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第二章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5 有理数的加法2.6 有理数的减法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8 有理数的乘法2.9 有理数的除法2.10 有理数的乘方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估算与近似数3.1 估算3.2 近似数3.3 科学记数法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3.5 感受大数第四章线段角4.1 点和线4.2 线段长短的比较4.3 角和角的度量4.4 角的比较4.5 角的运算第五章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5.1用字母表示数5.2代数式5.3数量的表示5.4代数式的值5.5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加减6.1 整式6.2 合并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一元一次方程7.1 一元一次方程7.2 解一元一次方程7.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相交线与平行线8.1 相交线8.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8.3 平行线的特征第九章二元一次方程组9.1 二元一次方程组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9.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十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10.1 同底数幂的乘法10.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0.3 同底数幂的除法10.4 整式的乘法10.5 乘法公式10.6 因式分解10.7 提公因式法10.8 公式法11.1 三角形的再认识11.2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1.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1.4全等图形11.5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11.6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7 用尺规作在三角形第十二章统计的初步认识12.1 数据的收集12.2 数据的整理12.3 统计图形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1 不等式1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1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四章分式14.1 分式14.2 分式的乘除14.3 分式的加减15.1生活中的对称轴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5.3 轴对称的性质15.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15.5 等腰三角形第十六章勾股定理16.1 勾股定理16.2 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16.3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十七章实数17.1 平方根17.2 立方根17.3 实数17.4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17.5 实数的运算第十八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8.2 平面直角坐标系18.3 图形与坐标18.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第十九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9.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9.2 可能性大小19.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第二十章平移与旋转20.1 平移20.2 旋转20.3 中心对称与中收对称图形20.4 图案的设计与欣赏第二十一章函数21.1 变量与函数21.2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21.3 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二章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22.4 矩形22.5 菱形22.6 正方形22.7 梯形22.8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2.9 平面图形的镶嵌第二十三章分式方程23.1 分式方程23.2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二十四章命题与证明(一)24.1 命题24.2 命题的证明24.3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4.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4.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4.6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4.7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4.8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第二十五章一次函数25.1 一次函数25.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3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25.4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5.5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六章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26.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6.2 中位数和众数26.3 方差和标准差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七章圆(一)27.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7.2 圆心角和圆周角27.3 过三点的圆27.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二十八章一元二次方程28.1 一元二次方程28.2 解一元二次方程28.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8.4 方程的近似解第二十九章相似形29.1 形状相同的图形29.2 比例线段29.3 相似三角形29.4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9.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9.6 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29.7 位似图形29.8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三十章反比例函数30.1 反比例函数30.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0.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一章锐角三角函数31.1 锐角三角函数31.2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31.3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二章命题与证明(二)32.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3 矩形、菱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4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第三十三章概率的计算和估计33.1 用列举法求概率33.2 概率树形图33.3 概率的估计33.4 几何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三十四章二次函数34.1 认识二次函数34.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34.3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4.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五章圆(二)35.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5.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5.3 探索切线的性质35.4 切线的判定35.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十六章抽样调查与估计36.1 抽样调查3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36.3 由样本推断总体第三十七章投影与视图37.1 平行投影37.2 中心投影37.3 视点、视线、盲区37.4 三视图37.5 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11。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目录青岛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1.2 点、线、面、体1.3 线段、射线和直线1.4 线段的度量和比较第二章有理数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相反数与绝对值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3.1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3.