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30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30例临床体会
化 , 绞窄 征象者 及 时手 术治疗 。 有 以大承气 汤加味为基 本法 : 牛膝 1g 芒硝 1g冲服)厚朴 1g积 5、 5( 、 5、 实 1g木香 1 、 5、 莱菔子2 、 腹皮 1 。 大 粘连 性肠梗阻加桃仁 lg赤芍 o、 2g蛔 虫性肠梗 阻加乌梅 1 、 o。 川楝 1g 1岁以下剂量 酌减 。 2 。6 每剂浓煎 20 L 0m 左右 ,次分服( 3 胃肠减 压者分3 由肠 管注入)呕吐者每次 l 次 , ~2
( 1 : 8. 1 ) 92
本组 治愈 2 例 、 8 .%, 效而 改 用手 术治 疗4 、 3 4 6 占 66 无 例 占1 .%。 治愈病 例至梗 阻解除服用 中药剂数分 别为 :N 1例 、剂6 、N2 。 1 8 2 例 3 例 23 典 型病例 . 男,9 , 林场退休 工人 , 6岁 某 住院号 0 12 。年前 因化脓性 胆管炎 0 135
7 2 中外医疗 C IA F R IN M DC L T E T N H O E E IA R A ME 应认真 检查 和观察病 情 , 意适应症 的选择 。 注 以下情 况
应列为通里攻 下的禁 忌 : 全身情况不 良、 梗阻严重 、 绞窄性肠梗 阻、 疝嵌
顿 历 梗阻、 肿瘤压迫性肠梗阻 、 疑有肠穿孔或坏死 。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 禁忌证 , 少盲 目性 , 减 方能 提高治愈率 。 ( 在服用中药以前 , 紧时间纠正脱水和 电解质紊乱 , 4 ) 要抓 适当补钾 是提 高疗效的一个 有力措施 。
汤匙频服 。 一般 6 内服完 , h 根据病情 转化连服用 1 剂。 ~3 首剂首次 可服 药液总量 的1 2 /。
推进功 能 , 能促进肠 套叠的还纳 和肠扭转 复位 , 能增加肠血 流量 、 改善 肠管血运和 降低肠道毛细血管通透性。 牛膝 、 厚朴 还有显著抑菌作用。 因 粘连和蛔虫 引起者分别佐 以活血化瘀 、 驱虫之剂 , 使加味大承气汤功效 更趋于 完善 。 这些 可 能是 以通 里攻 下法 为主 治疗 单纯性 肠梗 阻 的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梗阻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明确中医疗法是否可以提高术后肠梗阻治疗效果。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术后肠梗阻患者123例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肠通汤,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治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疗法可显著提高术后肠梗阻疗效。

【关键词】术后肠梗阻;中西医结合疗法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可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作者自1998年~2007年共治疗26 例,全部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共123例,男76 例,女47例,年龄15~79岁。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2] 按照教科书吴在德主编第五版《外科学》有关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

1. 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非手术疗法,即①禁食、胃肠减压,盐水灌肠,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必要时输血改善全身情况。

②抗生素的使用,预防或控制感染。

治疗组:①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肠通汤胃管注入及肛门滴注。

自拟肠通汤主要成份为桃仁、川朴、枳实、丹参、赤芍、公英、连翘、陈皮、木香、莱菔子、川楝子等加减,水煎取汁400 ml,其中150 ml胃管注入,2次/d;另取50 ml注入给予灌肠,2次/d。

同时给予腹部按摩。

②针剌中脘、内关、合谷、大肠俞等穴位。

疗程7 d。

1. 4 安全措施如经非手术治疗观察7d无好转,病情加重,或是绞窄性肠梗阻,则应尽早手术。

1. 5 疗效标准[3] 治愈:肛门排气排便,腹胀腹痛消失,肠鸣音正常,腹部体征消失,腹部X 线或CT 检查腹部液气平面消失,有效:腹部症状、体征减轻,腹部液气平面明显减少。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_王学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_王学好

于脑循环遭到破坏,即使缺氧原因解除,脑组织缺氧依然存在,最后导致脑软化,甚或出现迟发性损害即弥散性白质脑病和多腔隙变化[1]。

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和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刺五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总黄酮,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脑的血流量,降低脑耗氧量和组织代谢,有抗疲劳抗应激抗炎作用,对中枢神经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提高人体S OD,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组织修复[2]。

能增加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能促进核糖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有双向调节平衡作用[3]。

高压氧治疗能增加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弥散能力,可迅速纠正脑缺氧状态,保护脑细胞功能活动;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有利于脑水肿的改善,降低颅压;但脑组织的氧分压反而上升,从而打破脑缺氧、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收稿日期:2008-12-31作者简介:王学好(1964-),男,辽宁宽甸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外科临床疾病诊治研究。

