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鲚的采集与运输
长江刀鲚说明
长江刀鲚说明长江刀鲚的繁殖与洄游--薏苡的繁殖特性及其迁移影响因素年级:初二许福长卿张骏杰团队代码:b20y-6861参赛类别:展板进程记录由于无意中看到了一条信息,“刀鱼王”拍了一张照片,照片起拍价为5万元,结束价为5万元。
9万元被一名女子拍下。
为什么旗鱼在拍卖会上如此昂贵,为什么不能像其他鱼类一样以公平的价格出售。
我和同伴们开始了一次探险之旅。
我们先去寻找了刀鱼卖价贵的原因。
得知是因为刀鱼的稀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刀鱼的稀少加上口味的鲜美自然是被烂加捕捞。
再加上它的繁殖以及洄游的关系让我们走上了研究它生殖特性与影响其洄游的因素的道路。
我和同伴们一起从老师那里得知有一场比赛。
我和他的意见很快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小组,一起进行比赛。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更多的人支持我们。
我们不仅要支持保护嘴上的刀鱼,还要同意从心底保护刀鱼。
因为我们不擅长和表现,我们选择了展板,希望借此机会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旗鱼,减少对旗鱼的伤害。
因为使用展示板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限制,我们将把我们所有的创造力展示到极致。
我们创造了一种不同的展示方式。
我相信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展板,从而呼吁更多的人共同保护旗鱼。
我相信在观看了我和我的同伴们完成的展板之后,你们会加入我们。
刀鲚的生物学特性Coilia Coilia很长,侧面非常平坦,背部逐渐变细,尖端呈镰刀状,因此得名。
Coilia Coilia是一种洄游鱼类,分布在大西洋西部。
在中国,它产于黄海、东海和渤海。
每年春天花朵盛开时,鱼类会从入海口向上游聚集,进入河流进行繁殖迁徙。
迁移范围可远至洞庭湖。
刀鲚的食性变化很大,鱼苗、幼鱼和成鱼的食性都不同。
刀鲚的性腺在洄游途中逐渐发育成熟,繁殖期为4至10月,产卵多在泥质或砂质的“s”形或腰鼓形江段。
怀卵量一般在3万至4万粒。
受精卵孵化发育后,幼鱼育肥至秋后或翌年入海。
保护对策(1)加强对刀鲚的动态监测(2)实现科学合理的捕捞方法(3)加强渔船、渔具和鱼法管理(4)禁止在海洋捕捞刀鲚(5)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污染(6)开展人工增殖和繁殖试验,补充刀鲚的资源量在箭鱼的生殖迁移过程中,箭鱼形成了从海洋到河流的产卵迁移。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长江刀鲚,又称刀鲚、刀背鱼,是一种在我国长江流域分布的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
它属于刀鲚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和生境破坏等因素的影响,长江刀鲚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和恢复长江刀鲚的种群数量,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在长江流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一、种群数量调查和监测长江刀鲚的种群数量调查和监测是保护工作的基础。
研究人员通过采集标本、捕捞调查和鱼类资源监测等手段,对长江流域刀鲚种群的数量、分布范围和密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监测。
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刀鲚的种群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其种群数量。
二、生物学特性研究长江刀鲚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对于制定保护和恢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通过对长江刀鲚的生长速度、繁殖特性、生活史和行为习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刀鲚为溯河洄游鱼类,具有明显的迁徙行为,其洄游路线和迁徙时间与河流水位、水温和水质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长江刀鲚的繁殖期在春季,研究人员还通过对其繁殖生态学和繁殖行为的研究,为相关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保护措施研究保护措施研究是保护长江刀鲚的关键。
研究人员通过保护区建设、放流活动和禁渔政策等手段,探索适宜的保护和恢复长江刀鲚种群的措施。
近年来,相关部门在长江流域建立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区,并开展了刀鲚放流和禁渔等工作。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刀鲚的人工繁育和放流实验,为保护和恢复长江刀鲚的种群数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四、保护意识普及与教育保护意识普及与教育是保护长江刀鲚的重要环节。
