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转变:潜在转变分析
The Transition of Aggressive Patterns among Youth: An Application of 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
作者: 吴鹏[1];刘华山[2,3];陈京军[2];谢继红[2]
作者机构: [1]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武汉430062;[2]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3]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
页码: 1167-117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5期
主题词: 攻击行为;潜在类别分析;潜在转变分析
摘要:研究采用潜在转变分析探讨了攻击性初中生的类别转变。
276名初中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短期纵向追踪研究,在一年中分两次报告了自己的攻击行为。
用潜在类别模型分析了初二到初三时青少年的攻击类别,结果表明初中生有三种攻击模式。
研究以潜在转变分析进一步探究了这三种攻击模式的变化,结果发现两种模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同模式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转变。
最后,研究探讨了攻击类别转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与友谊质量可以起到显著作用。
针对实际意义,文章最后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儿童在友谊关系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儿童在友谊关系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作者:尹佳来源:《幼儿教学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友谊关系是指在两个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关系。
儿童在友谊关系中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性别差异是男孩多表现为身体攻击,女孩多表现为关系攻击。
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主要受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攻击性行为给友谊质量带来不同的影响。
我们应该帮助儿童采取合作、控制、利他的策略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友谊。
关键字:友谊关系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无可避免地会自己组成一个同伴团体并且玩在一起。
这种同伴的交往的经验为儿童习得社会技能、获得有关这个世界的意义,培养个人认同感构筑了重要的发展背景。
友谊作为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两种),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及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龄前儿童已经理解什么是友谊,他们认为朋友就是“喜欢你的人”。
友谊在他们眼里就是物质的交换和游戏的伙伴。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友谊理解更多的是相互的信任和理解。
并且友谊的稳定性会越来越高。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友谊都能提供给儿童积极的经历并促进个体的发展。
消极的友谊如冲突和关系的不均衡有可能会阻碍个体的健康的发展。
一段友谊的质量好坏关键看友谊中的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的比例。
研究指出,经历了一次友谊循环的儿童是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混合体,他们身上既有一些吸引朋友的行为(如会开玩笑,知道有趣的话题等),也有其他一些可能动摇友谊的行为(如专横、攻击、泄密等)。
对于不同性别的儿童,其攻击性行为表现形式不同,同样,对友谊质量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一、友谊关系中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友谊是指在两个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关系。
表现为双方对彼此的信赖,双方相互帮助的亲密关系。
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友谊关系中男孩和女孩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而最明显的性别差异是,男孩更多的表现为身体攻击,而女孩更多的表现为关系攻击。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 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
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
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
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
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
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
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
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
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初中生攻击行为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
基金项 目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中小学生社会适应 能力的发展 与 促进研究》(6 4 4 ) J 0 0 8 作者简介:葛明贵 (9 4 ) 16一 ,男,安徽定远人 ,博士研究生 ,教授,主要从事发展 与 教育心理学研究。
会 导致攻击 行为 的加剧 ,造成 其 以后 的暴力犯 罪或行 为 5 ,女 8 9名 2名;初 一 3 名 ,初 二 4 名 ,初三 5 名) 6 6 9 。
失调f 1 ] ;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 ,在频频 2 2 测量 工具 .
. . 2 攻 A )( 》 受到 攻击 的情 况 下,要 么会情 绪抑郁 、注 意力分 散 、感 22 1 《 卜条 目 击 问卷 (Q 修订版 ) 到孤独 、逃 学、学 习成绩 下 降、失眠 ,严 重的甚 至会 导