环;此外高压氧下颈动脉血流量降低,而椎动脉血流量增加,使网状系统和脑干的氧分压相对增高,高分压氧对网状上行激动系统有强烈的刺激,可加快昏迷的苏醒。

高压氧还可使血管内皮细胞获得修复和再生所需的临界氧张力,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使缺氧缺血损害的神经组织重新获得氧供和其他营养要素,促进受损脑细胞修复[4]。

因部分患者在院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及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几乎没有遗留脑缺氧症状;而极少数病例复苏时间过久,致脑缺氧时间显著延长,虽经积极治疗仍无效果,最终遗有弥散性脑损伤表现。

综上所述,高压氧结合中成药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韩仲岩,丛志强,唐盛孟.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3.[2]廖名龙,黄成斌,郁杰.刺五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2,6,1(3):192.[3]范丽静,刘静,姜莉.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1):72.[4]刘金龙,刘健.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缺氧1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9,2:128.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临床观察王学好,贾世祥(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辽宁宽甸118200)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胃管注入。3 . 局部热敷 : 用 温热湿毛巾热敷 脐周 , 每天数次。 4 . 局部按摩 :
用 双手示 、 中、 环指重 叠放在腹 部 , 按 照结肠行 走方 向做顺 时针 环形按 摩, 刺激胃肠蠕动 。
1 . 3 监测指标
其滞 , 消痞满 , 散腹胀 , 宽 中理气 。诸药合用 , 具有改善肠管血液循 环 , 减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我院在 2 0 0 6年 5 月至 2 0 0 9 年 1 月共收治 3 1 例腹部术后 肠梗 阻
致肠坏死 、 穿孔 , 出现感染和休克 。胃肠 减压可部分缓解梗 阻压 力 , 且减
压越早越好 。我 院在注重基础治疗 的同时 , 辅以脐周热敷 、 腹部按 摩 , 以 改善肠壁血运 , 促进肠管蠕动 。中医认 为 , 腹 部术后腹痛 、 腹胀 、 恶心 、 肛 门停止 自排气排便为气滞血瘀 , 肠腑气机 运化失调 , 传化之物停滞 , 气血 不 畅所致 , 复方大承气汤 由大承气汤 ( 枳 壳易枳实 ) 加炒莱菔子 、 桃仁、 赤 芍而成 , 故行气导滞 、 活血祛瘀作用增强 , 适 用于单纯性肠梗阻 而气 胀较 重者 , 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 滞引起的组织坏死 。方 中大黄泻热 通便 , 荡涤肠 胃, 为君药 。芒硝助大黄泻 热通便 , 并能软坚润燥 , 为臣药 , 二药相须为用 , 峻下热结之力甚强 ; 积滞 内阻 , 则腑气不通 , 故 以厚 朴 、 枳 实行气散结 , 消痞除满 , 并助硝 、 黄推荡积滞以加速排泄 , 共为佐使。 能行
梗阻绝大部分可以通过 中西 医结合 治疗使 胃肠道 功能恢 复。
【 关键词 】 中西医结合治疗 腹部术后肠梗 阻 【 中图分类号 】 K 2 — 0 3 1 ; K 5 7 4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卜5 1 6 0 ( 2 O 1 4 ) 0 2 — 0 2 5 1 一 O 1

肠梗阻中西医治疗效果如何

肠梗阻中西医治疗效果如何

肠梗阻中西医治疗效果如何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原理是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综合运用各自的优势,综合配合多种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促进肠道的恢复为目标。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质量,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带给患者更好的治疗体验和健康效果。

对于肠梗阻的患者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疑是一种更加全面和有效的选择。

一、中西医治疗肠梗阻的原理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它是指由于肠道内腔被物质阻塞而导致胃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的情况。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消化道的正常功能,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不适和痛苦。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原理,旨在通过不同的方法和理论,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帮助疾病的快速恢复。

在中医的理论中,肠梗阻是由于气滞血瘀、寒湿内阻、脾胃虚弱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因此,中医的治疗思路主要是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温阳化寒、健脾润燥等方法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温化寒湿,并增强脾胃功能。

其中,经络疏通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进行,气血调节可以通过草药调理和膏方治疗进行,温化寒湿可以通过中药熏蒸或外敷热敷进行。

而健脾润燥则可以通过食疗、调理饮食结构来实现。

与此同时,西方医学也提供了多种治疗肠梗阻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是通过切除梗阻物或修复肠道通路来解除梗阻。

