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结合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编号020******* 课程名称(当代)中国经济问题主讲教师钟坚评分学号姓名专业年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结合诺斯的新制度题目:经济学理论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
当现有制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时,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中国经济若要有所突破,创新制度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道格拉斯•诺斯;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创新1 道格拉斯•诺斯与新制度经济学道格拉斯•诺斯,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早期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经济史分析中,成为新经济史学界的代表人物。
在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上,诺斯创建了制度变迁理论。
他认为,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激励的有效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这种制度的产生是有代价的,除非其所带来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否则这种新制度不会出现。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因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
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
在看待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因素时,诺斯认为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
诺斯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来研究,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使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更为成熟和完善,为人们思考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开阔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刻的思路。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经济学定位
有巨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一
、
诺 斯 制度 变 迁理 论 的 演进 逻 辑
在1 3 9 年的( 7 西方世界的兴起》 诺斯将制度变迁理 中,
论扩展应用于十至十八世纪欧洲的经济发展历史。诺斯认
诺斯的研究一直围绕着西方经济的长期历史发展展开 ,
的因素是制度而不是技术,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制度认 知、 选择和演变的历史。在此, 制度从被视为已知的、 既定的 或者是外生性的变量一跃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变量和
活动的方式, 但成本不 同。而且 , 经济组织与市场 的各种搭
配构成了各种制度结构的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 制度结构 的稳定与变迁反映出结合经济活动的形式的变化, 反之亦可
创 了制度 变迁理 论 , 并把 帝 度作 为 产 品放 在 古典 经 济 学框 架 内进 行 分析 , 而 更新 了经 济 学分 析 的 l 从
新天地。
关键 词 : 制 度 变 迁 ; 经济 学定位 ; 济 史分 析 经
中图分 类 号 :0 1 4 F 9 3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0 85 4 (0 2 0 6 .3 10 .7 2 20 )0 50
经济史学家们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不能撬动这个核心问题, 因
而需要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而发展一种制度变迁 的理论正
产权的重要条件, 可一旦不受节制 , 它又往往成为破坏财产
权的主要原因。
是社会学家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11 7 9 年出版的< 制度变迁与美国的经济增长》 一书
至此, 诺斯把制度变动的源泉仅诉诸于技术与人E的变 l 动. 而制度的范围则以财产权 的契约关系为主, 对于解释历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
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制度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核心是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其中最知名的要数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
道格拉斯·诺斯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制度经济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套新的经济学理论,称之为新制度经济学,重点研究制度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
诺斯认为经济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资源和技术,更关键的是制度环境。
他指出,有效的制度可以提供稳定的产权保护、契约执行和市场规则,从而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的增长。
在他看来,制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规则,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从而引导个体行为并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诺斯还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认为历史路径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
他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主要是由于历史上的制度差异导致的。
因此,要实现经济发展,需要改变不良的制度,并建立适合自身条件的制度框架。
诺斯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还体现在实证研究上。
他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比较,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
他的研究范围包括土地产权、法律制度、政府行为等多个领域,为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支持。
诺斯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他的研究揭示了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醒我们重视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创新。
其次,他的研究强调了历史路径的影响,提示我们在进行改革时要注重制度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他的研究还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新思路。
