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
论五四文学革命的崛起和开展
论五四文学革命的崛起和开展论五四文学革命的崛起和展开一、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民族危机感导致了清末以来的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启动,对现代化的渴望,成为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焦点。
这个追求,到了1915年通过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变得更加激进,并迅速扩展到文学领域,导致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全面开始。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从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至北京)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这是一份综合性的文化批判刊物,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挑战、进击主要阵地。
在新文化运动中,其杰出的代表人物首先数陈独秀。
陈独秀(1880——1942),字仲甫,皖怀宁人,出身“书香门弟”,“官宦人家”,十七岁参加县考中秀才,但厌恶旧八股,醉心于新学问而东渡日本留学。
1902年入留日学生团体“青年会”,1903年回上海与间士钊等人办《国民日报》。
辛亥革命前再度回国在芜湖编办《安徽白话报》,从事反清活动,辛亥革命后任任安徽教育斤长,。
1913年因讨袁失败逃亡日本。
1915年重返上海,开始倡导新文化运动。
在《新青年》中,陈独秀对青年实行思想启蒙,提出了“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希望。
这六点希望体现了鲜明的“民主”“科学”精神。
而这正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用来对抗封建主义的理论武器。
陈独秀还于1919年1月提出要“拥护德谟克拉西(民主)和赛恩斯(科学)两位先生”。
在《新青年》阵地上集结的急进的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动思想启蒙运动。
《新青年》作为一份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其主旨在于抨击传统文化,输入西方文明,因而全面批判和清理传统文化、鼓吹西方近代以降的文化观点是《新青年》的重要内容。
陈独秀等持续地刊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重新估定的文章,持续地将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社会进化等思想学说大规模的输入,其激烈的文化实践不但吸引着文化保守者的注重,也吸引着文化激进者的加入,并在倡导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思想自由”的现代思想原则,更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核心。
文学史上白话的地位和新文学中白话的走向_后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学者的内部论争
文学史上白话的地位和新文学中白话的走向———后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学者的内部论争罗志田内容提要 20世纪20年代初,文学研究会在上海的一些人曾有力地呼应了胡适提倡最力的整理国故,但双方在具体观念上又颇有歧异,这些歧异多与“白话”相关。
文学研究会的严既澄指责胡适有“用白话的标准去估量旧韵文”的倾向,双方就此展开了论争,其核心议题即“什么是中国文学史的主流”。
当白话文出现走向欧化的趋势而致时人抱怨看不懂时,文学研究会的同人多认为应该是读者转换思想以适应欧化的文风,也有人主张白话文同时向“欧化”和文言开放,而胡适明确表示不同意,认为只须向大众方向努力。
关键词 白话文 文学史研究 胡适 文学研究会 整理国故20世纪20年代前期中国学界的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整理国故呈风靡全国的趋势。
张彭春在1923年发现,“中国所谓‘学’的都偏于史,所谓‘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现在公认的学问家如同梁、胡,也是对于古书专作整理的工夫。
”①按梁启超固久负盛名,胡适成为“公认的学问家”不过是最近之事,那几年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不少具体观念都相当不同,而竟能从不同角度出发皆提倡研究国学,当然使国学的吸引力大增。
张氏本人就曾①张彭春:《日程草案》(即日记),1923年8月12日。
原件藏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本文使用的是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的微缩胶卷。
想尝试一下国学研究,他知道自己“古书的底子太浅了”,但仍希望“可以给将来的学生做一个试验,看看一个没读过古书的人能否作国学的研究”。
①今日的专家或会以为让没怎么读过古书的人来作国学的研究不免想像力太丰富了一点,但这恰提示了国学的吸引力,印证了时人对研究国学之必要性或正当性的认可。
胡适自己在1923年也说,“这四五年来,我不知收到多少青年朋友询问‘治国学有何门径’的信”②。
这里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胡适提到的追随摹仿而欲治“国学”者乃是“青年”,这在反传统情绪甚强的新文化运动之后应是相当特别的现象。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白话文运动和政论发展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 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凌辱, 使中国人反思文化传统, 使中国人反思文化传统,感到思想 启蒙的重要作用。 启蒙的重要作用。 • 为批判封建主义文化,提高国民素 为批判封建主义文化, 质,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白话文 运动和文字简化运动。 运动和文字简化运动。
2012-4-6
• “五四”政论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发展。 五四”政论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发展。 • 有批判性政论,如《新青年》上的多数文 有批判性政论, 新青年》 章; • 有述评,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 有述评, 每周评论》 湘江评论》 上广泛应用的, 上广泛应用的,这是政论和新闻报道结合 的一种好形式; 的一种好形式;
2012-4-6
• 五四时期政论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 五四时期政论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 五四” “五四”政论在思想上有更大的尖 锐性。 锐性。 • 它不同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 的政论。 的政论。
2012-4-6
• 改良派的政论着重子变法的鼓吹和一些西方思想的引进, 改良派的政论着重子变法的鼓吹和一些西方思想的引进, 虽然当初确使人:耳目一新, 虽然当初确使人:耳目一新,但又不能不局限在改良的圈 子里。 子里。 • 随着时代的前进,它的光辉在逐渐消失。号称政论大家的 随着时代的前进,它的光辉在逐渐消失。 梁启超在大论战中遭到惨败即是明证。 梁启超在大论战中遭到惨败即是明证。 • 革命派的政论重于革命的鼓动,尖锐激烈,一时确也使舆 革命派的政论重于革命的鼓动,尖锐激烈, 论界为之一振。但它缺少慎密的说理, 论界为之一振。但它缺少慎密的说理,难以对群众作启蒙 的教育,敌对派攻击它“不无叫嚣之习” 的教育,敌对派攻击它“不无叫嚣之习”,也确实是抓住 了它的弱点的。 了它的弱点的。 • “五四”政论就大不一样。 五四”政论就大不一样。
五四现代白话综述
