖,这是地狱的最底层,罪大恶极的人如犹大等被冻在冰中。

经过地狱的旅程,但丁和维吉尔来到了炼狱。

炼狱形似一座高山,分为七层,分别对应七宗罪中的傲慢、嫉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

在这里,灵魂们通过受苦来洗净自己的罪过,逐渐得到净化和升华。

每层的刑罚都相对温和,充满了希望和救赎的可能。

例如,傲慢者要背负沉重的石头行走,嫉妒者的眼睛被铁丝缝起来,愤怒者在烟雾中平静自己的情绪。

最后,但丁在维吉尔的引领下,来到了炼狱的山顶——人间乐园。

维吉尔在此告别,贝雅特丽齐出现,引领但丁游历天堂。

天堂分为九层,越往上灵魂的等级越高,越接近上帝。

第一层是月球天,住着未能坚守信誓的灵魂。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

神曲读后感《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在阅读这部作品后,我深感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深邃的哲学思想。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分享我对《神曲》的读后感。

一、引言《神曲》是一部描写诗人但丁在梦中穿越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史诗长诗。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并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对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描绘在《神曲》中,但丁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场景。

通过对不同世界的描绘,但丁揭示了人类灵魂的救赎之路。

地狱是罪恶的聚集地,炼狱是洗涤罪恶、净化灵魂的地方,而天堂则是灵魂得到永恒幸福的归宿。

这些描绘使我深刻认识到,人类的灵魂需要经历苦难和磨砺才能得到升华。

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神曲》不仅是对灵魂救赎之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

在诗中,但丁以寓言和象征的形式展示了人类的罪恶、痛苦、救赎和幸福。

通过这些情节,我认识到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勇敢面对苦难和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我救赎和获得真正的幸福。

四、对道德伦理的启示《神曲》在道德伦理方面也给予了我深刻的启示。

诗中描绘了各种人物形象,他们或因善行升入天堂,或因恶行堕入地狱。

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善恶有报、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社会规范,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五、对文学艺术的欣赏除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启示外,《神曲》还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但丁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领悟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还感受到了诗歌所展现的美感。

这部作品使我认识到,文学艺术不仅可以传递思想,还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六、结语总的来说,《神曲》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领略到了但丁独特的文学魅力,还得到了人生哲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启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丁《神曲》的深度解读□刘建军(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神曲》是但丁在文艺复兴之前写作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品。

按照恩格斯的话说,但丁是“旧时代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个诗人”。

这个作品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双重性特点。

作品的故事其实非常简单。

就是但丁做了一个梦:他人生的中途在一个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

看到一个小山的山顶有一抹阳光,想爬到山顶上去,但是前面出来了三个野兽,一狼、一豹、一狮挡住了去路。

就在他往前走不了、后退也不能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他面前,这就是古罗马伟大的诗人———维吉尔。

在维吉尔带领下,他游历了地狱、炼狱。

然后他的女友贝亚特丽采就领着他游历了天堂。

地狱、炼狱、天堂基本都是九层。

在九层天上是天府,天府又被称为“幸福的玫瑰”。

在这里但丁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三位一体的“上帝”。

首先,但丁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目的就是告诉当时的人如何得救的问题。

人怎么样才能得救?但丁提出了一个得救方式———这就是精神得救。

整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寓言。

我们知道,人得救的途径大约有两个:一个是采用现实的办法,比如通过劳动挣得财富,通过斗争获得地位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的方式等。

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称为“现实得救的方式”。

还有一种就是精神得救、灵魂得救的方式。

在整个中世纪里,基督教鼓吹的是人的精神纯洁。

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人的精神生活。

从公元4世纪奥古斯丁的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把精神得救当成了主要的选择。

整个中世纪基督教的文化,或者说的基督教文明,其实就是一个主张精神得救,灵魂得救的文明。

如果说古希腊强调的是人的现实生活,强调的是满足人的现实欲望的话,那么整个中世纪更强调的是人的精神的得救。

基督教文化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耶稣之死”。

耶稣被希律王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以后复活。

耶稣作为上帝的化身(上帝的一个位格),换言之,他本人就是上帝,他创造一切,怎么能被钉死呢?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为什么《圣经》的作者,特别是《新约》的作者要写他一定会被钉死?其实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选择,或者说隐含着《圣经》写作者们的一个选择,这就是死掉的是耶稣的肉身,不死的是他的灵魂。

