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常用计算文档

合集下载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和通信需求的增加,电线电缆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电线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帮助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操作。

1. 单位长度用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的用量通常以单位长度计算,比如米或英尺。

计算公式如下: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长度单位长度用量是指每米或每英尺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它取决于具体的项目要求和电线电缆的规格。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单位长度用量。

2. 总用量计算公式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整个项目所需的电线电缆总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单位长度× 数量其中,单位长度用量和单位长度的计算方法与前面相同,而数量则是指需要安装的电线电缆的数量。

3. 多段线路用量计算公式在一些复杂的电线电缆布线情况下,可能需要计算多段线路的用量。

计算公式如下: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1 × 长度1 + 单位长度用量2 × 长度2 + … + 单位长度用量n × 长度n其中,单位长度用量1、单位长度用量2、...、单位长度用量n分别是每段线路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而长度1、长度2、...、长度n则是每段线路的长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避免浪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以综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决策。

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电线电缆载流量及计算常用数据

电线电缆载流量及计算常用数据

电线电缆载流量及计算常用数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电流的能力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及计算常用数据。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指其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值。

载流量取决于电线电缆的导体截面积、绝缘材料、散热情况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导体截面积越大的电线电缆,其载流量也越大。

而绝缘材料的导热性能和耐热性也会直接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选型和设计时,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来确定载流量。

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考虑多个参数。

最主要的参数就是电线电缆的导体截面积。

导体截面积决定了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直接影响着电流的传输能力。

还需要考虑导体的温升情况。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如果导体无法及时散热,则会导致温升过高,进而影响电线电缆的安全运行。

在计算载流量时,还需要考虑导体的散热情况。

除了导体截面积和散热情况,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电线电缆的传输和散热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对环境温度进行考虑。

敷设方式也会直接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过于密集的敷设会导致电线电缆的散热不良,从而影响其载流量。

在实际计算中,一般会采用电磁场有限元软件对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建立电线电缆的几何模型,结合电流密度、电磁场分布等参数,可以准确地计算出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还可以通过电热偶温度计等仪器对电线电缆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选型和设计时,需要对其载流量进行准确计算,并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载流量计算和实时监测,可以保证电线电缆在安全范围内运行,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第二篇示例: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承载着电能传输的重要任务。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铝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 (mm)d——导体外径 (mm)t——绝缘厚度 (mm)4、绝缘层截面积S1 =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XLPE为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D2 -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1+6的结构:D0 = 3 * d2+8的结构:D0 = 4 * d3+9的结构:D0 = * d4+10的结构:D0 = * d5+11的结构:D0 = * 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D = D0 + 2 * n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4、6.....等绝缘层重量=×(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缆计算公式

电缆计算公式

电缆计算公式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
1.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电阻率(ρ)x长度(L)/截面积(A)
其中,电阻率是材料的特性常数,反映了材料本身导电能力的大小。

2.电压降计算公式:
电压降(V)=电流(I)x电阻(R)
3.电功率计算公式:
电功率(P)=电流(I)x电压(V)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利用电流和电压计算得到电功率值。

4.欧姆定律:
电流(I)=电压(V)/电阻(R)
5.线缆电流容量计算公式:
线缆电流容量=根号(绝缘电阻(Ri)/线缆电阻(Rc))xCuAxC
其中,Cu为电流系数,A为线缆截面积,C为电流裕度系数。

6.三相平衡负荷计算公式:
三相平衡负荷=单相容量/(3x平均功率因数x电压)
其中,单相容量为线缆的额定容量,电压为系统电压。

7.电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A=(KxPxL)/(ρxΔV)
其中,K为系数(取决于电流方式),P为功率,L为距离,ρ为电线电阻率,ΔV为允许的电压降。

