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医师考试重点内容
2013 新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6.火热内生
细目六:疾病传变
要点:
1.疾病传变的形式
2.病性转化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细目一:预防
要点:
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
2.未病先防
3.既病防变
细目二:治则
要点:
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
2.正治与反治
3.治标与治本
4.扶正与祛邪
5.调整阴阳
6.五脏与季节的关系
第七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点:
1.胆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小肠的生理功能
4.大肠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细目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小肠的关系
2.肺与大肠的关系
3.脾与胃的关系
6.调理精气血津液
7.三因制宜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细目一:养生
要点:
1.养生的原则
2.养生的方法
细目二:生命的寿夭
要点:
1.人体生命的产生与变化规律
2.决定寿夭的基本因素
二、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2013新大纲解读之执业医师考试难记考点整理(一)
2013新大纲解读之执业医师考试难记考点整理(一)2013新大纲解读之西安中域执业医师考试难记考点整理(一)阿托品化的五大表现:一大(瞳孔散大)二干(口干皮肤干燥)三红(面部潮红)四快(心率加快)五消失(肺部啰音消失)1肺梗死三联征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
2主动脉狭窄三联征,呼吸困难。
心绞痛。
晕厥3颅内压增高头痛。
呕吐,视乳头水肿4夏科三联征腹痛。
,黄疸,寒战高热5瑞夷五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6肛裂三联征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7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8肝肺综合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低氧血症。
9低血糖征低血糖症状,发作时血糖低于2.8,给予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10慢性胰腺炎五联征腹痛,胰腺钙化,胰腺假性脓肿,脂肪泻,糖尿病11肠套叠三联征---腹痛,血便,腹部包块。
12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
13呼三联—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回苏灵14心三联---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
15抗磷脂抗体综合症---动脉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
16胆道出血三联征胆绞痛梗阻性黄疸消化道出血。
17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
18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19 Stellwag 瞬目减少不眨眼20 Graefe 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下垂21 Mobius 目标由远处逐渐接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22 Joffroy征上视时无额纹出现23Honer综合症患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轻度内陷,患侧面部无汗24 B超示"“落雪”征葡萄胎25 DUGAS征(杜加征)肩关节前脱位,26 内镜见鹅卵石样改变为克隆恩病(铺路石样)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胃溃疡好发于胃窦小弯胃癌好发于胃窦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前壁慢性胃十二指肠后壁伤寒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为突出伤寒溃疡长轴与肠纵轴平行,易发生肠出血,穿孔肠结核长轴与长纵轴垂直,易发生肠梗阻细菌性痢疾的溃疡特征是溃疡表浅呈地图状科萨齐A组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科萨齐B组病毒病毒性心肌炎腺病毒咽结合膜热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EB病毒鼻咽癌及伯机特淋巴瘤原发性颗粒固缩肾高血压继发性颗粒固缩肾肾小球肾炎下肢骨外展,外旋畸形见于股骨颈骨折下肢内收,内旋畸形见髋关节后脱位房间隔缺损右房,右室大室间隔缺损左室,右室大动脉导管未必左房,左室大法洛四联征右室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房间隔缺损3-4肋间全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2肋间连续性隆隆样杂音动脉导管未闭2-4肋间收缩期喷射样杂音法洛四联症二尖瓣狭窄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不传导Graham stell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颈部传导主动脉狭窄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或左缘第三肋间收缩期喷射性杂音主动脉关闭不全胸骨左缘第 3.4肋间叹气样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主动脉狭窄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肺动脉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杂音见于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杂音动脉导管未必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见于二尖瓣狭窄心尖区收缩期杂音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虎斑心心肌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绒毛心风湿性心外膜炎靴型心主动脉狭窄梨形心二尖瓣狭窄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致病菌草绿色链球菌风湿性心脏病溶血性链球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室早首选利多卡因陈旧性心肌梗死用β—受体阻滞剂前壁心肌梗死易合并室早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止24小时死亡主要原因心律失常生化关健酶糖酵解关键酶已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有氧氧化以上3个加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和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合成糖原合酶糖异生丙酮酸羟化酶磷酸戊糖途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呼吸链中的酶NADH脱氢酶参与酮体和胆固醇合成的酶HMGCOA合成酶胆固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HOMGCOA还原酶血红素合成关键酶δ氨基г酮戊酸(ALA)酶胆汁酸限速酶7A 羟化酶合成儿茶酚胺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离子通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机制NA离子内流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机制CI离子内流超级化静息电位K离子外流动作电位NA离子内流K离子外流窦房结细胞0期除极CA离子内流蒲肯野细胞NA离子内流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离子钙离子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是钾离子细胞外主要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静息电位接近钾离子平衡电位肿瘤肝癌最多见为肝细胞型癌最早发生肝内转移肝外血行转移最早至肺肝内淋巴转移至肝内淋巴结最多肝区疼痛为半数以上首发症状肝肿大为早期最主要体征B超用于早期普查手术切除为首选最主要方法肝癌最具特征性表现为进行性肝大质硬胆道感染为细菌性肝脓肿最主要原因肝硬化最具特征性意义为侧枝循环建立肝硬化最突出表现腹水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并发症肝性脑病为最严重并发症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假小叶形成幽门管溃疡呕吐较常见,易发生幽门梗阻球后溃疡为十二指肠球部以下发生的溃疡,易发生出血肝浊音界缩小是急性穿孔最具有诊断意义。
2013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卫生法规
(1)医疗机构擅自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法律责任
(2)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3)从事心理治疗人员的法律责任
(3)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4)采集或使用人体血液、血浆、组织的管理
3.治疗与救助
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
4.法律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律责任
六、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1.概述
疫苗的分类
2.疫苗接种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2)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管理
(3)儿童预防接种的管理
(4)疫苗接种单位的管理
(5)医疗卫生人员的责任
(6)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7)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责任
十一、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1.概述
学校卫生工作的任务
2.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1)学校卫生管理机构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任务
3.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职责
十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1.概述
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2)紧急治
(1)医疗救治服务网络建设
(2)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3)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的管理性规定
6.法律责任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法律责任
(2)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
四、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1.概述
(1)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2)实验室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职责
(1)碘缺乏地区范围的划定
(2)碘盐供应的要求
十六、精神卫生法
1.概述
(1)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
(2)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保护
执业医师第一单元知识点
执业医师第一单元知识点执业医师考试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提高执业医师的临床能力和水平,执业医师考试分为多个单元进行考核。
本文将介绍执业医师考试的第一单元知识点,主要包括医学基础、临床基础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医学基础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遗传学等。
在解剖学方面,考生需要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脏、肺、肝脏、肾脏等。
在生理学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以及其相互关系。
在病理学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等。
在药理学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和禁忌症等。
在微生物学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各种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以及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等。
在免疫学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机制和免疫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在遗传学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见遗传病的发生机制和诊断方法等。
临床基础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临床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等。
在临床诊断方面,考生需要具备搜集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等基本技能。
要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鉴别诊断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各种疾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以便能够区分不同疾病的特点和表现。
在临床治疗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病症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重症监护和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治措施等。
公共卫生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流行病学、预防医学和卫生法规等。
在流行病学方面,考生需要了解疫情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等基本方法和原理,以及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等。
在预防医学方面,考生需要掌握疫苗接种原理和程序,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和策略等。
在卫生法规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医生执业行为规范和医患关系等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要求。
2013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带标识重点完整版)
呼吸系统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发展(一个轴):吸烟→慢支→COPD→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慢支+肺气肿=COPD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慢支1、外因:吸烟:最常见,主要是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致粘液分泌增多;纤毛功能下降(黄浓痰)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球菌;简称:慢支感染球流感理化;气候;过敏(COPD与过敏无直接关系)2、内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亢进,气道反应性增高;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IgA减少(二)阻塞性肺气肿1、慢支炎症使细支气管部分阻塞,“气体进多出少,只进不出”。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致使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或缩闭,导致肺泡内残气量增加。