近十年来语言学视野下的五四白话文运动研究综述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 2009级彭澎摘要: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在语言学的视野中,其倡导者所采取的语言策略和影响得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讨论新世纪以来的有关论文成果和特色,并指出其不足,以期能对将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五四”;白话文运动;语言学;文学近代以来,中国从政治到经济到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受到了西方的冲击,中国现代语言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实际上西方20世纪初发生的语言学现代型转向和语言哲学的转向在1980年代之后才真正在中国造成影响,自此语言本体论的批评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意识中才有了自觉地萌动和发展。
五四白话文运动由于其本身与西方的紧密联系,以及所具备的“语言革命”的特质,在“语言学转向”的背景下特别受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语言学视野下的五四白话文运动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风貌。
纵观近十年语言学意义上的五四白话文运动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与晚清语言文字运动和西方的关系;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策略及其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之于文学的意义。
一对于五四,我们已经习惯了认为其为“分水岭”的看法,“五四”前的文学作品就一定是“文以载道”,“五四”之后则是具有独立的基于个人体验的表达;“五四”前古诗文词曲占主导地位,“五四”之后则是现代白话小说、新诗、散文和戏剧的世界;就连人的思想感情,在“五四”前后也是会有新旧不同的。
所以,“五四”的发生常常被看作是断裂式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因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也长久地被看作是突发性革命式的。
但近年来随着学界对语言运动关注的升温,对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晚清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等的关联,受翻译文学的外来影响,甚至与民族国家意识演变的呼应诸多方面都有了研究成果,使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如何发生得到了客观而详实的解答。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历史渊源与外来影响自从鸦片战争打碎了清王朝老大帝国的沉沉昏梦之后,软弱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势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寻索富国强民的道路。
首先有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继之有戊戌变法,效法西方搞君主立宪;然后有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
但是,这些努力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1917年1月,由北大教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留美学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文章针对中国旧文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良文学的八项主张。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予以呼应。
接着,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来到《新青年》编辑部工作。
于是,一场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主要内容的文学革命运动,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至此,中国文学的演变与发展也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①“三界”革命的影响从1899年开始,梁启超陆续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口号,他所强调的文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文学对国民精神的改造等主张对“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发生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②“言文一致”的变革“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
实学不兴,是为无民。
”在1897年以后,裘廷梁、陈荣衮等维新人士从“启民”的角度相继提出了白话和文言统一的主张。
③“域外文学”的启迪以林纾为代表的外国文学翻译使中国作家明白了传统小说与外国小说之间在文体表达上的巨大差异,促使他们学习并思考西方文学的表现方式。
④社会结构的转型⑤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民族工业、尤其是印刷业的发展,为报刊的大量印刷、发行提供了现实的物质保障,报刊是现代文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晚清文学不仅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且在思想内容以至文学形式方面都为五四新文学的萌生做了必要的准备。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为什么在1915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⑴政治方面: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吴宓(1894-1978) 字雨僧。陕西泾阳人。 1916年毕业于清华学 校,次年赴美留学, 1921年获哈佛大学文 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 任东南大学教授,与梅 光迪等创办《学衡》 杂志。
梅光迪(1890-1945)字迪 生,安徽宣城人。1911年 赴美留学,先在西北大学, 后到哈佛大学专攻文学。 1920年回国任南开大学英 文系主任。1921年任东南 大学洋文系主任。创办《学 衡》杂志。1924年去美国 讲学。1927年回国后任中 央大学(即原来的东南大学) 代理文学院院长。后又去美 国哈佛大学工作。1936年 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 兼外国文学系主任。1939 年文理学院分开,任文学院 院长。1945年在贵阳去世。
2、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1)胡适: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 刊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谓之刍议, 犹云未定草也”,可见其谦恭。)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开创性的人物, 具有深远的影响。 1910—1917年留学美国, 1915年由康奈尔大学转入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随 杜威研究哲学,深受其影 响。
六 二十年代文学论争
1、与国故派人物的斗争(1919)
林琴南写了《 论古文白话之消长》 、《致蔡鹤 卿书》,指责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覆孔 孟、铲伦常”。提出“文言不当废,白话不当 用”。林纾还发表模仿古人的文言小说《荆生》、 《妖梦》诅咒文学革命领袖。 蔡元培在《答林琴南书》中给予驳斥,并重申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支持文学革命与新思潮的传播。《新青年》全文 转载《荆生》并逐句批驳。
五 外国文艺思潮的启发与影响
1、胡适受意象派影响: 胡适根据“意象派”诗人庞德关于诗歌要 靠具体意象的主张提出写“具体性”,“能 引起鲜明扑人的影象”的“新诗”。
白话文运动:既有晚清,何必“五四”?