第 2 卷第 5 4 期
21 年 1 月 00 O
卫 生软科 学
So ce c fHe l t f S in eo at 。 0 201
初 中 生 攻 击 行 为 与 师 生 关 系 的 相 关 研 究
葛明贵,赵媛媛
(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 10 ) 4 00
表明师生关系评定 高分组比评定低分组的攻击性强;②A Q总分 的不同评定分值划分的两组被试,在教学
关系和情感关系因子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在地位 关系因子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师生关系
对初中生的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攻击行 为 ;师生关 系;A 总分; 因子分 Q
中图分类号:R9 . 35 6
摘 要:[ 目的]探 索初 中生攻击行为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的关系。[ 方法]对两所初 中的学生进行 (卜 ( 2 条目 攻击 问卷 ( )( A 修订版 ) Q 和 ( ( 师生关系问卷 的问卷调查研究,并使用 SS1. 对 30 PS 0 5 1 个有效样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攻击行为的综述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攻击行为的综述摘要:传统观点认为具有良好依恋的个体攻击行为的水平会较低,此种观点较为符合大众的认知。
但是此种观点并不是具有普适性,个体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性别均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
一些实验表明,高亲子依恋的个体攻击行为偏低,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亲子依恋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大大降低,同伴之间的依恋关系决定着个体的攻击性水平。
而有些实验表明,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在婴儿期到成年期之间对攻击行为均有着重要影响;总之,目前依恋与攻击的关系仍然需要分类讨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同伴依恋;亲子依恋;攻击行为1 前言自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攻击行为就成为了一个广泛性的研究课题。
近些年来,随着依恋理论的成熟发展,依恋和攻击行为的关系成为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
在论述之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攻击行为和依恋的概念。
Dollard 等人(1939)认为攻击人们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他强调攻击者的意图或目的是攻击的条件[1]。
关于依恋一词,英国的心理学家John Bowlby在1969年最早明确地提出“依恋"这一个概念,他将依恋定义为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的某种情感联结[2]。
在Bowlby中建立依恋概念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心理学界对依恋的研究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但是,Bowlby的概念是单方面的,他对依恋的概念仅限于幼儿和仅母亲。
对孩子的依恋。
实际上,建立依恋关系是一个伴随个人生活的动态过程。
2 研究回顾2.1 对传统观点的评述和分析传统观点一直认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容易导致暴力和攻击行为,这个观点较为符合大众的认知,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Rapson Gomez(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婴儿可能会对许多个体产生依恋,但对主要的照顾者几乎总是母亲的依恋,才是塑造婴儿依恋品质的关键[3]。
近年来依恋理论已扩展到青少年和年轻人。
对这些群体来说,依恋的特征是一种持久的深情细带,包括一个人的总体感觉安全、信任、积极的沟通,以及在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中被支持和接受。
初中生攻击性状况调查与分析
身体 攻击
言 语 攻击
2 . 4 1 ± 0 . 4 9
2 . 4 7±0 . 4 7
2 . 5 O 土0 . 4 8
2 . 5 0 士0 . 4 6
2 . 6 4 ± 0 . 5 5
2 . 5 0±0 . 4 8
2 . 6 5 士0 . 4 1
2 . 6 2 土0 . 4 9
表 1 云 南 某 中学 初 一 、初 二 学生 攻 击 性的 描 述 性统 计 分析 结 果
变量 总攻击性 身体攻击 言 语 攻 击 愤怒 敌意 M 2 . 5 0 2 . 5 0 2 . 5 O 2 . 5 0 2 . 5 O S D 0 . 4 9 0 . 5 0 0 . 4 7 0 . 4 8 0 . 4 9 Mi n 1 . 2 l 1 . 5 9 1 . 1 1 1 . 2 6 1 . 2 2 Ma x 4 . 4 4 4 . 1 2 4 . 1 1 3 . 9 3 4 . 1 6
…
o
I
‘ H
教 育心 理研 究
Ch l n a Ed uca t i on I nn ov at 1 o n Her al d
初 中生 攻 击性 状 况 调 查 与 分析
明月 李丹 梁 军 钱德彪 付成顺 ( 云南 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 与管理 学 院 云南 昆明 6 5 0 5 0 0 ) 摘 要: 目的 了解 初中生攻 击性的总体状 况 , 为后期对高攻击性 学生 的介 入和干预提 供依据 。 方法 采 用整群抽样 , 抽取 云南某 中学全 体 初一 . 初二 学生 为被 试 , 运 用BU S S -Pe r r y 攻 击性 量表进行施 测, 对数据 进行描述统 计和 差异显著性检验 。 结果 初 中生攻 击性处 于中等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童年期的儿童在结交朋友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交朋友上的团伙现象,表现为6、7个儿童经常在一起交往和游戏。
在这种交往中,儿童们感到了身心自由和愉快。
因此,就交友的方式来说,小学时代是团伙的时代。
到了小学高年级,这种交友的团伙形式就已发展到了顶点,然后就逐渐趋于解体,被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
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突出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
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而交友的团伙形式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