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4、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或异常。
一般一提到异常,都是指低的。
适用于其他病。
二、病理生理1、慢支:早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特点:一大一低即闭合容积大,动态肺适应性降低。
COPD的最大特点:不完全性可逆的气流受限(治疗后不能完全缓解);支气管哮喘是完全可逆的,两者注意区别。
2、肺气肿:呼吸功能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加。
三、临床表现症状: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急性发作的特点:细菌感染时咳黄色脓性痰,且咳嗽加重、痰量增加。
喘息型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喘息,常伴有哮鸣音。
☞题目中慢支病人出现黄色脓性痰表示慢支急性发作。
体征:并发肺气肿时出现桶状胸或者两肺透亮度增加或者RV/TLC(残气容积/肺总量)>40%,触觉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
四、辅助检查呼吸功能检查1、慢支: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70%(表明气流受限但不能确定是肺气肿),正常80%2、肺气肿:RV/TLC(残气容积/肺总量)>40%五、COPD的分型:a型:气肿型(红喘型)张大爷(老年人)爱(a)穿红(红喘)衣服,不穿紫衣服(无紫绀)。
心功能正常(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正常)。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D201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治疗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三:支气管哮喘要点: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2.病理与分类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功能升级细目二:慢性心力衰竭1.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检查3.诊断及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要点: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分类2.发生机制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过早搏动(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2.阵发性心动过速(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3.心房颤动(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房室传导阻滞(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细目七:心脏瓣膜病要点:1.二尖瓣狭窄(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并发症(5)治疗2.二尖瓣关闭不全(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3.主动脉瓣狭窄(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险因素2.临床分型细目十:心绞痛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胃炎要点:1.病因和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二:消化性溃疡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三:胃癌要点: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细目四: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五:肝硬化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3.并发症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尿路感染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慢性肾衰竭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治疗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急性白血病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白细胞减少症要点:1.概念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糖尿病要点:1.概念与分类3.临床表现4.并发症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治疗第七单元结缔组织病细目一:类风湿关节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二:系统性红斑狼疮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细目一:癫痫要点:1.病因2.分类及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二:脑梗死1.病因及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脑出血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九单元常见急危重症细目一: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獐死要点:1.概念2.病因3.诊断4.心肺复苏细目二:休克要点:1.概念2.病因与分类3.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细目三:上消化道出血要点:1.概念2.病因3.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细目四:急性中毒要点:1.概述(1)病因(2)中毒机制(3)诊断原则(4)治疗原则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病因与中毒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治疗3.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1)病因与中毒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4)治疗细目五:中暑要点:1.病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
2013年公卫医师考试大纲
排便反射
6.吸收
小肠的吸收功能;吸收的条件和方式,食物中主要成分的吸收
六、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基础代谢率
2.体温
(1)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
(2)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
(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八、神经系统的功能
1.突触传递
(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及其产生的原理
2.磺胺类
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3.其他类
(1)甲氧苄啶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甲硝唑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三十四、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1.抗真菌药
氟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十五、抗结核病药
1.异烟肼
(1)临床应用
(2)不良反应
2.利福平
四、社会医学研究
1.研究方法
(1)社会医学研究的方法
(2)社会医学研究步骤
2.问卷设计
(1)问卷的一般结构
(2)问题的种类和答案的格式
(3)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
(4)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3.定性研究
(1)定性研究的特点
(2)定性研究的用途
(3)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五、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
1.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
十一、抗帕金森病药
1.左旋多巴
(1)体内过程
(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海索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十二、抗精神失常药
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药理学
要点:
四环素、氯霉素抗菌作用特点
第二十七单元 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细目一:抗真菌药
要点:
常用抗真菌药物作用特点、应用
细目二:抗病毒药
要点:
1.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2.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的作用、应用
第二十八单元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细目五:抗血小板药
要点:
常用抗血小板药的作用、应用
第二十单元消化系统药
细目一:抗消化性溃疡药
要点:
1.抗酸药种类及常用药物
2.H2受体阻滞药的作用、应用
3.常用质子泵抑制药的作用、应用
4.常用黏膜保护药的作用、应用
5.抗幽门螺杆菌常用药的分类及常用药
6. 抗结核病的合理作用
第三十单元 抗恶性肿瘤药
要点:
1.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细目九: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要点:
抗高血压药物的选药、联合用药
第十六单元抗心律失常药
要点:
1.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常用药
2.奎尼丁的作用、应用
3.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的作用、应用
4.普罗帕酮的作用、应用
5.普萘洛尔的作用、应用
药理学
第一单元 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
细目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要点:
1.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选择性、量-效关系)
2.药物的不良反应
细目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要点:
1. 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及其影响闲素
2. 半衰期和连续多次给药的药-时曲线
1.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013年度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较2012年大纲改变《生物化学》考试大纲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氨基酸与多肽(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2)肽键与肽链2.蛋白质的结构(1)一级结构概念(2)二级结构—α螺旋(3)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1)核苷酸分子组成(2)核酸(DNA和RNA)2.DNA的结构与功能(1)DNA碱基组成规律(2)DNA的一级结构(3)DNA双螺旋结构(4)DNA高级结构(5)DNA的功能3.DNA变性及其应用(1)DNA变性和复性的概念(2)核酸杂交4.RNA结构与功能(1)mRNA(2)tRNA(3)rRNA三、酶1.酶的催化作用(1)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作用(2)酶促反应的特点(3)酶-底物复合物2.辅酶与酶辅助因子(1)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2)辅酶作用(3)金属离子作用3.酶促反应动力学(1)Km和Vmax的概念(2)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4.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1)不可逆抑制(2)可逆性抑制5.酶活性的调节(1)别构调节(2)共价修饰(3)酶原激活(4)同工酶概念6.核酶核酶的概念四、糖代谢1.糖的分解代谢(1)糖酵解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2)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供能(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肝糖原的合成(2)肝糖原的分解3.糖异生(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和关键酶(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3)乳酸循环4.磷酸戊糖途径(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5.血糖及其调节(1)血糖浓度(2)胰岛素的调节(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五、生物氧化1.ATP与其他高能化合物(1)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2)ATP的利用(3)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2.氧化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2)两条呼吸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3)ATP合酶(4)氧化磷酸化的调节六、脂类代谢1.脂类的生理功能(1)储能和供能(2)生物膜的组成成分(3)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2.脂肪的消化与吸收(1)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2)一脂酰甘油合成途径及乳麇微粒3.脂肪的合成代谢(1)合成的部位(2)合成的原料(3)合成的基本途径4.脂肪酸的合成代谢(1)合成的部位(2)合成的原料5.脂肪的分解代谢(1)脂肪动员(2)脂肪酸β-氧化的基本过程(3)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6.甘油磷脂代谢(1)甘油磷脂的基本结构与分类(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7.胆固醇代谢(1)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和关键酶(2)胆固醇合成的调节(3)胆固醇的转化8.血浆脂蛋白代谢(1)血脂及其组成(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3)高脂蛋白血症七、氨基酸代谢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1)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2.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2)氨基酸的吸收(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转氨酶(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3)α-酮酸的代谢4.氨的代谢(1)体内氨的来源(2)氨的转运(3)体内氨的去路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载体和意义(3)甲硫氨酸循环(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八、核苷酸代谢1.核苷酸代谢(1)两条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3)两条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4)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2.