白话文运动:既有晚清,何必“五四”?
胡全章
【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8)002
【摘要】晚清白话文运动为“五四”白话文运动作了不可或缺的历史积淀与开拓奠基,然而却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力量直接发展成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较之晚清,“五四”白话文运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与新文化运动的合流、与文学革命的合流、与国语运动的合流及其显示出的新文学创作实绩.“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合流,将作为工具和载体的语言革命与思想文化革命紧密结合起来,迅速实现了双赢局面;与文学革命的合流,将语言的问题和文学的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将主攻方向定位在文学革命,从而改变了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性质与流向,实现了历史的飞跃;与国语运动的合流,使其汇聚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旗帜下,形成双潮合一之观;而“五四”新文学显示出的创作实绩,正是“国语的文学”和“文学的国语”的双重实现,也是真正推动现代书写语言发展的新文学能够站稳脚跟的关键环节.
【总页数】5页(P39-43)
【作者】胡全章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白话文运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J], 胡全章
2.再论“五四”白话文运动何以成功——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比较 [J], 陈迪强
3.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J], 湛莹莹
4.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J], 湛莹莹;
5.白话文运动与思想解放——重思晚清至\"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 [J], Yang Yan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从历史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
浅谈从历史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浅谈从历史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摘要: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变革,对于这场变革,以往的研究多认为这是欧风美雨影响下的一种“突变”,割裂了中国书面语的传统,甚至割裂了中国文学的传统。
本文借用俄国历史比较文艺学中提出的历史比较诗学理论,结合胡适的论述和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来重新审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从而得出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早已有之的白话文发展的“迎汇的潮流”与外来影响融合的结果的结论。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历史比较诗学迎汇的潮流用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提倡,白话文取代了行用几千年的文言文成为中国的标准书面语言,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有人认为这是一项翻天覆地的“突变”,认为白话文的提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求新求变的精神的体现,割裂了中国书面语的传统,进而割裂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断层。
也有人认为白话文运动是欧风美雨影响下的产物,实用主义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是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的理论根据,而欧洲各国以本国语言取代拉丁语的国语运动更是直接启发了当时的留美学生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运动。
而作为这次运动的干将的胡适则认为这次运动的发生是他们偶然在国外发起的,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的导言中曾写到:“我在《逼上梁山》一篇自述里,很忠实的记载了这个文学革命运动怎样偶然在国外发难的历史。
”[1]在《逼上梁山》一文中,胡适自述了从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一位书记的传单,到留美学生的暑期讨论、书信往来,到凯约嘉湖上一只小船的打翻偶然引出白话诗等种种偶然因素怎样凑在一起把他逼上梁山,逼出了一场白话文运动。
胡适在文中谈到他们在国外的.讨论时说:“‘文学革命’的口号就是那个夏天我们乱谈出来的。
”在结尾他又说:“此后文学革命的运动就从美国几个留学生的课余讨论,变成国内文人学者的讨论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的白话文运动和政论发展 共29页
• 白话在报刊中的应用,首先在杂志类的刊物上, 以后逐渐波及报纸的副刊,然后发展到社论。
• 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文学革命,使报刊文体变为 大众易读易懂的白话,扩大了读者群,由此也扩 大了报刊的影响力。
• 重要期刊:《新青年》、《每周评论》、 • 《新潮》、《星期评论》、 • 《建设》、《民国日报》副刊、 • 《觉悟》、《少年中国》、 • 《新社会》、《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 随着时代的前进,它的光辉在逐渐消失。号称政论大家的 梁启超在大论战中遭到惨败即是明证。
• 革命派的政论重于革命的鼓动,尖锐激烈,一时确也使舆 论界为之一振。但它缺少慎密的说理,难以对群众作启蒙 的教育,敌对派攻击它“不无叫嚣之习”,也确实是抓住 了它的弱点的。
• “五四”政论就大不一样。
• 从《新青年》、《每周评论》到《湘 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白话文运动及政论的发展情况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有关“白话
文运动”(Vernacular Movement)词条,陈
述如下: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
一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
不用文言,改用白话或语体。白话文运动先在
‘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动,进而在‘思想革命’
• “五四”政论又是面向现实生活的。
• 从思想的批判转向现实的批判,指陈社会弊病, 抨击反动势力,在“五四”运动中配合群众斗争 造成短期的革命舆论。“五四”以后,初步接受 了马克思主义的政论作者们,有敏锐的眼光,坚 定的方向,批判一切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这样, “五四”政论无论在思想的深度上,还是在舆论 的影响上,都远远超过前人。
• 新青年派还有其他一些主张,包括废除孔学、废除汉字等 偏激的主张。这和人文理性学术派学衡、文化与科学派国 风等的主张或结论形成对比。
浅谈白话文运动
浅谈白话文运动众所周知,白话文运动是发生于20世纪初的一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学革命,是中国有史以来汉语书面语发生的一次最大的颠覆活动,也是这百年之内中国语文演进的关键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白话文运动,应该给以它怎样一个清晰明确的阐释呢?中国古典语言学家、汉语文艺语言学家胡奇光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关于“白话文运动”这一词条所撰写的内容陈述如下: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一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