这种方法在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是非常有效的选择。

另外,西医也会采用物理疗法,如使用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使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能够排出,从而缓解肠道积气的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原理就是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综合运用各自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在诊断上,中医的望闻问切与西医的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治疗上,中医的经络调理和草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气滞血瘀、寒湿内阻等问题,促进肠道的恢复和功能的调节,同时西医的手术和物理疗法可以解除梗阻,排除积气,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及临床护理。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50例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总的疗效达96%,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满意。

结论采用中西医治疗及护理干预方式以促进胃肠蠕动及肛门排气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1],如治疗不及时,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将给患者带来手术的痛苦。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0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民族等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均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及能量支持。

试验组给予大承气汤煎剂(生大黄15 g,枳实15 g,厚朴20 g,桃仁10 g,木香10 g,丹参30 g,冬瓜子30 g,浙贝母10 g,砂仁10 g)分别胃管注入和灌肠,并配合中药穴位贴敷。

1.3 护理1.3.1 起居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阳光充足,温度适宜,保证充足睡眠。

1.3.2 中药灌肠护理上述中药加水750 ml,浓煎成500 ml,取125 ml,温度39 ℃~41 ℃为宜,采用小量不保留灌肠法,灌肠液面高于肛门30 cm,肛管插入直肠10 cm,每12 h灌肠1次。

10岁以下患儿,将中药浓煎成300 ml,取75 ml,按上述方法,采用较小肛管灌肠。

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嘱其尽量保留药液10~20 min再排便。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诊治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诊治体会