核苷酸代谢的调节(1)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2)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制九、遗传信息的传递1.遗传信息传递概述中心法则2.DNA的生物合成(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2)DNA的复制(3)逆转录(4)DNA的损伤与修复3.RNA的生物合成(1)RNA生物合成的概念(2)转录体系的组成及转录过程(3)转录后加工过程十、蛋白质生物合成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述(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和遗传密码(3)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十一、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述(1)基因表达的概念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2)基因表达的时空性(3)基因的组成性表达、诱导与阻遏(4)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5)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要素2.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1)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十二、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1.细胞信息物质(1)概念(2)分类2. 受体(1)受体分类和作用特点(2)G蛋白3.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1)蛋白激酶A通路(2)蛋白激酶C通路(3)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4.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的作用机制十三、重组DNA技术1.重组DNA技术的概述(1)重组DNA技术相关的概念(2)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与医学(1)疾病相关基因的发现(2)生物制药(3)基因诊断(4)基因治疗(5)遗传病的防治十四、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癌基因的概念(2)抑癌基因的概念2.生长因子(1)生长因子的概念(2)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十五、血液生化1.血液的化学成分(1)水和无机盐(2)血浆蛋白质(3)非蛋白质含氮物质(4)不合氮的有机化合物2.血浆蛋白质(1)血浆蛋白质的分类(2)血浆蛋白质的来源(3)血浆蛋白质的功能3.红细胞的代谢(1)血红素合成的原料、部位和关键酶(2)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十六、肝胆生化1.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1)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2)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酶系(3)影响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2.胆汁酸代谢(1)胆汁酸的化学(2)胆汁酸的代谢(3)胆汁酸代谢的调节3.胆色素代谢(1)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性质(2)胆色素的肠肝循环《生理学》考试大纲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4)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2)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内环境与稳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3)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细胞及其功能(1)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2)白细胞生理: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功能(3)血小板生理: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3.血液凝固和抗凝(1)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2)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4.血型(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反应(2)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3)输血原则三、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做功、心力贮备(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2.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1)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2)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3.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3)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四、呼吸1.肺通气(1)肺通气原理: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2)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3)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2.肺换气肺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2)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影响因素4.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五、消化和吸收1.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1)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2)胃肠激素及其作用2.口腔内消化(1)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唾液分泌的调节3.胃内消化(1)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胃液分泌的调节(3)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4.小肠内消化(1)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2)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5.大肠内消化排便反射6.吸收小肠的吸收功能六、能量代谢和体温1.能量代谢(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基础代谢率2.体温(1)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2)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七、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肾小球的滤过率和滤过分数(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1)对Na+、Cl-、水、HC03-和葡萄糖的重吸收(2)对H+和NH4+的分泌3.尿生成的调节(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4.清除率血浆清除率5.尿的排放排尿反射八、神经系统的功能1.突触传递(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3)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2.神经反射(1)反射与反射弧(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3)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2)内脏痛与牵涉痛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1)骨骼肌牵张反射(2)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3)小脑的主要功能(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2)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九、内分泌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1)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2)下丘脑调节肽2.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1)腺垂体激素的种类(2)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甲状腺激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4.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2)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3)维生素D3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6.胰岛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十、生殖1.男性生殖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女性生殖(1)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2)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一、绪论(1)免疫的概念(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4)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5)克隆选择学说二、抗原1.基本概念(1)抗原和抗原的特性(2)抗原表位(3)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4)抗原结合价(5)共同抗原(共有决定基)(6)交叉反应(7)耐受原与变应原2.抗原的分类(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3)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3.超抗原(1)概念(2)种类(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4.佐剂(1)概念(2)种类(3)作用机制三、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1)概念(2)组成(3)主要功能2.外周免疫器官(1)概念与组成(2)主要结构(3)主要功能四、免疫细胞1.T淋巴细胞(1)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2)TCR基因及TCR-CD3复合物(3)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4)调节性T细胞2.B淋巴细胞(1)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2)BCR复合物的组成(3)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3.自然杀伤(NK)细胞(1)NK细胞的表面标志(2)NK细胞的受体(3)NK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4.抗原递呈细胞(1)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2)抗原递呈细胞的种类(3)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4)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5)抗原的交叉递呈五、免疫球蛋白1.基本概念(1)免疫球蛋白(Ig)(2)抗体(Ab)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编码基因(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2)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3)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抗独特型、独特型网络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2)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IgG的特性和功能(2)IgM的特性和功能(3)IgA的特性和功能(4)IgE 的特性和功能(5)IgD的特性和功能6.抗体的制备(1)多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3)人源化抗体六、补体系统1.基本概念(1)补体系统的概念(2)补体系统的组成2.补体系统的激活(1)经典(传统)激活途径(2)旁路(替代)激活途径(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径3.补体激活的调节(1)补体的自身调控(2)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七、细胞因子1.基本概念细胞因子2.细胞因子的种类(1)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3)肿瘤坏死因子(4)集落刺激因子(5)生长因子(6)趋化因子3.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1)理化特征(2)产生和分泌特点(3)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及特点(4)细胞因子网络4.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1)调节固有免疫应答(2)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3)刺激造血细胞生成(4)细胞毒效应(5)促进损伤修复5.细胞因子与疾病(1)纤维化(2)传染性疾病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1.白细胞分化抗原(1)分化群(CD)概念(2)参与T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3)参与B细胞粘附、活化的CD分子(4)CD分子的应用2.粘附分子(1)种类(2)共性(3)功能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1.基本概念(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2.HLA复合体及其产物(1)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2)HLA复合体的分类(3)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衡)(4)HLA编码的产物3.HLA-1类抗原(1)结构(2)分布(3)主要功能4.HLA-Ⅱ类抗原(1)结构(2)分布(3)主要功能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2)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4)HLA的生理学意义十、免疫应答1.基本概念(1)免疫应答(2)免疫应答的类型(3)免疫应答的过程2.固有免疫应答(1)概念(2)固有免疫识别(3)组成(4)效应3.适应性免疫应答(1)概念(2)分类(3)特点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T1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2)Th1细胞的效应(3)Th2细胞的效应(4)CTL的细胞毒效应十一、黏膜免疫系统1.基本概念(1)黏膜免疫(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1)细胞(2)分子3.黏膜免疫的功能(1)诱导免疫耐受(2)抗感染十二、免疫耐受1.基本概念(1)免疫耐受(2)中枢免疫耐受(3)外周免疫耐受(4)克隆缺失与克隆无能2.免疫耐受的形成(1)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2)形成免疫耐受的机制(3)免疫耐受的维持与终止3.免疫耐受与临床(1)建立免疫耐受(2)打破免疫耐受十三、抗感染免疫1.概述2.效应机制(1)对细胞外病原体(2)对细胞内病原体3.