因此,他们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了,初中生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
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②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③性格相近,④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
初中生好友之间一般为相同的性别,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初中阶段朋友之间的友谊比以后各年龄段朋友之间的友谊更直率,更易被观察到。
男生之间的友情强度较大,而女生之间的友情却表现得更温和、更细腻。
初中生的朋友关系对于发展他们的各种心理水平和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朋友,他们会表现得更热情、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和勇气,更好地发展各种社会性能力。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们的交往一般是不分性别的,经常是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即使有时分出性别,也不是由于性别意识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在兴趣方面存在差异。
进入初中以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
但是,在最初阶段,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却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或者在异性同学面前表露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学的轻视;或者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
总之,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
青少年攻击行为与友谊质量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D mr 人认 为 友 谊 是 一 种 相 互 作 用 , 者 说 e i等 或 是 满足 个 人 需 求 的人 与 人 之 间 的 联 系 ( e i, z D mrO . dmr& Wet a p 20 ) dm e i, ikm ,0 7 。A a s等 人 更 具 体 的 e 将 友谊 定义 为 两人之 间持久 的 自我暴露 、 互 交往 、 相
20 ) 0 7 。除 了 一 些 积极 的 因素 外 , 极 的 因素 也 会 消 影 响友谊 质量 , 比如 冲 突 、 背叛 朋友 也是 要考 虑 的因 素, 毕竟再 好 的朋 友 之 间偶 尔 也 是 会 有 冲 突 的。 到 目前 为止 , 于友谊 质 量 虽 然 没有 一 个 被 广 泛认 可 对 的定义 , 但它的测量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维度展
摘
要: 该研 究采 用问卷 法 , 对湖 北省一 所初 级 中学二年 级青 少年 进行 了一个 学年 的纵 向追
踪研 究 , 用 Bokus 等人编制的直接和 间接攻 击量表 ( I 以及 Pre 和 A hr 使 jrq i t DA) akr se 编制 的友 谊质 量 问卷( Q 测查青 少年 的身体攻 击和友谊 质量 。然后采 用二元 交叉滞后 回归分析 法考察 了初 F Q)
1 问题 的提 出
亲 密 暴 露 等 维 度 来 判 断 一 个 人 的 友 谊 质 量 ( ui t 1,06 , 友 之 间 越 坦 诚 、 敏 感 、 R bne a.20 )朋 越 越 暴露 自己 , 谊质 量 越 高 。此 外 , 社 会行 为 、 密 友 亲 亲
作为学年儿童和青少年的一种普遍 问题 , 攻击 行 为联 系 着 攻 击 者 和 受 害 者 双 方 的不 良行 为 和 心 理, 加上攻击行为的普遍性 , 所以攻击一直都是发展 与 教育 心理 学关 注 的热 点和研 究 的重 点之 一 。除 了
实例探讨初中生攻击性状况
实例探讨初中生攻击性状况攻击性是指促使个体发起攻击行为的内在心理特征,即人格系统中所包含的产生攻击行为的内在可能性。
攻击性是人类与生倶来的一种心理本能,在后天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果个体的这种本能无法通过合理的渠道得以宣泄,就会表现为外在破坏性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攻击性行为。
[1]本研究中的攻击性包含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属于攻击性的外部表现,愤怒属于情绪表现,敌意属于认知表现。
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家长、学校、社会各界都需要对攻击性行为有所了解。
由于攻击行为与青少年犯罪、自残、自杀、打架斗殴、厌学等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掌握攻击性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总体状况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过程1.1 被试本研究选取云南某中学初一、初二全体在校学生为被试。
共发放问卷1965份,全部收回。
经分析,剔除无效问卷139份,得到有效问卷1826份。
有效率达93%。
其中男生894人,女生932人。
1.2 研究工具被试基本情况表,包括被试的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学业成绩、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受同学欢迎程度等。
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布斯(Buss)和佩里(Perry)于1992年对敌意评估问卷(Buss-Durkee Hostility Inventory,BDHI)进行改进修订而成。
改进后的BPAQ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身体攻击(physical aggression)、言语攻击(verbal aggression),愤怒(anger)、敌意(hostility)。
该量表目前已经成为测定个体攻击性最权威的测评工具之一。
量表总共包含29道题目,采用5点计分方式(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
七年级上校园伙伴
根据主题和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 容,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才艺展示等。
3
制定详细方案
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需制定详细的方案,包括 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
鼓励全员参与,增强凝聚力
宣传与动员
01
通过班级会议、社交媒体等途径宣传班级活动,激发同学们的