总之,道格拉斯·诺斯是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制度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他的贡献不仅推动了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还对经济学和决策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诺斯理论
诺斯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他开创性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
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重新论证了包括产权制度在内的制度的作用;将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制度,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意识形态、国家、伦理道德等作为经济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变量,极大的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以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而名噪经济学界。
他对中国二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深感兴趣,并多次来华进行考察研究。
他说,中国经济改革是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断进行渐进式的经济变革,比如通过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从个人交易到非个人交易转化,要制定清晰的规则。
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法规已经存在,但并未认真实行。
因此,有必要破解市场经济的阻力,以减轻交易成本。
诺斯指出,市场竞争促进经济发展,虽然在竞争中有输有赢,但终究是很好的分配资源的办法,要朝着公开公平的方向努力。
当然,政府也应考虑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
诺斯还同国家统计局官员和海内外经济学家就制度经济学、中国贸易顺差等问题展开探讨。
他在回答经济学家的提问时表示,他认可并希望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能够丰富其制度经济学的思想。
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
诺斯“始终如一地站在近些年来席卷经济史学界的新浪潮的最前沿,而这股浪潮试图将新古典经济学应用于悬而未决的经济史问题”(马克•布劳格语)。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诺斯所在的华盛顿大学已经变成了新经济史学派、新制度学派和新政治学派的学术中心。
诺斯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即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新的对象。
也就是说,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
在其早期对远洋运输和美国国际收支所做的研究中,他与福格尔所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并驾齐驱,将新古典生产理论与经济史中所发现的数据结合起来。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诺斯(Douglass Cecil North)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制度的概念及作用在诺斯的理论框架中,制度是指一系列规范、行为准则和组织形式,旨在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协调问题。
制度可以分为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形式制度包括法律、宪法、条例等明确规定的规则,而非形式制度则指习俗、行为习惯、信用等无形的规范。
制度在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制度为经济主体提供了稳定的框架,使其能够有序地开展经济活动。
其次,制度对于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最后,制度还对经济的创新和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二、诺斯的制度变迁观点1. 制度演化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产物,通过演化和适应的过程不断发展变化。
他提出了制度演化论,认为制度变迁是由于不断调整和演化的结果。
制度的变迁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内在经济与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和调整。
2. 制度的路径依赖诺斯进一步提出了制度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制度的演化进程是具有惯性的。
过去的制度安排和历史上形成的习俗和规定会对现有制度的选择和变迁产生深远的影响。
路径依赖的存在导致了现有制度的惯性,并使得社会难以从一种制度转变为另一种制度。
3. 制度的转型尽管路径依赖的存在会使得制度难以转变,但诺斯认为转型是可能的。
当制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制度会面临适应性危机,必须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变革。
在转型过程中,关键的改革策略是改变激励机制和重新分配权力,以促使新的制度产生。
三、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意义1. 解释经济发展差异制度变迁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顺利,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度安排和变迁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制度变迁对于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作用。
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斯是新经济史学家中的“理论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授奖词称他是“新思想的启迪者和提出者”,“向经济学家指明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原有问题”。
其主要贡献被认为是,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广泛分析框架,构造了一个以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变迁与创新为主轴的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始见于1968年发表的《1600一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
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与戴维斯合著)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
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托马斯合著)提出了较为成熟的制度变迁理论体系。
1981年出版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标志着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
《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1990年)、《交易费用、制度和经济绩效》》(1992年)两部著作则完善了制度变迁理论,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
值得强调的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是以经济史的经验性材料构筑而成的,这是新经济史学家的比较优势所在。
