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

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制图第四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制图中的投影法和视图的概念。

2. 掌握机械制图中的主视图、剖视图和细节视图的绘制方法。

3. 学会使用机械制图软件进行视图的创建和编辑。

教学重点:1. 投影法和视图的概念。

2. 主视图、剖视图和细节视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1. 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2. 细节视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

2. 教具: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计算机和机械制图软件。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使用投影仪将第四章的教材内容投影到黑板上,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解释投影法和视图的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理解。

Step 2: 主视图的绘制(15分钟)详细介绍主视图的绘制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视角、确定主视图的位置和大小等。

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引导学生掌握主视图的绘制技巧。

Step 3: 剖视图的绘制(20分钟)讲解剖视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剖视图的种类和绘制规则。

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指导学生掌握剖视图的绘制方法,特别是剖视图的标注和尺寸的处理。

Step 4: 细节视图的绘制(20分钟)介绍细节视图的概念和用途,讲解细节视图的绘制规则和注意事项。

通过示范和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细节视图的绘制技巧,包括细节视图的位置选择和绘制比例的确定。

Step 5: 机械制图软件的应用(15分钟)介绍常用的机械制图软件,并演示如何使用软件进行视图的创建和编辑。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自操作软件进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Step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他们对机械制图第四章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展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他们的绘图技巧和操作能力。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道主视图、一道剖视图和一道细节视图的绘制练习,并使用机械制图软件进行编辑和标注。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机械制图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剖视图与剖面图”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剖视图的概念、类型、标注及绘制方法,以及剖面图的基本原理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剖视图和剖面图的基本概念,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熟练绘制和识别各类剖视图和剖面图。

3. 提高学生运用剖视图和剖面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标注规范。

教学重点: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实际工程图纸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模型、图纸等。

2.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图纸、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剖视图和剖面图的作用。

2. 知识讲解:a. 介绍剖视图和剖面图的基本概念。

b. 分析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类型及特点。

c. 讲解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标注规范。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实例,讲解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动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机械制图——剖视图与剖面图2. 内容:a. 剖视图和剖面图的概念b. 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类型c. 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标注规范d. 例题及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绘制给定零件的剖视图和剖面图。

b. 标注所绘制的剖视图和剖面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剖视图和剖面图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及标注规范。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实例,讲解剖视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准确性。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剖视图绘制方法:a. 确定剖切平面位置:根据表达零件内部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剖切平面位置。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机械制图》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

重点掌握机械零件的视图绘制方法,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

2. 学会运用三视图的投影原理进行视图绘制。

3. 能够独立完成机械零件视图的绘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难点:如何将实际物体的形状准确地用视图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

学具:制图板,绘图仪器,A3图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机械零件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图纸将这些零件的形状表达出来。

2. 理论讲解:a. 介绍机械零件视图的基本概念。

b. 详细讲解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3. 实践操作:a. 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零件的三视图。

b.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共同绘制三视图。

4. 例题讲解:a. 分析一个复杂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

b. 演示如何绘制该零件的三视图。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零件的视图绘制。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a.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b. 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三视图投影原理2. 机械零件视图表达方法3.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常见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2. 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三视图的投影原理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2. 拓展延伸:研究更复杂的零件视图表达方法,如剖视图、断面图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三视图的投影原理。

2. 机械零件视图表达方法。

3. 实践操作中学生的问题与解答。

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三视图的投影原理1. 正投影法:以正方向(垂直于投影面)进行投影,使物体的三个坐标面(前、上、左)在投影面上得到反映。

2. 投影面: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分别为水平投影面、正面投影面和侧面投影面。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四章,主题为“视图”。

详细内容包括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重点讲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后视图以及斜视图的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图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学会绘制各类视图,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机械零件的制图中。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制图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各类视图的画法及其应用场景。

难点:斜视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在实际制图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板书用粉笔、尺子、圆规、三角板等。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零件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二维图形表达三维物体,从而引出视图的概念。

2. 理论讲解:a.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b. 各类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演示如何绘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基本视图。

b. 以一个复杂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斜视图的画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视图画法,独立完成一个机械零件的视图绘制。