白细胞 聚 集 , 诱发 腹 腔炎 症 反应 , 引 起肠 管 麻痹 , 水肿和粘连, 最
后 导致 肠梗 阻 。
术后 早 期 炎性 肠梗 阻 的 患者 需 优先 采 用 非 手术 治 疗 ,不 宜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般 资 料 :本 科 2 0 1 0年 1 月至 2 0 1 4年 1 月 收治 术 后 早期 急 于 通过 手术 的方式 解 除梗 阻 。 由于长 时间 的禁 食 导 致 大部 分 有 效 的治 疗 方法 , 及 时 解 除 患者 的 炎性肠梗阻患者 5 2例, 男3 7例 , 女 1 5例 , 年龄 l 5 — 7 3岁 , 平均 患 者 营养 差 。所 以探 寻更 快 、 4 5岁 。其 中 胃癌 术 后 2例 , 结肠 癌术 后 5 例, 阑尾 炎术 后 1 5 例。 肠梗阻, 恢 复 肠道 的生 理功 能 。 尽早 恢复 饮食 , 就显 得 尤为 重 要 。 胃十 二 指 肠 穿孑 L 术后 1 1 例, 肠梗阻术后 9 例, 腹 部创 伤 术 后 3 本 文 在诊 断 E P 1 S B后 应用 生 长 抑素 以降低 胃肠 分 泌量 ,减少 肠 例, 剖腹 产 术 后 8 例, 妇 科手 术 后 1 例 。肠 梗 阻 出现 时 间 , 术 后 内炎 性渗 出 , 利 于肠 管 血循 环恢 复 , 促 进肠 管 的蠕 动 。生 长抑 素 3 - 7 d 2 9例 , 术后 8 - 1 4 d 1 6例 , 术后 1 4 d 后 7例 。首 次 腹 部 手 术 由于 全 面 的分泌 抑 制作 用 相 当于较 完 全 的 “ 内减 压 ” 作 用 。可解 4 6例 . 2 次 或 2次 以上 手术 6 例。 除炎 性 肠 梗 阻 的病 理 因索 ; 早期 、 短 期 应 用 肾 上腺 皮 质 激 素 , 减 1 . 2 临床表现 : 患 者 均有 腹部 手 术 史 , 伴 有 不 同 程度 的腹 痛 、 腹 轻 肠 壁 炎 性 反 应及 水肿 , 稳 定 内环 境 . 且地塞米松用量小 , 时 间 胀, 以 腹胀 为 主 , 肛 门停 止 排 气 、 排便 4 8例 , 出现 呕 吐 3 2 例, 有 短 , 为肌 肉注射 给 药 , 不必 担 心 吻合 口、 切 口愈合 的问 题 , 与 生 长 抑 素 联合 应 用 是治 疗炎 性 肠梗 阻的有 效 手段 。甘 露 醇保 留灌 肠 少 量 肛 门排 气 、 排便 患 者 4例 。肠 鸣音 弱 4 0例 , 消失 1 2例 。 1 . 3 治 疗 方法 : 5 2 例 患 者 均行 持续 胃肠 减 压 、 胃肠 外 营 养 、 纠 正 用 于治 疗不 完 全性 肠梗 阻 ,对 早 期炎 性 肠梗 阻患 者 的治 疗 同样 水 电解 质及 酸碱 平 衡紊 乱 , 早 期补 钾 、 及 时纠 正低 血 钾 、 抗感染 、 收 到 良好 效果 。利 用甘 露 醇在 肠 道 不吸 收性 , 形成 高 渗 环境 , 使 支持 治疗 。生理 盐 水( N S ) 2 5 0 m l , + 生 长 抑素 3 m g 静滴 , 1 2 h滴入 , 肠 内水 分 增 加 和直 接刺 激 直 肠 壁 , 引 起 排 便反 射 , 增加肠蠕动 , 每天 1 次或 N S 5 0 m l + 生 长抑 索 3 - 6 m g 微泵 1 2 — 2 4 h泵 人 , 每 天 排 除肠 内容 物 , 解 除肠 梗 阻 。 芒 硝外 敷 E P I S B O 的患 者腹 部 , 利 1 次 ,连 续 5 ~ 7 d ;早期 、短 期 应 用 肾上 腺皮 质 激 素 ,地 塞 米松 用 芒硝 较 强 的吸水 性 ,吸出 腹腔 内渗液 和 肠梗 阻 时 肠 腔 内 的积 1 0 m g 人 液 静滴 , 每日1 次 。连 用 3 — 5 d ; 2 0 %甘 露 醇 2 0 0 m L , 保 留 液 以减 轻 腹胀 和 肠管 扩 张 。复方 大 承气 汤 是 中 医通 里 攻下 法 的 灌肠 , 每天 1 次, 连用 3 ~ 5 d ; 用棉 布袋 装 芒 硝 3 0 0 ~ 5 0 0 g 外 敷 腹 代 表 方 剂 , 具有活血化瘀 、 荡涤肠 胃、 泻热除满 、 推 陈 致 新 等 功 部, 每 天 2次 , 每次 2 h , 3 ~ 5 d 。 复 方 大承 气 汤 : 炒莱 菔 子 3 0 g , 大腹 效 。 现代 医学证 实 , 它 不仅 能 够改 善 胃肠 道 缺血 , 抑 制 菌群 移位 , 皮2 0 g , 丹参 1 5 g , 乌药 1 0 g , 桃仁 1 0 g , 枳实 1 0 g , 厚朴 1 0 g , 木 香 减 少 内毒 素 的 吸收 , 而且 具 有 良好 的免 疫 调理 作 用 。本 组患 者 1 0 g , 生大黄 1 0 g , 芒硝 1 0 g ( 冲服 ) , 煎至3 0 0 m L , 早 晚 由 胃管 注 入 在 治 疗 过程 中没 有 出 现 绞窄 性 肠 梗 阻 ,说 明 E P I S B O经保 守 治 1 5 0 mL , 夹 闭 胃簧 1 h , 或 保 留灌 肠 3 0 0 m L , 1 N/ a 。上 消 化 道 手 疗 可 以治 愈 。在 治疗 过 程 中 , 要 密切 观 察 腹部 体 征 变化 , 防止 误 术 仅保 留灌肠 , 结 直 肠手 术 仅 由 胃管注 入 。 将 机 械性 肠 梗 阻诊 断为 炎性 肠 梗 阻 , 一旦 出 现肠 绞 窄 的迹 象 , 表 2 结 果 明炎 性肠 梗 阻 的诊 断有 误 , 应 立 即进 行手 术 治疗 。 5 2例均 采用 保 守 方法 治 愈 , 第2 天排气、 排便 7例 , 3 — 4 d的 参 考 文 献 有2 6例 , 5 ~ 7 d 1 4例 , 8 ~ 1 2 d 5 例 。持 续 胃肠 减 压 平 均 1 0 d , 治 【 1 】 朱 维铭 , 李 宁. 术后 早 期 炎性 肠梗 阻的诊 治 【 J J . 中 国实 用外科 杂 疗后 3 ~ 5 d 腹痛 、 腹 胀开 始缓 解 , 患者 腹胀 消失 , 排气 、 排 便 畅通 , 志, 2 0 0 0 , 2 O ( 5 ) : 4 5 6 . 大便 呈稀 水 样 。 肠 鸣 音活 跃 , 立位 腹 部平 片 提示 小 肠积 气 积液 消 【 2 】 黎介寿. 认 识 术后 早 期 炎性 肠梗 阻 的特 性 …. 中 国 实 用外 科 杂 失, 达 临 床治 愈标 准 , 无 一 中转 手术 病 例 。 志, 1 9 9 8 , 1 8 ( 4 ) : 3 8 7 . 【 3 ] X - 春 雨.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术后 早 期 炎性 肠梗 阻 3 2例I J ] . 中国中 天津 市宁 河县 医 院外科 ( 3 0 1 5 0 0 )