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3.3 有理数的乘方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5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4.1 收集数据的方式4.2 数据的整理4.3 简单的统计图4.4 统计图的相互转化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5.1 用字母表示数5.2 代数式5.3 代数式的值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5.5 函数的初步认识第六章整式的加减6.1 单项式与多项式6.2 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第七章数值估算7.1 生活中的数值估算7.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7.3 估算的应用与调整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8.1 方程和方程的解8.2 一元一次方程8.3 等式的基本性质8.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8.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角9.1 角的表示9.2 角的比较9.3 角的度量9.4 对顶角9.5 垂直第十章平行线10.1 同位角10.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10.3 平行线的性质10.4 平行线的判定第十一章图形与坐标11.1 怎样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11.2 平面直角坐标系11.3 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11.4 函数与图象11.5 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第十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12.2 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12.3 图象的妙用12.4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十三章走进概率13.1 天有不测风云13.2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13.3 可能性的大小13.4 概率的简单计算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14.1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14.2 指数可以是零和负整数吗14.3 科学计数法14.4 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4.5 单项式的乘法14.6 多项式乘多项式第十五章平面图形的认识15.1 三角形15.2 多边形15.3 多边形的密铺15.4 圆的初步认识15.5 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1 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3 角的平分线1.4 等腰三角形1.5 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1.6 镜面对称1.7 简单的图案设计第二章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1 平方差公式2.2 完全平方公式2.3 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2.4 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三章分式3.1 分式的基本性质3.2 分式的约分3.3 分式的乘法与除法3.4 分式的通分3.5 分式的加法与减法3.6 比和比例3.7 分式方程第四章样本与估计4.1 普查与抽样调查4.2 样本的选取4.3 加权平均数4.4 中位数4.5 众数4.6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第五章实数5.1 算术平方根5.2 勾股定理5.3 根号2是有理数吗5.4 由边长判定直角三角形5.5 平方根5.6 立方根5.7 方根的估算5.8 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5.9 实数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6.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6.2 一元一次不等式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二次根式7.1 二次根式及其性质7.2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7.3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第八章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8.1 全等形与相似形8.2 全等三角形8.3 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8.4 相似三角形8.5 怎样判定三角形相似8.6 相似多边形第九章解直角三角形9.1 锐角三角比9.2 30°,45°,60°角的三角比9.3 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比9.4 解直角三角形9.5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十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10.1 数据的离散程度10.2 极差10.3 方差与标准差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 第十一章几何证明初步11.1 定义与命题11.2 为什么要证明11.3 什么是几何证明11.4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1.5 几何证明举例11.6 反证法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四边形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4 图形的中心对称1.5 梯形1.6 中位线定理第二章图形与变换2.1 图形的平移2.2 图形的旋转2.3 位似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3.1 一元二次方程3.2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3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4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四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4.1 圆的对称性4.2 确定圆的条件4.3 圆周角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5 三角形的内切圆4.6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7 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九年级下册第五章对函数的再探索5.1 函数与它的表示法5.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5.3 反比例函数5.4 二次函数5.5 二次函数y=ax2图象和性质5.6 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和性.5.7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5.8 二次函数的应用5.9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第六章频率与概率6.1 频数与频率6.2 频数分布直方图6.3 用频率估计概率6.4 用树状图计算概率第七章空间图形的初步认识7.1 几种常见的几何体7.2 棱柱的侧面展开图7.3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第八章投影与视图8.1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8.2 盲区8.3 影子和投影8.4 正投影8.5 物体的三视图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作业与练习
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 策略。
学习态度与习惯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鼓励 良好的学习行为,纠正不良习惯。
终结性评价
期末考试
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 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整体掌 握情况,检测教学目标的 达成度。
测验与小测
定期进行测验和小测,以 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 况,查漏补缺。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 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和价值观。
02
教学内容
代数基础
掌握代数式的概念、性 质和运算。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法,包括移项、合并同 类项、去括号等。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解法,以及一元一次方 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
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 加减运算。
几何基础
社会实践资源
1 2
数学竞赛
参加数学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升 学和就业打下基础。
数学博物馆
参观数学博物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 的历史和发展,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企业实习机会
一些企业会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在实践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实用性的认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终 结性评价结果,综合评定 学生的学期成绩。
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 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 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改进措施
