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林为主 构建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和谐的绿洲生态文明

合集下载

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成效及趋势

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成效及趋势

2022年2月中国林业经济March 2022第2期(总第173期)CHINAFORESTRYECONOMICSNo 2(Total173)•生态建设•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㊁成效及趋势李思瑶ꎬ张㊀创ꎬ张馨以ꎬ王馨悦ꎬ朱震锋(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ꎬ哈尔滨150040)收稿日期:2022 ̄01 ̄03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 黑龙江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策略研究 (21239)ꎻ东北林业大学创新训练项目 生态公益性林业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调查研究 (202210225027)ꎮ第一作者简介:李思瑶(1997-)ꎬ女ꎬ黑龙江哈尔滨人ꎬ硕士研究生ꎮ通讯作者:朱震锋(1987-)ꎬ男ꎬ河南荥阳人ꎬ博士ꎬ讲师ꎬ硕士生导师ꎮ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ꎮ责任编辑:郑德胜摘㊀要:森林城市是21世纪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㊁提升城镇化质量及城市内涵的重要实践创新ꎬ可以有效促使城市化地区经济㊁生态及社会系统协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ꎮ基于文献资料分析和数据整理ꎬ系统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进展和实践成效ꎬ并从建设目标㊁发展布局㊁建设内容㊁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未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趋势ꎮ关键词:森林城市ꎻ城镇化ꎻ城市内涵ꎻ城市转型ꎻ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S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5919(2022)02 ̄0136 ̄05DOI:10 13691/j cnki cn23-1539/f 2022 02 027CurrentSituationꎬEffectivenessandTrendofForestCityConstructioninChinaLISi-yaoꎬZHANGChuangꎬZHANGXin-yiꎬWANGXin-yueꎬZHUZhen-feng(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ꎬ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ꎬHarbin150040ꎬChina)Abstract:Forestcityisanimportantpracticalinnovationformycountrytocontinue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improvethequalityandconnotationofurbanizationsincethe21stcenturyꎬanditcouldeffectivelypromotethe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icꎬecologicalandsocialsystemsinurbanizedareas.Basedontheanalysisofliteratureanddataꎬitsystematicallyintroducedthebasicprogressandpracticalresultsofmycountry sforestcityconstructionsince2004ꎬandsystematicallyexplainedtheoveralltrendofmycountry sforestcityconstructioninthefuturefromvariousaspectssuchasconstructiongoalsꎬdevelopmentlayoutꎬconstructioncontentꎬanddevelopmentdirection.Keywords:ForestcitiesꎻUrbanizationꎻUrbanconnotationꎻUrbantransformationꎻEcologicalcivilization森林城市是指在城市管辖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㊁山水林田湖草相融共生的生态系统ꎬ且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的城市[1]ꎮ自2004年我国启动 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以来ꎬ国家林草部门及各级相关部门深刻围绕 让森林走进城市ꎬ让城市拥抱森林 的思想理念和发展方向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深入推广和大范围组织实践森林城市建设ꎮ2016年1月26日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ꎬ要着力开展对森林城市的建设ꎬ搞好城市内㊁城市周边以及城市群绿化ꎬ将城市与城市间的生态空间扩大ꎮ这进一步将森林城市与我国城市群及城市一体化建设发展深度融合ꎬ为不断提升森林城市生态涵养㊁拓展森林城市生态效应溢出ꎬ进而扩大城市森林支撑下的生态空间辐射奠定基础ꎮ2019年ꎬ森林城市建设更是被首次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ꎬ为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法制保障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增加城市绿色GDP的有效途径ꎬ是贯彻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2]ꎬ是统631㊀㊀2022年第2期李思瑶ꎬ等: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㊁成效及趋势生态建设筹城乡发展㊁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方式[3]ꎬ是改善人居环境㊁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践17年来ꎬ森林城市建设从数量到质量都取得的显著成效ꎬ为我国从城镇化到城市化转型升级以及丰富城市发展内涵等方面注入活力ꎮ此外ꎬ也通过多年实践ꎬ逐渐探索出让城市刷