中西医结合防治黏连性肠梗阻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防治黏连性肠梗阻的体会
病情恶化 、 肠绞 窄应立 即转 手术 治疗 J , 中转 手术 时机 应根
采用中西医结合 的方法预防取得 了满意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收治黏连性肠梗 阻及不 全肠 梗阻 患者共 3 6例 , 男性 2 1 例, 女性 l 5例 , 年龄 1 2—5 8岁 。3 O例有手 术史 , 其 中胃溃疡 4例 , 十二指肠溃疡 8 例, 阑尾切除术 1 1例 , 胆囊切除术 7例 。
避 免异物侵 入及预防感染 的发生 , 同时 , 应用 中医药来促进 术
后 早期 肠蠕动 的恢 复。 以“ 复方小 承气 汤 ” 基本 方 : 大黄、 厚

黏连性肠梗 阻是肠袢 间相互黏连或黏连带压迫肠管所致 肠 黏连。黏 连性肠梗 阻多 因腹部手术或腹部脏器炎性渗 出后 出现 , 腹部手术 中由于肠 管暴露 , 器械 、 纱布 等机械刺 激或 损
4 . 3 预 防结 果 对 易患 2 6病 例手术 后经 中西 医结 合预 防 , 仅1 例术后 1月发生黏 连性肠梗 阻 , 保 守治疗 痊愈 。有 效率
9 6 . 2 % 。随访 2年再无复发病例 。
5 讨 论
连 的意识 , 术 中要细心操 作 , 缝合 腹膜 时要使 内壁光滑 完整 ,
3 . 2 . 2 中医治疗 治则 以通里 攻下 , 行 气止痛 、 活 血化瘀 为
治法 , 同样以“ 复方小承气汤加减” 为基本方 , 组方加 减 : 恶 心 呕吐甚者加姜半夏 、 陈皮 、 代赭石 ; 胀气 者加大 腹皮 、 莱菔 子 ;
疼 痛甚者加延胡索 ; 发热 明显 者加金 银花 、 黄芩 ; 腹 膜炎 明显 者加败酱草 、 蒲公英等。服用方法 同预 防组 , 治疗 组在人院后 6 h内如上法 用药 , 连续 6 d ; 同预防组针灸或新 斯的 明、 V i t B 1 封闭足三里 等穴位 治疗 J 。但 在 采取 非手 术治 疗 期 间出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34 )因此 应探 索 更 为有 效 的 治疗 方 法 。 3/3 。
对照组 : 用常规西医非手术疗法 : 食 、 采 禁 胃肠 减 压 、 蜡 油 石
鼻饲 、 生理盐水低压灌肠 、 抗感 染 、 维持水 电解 质酸碱平衡 、 长 生 抑 素等 。观察组 : 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加用 以下 中药治疗 : 生大黄 3 g芒硝 1 ~1g 厚朴 2g 大腹皮 1g枳壳 1 g桃仁 9 , 0, 0 5, 0, 0, 5, g黄芪 1g 白术 1g 5, 0 。腹痛明显者加延胡索 、 川楝 子 ; 热、 发 腹腔感染者
住院时间。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20 0 6年 1月 一2 0 0 8年 1 2月我科 共收治 8 6例术后 粘连性 肠 梗阻患者 , 4 男 6例 , 4 女 0例 ; 年龄 l 8~8 2岁 , 平均年 龄 5 . 46
岁 ; 病 至 就 诊 时 间 4—1h 平 均 56 , 有 腹 部 手 术 史 者 ( 发 4, .h 均 两
21 0 0年 1 月 第 4 1 8卷第 3 3

临床 探讨 ・
中 结合治 西医 疗术后 性肠梗阻的 床分 粘连 临 析
杨 国才
( 江 省 诸 暨 市 中 医 院外 一 科 , 江 诸 暨 3 0 ) 浙 浙 1 80 1 【 要】 目的 探讨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术 后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的临 床 效 果 。方 法 2 0 摘 0 6年 1 ~2 0 月 0 8年 1 我 科 收 治 8 术后 粘 2月 6例
1 统 计 学 处理 理 ,计 量资 料 以均 数 ±标 准差 P S20统
( ±s表 示 , 用 t 验 , 数 资 料 应 用 x 应 检 计 检 验 , <O0 P . 5为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中西医结合加针炙治疗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加针炙治疗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