8.斯克内指数公式:
ξ = (Σ (Vcc / Rc)) / (n - 1)
其中,ΣVcc为电源电压之和,n为放置在同一通道中的导线数目。

以上列举了一些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基本理论,但实际工程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电线电缆的计算还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环境温度、导线长度、导线材质等,不能仅仅依靠计算公式进行操作。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32.98 20.52 22.84 27.84 29.36
61/7/d
61/12/d 61/14/d 61/32/d 61/46/d
26.53
36.56 38.12 58.89 71.88
外径比M
8.414 8.414 8.7 8.7 8.7 8.7 9.0 9.0
总根数 结构形式
59 60 61 62 63 63 64 91 6+12+18+23 6+12+18+24 1+6+12+18+24 2+6+12+18+24 2+7+12+18+24 1+7+13+18+24 2+7+13+18+24
0.37-0.39
0.40-0.47 0.48-0.59 0.60-0.73 0.74-0.84
0.0220
0.0202 0.0198 0.0178 0.0165
1.76-1.81
1.82-2.00 2.01-3.51 3.52及以上
0.0101
0.0097 0.0088 0.0078
导电线芯
二、绞线
(2)双金属线:
1)重量系数法: W2=W1*K W2锡=W1铜*K=6.982d2 *K 2)综合比重法: W2=0.25π*d2*r2*(r-r1)/(r2-r1)
W2-镀层材料重量kg/km K-镀层的重量系数 d-镀层单线的直径mm r-有镀层材料的比重g/cm3 r1-内层材料的比重g/cm3 r2-镀层材料的比重g/cm3 K值见下表
外径比M
8 7.3 8 7.3 8 8 8 8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常用电线电缆计算公式
1.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2.电流计算公式:
电流(I)=功率(P)÷电压(U)
3.电阻计算公式:
电阻(R)=电压(U)÷电流(I)
4.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C)= 电流(I)÷ 变化电压的速率(dU/dt)
5.电感计算公式:
电感(L)= 电压(U)÷ 变化电流的速率(dI/dt)
这些公式在电线和电缆的设计和选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
常见的用途案例:
1.计算功率:
假设电源电压为220V,电流为5A,那么功率可以通过直接乘法计算:功率=220V×5A=1100W
2.计算电流:
假设负载功率为800W,电源电压为220V,那么电流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流=800W÷220V=3.64A
3.计算电阻:
假设电压为12V,电流为3A
电阻=12V÷3A=4Ω
4.计算电容:
假设电流变化速率为2A/s,变化电压为4V,那么电容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容=2A/s÷4V=0.5F
5.计算电感:
假设电压变化速率为5V/s,变化电流为2A,那么电感可以通过除法计算:
电感=5V/s÷2A=2.5H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和选择电线和电缆,在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安装中非常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单位要保持一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计算时还要考虑电线和电缆的长度、负载类型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因此,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精确计算。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是电力传输和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线电缆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以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电线电缆的运行和维护。

一、电缆截面积的计算电缆的截面积是指电缆导体横截面的面积。

电缆截面积的大小与电缆导体所能承受的电流载荷有关。

一般来说,电流载荷越大,电缆的截面积就越大。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S = I / (K × η)其中,S为电缆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I为电流载荷,单位为安培;K为电缆导体材料的比电阻,单位为欧姆/平方毫米;η为电缆所在环境的温度系数,一般为1.2。

二、电缆长度的计算电缆长度是指电缆的实际长度,它与电缆的材质、安装方式、维护方式有关。

一般来说,电缆长度的计算需要考虑电缆的形态、安装方式、电缆通道、弯曲半径等因素。

电缆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X2 - X1)^2 +(Y2 - Y1)^2 +(Z2 - Z1)^2)其中,L为电缆长度,单位为米;X1、Y1、Z1为电缆起点的坐标,X2、Y2、Z2为电缆终点的坐标。

三、电线电缆的电压降电线电缆的电压降是指电线电缆在传输电流时所出现的电压降低。

电线电缆的电压降与电线电缆的电阻、电流、长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的电压降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

电线电缆的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为:ΔU = I × R其中,ΔU为电线电缆的电压降,单位为伏特;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R为电线电缆的电阻,单位为欧姆。