新生态颜值ꎬ提高生态经济产出的多元化绿色新道路ꎮ不过ꎬ森林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将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社会系统进行有效融合ꎬ实现深度协同发展的复杂工程ꎬ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ꎬ并且森林城市建设也是一个持续推进㊁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ꎬ现阶段我国的建设实践距离建成广覆盖㊁高质量的森林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ꎮ在我国系统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同时ꎬ学界也围绕森林城市从多个角度立体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ꎬ既是对具体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ꎬ又对持续展开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ꎮ叶智等(2017)建议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推动森林城市供需错位ꎬ立足智慧城市战略思维有效提升森林城市水平ꎻ吴厚建等(2017)对多年来森林城市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ꎬ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4]ꎻ刘宏明(2018)对森林城市创建前㊁中㊁后三个重要阶段的具体实践工作和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ꎬ有效识别森林城市建设的核心工作与创新环节[5]ꎻ周岩(2020)则从空间尺度㊁生态系统和建设模式等方面总体归纳了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基本现状和特征ꎬ并结合国际经验对森林城市群建设提出启发建议[6]ꎮ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ꎬ本文结合 十四五 时期国家关于城市一体化及都市圈等发展问题研究热点ꎬ对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和呈现的新特征㊁取得的新成效㊁未来发展新趋势等展开深入分析ꎬ为新时期国家森林城市实践创新提供启发和参考ꎮ1㊀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基本现状1 1㊀森林城市建设进展中国森林城市建设自2004年以来持续推进ꎬ截至2019年底ꎬ全国经获批准国家森林城市194个ꎬ除了上海㊁海南㊁西藏㊁甘肃等4个省(市㊁区)外ꎬ在广泛分布于全国27个省(市㊁区)ꎮ其中ꎬ超过20个省(市㊁区)积极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活动ꎬ11个省(市㊁区)积极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ꎬ形成多覆盖㊁跨区域的建设体系ꎮ据«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ꎬ2020年全国已有441个城市组织实施了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行动ꎬ共涉及27个省(市㊁区)ꎮ我国预计将建成包含京津冀㊁长三角㊁珠三角㊁长株潭㊁中原㊁关中 天水等在内的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ꎬ其中ꎬ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已于2021年4月13日正式通过验收ꎮ1 2㊀森林城市分布特征基于对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情况的整理和汇总ꎬ表1系统展示了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ꎮ具体而言ꎬ首先ꎬ从省(市㊁区)域层面的分布情况来看ꎬ我国的国家森林城市主要分布在浙江㊁山东㊁河南㊁江西㊁广东㊁安徽㊁湖北㊁四川㊁福建㊁广西等10个省(区)ꎮ上述10个省(区)的国家森林城市数量之和为128个ꎬ占总数的65 98%ꎮ其次ꎬ从分布地区的行政级别上来看ꎬ我国的国家森林城市所分布地区涉及计划单列城市㊁省会城市㊁地级市(自治州)㊁县级市和县(区)五个级别ꎮ其中ꎬ地级市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最多ꎬ共有143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73 71%ꎻ省会城市21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10 82%ꎻ县级市15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7 73%ꎻ县(区)10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5 15%ꎻ计划单列市层面已建成森林城市数量最少ꎬ仅有5个ꎬ占森林城市总数的2 58%ꎮ总体来看ꎬ地级市建设森林城市是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ꎮ再次ꎬ从地理分区上看ꎬ我国已建成的国家森林城市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ꎬ这里共分布着76个国家森林城市ꎬ而西北地区分布最少ꎬ仅为11个ꎮ最后ꎬ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的地理空间梯度来看ꎬ我国的国家森林城市由于受气候变化㊁经济发展水平㊁城镇化程度等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ꎬ总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ꎬ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ꎬ尤其是在生态脆弱㊁经济欠发达的西部㊁北部地区表现明显ꎬ限于土地沙漠化和退化严重㊁气候条件不佳等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影响较大ꎬ对城市森林建设形成严峻挑战ꎮ2㊀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成效基于表1中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在空间分布及建设规模等方面的积极表现ꎬ总体上为我国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助推城市内涵式发展与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ꎮ结合我国城市发展与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基本进展与特征ꎬ从三个方面归纳了近年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总体成效ꎬ731㊀㊀生态建设中㊀国㊀林㊀业㊀经㊀济2022年第2期分别是:其一ꎬ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ꎻ其二ꎬ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做出贡献ꎻ其三ꎬ提高城市生态福祉溢出ꎮ2 