”“它提倡书面语不用文言,改用白话或语体。
白话文运动先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动,进而在‘思想革命’中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动的提倡者主要是胡适、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
他们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以北京大学进步师生为主力,同形形色色的文言维护者开展论战,赢得了白话文的胜利。
”这一阐述将白话文运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主张、性质等等内容简明扼要地进行了阐述,并赋予此次运动“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的伟大意义,由此可见此次白话文运动的重要性及其深刻意义。
但是白话文并非始于1919年,而是发端于宋元话本,后兴于明清通俗小说。
清朝继承了明朝“复古”的传统,但是此时白话文仍不受重视,不过白话文并不因此而停顿,反而在民间有更大的发展,以漂亮的北京口语写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也是在这时候问世的。
到了清末,维新运动时期,虽然在改良主义者中出现了“文言一致、提倡白话”的呼声,但是他们多数提倡白话而不反对文言,或者主张书报可以采用通俗的白话,文学仍然维系文言文。
然而,与此前提倡白话文所遭遇的尴尬境况不同的是,1919年所开展的白话文运动却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第一次给予白话文以理论的支撑。
关于白话文写作的理论探索,还得从胡适说起。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就曾经以读者的身份写信给《新青年》,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随后整理成一篇文章,即《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语;三曰不讲对仗;四曰不避俗字俗词;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七曰不摹仿古人;八曰须言之有物。
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文艺复兴
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文艺复兴近代中国历经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其中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文艺复兴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
这两个时期不仅在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思想觉醒、文艺创作等方面探讨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文艺复兴发生在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此之前,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文学艺术作品多以古文为主,而白话文则被视为庸俗之语。
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社会的变革,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束缚,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觉醒逐渐兴起。
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一场以推广白话文为核心的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的发起者是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了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感到不满。
他们认为,白话文是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传达思想和表达情感。
因此,他们开始倡导使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和社会交流。
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影响迅速扩散,不仅影响了文学领域,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白话文取代了古文成为主流,许多作家纷纷使用白话文进行创作,作品内容也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这种新的文学风格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
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现代化的追求也发生了转变。
文艺复兴的目标是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现代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超越。
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更加多样化,既有现实主义的作品,也有抒情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和艺术家追求个性和自由,他们试图通过艺术创作来探索自我和表达内心的情感。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诞生了,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胡适的《文艺改良论》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性,也在思想上具有深度和启示。
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文艺复兴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更在于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思想和文化的支持。
从历史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
国语运动更 是直接启 发了当时 的留美学生提倡 白话文取 代 然 的 ,也不单 是机械 的外力推动 的结果 。俄 国历 史 比较文
文言文 的运动 而作 为这 次运动 的干将的胡适 则认为这 次 艺学 的奠基人亚 ・ ・ 尼 维谢洛夫斯基 (8 8 1 0 ) 1 3 - 9 6 早在上 运动的发生 是他们偶然在 国外发起 的 ,胡适在 《 中国新 文 个世 纪就提 出 了著名 的 “ 迎汇 的潮 流 ”的概念 。维谢洛夫 学大系 ・ 设理论集 》的导言 中曾写到: “ 在 《 建 我 逼上梁 斯基 指出, 对别 国文 学影 响的 “ 借用要求 于接受者一方 的 山》一篇 自述 里 ,很 忠实的记载 了这个文 学革 命运动 怎样 不是空地, 而是迎 汇的潮流, 是相似的思想方 向和相近 的
历史比较诗学 迎汇的潮流
用 白话文 学取代文 言文学是五 四新文化运 动 的一项 重 山,逼 出 了一场 白话文 运动 。胡适 在文 中谈 到他 们在 国外
要 内容 ,经 过五 四新 文化 运动 的提 倡 ,白话 文取代 了行 用 的讨论时说 : “ ‘ 文学 革命 ’的口号就是那个 夏天我们乱
统。本文借 用俄 国历史比较文艺学 中提 出的历史比较诗 学理论 ,结合胡适的论 述和 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 史来重新 审视五四白话 文运 动的发生 ,从 而得 出五四 白 文运动是 中国早 已 话 有之的 白 文发展 的 “ 汇的潮流”与外来影 话 迎
响 融合 的结 果 的结论 。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文 Nhomakorabea从历史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