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改 进措施,提高学习效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数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数学》一、引言2024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课程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文中,将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核心内容入手,解读初中数学的课例式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程标准。
二、课程标准理念1.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思维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课例式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培养多元智能的数学素养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数学素养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课例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强化数学核心知识和方法课程标准对数学核心知识和方法进行了明确定义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课例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核心知识和方法。
三、课例式教学模式解读1.基于真实案例的问题导入课例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步是通过真实的案例或问题引入课题,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以初中代数方程的教学为例,可以通过“小明和小华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小明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向B地行去,小华25分钟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在小明和B 地之间的路上追赶上小明。
问A点与B点的距离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先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引入代数方程的解法,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理解和掌握代数方程的求解方法。
2.学生合作探究和发现在引入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实践来发现并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
以初中几何的教学为例,可以设计“利用纸板和剪刀制作三角形,并观察三条边的关系,然后总结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和性质”的任务,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让他们发现并理解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和性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yìwù jiàoy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小数(xiǎoshù)除法教材(jiàocái)说明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fāngfǎ)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2.本单元(dānyuán)教材的编写特点。
(1)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首先在小数除以整数中,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把千米数改写成米数,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
其次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2)计算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景。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内容更是如此,因此教材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内容,在计算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6.1扇形统计图连云港市新浦中学韩爱东教学目标(一)识技能目标:1、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作出决策(二)过程方法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2、体会扇形统计图所反映出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三)情感态度目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获取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意义;2. 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统计的一些知识,已经能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会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因此本节课应着重于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从中获得信息。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元旦节即将到来,班级打算搞一次活动,大家有什么建议?(学生纷纷发言)〔生〕联欢晚会。
〔生〕登山、郊游、聚餐……〔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我们只能搞一项活动。
那么到底选哪一个好呢?(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
〔生〕首先在班级作一次统计,然后少数服从多数。
(说的通俗易懂)〔师〕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好,他想到了用数据来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探究] (展示课件)请回答:(1)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2)希望举行那种活动形式的人最多?(3)如果你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你会选择那种活动?(4)这个图的各个百分比是怎么得到的吗?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5)如果小明想知道希望开联欢晚会的同学人数是多少?你能告诉他吗?(6)如果可以把两种活动结合到一起,则选用那两种活动可以满足一半以上的同学的愿望?〔生〕(1)分别代表想参加某种活动的人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数(此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只要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即可)(2)希望举行联欢晚会的人最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ptx
教科书第22.2节以“降次”为节名 ,其用意在于强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 本策略。
归纳数学思想方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策略 )
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中应重视联系实际问题,加强对 于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要充分注意有关现实背景,通过它们反 映出一元二次方程来自实际又服务于实际 ,加强对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 一种数学模型的反映。
在本章的教学中,可以从多种角度表 达和思考实际问题,例如借助图象、表格 、式子等进行不同形式来描述问题,分析 问题,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并建立相应 的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教学中还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方法解 决问题的结果要接受实际检验,注意检验 所得方程及其根的实际意义,进行必要的 讨论,找出合乎实际的结果。
课时安排
全章约需13课时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活动
2课时 6课时 3课时
小结
2课时
二、编写特点
(一)重视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的 联系,再次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重要数学模型。
从反映方程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的 角度看,本章与本套教科书前面有关方程 的各章是一脉相承的,实际问题情境始终 贯穿与本章之中。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关一元二次方 程的问题,关键是弄清实际问题的背景 ,找出实际问题中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 关系,并把这样的关系 “翻译”为一元 二次方程。
正确地理解实际问题情境是完成这一 工作的基础。
本章的教学不能是封闭于数学知识内 部的,而应是联系实际问题的开放式的 ,同时在丰富的内容中不失提炼数学知 识这个精髓,最终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 知识,提高数学基本技能和能力,并且 能运用它们处理某些实际问题。
特殊教育《数字1-5的认识》说课稿
