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灭菌包不宜过大、过紧: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 30cm×30cm×25cm;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不大于30cm×30cm×50cm ;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物品上面, 灭菌效果监测:生物监测法:是最可靠的监测方法 5 )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 6)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物品放在 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 7)臭氧灭菌灯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消毒结束后30 分钟方可进入。 8)微波消毒灭菌法: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9)过滤除菌: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用合理的气流方 式除掉空气中 0.5~5μm的尘埃,以达到洁净空气的目的。用于手术室 、烧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 10)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 力。 11)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残留消毒剂刺 激组织。
手套外面,带好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其他非无菌物
体和手套内面。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四、隔离技术 隔离区域的划分 ⑴清洁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如更衣室、 配膳室、值班室及库房等。 ⑵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如 医护办公室、化验室、病区内走廊等。 ⑶污染区:凡病人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称为污染区,如病室、厕所、浴室等。 温馨提示:关于传染病区的划分,考生可简单地理解为:清洁区主 要是医护人员活动的地方;半污染区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活动的 地方;污染区主要是患者活动的地方。
1)过氧乙酸: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a.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b.0.02%溶液用 于黏膜冲洗消毒;c.浸泡消毒用0.2%~1%溶液,时间30~ 60分钟;d.0.2%~0.4%溶液用于环境喷洒消毒。 ②注意事项:a.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消毒后应及时冲洗干 净;b.性能不稳定,须加盖保存并现用现配;c.高温易爆炸 ,须存放在阴凉通风处;d.溶液刺激性强,使用时须防止溅入 眼中及皮肤、黏膜上。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三)隔离消毒原则 1.一般消毒隔离 ⑴根据隔离种类,病室门口和病床应悬挂隔离标志。门口备有浸消毒液的脚垫、 泡手的消毒液、挂隔离衣用的悬挂架或立柜。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结 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 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 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 途加入其他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高原地区 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 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是一种临床应用最广、 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①用途: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
关闭门窗,消毒完毕,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常用的消毒剂有: ①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8ml,时间30~120分钟;②纯乳酸: 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时间30~120分钟;③食醋:每 立方米5~10ml,加热水1~2倍,时间30~120分钟。
② 物品消毒:常用甲醛消毒箱进行。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病人用过的床垫、棉胎的消毒方法是在日光下曝晒6h。 空气消毒常用剂量:2%过氧乙酸:8ml/m3,纯乳酸 0.12ml/m3,食醋5~10ml/m3。 内镜消毒:2%戊二醛浸泡。 破伤风、气性坏疽、肺结核患者痰液污染的敷料和纸张等 ,用燃烧法消毒。
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 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孢。
2.环境污染严重,病原体来源广泛。 3.易感人群增多。 4.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加。 5.介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使因器械污染、皮肤黏膜损伤所 致感染的机会增多。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二、清洁、消毒和灭菌 (一)概念 1.清洁 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 2.消毒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的所有病 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3.灭菌 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的 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胞。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1.物理消毒灭菌法 ⑴热力消毒灭菌法 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干热法是通过空 气传导热力,导热较慢,因此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较高, 时间较长;湿热法是通过水、水蒸气及空气传导热力,导 热较快,穿透力较强,因此湿热灭菌所需温度较低,时间 较短。
.无菌持物钳使用注意事项:消毒液浸没在轴节2~3cm以上,或 超过镊子1/2处;钳端始终向下,使用后闭合钳端垂直放回;只 能夹取无菌物品, .取出:无菌持物钳前端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消毒液液面以上 的容器内壁。始终保持无菌持物钳前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 以免消毒液倒流至钳手柄后再向下反流污染钳端。 .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夹取油纱布或进行换 药、消毒等操作。 .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手指不可触摸其浸泡部位。 .如取远处无菌物品,应将无菌持物钳(镊)放入容器内一同搬 移使用。 .无菌持物钳(镊)及其容器应定期消毒。浸泡存放时,一般病 房每周更换一次,使用频率较高的如手术室、门诊换药室、注 射室等,应每日更换一次。干燥存放应每4~6小时更换一次
考点导航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防和控制开包时间:有效期为24小时。 .无菌包内无菌物品被污染或被浸湿,则须重新灭 菌。 铺好的无菌盘应尽快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 。
温馨提示:无菌物品、无菌溶液的有效期总结如 下:无菌包为7d,打开后的无菌溶液、无菌包为 24h,铺好的无菌盘为4h。 无菌手套使用注意事项: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电子仪器、光学仪器 、医疗器械、化纤织物、皮毛、棉、塑料制品、书籍、一次性 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的消毒灭菌。