5.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换练习,互相评价、讨论,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各类视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解答步骤及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的视图知识,绘制一个简单机械零件的视图。

2. 答案:提供详细的绘制步骤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制图方法,如剖面图、装配图等,提高制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机械加工车间,了解实际机械零件的制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图线的绘制方法,以及简单零件图的绘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会绘制图线,并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图的绘制。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线的绘制方法,简单零件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等。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机械图纸,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的规格、比例等。

b. 讲解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零件为例,讲解图线的绘制方法。

b. 分步骤演示如何绘制简单零件图。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指定零件的图线。

b.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零件图的绘制。

六、板书设计1. 制图的基本知识2. 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3. 图线的绘制方法4. 简单零件图的绘制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指定零件的简单零件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a. 了解更多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曲线板、模板等。

b. 掌握三维零件图的绘制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图线的绘制方法,简单零件图的绘制。

2. 教学重点: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3. 例题讲解:详细步骤和技巧的演示。

4. 作业设计:题目难度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和拓展。

一、图线的绘制方法和简单零件图的绘制1. 图线的绘制方法:a. 确定图线的类型,如实线、虚线、点划线等。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详细讲解和练习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

具体内容包括三视图的识别与绘制、剖视图的基本知识、以及零件图的标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基本原理,正确绘制简单零件的三视图。

2. 学生能够识别并绘制常见的剖视图,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3. 学生能够正确标注零件图,掌握尺寸标注和符号使用的规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在于剖视图的绘制和零件图的标注。

重点是三视图的绘制原理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机械制图教材、PPT演示文稿、图板、绘图仪器。

2. 学具:学生用图板、绘图仪器、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机械零件实物,提出问题,引出如何用图纸准确表达零件的结构和尺寸。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原理,通过PPT展示三视图的实例。

3. 实践演示(20分钟):现场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零件的三视图,讲解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零件进行三视图绘制练习。

5. 答疑解惑(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

6. 零件图标注(15分钟):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标注零件图。

六、板书设计1. 三视图的原理及绘制步骤。

2. 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3. 零件图的标注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泵体零件的三视图,并标注其尺寸。

2. 答案:泵体三视图及标注完成后的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学生作业的批改,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进行巩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尝试绘制更为复杂的零件图,了解更多的制图标准,如公差、表面粗糙度等,为深入学习机械制图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演示环节中如何绘制三视图和剖视图。

2. 零件图的标注方法及规范。

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的准确性。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机械制图》第四章“视图”,具体内容包括: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视图的简化表达方法;以及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2. 学会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能够正确绘制和解读三视图。

3. 了解视图的简化表达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工程制图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模型、挂图等。

2. 学具:铅笔、橡皮、三角板、圆规、绘图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程图纸,引导学生思考视图在工程制图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观看图纸,讨论视图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教学环节:讲解基本概念,展示分类及画法,举例说明。

(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教学环节: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讲解投影规律,举例讲解。

3. 实践环节:(1)绘制三视图。

教学环节:发放模型,学生分组绘制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2)解读三视图。

教学环节:展示学生绘制的结果,共同讨论,解读三视图。

4. 简化表达方法及其应用:教学环节:讲解简化表达方法,展示应用实例。

教学环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

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3. 视图的简化表达方法。

4. 拓展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答案:根据实际绘制结果,正确标注尺寸。

2. 拓展作业:思考并简述视图在工程制图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设计。

5. 板书设计。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组合体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组合体

第四章组合体4.1 组合体的构成本节教学目标:熟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体表面的相互位置。

重点: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体表面的相互位置。

难点:组合体的组成形式。

引入:同学们,在立体表面学习中,已经多少接触了一些简单的结构,发现这些结构主要是由一个长方体经过切割而形成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一些物体,它们是有一些简单体经过叠加,比如说支架。

要绘制此支架的三视图,我们就必须掌握组合体的相关知识。

一、组合体1. 组合体的概念2. 组合形式、形体分析法形体分析法是学习画组合体视图或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可细分为:叠加法、切割法、综合法。

叠加和切割时组合体组合的两种基本形式,而最常见的是这两种形式的综合。

步骤:组合体分解→基本体分析→组合形式分析→综合绘图和尺寸标注二、线面分析法1. 概念线面分析法是根据面、线的空间性质和投影规律,分析形体的表面和表面间的交线与视图中的线框或图线的对应关系,进行画图、看图的方法。

