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自己整理)
12月22日
冬至日
南回归线
(23°26′S)
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范围最大(整个北极圈),南半球反之。
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90°,由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递减。
12月22日
至次年3月21日(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以太阳直射的经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分别向南、北递减。
6月22日
夏至日
北回归线
(23°26′N)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范围最大,南半球反之。
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90°,由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递减。
6月22日
至9月23日(夏至日到秋分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北半球开始昼变短、夜变长(白昼大于夜晚),北极附近出现的极昼范围开始变小,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昼开始变长,夜开始变短(白昼时间小于夜晚时间),北极地区极夜范围开始缩小,南半球反之。
以太阳直射的经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分别向南、北递减。
日期
太阳直射点
的位置
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3月21日
春分日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赤道90°,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至两极点为0°。
3月21日至6月22日(春分日到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
在北半球,
向北方向移动。
北半球昼开始变长,夜开始变短(白昼时间大于夜晚时间),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的范围开始变大,南半球反之。
以太阳直射的经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分别向南、北递减。
9月23日
秋分日
太阳直射在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赤道90°,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至两极点为0°。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PPT
化大,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Hale Waihona Puke 03在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在南半球的冬季,南
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昼夜长短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公转影响昼夜长短
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 来回移动,进而影响各地昼夜长短的 变化。
季节变化
南北半球对称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与南半球对称 ,即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 北半球的冬季是南半球的夏季。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的观测手段和数 据分析方法被应用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研究,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变化的 本质。
随着人们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昼夜 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影 响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昼夜长短和正午 太阳高度的变化也将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方 面,这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04
CATALOGUE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应用
在农业上的应用
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合理安排农作物的播种、 施肥、除草和收割等农事活动,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温室大棚的利用
利用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光照时间 和强度,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 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昼夜分界线
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 将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 球。
昼夜不等长
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 道面存在倾角,导致昼夜 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赤道地区昼夜等长
01
在赤道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因此昼夜等
长。
极地地区昼夜变化大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们所处的地方会经历昼夜交替和四季更迭。
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的高度都受到地球自转轴倾斜度和纬度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五带分布有关。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自转使得阳光在地球表面呈现出日出和日落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然而,昼夜的长短却因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南北纬0度的赤道地区,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度,昼夜持续时间基本上相等,每天大约为12小时。
随着纬度的增加,昼夜的长短会有所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北纬30度的地方昼夜时间比例是11小时至13小时,而到了冬季则变为10小时至14小时。
同样地,在南半球的情况也类似,但是由于大部分水面被南极洲覆盖,所以在南纬30度附近的地方,昼夜的长短相对要比北半球的同纬度地区要稳定一些。
二、正午太阳的高度变化正午太阳的高度也是随着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差异。
当太阳在天顶正上方时,我们称之为太阳高度角为90度,在此情况下,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能量最为强烈。
在赤道地区,太阳每年两次(春分和秋分)会在天顶正上方,太阳高度角为90度。
而到了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的地方,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度的影响,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60度。
这也意味着太阳光照射到地面的能量会有所减弱,导致温度相对较低。
在北极圈和南极圈的地区,当地某些时期太阳甚至无法升起,导致极夜的现象发生。
当太阳一度升起时,太阳高度角只能达到较低的数度,导致光照相对较弱。
三、四季更迭的影响除了地球自转轴倾斜度对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影响外,四季更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不是完全圆形,而是椭圆形,使得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
在南北半球的夏季,当某一个半球接近太阳时,正午太阳高度较高,昼夜时间较长。
而在另一个半球的冬季,距离太阳较远,正午太阳高度较低,昼夜时间较短。
四、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对五带分布的影响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五带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地区、不同节气的太阳高度大小(北 回归线以北地区)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讨论三
同一时刻,不同的地方接受太阳辐射一样吗?为什么?