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七年级上校园伙伴
目 录
• 校园伙伴关系概述 • 七年级上校园伙伴特点 • 增进友谊策略与方法 • 解决冲突及应对挑战策略 • 班级活动促进校园伙伴关系建设 • 家庭、学校和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01 校园伙伴关系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校园伙伴关系是指在学校环境中 ,学生之间建立起的相互信任、 合作、支持的关系。
培养健康心理
良好的校园伙伴关系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积极心态、自信心和乐观情绪,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02 七年级上校园伙伴特点
年龄与心理特征
年龄段
七年级学生通常处于12-14岁之间, 正处于青春期早期。
心理特征
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形 象,情绪波动可能加大,对社交和归 属感有强烈需求。
兴趣爱好及需求
建立良好关系意义
增强归属感
良好的校园伙伴关系可以让学 生感受到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
感,减少孤独感和疏离感。
提高社交能力
通过与不同类型的伙伴交往,学生 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学会更 好地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促进学业进步
学习伙伴之间的互相激励和帮助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效率。
。
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心理辅导机 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
青春期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
青春期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阶段中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特别是在人际关系的方面。
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脱离父母的保护,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立性和自我认知。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冲突和合作是不可避免的两个方面。
在青春期的人际关系中,冲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因为青少年正在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与此同时也在与他人竞争和比较。
这种自我认知的过程往往带来了与他人不一致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导致了冲突的产生。
例如,在家庭关系中,青少年可能会因为和父母在学习、社交方面的观念不同而产生矛盾和争执。
在学校里,同学之间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冲突,比如成绩、友谊、利益等方面的竞争。
然而,与冲突相对的是合作。
在青春期的人际关系中,合作是极为重要的。
通过合作,青少年可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
比如,在团队合作中,青少年可以学会与他人共同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在友谊关系中,合作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支持。
通过合作,青少年可以建立更加稳固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支持。
在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中,关键是要找到冲突和合作之间的平衡点。
虽然冲突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妥协来化解冲突。
与此同时,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带来更多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冲突和合作,青少年可以学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建立更加稳固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总之,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
冲突和合作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两个关键要素,冲突可以带来挑战和机遇,而合作可以带来支持和成长。
通过学会处理冲突和加强合作,青少年可以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中的挑战,建立更加健康和稳固的人际关系。
中小学生欺负行为问题研究
中小学生欺负行为问题研究摘要:欺负行为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它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伤害性。
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干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了解国内外学者所做的有关学校欺负行为的相关研究,对我们开展学校欺负行为干预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生;欺负行为;相关研究学校欺负问题在中学校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在老师和家长心中,是孩子之间的小事,经常被忽视。
欺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影响学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正常的学校秩序遭到破坏。
可以说,学校欺负行为在任何学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久而久之,造成受欺负者的心理伤害和欺负者的人格的变化,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时甚至造成校园的暴力事件。
一、欺负行为的概念和类型欺负问题研究的主要开拓者,挪威卑尔根大学心理系(university of Bergen)的奥维尤斯(Dan Olweus)教授从受欺负者的角度对欺负进行了描述:“一个学生受到另外一个或几个学生如下对待时,这个学生就是在受欺负:说难听的话、取笑或叫难听的外号;将他(她)排斥在朋友之外,故意不理他(她);打、踢、推、撞或威胁;散布谣言、散布恶意小纸条以使别的学生不喜欢他(她);做其他诸如此类的伤害性事情。
上述事情经常发生,并且对受欺负的学生来讲,他(她)难以保护自己,那么,这个学生就是在受欺负。