使用方法:环氧乙烷易燃、易爆,对人体有害,消毒灭菌需密
闭进行;少量物品可用丁基橡胶袋,大量物品需使用专用的灭 菌容器,时间6小时,需专业培训上岗。 ⑶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三、无菌技术
• 无菌操作注意事项: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
得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物品一人使用;疑 有污染不得再次使用。
• 无菌物品在未被污染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
铺好的无菌盘和一次性口罩有效期为4h;开 启后的无菌包和溶液有效期为24h。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⑵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常用于耐湿、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 材等的消毒。
2)擦拭法: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3)喷雾法:常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4)熏蒸法: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空气消毒: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进行熏蒸,按规定时间
②方法:先将物品刷洗干净,再将其全部浸没水中,然后 加热煮沸,水沸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 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 成浓度为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105℃,既可增强杀 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温馨提示: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一个高频考点,考生可将不 同学科中碳酸氢钠的作用做一总结。1%~2%的碳酸氢钠 可提高沸点,去污防锈;1%~4%的碳酸氢钠可用于口腔 真菌感染;2%~4%的碳酸氢钠可用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 菌病的阴道灌洗;2%的碳酸氢钠可用于鹅口疮患儿口腔的 清洗。美曲膦酯(敌百虫)农药中毒者禁忌使用1%~4% 的碳酸氢钠洗胃。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 压力灭菌注意事项:灭菌前洗净晾干,灭菌包
不宜过大过紧,预真空压力灭菌宝不宜大于 30cm*30cm*50cm,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 物品上方。
• 臭氧照射消毒后30min才可让人员进入。
• 化学消毒剂使用原则: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纱布、
棉花,物品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器械的套盖、 轴节打开,空腔内注满消毒液。浸泡后的物品 和空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再使用。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2)戊二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用浸泡法。2%戊二醛常用于浸泡不耐热的医疗器 械、精密仪器,如内镜等,消毒时间20~45分钟,灭菌时间10小 时。
②注意事项:a.对碳钢类制品如手术刀片等有腐蚀性,使用前应 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b.加强对浓度的测定,每周过滤一 次,每2~3周更换一次消毒液;c.因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时应 戴橡胶手套,操作时防止溅入眼内及吸入体内;d.容易氧化分 解,使杀菌力降低,宜现用现配;e.灭菌后的物品在使用前应用 无菌蒸馏水冲洗。
3)37%~40%甲醛:为灭菌剂。 ①使用方法:常使用熏蒸法,用于物体表面、对湿热敏感、不耐
高温和高压的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消毒时,甲醛用量按消毒为 100g/L、灭菌为500g/L进行计算,将物品分开摊放或挂起,调节 温度为52~56℃,相对湿度为70%~80%,加热产生甲醛气体, 将消毒箱密闭,时间3小时以上。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医院内感染 (一)概念
狭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 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 疾病,包括在住院期间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在院外发生 的感染。 温馨提示:病原体来自医院,不管患者在哪里发病都属于医 院内感染,病原体不来自于医院,不管是否在医院内发病都 不属于医院内感染。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燃烧法:属于干热法。 ①用途:a.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染的纸张,以及 破伤风、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等感染的敷料等;b.金 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 钝。
②方法:a.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b.搪瓷类容 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使之分布均匀,点火燃 烧至熄灭。注意燃烧时不可中途添加乙醇,同时远离易燃 、易爆物品。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②方法: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压力达103~137kPa,温度达121~126℃,保持20~30分钟 ,可达到灭菌效果;关闭热源,打开排气阀,待压力降至 “0”时,可慢慢打开盖子,取出物品。切忌突然打开盖子 ,以防冷空气大量进入,使蒸汽凝成水滴,导致物品受潮 、玻璃类物品因骤然降温而发生爆裂。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压力达205kPa,温度达132℃,保持4~5分钟即可达到灭菌 效果。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二)分类
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体外,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病人所引起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所 引起的感染。
(三)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1.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 严重性认识不足,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无菌溶液取用注意事项:溶液瓶与无菌容器保持 一定距离,不可将棉签等直接伸入瓶内蘸取溶液, 不可将无菌敷料等放在瓶口直接倒液。
.倒出液体后,如无菌溶液一次未用完,应立即塞好瓶塞、消 毒、翻转盖好,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24小时内可再使用。
.倒溶液时,溶液瓶应与无菌容器保持一定距离, 不可触及无菌容器;也不可将无菌敷料或非无菌物 品堵塞瓶口倒液,或伸入无菌瓶内蘸取溶液。 .翻转盖瓶塞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盖住瓶口的部分 。 .
2)干烤法 ①用途:用于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 品等物品。
②方法:a.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分钟。b .灭菌:箱温160℃,时间2小时;箱温170℃,时间1小时 ;箱温180℃,时间30分钟。
考点导航
第五节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 ①用途: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 等物品的灭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