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纪诗人T.S艾略特
艾略特
华盛顿大学
• 1906年,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受业于欧 文·白璧德和哲学家桑塔亚纳.还学习了法,德,拉丁,希 腊等多种语言,广泛涉猎文学,宗教,历史,东方文化等领 域. • 1908年,从阿瑟·西蒙斯《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中 了解到象征主义文学,开始走上象征主义文学的创作道 路。 • 1909年大学毕业,进研究院研究哲学,开始研究生课程。 • 1910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赴巴黎大学研究伯格森 的哲学,同时广泛接触了波德莱尔,马拉美,拉福格等 诗人的作品。 • 1911 年,春夏期间游历欧洲 , 先后访问伦敦 , 慕尼黑 , 和 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秋天,回到哈佛大学准备学位论 文, 研究意大利哲学家梅农,新黑格尔派哲学家布拉德 雷的认识论,并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
西敏寺大教堂
In my begin特(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 • 1888 年 9 月 26 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 个大砖瓦商家庭。祖籍英国,曾祖是英国默塞特郡 东科克地方的鞋匠,1670年移居美国波士顿。 祖父威廉( William Greenleaf Eliot )毕业于 哈佛大学神学院, 1857 年创办华盛顿大学, 1872 年 任校长。 父亲亨利( Henry Ware Eliot )毕业于华盛顿 大学,喜欢绘画,曾先后担任一家制砖公司的财务 主管和总裁。 母亲夏洛蒂( Charlotte Chauncy )出自名门, 热爱慈善事业,极有文学天赋,在一些教会报纸杂 志上发表过诗歌。 他的家庭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一直保持着新 英格兰加尔文教的传统。
• •
•
• • • • • •
1913年,任哈佛大学哲学系助教。 1914年去德国,因一战转赴伦敦, 凭借着获得的希尔顿 旅行奖学金入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完成了有关布拉 德雷的博士论文 . 在牛津大学期间与庞德相识 , 并成为 终身的好朋友. 1915 年,庞德力促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现代诗 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 。 同年与英国姑娘维维恩结婚。 1917年,任先锋派杂志《自我主义者》副主编 1919年,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圣林》出版。 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特到瑞士疗养。 1922—1939任文学评论季刊《标准》(Criterion)主编, 1925年任费伯出版公司的编辑,从此一直在这里工作。 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参加英国国教. 1939年,维维恩的精神分裂最终导致两个人分居。
TS艾略特(TS
伍尔芙是投河自尽的。她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 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一条河流(欧 塞河,River Ouse)里面。她在给她丈夫的遗书中写道: “我感觉我快要疯了。我不能让这样可怕的情况继续下去 了。我恢复不了健康。我听到一些声音,这让我不能够全 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我和它斗争过,但是却再也不能够 继续了。我将我的欢乐归功于你,但是现在这些欢乐却再 也不能继续了。在今后我也将不会再打扰你的生活了。”
第三章《火诫》
IV. Death by Water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
V. What the Thunder Said 第五章《雷霆的话》
2021/4/6
3
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1882年 1月25日 - 1941年 3月28日)
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出生于 伦敦的伍尔芙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 。
2021/4/6
5
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lf ) 作品小说 :
远航(The Voyage Out) (1915年) 时时刻刻(Night and Day) (1919年) 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 (1920年) 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 (1925年)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 (1927年) 奥兰多(Orlando: a Biography) (1928年) 海浪(The Waves) (1931年) 岁月(The Years) (1937年) 幕间 (Between the Acts) (1941年) 随笔 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 )(1929)
艾略特,T.S.