四、电线电缆的温升电线电缆的温升是指电线电缆在传输电流时所产生的温度升高。

电线电缆的温升与电线电缆的电阻、电流、长度、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的温升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以保证电线电缆的安全可靠。

电线电缆的温升的计算公式为:△T = R × I^2 × t / A其中,△T为电线电缆的温升,单位为度;R为电线电缆的电阻,单位为欧姆;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t为电线电缆的传输时间,单位为小时;A为电线电缆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完整版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塑料和导体塑料电现电缆要适应各种不同需要,就应具有广泛的优异而稳定的使用性能。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 (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3.1416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8.89,铝2.7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mm)d——导体外径(mm)t——绝缘厚度(mm)4、绝缘层截面积S1=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1.42~1.45,XLPE为0.95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 (D2-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 3 * d1+6的结构:D2+8的结构:D= 4 * d= 4.154 * d3+9的结构:D= 4.414 * d4+10的结构:D= 4.7 * d5+11的结构: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 2 * n * dD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 (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外径计算简便实用算法:三大一小圆形:D=(3*d大+d小)*0.61四大一小圆形:D=(4*d大+d小)*0.54三大二小瓦形、四大一小瓦形:D=2.1547*h瓦高+d小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2×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方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结构重量的常用计算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裸线、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的结构重量计算。

2 参考资料 电线电缆手册。

3 导电线芯3.1 单根导电线芯 3.1.1 圆单线的重量ρπ24d W =kg/km式中:d —圆单线直径, mm ;ρ—材料密度, g/cm 3。

3.1.2 镀锡圆铜单线重量ρπ24d W =kg/km式中:d —镀锡铜线外径,mm ;ρ—铜密度, g/cm 3。

3.1.3 锡层重量W =W 铜·k kg/km 式中:W 铜—镀锡铜单线重量 kg/km ; k —镀锡重量系数,见表1所示。

3.2.1 铝绞线重量C d W ρπ24=kg/km式中:d —铝单线直径,mm ;ρ—铝的密度,g/cm 3;C —绞合常数,其值见表2。

222211214421C d C d W W W ρπρπ+=+= kg/km式中:W 1、W 2—分别为钢芯重量和铝线重量,kg/km ;d 1、d 2—分别为单根钢丝直径和单根铝线直径,mm ; ρ1、ρ2—分别为钢丝和铝的密度,g/cm 3;C 1、C 2—分别为钢芯和铝线绞合常数,其值见表3。

***********3.2.3.1 扩径钢芯铝绞线的重量 ()[]铝铝钢钢ρρπm n n m K d Z d Z d Z K d Z W 2222211204+++=kg/km式中:Z 0—钢线根数;d 0—钢丝直径,mm ;Z 1、Z 2…Z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最外层铝单线根数; d 1、d 2…d n —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最外层铝单线直径,mm ; k m 钢、k m 铝—分别为钢线部分及铝线部分的平均绞入系数。

ρ钢、ρ铝—分别为钢及铝的密度,g/cm 3。

3.2.3.2 空心扩径绞线的重量W=W 支+W 铝+W 钢 kg/km 式中:W 支—中心支撑物重量,kg/kmW 铝—铝线重量,铝铝铝铝铝ρπmq K Z d w 24= kg/km W 钢—钢线重量,钢钢钢钢钢ρπm K Z d w 24=kg/km3.3 普通绞线重量3.3.1 绞线的平均绞入系数 nnn m Z Z Z Z k Z k Z k Z k Z k ++++++++= (210221100)式中:Z 0、Z 1、Z 2 …Z 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单线根数;k 0、k 1、k 2 …k n —分别为中心层及其它各层的绞入系数。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1.电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A=(I×Kc)/(η×Uc)其中,A为电线截面积(mm²),I为电流(A),Kc为载流量系数,η为电线电缆的导电率(S/m),Uc为最大允许电压降(V)。

2.电线电缆长度的计算公式:L = R × ρ × (Imax / (A × U))其中,L为电线电缆长度(m),R为电阻(Ω/m),ρ为电线电缆的电阻率(Ω⋅mm²/m),Imax为电流的最大值(A),A为电线截面积(mm²),U为电压(V)。