当这一个学生经常被别人以伤害性方式讽刺时,也是受欺负。
”学校欺负问题研究权威,英国伦敦大学哥德史密斯学院心理系史密斯(Peter Smith)教授认为,欺负可以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与一般的攻击性行为相比,欺负通常具有两个根本特征:(l)力量的非均衡性。
在通常情况下欺负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或处于劣势的一方进行的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2)重复发生性。
初中生自我接纳、应对方式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教 膏
潮 量 与 评
初中 生自 我接 纳、 应 对方 式 与 攻 击 性的 关 系 研究
白晓 丽 姜 永 志
【 摘 要】本文以3 5 7 名初 中生为被试 , 采用量表法收集数据, 探讨初 中生 自我接 纳、 应对方式和攻击性之间
的 关 系。研 究结 果表 明 : ( 1 ) 初 中生 的攻 击性 与 自我接 纳、 积 极应 对 显 著 负相 关 , 与 消极 应 对 显著 正 相 关 ; ( 2 ) 男生在 积极 应 对 分量表 、 身体 攻 击 维度 的得 分 显 著 高于 女 生 , 初 二 学 生在 自我 接 纳 量 表上 的得 分 显 著
( 二) 研 究 工具
本 研 究 首 先 通 过 对 自我 接 纳 、 应 对 方 式 及
攻 击性 的相关分析 , 探寻变量 间的关 系 , 结果发 现: 攻击 性与 自我接纳 ( r = 一 0 . 3 5 , p < 0 . 0 1 ) 、 积极
应对 ( r = 一 0 . 4 9 , p < 0 . 0 1 ) 显 著 负相 关 , 与 消 极 应 对 显 著正 相关 ( r = 0 . 1 8 , p < 0 . 0 1 ) , 这 一 关 系 初 步 说
名誉等各个方面 , 都能认可其 正面 的价值 , 接受 自身 的现实状 况 , 【 】 它是个 体 自我客观化 的能 力, 也是 获得 健全人 格的主要条件之一 。[ 2 ] 有研 究 表明 : 自我接纳是个体心理健康 的重要表现 。
初 中 阶段 是 个 体 自我 意 识 迅 速 发 展 并 E t 趋 成 熟
倾 向于采用积极 的应对方式 。[ 5 ] 一般来说 , 自我 效能 高的 中学生 ,大都能 正确评价 自己和接受
初中生同伴关系及交往探究
初中生同伴关系及交往探究摘要】在进入中学阶段后, 初中生有强烈的同伴交往欲望,同伴交往的成败也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伴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及顺利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针对农村中学的学情特点和相应的调查结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同伴交往中,许多中学生缺乏自信,特别是部分留守儿童或不完整家庭的学生,很多学生因为自卑心理和挫折感的存在,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伴关系在促进中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自我概念和人格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遇到矛盾分歧时,中学生的同伴关系中表现出攻击行为、孤独、嫉妒等问题,当中学生遇到困难或心理烦恼时,首先不是找父母、老师商量,而是与同伴商量。
了解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特点和应对策略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同伴交往交往特点应对策略一、引言初中阶段的任教,广泛的接触到中学生,而作为心理教师,更是接触到很多初中生到咨询师咨询的案例。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困扰学生的重要因素。
教师眼中的“问题生”,特别是行为偏差生当中,同伴交往等人际关系问题显得突出。
这些孩子总是和同学显得格格不入,想好好学习却心不在焉;想融入集体却又常常适得其反;想成为关注的焦点却成为老师同学认为的“刺头”。
这些现象不但严重影响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甚至在其未来发展、人格健全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于是,建立在学生来访案例主动倾诉,向老师、学生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案例情况,结合问卷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等方式来浅显的探讨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希望在初中生同伴交往上能有一些参考的建议。
二、同伴交往的定义与内涵。
同伴交往是指儿童或青少年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从最初限于家庭的相互作用发展成离开家庭与同龄儿童交往。
他们有着相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比如在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等,同伴成为了个体社会行为的强化因素,同伴的行为反应方式和结果对于个体后续的行为起到强化和负强化的作用,在相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下,同伴之间也变为互相参照物,互相影响着行为模式,同伴间自发地与身边伙伴在言语、行为等方面上保持一致性。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分析作者:符琛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9期攻击性行为概念有三个要素: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
攻击性行为不仅会伤害到他人,还会危及社会秩序,对自身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攻击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方面对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进行适当干预和帮助。
青少年处于逻辑思维发展阶段,心态容易发生变化,本文将从个体和环境两大方面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心理进行分析。
(一)个体因素1.个体生理因素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与人体大脑有关,因为行为是大脑认知的结果,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的功能。
2.人格特点。
具有攻击性行为的青少年大部分都具有強烈的自我认同感,脾气暴躁,容易被激怒;而被欺负的人通常是胆小、懦弱、自卑的。
3.个体固有经验因素。
社会学理论认为,遭受虐待和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即身体遭受虐待的经历会导致攻击性行为,并且受虐待的经历对其日后的攻击性和暴力行为有重要影响。