“1-5的认识”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所执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1-5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个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小学生对“数”是新奇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小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事物、小学生仅有的日常经历和学生的操作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用处和体验数学的学习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1-5的认识”这课他们学开心了,延续了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学好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指出: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对数的认识是新奇的,大部分在上小学之前有上过幼稚园,他们是知道一些的,所以在认识、熟悉1-5这几个数难度不大,主要是在正确、工整地书写和建立数概念,数的比较大小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数个数的活动,知道用熟表知示物体的个数,认识1~5各数;正确书写1~5各数,注意书写工整。
2、技能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1~5这几个数,学会用数表达、交流信息,体会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与感受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初步感知“用数学、用数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教学难点:1~5各数的书写,特别是3和5四、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新课开始,在投影上出示第14、15的彩图让学生4人一组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出这些画面上都有些什么,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相关数学史知识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相关数学史知识介绍1. 引言1.1 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数目、格式等。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大纲输出的【引言】部分内容:【引言】数学在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许多科学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数学的发展为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方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创新。
数学在经济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种经济学模型和数据处理都需要数学的支持,数学方法在风险评估、市场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数学还对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着影响。
在政治领域,数学方法被用于选举分析、投票系统设计等;在文化领域,数学在艺术、音乐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2 数学史的研究意义数、格式等。
数学史的研究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古代数学、中世纪数学以及近现代数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从中汲取启示和教训,为当代数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借鉴。
在数学史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数学家们为推动数学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的成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数学发展,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数学史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演变和扩展,深化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数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正文2.1 古代数学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
在古埃及,人们开始利用几何学来测量土地和建筑物,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而在古巴比伦,人们设计了一套符号系统来表示数字,这套系统后来被希腊人继承并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数字系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数学六上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注意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课程教材探究所左怀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运用。
详细内容如下: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主要内容: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 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3.平移及其根本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主要内容: 1.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方法的简洁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主要内容: 1.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外角及有关结论; 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主要内容: 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主要内容: 1.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 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实数〔6课时〕主要内容: 1.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 2.立方根; 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支配在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这6章大体上采纳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支配,前三章根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根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样支配有助于加强学问间的纵向联系。
在各章详细内容的编写中,又特殊留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1.“空间与图形”领域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相识初步”根底上,支配了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篇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设计:柏杨乡小学胡福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93页~P95页。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中①被除数不变除数逐渐扩大商逐渐缩小;除数不变被除数逐渐扩大商也逐渐扩大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除法的简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零的简便计算,明晰算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见面,我想我们能渡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45分钟。
1、口算。
(小黑板出示)(1)观察第一组提问:请说说第一组中每道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各是多少?提问:我们先来观察第一组算式,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提问:再仔细观察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逐渐扩大商逐渐缩小(2)观察第二组提问:第二组和第一组比较,这一组算式又是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呢?提问:再仔细观察除数和商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逐渐扩大商也逐渐扩大。
2、引入通过对刚才这两组算式的观察比较,看来商的变化和被除数、除数有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商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
(商的变化规律)二.探究新知。
200÷2=16÷8=200÷20=160÷8=200÷40=320÷8=1、小黑板出示。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出所有的商。