四、观点: 他声称自己“文学上是古典主义 者,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 国天主教徒”。
1、文艺观点:
a、非个人化。在《传统与个人 才能》中他强调,诗人的创作是一 种智性活动,应该隐匿个人感情的 流露。他说: “ 诗不是放纵感情, 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 是逃避个性。” 即是说诗歌流露的感情应该是 “非个人化”的,应该具有人类共 通的智性和理念。
大量的典故,引用36个作家、 56部作品和6种外文,比喻、暗示、 联想、对应等象征主义手法及意 象叠加,时空交错等。
大胆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 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 古与今杂糅、虚与实融汇的手法, 使得诗歌高度的抽象化、哲理化有 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丰富了诗歌 的表现手段,拓展了诗歌的思想内 容。
一战爆发时,他在牛津大学研 读希腊哲学,1916年完成论述英国 新黑格尔派哲学的哈佛大学博士论 文。 1915年是他人生道路的重大转 折:放弃哲学研究,转向诗歌创作 和文学批评。
定居伦敦,起初教拉丁文与法 文, 1919 至 1922 年任银行职员, 同时担任《自我中心者》杂志副编 辑。1922 年起出任有世界影响的文 学评论季刊《标准》编辑,直到 1939年停刊。自 1925 年起至逝世, 兼任费柏出版公司董事。 1927年加入英国国籍和英国国 教,1952年后任伦敦图书馆馆长。
诗歌把西方社会的堕落归之 于人的“原罪”,把恢复宗教精 神,当作拯救西方世界和现代人 的灵丹妙药,反映出诗人思想上 的保守。
艺术上,这是一首具有借鉴 价值、值得认真研究的杰作。 风格多样,表现手法不拘一 格,糅和了象征主义、意象主义 和玄学派的一些特点。
诗中陈述与咏叹,抒情与讽 刺,描绘与警句,庄严典雅的诗 句与滑稽可哂的市井俗语,交织 穿插为五彩缤纷的景象。
艾略特名词解释
艾略特名词解释
艾略特是指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和文学家 T·S·艾略特(T.S. Eliot)。
他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歌、戏剧和批评领域都有重要贡献。
艾略特的作品风格独特,富有象征主义和抒情性。
他的诗歌作品以复杂的叙事结构、多层次的象征和密集的文化、历史和宗教引用而闻名。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无人之地》(The Waste Land)和《四个四重奏》(Four Quartets)等。
此外,艾略特还对文学批评和文化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批评作品《传统和个人天赋》(Tradition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等对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还参与编辑文学刊物《黑山评论》(The Criterion),为推动现代主义文学发展作出了努力。
总的来说,艾略特是20世纪文学中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文化理论对现代文学和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
T_S_艾略特_荒原_的认知诗学解读
069 T 1S 1艾略特《荒原》的认知诗学解读陈阳芳■基金项目:本文系梧州学院2009年科研项目“T 1S 1艾略特《荒原》的认知诗学解读”(项目编号:2009D011)。
T 1S 1艾略特是欧美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的大师,是20世纪西方的诗魂。
他的《荒原》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学术界对《荒原》的解读和论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然而,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荒原》,国内还是很少见。
认知诗学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系列理论,为具体文本的分析和阐释提供新方法。
(刘文,2007:189)一、认知语言学的注意观与《荒原》的“碎片”认知语言学的注意观(attenti onal vie w )认为,我们用语言表达的实际上只反映了事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那部分。
(温格瑞尔,2009:3)文学家把这种注意观发扬到了艺术的高度。
在《荒原》中,全诗肆意地“省略了起连接作用的环节”,甚至是情节,而只描写了引起诗人注意的片段和场景,并以先锋的艺术形式拼接起一组组令人眼花缭乱的“碎片”。
整首诗“场景变换突兀,意象纷乱似无联系,并且彻底打破了时空观念,在古代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和现代女打字员之间,在混乱的欧洲到遥远的东方之间随意跳跃。
”(曾繁仁,2003:315)造成诗歌表面上杂乱无序、晦涩费解的深层原因是诗人在诗学理论上的创新:诗人放弃了传统诗歌可循的秩序和逻辑,代之以想象中的逻辑和秩序,这种“想象的逻辑”“忽略了起连接作用的环节”。
(转引曾繁仁,2003:315)艾略特运用“碎片”来拼凑《荒原》是诗歌的主题使然。
《荒原》描写的是现代人颓废的精神荒原。
根据我们对“荒原”的理解,颓废的精神荒原必定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秩序可言的,这就决定引起诗人注意的是杂乱无序、毫无逻辑秩序的“碎片”,是《荒原》的内容决定了其结构形式。
这样的结构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身临其境一般在荒原上漫步。
二、心境对认知的影响与“客观对应物”理论在《荒原》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当人们抑郁时不愉快的记忆就会在脑子里不断冒出来,人们也会更加负性地看待他们自己以及他们身边的世界。
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共3篇
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共3篇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1T.S.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非个性化”和“秩序意识”。
这种特殊的文学风格,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文学风格的一大特点。
艾略特认为,人类存在于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中,他们的生命没有价值,个人的情感和个性是没有意义的。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被抽象化,并且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令人感到孤独的气息。
例如在《荒地》中,艾略特描写了一个被废弃的城市,描述了现代生活中的荒凉和孤独感。
他用冷静的语气描写了一个荒凉的世界,人类在这个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孤独,失去了自我,成为了机器一样的存在。
通过这种写作方式,艾略特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类境遇的思考和洞察。
同时,艾略特的作品也展现了强烈的“秩序意识”。
他关注社会的规范、道德、传统和历史等方面,认为这些要素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和秩序,这也是他对现代社会的批评和反思的重要方面。
在《荒地》中,艾略特描绘了一个现代社会的图景,其中充满了无序和混乱。
他指责了人类丧失了对历史和传统的理解和重视,而这就是道德崩溃和文化瓦解的原因。
他认为人类需要重新找回秩序感,对传统和历史进行反思和认识,以重建秩序和价值的体系。
总的来说,艾略特的作品展现了非常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们能够深入探讨人类的根本问题,并且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他的作品凝聚了对生命的探索、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秩序的追求,这些也是他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重要贡献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洞察,还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作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深入思考人类的根本问题。