4.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
道德水平和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呈正向关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越高,其更加具有同理心和较强的共情能力,能尽量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大众媒体因素。
1.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家长的情感支持行为会减少孩子的社会退缩和攻击性行为。
严厉的惩罚、父母暴躁的脾气、虐待儿童等极端行为会导致孩子变得敏感,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从而产生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等问题。
2.研究表明,学校对青少年的社会行为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学校的整体风气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
3.含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会对心智发育尚未完善的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发生校园霸凌事件。
(一)学校干预第一,学校要加强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管理,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以及班级的环境。
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是:
1.平等性。
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
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多层面、多层次的的系统。
其中同伴拒绝和同伴接纳和友谊作为这一系统中
的两种重要同伴关系。
3.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表现、自我意识、心理健康、学业水平等。
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4.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或其他不稳
定的家庭环境,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同伴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5.学校环境。
学校的文化氛围、课程设置、教师的教育方式等因素都可能影响
到孩子的同伴关系。
6.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
社交媒体虽然可以让孩子更容易认识新的朋友,但也
可能会让他们过于依赖虚拟世界,忽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
初中不良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国外有调 查 显示 ,青 少 年 群 体 中 有 5 0 % 以上 曾经 饮酒 ,2 0 % 抽过 烟 ,1 2 % 吸过大 麻毒 品 ,4 %有 过 不 当性 行 为 。在 大量 影 响 因 素 中 ,同伴关 系与 上 述 对健 康 构 成 风 险 的 行为 密 切 相关 。在 他 们 之 中拥有被 拒斥 同伴关 系 的学 生 容 易 感 到 孤 独 挫 败 ,从 而 更 容 易 引发 攻击 性行 为 。如果青 少年 的儿 童 时期 缺 少 与 同 伴 平 等 交 往 的 机会 ,那 么在他 青 少 年 时期 将 不 能 控 制攻 击 行 为 ,并 且 他 们 的 性 别社 会化 能力 和 道德 价 值 将 会受 到影 响。C o l e等研 究 者 曾 经做 过
初 中生正 处 于 青 春 期 的 发 展 阶段 ,在 逐 渐 变 成 熟 的 过 程 中 , 初 中生逐 渐从小 学 时期 选 择 父母 为交 往 对 象 过 渡为 选 择 同伴 作 为 交往 对象 ,与 同伴 交往 的时 间也 逐 渐 增 长 。此 外 ,初 中 生 在 与 同 伴 交往 过程 中 ,交 往 的范 围相 对 于 童 年时 期 逐 渐 缩 小 ,由 于 同伴 选 择 的 自主性增 强 ,他 们 会 选 择 兴趣 志 向一 致 的 同伴 ,要 好 的 同
初 中不 良同伴 关 系与 问题 行 为 的关 系
黄婉 亭
( 河北大学教 育学院 河北
保定
0 7 ] 0 0 0 )
摘要 :在如今 的社 会报道 中, 中学 生出现 的 问题 行 为屡 见 不鲜 ,这也 成为 了学 者关注 的一个 热 点 问题 。本 文 主要 通过 阅读 学者 关于 初 中 生的不 良的 同伴 关系及 其 问题行 为 的研 究,找 出两者 之 间的关 联 ,为 以后 的研 究提 供 一些 看 法。结 论 主要 有 三 点 :一是 不 良同伴 关 系 可 以预 测 问题 行为 的 出现 ;二 是初 中 生的 问题 行 为会 引发不 良同伴关 系 ;三是初 中生不 良同伴关 系 与 问题行 为之 间相互 影响 。 关键 词 : 同伴 关 系;初 中生 ; 问题 行 为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摘要】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的变化,精力和体力异常旺盛,很多外显性的问题也在这一时期凸显了出来。
攻击性行为是目前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
攻击性的发展状况既影响具有攻击性的青少年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被攻击方的人格的发展,有现象表明,初中生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分类不同,而且引起攻击的原因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学生攻击性行为;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因素;帮助恢复;矫治所谓攻击性行为是专门指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旨在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此,攻击性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财富,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
攻击性行为的特征为经常打架骂人,无缘无故欺侮他人,比如逆反与反抗行为。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洛伦兹),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
班杜拉则明确指出,人类并不是生来就带着一个行为库的,人的一切行为方式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
中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经历。
1 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