。王程熹
摘 要 :白话文 学取 代文言文 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 内容,也是 中国文化 史上 的重 大变革 ,对 于这场变革, 以往 的研 究多认 为这是欧风 美雨影响下 的一种 “ 突变” ,割 裂了中国书面语的传统 ,甚 至割 裂 了中国文 学的传
浅谈白话文运动
浅谈白话文运动众所周知,白话文运动是发生于20世纪初的一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学革命,是中国有史以来汉语书面语发生的一次最大的颠覆活动,也是这百年之内中国语文演进的关键所在。
那么,究竟什么是白话文运动,应该给以它怎样一个清晰明确的阐释呢?中国古典语言学家、汉语文艺语言学家胡奇光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关于“白话文运动”这一词条所撰写的内容陈述如下: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一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
”“它提倡书面语不用文言,改用白话或语体。
白话文运动先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动,进而在‘思想革命’中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动的提倡者主要是胡适、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
他们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以北京大学进步师生为主力,同形形色色的文言维护者开展论战,赢得了白话文的胜利。
”这一阐述将白话文运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主张、性质等等内容简明扼要地进行了阐述,并赋予此次运动“文学革命”、“思想革命”的伟大意义,由此可见此次白话文运动的重要性及其深刻意义。
但是白话文并非始于1919年,而是发端于宋元话本,后兴于明清通俗小说。
清朝继承了明朝“复古”的传统,但是此时白话文仍不受重视,不过白话文并不因此而停顿,反而在民间有更大的发展,以漂亮的北京口语写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也是在这时候问世的。
到了清末,维新运动时期,虽然在改良主义者中出现了“文言一致、提倡白话”的呼声,但是他们多数提倡白话而不反对文言,或者主张书报可以采用通俗的白话,文学仍然维系文言文。
然而,与此前提倡白话文所遭遇的尴尬境况不同的是,1919年所开展的白话文运动却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并第一次给予白话文以理论的支撑。
关于白话文写作的理论探索,还得从胡适说起。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就曾经以读者的身份写信给《新青年》,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随后整理成一篇文章,即《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语;三曰不讲对仗;四曰不避俗字俗词;五曰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六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七曰不摹仿古人;八曰须言之有物。
从晚清到五四白话文发展之我见
从晚清到五四白话文发展之我见一、概述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早已非常熟练自然的使用白话文,白话文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公认的文体表达和书写方式,文言文则进入了极少数文学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
现在看来晚清到五四白话文的发展给现当代文学和社会进步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使得我们的国民教育和素质得已很大的提高。
虽然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民的教育和素质水平还远远落后,但和晚清时期在社会底层平民教育乃至基本的识字扫盲都极为缺失,相比之下现在已是极好。
白话文的萌芽虽然不是在晚清时期开始,但是白话文从进入社会生活、文化思想等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最终在“五四”时期形成了对文言文的冲击和取代态势,因此晚清到五四白话文的发展既是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也是现当代文学的宝贵基石。
二、晚清到五四白话文的发展(一)、早期的白话文理论1、黄遵宪最先倡导的“言文合一”1867年黄遵宪参加乡试未中,隔年写了一组《杂感诗》,其中有一首中写到“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既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篇,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澜斑。
”“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这两句诗成为晚清诗界革命的宣言,这是从文学的角度主张白话作诗,鼓励创作,自铸新辞。
他在1887年刊登发行的《日本国志》里:文字者,语言之所从出也。
虽然,语言有随异地而异者焉,有随时而异者焉;而文字不能因时而增益,画地而施行。
言有万变而文只以种,则语言与文字离矣。
居今之日,读古人书,徒以父兄师长递相授受,童而习焉。
,不知其艰。
苟迹其异同之故,其与异国之人进相胥舌人而后通其言辞者,相去能几何哉?……盖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其势然也。
黄遵宪的理论丛教育角度提出必须言文合一,这样有助于平民教育,方能保国保种。
从文学角度提出必须打破禁忌、自铸新辞。
甲午战争后《日本国志》受到清廷的重视。
白话文写作虽未立刻提倡,但其言文合一的理论已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文学界带来了深远的变革。
五四新文学追求新思想、新艺术和新文化,通过革命性的手法和内容,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为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背景与发展五四运动源于1919年5月4日的爱国学生运动,此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列强的压迫和国内各种不公平现象。
运动的发起者们对中国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感到不满,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情感。
五四新文学在发展初期时,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尤其是法国象征主义和俄罗斯象征主义对于中国文学的启示。
五四文学家们纷纷借鉴了外国作家的创作方法和思想内核,将其融入到中国的文学创作中。
二、五四新文学的特点1.政治性和思想性五四新文学注重表达个体的内心感受和社会意识,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切。
这一特点使得五四文学既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又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
例如,《狂人日记》描绘了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2.艺术性和创新性五四文学家们对于传统文学形式的突破尤为明显。
他们在诗歌、小说和戏剧创作上,试图通过新的手法来打破传统观念的羁绊。
例如,《草地》这篇诗歌采用了自由诗的形式,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和韵律限制,体现了对于诗歌形式的创新和革新。
3.个体主义和主观性五四文学强调个体的表达和个人主观情感的体现,追求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由个性的展示。