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1)抗原性的变化(2)持续性感染(3)免疫抑制十四、超敏反应1.基本概念(1)超敏反应(2)超敏反应的分型2.I型超敏反应(1)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2)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细胞(3)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4)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5)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3.Ⅱ型超敏反应(1)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4.Ⅲ型超敏反应(1)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5.IV型超敏反应(1)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基本概念(1)自身免疫的概念(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2.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1)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自身反应性T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1)隐蔽抗原的释放(2)自身抗原的改变(3)分子模拟(4)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5)表位扩展(6)免疫调节异常(7)遗传因素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十六、免疫缺陷病1.基本概念(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B细胞缺陷(2)T细胞缺陷(3)联合免疫缺陷(4)吞噬细胞缺陷(5)补体系统缺陷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十七、肿瘤免疫1.肿瘤抗原(1)肿瘤抗原的概念(2)肿瘤抗原的分类2.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1)体液免疫机制(2)细胞免疫机制3.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1)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2)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4.肿瘤的免疫治疗(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2)主动免疫治疗(3)被动免疫治疗十八、移植免疫1.基本概念(1)自体移植、同种异基因移植、异种移植(2)直接识别、间接识别(3)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1)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3.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1)组织配型(2)免疫抑制(3)诱导耐受十九、免疫学检测技术1.抗体的检测及应用抗体进行的检测(1)概念(2)沉淀反应(3)凝集反应和血型的鉴定(4)免疫荧光(5)放射免疫(6)酶免疫(ELISA和免疫组化)(7)化学发光(8)免疫电镜(9)免疫沉淀(10)免疫印迹(11)亲和层析2.免疫细胞的分离(1)Ficoll-Hypaque离心法(2)磁珠分离法(3)流式细胞术3.免疫细胞的特异性、数量和功能检测(1)流式细胞术(2)酶免疫斑点试验(3)细胞因子的细胞内染色(4)四聚体法(5)增殖试验(6)细胞毒试验(7)细胞凋亡检测(8)芯片技术(9)细胞因子的生物活性检测二十、免疫学防治1.免疫治疗(1)免疫治疗的概念(2)免疫治疗的分类及应用2.免疫预防(1)人工免疫的概念(2)人工免疫的分类(3)疫苗的种类及应用《病理学》考试大纲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1.适应性改变(1)萎缩的概念(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2.损伤(1)可逆性损伤(2)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3.修复(1)再生的概念(2)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3)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4)创伤愈合(5)骨折愈合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和淤血(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2)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2.血栓形成(1)概念(2)血栓形成的条件(3)血栓的类型(4)血栓的结局(5)血栓对机体的影响3.栓塞(1)栓塞与栓子的概念(2)栓子的运行途径(3)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4.梗死(1)概念(2)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三、炎症1.概述(1)概念(2)原因(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5)炎症的结局2.急性炎症(1)渗出(2)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3)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3.慢性炎症(1)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2)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和病变特点四、肿瘤1.概述(1)概念(2)组织结构2.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肿瘤的异型性(2)肿瘤的生长(3)肿瘤的扩散和转移(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5)交界性肿瘤的概念(6)肿瘤对机体的影响3.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肿瘤的命名原则(2)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及原位癌的概念(3)癌与肉瘤的区别4.常见的上皮性肿瘤(1)上皮组织良性肿瘤(2)上皮组织恶性肿瘤5.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1)良性间叶组织肿瘤(2)恶性间叶组织肿瘤(3)其他类型肿瘤6.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1)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五、心血管系统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1)血管的病理变化(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2.原发性高血压(1)血管的病理变化(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3.风湿性心脏病(1)基本病理变化(2)心脏的病理变化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1)病因(2)心脏的病理变化5.心瓣膜病(1)病因(2)心瓣膜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六、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3)主要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变化、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2.大叶性肺炎(1)病理变化(2)并发症3.小叶性肺炎(1)病理变化(2)并发症4.肺硅沉着病(矽肺)(1)病因(2)病理变化(3)并发症5.肺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七、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性溃疡(1)病理变化(2)并发症2.病毒性肝炎(1)基本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3.门脉性肝硬化(1)病因(2)病理变化(3)临床病理联系4.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5.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八、泌尿系统疾病1.肾小球肾炎(1)各型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2.慢性肾盂肾炎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九、内分泌系统疾病1.甲状腺疾病(1)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理变化(2)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2.胰腺疾病(1)糖尿病的病理变化(2)胰腺肿瘤的病理变化十、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1.乳腺癌常见组织学类型及转移途径2.子宫颈癌(1)组织学类型(2)扩散与转移3.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病理变化十一、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1.结核病(1)基本病理变化(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4)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2.细菌性痢疾(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3.伤寒(1)肠道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6.血吸虫病(1)基本病理变化(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十二、性传播疾病1.艾滋病艾滋病的病理变化2.梅毒梅毒的病理变化3.淋病淋痛的病理变化4.尖锐湿疣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药理学》考试大纲一、药物效应动力学1.不良反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后遗效应(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1)半数有效量(2)治疗指数3.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2)拮抗药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吸收首过消除2.分布(1)血脑屏障(2)胎盘屏障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生物利用度4.药物消除动力学(1)一级消除动力学(2)零级消除动力学三、胆碱受体激动药1.乙酰胆碱药理作用2.毛果芸香碱(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四、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1.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作用机制(2)药理作用(3)新斯的明的临床应用2.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六、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1.去甲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不良反应及禁忌证2.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多巴胺(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4.异丙肾上腺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七、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禁忌证八、局部麻醉药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1)局麻作用(2)作用机制2.常用局麻药(1)普鲁卡因的临床应用(2)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3)丁卡因的临床应用(4)不良反应及防治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革类(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作用机制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4.乙琥胺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5.丙戊酸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6.硫酸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一、抗帕金森病药1.左旋多巴(1)体内过程(2)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卡比多巴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3.苯海索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十二、抗精神失常药1.氯丙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丙米嗪(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碳酸锂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十三、镇痛药1.吗啡(1)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2.哌替啶(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
执业医师四个单元内容
执业医师四个单元内容一、医学基础知识。
执业医师考试中的医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
考生需要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深入的了解,掌握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药物的作用原理。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教材,辅以临床案例分析和模拟考试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临床诊断与治疗。
临床诊断与治疗是执业医师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各个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同时,还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以及对急危重症的处理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讨论来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能力。
三、医学伦理与法律。
医学伦理与法律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包括医患关系、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赔偿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医学伦理与法律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分析来提高医学伦理与法律意识。
四、卫生管理与医院管理。
卫生管理与医院管理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卫生监督、卫生宣传、疾病预防控制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医院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医院管理制度、医院质量管理、医院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实习和参与医院管理工作来提高卫生管理与医院管理能力。
总结:执业医师考试的四个单元内容涵盖了医学基础知识、临床诊断与治疗、医学伦理与法律、卫生管理与医院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这些内容,提高自己的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医疗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单元内容,做到知识面广、深度适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