同时,他注重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的建立,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作为一位文学巨匠,艾略特的作品将会在未来继续影响和启发人们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2 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T·S·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是20世纪英语诗歌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同时也彰显出其强烈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
艾略特
艾略特T·S·艾略特(T. S. Eliot)是诗人、评论家、剧作家,现代西方开一代诗风的先驱。
1888年9月26日,艾略特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他家境殷实,且富有文化氛围。
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父亲是个殷实的商人,母亲亦出生于名门望族,曾从事诗歌创作。
七八岁时,他进了一所地方学校。
1898年秋又转到史密斯学院,他在这里学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英文和远古史,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同时还主编《火旁》杂志,毕业时获得了拉丁文学奖。
1906年6月,他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还选修了英、法、德及古希腊各国文学以及中世纪历史、比较文学、东方哲学与宗教等,他的老师中有著名的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璧德和美学家桑塔那那,艾略特受新人文主义者白璧德的反浪漫主义观点影响很深。
这期间,他开始了诗歌创作。
1908年,他阅读了《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一书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拉福格的诗歌。
1910年,艾略特去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听过柏格森的哲学课,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和马拉美等作家的象征派诗歌。
1911年,艾略特又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
1911年十月,他在哈佛攻读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哲学。
1914年,他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去德国。
不久,他又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撰写博士论文《经验和知识的目的:布拉德雷的哲学》。
1915年开始定居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并在海格特学校教拉丁文和法文。
1915年,他和埃兹拉·庞德相遇,庞德力促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现代诗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
这一年他和有些神经质的英国姑娘维芬结了婚。
为了生计他只得到一家中学任教,年薪仅140英镑。
1917年,他在罗厄茨银行找到了工作,不久又在《利己主义者》杂志做编辑,1919年,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圣林》出版。
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待到瑞士疗养。
在疗养院里,他完成了《荒原》。
艾略特,T·S.
艾略特,T·S.艾略特。
T·S.。
艾略特。
T.S.。
男。
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先祖是英国萨默塞特郡东科克地方的鞋匠。
英国诗人。
批评家。
中文名,艾略特。
国籍,英国。
职业,诗人。
批判家。
正文。
英国诗人。
批评家。
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先祖是英国萨默塞特郡东科克地方的鞋匠。
1670年移居美洲波士顿。
他的祖父迁至圣路易斯。
创办华盛顿大学。
1872年任校长。
父经商,母夏洛蒂·斯特恩斯是诗人。
他的家庭一直保持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的传统。
1906至1910年。
艾略特在哈佛大学攻读哲学。
并受到新人文主义者巴比特的影响。
其后去法国。
在巴黎大学听柏格森讲哲学。
接触到波德莱尔。
拉弗格。
马拉梅等象征派诗歌。
并以其书评著称。
从20年代起直至去世。
他一直任费柏出版社董事。
1948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
政治上是保皇派。
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他从1909年起发表诗歌,先后出版《诗歌》。
《诗集》。
《四个四重奏》。
《诗集》。
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歌。
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
形象具体准确。
思想和感情融合。
用联想和暗示为联系。
反映了2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
艾略特到了30。
艾略特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脱的情绪。
早期诗歌中最重要的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写上流社会一个庸碌的青年在求爱途中的矛盾心理;《一位夫人的写照》写上流社会妇女生活的空虚;《小老头》通过一个老头子的独白描绘一种空幻的感受。
这些诗歌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前后英美上层社会人物的精神空虚。
贫乏和绝望。
《荒原》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
全诗分5章。
在第一章《死者葬仪》里,诗人以荒原象征战后的欧洲文明。
它需要水的滋润。
需要春天。
需要生命。
而现实则充满了庸俗和低级的欲念。
既不生也不死。
第二章《对奕》对照上流社会妇女和酒吧间里下层男女市民的生活。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论T·S·芰咯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冯文坤+内容提要: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
但在现代西方文论中,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在他看来,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所要消解的正是人类中心论泛滥之下的人的此在与历史的二分对立,所要建立的是人与历史共时的和伴随性的相互响应。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历史意识传统个人艾略特在1931年评论道:“当我写完那首名为《荒原》的诗歌时,一些对之颇为赞赏的批评家说,我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幻灭’,这纯属无稽之谈。
也许我替他们表述了他们自己遭遇幻灭的感觉,但那并非我的旨意所在”(转引自桑德斯784)。
诗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作品代表了~个时代的声音,不愿承认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这一态度直接与他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有关。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张扬个性作为立足点展开文学批评。
但艾略特却提出“非个入化”理论。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他的“非个人化”呢?我们必须弄清楚艾略特“非个人 化”理论的真实意图。
艾略特所要确立的,是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而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在艾略特看来,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
在此前提之下,艾略特“试图界定和规定历史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而首要的是丈学传统”(引自桑德斯786)。
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认为:“没有哪位诗人,也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独自拥有完整的意义。
”他还认为,由诗人生活中的特殊事件激发的个人情感.并不能有利于创作出“不寻常的和有趣的”诗。
与更大的传统相比,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外国文学T·S·艾略特概述.