【】孙 东民 .付瑾瑜 中华 医药杂志 2 0 . 1 5 0 4 1. . 0 【】刘唯一. 6 抢救急性有机磷 中毒 17例临床 总结. 9 大理 医药,
19 , 1: 42 85 .
院多年 临床实践, 说明在重度有机磷 中毒 治疗 时应用 阿托 品联
【】 中国第一届微循 环与莨菪类药研 究会 资料汇编 , 97 . 7 1 8 ,3
【】杨永荣. 4 大剂量 阿托 品抢救重症有机磷 农药 中毒 1剂. 云
南 医药 , 2 0 , 6 4 : 3 4 0 0 () 5 .
文献报道 的阿托品化时间 1. h 58 大幅度 的缩短 。东莨菪碱安 全范 围大 ,致死量为治疗量的 10倍”,联合阿托 品应用 ,减 0
少 阿 托 品用 量 , 少 阿 托 品副 作 用 ,提 高 抢 救 成 功 率 。 过 我 减 经
维普资讯
20 年 5 08 月第 5 卷第 5 期
Wo dH a D g s l r el iet  ̄

专科论坛 ・
菪 碱 外 周 作 用 与 阿托 品相 似 , 协 同阿 托 品作 用 ,改善 烟 碱 样 可
合东莨菪碱治疗, 理论与实践中均优于单用阿托品或东莨菪 在
运 用 中 药辨 证 施 治 ,进 行 调 治 ,巩 固 疗 效 。2 为 1 疗 程 , 0天 个 连 用 2个疗 程 。
下合穴 ,能疏 导阳明经腑气 ,利 胃降浊;上 巨虚是大肠经的下 合穴 ,能疏通肠 腑之气机 , 荡涤肠腑之积滞,加 以电针持续刺 激 ,能加强 胃肠功能蠕动 ,使气机得 以畅通 ,诸症得 以消 除。 通过 以上疗效分析 ,我们体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 , 以 可 促进肠袢 间纤维素吸收 以及炎症吸收 , 减少组织间渗 出, 使粘

术后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抽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给予禁食,营养支持,胃肠道减压及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拟方剂通腹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①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37/38),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7%(28/3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③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炎性肠梗阻;腹部术后;中西医结合疗法术后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易出现肛瘘、感染,治疗存在一定难度,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肠功能恢復慢,集体缺乏营养,更易发生危险[1]。

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6例,纳入标准[2-3]:①年龄60~80岁;②符合炎性肠梗阻诊断标准,腹部X线片可见气液平面及肠管扩张,CT扫描提示肠壁增厚,广泛水肿,腹腔渗出,无局部狭窄部;③1~2周内有腹部手术史;④知情同意,配合用药。

排除标准:①酒精、药物依赖者;②内疝、肠麻痹、肠套叠、肠扭转、吻合口狭窄等机械性肠梗阻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66±1.4岁,术后发病时间4~15d,平均7±1.9d,阑尾穿孔术8例,胃大部切除术14例,脾破裂切除术6例,肠梗阻手术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3例,胆道手术2例,合并糖尿病11例,高血压26例,冠心病11例,慢性肺病7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66例肠梗阻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66例肠梗阻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66例肠梗阻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112例,入院后急诊手术治疗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6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66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后,治愈48例,治愈率72.7%,有效16例,有效率24.2%,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7%。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疗效显著。

关键词肠梗阻中医结合疗法疗效肠梗阻是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引起的原因很多,特别是由于腹部手术后造成的肠梗阻[1],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难题。

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肠梗阻患者112例,男62例,女50例;年龄5个月~69岁,平均44.1岁;病程2~6天,平均3.2天。

入院后急诊手术治疗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66例。

方法:66例患者均进行禁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持续吸出胃内容物、积气、积液。

23例采用宽肠理气汤灌胃治疗,宽肠理气汤处方为[2]:蒲公英30g,莱菔子30g,败酱草30g,延胡索12g,黄芪12g,川贝12g,松壳12g,广香12g,茯苓12g,桃仁12g,厚朴12g,赤芍12g,白芍12g,白术12g,太子参12g,青皮12g,陈皮9g,甘草6g,大黄6g(后下),芒硝6g(冲),年老体弱及儿童用量酌减,日1剂,加水500ml,煎成300ml备用,经充分胃肠减压,腹胀感减轻、从胃管注入药汁150ml,注入后闭管1小时,再注入150ml 药汁,重复上法应用。

用石蜡油和生菜油灌胃治疗20例,方法:石蜡油和生菜油50ml交替注入,注入后闭管1小时;用番泻叶泡水治疗23例,番泻叶泡水100ml胃管内注入,注入后闭管1小时。

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腹部透视[3]。

结果66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后,治愈48例,治愈率72.7%,有效16例,有效率24.2%,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7%。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肠梗阻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肠梗阻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癌性肠梗阻患者82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包括禁饮食、静脉补液、胃肠减压、纠正水与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止痛、解痉药。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用大承气汤,诸药水煎至150 ml,温度30℃,插入肛管深度15~20 cm,快速注入,保留>30 min,每日2 次,连用3~7 d。