1㊀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表1 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情况汇总表省(市㊁区)地级市(自治州)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县级市县(区)合计浙江省8115318山东省1011416河南省15116江西省101213广东省101112安徽省10111湖北省91111四川省91111福建省81110广西省9110湖南省819江苏省718河北省617辽宁省5117陕西省617内蒙古自治区415云南省3115吉林省2114北京市22山西省22重庆市22贵州省1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天津市11黑龙江省11青海省11宁夏回族自治区11合计1435211510194注:表中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地区ꎬ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ꎮ森林城市建设的首要工作是持续推进城市化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ꎬ主要涉及营林和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内容ꎮ鉴于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地区长期的资源过度开采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ꎬ尤其是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建设ꎬ使得当地的生态涵养能力及环境承载能力受到较大影响ꎬ部分地区甚至临近或超过生态阈值ꎮ城市化地区人口持续流入㊁工业生产集中㊁经济要素聚集ꎬ城市中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ꎮ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涵养水源[7]㊁防风固沙[8]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9]㊁提高城市及地区对不同气候的适应能力[10]ꎬ对城市化地区改善生态涵养能力和缓解城市扩张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ꎮ我国近年来的森林城市建设通过稳步增加森林资源面积ꎬ改善地区森林质量ꎬ有效提升了城市化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ꎬ为城市经济社会活动提供重要承载ꎮ具体而言ꎬ第一ꎬ各地的森林城市以森林增长为核心的生态工程地实施以及拆迁还绿㊁留白增绿㊁见缝插绿等措施的执行ꎬ使得我国森林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从2004年的155 20万hm2提升到2019年的365 87万hm2ꎬ尤其是2015年以来ꎬ我国森林城市的年均新增造林面积达到1 333万hm2左右ꎻ第二ꎬ各地区森林城市创建实践持续扩大湖泊㊁湿地等绿色空间比重ꎬ恢复了优质水文和土壤条件ꎬ提高了空气质量㊁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ꎬ保障了健康可持续的农林业生产ꎬ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㊁安全㊁健康的食物及水源ꎬ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ꎻ第三ꎬ各地区森林城市建设使得绿色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㊁促进了城市环境下的温室气体自然吸收ꎬ并降低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ꎬ城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有所改善ꎬ以森林为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有效缓解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发展对自然资源环境形成的压力ꎮ2 2㊀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做出贡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ꎬ城市加速扩张以及各类经济社会要素不断集聚ꎬ工业 三废 ㊁汽车尾气等带来的二氧化碳㊁氮氧化物排放使得城市化地区在践行国家 双碳 目标上承受较大压力ꎮ而森林作为 天然的空气过滤器 ꎬ在城市固碳减排㊁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11]ꎮ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ꎬ2004年我国的森林蓄积为124 56亿m3ꎬ经过十多年的林业建设ꎬ截至2019年我国森林蓄积提升至175 60亿m3ꎬ尽管增加的51 04亿m3森林不完全来自于森林城市建设项目ꎬ但是各地区的森林城市在森林覆盖等方面的积极表现也充分肯定了森林城市建设通过森林增加实现固碳释氧的重要价值ꎮ例如ꎬ森林城市广州市的森林碳储量约为城市年均能源碳排放的22 51%ꎬ其通过碳固定年均能够抵消年均碳排放的2 27%[12]ꎻ长沙市作为我国第三个荣获 国家森林城市 称号的城831㊀㊀2022年第2期李思瑶ꎬ等: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现状㊁成效及趋势生态建设市ꎬ森林对城市固碳释氧方面的经济价值经测算达到约37 73亿元[13]ꎮ2 3㊀提高城市生态福祉溢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有可持续性㊁最普惠㊁最公平的民生福祉[14]ꎮ森林依托其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ꎬ同样能够为城市地区提供丰富的生态福祉ꎬ从这个角度来看ꎬ森林城市也是切实为居民谋利益㊁提升城市化地区居民生态福祉的一项民生工程ꎮ森林城市建设除了能够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ꎬ以及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做出贡献之外ꎬ还能够借助森林生态效应积极为城市发展和进步提供社会保障功能ꎬ即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撑下的生态福祉供给ꎮ具体包括:为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㊁良好的自然环境㊁丰富的生态体验活动与自然教育模式㊁健康疗养与休憩环境等各类有形㊁无形的生态产品ꎮ结合具体案例来看ꎬ北京市作为国际型大都市ꎬ亟需用生态手段解决 