诺斯在研究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时,发现制度因素极其重要,然而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制度是已知的、既定的,或被视为外生变量。
他论证道:“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因素不是增长的原因,它们本身是增长。
……除非现存的经济组织有效率,增长就决不会出现。
”1他进而指出:“我研究的重点放在制度理论上,这一理论的基石是:①描述一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集团的产权理论;②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③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应的意识形态理论,这种理论解释为何人们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
”2这就是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核心,建立在对新古典假定修正基础上的,以经济史的经验性材料为论据的制度变迁理论。
新经济史学派在通过对新古典假定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围绕制度、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这—主轴、构造了一套以制度理论为核心,超越纯经济领域的经济史研究的独特框架。
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和评估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制度变迁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经济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变迁的动力和过程,以及制度变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接着,本文将从理论贡献、实践应用和局限性三个方面对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全面评价。
在理论贡献方面,本文将探讨诺斯理论如何丰富了我们对制度的理解,以及如何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实践应用方面,本文将分析诺斯理论在解释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适用性,以及在政策制定和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在局限性方面,本文将指出诺斯理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概述和评价,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及该理论在学术和实践领域的影响和价值。
二、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概述诺斯,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其制度变迁理论在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指的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过程。
在诺斯的理论中,制度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博弈的规则,这些规则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框架。
诺斯强调,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复杂的,它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的博弈和互动。
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于对现有制度的不满以及对新制度可能带来的潜在利益的追求。
当现有的制度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新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使得新的制度变得可行时,就会发生制度变迁。
诺斯进一步指出,制度变迁的路径并不是唯一的,它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这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技术变迁、人口变化、资源分配、政治力量对比等。
因此,诺斯认为,理解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分析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诺斯还提出了“路径依赖”的概念,即制度变迁可能会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沿着特定的路径发展。
这意味着,尽管存在多种可能的制度变迁路径,但历史的选择往往会使某一种路径成为主导。
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斯(Douglass Cecil North)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制度变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
本文将再次评价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探讨其理论的内涵、具体应用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强调了制度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制度是指规范社会行为的一套规则和约束,主要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习俗、惯例以及道德规范等。
这些制度规则不仅影响着经济交易和资源配置,还决定着社会组织、政治机制以及政府行为。
其次,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
制度变迁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源于历史和文化的演进。
他将制度变迁分为两个层次:限制性制度和激励性制度。
限制性制度是指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限制,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等。
激励性制度是指对人们行为的激励和奖励,主要包括经济体系、契约和产权制度等。
他认为,限制性制度通过规范和约束行为,创造了对所有人一样的机会和公平;而激励性制度通过激励和奖励,引导个体行为发生变化。
再次,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还强调了路径依赖和惯性的作用。
他认为,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使得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不容易发生根本性的变迁。
一旦一个制度形成,就会产生一定的利益团体和权力结构,这些利益团体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阻碍制度变迁。
因此,制度变迁通常需要突破这种路径依赖和利益团体的阻力,需要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或改革来推动。
最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当代社会变革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政治结构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认识到制度变迁是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改革和政策调整就能根本性地改变;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路径依赖和惯性的作用,必须突破现有的利益团体和权力结构,为制度变迁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支持。