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1.5%,观察组总有效率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癌性肠梗阻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癌性肠梗阻癌症癌性肠梗阻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因此又成为恶性肠梗阻,多见于妇科肿瘤和肠管肿瘤患者。

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但是对于年老体弱患者,不能耐受手术[1]。

笔者在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癌性肠梗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癌性肠梗阻患者82例,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57~74岁,平均63.2岁。

其中结直肠癌36例,胰腺癌10例,卵巢癌8例,胃癌12例,肝癌11例,其他6例。

不完全性肠梗阻37例,完全性肠梗阻45例。

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两组年龄、性别、癌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包括禁饮食、静脉补液、胃肠减压、纠正水与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止痛、解痉药。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用大承气汤,诸药水煎至150ml,温度30℃,插入肛管深度15~20 cm,快速注入,保留>30min,每日2次,连用3~7d。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术后粘连肠梗阻患者64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2例予以西医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32例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住院时间明显较短,2组各项对比数据差异均P<0.05。

结论: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疗效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理想,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术后粘连性梗阻患者进行分析,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以下为分析经过和结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术后粘连肠梗阻患者64例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2例予以西医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85岁,年龄最小者为20岁,中位年龄为(54.78±17.56)岁;而另32例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其中包括18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年龄最高者为86岁,年龄最小者为19岁,中位年龄为(54.66±17.45)岁,统计学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基本信息,P>0.05,提升了本研究中对比数据可比性和参考价值。

2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西医治疗方法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方法包括胃肠减压、禁食、每日2次用50ml肥皂水进行清洁灌肠;予以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予以生长抑素使消化液分泌减少;予以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减少;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营养支持等[1]。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体会李丽娜;李荣霖;张大鹏;钟玉川【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3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回顾性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综合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综合组除采用西医治疗外,联合给予大承气汤、针刺、穴位注射,外敷金黄膏或芒硝等非手术治疗.结果:第1天胃肠减压量综合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组(P <0.05);肠鸣音恢复、梗阻缓解、及梗阻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6(035)006【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肠梗阻导管;大承气汤;针刺【作者】李丽娜;李荣霖;张大鹏;钟玉川【作者单位】天津市宁河县医院普外二科 301500;天津市宁河县医院普外二科301500;天津市南开中西医结合医院外二科 300100;天津市南开中西医结合医院外二科 30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PIBO)约占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20%[1],多发生于术后5~14天。

我们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7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1 资料:本组共37例,男19例,女18例。

根据治疗方法回顾性分为中西医综合治疗组(综合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

综合组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

其中阑尾炎术后3例,胃肠道术后10例,脾脏术后2例,肝胆术后4例。

首次腹部手术17例,2次或2次以上手术2例。

对照组18例,男11例,女7例。

阑尾炎术后2例,胃肠道术后11例,脾脏术后1例,肝胆术后4例。

首次腹部手术15例,2次或2次以上手术3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
石建华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
【年(卷),期】1996(013)005
【摘要】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300150)石建华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高,且分型复杂,既往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开展,以中医中药治疗肠梗阻取得了很大进展。

下面笔者根据本科近年来收治的182例肠梗阻病人...
【总页数】2页(P5-6)
【作者】石建华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学院二附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205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体会 [J], 李丽娜;李荣霖;张大鹏;钟玉川
2.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诊治体会 [J], 刘春伶
3.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J], 朱晓芳
4.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体会 [J], 赵慧杰
5.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J], 孙小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体会
李衍杭[1];牛锡智[2];韩玉娟[3];吴凌云[4];孙争文[5]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9(0)6
【摘要】自1984年以来,我们选用大黄、芒硝、潘泻叶、木香、槟榔、陈皮、瓜篓等七味中药组成“肠梗阻方”,先后为300例各种类型的肠梗阻病人进行了治疗,并配以胃肠减压,抗菌素、输液禁食等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总有效率达92%,避免了许多病人不必要的手术,深受广大病员的欢迎。

我们选用的大黄等七味中药组成的“肠梗阻方”,经临床300例病人应用,其具
【总页数】1页(P459-459)
【作者】李衍杭[1];牛锡智[2];韩玉娟[3];吴凌云[4];孙争文[5]
【作者单位】[1]青岛市肿瘤医院;[2]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3]青岛市第四人民医院;[4]青岛市第四人民医院 266042;[5]2660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2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体会 [J], 李丽娜;李荣霖;张大鹏;钟玉川
2.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诊治体会 [J], 刘春伶
3.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J], 朱晓芳
4.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临床体会 [J], 赵慧杰
5.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J], 孙小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术后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