那么这个故事也就是在告诉人们:抛弃肉体的现实的物质生活,寻求精神得救才是基督教最重要的价值。

肉身死掉了,精神才能得救。

换句话说,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就是告诉人们:肉体、现实的生活是应该被抛弃的生活,肉体的生活属于地上之城的生活,属于现实的生活;那么,人们要想冲破现实生活的束缚,必须抛弃现实,走向人的精神的复活。

这就是中世纪文化的精髓。

但丁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其实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也在告诉人们,意大利民族要想得救,走现实之路是走不通的,因为现实之路是黑暗的,无路可走的———前面有野兽,后面有深渊。

从现实上走不通。

如果想得救,只能走灵魂解放和精神的解放之路。

应该说,但丁在意大利民族解放道路的指明上,仍然没有脱离开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强大制约。

他使用的仍旧是基督教一直坚持的解放之路,不是新的创造。

因此,我们说这部作品从主旨上而言,仍然是中世纪的,是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

但是,但丁在《神曲》中又体现了新的文化要素。

从这个层面而言,新的因素明显体现在作品里出现的两个人物身上。

这两个人物中,一个是维吉尔,另外一个是贝亚特丽采。

我们知道,“维吉尔”象征着“理性”“;贝亚特丽采”象征着“信仰”。

这里,但丁实际上是说,人要想灵魂得救首先要有理性,在理性的引导下才能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然后要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能达到至高的真理。

“理性”和“信仰”都是人所独有的能力,强调理性和信仰对灵魂得救的重要性,其实就是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强调人的精神强盛的能力。

从但丁的这部作品就可以看到,他已经把中世纪早期的“信仰的理解”的观念,已经转化成“理解的信仰”的观念了。

换句话说,但丁给人指出的这条灵魂得救之路是以理性为基础、信仰为引导的路,而不是在中世纪一直鼓吹的那种盲目信从的路,被动的死守戒律的路。

具体而言,人究竟如何得救呢?《神曲》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地狱和炼狱以及天堂的情形。

地狱九层,象征的是自有人类以来人所犯的九大类错误(每大类错误中,又可以具体分为不同表现形态的错误———这就是又在每层中分为不同的场景或不同的沟的原因)。

假如我们把这部作品看成是人的精神文化象征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地狱篇》是自人出现以来各种错误的一部形象历史;或者说,是人类出现以来所犯的各种错误的总结和形象刻画。

我们看第二层情欲的错误,佛兰塞斯卡和保罗的悲剧其实就是在讲情欲的错误,这是针对罗马晚期历史经验的总结。

罗马帝国为什么会灭亡?其中就是来自罗马的奢华和腐败。

所以基督教产生以后,就把罗马的那种淫靡的风气看成是最大的敌人。

由此,奥古斯丁才告诉人们“地上之城”是罪恶之城。

而对其他罪恶的展示,也都具有蛮族入侵、教会黑暗、社会风气堕落的现实罪恶所支撑。

同样,从地狱的第一层到第九层,又是但丁心目中人的罪行或错误程度的划分。

罪孽较轻的在上面,罪孽或错误较重的在下面。

从地狱的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出,情欲错误———这个在基督教中较大的罪过已经在但丁那里变成了轻罪(在第二层),而背叛则被看成了最大的错误,犯背主罪的人、背叛罪的人被放在了地狱的最深处的第九层。

这说明,但丁生活的时代,对罪孽和错误的评价,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但丁的伟大在于,他没有按基督教教士们的标准来判断罪孽和错误,而是用一个古典的人物(古典的价值标准)去重新认识人类历史上的各种错误,所以他才强调理性的重要。

也就是说,但丁用古典理性对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罪孽和错误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分类,重新加以了评判。

在第二部《炼狱篇》中,但丁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改正错误。

《地狱篇》如果说是对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罪孽和错误的总结的话,那么《炼狱篇》指出的是人们改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

怎么改正?尽管作家写了七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七种具体的解决问题办法。

但在我看来,其实说到底就是一种办法———即在理性的指引下,人要自觉克制情欲,把自己变成一个禁欲主义者和蒙昧主义者。

这就是《炼狱篇》给人们提供的方法。

克制情欲、克制欲望也是中世纪基督教主张的最根本的方法。

但是,但丁的不同在于:他所主张的克制情欲不是被动的、盲目的克制,而是在理性引导下的克制。

“维吉尔带领但丁游历炼狱”的情节表明:是理性意识使犯罪的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罪恶,因此,觉悟了,自己主动要去克制,主动要去改正。