研究人员通过开展科普活动、举办讲座和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了公众对长江刀鲚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研究人员还与学校和社区合作,设计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对长江刀鲚的保护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种群数量调查和监测、生物学特性研究、保护措施研究和保护意识普及与教育等方面。
海鲜食品类鲚刀鱼、虾蟹类、等鱼类的进出口代理标准流程资料报关资料
鲚刀鱼、虾蟹类等鱼类、海鲜食品类的进出口代理标准流程/资料/报关资料帮客户做过海鲜食品类、鱼类:鲚刀鱼的空运进口代理,海鲜如何进口?如何收费?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上海赞宸专注食品进口代理5年。
海鲜进口有以下流程:换单---报检---鲜活产品报关---看看海关是否查货---如果不查货最好---等放行后---提货到检疫查验科进行最后的抽样工作---检疫抽取样品---然后你的货物就可以正式的提走了----当然,空运进口的鲜活产品(海鲜---冻鱼---螃蟹---虾等,水果,蔬菜)都要由有海关批准注册的允许,有申报鲜活产品权的指定的报关gong si来代理申报。
海鲜进口单证:原产地证,进口许可证,卫生证,箱单合同,fapiao。
关税:鱼:关税12%,增值税:13%;虾:关税:15%,增值税:13%;蟹:关税14%,增值税:13%蛙形蟹Ranina ranina (Linnaeus) Red frog crab 红蟹、扳手蟹蟹类武士鲟Charybdis miles (De Haan) Akaishigani 石蟹、红蟹蟹类锈斑鲟Charybdis feriata (Linnaeus) Corab crab 花斑鲟、花蟹、红蟹、斑纹鲟蟹类日本鲟Charybdis japonica (A. Milne-Edwards) Japenese stone crab 石蟹蟹类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 (Herbst) Redspot swimming crab 红星蟹梭子蟹蟹类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ogicus (Linnaeus)Sand swimming crab 花蟹、梭子蟹蟹类。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skal) Samoan crab 青蟹、水蟹、膏蟹蟹类小蝉虾Scyllarus martensii Pfeffer Striated locust lobster 琵琶虾虾类九齿扇虾Lbacus novemdentatus Gibbes Smooth fan lobster 琵琶虾虾类毛缘扇虾Lbacus ciliatus (Von Siebold) Japanese fan lobster 琵琶虾虾类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 (Fabricius) Ornate spiny lobster 龙虾、花龙虾虾类中国龙虾Panulirus stimpsoni Holthuis Chinese spiny lobster 龙虾、青龙虾虾类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 (Linnaeus) Scalloped spiny lobster 龙虾、青龙虾虾类上海冻海鲜空运报关,上海海鲜进口报关,海鲜进口报关流程,海鲜进口报关资料,上海进口报关,上海冻海鲜空运报关,上海海鲜进口报关,海鲜进口报关流程,海鲜进口报关资料,上海进口报关,上海冻海鲜空运报关,上海海鲜进口报关,海鲜进口报关流程,海鲜进口报关资料,上海冻海鲜空运报关,上海海鲜进口报关,海鲜进口报关流程,海鲜进口报关资料,上海冻海鲜空运报关,上海海鲜进口报关,海鲜进口报关流程,海鲜进口报关资料活海鲜讲究的是实效。
长江刀鲚幼鱼的采集与运输技术研究
刀鲚 ( ol cee Jra t el) 称 刀 鱼 , C i0etns odne Sae俗 i
4人 。开始 时慢慢 拉 动纲绳 , 头 同时进 行 , 两 注意上
的地拉 网长度 在 10 10m之 间 , 0 ~ 2 网衣 选用 网 目为 2 0目的聚 乙烯 网片制 成 , 整体 呈现 中问宽 , 两头 窄 。
中 间高 度 80m,向 两侧 网衣 高 度 逐 渐 减 少 至 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5
m。上 纲 浮 子 采 用 球形 泡 沫 塑 料 ,直 径 在 8 ~ 2 0 10
m m ,
每 3 ~ 0c 0 4 m缝 制一 个 。底纲 上加一 附纲 “ 草龙
索 ” 直径 5c , m左 右 , 度略 小 于 网衣 的总长 度 , 长 草 龙索 由稻草 绞制 而成 。采集前 将其 浸泡 在水 中 7 2h 以上 。 网衣 的两头 加 1 的毛竹 或钢管 , .m 5 将上下 纲 分 别 固定在毛 竹或 钢管 的两头 。
网放 结束 时 , 另一 端 的连 接纲 交到 岸 上另 一 组人 将
手 中。
1 . 网具 .1 1
试 验设 计采 用 自制 地拉 网进行 采 集 。
1 . 收网 .4 2
收 网时一般 需要 6 8人 , - 每一 网端 3 ~
地拉 网 由网衣 、 下纲 、 上 浮沉子 三部 分组成 。装 配好
索, 研制 捕捞 网具 , 选择 适 宜 的捕捞 生产 季 节 、 水温
长江刀鱼驯养及运输试验
长江刀鱼驯养及运输试验摘要从长江捕获刀鱼种苗进行驯养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驯养成活。