2. 视图中图线的含义(1)具有积聚性的表面(平面或柱面)的投影;(2)两个邻接表面(平面或曲面)交线的投影;(3)曲面的转向线的投影。

3. 视图中线框的含义(1)形体表面(平面或曲面)的投影(封闭线框);(2)孔洞的投影(封闭线框);(3)相切表面的投影(表示为封闭线框或含有不封闭线框)。

4. 表面连接关系(重点内容)组合体各组成形体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有四种:(1)不平齐(相错)两表面之间应该有线隔开。

(1)平齐两表面之间不应有线隔开。

(2)相交表面在相交处应该画出交线。

(3)相切由于在相切处两表面是光滑过渡的,在相切处不应该画分界线。

注意点:教师应着重说明分界线应画到何处。

4.2 画组合体三视图本节教学目标:掌握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重点: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难点: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步骤。

引入:了解了组合体后,最终还是得反映在工程图中给予客户或者读者展示,因此,要学习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2024年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2024年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2024年精选《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机械零件的投影原理及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机械零件在不同视图下的投影规律,并能熟练绘制三视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零件的投影原理。

2. 学会绘制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制图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机械零件在投影过程中,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转换方法。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制图板、图钉、橡皮擦、直尺、圆规等。

学具:制图板、图钉、橡皮擦、直尺、圆规、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际机械零件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投影原理:讲解正投影、斜投影的原理及特点。

b. 三视图绘制方法:讲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演示三视图的绘制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三视图,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投影原理:a. 正投影b. 斜投影2. 三视图绘制方法:a. 主视图b. 俯视图c. 左视图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及课堂组织是否合理,以便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机械制图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阐述;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信息量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机械制图课程优质教案模板得力文库

机械制图课程优质教案模板得力文库

机械制图课程优质教案模板得力文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视图的投影原理、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应用、以及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视图的投影原理,理解三视图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绘制和识读机械零件的三视图。

3.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能够将视图与实际物体相互转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视图的投影原理,尤其是斜视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模型、挂图。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机械零件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图形。

2. 讲解:详细讲解视图的投影原理,以及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投影仪展示典型例题,分析三视图的绘制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给定物体的三视图,并进行互相评析。

5. 知识巩固:选取一些复杂零件的视图,让学生识读并描述其结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投影原理2.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3. 机械零件视图表达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给模型,绘制其三视图,并标注尺寸。

2. 答案:见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绘制三视图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制图软件,如AutoCAD等,提高制图效率。

本教案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机械制图课程中,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至关重要。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范例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范例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第四章,主题为“视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与投影规律;视图中的线条及符号表示方法;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基本概念,掌握视图的分类及画法。

2. 学会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与投影规律,能够正确绘制三视图。

3. 掌握视图中的线条及符号表示方法,提高制图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三视图的绘制及视图中的线条、符号表示方法。

重点: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与投影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模型、挂图。

2.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实际机械零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些零件表达出来。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2)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与投影规律;(3)视图中的线条及符号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个典型零件,现场绘制其三视图,并讲解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给定零件的三视图。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2. 三视图的形成原理与投影规律;3. 视图中的线条及符号表示方法;4.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给定零件的三视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画法,但对三视图的绘制及视图中的线条、符号表示方法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类型的视图,如剖视图、剖面图等,提高制图能力。

同时,了解机械制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三视图的绘制及视图中的线条、符号表示方法;2. 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 47—49 课时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圆锥三视图的画法。

2、圆锥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

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轴测图的形成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1所示。

图4-1 轴测图的形成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机械制图教案4正等轴测图画法

机械制图教案4正等轴测图画法

教案首页课题序号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4-1 正等轴测图画法使用教具多媒体、模型教学目的1、了解轴测投影的概念、投影特性和轴测图的种类2、了解正等轴测图和斜二测图的作图方法3、了解轴测草图的重要作用,掌握徒手画轴测草图的基本技巧教学重点轴测投影的投影特性;坐标法或切割法画简单形体的轴测图画轴测草图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简单组合形体的三视图或两视图画轴测图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习题册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板1§4-1 正等轴测图画法一、正等轴测图的形成和投影特性11234二、平面体正等轴测图画法112【案例1】绘制正六棱柱的正等轴测图【案例2】绘制V形块的正等轴测图板2三、回转曲面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1圆柱2圆角3半圆头板【案例1】作开槽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