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合格的执业医师。
201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生理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4)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2)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3.骨骼肌的收缩功能(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二、血液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内环境与稳态(2)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3)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细胞及其功能(1)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2)白细胞生理: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功能(3)血小板生理: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3.血液凝固和抗凝(1)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2)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4.血型(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反应(2)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3)输血原则三、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做功、心力贮备(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2.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1)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2)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3.血管生理(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4.心血管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3)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四、呼吸1.肺通气(1)肺通气原理: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2)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3)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2.肺换气肺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1)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2)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影响因素4.呼吸运动的调节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五、消化和吸收1.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1)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2)胃肠激素及其作用2.口腔内消化(1)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唾液分泌的调节3.胃内消化(1)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胃液分泌的调节(3)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4.小肠内消化(1)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2)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5.大肠内消化排便反射6.吸收小肠的吸收功能六、能量代谢和体温1.能量代谢(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基础代谢率2.体温(1)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2)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七、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肾小球的滤过率和滤过分数(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1)对Na+、Cl-、水、HC03-和葡萄糖的重吸收(2)对H+和NH4+的分泌3.尿生成的调节(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4.清除率血浆清除率5.尿的排放排尿反射八、神经系统的功能1.突触传递(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3)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2.神经反射(1)反射与反射弧(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3)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2)内脏痛与牵涉痛4.脑电活动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5.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1)骨骼肌牵张反射(2)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3)小脑的主要功能(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6.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2)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7.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九、内分泌1.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1)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2)下丘脑调节肽2.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1)腺垂体激素的种类(2)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3.甲状腺激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4.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2)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3)维生素D3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6.胰岛素(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十、生殖1.男性生殖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2.女性生殖(1)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2)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生物化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氨基酸与多肽(1)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2)肽键与肽链2.蛋白质的结构(1)一级结构概念(2)二级结构—α螺旋(3)三级和四级结构概念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变性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1)核苷酸分子组成(2)核酸(DNA和RNA)2.DNA的结构与功能(1)DNA碱基组成规律(2)DNA的一级结构(3)DNA双螺旋结构(4)DNA高级结构(5)DNA的功能3.DNA变性及其应用(1)DNA变性和复性的概念(2)核酸杂交4.RNA结构与功能(1)mRNA(2)tRNA(3)rRNA三、酶1.酶的催化作用(1)酶的分子结构与催化作用(2)酶促反应的特点(3)酶-底物复合物2.辅酶与酶辅助因子(1)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2)辅酶作用(3)金属离子作用3.酶促反应动力学(1)Km和Vmax的概念(2)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4.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1)不可逆抑制(2)可逆性抑制5.酶活性的调节(1)别构调节(2)共价修饰(3)酶原激活(4)同工酶概念6.核酶核酶的概念四、糖代谢 1.糖的分解代谢(1)糖酵解的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2)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供能(3)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1)肝糖原的合成(2)肝糖原的分解3.糖异生(1)糖异生的基本途径和关键酶(2)糖异生的生理意义(3)乳酸循环4.磷酸戊糖途径(1)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重要的产物(2)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5.血糖及其调节(1)血糖浓度(2)胰岛素的调节(3)胰高血糖素的调节(4)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五、生物氧化1.ATP与其他高能化合物(1)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2)ATP的利用(3)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2.氧化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2)两条呼吸链的组成和排列顺序(3)ATP合酶(4)氧化磷酸化的调节六、脂类代谢1.脂类的生理功能(1)储能和供能(2)生物膜的组成成分(3)脂类衍生物的调节作用2.脂肪的消化与吸收(1)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2)一脂酰甘油合成途径及乳麇微粒3.脂肪的合成代谢(1)合成的部位(2)合成的原料(3)合成的基本途径4.脂肪酸的合成代谢(1)合成的部位(2)合成的原料5.脂肪的分解代谢(1)脂肪动员(2)脂肪酸β-氧化的基本过程(3)酮体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义6.甘油磷脂代谢(1)甘油磷脂的基本结构与分类(2)合成部位和合成原料7.胆固醇代谢(1)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原料和关键酶(2)胆固醇合成的调节(3)胆固醇的转化8.血浆脂蛋白代谢(1)血脂及其组成(2)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3)高脂蛋白血症七、氨基酸代谢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营养作用(1)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2.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及腐败作用(1)蛋白酶在消化中的作用(2)氨基酸的吸收(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1)转氨酶(2)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3)α-酮酸的代谢4.氨的代谢(1)体内氨的来源(2)氨的转运(3)体内氨的去路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1)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2)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载体和意义(3)甲硫氨酸循环(4)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八、核苷酸代谢 1.核苷酸代谢(1)两条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2)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3)两条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4)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2.核苷酸代谢的调节(1)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2)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制九、遗传信息的传递 1.遗传信息传递概述中心法则2.DNA的生物合成(1)DNA生物合成的概念(2)DNA的复制(3)逆转录(4)DNA的损伤与修复3.RNA的生物合成(1)RNA生物合成的概念(2)转录体系的组成及转录过程(3)转录后加工过程十、蛋白质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述(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2)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和遗传密码(3)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的关系十一、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述(1)基因表达的概念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2)基因表达的时空性(3)基因的组成性表达、诱导与阻遏(4)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5)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要素2.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1)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乳糖操纵子)(2)真核基因表达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十二、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1.细胞信息物质(1)概念(2)分类2. 受体(1)受体分类和作用特点(2)G蛋白3.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1)蛋白激酶A通路(2)蛋白激酶C通路(3)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4.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的作用机制十三、重组DNA技术1.重组DNA技术的概述(1)重组DNA技术相关的概念(2)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基因工程与医学(1)疾病相关基因的发现(2)生物制药(3)基因诊断(4)基因治疗(5)遗传病的防治十四、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癌基因与抑癌基因(1)癌基因的概念(2)抑癌基因的概念2.生长因子(1)生长因子的概念(2)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十五、血液生化1.血液的化学成分(1)水和无机盐(2)血浆蛋白质(3)非蛋白质含氮物质(4)不合氮的有机化合物2.血浆蛋白质(1)血浆蛋白质的分类(2)血浆蛋白质的来源(3)血浆蛋白质的功能3.红细胞的代谢(1)血红素合成的原料、部位和关键酶(2)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十六、肝胆生化1.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1)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2)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酶系(3)影响肝脏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2.胆汁酸代谢(1)胆汁酸的化学(2)胆汁酸的代谢(3)胆汁酸代谢的调节3.胆色素代谢(1)游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性质(2)胆色素的肠肝循环《病理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1.