5月13日捕获长江洄游产卵活刀鱼7尾,7h内全部死亡。
7月19日下午,采用尼龙袋充氧,泡沫箱加冰运输在安徽无为捕获的规格为8~15cm的刀鱼,3袋共装刀鱼132尾,运往江苏中洋集团,运输时间约5h,全部死亡。
关键词刀鱼;驯养;运输刀鱼学名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隶属于鯷科,为洄游性、肉食性鱼类,成鱼个体大者可达300g左右,肉质极为鲜美,长江两岸将鲥鱼、河豚、刀鱼称为长江“三鲜”,早在2000多年前即为席上珍品。
近年来,由于水文条件的改变、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刀鱼资源量急剧下降,价格上升惊人,特别是近2a价格可谓“天价”,2006年清明前后,上海、南京水产市场,规格150g左右的刀鱼价格高达3 000~3 500元/kg。
安徽省是长江刀鱼的主要产地,历史上刀鱼资源十分丰富,1973年,安徽长江段刀鱼捕捞产量达到385.84t。
目前,国内有多家教学、科研单位都在进行刀鱼的人工繁殖研究,由于刀鱼习性较特殊,出水极易死亡,刀鱼的全人工养殖、繁殖、运输尚未获得成功,也未见报道。
为积累经验,自2005年起,进行刀鱼的网箱种苗驯养、运输、产卵洄游刀鱼暂养试验,旨在探索刀鱼的养殖可能性,希望能培育出性成熟刀鱼及暂养刀鱼亲本用于人工繁殖。
1材料与方法1.1驯养地点的选择选择在安徽长江段无为和铜陵交界处,该处长江有4处汊江,下箱地点为一小汊江,水面宽约50m,无船只通行,水流较为平缓,水深夏、秋季6~12m,冬季落水后水深3~5m,甚至完全和长江隔断。
水质清新,2006年2月对该段长江干流的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pH值7.59~7.83,COD 8.9~9.1mg/L,DO 9.79mg/L,BOD 5mg/L,NH3-N 0.299mg/L。
水质可适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鱼的索饵场地。
人工繁殖大洋河刀鲚幼鱼短途运输及越冬技术研究
人工繁殖大洋河刀鲚幼鱼短途运输及越冬技术研究李忠红;李耕;李爽;姜志强;孙述好【摘要】[目的]探讨刀鲚幼苗的短途运输及越冬技术.[方法]于2015年6月中旬在大洋河流域拉网采集野生刀鲚亲鱼进行现场人工受精,获得受精卵约2万粒,经室外水泥池和土池孵化培育后,10月中旬获得刀鲚幼鱼2 000余尾.对8 ~13 cm苗种3h的运输,45 d暂养及室外池塘、室内水泥池、大棚3种模式进行了越冬技术研究.[结果]在水温16.5℃、盐度7~ 10条件下运输,万鲚苗种成活率达100%;大棚越冬方式成活率高达85.8%,室内水泥池越冬成活率达61.8%,室外池塘越冬成活率为0.[结论]该研究为刀鲚的运输与越冬提供参考.%[Objective] To study the short-distance transportation and overwintering technologies of Colia nasus fries.[Method] In middle June of 2015,on-site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as conducted on wild Colia nasus fries collected from Dayang River by pulling net.About 20 000 grains of fertilized eggs were obtained.After incubation in outdoor cement pool and soil pool,more than 2 000 young fishes of C.nasus were obtained in middle October.After 3 h transportation and 45 d temporary raising,three overwintering technologies of 8-13 cm C.nasus fries under three models (outdoor ponds,indoor cement pool,shed) were studied.[Result] Under the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of water temperatur e 16.5 ℃ and salinity 7 ~ 10,the survival rate of C.nasus seedlings was 100%.The survival rate of C.nasus seedlings under the overwintering model of greenhouse was as high as 85.8%.The survival rate of C.nasus seedlings under the overwintering model of indoor cement pool was 61.8%.The survival rate of C.nasus seedlings under the overwinteringmodel of outdoor pond was 0.[Conclusion] The transportation method and overwintering technology in this research were practicable,so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the artificial breeding of C.nasus.