1915年初,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 艾略特认识了舞蹈家薇薇安· 海伍 德(Vivien Haigh-Wood),他 迅速的被迷住了,两人于当年的 六月结婚。艾略特的父母对此感 到震惊,当他们知道了薇薇安一 长串感情史及精神病史后更是深 深的困扰,这场婚姻使整个家庭 濒于破裂,但也无可置疑的开创 了艾略特的英国生活。
(Thomas Stearns Eliot)
T· S· 艾略特
一、概述
T· S·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国著名现代派诗 人和文艺评论家。1908年开 始创作。有诗集《普鲁弗洛 克及其他》、《诗选》、 《四个四重奏》等。代表作 为长诗《荒原》,表达了西 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 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作品。1948年 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 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
二、生平简介
艾略特1888年9月26日出生于 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他的家 境十分优越,父亲是公司总裁, 母亲原是教师,后成为一名志 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艾略 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十六岁 之前,艾略特在圣路易斯的史 密斯学院学习。
1905年的秋天,艾略特进入哈佛 大学,受一些教授的影响,艾略 特开始关注起白璧德(Irving Babbitt)及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对他影响最深的 是西蒙斯(Arthur Symons)的 书《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 艾略特最后获得了比较文学的学 士学位以及英国文学的硕士学位。
这个时期发表的诗作有《J.阿尔弗雷德· 普 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哭泣的 姑娘》(1917)《小老头》(1920)《夜 莺声中的斯瓦尼》(1918)《在餐馆里》 (1920)等。这些作品力图表现现代西方 社会的空虚、丑陋和堕落,刻画现代人深 刻的精神危机。其中反响较大的是《普鲁 弗洛克的情歌》。
T.S.艾略特
• 我老了…我老了…
• (福斯塔夫:英国没有上绞架的好人不到三个, 其中一个是胖子,而且在变老。)
• 我将要把我的裤脚卷得高高了。
• (当时,卷裤脚被认为是时髦的)
• 我将我的头发往后分?我真敢吃桃子?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当时,往后分头发也被视作放荡不羁)
• 我将漫步在海滩上,穿着白法兰绒裤子。
• (这几句表明,普已经开始安于他扮演的角色)
创作分期(3个时期)
• 1、第一时期,1915-1922,——“通向《荒 原》的历程” • 主要作品:《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 《诗集》(1919)《阿拉· 鲍斯· 普雷克》 (1920) • 思想上感应一战前后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 精神虚脱和心灵紊乱,大都否定现实,彷 徨忧郁 • 诗歌韵律和韵脚上仍沿袭传统
现代爱情之歌—— 杰· 阿尔弗莱特·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 • • • • • 题词: “如果我认为我的答复是 说给那些将回转人世的人听的, 这股火焰将不再颤抖。 既然没有活着离开这深渊, 我可以回答你,不用担心流言。”
• 那么让我们走吧,我和你(?), • 当暮色蔓延在天际 • 像一个病人上了乙醚,躺在手术台上;
(此比喻类似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所谓的“暴 力的联结”,即把两种表面上看来无甚关系的东 西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发挥,让读者去思考其内 在的相似性。此处,“暮色”作为时间概念“上 了乙醚”,表明时代病了,包括叙述人,需要手 术,也解释为从此刻始,普的思想如上了麻醉药 的病人。)
• 让我们走吧,穿过某些半是冷落的街, • 不安息的夜喃喃有声地撤退
• 我们在大海的房间里逗留, • 那里还仙女佩带红的、棕的海草花饰, • 一旦人的声音惊醒我们,我们就淹死。 (最后一节中,主人公仍然没有逗留在女友 的客厅,而是在“大海的房间”,那里海 仙女围着他,这当然只是梦或幻想。“人 的声音惊醒我们”,醒了就意味着回到现 实,而现实却要把“我们”淹死)。诗人 突然在最后不用“我”而用“我们”指称, 显然具有象征和普遍意义。
t.s eliot
一、死者的葬礼 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 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让春雨 挑动着呆钝的根。 冬天保我们温暖,把大地 埋在忘怀的雪里,使干了的 球茎得一点点生命。 夏天来得意外,随着一阵骤雨 到了斯坦伯吉西;
曾获得英国女王授予的“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德国的“汉萨—— 歌 德奖”,意大利的“但丁金奖( Dante Award)”。
艾略特在后期转入戏剧(drama)创作,他认为“诗人应该做个对社会有用 的人”。1939年《宫廷团聚(Reunion Palace)》代表艾略特的戏剧日益完 善。
艾略特 T.S. Eliot
Amphibious Poet两栖诗人
美国人。在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学习哲学(Philosophy)和梵文 (Sanskrit )
1914年到达英国开始从事诗歌创作.1922年发表长诗《荒原》,引起很大震 动,成了现代诗歌的一个里程碑(milestone )。
我们躲在廊下, 等太阳出来,便到郝夫加登 去喝咖啡,又闲谈了一点钟。 我不是俄国人,原籍立陶宛,是纯 德国种。 我们小时侯,在大公家做客, 那是我表兄,他带我出去滑雪撬,
And I was frightened. He said, Marie, Marie, hold on tight. And down we went. In the mountains, there you feel free. I read, much of the night, and go south in the winter. What are the roots that clutch, what branches grow Out of this stony rubbish? Son of man, You cannot say, or guess, for you know only A heap of broken images, where the sun beats, And the dead tree gives no shelter, the cricket no relief, And the dry stone no sound of water. Only There is shadow under this red rock, (Come in under the shadow of this red rock), And I will show you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either Your shadow at morning striding behind you Or your shadow at evening rising to meet you; 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