适应性改变(1)萎缩的概念(2)肥大、增生和化生的概念及类型2.损伤(1)可逆性损伤(2)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3.修复(1)再生的概念(2)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3)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4)创伤愈合(5)骨折愈合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和淤血(1)充血的概念和类型(2)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2.血栓形成(1)概念(2)血栓形成的条件(3)血栓的类型(4)血栓的结局(5)血栓对机体的影响3.栓塞(1)栓塞与栓子的概念(2)栓子的运行途径(3)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4.梗死(1)概念(2)形成的原因和条件(3)梗死的类型和病理变化三、炎症1.概述(1)概念(2)原因(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4)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5)炎症的结局2.急性炎症(1)渗出(2)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3)急性炎症的类型和病理变化3.慢性炎症(1)一般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和特点(2)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和病变特点四、肿瘤1.概述(1)概念(2)组织结构2.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肿瘤的异型性(2)肿瘤的生长(3)肿瘤的扩散和转移(4)良、恶性肿瘤的区别(5)交界性肿瘤的概念(6)肿瘤对机体的影响3.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肿瘤的命名原则(2)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及原位癌的概念(3)癌与肉瘤的区别4.常见的上皮性肿瘤(1)上皮组织良性肿瘤(2)上皮组织恶性肿瘤5.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1)良性间叶组织肿瘤(2)恶性间叶组织肿瘤(3)其他类型肿瘤6.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1)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常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致癌因素(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五、心血管系统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1)血管的病理变化(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2.原发性高血压(1)血管的病理变化(2)心脏、肾脏和脑的病理变化3.风湿性心脏病(1)基本病理变化(2)心脏的病理变化4.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1)病因(2)心脏的病理变化5.心瓣膜病(1)病因(2)心瓣膜病的类型和病理变化六、呼吸系统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3)主要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变化、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2.大叶性肺炎(1)病理变化(2)并发症3.小叶性肺炎(1)病理变化(2)并发症4.肺硅沉着病(矽肺)(1)病因(2)病理变化(3)并发症5.肺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七、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性溃疡(1)病理变化(2)并发症2.病毒性肝炎(1)基本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3.门脉性肝硬化(1)病因(2)病理变化(3)临床病理联系4.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5.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八、泌尿系统疾病1.肾小球肾炎(1)各型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2.慢性肾盂肾炎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九、内分泌系统疾病1.甲状腺疾病(1)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理变化(2)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2.胰腺疾病(1)糖尿病的病理变化(2)胰腺肿瘤的病理变化十、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1.乳腺癌常见组织学类型及转移途径2.子宫颈癌(1)组织学类型(2)扩散与转移3.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病理变化十一、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1)基本病理变化(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和结局(4)肺外结核的病理变化2.细菌性痢疾(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3.伤寒(1)肠道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6.血吸虫病(1)基本病理变化(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十二、性传播疾病1.艾滋病艾滋病的病理变化2.梅毒梅毒的病理变化3.淋病淋痛的病理变化4.尖锐湿疣尖锐湿疣的病理变化《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单元细目要点一、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定义与分类(1)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形态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2)肽聚糖的结构(3)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3.细菌的特殊结构(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2)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3)菌毛的定义、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4)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三、细菌的生理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2)根据对氧需求进行细菌分类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2)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3.细菌的人工培养(1)培养基的概念(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四、消毒与灭菌1.基本概念消毒、灭菌、无菌、抑菌和防腐的概念2.物理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2)射线灭菌法的原理和应用3.化学消毒灭菌法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五、噬菌体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噬菌体的概念、形态、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1)毒性噬菌体的概念(2)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六、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遗传物质的种类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1)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2)耐药质粒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正常菌群与机会性致病菌(1)正常菌群、机会性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的概念(2)机会性致病菌的致病条件2.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的来源(2)医院感染的控制3.细菌的致病性(1)细菌的毒力(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4.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2)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及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5.感染的发生与发(1)细菌感染的来源展(2)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八、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细菌学诊断(1)标本的采集原则(2)检验程序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3.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1)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2)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剂九、病原性球菌1.葡萄球菌属(1)形态、染色和分类(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2.链球菌属(1)形态、染色和分类(2)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3)链球菌溶血素和临床检测的关系3.肺炎链球菌(1)形态和染色(2)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4.脑膜炎奈瑟氏菌(1)生物学性状(2)主要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3)标本采集和分离鉴定5.淋病奈瑟氏菌(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防治原则十、肠道杆菌1.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1)形态、染色和结构(2)生化反应的特点2.埃希氏菌属(1)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种类(2)肠出血型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及所致疾病(3)大肠埃希氏菌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的应用3.志贺氏菌属(1)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标本采集、分离培养与鉴定4.沙门氏菌属(1)主要致病菌种类、致病物质、所致疾病(2)肠热症的标本采集及分离鉴定(3)肥达氏试验和结果判断十一、弧菌属1.霍乱弧菌(1)生物学性状(2)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十二、厌氧性杆菌 1.厌氧芽孢梭菌(1)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3)肉毒梭菌形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无芽孢厌氧菌致病条件、感染特征及所致疾病种类十三、棒状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1)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2)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十四、分枝杆菌属1.结核分枝杆菌(1)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3)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和应用(4)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2.麻风分枝杆菌形态、染色和致病性十五、放线菌属和奴卡氏菌属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主要致病性放线菌及其致病性十六、动物源性细菌1.布鲁氏菌属形态、染色、种类和所致疾病2.耶尔森氏菌属鼠疫杆菌的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3.炭疽芽孢杆菌形态、染色、抵抗力、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十七、其他细菌1.流感嗜血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及所致疾病2.百日咳鲍特氏菌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3.幽门螺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点及所致疾病4.军团菌传播途径及其所致疾病5.铜绿假单胞菌形态、染色、色素及所致疾病6.弯曲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其防治原则十八、枝原体(支原体)1.生物学性状枝原体的概念、培养特性及其与细菌L型的区别2.主要病原性枝原体(1)肺炎枝原体所致疾病(2)溶脲脲原体所致疾病十九、立克次氏体1.生物学性状概念、形态、染色及其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和伯氏考克斯氏体(Q 热柯克斯体)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所致疾病 二十、衣原体1.生物学性状概念、形态、染色及培养特性 2.主要病原性衣原体(1)沙眼衣原体的亚种和所致疾病 (2)肺炎衣原体所致疾病二十一、螺旋体 1.钩端螺旋体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所致痰病和防治原则2.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的形态、染色、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3.疏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二十二、真菌1.概述 真菌及其分类、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及致病性2.主要病原性真菌 (1)皮肤癣真菌常见的种类和致病性 (2)白假丝酵母菌(白念珠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3)新生(型)隐球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二十三、病毒的基本性状1.病毒的形态 病毒体的概念和测量单位2.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病毒的结构和对称性 (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3.病毒的增殖病毒增殖的过程4.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物理因素(2)化学因素二十四、病毒的感染和免疫1.病毒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病毒的感染类型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3.致病机制(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4.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抗病毒感染的免疫(2)干扰素的概念、抗病毒机制及应用(3)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二十五、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1.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1)标本的采集和送检(2)病毒分离培养方法(3)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2.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及其常用制剂二十六、呼吸道病毒1.正黏病毒(1)人流感病毒及禽流感病毒生物学性状和变异(2)致病性和免疫性2.副黏病毒(1)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2)腮腺炎病毒的致病性3.冠状病毒(1)冠状病毒生物学性状(2)SARS冠状病毒致病性及防治原则4.其他病毒(1)腺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2)风疹病毒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二十七、肠道病毒1.概述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2.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别、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3.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致病性4.急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的形态、致病性二十八、肝炎病毒1.甲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2.乙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措施3.丙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与免疫性(3)微生物学检查和预防原则4.丁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5.戊型肝炎病毒(1)生物学性状(2)致病性。