【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5【总页数】3页(P96-97,108)【关键词】大洋河;刀鲚;人工授精;越冬;成活率【作者】李忠红;李耕;李爽;姜志强;孙述好【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实验站,辽宁营口11500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实验站,辽宁营口11500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营口增殖实验站,辽宁营口115004;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0623;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丹东11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5刀鲚(Coilia nasus)是非常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俗称长江刀鲚、毛花鱼、野毛鱼、梅鲚等,是“长江三鲜”之一,全身呈银白色,晶莹美丽,其肉质细嫩,腴而不腻,味道鲜美。
渔业送鱼工作内容
渔业送鱼工作内容一、引言渔业是人类获取水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渔业送鱼工作即是指将捕捞的鱼类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贮存和运输等工作,最终将新鲜的鱼类送达市场或消费者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渔业送鱼工作内容。
二、捕捞捕捞是渔业的第一步,渔民使用各种捕捞工具(如渔网、渔具等)在水域中进行捕捞活动。
捕捞方式有很多种,如拖网捕捞、围网捕捞、刺网捕捞等。
在捕捞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渔业资源,遵守渔业法规,避免过度捕捞。
三、加工捕捞到的鱼类需要进行加工处理,以保持鱼类的新鲜度和食用安全。
加工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渔获分类:根据捕捞的鱼类种类和大小,对渔获物进行分类,便于后续加工和销售。
2. 清洁去鳞:将捕捞到的鱼类进行去鳞处理,去除鳞片,使鱼类更加整洁。
3. 鱼腹开剖:对鱼类进行腹部开剖,取出内脏和鳃,以减少腐败速度,延长保鲜期。
4. 去头去尾:根据市场需求,将鱼类去头去尾,使其更加方便消费者购买和食用。
5. 分割:将鱼类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方便包装和销售。
四、贮存加工后的鱼类需要进行贮存,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常见的贮存方式有以下几种:1. 冷藏贮存:将鱼类放置在低温环境中,通常是冷藏室或冷冻室,以延长其保鲜期。
2. 盐腌贮存:将鱼类腌制在盐水中,通过盐的抑菌作用延长保鲜期。
3. 真空包装:将鱼类放入真空包装袋中,抽取其中的空气,以减缓细菌生长和氧化反应。
4. 冷冻贮存:将鱼类置于零下温度下,通过冷冻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五、运输将贮存好的鱼类送达市场或消费者的过程即为运输。
运输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根据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如冷藏车辆、冷藏船等。
2. 控制温度: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控制运输工具内的温度,保持鱼类的新鲜度。
3. 包装保护:将鱼类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止碰撞和污染,保护其完整性和品质。
4. 运输时间控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鱼类在运输过程中的变质风险。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长江刀鲚是一种生活在中国长江流域的淡水鱼类,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种。
长江刀鲚在长江水系内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是长江流域内重要的生态指示种和资源类鱼类之一。
长江刀鲚在保护和研究方面一直受到国家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下面就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长江刀鲚的形态特征研究长江刀鲚体长而侧扁,头部尖长,口大,上颌能伸缩,上颌骨前端没有齿。
其鱼体背部是暗褐色或黑褐色,腹部为白色。
其体侧具有许多黑褐色纵纹,而且具有有骨盔突。