这与传统文学注重社会道德和伦理约束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例如,《呐喊》运用大量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敏锐的观察和个人经历展现了对社会的愤怒和对个人命运的痛苦的表达。
三、历史影响五四新文学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革。
1.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五四新文学为后来的世界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
五四文学家们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培养了新一代文学创作的力量,为中国文学迈向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白话文运动与思想解放——重思晚清至“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
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杨艳:白话文运动与思想解放白话文运动与思想解放<—重思晚清至“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杨艳摘要:从晚清至“五四”期间的白话文运动,是围绕富国自强的时代命题,在功利主义影响下,运用白话作为革命武器,在自我意识的提升过程中,掌控舆论话语权,终结文言正统地位,摆脱传统礼制和道德体系束缚的文化和思想解放运动。
其时代命题决定了白话文运动的“西化”归旨,也决定了其个人思想解放的程度,及其新文化体系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晚清至“五四”;白话文运动;西化;思想解放中图分类号:丨206.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 —5833(2019)07-0182-10作者简介:杨艳,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299)一、引言:语言时代化与自我意识及传统礼制体系的矛盾和冲突对现状的不满,往往引导人们向两个方向去追寻理想: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
从中国历史 来看,自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中国人便挟持着“上古三代”和“成康之治”的美好,向过去寻求理想 社会。
中村元认为中国是个尊重经典和传统的民族,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若是因为对自身现状不满进而演化为对过去也一概否定,则理想的追寻并不一定是指向未 来,更有可能指向他者。
自晚清以来,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天朝的自信丧失殆尽,时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时人在 进化论的影响下,不仅对现状不满,对历史和传统也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因此,晚清改革者不再向 往上古和成康时代,转而以代表着先进的西方和日本为榜样。
同时我们注意到,从先秦到宋明,中国学者和文人在探求社会理想革新时,多从文学和文化角 度人手,先从精神层面去探求社会改革的路径,如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王安石的“新学”等。
但挟持着“上古三代’’和“成康之治”的美好向往,以恢复圣德之治为宗旨的传统改革体制下,及 已被设定为不可更改的传统道德精神规范中,时代的变化首先令学者和文人们觉察到的是语言“名实不符”的问题。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
浅谈五四文学革命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国家形势越来越乱,促进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对民族命运、国家前途的思考,并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他们敏锐的意识到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国民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文化之上,与革命党人的思想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从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隔膜。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思想革命被推到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最前沿。
他们认为思想革命、思想启蒙可以解决辛亥革命暴露的问题。
正如周作人老先生所说“封建思想寄寓在古文之中,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没有经过廊清。
所以荒谬的思想与晦涩的古文,几乎融合唯一,不能分离。
”所以文学的论坛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思想的博弈场。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为五四革命立下首倡之功。
紧接着,1917年2月。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为五四文学革命正式拉开了序幕。
随着《新青年》大量新文学作品的发表,使《新青年》成为了五四文学革命早期的主要阵地。
但是,在1916年到1917年这一时期里,从新文学的改革运动理论主张的内容和指导的思想的性质来看,还是停留在激进的的小资产阶级发动的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的范畴内。
随着文学革命纵深发展,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与守旧文人、复古派之间进行了一场进步与落后、前进与倒退的思想论争。
为了使新文学运动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刘半农、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引起了保守派的攻击。
林纾发表《论古文白话之消长》一文,公开反对新文学。
北大教授刘师培创办研讨国学,反对新文学的刊物《国故》。
1919年林纾写文言小说《荆生》、《妖梦》、《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学运动。
对守旧文人的复古活动,新文学领袖人物进行了坚决的反击。
蔡元培写了《复林琴南书》,驳斥了林纾的恶毒攻击,鲁迅以自己的国粹观,形象的阐明了白话文的意义和价值。
陈独秀也在《本志罪案之辩答书》中对林纾的指责作了有力的反驳,林纾企图以军阀势力来对抗新文化运动的梦想成为了泡影。
再论“五四”白话文运动何以成功——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比较
再论“五四”白话文运动何以成功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作者简介:陈迪强(1977—),男,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1898—1937)”的阶段成果(15YJC751003)。
——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比较(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44)陈迪强摘要: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在人事关系、办刊经验、舆论造势、理论建构上均有密切的联系,但晚清的这一运动在民初趋于消沉。
在百年之后以比较的视角回望五四,会发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在改革路径、逻辑思路、革命态度、政治时势背景诸方面不同于晚清。
这些独特性正是五四白话文运动得以成功的保证。
学界“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研究思路很好地发掘了五四对晚清的继承性,却又忽视了其独特性。