(2)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我们得到的商有什么特点吗?(3)在上课时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商的变化与被除数和除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商不变时又与被除数和除数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2、探索商的变化规律(1)从左向右看。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课本目录[教学]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课本目录[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课本目录汇总【人教版】小学教育 2010-08-06 16:35:17 阅读70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数一数2 比一比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认识物体和图形5 分类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7 11,20各数的认识8 认识钟表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我们的校园10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 位置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图形的拼组4 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5 认识人民币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 认识时间小小商店9 统计10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我长高了3 角的初步认识4 表内乘法(一)5 观察物体6 表内乘法(二)看一看摆一摆 7 统计8 数学广角9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解决问题2 表内除法(一)3 图形与变换剪一剪4 表内除法(二)5 万以内数的认识6 克与千克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有多重8 统计9 找规律10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1 测量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 四边形4 有余数的除法5 时、分、秒6 多位数乘一位数7 分数的初步认识8 可能性9 数学广角掷一掷10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 位置与方向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 统计4 年、月、日制作年历5 两位数乘两位数6 面积7 小数的初步认识8 解决问题设计校园9 数学广角10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 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2 角的度量3 三位数乘两位数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 四则运算2 位置与方向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三角形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8 数学广角小管家9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 小数乘法2 小数除法3 观察物体4 简易方程量一量找规律5 多边形的面积6 统计与可能性铺一铺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 图形的变换2 因数与倍数3 长方体和正方体粉刷围墙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 统计打电话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 位置2 分数乘法3 分数除法4 圆确定起跑线5 百分数6 统计合理存款8 总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1 负数2 圆柱与圆锥3 比例自行车里的数学 4 统计5 数学广角节约用水6 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教材修订情况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卢江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的总体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有关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第一部分:本套教材实验版的实验与使用总体情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这套实验教材于2001年9月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从10年多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
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广大城乡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
一、本套实验教材的实验与使用情况2001年有8个省的8个国家级实验区,山东、重庆、辽宁等省市的4个志愿参加的实验区以及河南省的部分学校使用了这套实验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室对首轮实验区进行了每年2次的教材培训,受训小学数学教师约2万人次。
利用每次教材培训的机会,我们在国家级实验区召开座谈会,了解实验教材的使用效果,收集教师对教材的意见与建议。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实验教材适用性的满意度。
从2002年~2007年,我们每年举行大型研讨会,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经验交流会”,共召开了6届,2010年5月召开了第7届。
通过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形式获得教研员、教师对实验教材的意见,以及修改建议。
从2002年开始,各省级课改实验区也逐步使用这套实验教材,在以后9年中,使用这套实验教材的地区和使用量逐年增加。
到2011年秋季,使用这套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地区和数量均达到同类教材之首。
二、有关各方对本套实验教材的总体评价(一)“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意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共12册,系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相关数学史知识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相关数学史知识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林立军每一学科都有它的历史,数学也概莫能外。
然而,和其他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有其独特之处。
一百多年前,德国数学史家汗克尔(H.Hankel,1839-1873)就形象地指出过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显著差异。
他写道:“在大多数的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为下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
唯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砖加瓦。
”可以说,数学是积累的科学,它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
或者说,数学的过去溶化在现在与未来之中。
鉴于此,本套书力求成为一面“镜子”,返璞归真地反映知识的来龙去脉、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以及科学文化的进步。
为此,本套书在编写过程中溶入了一些数学史料和简略的数学史知识,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增加学习兴趣。
为了使教师对书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史知识有更深入和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七年级上册相关数学史知识予以相当介绍,以飧广大教师朋友。
负数符号最早认识并使用负数的是古代中国人,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九章算术》中就记录了负数及其运算法则。
在进行筹算时,用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
因为用笔记录时换色不便,一千多年后,数学家李冶(1192-1279)首创了在数字上加斜杠表示负数。
如图1所示表示,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负数记号。
图1西方对负数的认识较晚,15世纪后才正式应用负数,使用的符号也是五花八门。
例如威尔金斯1800年用表示;温特非尔德1809年用前加“┥”或“”表示该数为负数。
1832年,W.波尔约用“”表示负数。
后来又出现多种形式表示负数,如表示负数,相应的表示正数;以为负,为正;为负,为正。
直到本世纪初,美国数学家亨廷顿(E.V. Huntington,1874.4-1952.11)才开始采用接近现代形式的符号:,逐渐成为现代的形式。
绝对值符号现在通用的绝对值符号“| |”,是德国数学家外尔斯特拉斯(K.T.W. Weierstrass ,1815-1897)在1841年率先引用的,后来为人们所广泛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与复习6个单元和2个综合应用活动。
数与代数: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负数的认识——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空间与图形: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
统计与概率: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
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与复习:引导学生对全部数学学习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单元教材介绍一、负数(一)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教学内容(三)编排特点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
负数是《标准》第二学段规定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
很久以来,负数的教学一般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现在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
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建立过程中的一次拓展。