在长江刀鲚的形态特征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通过对野外捕获标本的观察和测量,以及对标本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对长江刀鲚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长江刀鲚的生物学特性研究1. 生长特性研究长江刀鲚属于淡水中的热带底栖鱼类,栖息于江河湖泊中的缓流、淤泥或沙底质的水域,以底栖动物和钉螺为食,主要以软体动物和昆虫幼虫为食,属于杂食性鱼类。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对长江刀鲚的鱼体测量和年轮观察等方法,对长江刀鲚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长江刀鲚的保护和养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 繁殖特性研究长江刀鲚为一年一繁殖的鱼类,主要在每年的春季进行产卵,繁殖期主要集中在3-5月份。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对野外捕获的长江刀鲚标本进行解剖和实验室观察,对长江刀鲚的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长江刀鲚的繁殖生态机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持。
三、长江刀鲚的保护研究长江刀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种,其种群数量较少,受到了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威胁,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为了有效保护长江刀鲚这一珍稀鱼种,近年来,国家和科研机构对长江刀鲚的保护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种群数量调查对长江流域内长江刀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监测,以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和措施。
2. 保护区和禁渔区建设在长江流域内划定了长江刀鲚的重要保护区和禁渔区,加强了对长江刀鲚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了长江刀鲚的生存环境。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长江刀鲚是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一种珍贵淡水鱼类,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之一。
该物种的生存受到了人类活动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生态保护者的关注。
近年来,对长江刀鲚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本文将对这些进展进行概述。
1. 长江刀鲚的生态特征长江刀鲚分布于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上游山区的小河流和支流,其生境包括山区中下游的速流水域、中低海拔缓流水域和洪涝季节的洪河滩涂等。
该物种是典型的肉食鱼类,以藻类、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生活习性敏捷。
长江刀鲚的繁殖生态仍有待深入研究。
目前,已知其产卵期在每年的4月至7月,卵粒径在0.98~1.1mm之间。
该物种具有比较长的嗅觉记忆能力,能够记住产卵地点并回到此处繁殖。
此外,雌性长江刀鲚的产卵量较小,为每年10~40个卵泡,因此该物种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小,且恢复缓慢。
3. 长江刀鲚的保护现状长江刀鲚被列为全球濒危物种,在中国也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由于长江刀鲚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中国政府和生态保护组织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护长江刀鲚,如禁捕、封河、人工放流等。
此外,多项研究也在对长江刀鲚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 长江刀鲚的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长江刀鲚的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以遗传学为基础的监测研究逐渐成为主流。
遗传学的方法能够对长江刀鲚的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和遗传演化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保护和恢复该物种提供重要参考。
总之,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对于该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进人们对其生态特征、繁殖生态、保护现状和监测技术的认识,加强其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促进其种群的恢复和稳定发展。
刀鲚的采集与运输
的人工采集 、 运输仅 见万全 等 报 道过 。利用人 工养殖 手 段进行刀鲚资源保护 和恢 复仍任重道 远 , 为解 决刀鲚野生苗 种捕捞及运输过程中易死 亡这一瓶颈难 题 , 2 0 1 1 —2 0 1 2年笔 者所在单位经过不断探索 , 总结 了一套有效 的采集 与运输技 术, 2年累计运输刀鲚幼鱼 4 2 2 7 0尾 , 最终成活 2 6 4 9 0尾 , 平 均成活率为 6 2 . 7 %, 较好地解决 了刀鲚鱼种采 集与运输 的技 术难题 , 为今后开展刀鲚人工驯养打下坚实基础 。