术后炎性肠梗阻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杨炎辉;吴志勋【期刊名称】《福建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00)0S1【摘要】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近几年来,对术后肠梗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术后炎性肠梗阻,它既有肠梗阻的共性,更有其特殊性。

现就我科1998年6月至2005年3月诊治的22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资料以腹部术后4~30 d有明显肠梗阻表现为基本条件,共22例,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36岁。

术后出现肠梗阻时间平均13 d。

化脓阑尾炎术后11例,胃癌根治术后2例,胃穿孔修补2例,结肠癌根治术后1例,胰腺挫伤引流术后1例,胃大部切除后1例,胃穿孔修补加胃空吻合术后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肝破裂修补术及脾破部分切除术后各1例,小儿肠套术复位术后1例,本组全部在常规西医的治疗下结合单味大黄汤胃注入治疗,平均3症状缓解,无1例失败而再次手术治疗。

2讨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病机理复杂,常因多种因素同时存在或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包括:交感输入的抑制效应,激素、神经介质和其它介质的释放;炎性反应,麻醉和止痛药物的作用;手术操作粗糙和手术时间过长等原因。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因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胞质分裂,其它炎性介质反应,引起肠壁充血水肿、纤...【总页数】2页(P)【作者】杨炎辉;吴志勋【作者单位】连城县医院普外科;连城县医院普外科;福建连城;福建连城【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7【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诊治体会 [J], 刘春伶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J], 吕广彪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J], 杨大兵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J], 王晓5.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J], 谈家福;周惠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3-08-02T11:05:31.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蒋建华
[导读] 注意对立位腹部平片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对气液平面及肠管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了解。

蒋建华(广西桂平市中医医院外一科 537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肠梗阻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肠梗阻治疗体会
引言: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就有肠梗阻,该病起病急、并且病情严重,临床处理非常困难,导致肠梗阻死亡率极高,大约占疾病发生率的5%~10%。

因此,临床对肠梗阻患者实施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本文研究通过分析了中西医联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其中男28,女22例,年龄51~86岁之间,平均年龄(65.4±5.7)岁,其中右半结肠17例,左半结肠21例,直肠12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加味承气汤,药方为:大黄12g(后下)、厚朴10g、芒硝5-10g(冲服)、槟榔15g、大腹皮15、苏梗5g;脾胃虚弱加木香、白术;气虚明显可加:党参12g,一般不加。

100mL/次,口服或胃管注入,1次/d。

治疗5d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肛门排气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

患者的诊断标准为:(1)患者出现明显的腹痛、恶心、腹胀以及呕吐症状,并且肛门排便和排气停止;(2)检查患者腹部有压痛感,并伴有肠鸣音亢进;(3)经过腹部X线检查,发现患者腹部出现多个气液平面。

1.3 判定标准[2]
参照相关资料决定疗效判定标准为:治愈:肠梗阻症状表现和体征解除程度彻底,腹部X线片及CT检查结果均显示,肠梗阻征象已经消失,进食3d没有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有效:肠梗阻症状表现和体征的缓解程度明显,恢复进食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无效:肠梗阻症状表现和体征没有能够被有效解除,甚至病情程度进一步加重,或有肠瘘形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的计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n]
2.2临床疗效
治疗5d之后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梗阻症状治疗效果 [n(%)]
2.3肛门排气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均有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详见表3。

表3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情况(d,x-±s)
3.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导致肠梗阻症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气滞、血瘀、寒凝、热结、湿阻、积食等几大方面,中医的基本病理学发病机制为不通则痛。

该类患者在临床上多见实证、热证,气机通降出现异常、气机出现闭阻。

治疗应该以通腑泻热、急下存阴为基本原则,以使脾、胃、大肠的升降传导功能恢复正常状态,使气血津液的代谢功能逐渐恢复[3]。

加味承气汤是中药中的行气祛瘀通下之剂,中医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对阳明腑实证之痞、满、燥、实四证及脉实者进行治疗。

该方剂主要具有峻下热结的治疗功效。

临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大承气汤随证加减,可以达到通腑泻热、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对肠道循环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力显著增强,使胃肠
道功能得到改善,可使肠梗阻疾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

但在用药的过程中应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当频繁呕吐、腹痛加剧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止用药[4-5]。

注意对立位腹部平片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对气液平面及肠管的变化情况进行准确了解。

参考文献
[1] 李杰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68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1(04):46-48.
[2] 杜慎华,宋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4例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02):75-76.
[3] 尚晓滨,吴咸中,李东华,等.活血化瘀中药对清解通下中药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Ⅱ-对急性细菌性腹膜炎大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9,12(2):127-128.
[4] 陈中朝,任波.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22例体会[J].当代医学,47-48.
[5] 孟令建.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64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13):208-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