圣诞节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第一夫人柳德 米娜在散步。 圣诞节澳大利亚两小孩在海滩上。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观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昼夜长短 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
四季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纬度变化
五带
课堂测验
画图及填空: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总结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 午太阳高度越大。 思考1:春分日,上海、北京、哈尔滨几个 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比较
上海>北京>哈尔滨
思考2:夏至日,40°N和40°S的两地的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比较
40 °N > 40°S
思考3:从春分到夏至,北京(40 °N)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如何变化?
的计算:
H=90°- 两地纬度差 (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纬度)
正午太阳 高度角
读图并连线
图1
图1 图2
夏季
冬季
图2
讨论一
同一地点,不同的时刻气温一样 吗?为什么?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讨论二
观察 A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间变化规律,思考: A地什么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什么时候正午太阳 高度角最小?获得的太阳辐射有何不同?
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习目标1、读图归纳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与划分、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变化原因:变化原因: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弧、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计算:昼夜长短计算:昼长=昼弧的圆心角÷°时昼长昼弧的圆心角÷15°/时昼弧的圆心角b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c日落时间=(日落时间(日落时间—12)某2)a45°°d=(12—日出时间(b分别为昏线和晨线例:上图圆心为北极,a、日出时间)某2上图圆心为北极,、日出时间)分别为昏线和晨线与某纬线的交点,则该日该纬线的昼长为?与某纬线的交点,则该日该纬线的昼长为?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时间变化(同地不同时)同地不同时)------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随季节空间变化(同时不同地)同时不同地)------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昼夜长短随纬度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纬度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昼夜长短情况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时间段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渐变长昼渐变短昼渐变短昼渐变长极昼极夜范围变化情况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缩小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夏春分半年夏至冬秋分半年冬至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关系●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全球半球,半球昼长夜短;南南变长。
昼向北变长。
南●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移动,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下一讲的内容,建议大家在课前复习一下地球的基本知识和运动规律,如地球 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等。同时,也可以提前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资料,以便更 好地理解和消化新知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其他可能干扰因素探讨
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会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观测结果。
观测设备的精度和校准情况也会对观测结果产生一定影 响。
天气状况和云层厚度会干扰太阳光线的传播和折射作用。 人为因素如观测时间、角度选择等也可能导致观测误差。
05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角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调整策略建议
春秋分日昼夜平分
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地理位置对昼夜长短影响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纬度越高,太阳直射点移动对昼夜长短的影响越显著。
极地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在极地地区,由于地球自转和黄赤交角的共同作用,会出现连续数日的极昼或 极夜现象。
实际生活中应用举例
建筑采光设计
02
利用光学原理,合理布置反光 板、折射镜等设施,将阳光引 入室内深处,提高采光均匀度 。
03
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设 计可调节角度的遮阳设施,以 减少阳光对建筑表面的直射, 降低能耗。
旅游活动安排注意事项提示
在昼夜长短悬殊的地区,游客应合理安排行程,确保在白天充分游览景点,同时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 针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情况,游客应做好防晒措施,如佩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可关注当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旅游季节和景点。
学员A
通过这次课程,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规律,也认识到了这些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觉得这些知识非 常实用,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自然环境。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正午12点—日出时间)×2
思考1:如果某地昼长为16小时,则该地何时日 出?何根时据日昼落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来推算。
昼长时间=昼弧所跨经度数/15°
思考2:如果某地早晨7:30日出,则该地的昼 长为?何时日落?
思考3:如果某地15时日落?则该地何时日出? 昼长为?
南回归线
66°34′ 90°
这一天正午太阳
高度的递减规律
是怎样的?
46°52′
由南回归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23°26′
读图思考
24
1.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读图思考
分
0°
分
23°26′ ③二分日,哪里
的正午太阳高度
分
66°34′ 最大? 赤道
分
这一天正午太阳
高度的递减规律
分
66°34′ 是怎样的?
90° 由赤道向南、北
2.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
28
想一想:
6月,赵亮的父母( 36°34′N )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 套位于一层的住房(如下图)。冬至日那天,全家入住后, 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 时,房内明明就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 挡住了呢? 你能帮赵亮分析原因吗?