间9 —1 0 月, 水温 1 9 ~ 2 5℃ , 用特制 2 0目的聚乙烯密眼地拉网采集 。2 年累计 网捕采集刀鲚 4 6 0 1 3 尾, 平 均体 长 7 —
9 c m / 尾 。采集 的刀鲚在长江 口岸 网箱暂养后 , 采用活 鱼桶 敞 口公 路运输 至千岛湖 库区进行 人工驯养 。2 0 1 1年运 输 平均成活率为 5 0 %, 2 0 1 2年采取在运输过程中增加 冰块 降温 和添加抗应激药物措施后 , 运输平均成活率达到 8 5 % 。2 年 累计运输刀鲚幼鱼 4 2 2 7 0尾 , 最终成活 2 6 4 9 0尾 , 平均成活率为 6 2 . 7 %。 关键词 : 刀鲚 ; 采集 ; 长途运输 ; 技术难题 ; 网箱 中图分类号 : ¥ 9 6 5 . 2 2 7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1 3 0 2 ( 2 0 1 5 ) O 8— 0 2 3 0— 0 2
江苏农业科 学 2 0 1 5年第 4 3卷第 8期
王宇希 , 汪亚平 , 黄 辉, 等.刀鲚 的采集 与运输[ . J ] .江苏农业科 学, 2 0 1 5 , 4 3 ( 8 ) : 2 3 0 - 2 3 1
刀鱼 洄游鱼类名称
刀鱼洄游鱼类名称
刀鱼洄游鱼类名称,学名长颌鲚,又称,毛鲚,是一种。
刀鱼洄游鱼
类名称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
每当
春季,刀鱼洄游鱼类名称成群溯江而上,形成鱼汛。
[1]
体形不大,但数量甚多,产量很高,是沿海常见的经济鱼类。
[2]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一带,凡通海的江河如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钱塘江等均能见到。
据资料记载,我国刀鲚主要分为江海洄游型和
湖泊定居型2个生态类群,前者按水系又分为长江、钱塘江等几个生态型。
[3]
长江刀鱼洄游鱼类名称是小眼睛、黄背、鳞片发白亮,光泽度高,且
鱼身圆润、有肚,整体白里透。
而海刀则鱼背发青黑,海刀和钱塘江刀类似,一般头尾发红、青背、身材细长。
湖刀则是刀鱼洄游鱼类名称中稀少
罕有的“大眼睛”,且周身鳞片发白,光泽度不佳。
[4]
农谚有“春潮迷雾出刀鱼洄游鱼类名称”,是春季最早的时鲜鱼。
刀
鱼洄游鱼类名称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
状骨刺。
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
[1]
作为“”之一的刀鱼洄游鱼类名称,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每100克
刀鱼洄游鱼类名称就含有18.4克蛋白质和4.6克脂肪,另外还含有磷、铁、钙、锌、镁及维生素A、B1、B2等多种营养成分。
[1]。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长江刀鲚的研究进展
长江刀鲚是一种在中国长江流域的淡水鱼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近年来,关于长江刀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1. 长江刀鲚的数量和分布
长江刀鲚是一种保护性的鱼类,数量受到严格限制。
目前,该物种的数量已经明显减少,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受到破坏。
分布范围也受到了限制,目前大多分布在长江中游和下游的一些支流中。
2. 长江刀鲚的生物学特性
长江刀鲚是一种依赖浅水区的鱼类,通常栖息于淤泥和沙石相间的河底,以小型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物。
它们的繁殖期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是外肥内瘦的型繁殖方式。
3. 长江刀鲚的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长江刀鲚这一宝贵的鱼类资源,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
其中包括:
(1) 关于长江刀鲚的捕捞和销售的数量限制和许可制度。
(2) 针对栖息地的保护和修复,以保障长江刀鲚的繁殖生态环境。
(3) 积极推广长江刀鲚健康饮食文化,以增强人们对于长江刀鲚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长江刀鲚的种苗培育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已经针对长江刀鲚的成熟度、产卵情况以及生殖荷尔蒙的分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实现长江刀鲚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总之,长江刀鲚的保护和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紧迫问题。
未来,应该通过加强保护和研究,实现长江刀鲚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刀鲚
一般人工养殖池塘面积是4000平方米,池深2.0米,池底平坦,鱼池坡比1:3,淤泥厚度不超过10.0厘米。同 时,在池塘中央纵向挖一沟,其宽1.5~2.0米,低于池底0.3m左右,便于收获时的干池捕捞。池塘配备有排灌、 增氧等机械。养殖水质良好,无污染。
刀鲚
鳀科鲚属动物
01 形态特征
03 分布范围
目录
02 活习性 04 繁殖方式
05 人工养殖