诗人艾略特是谁
诗人艾略特是谁T·S·艾略特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判家,是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诗人艾略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人艾略特的简介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原籍美国,后加入英国国籍。
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最大的代表,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的诗人和评论家。
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也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1948年,艾略特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也因此确立了他最伟大英语诗人和作家的地位,艾略特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1956年在伦敦逝世,其作为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在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
艾略特的主要作品有《荒原》、《烧毁的诺顿》、《四首四重奏》、《神圣的树林》、《家庭聚会》等。
艾略特的生平简介T·S·艾略特1888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
T·S·艾略特在194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
艾略特的祖父是一位牧师,他曾经担任了大学的校长,父亲是经商的,母亲是一位诗人,写过很过宗教诗歌。
艾略特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还接触了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也十分有兴趣,曾经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
1914年,艾略特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诗人庞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他就来到英国,并定居在了伦敦,先后做过银行职员和教师等职业。
1922年,T·S·艾略特创办了文学评论季刊《标准》,担任了主编,一直到1939年才辞去。
艾略特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在1922年T·S·艾略特所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名誉,并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也被认为是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t.s.艾略特 的诗 preludes
T.S.艾略特的诗Preludes一、概述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英国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意境、独特的结构和严谨的语言而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诗集《Preludes》被誉为其代表作之一,被视为现代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T.S.艾略特的诗集《Preludes》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艺术成就。
二、诗集概述《Preludes》是T.S.艾略特在1910年至1911年间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四首诗,分别以Roman numbered序号命名为Prelude I至Prelude IV。
这组诗歌在表面上看是描写了城市生活的景象和人们的心理状态,但在更深层次上,艾略特通过这些诗歌,探讨了现代社会的虚无和庸俗,以及人们在其中的迷失和苦闷。
三、Prelude IPrelude I表现了城市的清晨景象,描绘了街道上的行人、灯光和炉火的烟雾。
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艾略特创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似乎暗示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沉闷和孤寂。
诗中的“morning”、“wasteland”、“grimy scraps”等词语,都为这种氛围的营造增添了分量。
四、Prelude IIPrelude II继续了Prelude I的主题,描写了城市生活的种种庸俗和繁琐。
诗中的“sordid images”、“dull tom-toms of the street”等形象描绘,都为城市生活的陈腐和苦闷增添了一抹阴影。
而在诗歌的结尾,艾略特则通过“flickering”这个词语,暗示了城市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一丝希望。
五、Prelude IIIPrelude III是这组诗歌中最长的一首,也是最充满哲思的一首。
诗中通过对城市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空间的反思,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虚无和人们的迷失。
其中,“evenings of insidious intent”和“smoke in the 本人r”等词语,都为这种虚无的氛围增添了深厚的色彩。
T.S-艾略特
认识论和悲观主义的不可知论。 • 艾略特的文艺观。艾略特的"
客观对应物"理论将诗看成是 一种象征 • 《荒原》展示了战后西方文明 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 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 和绝望。 • “荒原”一词已超出文学的范 围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象征。