2013执业医师考试_中医外科复习重点
乳房疾病
瘿(甲状腺疾病)
瘤(良性肿瘤)、岩(恶性肿瘤)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及烧伤深度的分类
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时,一只手掌的面积占体积表面积的1%。
此法常用于小面积或散在烧伤的计算。
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积表面积分为11个9等份。
成人头、面、颈部为9%;
双上肢为2×9%;
躯干前后包括外阴部为3×9%;
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1%=46%。
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法小儿的躯干和双上肢的体表面积所占比例与成人相似。
特点是头大下肢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比例也不同。
计算公式如下:
头颈面部:9+(12-年龄)=?%
双下肢:46-(12-年龄)=?%
烧伤深度的计算。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全
顺序: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免疫、微生物、卫生法规、伦理、心理、预防医学、精神神经系统、传染病性病、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血液、外科总论、妇科、儿科。
生理学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如氧、二氧化碳等。
不需要能量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转运方式之一(1):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具有高特异性、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的特点。
(2):Na/K/CL/Ca等离子,特异性不高,无饱和现象。
3、主动转运:分子等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谁主动谁耗能),消耗ATP。
1)、钠泵(钠钾泵、Na-K依赖性ATP)的意义:(1)造成膜内外Na和K的浓度差;(2)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胞质渗透压、体积;(3)造成膜内高K,为细胞代谢的必需条件。
(4)钠泵活动造成的膜内外Na浓度势能差是其他物质继发性主动转运的动力。
2)、钠泵激活:胞内Na增加和胞外K增加。
每分解一个ATP,移出3个Na,移入2个K。
3)、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
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耗能。
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一)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静K动Na主要由K外流形成,接近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动作电位:主要由Na内流形成,Na平衡电位根据Nernst公式计算的数值>实际测得的动作电位超射值。
特点:“全或无”现象;具有不应期。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上升支(动Na---Na内流)、下降支(静K---K外流)、峰电位(失活不开放)、负后电位(K蓄积膜外)、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作用结果)(二)极化、去极化、超级化、复极化和阈电位去极化ⅬⅮ超级化Ⅾ复极化-50 ———— -70———— -100局部兴奋的特点:不是“全或无”的;不能在膜上做远距离的传播(衰减性);可以互相叠加(可以总和)。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2013年版)
附件2临床执业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国家医学考试中心2012年11月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获得医师资格者,方可申请注册并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根据上述规定,临床执业医师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一、专业、学历及工作经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卫生部规定的专业、学历及工作经历。
二、基本素质(一)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
(二)珍视生命,关爱患者,能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能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
(三)具有终身学习观念,能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四)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配合和参与诊疗计划。
(五)在执业活动中重视医疗伦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
(六)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七)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能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八)尊重同事和其他医疗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通过团队合作开展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理念。
(九)依法行医,掌握常用的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能依法维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
(十)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促进疾病转归时,能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的权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十一)具有科学、创新和分析批判的精神。
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一)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执业医考知识点总结
执业医考知识点总结一、医学基础知识1. 解剖学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体内外形态结构及其组织、器官之间的位置、相互关系和神经血管的分布。
在执业医师考试中,解剖学的考点主要包括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特点、器官之间的关系、神经血管的分布和解剖生理学知识。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组织细胞以及器官系统的功能和调控的科学。
在执业医师考试中,生理学的考点主要包括细胞生理学、器官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生理调节机制等知识。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执业医师考试中,病理学的考点主要包括疾病的病理变化、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组织病理学知识。
4.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性质、药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执业医师考试中,药理学的考点主要包括药物的分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毒理学知识。
5.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医学和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的学科。
执业医师考试中,微生物学的考点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特征、传播途径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二、临床医学知识1. 内科学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各个系统疾病的科学。
执业医师考试中,内科学的考点主要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器官系统的疾病特点、诊断和治疗知识。
2. 外科学外科学是研究手术治疗疾病的科学。
执业医师考试中,外科学的考点主要包括外伤、外科感染、肿瘤等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
3. 妇产科学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和孕产妇保健的科学。
执业医师考试中,妇产科学的考点主要包括妇科疾病、产科疾病、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知识。
4. 儿科学儿科学是研究儿童各种疾病的科学。
执业医师考试中,儿科学的考点主要包括新生儿疾病、婴幼儿常见病、儿童发育及生长等知识。
5. 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科学。
执业医师考试中,精神科学的考点主要包括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精神障碍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知识。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2013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综合)-儿科疾病十一、儿科疾病(一)绪论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二)生长发育(1)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2)体格生长常用指标(3)骨骼发育和牙齿发育(4)运动和语言发育(三)儿童保健(1)计划免疫种类(2)预防接种实施程序十一、儿科疾病(四)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1.儿童营养基础(1)能量代谢(2)营养素(宏量与微量营养素)的需要(3)水的需要2.婴儿喂养(1)母乳喂养(2)人工喂养(3)过渡期食物〔辅食)添加3,维生素0缺乏性佝偻病(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与预防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5.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4)并发症(5)治疗6.单纯性肥胖症(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与预防(五)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1.概述新生儿的分类方法2.新生儿特点及护理(1)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外观特点和生理特点〕(2)新生儿护理3.新生儿窒息(1)临床表现(2)诊断(3)治疗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临床表现(2)诊断(3)治疗系统、疾病主要内容要点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1)病因和发病机制合征〔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与预防6.新生儿黄痘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2)新生儿生理性黄痘和病理性黄痘的鉴别(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类与疾病 举例7.新生儿溶血病 (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与预防医学.全.在.线,提供.8.新生儿败血症(1)病因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十一、儿科疾病 9.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1)病因 (2)临床表现(3)治疗(六)遗传性疾病(1)临床表现 (2)细胞遗传学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1. 21-三体综合征(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2.苯丙酮尿症(七)风湿免疫性疾病(1)免疫器官的发育特点(2)特异性细胞免疫特点(3)特异性体液免疫特点(4)非特异性免疫特点1.小儿免疫系统特点系统、疾病主要内容要点十一、儿科疾病 2.风湿热(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与预防(6)预后3.川崎病(1)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5)预后与随访(八)感染性疾病1.常见发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症、手足口病、程红热) (1)病因(2)各种皮疹特点和出疹规律(3)常见并发症(4)治疗与预防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1)病因(2)临床表现与分型(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九)结核病1.概述(1)病因(2)结核囷素试验的临床意义(3)治疗与预防2.原发型肺结核(1)病理(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医.学全在线.网站.整理3.结核性脑膜炎(1)病理(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十)消化系统疾病1.解剖生理特点(1)解剖特点(2)生理特点系统、疾病主要内容要点十一、儿科疾病2.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3.先天性巨结肠(1)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4.小儿腹泻病(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与预防(5)液体疗法〔小儿体液特点及其平衡失调、常用溶液配制、液体疗法基本实施方法)(十一〕呼吸系统疾病1.解剖生理特点(1)解剖特点(2)生理特点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并发症(5)治疗3,支气管哮喘(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与预防4^肺炎(1)肺炎分类(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并发症(5)治疗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十二〕心血管系统疾病1.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1)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2)小儿心率、血压的特点系统、疾病主要内容要点十一、儿科疾病(1)分类(2)几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断(3)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2.