【案例2】根据两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复习旧课引入新题教学内容复习表面交线正投影图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且作图简便,但是缺乏立体感。

因此,工程上常采用直观性较强,富有立体感的轴测图作为辅助图样,用以说明机器及零部件的外观、内部结构或工作原理。

§4-1 正等轴测图画法一、正等轴测图的形成和投影特性1将对象倾斜放置,令三根坐标轴对P面的倾角相等,用平行的投影线垂直于P面进行投射得到正等轴测投影。

1直角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X、OY、OZ称为轴测轴,三条轴测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2轴测投影中,任意两根直角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XOY、∠YOZ、∠ZOX,称为轴间角。

正等测中的轴间角∠XOY=∠YOZ=∠ZOX=120°。

3轴测轴的单位长度与相应直角坐标轴的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OX、OY、OZ轴上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

正等测图中的简化轴向伸缩系数p=q=r=1。

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4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轴测投影仍互相平行。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优质教案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优质教案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工具的使用,投影原理及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投影原理,能够准确地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制图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特别是斜视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投影原理的理解,制图工具的使用,三视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制图板,直尺,三角板,圆规,铅笔。

学具:制图板,直尺,三角板,圆规,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图形。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制图工具的使用,投影原理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物体为例,现场演示如何绘制三视图,并解释投影原理。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绘制一个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5. 互动讨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互相讨论,找出绘制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制图基本知识2. 制图工具的使用3. 投影原理4. 三视图绘制方法5. 例题及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立方体的三视图。

答案:正视图为一个正方形,俯视图为一个正方形,左视图为一个正方形。

2.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圆柱的三视图。

答案:正视图为一个矩形,俯视图为一个圆,左视图为一个矩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绘制更复杂的物体,提高制图能力。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三维建模软件,将制图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特别是斜视图的绘制。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

机械制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图形的绘制。

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绘制方法,以及常见平面图形如正方形、矩形、圆和椭圆的绘制步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学会使用绘图工具进行平面图形的绘制。

3. 能够熟练绘制常见平面图形,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分类、绘制方法以及绘制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绘图板、绘图仪器。

学具:学生用绘图板、绘图仪器、铅笔、橡皮、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图形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 基本概念: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分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实践操作:以正方形为例,演示绘制步骤,讲解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矩形、圆和椭圆的绘制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绘制给定尺寸的平面图形。

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绘制2. 内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常见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100mm×100mm的正方形。

(2)绘制一个150mm×100mm的矩形。

(3)绘制一个直径为100mm的圆。

(4)绘制一个长轴为80mm、短轴为40mm的椭圆。

2. 答案:(1)正方形绘制步骤:画一个100mm的线段,以线段两端点为圆心,分别画两个半径为100mm的圆弧,连接圆弧交点,得到正方形。

(2)矩形绘制步骤:画一个150mm的线段,以线段一端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100mm的圆弧,与线段相交,连接交点和线段另一端点,得到矩形。

(3)圆的绘制步骤:以任意一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0mm的圆。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

2024年《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棱柱教学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棱柱的识别与绘制。

本章主要介绍立体几何图形中的棱柱,包括棱柱的定义、性质、分类以及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棱柱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正投影法绘制棱柱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棱柱的三视图绘制及其投影规律。

2. 教学重点:棱柱的定义、性质和分类;棱柱的绘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棱柱模型、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2.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A3图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棱柱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棱柱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棱柱的定义、性质、分类,通过多媒体展示棱柱的实物图片和三视图。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强调投影规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现场绘制棱柱的三视图。

5. 互动讨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讨论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棱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棱柱的定义、性质、分类。

2. 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及投影规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一个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2)简述棱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2. 答案:(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棱柱绘制方法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棱柱的三视图绘制方法及投影规律。

2. 学生在绘制棱柱三视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棱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机械制图课程教案模板