圈内出现极昼。
全球昼夜等长 无
注意: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9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 3月21日-6月22日
夏半年 昼夜长 极昼极 还是冬半 短情况 夜地区 年
6月22日-9月23日
9月23日-12月22日
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
图示法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图示法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上稳定,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得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纬度、时间而发生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同一天,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有规律地变化。
如图1:图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示意图a.夏至日;b.太阳直射15°N纬线时;c.二分日;d.冬至日从图1可以看出,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自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以南回归线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自赤道向南北递减;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赤道以外)时,比如太阳直射15°N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如15°N纬线)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向南北两侧递减。
某地离直射点越“近”,即纬度差(某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H=90°-α(H为正午太阳高度,α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间隔)。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同一时间(二分日除外),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随纬度而有规律地变化,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昼的范围达到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反之。
图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示意图a.夏至日;b.冬至日;c.二分日;d.北半球为夏半年的某日(夏至日除外);e.北半球为冬半年的某日(冬至日除外);f.二分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极夜的范围达到最大,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分
至
年春
分
①昼渐 ①昼长 ①昼渐
①昼渐 ①昼长 ①昼渐
南 半
短,夜 达一年 长,夜
长,夜 达一年 短,夜
昼夜 平分
渐长; 中最短,渐短; ②昼长 夜长最 ②昼长 小于夜 长; 小于夜
昼夜 渐短;
平分
②昼长 大于夜
中最长,渐长; 夜长最 ②昼长 短; 大于夜
长; ②极夜 长;
长; ②极昼 长;
球
③南极 范围达 ③极夜 附近出 最大, 范围缩
总结规律
春分 春分 夏至 夏至 秋分 秋分 冬至 冬至
到夏
到秋
到冬
到次
至
分
至
年春
分
北 半 球
①昼渐 ①昼长 ①昼渐
长,夜 达一年 短,夜 渐短; 中最大,渐长;
②昼长 夜长最 ②昼长
昼夜 平分
大于夜 短; 长; ②极昼 ③北极 范围达
大于夜 长; ③极昼
附近出 最大, 范围缩 现极 扩展至 小。
昼,范 北极圈。
全球昼夜平分。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垂直平分所 有纬线,昼弧长等于夜弧长,昼夜等长。
(2)赤道上全年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及原因?
全年昼夜平分。因为晨昏线是过地心的大圆,始终平分赤道 这条纬线,昼夜弧长相等,所以在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3)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其昼夜长短状况怎样
昼夜状况相反,时间一年 长,夜
渐长; 中最短,渐短;
②昼长 夜长最 ②昼长
昼平夜分小长③于;北夜极
长; ②极夜 范围达
小于夜 长; ③极夜
附近出 最大; 范 围
现极夜,扩展至 缩 小。
范围增 北极圈。
围增大。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呈现周期性 变化。在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 度角最大,冬至日最小。南半球则相 反。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光照与气温的影响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 化影响光照时间和强度,进而影 响气温和气候。这对农业生产和 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
新能源利用
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研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变化规律对于优化太阳能利用和提高能源效率具有 重要意义。
建筑与城市规划优化
进一步研究光照、气温与建筑、城市规划的关系,可以优 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建筑设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光与地面形成的夹角越小,日照时间越长,白天时间相对较 长。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光与地面形成的夹角越大,日照时间越短,白天时间相对较 短。
两者变化的相互影响关系
昼夜长短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
01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随着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发生变化,进
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采光和阴影问题。正午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于建筑物的采光和节能设计具有重要 意义。
农业指导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例如作物生长周期、灌溉需求等。通过了解这些变化, 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旅游规划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会影响旅游活动的时间 安排。例如,在极地地区,夏季白天时间较长,适合开展 户外活动,而冬季则相反。
02
昼夜长短的变化
定义与原理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非常显著且重要的自然现象。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对地球上的气候、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这就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会发生周期性的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昼短夜长;而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情况则正好相反,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时刻,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昼开始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直到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了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北极圈内甚至会出现极昼现象;而此时的南半球则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到了秋分,再次昼夜等长。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到了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时刻,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而北半球则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指的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也就是当地时间 12 点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同一地点在不同的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度。
从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例如,在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在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1.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b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b