诺斯的“制度国富论”
诺斯的“制度国富论”编者按:“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
”1973年,新经济史的代表人物诺斯在其名作《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这样评价制度的作用。
今天,来到中国的诺斯面对本报记者的专访,给中国经济难题开出药方——建立一个更加灵活的制度。
如果说学者的建议我们还可以“再加研究”,那么资本的力量却是非常现实地存在着并影响着我们经济的发展。
美国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CalPERS最近采用的新兴市场评估模型表明,资本看好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率,而是更多地考虑如社会公正、政治稳定、司法独立、经济自由、有序监管等因素,而这些大多属于制度的范畴资本压力现在已成为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而有些国家贫困《21世纪》:您曾说过,“从立志要成为经济学者的那一天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走的方向。
一开始就探索是什么因素造就了经济的富庶或贫困”,为什么以这个问题作为您经济学学术生涯的开端?为什么以“制度”作为研究的核心呢?诺斯:我在大学里的时候非常相信马克思主义,当时像所有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一样,都想着怎样拯救全人类。
那么怎样拯救呢?经济学是一条比较好的道路。
传统的经济学问了很多重要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为什么有些国家是富的,而有些国家是贫困的”。
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解决的,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问题作为我学术的开端。
在我看来,只有做到了这点,接着才能谈如何改善经济的表现。
为什么要专注在制度呢?因为在不确定的世界,人类设法以制度把人际之间的互动建立结构。
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也因此成为塑造经济、政治、与社会组织的诱因架构(frameworkofincentives)。
所谓制度包括了正式规则(宪法、法律、规定)与非正式的限制(惯例、行事准则、行为规范),以及上述规则与限制的有效执行。
执行者可能是第三者(执法与社会放逐)、第二者(报复行为)或第一者(自我要求的行事准则)。
诺斯
关于制度变迁诺斯的观点(一)制度与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所讲的制度,诺思称之为“制度环境”。
而institution,即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诺思称之为“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指的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
制度安排旨在提供一种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
诺思所讲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都是指这一意义上的制度。
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正式制约(例如法律)、非正式制约(例如习俗、宗教等)以及它们的实施,这三者共同界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
根据诺思的定义,“结构”一词指制度框架,“变迁”一词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
因此,所谓的制度变迁是指一种制度框架的创新和被打破。
制度可以视为一种公共产品,它是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的,这就是制度的供给。
由于人们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制度的供给是有限的、稀缺的。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自身理性程度的提高,人们会不断提出对新的制度的需求,以实现预期增加的收益。
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
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反之亦反,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原则。
推动制度变迁的力量主要有两种,即“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两者都是决策主体。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
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斯是新经济史学家中的“理论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授奖词称他是“新思想的启迪者和提出者”,“向经济学家指明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原有问题”。
其主要贡献被认为是,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广泛分析框架,构造了一个以制度、制度结构、制度变迁与创新为主轴的新经济史学理论体系。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始见于1968年发表的《1600一1850年海洋运输生产率变化的原因》。
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与戴维斯合著)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
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托马斯合著)提出了较为成熟的制度变迁理论体系。
1981年出版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标志着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形成。
《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1990年)、《交易费用、制度和经济绩效》》(1992年)两部著作则完善了制度变迁理论,最终形成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
值得强调的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是以经济史的经验性材料构筑而成的,这是新经济史学家的比较优势所在。
诺斯在研究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时,发现制度因素极其重要,然而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制度是已知的、既定的,或被视为外生变量。
他论证道:“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因素不是增长的原因,它们本身是增长。
……除非现存的经济组织有效率,增长就决不会出现。
”1他进而指出:“我研究的重点放在制度理论上,这一理论的基石是:①描述一个体制中激励个人和集团的产权理论;②界定实施产权的国家理论;③影响人们对客观存在变化的不同反应的意识形态理论,这种理论解释为何人们对现实有不同的理解。
”2这就是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核心,建立在对新古典假定修正基础上的,以经济史的经验性材料为论据的制度变迁理论。
新经济史学派在通过对新古典假定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围绕制度、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这—主轴、构造了一套以制度理论为核心,超越纯经济领域的经济史研究的独特框架。
诺斯新制度经济学
诺斯新制度经济学摘要:新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当前西方经济学颇有影响的理论分支。