机械制图课程教案模板

机械制图课程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型选择、比例尺应用以及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等的绘制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2. 学会分析平面图形的尺寸,合理选择线型和比例尺;3. 能够熟练绘制常见的平面图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型选择,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学具:学生用《机械制图》教材、绘图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包括尺寸分析、线型选择、比例尺应用等。

3.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绘制一个平面图形,如正方形,边示范边讲解绘制步骤和技巧。

b.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独立绘制一个平面图形。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复杂的平面图形绘制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个不同难度的平面图形绘制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2. 内容:a. 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b. 尺寸分析、线型选择、比例尺应用c. 常见平面图形绘制方法d.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圆形d. 椭圆2. 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面图形绘制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尝试绘制更复杂的平面图形,提高制图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制图比赛,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难点与重点(1)尺寸分析:在绘制平面图形时,正确分析尺寸至关重要。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

完整版机械制图教案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几何作图,以及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在于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2. 学会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几何作图。

3. 掌握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提高读图和绘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

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尺寸标注的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制图板、绘图仪器、模型等。

2. 学具:图纸、铅笔、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机械图纸,引发学生对制图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幅面、比例、线条等。

b. 介绍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以正方形、圆形为例进行讲解。

c. 演示几何作图,如等分线段、画圆等。

d. 讲解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强调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分组进行平面图形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完成几何作图,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c. 学生进行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练习,教师解答疑问。

4. 例题讲解:a. 以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为例,讲解制图过程。

b. 分析例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b.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

六、板书设计1. 制图基本知识:a. 图纸幅面、比例、线条b. 平面图形绘制方法c. 几何作图d. 尺寸标注和符号识别2. 例题解析3.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并标注尺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绘制和尺寸标注的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在几何作图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讲§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4—2 正等测图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

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轴测图的形成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

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等测图;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斜)三测图;本章只介绍工程上常用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互相平行;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中仍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且同一轴向所有线段的轴向伸缩系数相同。

(2)物体上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可以用坐标法确定其两个端点然后连线画出。

(3)物体上不平行于轴测投影面的平面图形,在轴测图中变成原形的类似形。

如长方形的轴测投影为平行四边形,圆形的轴测投影为椭圆等。

(二)正等测图1、正等测图的形成及参数(1)形成方法如图4-3(a)所示,如果使三条坐标轴OX、OY、OZ对轴测投影面处于倾角都相等的位置,把物体向轴测投影面投影,这样所得到的轴测投影就是正等测轴测图,简称正等测图。

(a)(b)图4-3 正轴测图的形成及参数(2)参数图4-3(b)表示了正等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等参数及画法。

从图中可以看出,正等测图的轴间角均为120°,且三个轴向伸缩系数相等。

经推证并计算可知p1=q1=r1=0.82。

为作图简便,实际画正等测图时采用p1=q1=r1=1的简化伸缩系数画图,即沿各轴向的所有尺寸都按物体的实际长度画图。

但按简化伸缩系数画出的图形比实际物体放大了1/0.82≈1.22倍。

2、平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

(1)长方体的正等测图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个角顶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并以过该角顶点的三条棱线为坐标轴。

先画出轴测轴,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长方体的八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图4-4 长方体的正等测图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4所示。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2)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分析:由于正六棱柱前后、左右对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作图线,从顶面开始作图比较方便。

故选择顶面的中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原点,棱柱的轴线作为OZ轴,顶面的两条对称线作为OX、OY轴。

然后用各顶点的坐标分别定出正六棱柱的各个顶点的轴测投影,依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5所示。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5 正六棱柱体的正等测图(3)三棱锥的正等测图分析:由于三棱锥由各种位置的平面组成,作图时可以先锥顶和底面的轴测投影,然后连接各棱线即可。

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7所示。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4)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总结:从上述三例的作图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以下两点:1)画平面立体的轴测图时,首先应选好坐标轴并画出轴测轴;然后根据坐标确定各顶点的位置;最后依次连线,完成整体的轴测图。