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
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
父母的教养方式很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_屈卫国
第 3 期 屈卫国: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
95
初中生的同伴绝大部分集中在本班 , 而且随着年 交往, 甚至与异性成为同伴, 但表面上又表现出排斥,
级的升高, 这种趋势越明显, 与我们的预期相反, 其 这就形成表面疏远而内心又很 “爱慕”的矛盾心理与
幼儿期和小学阶段的同伴关系相比, 初中生的同伴关 系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 对其今后的适应和发展显得 更加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 对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应
X 收稿日期: 1999-11-06 作者简介: 屈卫国 ( 1971-) , 男, 湖南衡阳人, 湖南教育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和心理统计研究。
小计
200 200 200 600
X 2= 32. 2> X26.0.005= 18. 5
三 结果分析
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除了 “年龄范围”与 “年级”相互独立, 即 “年龄范围”与 “年级”无关以 外, 其余的各个因素均与 “年级”具有高度的相关, 呈 现出显著的 “年级”差异, 即 “年级”不同, 其选择 同伴的 “空间范围”、“性别”以及 “原因”均有显著 的差异。
表 3 男生同伴的性别选择
项目
初一 初二 初三 小计
多数为同性 132 100 81 313
多数为异性
2
4 13 19
两性兼有且相当 66 96 106 268
小计
200 200 200 600
X2= 25. 6> X24, 0. 05= 14. 9
表 4 女生同伴的性别选择
项目
初一 初二 初三 小计
1 08
小 计 200
2 00
2 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Ξ周宗奎ΞΞ1 万晶晶2(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武汉,430079) (2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武汉,430034)摘 要 本研究运用社会测量提名法、友谊质量问卷、社会行为同伴提名法考察了586名初一至初三儿童的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男女初中生中,不论外部攻击还是关系攻击,一对友伴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多,其同伴接纳程度越低。
结果表明,同伴群体可能支持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反对不符合性别规范的攻击行为。
友谊受欢迎程度这一外部指标比友谊质量等内部指标对攻击行为的预测更为稳定和可靠。
关键词:初中生 友谊 关系攻击 外部攻击1 问题的提出 同伴关系研究者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原因及其适应后果十分关注,因为有研究发现早期的攻击行为能够预测儿童较差的同伴关系和长期的社会适应不良[1]。
随着生态学观点在同伴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者更重视将个体发展置于同伴交往和同伴群体背景之中来考察[2],开始研究社交关系背景中的攻击行为,对攻击行为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3]。
研究发现有较多关系攻击行为(旨在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破坏同伴关系来伤害他人)的儿童的友谊具有高度的亲密性、排他性和友伴间的关系攻击等特征。
相反,外部攻击儿童的友谊以友伴二人联合起来攻击友谊之外的其他同伴为特点[4]。
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方面,小学高年级儿童友伴对的攻击行为越多,该对友伴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就越低,而且同伴群体支持女孩的关系攻击和男孩的外部攻击,反对女孩的外部攻击行为和男孩的关系攻击行为[5]。
在中学生中,关系攻击对同伴交往的影响更加重要[6]。
前人的大量研究只在儿童个体水平上来探究儿童的攻击行为。
本研究试图从友谊关系水平来探讨儿童的攻击行为。
本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友伴关系特征大于个体特征之和,群体对于个体的知觉受到友谊双方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以及关系特征的影响。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初中儿童为被试,采用实证方法从关系角度研究青少年的友谊特征与关系攻击和外化攻击行为之间的联系,考查青少年友伴发展各变量对友伴两类攻击行为的预测能力,以期为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研究方法与过程2.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所普通中学初中三个年级各两个班共12个班的610名学生参加本次研究。
有效问卷586份,回收率为96%。
其中男生289人,女生297人。
三个年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初一12.63岁,初二13.92岁,初三14.97岁。
2.2 研究工具2.2.1 同伴提名与友谊提名采用社会测量提名来评估儿童的同伴受欢迎程度。
将两个儿童被提名的最受欢迎和最不受欢迎的次数相减并在班级内标准化后平均[5],获得友伴对在班内的受欢迎程度得分。
友谊提名要求被试在名单上选出自己在班上要好的朋友,最多可选12名。
将互选作为友谊的标准。
每个儿童被提名的互选友伴数在班级内标准化。
然后将个人的友伴数转化为友伴对的互选友伴数得分。
2.2.2 友谊质量问卷“友谊质量问卷”由Parker 和Asher 编制[7],本研究采用了经邹泓等(1998)修订使用的版本[8]。
全问卷共5个因素,对总方差的解释率为45.96%,将这5个因素重新命名为帮助陪伴、亲密交流、肯定价值、信任尊重、冲突背叛。
将两个首互选友伴的友谊质量一致性作为效标,五个分量表的Pearson 相关都达到了十分显著的程度(p <.01)。
友谊质量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6173-.8354之间。
在正式施测时请被试在4点量表上填写自己与互选最好朋友的真实交往情况。
将个体得分转化为友伴对的友谊质量各维度分数。
2.2.3 社会行为同伴评定:采用了常用的“班级戏剧”问卷形式,并参考Phillipsen 等人所使用的项目[5]。
由于班级戏剧问卷实质是同伴提名的一种形式,对所得提名次数只需在班级内标准化,不涉及一般性常模。
问卷的修订只是从文字上保证学生易读易懂,便于其提名。
问卷共39个项目,包括6个因素,涵盖了儿童青少年社会行为的主要方面。
预试时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92,说明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较高。