仔细认真研究该学派,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西方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以及积极借鉴外国经济理论的合理内核,发展我国经济学,或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入手,首先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研究主题和创新之处等主要特征作一简单介绍,继而从正反两个方面,辨证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与不足之处,旨在为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廓清道路。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产权交易费用贡献缺陷0引言在当代经济学文献中,有两个“新制度经济学”概念,盖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制度学派。
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现代制度学派;一个是基本上与加尔布雷斯的“新制度经济学”同时代的,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科斯、诺思、威廉姆森为代表的当代制度学派,亦称“新制度经济学”。
二者都是由以凡勃伦为鼻祖的旧制度经济学派演变而来,是制度经济学在20世纪后半叶的新发展。
本文所出现的新制度经济学,如未加特殊说明,均涵指后者,即以科斯、诺思、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发展,到逐步成长为的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前后也不过30年的时间;然则新制度经济学一经诞生,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迄今为止,新制度经济学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但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经济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对当前的正统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为当代经济学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同时为的当代经济学取得新的理论进展提供了范本,在当前的学术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可以预言,只要新制度经济理论在形式上有所突破,若干年后,一定会引导未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流。
为什么会存在无效率的制度——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述评
为什么会存在无效率的制度——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述评引言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对于制度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对于一个社会或组织来说,制度是一套规则、程序和行为,用来约束和规范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
然而,一些制度却被认为是无效率的,即无法解决问题或达成预期目标。
本文将以诺斯(Douglass C. North)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探讨为什么会存在无效率的制度,并对其进行评述。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理论框架,用来解释制度的变迁和演化过程。
该理论认为,制度的变迁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制度属性和制度环境。
制度属性指的是制度本身的规则、程序和行为模式,而制度环境则指的是制度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
根据诺斯的理论,制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出现不同的变迁结果。
在有效率的环境下,诺斯认为制度能够带来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然而,在无效率的环境中,制度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冲突和不公平。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无效率的制度呢?无效率制度的存在原因1. 制度的僵化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制度的僵化。
制度的僵化指的是制度无法适应变化的需求,而过时和无法解决新问题。
例如,某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中存在着过多的繁文缛节,导致司法程序冗长而效率低下。
2. 利益集团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利益集团的影响。
利益集团是指那些能够通过制度来保护自身利益的群体。
当某个制度能够为某些群体带来特权和利益时,这些群体往往会捍卫并维护这个制度,即使它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3. 政治力量的干预政治力量的干预也是造成无效率制度存在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政治体制不完善的国家,政治力量可能会干预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导致制度失去独立性和公正性。
4. 社会文化的影响最后,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解释无效率制度的存在。
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会对制度产生影响,有时候这种影响可能会阻碍制度的有效运行。
例如,在一些社会中,仍存在着部分封建思想,导致社会正义和平等的原则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诺斯等制度经济学
博弈的可能:“达特茅斯学院案”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百度百科(360收藏)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基本上都重视对非市场因素的分析,诸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和伦理因素等,其中尤以制度因素为甚,强调这些非市场因素是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因素。
因此,他们以制度作为视角,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这一研究方法论的核心在于,不是以任何客观的指标来衡量经济活动,而是立足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经济活动。
尽管制度学派是以反对主流经济学为旗帜的,但它强调立足于个人之间的互动来理解经济活动,首先确立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起点,反对以一个确定的、总量的标准对整个经济活动作出安排的研究思路在考察市场行为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时,必须把制度因素列入考察范围。
他们强调,制度是内生变量,它对经济增长有着重大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要素,经济行为主体做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以及产权制度与国家职能,意识形态变迁的关系等问题,是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制度变迁理论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特性,启发了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效率时,把经济理论与政治理论结合起来,把政治要素作为经济运行研究不用缺少的要素分析。