2021/4/9
7
(1)思想内容
• 共分为五章。 •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共76行。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无异于出殡,而葬
仪的意义又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救。 • 第二章:对弈,共96行。这一章通过征引莎士比亚、维吉尔、威尔顿
和奥维德的作品,将人类昔日的昌盛和今日的颓败加以对照,突出了 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境地。 • 第三章:火诫,共139行。写泰晤士河畔的今昔对比,伦敦各种人物 猥琐无聊的生活。 •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仅10行。这一章写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 • 第五章:雷霆的话,仅10行。表达了吠陀经里的说教,规劝人们要施 舍、同情、克制,这样才能得到平安。这是解救荒原的最后希望。
3
二、主要作品
·诗歌: 《诗集》《荒原》《诗集》《圣灰星期三》《老负鼠的猫经》《焦灼的
诺顿》《四个四重奏》 ·散文: 《圣林》《安德鲁·马维尔》《但丁》《诗与剧》 ·剧本 《岩石》《大教堂中的谋杀》《家庭聚会》《鸡尾酒会》《老政治家》
2021/4/9
4
三、代表作——《荒原》
• 《荒原》,艾略特的成名作和 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现代英 美诗歌的里程碑,是象征主义 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表 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 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T·S·艾略特与荒原
2021/4/9
李梦梦 汉语言文学二班 学号:01010902101Fra bibliotek一、生平
国外著名现代诗
国外著名现代诗国外的现代诗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主题和风格。
以下是一些国外著名的现代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1.T.S.艾略特(T.S. Eliot):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
代表作包括《荒原》("The WasteLand")和《四个四重奏》("Four Quartets")。
这些作品以其复杂的象征、深邃的主题和创新的技巧而著称。
2.帕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智利诗人,以其浪漫和政治诗歌而闻名。
他的作品包括《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Twenty Love Poems and aSong of Despair")和《地球上的奥德赛》("CantoGeneral")。
3.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他是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人物,以其关于非裔美国人生活和斗争的诗歌而知名。
代表作如《梦想推迟》("Harlem" 或 "A Dream Deferred")。
4.西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普拉斯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以其深刻的个人主题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而著称。
她的代表作包括诗集《玻璃罩》("The Bell Jar")和《爱尔兰蜡烛》("Ariel")。
5.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作为垮掉派运动的领军人物,金斯堡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政治和个人自由的主题。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长诗《嚎叫》("Howl")。
6.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虽然更著名于戏剧,贝克特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歌通常反映了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的主题。
这些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不仅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高度的声誉,被广泛研究和赞赏。
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写作
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写作T.S.艾略特认为,“非个人化”是诗歌艺术取得成功、达至完美境界的保证,因而在诗歌写作中极力加以实践。
但是,诗人个人的情感、观点等“个人化”因素要想完全排除在诗歌之外又绝非易事,也绝不可能。
所以,在艾略特的诗歌写作中,尤其是在《荒原》的写作中,明显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贯彻与背离的张力。
美国诗人、文论家T.S.艾略特诗论的核心是“非个人化”。
艾略特认为,诗歌艺术传达的应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与经验,而不是诗人自己的个性、经验、情绪等个人化因素。
“非个人化”是诗歌艺术取得成功、达至完美境界的保证。
艾略特说:“诗歌不是感情的宣泄,而是对感情的摆脱,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摆脱。
”[1](P21)“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意味着持续不断的自我牺牲、持续不断的个性的消亡。
”[1](P17)艾略特的这一主张提出于1917—1923年间,而其诗歌名篇《荒原》的写作也正处于这一时期,所以,学术界一般认为,《荒原》正是这种文学观念的体现。
现代心理学证明,创作者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个人化因素与文学作品的主旨倾向,乃至文本的结构状况等不可能不发生关系。
作者在创作中虽然企图摆脱自己的情绪,以便能够以一种局外人的超然状态来处理材料、控制创作流程,但事实上,该企图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并不符合创作实际。
文学作品源于作者的心灵,它也只能是作者心灵的反映。
所以,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很难得到完整、彻底的贯彻。