07 主要价值
目录
06 保护现状 08 发现记录
刀鲚(学名:Coilia nasus)是鳀科、鲚属鱼类。从头向尾部逐渐变细,腹部圆润,上颔长,几乎到达胸鳍 基部,胸鳍鳍条细长,有6个长的细丝并超过腹鳍,臀鳍长,并与尾鳍相连,尾鳍短小,臀鳍软条80条,体长可 达41厘米。体银白色。背侧颜色较深呈青色、金黄色或青黄色。腹部色较浅。尾鳍灰色。
刀鲚栖息于沿海、河口,可以忍受淡水。刀鲚为洄游性鱼类,以挠足类、枝角类、轮虫等浮游动物为主要食 物,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黄海、东海等海域。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形态特征
刀鲚(7张)背鳍Ⅱ~Ⅳ-9~10;臀鳍Ⅱ~Ⅳ-97~112;胸鳍Ⅵ-12;腹鳍Ⅰ-6;尾鳍。纵列鳞74~84,横列 鳞10~11。鳃耙16~18+20~26。
生活在长江的刀鲚分批从海洋进入长江,上溯至产卵场进行繁殖。长江刀鲚的产卵场分布范围较广,可上溯 至距长江口1400全棉以上的湖南省洞庭湖一带,产卵环境一般是要求在流速缓慢的水域中进行。在长江中下游及 附属湖泊中,均发现有性腺成熟的个体,其性腺是在洄游的途中逐渐成熟的。产卵场多为水流平缓、水质混浊、 泥砂底质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刀鲚的采集与运输
作者:王宇希汪亚平黄辉等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8期
摘要:为开展刀鲚人工养殖试验及科学研究,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在长江江苏南通段进行刀鲚采集;采集时间9—10月,水温19~25 ℃,用特制20目的聚乙烯密眼地拉网采集。
2年累计网捕采集刀鲚46 013尾,平均体长7~9 cm/尾。
采集的刀鲚在长江口岸网箱暂养后,采用活鱼桶敞口公路运输至千岛湖库区进行人工驯养。
2011年运输平均成活率为50%,2012年采取在运输过程中增加冰块降温和添加抗应激药物措施后,运输平均成活率达到85%。
2年累计运输刀鲚幼鱼42 270尾,最终成活26 490尾,平均成活率为62 7%。
关键词:刀鲚;采集;长途运输;技术难题;网箱
中图分类号:S965 2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230-02
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别称长颌鲚、毛鲚鱼、鲚鱼,属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ae)鲚属(Coilia)。
刀鲚属于洄游鱼类,春季时成群溯江而上,是当季最早最好的时鲜鱼。
清代美食家李渔说,食鲥鲟易腻,但刀鲚“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足见刀鲚的美味。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及沿江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等人为因素,致使刀鲚野生资源量急剧缩减,难以形成渔汛,多个江段已无刀鲚捕捞记录 [1]。
目前,刀鲚资源加速衰退的现象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关于刀鲚人工繁育及增殖保护的各项工作也已逐步开展。
在此期间,针对刀鲚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理生化、遗传特征以及生长特征等方向,关于刀鲚种群特征和生态习性的系统报道则多以早期研究为主 [2-5]。
目前刀鱼的人工繁养殖都尚在起步阶段,仅有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创新村郑金良刀鲚养殖场、上海市嘉定区徐行镇伏虎村万金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有野生资源采集及人工驯养的报道,而关于野生刀鲚的人工采集、运输仅见万全等 [6-7]报道过。
利用人工养殖手段进行刀鲚资源保护和恢复仍任重道远,为解决刀鲚野生苗种捕捞及运输过程中易死亡这一瓶颈难题,2011—2012年笔者所在单位经过不断探索,总结了一套有效的采集与运输技术,2年累计运输刀鲚幼鱼42 270尾,最终成活26 490尾,平均成活率为627%,较好地解决了刀鲚鱼种采集与运输的技术难题,为今后开展刀鲚人工驯养打下坚实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刀鲚的采集
1 1 1 采集时间
9—10月,长江口水温18~25 ℃,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或傍晚退潮时进行张网捕获。
1 1
2 采集地点
采集地点选择在长江江苏南通段,底部平坦,水流平缓的河道拐弯处。
1 1 3 采集方法
采用聚乙烯密眼地拉网(孔径20目)在离岸线40~50 m处刀鲚活动区域进行放网收捕,待拉网结束后,先用捞海将网内的杂物、野杂鱼等捞出,再将网慢慢提起,逐渐缩小网内带水范围,用脸盆带水快速捞取刀鲚,让其随水流进入脸盆中,然后倒入水桶中,采集时动作要轻、速度要快。
1 1 4 网箱暂养
在长江口近岸水质良好处搭建大型网箱进行暂养,当日网捕的刀鲚须经过网箱暂养1~2 d,方可进行长途运输。
1 2 刀鲚的运输
1 2 1 运输工具
0 5 t活鱼桶(高900 mm,直径870 mm,口径560 mm,深蓝色)、20目丝质捞海、脸盆、遮阴网、降温用冰块、货运车等。
1 2 2 装车运输
运输用水采用捕捞点附近清新干净的长江水。
用水泵加水至活鱼桶1/2处,后用冰块调温至19~20 ℃。