制度因素在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即经济行为中的作用2、/article.asp?articleid=425822010年制度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主题发言之一2010年4月17日上午9:20—11:35,2010年制度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主题发言之一在邵逸夫馆报告厅进行。
本场主题发言由英国哈特福德郡大学商学院杰弗里•M•霍奇逊教授主持,下分四个主题。
制度和习俗的演化:一个拉马克的实验方法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院安德鲁•肖特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基于拉马克试验方法对制度和习俗的演化过程的分析。
首先,他介绍了研究制度的两种视角,一种是将制度看作规则的集合,另一种是将制度视为自发形成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即社会习俗或对社会问题全社会在行为规则上所达成的一致结果。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North's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是由诺斯(Douglass C. North)提出的一种解释制度变迁的理论。
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种组织社会结构、资源分配和权力运行的规则和约束机制,而制度变迁则是制度内部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所导致的制度调整和演进的过程。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主要通过三个关键要素来解释制度变迁:制度路径依赖、制度外部性和制度性的权力。
首先,制度路径依赖指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既定制度在变迁过程中具有惯性和稳定性的特征。
既定制度是经历了一系列相互作用和适应过程后形成的,具有持久且不易改变的特性。
尽管既定制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其内部和外部的稳定因素,使得制度变迁相对较为困难。
因此,制度变迁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和协商,通过改革和重建来推动。
其次,制度外部性是指制度与其他制度或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现象。
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制度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互动的。
制度外部性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政策和市场力量等来改变。
例如,国家政策的变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科技进步都可以对制度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制度变迁。
最后,制度性的权力是指在制度变迁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权力。
制度性的权力通常来自于各种影响制度变迁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利益集团、社会组织等。
这些利益相关者利用他们的权力来推动或阻碍制度的变迁。
除了利益相关者之外,制度性的权力还涉及到对规则和惯例的认同和遵守。
当人们对一种制度有了足够的认同和遵守时,制度变迁才能够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通过路径依赖、制度外部性和制度性的权力这三个要素来解释制度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在实践中,制度变迁需要对既定制度进行调整和重建,并通过各种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来推动。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和引导制度变迁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工具。
诺斯的经济学思想
诺斯的经济学思想思想是文明的火种,照亮真理的大道。
实践是思想的马车,在真理的大道上疾驰。
无木不成林,无火不燎原,木火思想。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里的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这里的上层建筑是指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
本期主要介绍新制度经济学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斯他1920年11月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幼年在欧洲、加拿大学习,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
1946开始从研究员、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做到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系主任。
1983 年他到圣路易大学任教,并在该校创立了政治经济研究中心。
社会职务有: 《经济史杂志》副主编,全国经济研究局董事会董事,经济研究所理事会理事,东方经济协会会长,西方经济协会会长。
诺斯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经历过多次转移,早期研究经济史和保险投行关系。
后来,诺斯的研究工作转向发展一套分析性架构,以观察区域经济的成长,研究新的经济成长理论。
主要著作《1790-1860 年的美国经济成长》《美国过去的经济增长与福利:新经济史》《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西方世界的崛起:新经济史》《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革与经济表现》《1600-1850年海运生产率变化的缘由》《西方世界成长的经济理论》假设与前提诺斯对新古典经济学有关人类行为的假定进行了批判并放宽了那些假定,在动机方面引入了思想及意识形态等内容,而在人类对环境的认知方面则强调了人类心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由此导致的认知能力的不准确性,这两方面的假定是诺斯整个制度变迁理论的重要前提。
诺斯认为“这些传统的行为假设,使经济学家未能把握住那些较为基础性的问题,社会科学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对这些假设进行修正。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与新古典传统对人类行为动机的简单认识不同,诺斯认为“人们不仅有财富最大化行为,还有利他主义和自我实施的行为”。
浅析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
266百家论坛浅析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袁凤仪天津师范大学摘要:道格拉斯·C·诺斯,是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以及与罗伯斯·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都是结合人类经济史上的具体变革进行阐述,将被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忽略的“制度”这一因素纳入到经济史学的考量范围内,从而探讨了经济的深层制度结构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经济学理论。
关键词:制度;制度经济学;经济史;经济增长一、《西方世界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内在原因《西方世界的兴起》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主要是提出了“西方世界为什么能在过去几个世纪冲破赤贫和饥饿的困扰,达到相对丰裕的生活质量。