关键词:晚清;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8)02-0150-06晚清至“五四”有两次较大规模的白话文运动,从而导致“现代文学”的发生。
而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五四的白话文运动成功了,而晚清没有:1917年以前的中国小说界是以鸳鸯蝴蝶派和黑幕派为代表的文言小说;诗词是以南社的古典诗词为主导;文章则是梁启超为代表的文言政论文。
在民初,文学语言反趋艰涩。
所以,虽然有晚清提倡白话的运动,但当胡适发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1]的“断言”时,仍具有开辟性意义——正是五四同人的推动,以1920年教育部的训令为标志,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四大文体各自进行新旧转换,白话文运动方告成功。
但近二十年来,学界开始大量研究晚清的语言变革,认为“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甚至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前移,使晚清至五四这一时段的文学研究趋于复杂。
那么,在“五四文学革命”百年之际,如何看待五四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的区别,关系到现代文学发生的许多基本问题。
白话文运动产生的背景,如何看待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产生的背景,如何看待白话文运动白话文运动产生的背景,如何看待白话文运动对于“白话文”的渊源,一般可以追溯到唐代。
一些敦煌史料研究者“基本承认变文是一种(白话)文学,认同变文是通俗(白话)小说的肇始”。
⑵胡适称“由初唐到晚唐,乃是一段逐渐白话化的历史。
敦煌的新史料给我添了无数的佐证。
”⑶为确立“白话文”正宗的书面语地位,他极力寻找“历史的依据”。
因此,在他那里“白话文”是极为宽泛的概念,它指与“官方文学”、“庙堂文学”相对的歌谣、语录、弹唱等形式的“民间文学”、“平民文学”,“一千八年前的时候,就有人用白话作书;一千年前,就有许多诗人用白话做诗做词了……”⑷一言蔽之,在胡适看来,每个朝代都有“白话文”的存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白话史”。
周作人则认为“现在的用白话的主张也只是从明末诸人的主张内生出来的。
”⑸首届“公安派文学”讨论中,许多学者认为“公安派推崇白话文学可视为'五四'新文学之前驱’”⑹一般地,我们认为从北宋到清末是“白话文”潜伏、蓄势、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作品有宋元的话本、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明清的小说如《水浒传》、《金瓶梅》等等。
“白话文”作为一个“口号”与“术语”的出现与晚清白话文运动有紧密联系。
“新诗派”的先行者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力主“诗界革命”;南社主将柳亚子主持《自治白话报》,文章以白话文为主。
这期间“有裘廷梁等呼吁提倡白话文”。
⑺1887年出现了近代最早的白话报——《申报》的副刊。
“根据现今能找到的资料,清末最后约十年间,出现过140份白话报和杂志。
”⑻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启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先声,但其性质是不同于“五四”的白话文运动。
它仍属古代白话文的范畴。
“晚清的白话文和现在的白话文不同,那不是白话文学,只是因为想要变法,要使一般国民都认些字,看报纸,对国家政治都可明了一点,所以认为用白话文写文章可得到较大的效力。
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郑瑞萍
【期刊名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7)001
【摘要】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发展顺利并取得很大成功,或者说,使白话代文言成为国人的主要言论表达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媒体,并非是自然而然发生,它占据了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晚清白话文的发展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做了大量的铺垫;二是由清末与民初两个不同体制的政府推出的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合流推动了白话文运动;三是五四时期现代知识分子不断尝试创新,以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和独立的价值标准,借助知识、文化、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来表现自身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思考和鲜明的"公共关怀",使得五四白话文运动最后的结果远远超出了胡适等人的预设而发生了思想革命以至现代文化和文学的转型.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郑瑞萍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北京,1007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再论“五四”白话文运动何以成功——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比较 [J], 陈迪强
2.白话文运动与思想解放——重思晚清至\"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 [J], Yang
Yan
3.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俄国形式主义:潜在对话与深层差异 [J], 肖翠云
4.五四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J], 郑晓锋
5.五四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J], 郑晓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
摘要: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变革,对于这场变革,以往的研究多认为这是欧风美雨影响下的一种“突变”,割裂了中国书面语的传统,甚至割裂了中国文学的传统。
本文借用俄国历史比较文艺学中提出的历史比较诗学理论,结合胡适的论述和中国白话文学的发展史来重新审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发生,从而得出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中国早已有之的白话文发展的“迎汇的潮流”与外来影响融合的
结果的结论。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历史比较诗学迎汇的潮流
用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提倡,白话文取代了行用几千年的文言文成为中国的标准书面语言,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
有人认为这是一项翻天覆地的“突变”,认为白话文的提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求新求变的精神的体现,割裂了中国书面语的传统,进而割裂了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断层。
也有人认为白话文运动是欧风美雨影响下的产物,实用主义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是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的理论根据,而欧洲各国以本国语言取代拉丁语的国语运动更是直接启发了当时的留美学生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运动。
而作为这次运动的干将的胡适则认为这次运动的发生是他们偶然在国外发起的,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的导言中曾写到:“我在《逼上梁山》一篇自述里,很忠实的记载了这个文学革命运动怎样偶然在国外发难的历史。