作家进行创作,意识与无意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已被现代创作心理学所证明的事实。
艾略特《荒原》的写作情况实际上也应该是这样。
个人化是无意识的,而非个人化则是有意识的。
个人化决定了诗歌的基本思想、情感走向等内容性因素,而非个人化则成就了诗歌的材料处理方式以及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创造等形式方面的营构。
所以,在《荒原》的写作中,明显地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贯彻与背离的张力。
t. s. eloit的文体特征
T.S.艾略特的文体特征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与其独特的文体密不可分。
艾略特的文体特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碎片化的叙事在艾略特的作品中,碎片化的叙事是其鲜明的文体特征之一。
他善于利用断裂的语言和情节,将不同的意象和情感碎片拼凑在一起,使得诗歌呈现出一种异质、多元的叙述结构。
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包容性和复杂性,还使得读者不断感受到文本的多重解读可能性。
2. 压缩的语言艾略特的诗歌以其密集、紧凑的语言著称,这种压缩的语言使得他的诗作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艾略特擅长利用简洁而有力的词语和形象,创造出极具张力和震撼力的文本氛围。
这种压缩的语言不仅在形式上增强了诗歌的紧凑感和节奏感,还在文本语义上使得读者能够在凝练的语言中找到更多的意蕴。
3. 多重叙述层面艾略特的作品往往具有多重叙述层面,这一文体特征使得他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意义和情感。
他善于通过交叉叙述和叠套叙述的方式,创造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本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不断探寻和发现新的内涵和联想。
多重叙述层面也增强了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读者面临更多的文本解读选择和可能性。
4. 对传统文学的回应与变革艾略特的文体特征还包括对传统文学的回应与变革。
他善于运用传统文学形式和题材,如古典神话、圣经故事等,同时又在其中加入现代主义的元素和价值观,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生命力的新作品。
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回应与变革,艾略特不仅扩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和可能性,还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诗歌与戏剧的交融艾略特的文体特征还表现在诗歌与戏剧的交融。
他善于将剧场性的场景和对话融入诗歌中,使得他的诗作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叙事氛围和情感张力。
艾略特的诗作中常常出现戏剧性的对话、情节和角色,这种文体特征使得他的诗歌更具现场感和亲身感,给读者带来更直接、更生动的阅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诗人对艾略特诗歌创作的影响,依靠主、客观融为 一体的形 象 来 表 现 他 所 要 传 达 的 某 种 象 征 性 意 义,这也是艾略特后来提出的“客观对应物”概念 的本质含意。这首诗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诗人 创造性地运用具体而又新鲜的意象来传达微妙而 又难以言表的感觉,这也是艾略对英国17世纪约 翰·邓恩(JohnDonne)等玄学派诗人推崇备至的 原因。意象的使用是表达深奥思想内容最为经济 的手段或方式,如果运用得当,表面矛盾、不谐和 的意象被认为是一种表达深刻复杂思想的最为精 彩、最为简练的语言形式。《情歌》的深刻内涵从 相互作用的意象中戏剧化地渐渐显现出来,并通 过多重的比照、变形的引语和晦涩的暗喻的运用 得到深化。艾略特刻意省略所有仅仅起到连接和 过渡作用的字词和句子,意象直接并置,不加任何 解释,目的在于从整体上突出他所期望的传达给 读者的信息,例如:“在客厅里女士们来回地走,/ 谈着画家米开朗基罗”巧妙地再现了当时那种崇 尚浮华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表现出附庸风雅成了 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另一组表现百无聊赖的生 活场景的意象暗示出普鲁弗洛克把生命浪费在毫 无意义的 事 情 上,诸 如“ 在 别 针 下 趴 伏 ”,“ 让 我 被钉在墙上扭动不休”准确地把人物的精神痛苦 状态传达给了读者,不加修饰的隐喻和复合意象 的运用与其他结构因素一起构成了一种非常经济 的表达方式,极大地强化了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斯(JamesJoyce1882 - 1941)一 样,无 与 匹 敌。 艾略特的作品无论在主题还是在创作技巧方面都
全面展示了现代派艺术的精髓,他的诗歌理论和
实践不仅深刻阐明了什么是现代派诗歌,而且在
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学的品味。他的早
期长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TheLoveSongof J·AlfredPrufrock”,1911)已明显表现出了现代 派诗歌 的 很 多 重 要 特 征,1922 年 发 表 的 代 表 著 《荒原》(“TheWasteLand”,1922)在西方引起了 一场“诗歌革命16 [作者简介]徐明(1957-),男,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张钧(1965-),辽宁锦州人,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100·
对现实的真实反映。他们主张不拘形式地自我表 现西方现代人的矛盾性、复杂性、多变性。
现,表现就是一切,而人们普遍认为高于其他艺术
是,它们形象地从多个角度再现了肮脏丑陋的现 有辛辣的讽刺意味。“重大的问题”在全诗中反
实世界,为精神瘫痪的灵魂提供了最为恰当的舞 复提出,而 所 问 的 问 题 却 总 是 那 么 琐 碎、荒 谬:
台。诗人熟练地运用蒙太奇手法,给读者以强烈 “是否由于衣裙的香气/使得我这样话离本题?”,
的感官印象,同时也运用精心设计的意象片断来 “我将把头发往后分吗?我可敢吃桃子?”所有这
2005年第3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 2005
总第215期
Journalof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um No.215
=============================================================