”①的问题,并做出了回答,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同时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源所在。
”②第二部分,主要介绍900-1500年欧洲的变化,开始时,欧洲的土地充裕,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力过剩,劳动中所获得的报酬也就相应变少,农奴的谈判能力也同时下降,一方面,一些人向外扩张,涌入尚未开发的地区,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导致马尔萨斯陷阱的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也开始逆转,劳动力相对于领主的谈判能力逐渐增强,经过这一系列的演进,“庄园主——农奴”的身份渐渐地转变为“雇主——雇员”的身份,而封建制度以及庄园制度也就不能适应这其变化,被时代所淘汰。
③第三部分,则是对1500-1700年欧洲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介绍,伴随着庄园制度的瓦解,人口逐渐迁往城市居住,这就带动了产品交换的效率不断提高、交易成分的降低、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专门从事海上贸易的城市群出现,这一时期的各国的发展就要取决于制度尤其是所有权制度的差异了,荷兰与英国便是其竞争中胜出的例子。
而作者通过上述三部分内容所要揭示“西方世界兴起”的内在原因也就蕴含其中,正是作者在第一章就提出的“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诺思的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
新补1 诺思的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第一节生平与著作道格拉斯·C.诺思(1920—),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另一获奖者是福格尔)。
其翻译到国内的主要著作有:《制度变迁——美国经济增长》(又译《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年)、《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托马斯合著,1973年)、《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981年)、《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990年)。
第二节制度、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诺思认为,制度理论的框架一是产权理论,二是国家理论,三是意识形态理论。
而国家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如宪法秩序以及基本规章制度都是由国家供给的。
因而,诺思又指出:“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
”本节先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诺思对制度的界定;二是诺思的国家理论。
一、制度理论与国家模型(一)制度的含义及其特征1、制度的含义诺思认为,所谓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它是为决定人们相互经济和社会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由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等非正式约束与宪法、法令和产权等正式约束所组成。
2、制度的特征(1)作为一种人造物,制度不断向前演进与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历史都是制度发展史。
(2)制度在社会变迁中作用巨大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游戏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于它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促进交换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正如诺思所言:“制度在社会中起着更为根本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因素。
”(3)落后国家实现转型的首要前提是实现合理的制度变迁对于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发达的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国家而言,首要前提就是实行合理的制度变迁。
(二)国家理论诺思认为,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区域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
国家作为一种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一些竞争性的制度安排(如市场、企业等)。
国家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在任何关于长期社会变迁的分析中,国家的理论及模型都占据极其显要的位置。
第四章 三、诺思的制度、国家
3.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还取决于 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的方式和程度的差 异。在历史与现实中,有的国家只为产权 安排和产权变革提供“游戏规则”;有的 国家不仅提供“游戏规则”,而且还直接 参与甚至干预产权的安排与产权变革。总 的来说,取缔和禁止产权交易,致使国家 权力强制作出的产权安排是低效率和无效 率的。
(2)国家模型
把经济学理论引入国家问题分析是诺思关 于国家理论的一个特色。统治者(国家) 也是一个具有福利或效用最大化行为的 “经济人”,他们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 问题,他们也面临着潜在的竞争对手,他 们与选民是一种“交换关系”。具有一个 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统治者的国家模型具 有三个基本特征:
简要评析
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是对政 治学、行政学的国家和政府理论的极大丰 富,形成了有特色的国家理论: 1.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将经济学用于政 治学的公共选择理论至多仅仅在解释政治 决策上取得了一个初步成功。诺思的新制 度经济学把国家视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安排, 无疑为国家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角。
二、以奥古斯丁和托马斯· 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政治观
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国家和政府,国 王、皇帝是上帝之子,是上帝在人间的代 表;国家的权力以及君主的权力是上帝授 予的,从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政府)起源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国家及其政府产生以前,人 类有一个相当长的没有国家没有政府的原始社会 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依靠血缘关系作为纽带, 在氏族组织中进行劳作生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社会出现了三次实质性的大分工,并且有 了剩余产品,这样就使社会分裂为互相对立的阶 级。在阶级产生以后,社会的矛盾和纷争就不可 避免。而为了使这种互相对立的阶级不至于在无 谓的矛盾和纷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 种力量来调和矛盾,来缓和冲突。国家就是因为 这种需要才产生的。政府是履行国家职能、执行 国家权力的组织性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
作者:袁凤仪
来源:《神州·下旬刊》2018年第10期