• (2)冬至日全球昼长分布规律: 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反之;从 北极圈到南极圈,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北 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 现极昼。 例如:比较北京、广州、海口、上海在冬至 日的昼长长短? 冬至日的图示: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c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3)春秋分日全球昼长分布规律: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夜长各为12小时, 而且全球各地都是当地6点日出,18点日落。 例如:比较北京、广州、海口、上海在春秋 分日的昼长长短? 春秋分日的图示:晨昏线过南北极点,与经 线重合。
4 北半球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和夜长:
地方时正午12时总是 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 相等的两等份。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长=(12-日出时间)×2 昼长=(日落时间-12)×2 昼长=24-夜长时间 夜长=24-昼长时间=日出时间×2 夜长=(24-日落时间)×2
(3)根据一些规律计算昼长、夜长: 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 昼长=夜长=12小时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昼长=夜长=12小时 同纬线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④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 在同一天两地的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或一地 的昼长=另一地的夜长
(4) 同一地点(赤道除外):二至日时昼夜长短 的变化幅度最大,二分日时变化幅度最小;越接近 二分日,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越接近二至日,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 同一时间(二分日除外):纬度越低,昼夜 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 如:夏至日北京、广州的昼夜变化幅度哪个大? (6)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的地 方时相同;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正午太 阳高度角相同; (7)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自转角速度 相同(除南北极点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关系表式1(含答案)
昼 夜 长 短 变 化
北 半 球 全球 昼 = 夜
南 半 球
全球 昼 =夜
全球 昼 = 夜
北半球 节气 太阳 直射 点的 移动 规律 太阳直 射点的 变化 正午太 阳高度 变化
3.21 春分
6.22 夏至
9.2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秋分
12.22 冬至
次 3.21 春分
直射 赤道 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 度由 向 降 低
太阳直射在 正午太阳高 度由 向 降 低
昼 夜 长 短 变 化
北 半 球 南 半 球 全球 昼 夜
全球 昼 夜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关系表式
北半球 节气 太阳 直射 点的 移动 规律 太阳直 射点的 变化 正午太 阳高度 变化 直射 赤道 太阳直射在 赤道 正午太阳高 度由 赤道 向南北降低 昼>夜 昼渐长 直射点 向北移 直射 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正 午太阳高度 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降低 昼最 长 夜最 短 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 昼 夜最 长 昼最 短 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 夜 昼>夜 昼渐短 直射点 向南移 直射 赤道 太阳直射在 赤道 正午太阳高 度由赤道 向 南北降低 夜<昼 夜渐长 直射点 向南移 直射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正 午太阳高度 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降低 夜最 长 昼最 短 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 夜 昼最 长 夜最 短 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 昼 夜<昼 夜渐短 直射点 向北移 直射 赤道 太阳直射在 赤道 正午太阳高 度由赤道 向南北降低 3.21 春分 6.22 夏至 9.23 秋分 12.22 冬至 次 3.21 春分 23º26′N 0º 23º26′S
直射点 向 移
直射
直射点 向 移
1.3.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讲解
23˚26′N
90°
0˚
66˚34′S
23˚26′S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表: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节气或 季节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 位置
赤道 (北移) 北回归线 (开始南移)
赤道 (继续南移) 南回归线 (开始北移)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纬度分布
季节变化
自赤道向南北 赤道最大值,其他纬度 两侧递减 达到一年中的平均值
自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最大 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半球达最小值
自赤道向南北 赤道最大值,其他纬度 两侧递减 达到一年中的平均值
自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最大 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半球达最小值
(3)练习: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冬至 (12月22日)
直射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 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现象
冬至到春分 南回归线向赤道 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当地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
无 极 昼 极 夜
有极昼极夜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A )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15。/时
练习
(1)图中C地的昼长为12 小时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课程类别:新课 课程编号: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主 讲 人:秋秋的冬瓜 承担单位:至简书院
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 下的影子吗?一天之内它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 最短?一年呢?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绕地轴自转
地球绕日公转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直射点移向__ __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二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太阳高度(角)
白天(昼半球)
h地>面0
h
日出、日落(晨昏线) 太阳高度角( h )
h=0
夜晚(夜半球)
h<0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3.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D )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例三:下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 完成4~6题。
4.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B )
A.66°34′N B.23°26′N C.23°26′S
D.66°34′S
AC.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