对时间概念的新认识使得现代派文学成为可 能。现代派作家不得不突破传统的物理时间概念 和地理空间的局限以便表现人物复杂隐蔽的精神 世界。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逻辑学家和科学家 扭曲了现实或者说他们把现实简单化了,因此他 建议作家应当凭借直觉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忘
·102·
却逻辑、时钟、情节和关于人物的所有传统概念。 《情歌》正是这样成就的一段人物内心的独白,也
当然,单个的意象往往只能在全诗的上下文 中才能获得其特有的价值,即不是通过其抽象的 内容来判断其含义,而是根据其与其他因素之间 的关系来确定。当代生活和神话传奇等的意象与 各种声音和文学典故交织在一起,在《情歌》中形 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派作家一般强调运 用具体感官意象来直接传达体验,他们特别借助 于对文学、历史及宗教的典故引用以期达到一种 过去与现实的联系。《情歌》中广泛涉及但丁、莎 士比亚、赫希俄德、安德鲁·马维尔的作品以及《圣 经》,一个如此构思的作品也许超越了时空,艾略 特在这首诗里对时间的处理也很能够体现现代派 诗歌的典型特点。
动态模式下实现的,需要读者来挖掘出内在的结 构。艾略特用生动而具体的感官意象、象征进行
作技巧的革新,推动了20世纪英语诗歌的发展, 虽然对意象派运动与现代英语诗歌的关系至今仍
创作,但在用感官印象、意象表现现实时,他与早 然是专家学者们争论的主题之一。艾略特早年在
期象 征 主 义 诗 人 有 着 显 著 的 不 同,他 认 为 庞 德 伦敦结识了庞德并深受其影响,庞德早期的美学
象派诗歌的艺术技巧,从单纯的意象的使用,发展 一事实。引自中世纪著名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
为多层意象的叠合,并且从一个意象派生另一个 的引子暗示出一种古典的庄严与这个现代社会的
意象,使诗歌形成了一个多棱镜,以适应折射反映 猥琐之间的强烈对比,如诗中反复出现的“在客厅
复杂的主客观世界的需要。叠合的意象比比皆 里女士们来回地走,/谈着画家米开朗基罗”更具
就是这样一首诗作。这首诗开篇显得非常突兀, 为她们会为我而唱歌。”当然,这首诗中的声音和
乍读这首诗,我们不禁会感到困惑,要问“这是在 语调的变化需要读者细心体会,这种语气上的转
说谁、说什么?”而在这首诗里却根本没有解释或 换与多变从另一个角度也恰好反映了现代派诗人
说明,而且还有更多模棱两可的诗句。然而,诗人 要与传统背道而驰的反叛精神。
(EzraPound)等意象派诗人过分强调感觉意象的 思想对艾略特的诗歌创作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影 排列、堆砌,给人一种“任意、零碎、混乱”的感觉, 响, “通过他自己的诗,也通过他一整套文论,艾略
因此,他主张用象征表现“永恒性”、 “整体性”和理 性抽象。从《情歌》中,我们能感受到外部世界和 人物内在精神状态的相互关系,即所谓的“客观对 应物”与“特定情绪”的对应关系,一个个鲜活的意 象连接形成了诗歌的整体,诗人把似乎零碎混乱
现代派文学作品中,叙述角度、声音、语调的
形式的诗歌最能使人感受到现代主义艺术的诸多 转换极为普遍,《情歌》也不例外。只有把握了这
特质。因此,要认识现代派文艺作品的特点,我们 首诗在声音和语调上的微妙变化,才能更好地理
首先要从零散中看出整体,与传统作品相比,现代 解和欣赏这首诗。在诗篇开始时,说话者的语气
一部典型的现代派作品往往似乎是漫不经心 我可有勇气/搅乱这个宇宙?”最终在诗歌的尾声
地开始,不加解释地展开,然后戛然而止,没有结 处,说话人的声音、语气听起来却完全是听天由
构上的启承转接,似乎只是以看似互不相干的片 命、绝望无助的:“不!我不是哈姆雷特王子,当
断构成,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情歌》) 也当不成”,“呵,我变老了我变老了”,“我不认
特把现代主义传播到世界上一切对诗歌革新有憧 憬、有实践的地方。”[3](P613)虽然艾略特从来就不 是一个纯粹的 意 象 派 诗 人,但 庞 德 和 I· A·理 查 德兹以及批评家 T·E·休姆的创作主张和美学思 想确实使他受益不少。《情歌》不仅在生活化语言
的感觉印象拼成了一个新的整体,以此来暗示、表 的运用上和在自由体诗的创新方面反映了意象派
个四重奏》(“FourQuarters”,1943)艺术技巧高 超,语言流畅,节奏感强,被西方评论者认为是艾
略特诗歌 的 顶 峰。1948 年,由 于“ 对 当 代 诗 歌 做 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贝尔
文学奖和英王“劳绩勋章”,1955年,又获得了“歌 德奖”。
“现代派”(或“现代主义”)这个名称的意义具 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人们使用它时所指的具体的 确切的含意也是不确定的,但它的确具有一种能 够让我们感觉到的总体意义,有人说它是“一系列 标榜反传 统 的 作 家、艺 术 家 及 其 创 作 的 统 称 ”[1] (P1),有人用来指称20世纪艺术的总体倾向或风 格,还有人说“它是唯一与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结 合体’,是对空 间 和 时 间 的 新 的 安 排 ”。[2](P3-38) 尽管我们 很 难 给 现 代 派 下 个 准 确 而 又 全 面 的 定 义,但这一国际性运动的产生是对19世纪前西方 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文艺的反动,是滋生于19世 纪末,突显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西方知识分子 普遍怀有的信仰危机在文学艺术创作上的反映。 现代派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即 人固有的生活信条,不论是在经济上、政治上、宗 教上和伦理道德上,要么被残酷的现实摧毁,要么 就是最终被证明是虚伪荒谬的。在现代派艺术家 的眼里,艺术作品的程式化和连贯性仅仅是对现 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统一性的一种渴望,而不是
暗示整体,这些手法虽然在形式上显得零乱无序, 一切都表现了说话人紧张不安、自我嘲弄的倾向,
但它们却能够让读者感觉到诗在深层结构上的连 强化了该诗的讽刺力度,也表明了现代派文学的
贯和整体效果的一致性。实际上,艾略特十分注 讽刺特点。
意诗歌的内在一致性,但这种一致性是在内在的
人们普遍认为意象派运动掀起了英语诗歌创
在开篇处成功地给读者提供了强烈、清晰、准确的
现代派文学语言上的最为根本的特点是反讽
意象,表明诗的场景是一座城市,这里有黄昏笼罩 的运用, 《情歌》亦是如此。这首诗的标题本身就
的天空,有清冷萧条的街道,有肮脏不堪的餐馆和 具有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所谓的“情歌”所传达
旅店及琐碎无聊的人声。艾略特继承并发展了意 出的最根本意识其实是主人公的生活中缺少爱这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看现代派诗歌特征
———兼论世纪诗人 T·S·艾略特
徐 明1,张 钧2
(1.天津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91; 2.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