施测由经过培训后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主持,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用时40分钟左右。
ΞΞΞ通讯作者:周宗奎,男。
E -mail :zhouzk @本研究受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DBA010158)资助。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3):573-5755733 研究结果与分析 将班级内每个儿童的提名从互选的角度进行转换,得到所有互选友伴对和首互选友伴对(互为第一提名)。
友伴对的年级、性别组合的分布见表1。
表1 友伴对基本信息分布年级性别组合(对)男-男友伴女-女友伴异性友伴小计初一196(14)190(19)76(3)462(36)初二179(17)284(34)52(2)515(53)初三225(12)184(28)98(1)507(41)总计600(43)658(81)226(6)1484(130) 注:括号外的数字是互选友伴数,括号中的数字是首互选友伴数。
3.1 友谊中的攻击行为发展状况以所有互选友谊为被试,以友伴关系攻击、友伴外部攻击作为因变量,进行年级(3)×性别组合(3)多元方差分析。
各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在两个因变量上的主效应都十分显著(p<.05),年级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年级和性别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对两类攻击行为的性别主效应进行事后比较发现,在关系攻击中,异性友伴组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孩组(p<.05),异性组的得分与女孩组的得分接近显著(p=.066)。
在外部攻击中,男孩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异性组(p<.05),异性组的得分又显著高于女孩组(p<.05)。
3.2 友谊关系各因素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为了深入考查友谊关系各变量预测友伴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及相对作用的大小,拟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以往研究发现[4][5],不同性别组友谊的攻击形式存在差异,故分别建立不同性别组友伴对的两类攻击行为的回归方程。
3.2.1 友谊关系各变量对两类攻击行为的预测因为前面的差异检验中年级效应较少,本研究不考虑该因素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
以所有互选友伴为被试,分别以两类攻击行为得分为因变量,将友伴提名数、受欢迎程度、被排斥、消极/孤立和受欺侮得分作为预测源引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在进行分析时,采用全部纳入法,将所有自变量都纳入多元回归方程,缺损值采用配对方式删除,结果见表2。
对关系攻击的回归结果显示,在三个性别组中,互选友伴数都是关系攻击的正向显著预测源;友伴受欢迎程度是同性别组关系攻击的反向显著预测源。
被排斥、消极/孤立三个自变量未能显著预测友伴的关系攻击。
对外部攻击行为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互选友伴数和被排斥只能正向预测女孩友伴组的外部攻击。
友伴受欢迎程度能反向显著预测所有性别组的外部攻击。
消极/孤立能反向预测同性友伴组的外部攻击。
表2 对不同性别组友伴的攻击行为的回归变 量关系攻击外部攻击βtβt女孩友伴方程(n=658)R2A dj=0.063F=12.082333R2A dj=0.167F=33.953333互选友伴数0.2746.8063330.2817.423333友伴受欢迎程度-0.103-2.4853-0.331-8.506333被排斥0.0751.5720.1453.20733消极/孤立-0.008-0.180-0.179-4.237333男孩友伴方程(n=600)R2A dj=0.100F=17.562333R2A dj=0.108F=19.046333互选友伴数0.1703.7163330.0881.933友伴受欢迎程度-0.320-7.067333-0.335-7.440333被排斥0.0541.0490.0721.394消极/孤立0.0481.091-0.154-3.505333异性友伴方程(n=226)R2A dj=0.015F=1.840R2A dj=0.059F=4.33233互选友伴数0.149 2.08330.094 1.343友伴受欢迎程度-0.104-1.332-0.191-2.5123被排斥0.091 1.0990.141 1.732消极/孤立0.0270.343-0.135-1.785 注:R2A dj为调整后的R2。
3p<.05,33p<.01,333p<.001。
3.2.2 友谊质量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在对攻击行为进行预测时,各友伴关系变量作用的大小如何呢?以首互选友伴为研究对象(n= 130),以互选友伴数、友伴受欢迎程度、友谊质量各因子为自变量,分别将关系攻击、外化攻击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Stepwise),缺损值采用配对方式删除,共得到两个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亲密交流、信任尊重进入了关系攻击回归方程。
两个变量对整个方程的解释率为12.1%。
其中,亲密交流是关系攻击行为的积极预测源(t=4.390,p<.001),信任尊重是反向预测源(t=-2.629,p<.01)。
对友伴外部攻击行为的预测结果表明,有三个因素能预测友伴的外部攻击,三者能够解释整个方程的14.1%。
其中,友伴受欢迎程度能显著反向预测外部攻击(t=-4.202,p<.001),友谊质量各因子中,肯定价值是积极的预测源(t=2.831,p<.01),信任尊重是反向的预测源(t=-2.078,p<.05)。
4 讨论4.1 初中生友伴之间攻击行为发展的特点574 心 理 科 学 考察友伴间的两类攻击行为时,我们发现了显著的性别差异。
异性组和女孩组的关系攻击得分高于男孩组。
而对于外部攻击得分,男孩组显著高于异性组,异性组又显著高于女孩组。
从两种攻击行为的得分来看,因为异性友伴中的一方是女孩,因而有女孩参与的友谊比男孩间友谊有更多的关系攻击行为,而男孩友伴比女孩友伴从事更多的外部攻击行为,这一发现与近年来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得出的结论相一致(Crick,Cases&Mosher,1997)[7],说明关系攻击在女孩身上比在男孩身上更典型,而外部攻击在男孩身上更普遍。
4.2 友伴关系变量对攻击行为的预测我们发现,互选友伴数与友伴受欢迎程度在预测两种攻击行为时,其方向是相反的。
互选友伴数越多,同性别友伴的关系攻击和外部攻击越多。
这一结果与Phillipsen等(1999)的研究结果一致[4]。
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由于交友广泛,再加上友谊中的冲突十分常见,互选友伴数多的儿童在群体中被其他儿童知觉到的争执、冲突越多,因而其两类攻击行为得分相应就高。
二者间的关系可能并非十分简单,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