”[1]在《逼上梁山》一文中,胡适自述了从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一位书记的传单,到留美学生的暑期讨论、书信往来,到凯约嘉湖上一只小船的打翻偶然引出白话诗等种种偶然因素怎样凑在一起把他逼上梁山,逼出了一场白话文运动。
胡适在文中谈到他们在国外的讨论时说:“…文学革命‟的口号就是那个夏天我们乱谈出来的。
”[2]在结尾他又说:“此后文学革命的运动就从美国几个留学生的课余讨论,变成国内文人学者的讨论了。
”[3]似乎白话文运动完全是几个干将在沐浴了欧风美雨之后在国外偶然酝酿出来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其实,这种种看法都失之片面,都没有把白话文运动的发生置于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来考察,本文力图借助于历史比较诗学的观点来看待五四
白话文运动的发生。
根据历史比较诗学的观点,任何影响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单是机械的外力推动的结果。
俄国历史比较文艺学的奠基人亚·尼·维谢洛夫斯基(1838—1906)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了著名的“迎汇的潮流”的概念。
维谢洛夫斯基指出, 对别国文学影响的“借用要求于接受者一方的不是空地, 而是迎汇的潮流, 是相似的思想方向和相近的幻想形式”。
“迎汇的潮流”的理论依据是, 在相似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意识形态的各种相同形式得以发展的必然性。
而影响的实现总是接受者对于借用因素进行创造性改造, 通过具有独特创造个性的作家的运用而接受过来, 融汇到自己民族文学的传统中。
[4]而维谢洛夫斯基的后继者日尔蒙斯基则认为“民族间文学影响得以实现的基础是该社会、该文学中存在有…输入‟这种影响的内在需要, 其自身中存在着多少已在形成的类似的发展趋向。
因此, 影响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不是单纯来自外部的机械性推动力的结果, 而是有规律性的, 是受社会制约的。
这一制约性取决于前一时期民族、社会、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5]如果我们抛开胡适自己的一面之词,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考察,再细读胡适的自述,我们会发现,白话文运动的发生正是中国国内自唐至晚清以来一线相承的“迎汇的潮流”与打开国门之后外国文化的启发交互作用的结果,而
胡适等干将只不过顺应了这一潮流,担当了“具有独特创造个性的作家”的历史工作。
首先,中国文言文背驰已经有悠久的历史,白话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之前也已有悠久的历史,产生了许多白话文学作品,例如从佛经输入中国开始,翻译佛经的人认为有的地方文言文不足以传达佛经的意思,所以用浅近的语言来翻译,体例已接近白话。
后来佛门中的讲义语录更是多用白话,开创了白话语录体。
到宋朝人讲学也采用白话为语录,语录体遂成为了讲学所用的正体,而且,这个时候,白话已久入韵文,从唐宋人的白话诗词中就可以看出。
到了元代,中国在异族统治之下的三百年间,产生了一种通俗行远之文学,产生了白话文写的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白话戏曲则尤不可胜记,关汉卿、马致远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最接近言文合一,已出现了白话文几乎成为文学的语言的趋势。
只是这一趋势进入明朝后被阻遏了,但在民间却一直没有消失,而是一线相承,不绝如缕,清朝的《红楼梦》便是白话文学的典范高峰之作。
可见,中国自唐以来就有一线相承的白话文学发展的趋势,有“迎汇的潮流”,白话文在中国的提倡并不是“一块空地”,而是“我们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作品,禅门语录,白话诗调曲子,白话小说。
若不靠这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作品把白话写定了,白话文学的提倡必定和提倡拼音文字一样的困难,决不能几年之内风行全国”[6]。
正因为白话文的提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已经有了一千多年以来形成的“迎汇的潮流”,才能一经提倡就风行全国,而拼音文字的提倡正因为是“一片空地”,没有历史文化的相承性,没有“迎汇的潮流”,因此终未能提倡成
功。
同时,中国白话文的发展和欧洲的国语运动以本国俚俗语言取代拉丁语为书面语有着相似的思想方式和类似的发展趋势,连胡适也感叹说若不是白话文发展的趋势为明朝所阻,“而但丁路得之伟业,……几发生于神州。
”[7]并在解释欧洲的国语运动时类比中国的白话文发展趋势。
正是内在的这种相似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国门打开后,有输入外国的国语运动的影响的需要,胡适等先进知识分子才能够受欧洲的国语运动的影响启发而在中国倡导中国的“国语运动”。
正如胡适在谈到白话能够得以推行时所言:“第三是我们的海禁开了,和世界文化接触了,有了参考比较的资料,尤其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国语文学次第产生的历史,使我们明了我们自己的国语文学的历史,使我们放胆主张我们自己的文学革命。
”[8]如果没有中国自己的这股“迎汇的潮流”,即使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了解了欧洲的国语运动,也有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只有在意识之中,在精神的内在要求中有信号发出的东西,才能被掌握吸收”[9]。
正是基于中国白话文已有的发展趋势,胡适在文章中多次强调提倡白话文的“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文化循序渐进发展的自然趋势,如其在《逼上梁山》中曾写到:“革命潮流即天演进化之迹。
自其异者言之,谓之革命。
自其循序渐进之迹言之,即谓之进化,可也。
”[10]也就是说,胡适认为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为书面语言是中国历史文化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
但正如维谢洛夫斯基的言:“在不超越循序渐进的各个阶段的情况下,有机的演变会实现得比较缓慢,而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这种超越阶段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11]关于外力的影响和中国白话的自然演进之间的关系,胡适曾写到:“我们特别指出白话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自然趋势‟,这是历史的事实,同时我们也曾特别指出:单靠…自然趋势‟是不够打倒死文学的权威的,必须还有一种自觉的,有意的主张,方才能够做到文学革命的效果,欧洲近代国语文学的起来,都有这种自觉的主张,所以收效最快。
”[12]可见,胡适等提倡者正是顺应了中国自古以来白话文发展的趋势,同时又借鉴了欧洲国语运动的历史,认识到单靠白话文自然演进的趋势与文言文抗衡收效太慢,从而担当起了自觉有意地提倡白话文的历史使命,通过他们这些有独特创造个性作家的实践,借用的外来影响的因素与中国已有的民族文学的白话文的“迎汇的潮流”相融合,促成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注释:
[1][6][7][8][12]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见胡适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5页,第15-16页,第43页,第16页,第20页。
[2][3][10]胡适:《逼上梁山》,见胡适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6页,第27页,第11页。
[4][5]转引自吴泽霖:《俄苏历史比较文艺学的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9][11][俄]维谢洛夫斯基著,刘宁译:《历史诗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第43页。
参考文献:
[1]胡适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