先天性心脏病概述3.房间隔缺损(1)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3)诊断(4)并发症(5)治疗4室间隔缺损(1)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3)诊断(4)并发症(5)治疗5.动脉导管未闭(1)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3)诊断(4)并发症(5)治疗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6.法洛四联症(1)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3)诊断(4)并发症(5)治疗(十三〕泌尿系统疾病1.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解剖特点(2)生理特点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2.急性肾小球肾炎(1)病因(2)临床表现与分型(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3.肾病综合征(1)分类方法(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并发症(6)治疗系统、疾病主要内容要点十一、儿科疾病(十四〕血液系统疾病1.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1)造血特点(2)血象特点2.小儿贫血概述(1)贫血概念(2)贫血分类(包括分度、病因分类、形态分类)(3)治疗原则3.缺铁性贫血(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与预防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与预防(十五〕神经系统疾病1.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1)脑的发育(2)脊髓的发育(3)神经反射2.热性惊厥(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与预防(1)病因(2)临床表现3.化脓性脑膜炎(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并发症与后遗症治疗(十六)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医学.全在线.整理.搜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中题考过的“最”、“首选”、“主要”,“首先”◎霍乱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呕吐。
(2008)◎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2008)◎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
(2008)◎炎症的本质主要是以防御为主的病理过程。
(2008)◎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的主要作用为避免心肌发生强直收缩。
(2008)◎在心动周期中,心室充盈主要依靠心室舒张引起的低压抽吸。
(8008)◎基因表达调控主要是指转录的调控。
(2008)◎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一口途径传播。
(2008)◎吗啡戒断症状产生主要是由于去甲肾上腺能神经活性增强。
(2008)◎主要用于防止间日疟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伯氨喹。
(2008)◎甲状旁腺索对血钙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骨和肾。
◎急性普通型肝炎的主要变化是肝细胞变性。
◎腹部手术术后能进食的主要依据是肛门排气。
(2007)◎临产后进人第二产程的主要标志是胎头着冠。
(2007)◎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2005)◎胆汁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由于它含有胆盐。
(2004)◎某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39℃,这主要是由于体温调定点上调。
(20()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
(2002)◎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其坏死病变主要为点状坏死。
(2001)◎风湿性心肌炎病变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200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的脓液主要聚集于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
(1999)◎癌与肉瘤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来源不同。
(2004)◎在动物实验中,观察氯沙坦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含量。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的利尿药是呋塞米。
(2004)◎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霍乱肠毒素。
(2001)◎丙种球蛋白用于小儿被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麻疹。
(2003)◎输血不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疾病有戊型肝炎。
(2002)◎原发性免疫缺陷易出现的主要疾病是肿瘤。
(2005)◎以软骨变性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风湿病是骨性关节炎。
(1999)◎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时胸痛的主要鉴别点是疼痛的持续时间及对含服硝酸甘油的反应不同。
(2000)◎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做尿沉渣镜检。
(1999)◎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易发生低血糖主要是缺乏GH及ACTH。
(20C3)◎适宜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2001)◎支气管肺炎与支气管炎的主要区别点是呼吸音减弱。
(200 0)◎应用大量环磷酰胺间歇静脉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肾纤维化与肾功能恶化。
(2004)◎临床上癫痫发作与假性癫痫发作的主要鉴别为发作时是否件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电击伤主要损害心脏。
(2000)◎健康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主要用于低血容量性体克的扩容治疗。
(2001)◎治疗肾癌的主要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
(2005)◎决定肾结核的治疗方法,除全身情况外主要依靠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所见。
◎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治疗是抗生索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与动力性肠梗阻的主要区别在于早期有无绞痛、腹胀和肠鸣音变化。
(2003)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贫血主要是由于减少了壁细胞。
(2001)◎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
(2005)◎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
(2002)◎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合成。
(2003)◎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乳酸杆菌。
(2001)◎法洛四联症心脏杂音响度主要取决手肺动脉瓣狭窄程度。
(2003)◎风疹与麻疹的主要鉴别点是全身症状轻。
(20OO)◎各类疾病中,主要应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职业病。
历年正题考过的“最”、“首选”、“主要”,“首先”◎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是指GFR(肾小球滤过率)的范围是25-50ml/min。
(2008)◎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指证,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至少应大于15nag/dl。
(200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结束的标志,是指24小时尿量至少增加至500ml。
(Z007)◎小儿胸围与头围相等的年龄是l岁。
(2007)◎新生儿生后4~6个月时,体重每日增加500g-600g。
(2007)◎正常新生儿后囟闭合的时间一般于出生后6--8周。
(2007)◎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
(2007)◎l岁以内婴儿的总能量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120kcal。
(2007)◎重度烧伤是指Ⅲ。
烧伤面积10%~19%。
◎原始骨痂形成一般需要4~8周。
◎神经胶质瘤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
(2007’)◎肝脏的血液供应来自静脉的约占70%~75%。
(2007)◎G/G易位型21一三体综合征,染色体核型是46,XX(或XY),22,+t(21q22q)。
(2007) ◎直肠长度约为12~15cm。
(2007)◎麻疹合并肺炎需隔离至出疹10天。
(2007)◎丙酸睾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每月总量不应超过300mg。
(2007)◎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有5种。
(2004)◎存在于核酸分子中的碱基有5种。
(2000)◎组成核酸分子的碱基主要有5种。
(2001)◎惊厥性全身癫痫持续状态静脉注射苯妥英钠时,每1~2分钟注射速度最多不应大于50mg。
(2003)◎急性胰腺炎假性囊肿形成的时间一般是病后3~4周。
(1999)◎**急性血吸虫病患者,采用吡喹酮治疗其总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20mg。
(2001)◎糖尿病的诊断是糖尿病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
(2003)◎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当蛋白尿大于1∥d时,血压控制的理想水平是125/75mmHg以下。
(2004)◎急性肺脓肿抗菌治疗的疗程是8~12周。
(2000)◎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70%以上。
(2004)◎正常人脑脊液中糖的最低含量为2.5mmoUL。
(2005)◎将每日代谢所产生的大约600mmol/L的溶质(废物)完全溶解排出,需要的尿量至少是500ml。
(2005)◎主动脉瓣中度狭窄时瓣口面积为0.75~1.0cm2.(200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体格健壮的小儿。
(2003)◎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应控制在2.0~3.0mg。
◎诊断成年女性贫血的标准为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L。
(2004)◎男,2岁,发热伴咳嗽,诊断为链球菌肺炎,用抗生素治疗的疗程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
(2002)◎惊厥性全身癫痫病持续状态必须快速控制发作,并保持不再复发的时间至少为24小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最长应在24小时。
(1999) ◎智商IQ的结论高于平常,是指其分数为110~119.(2003)◎通常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每天治疗剂量为150~300mg。
(2000)◎每毫升11.2%乳酸钠含HCO3—1.0mmol (2001)◎单侧隐睾手术治疗应在2岁以前。
(2000)◎**双手占体表面积的5%。
(1999)◎手术患者从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永是为了防止麻醉或手术中呕吐。
(2000)◎**右手占体表面积的2.5%。
(2001)◎甲亢术后呼吸困难发生于术后48小时以内。
(1999)◎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症状,表明至少已丢失全身总血量的20%。
(2005)◎骨折愈后过程中血肿机化演进期的完成时间是2周。
(2005)◎判断休克以纠正除血压正常外,尿量每小时至少应稳定在30ml以上。
(2002)◎补钾速度一般每小时不宜超过20mmol/L。
(2003)◎骨巨细胞瘤的好发年龄是21~30岁。
(2003)◎胫骨结节骨软化好发年龄是12~14岁。
(1999)◎直腿抬高试验,正常一般至少抬高到60。
~70。
(2000)◎残胃癌发生在因良性病变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至少5年。
(2002)◎手部伤口清刨处理,一般不迟于8小时。
(2000)◎成年患者因失血致意识模糊、血压测不到,估计失血量>1600ml。
(2004)◎应用全胃肠外营养时,氮和热量之比应为1:(150~200)kcal。
(2004)◎治疗等渗性脱水理想的液体是平衡盐溶液。
◎残胃癌发生在胃良性病变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至少5年。
(2005)◎头皮裂伤清创的最佳时限,最迟应在24小时内。
(2002)◎儿童期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为50%。
◎男,60岁,食道癌术后行放射治疗,血小板90×10。
/L,此时决定治疗停止的指标是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
(2000)◎足月妊娠时的羊水量约为800ml。
(2000)◎孕妇开始知觉胎动的时间是妊娠18~20周。
(2002)◎正常妊娠38周时的羊水量约为l000ml。
(2001)◎初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是指活跃期超过8小时。
(2003)◎月经周期规则,末次月经2002年1月28日,预产期应是2002年11月4日。
(1999)◎产后出血是指阴道流血量在胎儿分娩后24小时内超过500rnl。
(1999)◎初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停滞是指进人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超过2小时。
(2004)◎宫内妊娠时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高峰出现在8~lO周。
(20C}2)◎卵子由卵巢排出后未受精,黄体开始萎缩是在排卵后的9~10天。
(1999)◎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浓度达高峰是在妊娠8~lO周。
(2004)◎心脏病孕妇容易发生心衰的时期是妊娠32~34◎完全性葡萄胎的恶变率,国内外报道有异,我国为14.5%◎足月妊娠时的胎心率正常值应是每分钟120~160次◎婴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开始消失的月龄是5~6个月以后。
(2003)◎猩红热出现皮疹多在发热后12~48小时。
◎卡介苗接种后所致结核菌阳性反应是指硬结直径5~9mm,3~5天后反应消失。
(2001) ◎小儿初次感染结核菌至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是4~8周。
(2005)◎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可供给能量(kcal)分别为4、9、4。
(2004)◎婴幼儿少尿的标准是昼夜尿量少于200rnL。
(1999)◎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前常有皮肤感染,其前驱期多为2~3周。
(2003)◎麻疹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
◎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每日每千克体重1lOkcal。
(2004)◎每lOOkcal热量的混合膳食产生的内生水是12ml。
(2002)◎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问为4~8周。
(1999)◎婴儿每日水的需求量是150ml/kg。
(2004)◎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8周以内。
(2003)◎小儿末梢斑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豹比例相等的时间分别是4~6天和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