放鱼时将装有活鱼的脸盆放入活鱼桶中,慢慢倾倒,让刀鲚随水慢慢游入水中。
此过程操作务必动作轻巧,谨防鱼体擦伤。
每桶放鱼的数量为200~400尾。
为防止运输过程中因活鱼桶内的水剧烈晃动,刺激刀鲚产生应激反应,在装桶结束后在桶内加入一定剂量活鱼运输麻醉剂(MS-222 鱼定安),装桶完毕,使用大遮阴网盖住整个桶遮光。
运输全程采用纯氧充气。
运输时间选择傍晚,尽量避开强光照射。
南通到千岛湖运输时间为6 h,下车转运3 h,途中由于运输时间较长,每隔2 h左右须停车检查1次,如中途发现有死鱼则尽快捞出,防止水质恶化,中途为维持运输水温(19~20 ℃),须用冰块进行调温。
1 2 3 中途转运
货运车到达淳安千岛湖后,须采用活鱼船转运至设置在库区深水区的养殖渔排处。
在该中途转运过程中,主要须做好降盐调温的适应性工作。
首先用水泵将活鱼桶中的运输用水抽入活
鱼仓,待桶内水位降至1/5后,用脸盆轻轻捞取刀鲚至活鱼船,脸盆慢慢倾倒,让刀鲚自然游入活鱼仓中,后慢慢加注湖水逐步稀释,观察刀鲚活动没有异常再加水至正常水位,保持正常水位至少10 min以上。
1 2 4 入箱
活鱼船至渔排边,准备入箱,采用准备好的10 m×10 m×8 m网箱(旧箱,提前挂箱,让箱面长上青苔,减少表面粗糙程度,以防刀鲚幼鱼因应激钻网擦伤)。
先降低活鱼仓水位至1/10处,用脸盆轻轻捞取刀鲚至脚盆中,并逐渐加入湖水逐步稀释,缓慢调试水温。
待脚盆水温跟湖水水温一样时,将脚盆在箱中慢慢倾倒,让刀鲚自然游入箱中。
2 结果与分析
2 1 2011—2012年刀鲚的采集与运输情况
2011年9月25日至10月16日及2012年10月2—25日期间,采用聚乙烯密眼地拉网(孔径20目)进行网捕,累计网捕采集刀鲚数量46 013尾,经暂养后用活鱼桶装车运输,累计装车数32车。
第1年运输成活率为50%,第2年在运输过程中增加冰块降温和添加抗应激药物措施后,运输成活率提高到85%。
2年累计运输刀鲚幼鱼42 270尾,最终成活 26 490 尾,平均成活率为62 7%。
具体采集及运输情况见表1、表2。
2 2 分析
2 2 1 采集及运输时间的确定
笔者把采集及运输时间确定为9月、10月,主要是根据以下几个原因综合考虑:一是由于在长江河口地区,9—10月为传统的刀鲚渔汛期,据上海海洋大学与江苏省靖江市渔政站在2002—2008年开展的长江近岸鱼类资源调查结果可知,长江靖江段近岸渔获物中,刀鲚幼鱼出现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8—10月。
二是由于9月、10月的水温为19~25 ℃,温差较小,是采集及运输较适宜的温度。
如水温过低,则刀鲚幼鱼远里浅滩进入深水区,加大网捕采集难度;如水温过高,则刀鲚幼鱼活动频繁易引起擦伤,影响后期运输成活率。
三是9月、10月期间,刀鲚幼鱼鱼体规格适中,一般在7~9 cm/尾,是运输放养的最佳规格。
2 2 2 采集方法的确定
天然的刀鲚幼鱼性情暴躁,受到刺激后反应强烈,易钻网孔,鳞片极易脱落,如采用丝网、刺网、地笼等方式网捕,几乎没有成活。
因此,采用聚乙烯密眼地拉网,孔径要小(20目),于岸边平行40~50 m处沿着刀鲚活动水线放网,再将网慢慢收拢,这样的方式虽然人力、时间耗费较大,失败率也较高,但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刀鲚幼鱼不受擦伤,也是目前捕捞天然刀鲚幼鱼活体较理想的方法。
2 2
3 影响运输成活率的因素
通过连续2年的刀鲚采集运输操作,笔者认为影响刀鲚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网捕后刀鲚幼鱼的网箱暂养,不经暂养直接捕获后运输的刀鲚幼鱼几乎没有成活,即使运输抵达当日不死,在网箱驯养 1周后也会陆续死亡。
二是运输密度不宜过高,一般0 5 t的活鱼桶,运输数量不可超过400尾/桶。
三是运输过程中必须遮光处理,活鱼桶采用深色鱼桶,沈林宏等认为,刀鲚具有一定的趋光性,若将其装入光亮的容器中,易产生群体聚集、相互挤压的现象,即易造成擦伤死亡 [7]。
因此采用遮光运输的方法,可有效减少刀鲚在运输过程中因趋光挤压而造成的死亡。
四是运输过程中采取降温、充氧以及添加抗应激药物,笔者在2年的运输过程中,第1年没有采取降温及添加抗应激药物的措施,最终运输成活率只有50%,第2年采取了降温及加抗应激药物措施,运输成活率达到85%。
这2项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刀鲚幼鱼的活动能力,使之情绪安定,减少撞击和相互擦伤。
五是中途转运过程中,用千岛湖库区水降盐调温很有必要。
通过缓慢地添加库区水,调节库区水和长江水的比例,使之慢慢适应新的驯养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晋彪,张雪生长江口刀鲚资源试析[J] 水产科技情报,1989,16(6):173-175
[2]程起群,李思发刀鲚和湖鲚种群的形态判别[J] 海洋科学,2004,28(11):39-43
[3]郭弘艺,唐文乔长江口刀鲚矢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及其在年龄鉴定中的作用[J] 水产学报,2006,30(3):347-352
[4]黎雨轩,何文平,刘家寿,等长江口刀鲚耳石年轮确证和年龄与生长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0,34(4):787-793
[5]刘凯,段金荣,徐东坡,等长江口刀鲚渔汛特征及捕捞量现状[J] 生态学杂志,2012,31(12):3138-3143
[6]万全,赖年悦,沈保平,等长江刀鱼驯养及运输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7(8):100,111
[7]沈林宏,戴玉红,顾树信,等长江刀鲚幼鱼的采集与运输技术研究[J] 水产养殖,2011,3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