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 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 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知识结构
正
1.概念
太阳高度及其日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春/秋分 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递减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课标解读
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课标解读一、了解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太阳的倾斜引起的。
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使得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的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这一知识点对于理解整个课程内容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二、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指当地时间正午时分,太阳光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这个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观测点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昼夜长短的变化密切相关,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之一。
三、理解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北半球,当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趋势一致,即昼长夜短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也相应增大。
反之亦然。
这一关系的理解对于探究地球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四、分析不同地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和地球公转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也不尽相同。
例如,赤道地区的昼夜始终相等,而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则导致昼夜长短变化极大。
此外,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会有所不同。
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探讨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行为活动、人类的日间工作模式等都与昼夜长短的变化密切相关。
同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也影响了地表的温度分布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通过对这些影响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一课程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规律,更要求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预测某一地区的季节变化,或者分析不同城市的光照条件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昼最短,夜最长 4.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易错提示】 白昼变长不一定昼长夜短。
南半球
北半球
返回
读下面三幅图,其中图1和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夏至日 ,可能在图2①、②、③、 (1)图1所示节气为北半球的________ ② 位置。 ④中的____ 24 小时;图2中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 (2)图1中B点的昼长为_____ 海口 市。 图2中昼最长的是 _____ 昏 线,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3)图1的BAC线为晨昏线的_____ (23°26′N,90 °W ) 为________________ 。 (4)图2中,当地球从①位置公转至④位置期间,地球的公转速 先变快后变慢。 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北温 (5)图12中武汉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 带。
.
B
.A 0
0
返回
2.同一日期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状况
(1)北半球夏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北半球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 纬度分布 昼越长,夜越短 极昼极夜范围 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 昼夜长短 南半球 赤道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 昼越短,夜越长 南极圈以南地区
2.同一日期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状况
练
1.昼夜长短的表示方法
描述专用词汇
(1)定性描述 昼长夜短
1.昼弧>夜弧
极昼现象 北极圈及其以北:
2.昼弧<夜弧 昼短夜长
极夜现象 南极圈及其以南: 3.昼弧=夜弧 昼夜平分
说明:同一纬度,同一日期,昼夜长短状况,日出、日落时 间相同
(2)定量计算 日出、日落时间和昼长、夜长计算方法: 画出过该点的纬线 根据光照图的已知时间求出该纬度日出、日落时间 根据昼弧与夜弧的比例关系求出昼长、夜长
(2)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 纬度分布 昼越短,夜越长 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范围 极夜现象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 昼越长,夜越短 南极圈以南地区
2.同一日期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状况
(3)北半球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北半球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
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预习导学】 1.是什么原因导致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生变化? 2.这种变化可以用什么变化描述? 3.这些变化是怎样影响到太阳辐射多少的?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在不同时间北半球的昼夜长 短状况
【要点突破】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表示方法 2.同一日期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状况 3.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图1
图2
夏至 (节气)。图中A、B、C (1)图1所示时刻为南半球 ________ <A<B 。 三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是C __________ (3)图1所示季节,图2中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由短到长的排序 ①③② 是________________ 。
返回
南半球
昼夜平分
赤道
昼夜平分
纬度分布 极昼极夜范围
返回
2.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秋分日
2.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夏至
2.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分
夏至
2.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夏至
秋分
2.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秋分
冬至
2.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冬至
次年春分
活动 体验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
提示:注意观察极圈以内极昼极夜状况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该半球纬 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 2.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二分二至昼夜长短状况 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 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 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全球昼夜 等长。 夏至日 冬至日 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