他们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负数”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标准》要求“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
”因此,教材首先注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如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对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
教材还注意在练习中提供应用负数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例如,用正负数表示海拔高度、记录不同时区的时间、记录自己身高或体重与平均身高或体重的差距,等等。
这样的编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负数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逐步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例3安排了一个活动情境,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
例4进一步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借助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
利用学生对温度高低的亲身体验理解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四)具体编排1.例1。
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
如果没有观测的条件,也可以制作温度计教具,根据例1的情境在温度计教具上拨出相应的温度。
提问:“零下16℃用16℃表示,那么零下16℃可以怎样表示呢?”介绍用负数表示零下16℃的写法和读法,体会生活中引入负数的必要性。
再让学生思考‘ 16℃’和‘-16℃’的意义是否相同,体会16℃和-16℃是以0℃为基准的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2.例2。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存折上的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让学生结合具体数据说它们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接下来结合前两个例题进行小结,给出正负数的名称。
说明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新出现的前面都有一个“-”号的数是负数,而相应的以前所学的是正数,其中正数也可以在前面加上“+”号(一般可以省去“+”号),让学生初步建立正负数的概念。
○最后通过小精灵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加深对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体会。
注意:(1)让学生体会正负数在实际中表示相反的含义。
(2)强调正数前面可以加上“+”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负数前面的“-”号则必须写。
(3)不要给正负数下定义,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即可。
(4)让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5)让学生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时,教师应把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对应记录下来,通过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体会。
3.例3。
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数轴的直观图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形成正负数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教材通过描述位置的问题引出如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由小精灵说明“上面这样的直线叫数轴”,让学生把数轴上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感受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最后通过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1.5的位置,让学生思考在数轴上如何表示负小数或负分数,这样对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接下来思考如果从起点到-1.5处,应如何运动,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思考-1.5中的“-”号与“1.5 ”各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再次感受正负数的实际意义。
建议:(1)先回忆在直线上表示数的方法(这里不仅有整数,还应包括分数和小数)。
(2)提问:怎样用数来简明的表示孩子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结合前面学习的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经验,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3)总结: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情境,把数轴的点和抽象的正负数对应起来,直观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4)可继续让学生探讨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和小数。
4.例4。
教学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这里数的大小比较包括两类情况:一类是正数和正数、正数和0。
另一类是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以及负数和负数。
第一类情况的比较学生比较熟悉,第二类情况的比较学生容易借助温度的高低来对照比较。
事实上如果由低到高的排列这些温度,对应数轴上的各点正好是从左到右的顺序。
因此在学生交流比较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的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样就把数的大小比较和数轴上的点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教材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并且还通过另一位学生的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这里还没有出现绝对值的概念,只是让学生借助和负数相对应的正数初步体会)。
建议:(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任意比较两个温度的高低。
(2)主要从正数和0、负数和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比较,以及两个负数的大小关系与对应的正数的大小关系来观察。
(3)得出结论: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五)教学建议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训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是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所以,(1)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2)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比较,只要求学生能借助数轴来比较就可以了。
二、圆柱与圆锥(一)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体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三)编排特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圆柱与圆锥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材均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圆椎体特征的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的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
当学生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有如此特征的实物,从而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更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
实验教材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有关自主探索和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
例如,圆柱的特征,是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的。
在教学圆柱展开图的特征时,教材从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开始,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并展开观察,再把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重新包上,探索并发现此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这就为进一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也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空间想像的能力。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
在编排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增加了用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转出圆柱(或圆锥)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