3.电线电缆的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Ploss = I² × R其中,Ploss为功率损耗(W),I为电流(A),R为电阻(Ω)。

4.电线电缆的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Isc = U / (Z × √3)其中,Isc为短路电流(A),U为电压(V),Z为电线电缆的阻抗(Ω)。

5.电线电缆的电流容量的计算公式:Ic=K×√(A×η)其中,Ic为电流容量(A),K为系数(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安装条件选择),A为电线截面积(mm²),η为电线电缆的导电率(S/m)。

6.电线电缆的电阻的计算公式:R=ρ×(L/A)其中,R为电阻(Ω),ρ为电线电缆的电阻率(Ω⋅mm²/m),L为电线电缆长度(m),A为电线截面积(mm²)。

7.电线电缆的电压降的计算公式:ΔU=I×R其中,ΔU为电压降(V),I为电流(A),R为电阻(Ω)。

8.电线电缆的选择的计算公式:S=(I/k)×(ΔU/η)其中,S为电线截面积(mm²),I为电流(A),k为不同类型电线电缆的系数,ΔU为电压降(V),η为电线电缆的导电率(S/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部分导电线芯
一、导电线芯及裸导体制品
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的计算 (1)
2.型线的截面和重量的计算 (1)
二、绞线
1.绞合线芯的结构计算 (2)
2.绞合线芯的重量计算 (5)
3.绞入系数K的理论计算 (6)
4、紧压圆形线芯的重量计算 (7)
5、扇形线芯的结构和重量计算 (7)
6、通讯电缆的结构和重量计算 (8)
第二部分挤压式绝缘层及护层
一、圆形挤压式
1.绝缘层 (11)
1)单线挤压式绝缘层的重量 (11)
2)绞线(或束线)芯边隙无填充物挤压绝缘层的重量 (11)
3)复绞线(束绞线)芯挤压式绝缘层的重量 (11)
4)其他形式的绝缘层重量 (12)
2.护层
1)有填充物和包带式护层的重量计算 (12)
2)不填充和不包带式护层的重量计算 (12)
3)金属纺织后挤包和嵌隙护层的重量计算 (13)
4)皱纹式挤压护层的重量计算 (13)
二、扇形挤压式
1)两芯平行有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2)两芯平行有填充、有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3)两芯平行不填充或不包带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4)套管式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5)三芯平行护层的重量计算 (14)
6)椭圆形护层的重量计算 (15)
第三部分绕包、浸涂、浸渍和编织
一、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带状式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8)
2)纤维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8)
3)绳状绕包层重量的计算 (19)
二、浸涂及浸渍层的重量计算
1)漆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 (19)
2)玻璃丝包线用漆的重量计算 (19)
3)浸渍剂的重量计算 (19)
4)浸渍电缆纸和电缆麻重量的计算 (19)
三、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1.纤维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20)
2.金属编织层的重量计算 (21)
第四部分成缆填充材料和外护层
1、成缆填充材料的重量计算 (22)
2、外护层材料重量计算 (22)
附录
常用材料比重、单根重量及导电线芯绞入系数及成缆绞入系数 (23)
第一部分导电线芯
一、导电线芯及裸导体制品
1.圆单线的截面和重量计算:
(1)单一材料的圆单线:
截面F=0.25π*d
1
2(mm2)
重量 W
1=F*r=0.25π*d
1
2*r (kg/km)
W 1铜=6.982 d
1
2 (kg/km) W
1
铝=2.121 d
1
2 (kg/km) W
1
钢=6.126 d
1
2
(kg/km)
F—圆单线截面积 mm2 W
1
--导线重量 kg/km
d
1
—圆单线直径 mm r—所用材料比重g/cm3
(2)双金属线:
1)重量系数法:
W
2=W
1
*K W
2
锡=W
1
铜*K=6.982d
1
2 *K
2)综合比重法:
W
2=0.25π*d
1
2*r
2
*(r-r
1
)/(r
2
-r
1
)
W
2
—镀层材料重量 kg/km K --镀层的重量系数见表1
d
2
—镀层单线的直径 mm r –有镀层材料的比重g/cm3
r
1—内层材料的比重 g/cm3 r
2
—镀层材料的比重
g/cm3
1.绞合线芯的结构计算
1)线芯按正规绞合时总根数
2)线芯绞合外径计算
(1)按正规绞合时,中心为1—6根,线芯外径比M的计算按表3绞合线芯外径比M可查表4计算
M=D/d=d[1+1/sin(1800/Z)]/d=1+1/sin(1800/Z)
(3)线芯外径:
D=M*d
Z—外层根数d—单线直径mm n—层数
D—线芯直径mm M—外径比
3)复绞线外径计算:
D=M*d 其中:M—外径比d—单丝外径mm
复绞线外径比表5
1)束线芯的结构计算:
(1)束线芯各层根数及总根数的计算
a: 中心为1根时,第n层及总根数
第一层Z1=1 第n层Zn=6(n-1) (n>2) 总根数Z=3n2-3n+1
b: 中心为2—5根时,第n层及总根数
第一层Z1(2、3、4、5根)第n层Zn=Z1+6(n-1)总根数Z=3n2-3n+nZ1
(2)束线芯外径计算
a: 中心为1—6根时外径经比的计算可按正规绞合外径比计算
D=M束*d*K d—单线直径mm
K为束线后外径调整系数,因为束线层数越多,其外径由于嵌入空隙而比正规排列有所减小,所以通过调整系数K予以调整。