具体画图时,应分析平面立体的形体特征,一般总是先画出物体上一个主要表面的轴测图。

通常是先画顶面,再画底面;有时需要先画前面,再画后面,或者先画左面,再画右面。

2)为使图形清晰,轴测图中一般只画可见的轮廓线,避免用虚线表达。

四、小结1、复习轴测图的种类,轴测图的基本性质,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总结例题,归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习题集4-1(1)、(2)、(3)、(4)第二十讲§4—2 正等测图课题:1、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讲解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掌握平行于投影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2、掌握常见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3、掌握长立体的圆角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中三个不同方向椭圆中心的定位和长短轴方向的确定教具:模型:圆柱体、圆锥体教学方法: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在于掌握圆的画法。

立体上平行坐标面的圆(投影面上的圆),在正等测图中为椭圆,要注意平行不同坐标面的圆(各投影面上的圆),其长短轴方向是不同的。

讲课中要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复习平面立体的纳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二、引入新课题绘制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关键是要掌握圆的的正等测图画法,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中为椭圆。

在曲面立体中,圆是最基本的图形,所以先来讨论圆的的正等测图。

三、教学内容(一)圆的正轴测图的画法1、平行于不同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都是椭圆,除了长短轴的方向不同外,画法都是一样的。

图4-7所示为三种不同位置的圆的正等测图。

作圆的正等测图时,必须弄清椭圆的长短轴的方向。

分析图4-7所示的图形(图中的菱形为与圆外切的正方形的轴测投影)即可看出,椭圆长轴的方向与菱形的长对角线重合,椭圆短轴的方向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即与菱形的短对角线重合。

图4-7 平行坐标面上圆的正等测图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椭圆的长短轴和轴测轴有关,即:(1)圆所在平面平行XOY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Z1轴,即成水平位置,短轴平行O1Z1轴;(2)圆所在平面平行X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Y1轴,即向右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Y1轴;(3)圆所在平面平行YOZ面时,它的轴测投影——椭圆的长轴垂直O1X1轴,即向左方倾斜,并与水平线成60°角,,短轴平行O1X1轴。

概括起来就是:平行坐标面的圆(视图上的圆)的正等测投影是椭圆,椭圆长轴垂直于不包括圆所在坐标面的那根轴测轴,椭圆短轴平行于该轴测轴。

2、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四心法”画椭圆就是用四段圆弧代替椭圆。

下面以平行于H面(即XOY坐标面)的圆(图4-8)为例,说明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其作图方法与步骤如图4-9所示。

(1)出轴测轴,按圆的外切的正方形画出菱形。

(图4-9(a))(2)以A、B为圆心,AC为半径画两大弧。

(图4-9(b))(3)连AC和AD分别交长轴于M、N两点。

(图4-9(c))(4)以M、N为圆心,MD为半径画两小弧;在C、D、E、F处与大弧连接。

(图4-9(d))(a)(b)(c)(d)图4-9 用四心法作圆的正等测图平行于V面(即XOZ坐标面)的圆、平行于W面(即YOZ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的画法都与上面类似(请学生分析)。

(二)曲面立体正轴测图的画法用例题讲解正等测图的画法。

1、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如图4-10所示,作图时,先分别作出其顶面和底面的椭圆,再作其公切线即可。

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a)圆柱(b)圆台图4-10 圆柱和圆台的正等测图2、圆角的正等测图圆角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圆周,因此,圆角的正等测图,正好是近似椭圆的四段圆弧中的一段。

作图时,可简化成如图4-11所示的画法,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步骤。

图4-11 圆角的正等测图强调:在画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时,一定要明确圆所在平面与那一个坐标面平行,才能确保画出的椭圆正确。

画同轴并且相等的椭圆时,要善于应用移心法以简化作图和保持图面的清晰。

四、小结总结例题,说明曲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作图方法。

五、布置作业习题集4-1(5)、(6)、(7)、(8)第二十一讲§4—3 斜二测图§4—4 简单体轴测图课题:1、斜二轴测图2、简单体的测图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斜二测图的画法2、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学要求:1、了解斜二测图的形成及参数2、掌握斜二测图的画法3、掌握讲解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学重点:1、斜二测图的画法2、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较复杂的简单体的轴测图的画法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四棱台、圆台、支座、端盖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斜二轴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正放,而在立体左上角或右上角方向,采用斜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