摘要:道格拉斯·C·诺斯,是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其所著的《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以及与罗伯斯·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都是结合人类经济史上的具体变革进行阐述,将被新古典经济学一直忽略的“制度”这一因素纳入到经济史学的考量范围内,从而探讨了经济的深层制度结构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经济学理论。
关键词:制度;制度经济学;经济史;经济增长
一、《西方世界的兴起》主要内容及内在原因
《西方世界的兴起》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主要是提出了“西方世界为什么能在过去几个世纪冲破赤贫和饥饿的困扰,达到相对丰裕的生活质量。
”(1)的问题,并做出了回答,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这同时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根源所在。
”(2)第二部分,主要介绍900-1500年欧洲的变化,开始时,欧洲的土地充裕,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力过剩,劳动中所获得的报酬也就相应变少,农奴的谈判能力也同时下降,一方面,一些人向外扩张,涌入尚未开发的地区,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导致马尔萨斯陷阱的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也开始逆转,劳动力相对于领主的谈判能力逐渐增强,经过这一系列的演进,“庄园主——农奴”的身份渐渐地转变为“雇主——雇员”的身份,而封建制度以及庄园制度也就不能适应这其变化,被时代所淘汰。
(3)第三部分,则是对1500-1700年欧洲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介绍,伴随着庄园制度的瓦解,人口逐渐迁往城市居住,这就带动了产品交换的效率不断提高、交易成分的降低、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专门从事海上贸易的城市群出现,这一时期的各国的发展就要取决于制度尤其是所有权制度的差异了,荷兰与英国便是其竞争中胜出的例子。
而作者通过上述三部分内容所要揭示“西方世界兴起”的内在原因也就蕴含其中,正是作者在第一章就提出的“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
”(4)投资的激励在于确保收益能够归投资者所有,这也就是“产权保护”。
这也就反映出了诺斯强调的两个因素,第一个组织是有效率的,也就是管理;第二点则是产权的保护,这是心理上的激励。
这其中首先抛出的观点被后面的例子所证实,为其后来的《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中继续发展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主要内容与内在逻辑
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这本书中,诺斯很明确的指出“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理论上,这一理论的主要部分为:(1)产权理论,描述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制度;(2)国家理论,因为是国家规定着和实施着产权;(3)意识形态理论,解释各种不同的关于现实的观念如何影响个人对变革‘客观’环境的反应。
”(5)
首先“产权理论”,这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也是第一大基石,“国家理论”与“意识形态理论”都是为产权理论进行支持与服务的,诺斯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是经济组织的效率,而产权决定着效率,它是用来解释对于个人和团体的激励作用的,在以往的经济理论中,经常是将技术创新、规模经济视作经济增长的根源,但其实这些理论是建立在规定完善和无需实施成本的所有权的基础之上的,它们忽略了信息成本、交易费用以及不确定性,而诺斯却发现这种“有效率的”产权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这也就导致了技术进步在人类历史上缓慢的。
(6)
其次,“国家理论”所阐述的则是,国家是产权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产权的确权组织。
具体来说就是,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一些根本性的竞赛规则。
它有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规定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以便为统治者的所得租金最大化提供一个产权结构(即规定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所有权结构);另一个目标是,在第一个目标框架内,减少交易费用,以便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
(7)
三、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其实纵观诺斯的这两本书,他所强调的自始至终都是产权保护,围绕这个中心,去实现产权保护也就需要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对经济的制度约束的研究,这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是一直被忽视的,在新制度经济学之前,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决定产出即经济增长的资本存量是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知识的一个函数,新古典经济学一般不比较不同经济制度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经济学。
(8)
不过近年来,对于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也出现了不同声音,尤其是对于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提到的范例——16世纪的荷兰和英国。
其认为,在16世纪以前,荷兰与英国这两个国家缺乏比较完善的大型制度,直到16世纪以后,民族国家制度、税收制度、官僚机构等完善的制度群才逐渐成型,尤其是英国,由于习惯法的传统,私有产权制度的现代化改造一直趋于缓慢,所以在国家兴起时,产权制度还没有能够完全起到它应有的保护作用,法国、葡萄牙、西班牙都是在制度的作用下,国家开始兴盛,这也就说明诺斯的这套理论并不能普遍适用于主流国家,那么制度经济学思想的核心产权理论也就有待商榷。
(9)
注释:
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道格拉斯·C·諾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13页。
赵文强:《欧洲国家的崛起——《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论坛,2016年8月第8期,第149页。
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5页。
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页。
师俊伟:《《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中诺斯的制度变迁思想》,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4期,第264页。
钟树杰:《制度是一种生产力——读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唐山学院学报,2014年3月,第27卷第3期,第21页。
杨占营,周晓丽:《诺斯的新经济史观述评——兼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比较》,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0页。
杨英:《大型制度与西方世界兴起——诺斯理论的解释虚弱与替代解释的提出》,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19-20页。
作者简介:袁凤仪(1993.7),女,山东省德州市,汉族,硕士,世界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