束线外径比M束和调整系数表6
b.中心根数无法分清时外径的计算:
D=1.05[(4Z-1)/3]1/2 *d (mm)
其中: Z—单线总根数 d—单线标称直径mm
2.绞合线芯的重量计算
(1)普通绞线:由相同线径的同一种材料构成
截面 F=π/4 *d2Z (mm2)
重量 W=F*r*K
m
(kg/km)
其中: d—单线标称直径 mm Z—单线根数;
r—所用材料比重 g/cm3 K
m
—平均绞入系数
(2)组合绞线由不同材料的单线构成,不同材料的单线直径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不同材料相同单线直径的截面和重量:
截面:F=F
1+F
2
=π/4*d2Z
1
+π/4*d2Z
2
=π/4*d2(Z
1
+Z
2
)(mm2)
重量:W=W
1+W
2
=F
1
*r
1
*K
1m
+F
2
r
2
*K
2 m
=π/4*d2(Z
1
*r
1
*K
1 m
+Z
2
*r
2
*K
2 m

(kg/km)
不同材料不同单线直径的截面和重量:
截面:F=F1+F2=π/4*f*Z
1+π/4* d
2
2*Z
2
=π/4(d
1
2Z
1
+d
2
2Z
2
)(mm2)
重量:W=W1+W2=F
1*r
1
*K
1 m
+F
2
*r
2
*K
2 m
=π/4(d
1
2Z
1
r
1
K
1 m
+ d
2
2Z
2
r
2
K
2 m

(kg/km)
其中:d
1、d
2
—两种不同材料的单线标称直径 mm r
1、
r
2
—两种不
同材料的比重 g/cm3
Z
1、Z
2
—两种不同材料的单线根数 d 单线标称直
径 mm
K1
m 、K2
m
—两种不同材料单线绞合的平均绞入系数
对于钢芯铝绞线的材料重量计算,应该采用组合绞线的计算方法。

先计算出每公里各种材料的重量以后,再算出每吨产品各种材料的重量。

W=W1+W2
其中: W—钢芯铝绞线总重kg/km W1—钢线重量kg/km W2—铝线重量kg/km
每吨钢芯铝绞线中钢重量为:W1ˊ=W1/W*1000 (kg/t)
每吨钢芯铝绞线中铝重量为:W2ˊ=W
2
/W*1000 (kg/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