而人是靠着理智来认识罪恶,来改正罪恶的思想,就使人从被动的上帝的羔羊、盲目的信仰者变成了理智的信仰者、主动的行动者。

所以,虽然是同样主张禁欲主义,但中世纪教会的教士们主张的是盲从服从的禁欲主义,而但丁主张的是自觉地和理性地走向禁欲主义。

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区分开。

但丁在这里写作的时候,他虽然鼓吹了禁欲主义,但是他是一种自觉的禁欲主义,是在理性指导下的禁欲主义。

当理性思考进入到这个程序的时候,这就是新的思想的曙光,这就在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但丁在《神曲》中还认为,“理性”只能帮助人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却不能使人上天堂,上天堂需要坚定不移的“信仰”。

《天堂篇》的价值在于,作者通过这个部分告诉读者: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的灵魂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如果不能升华,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是没有意义的。

而人的精神要升华,就需要有坚定不移的信仰。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

(有些学者将此看成是但丁的局限,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一个人有怀疑精神,也不乏有改正错误的勇气。

但是总是处在怀疑中,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那么这种怀疑只能是就事论事的怀疑。

因为理性认识的都是具体的东西,只有当它升华了的时候,个人的认识才能变成人类的认识,个人的认识价值才能变成人类价值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但丁深刻地揭示了信仰在人的精神和灵魂升华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

换言之,没有理性的信仰是盲目的信仰,而没有信仰的理性是不完整的理性。

人要想得救,就必须要做到二者的辩证统一。

其次,但丁的《神曲》表现了中世纪特定时期对人自身的认识程度。

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观念中,人是上帝的造物,因此,人也就是上帝的羔羊。

在这种观念中,其实是强调或者说凸显着人的一种精神特性:“服从”。

在基督教文化的视野中,人只是“服从”或者说是“顺从”精神的化身。

而但丁则把对人的认识大大地丰富了。

他继承了基督教文化中人有“服从”精神的特性的思想;同时,又对人的其他精神特性进行了探讨。

《神曲》的创作表明,但丁认为,人除了具有“服从”的特性之外,还有第二个特性“理性”和第三个特性“信仰”。

在《神曲》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人物“但丁”主要代表着“服从”精神,他听命于“贝亚特丽采”派来的“维吉尔”,跟随着他游历“地狱”和“炼狱”,寸步不离。

他按照“维吉尔”的安排,由上而下到地狱的第九层;随后有由下而上,进入到炼狱的最高点“伊甸园”。

而“维吉尔”主要代表着“理性”精神;“贝亚特丽采”象征着“信仰”精神。

这样,在但丁看来,它们三者不能分割,即分别代表了人的精神领域的不同侧面,人的多种具体精神组成了完整的人的精神世界。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丰富的人的精神世界就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其实,这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发现,我们在中国此时前后出现的文学文本中也可以找到。

中国明代中期出现的神怪长篇小说《西游记》,其实也是象征性地描写了人的具体的精神追求最高真理的过程。

唐僧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排除千难万险去西天取经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由具体的问题出发,克服各种各样的困惑,寻找终极真理的过程。

在《西游记》中,为什么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孙悟空是“具体的精神”,如来佛象征着“思想体系”,具体的精神逃不出思想体系的制约。

一种具体的精神可以把现实的世界打得七零八落,但冲不出思想体系的束缚和限制。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英雄们(如李自成等)不都是这样吗?他们可以把现实中的皇帝推倒,但是推倒皇帝之后,他们还是要去做皇帝。

所以说,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就是因为具体精神逃不出思想体系的控制。

再看,吴承恩是怎么看待人的精神世界的构成的。

我们认为,其实《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就是作者所寓意的一个人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唐僧代表着“执著精神”,孙悟空代表着“战斗精神”,沙僧或者白龙马代表着“服从精神”,而猪八戒代表着“懒惰(或曰享乐)精神”。

这四种精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心世界。

一个人只有“执著精神”而没有“战斗精神”干不成事。

人不能天天执著时时战斗,谁也不服从谁也不行,所以人还得有点“服从精神”。

中国哲学还告诉我们:“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所以人还得有点“懒惰享乐精神”。

唐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追求最高真理)的路上,谁也不能离开谁,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是由多种精神要素(具体精神)构成的,缺一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