大城市病 问题ꎬ通过森林城市建设加速实现生态蓝图ꎬ改善城市居住舒适度ꎻ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深圳全市有绿公园已达1000处以上ꎬ实现 推窗见绿ꎬ出门见园 ꎻ广州市通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㊁绿色生态水网㊁智慧绿化㊁森林生态文化等重点建设工程ꎬ让市民充分享受城在林中的幸福感ꎻ福建省作为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ꎬ通过 百园千道 工程ꎬ改造森林公园ꎬ建设森林步道ꎻ通过 百区千带 工程ꎬ保护珍贵树种ꎬ保护生物多样性ꎬ上述一系列森林建设使得其省会福州市的森林城市建设指标显著优于其他森林城市ꎮ此外ꎬ我国一些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以及老工业城市ꎬ例如山东枣庄㊁辽宁本溪㊁广西柳州㊁江西新余等通过森林城市建设ꎬ提升城市绿色基调ꎬ发展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ꎬ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升ꎮ综合来看ꎬ森林城市建设背景下ꎬ清新的空气㊁干净的水源等保障了居民身体健康ꎻ健康的食物㊁宜居的环境等改善了居民心理状态ꎬ增强了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感㊁获得感及幸福感ꎬ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竞争力ꎮ3 中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3 1㊀森林城市建设范围持续拓展2004年以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发展迅速ꎬ且取得了积极成效ꎬ森林城市建设质量不断提升ꎮ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趋势ꎬ以经济带㊁城市群㊁都市圈等为特征的更大范围的区域型经济体在规划设计中ꎬ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及未来的耦合协同发展思路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早已退出历史舞台ꎬ而如何将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等融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系统ꎬ建立多系统之间协调发展路径ꎬ这是未来森林城市进一步拓展建设范围及提升建设内涵㊁助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ꎮ另外ꎬ在此背景下ꎬ一方面森林城市建设主体也将从以林业部门为主转变为林草部门和水利㊁交通㊁城建等多个部门以及城市居民集中力量共同建设ꎻ另一方面ꎬ国家级的森林城市群建设也会广泛深入推进ꎬ适应国家区域经济发展需要ꎬ并从根本上改善城乡生态面貌㊁提升居民生态福祉ꎮ3 2㊀森林城市建设内容持续深化随着森林城市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ꎬ森林城市建设内容未来也不再仅仅局限在森林资源经营保护等重点领域ꎬ而会持续在生态㊁经济㊁社会等多个系统层面展开建设布局和实践ꎮ第一ꎬ在生态建设层面ꎮ森林城市建设将更加关注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ꎬ生态资产价值更显著提升ꎬ森林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ꎮ生态保护㊁生态建设㊁生态治理三个方面齐头并进ꎬ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ꎬ实现生态服务提供的均等化ꎬ全民共享森立城市建设带来的各项生态福利ꎮ第二ꎬ在经济发展层面ꎮ森林城市建设将持续拓展城区生态游憩空间ꎬ构建区域互联互通的休闲绿道网络ꎬ有效缩短居民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ꎮ同时ꎬ森林采摘园㊁森林康养㊁森林风情小镇等惠民生态产业的广泛开展ꎬ也将促进城市的生态业态产业发展ꎬ以此增加城市经济效益产出ꎬ丰富城市经济产业结构ꎮ第三ꎬ在文化建设层面ꎮ森林城市建设将更加关注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和宣传ꎮ森林城市将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新方式积极开展森林生态文化宣传工作ꎬ同时也为森林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ꎮ具体地ꎬ线下对森林公园㊁湿地公园等自然游憩地因地制宜的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ꎬ让居民更好的了解自然㊁走进自然㊁感受自然ꎬ增强环保意识ꎻ线上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生态知识ꎬ传播生态文明理念ꎮ931㊀㊀生态建设中㊀国㊀林㊀业㊀经㊀济2022年第2期3 3㊀森林城市建设方向更加具体2013年提出美丽中国建设后ꎬ我国森林城市建设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ꎬ但实际建设中还在规划建设㊁建设结构理ꎬ监督体系等方面存在一系列不足和问题[15]ꎮ未来森林城市建设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细化内容[16]ꎮ具体而言ꎬ首先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ꎬ重点着眼于居民的生活需求ꎬ立足当下城市绿化建设既有基础ꎬ逐渐形成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系统更科学㊁更合理㊁更贴切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体系ꎮ其次ꎬ积极完善森林城市建设的配套监管机制ꎮ加强森林城市后续规划㊁建设㊁管理等工作内容ꎬ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不断寻找自身短板和不足ꎬ精准提高森林城市发展质量ꎮ再次ꎬ用科技提升生态品质ꎮ信息技术正在不断发展ꎬ并逐渐成熟并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ꎮ有效推进传感技术等对城市森林覆盖率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数据的实时监测ꎻ依托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为森林城市资源数据动态监测分析及城市森林信息化管理等支持ꎮ最后ꎬ重视文化宣传ꎮ建设体验式生态宣传基地ꎬ开展科普教育活动ꎬ加强舆论引导ꎬ加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ꎮ4 研究结论与展望4 1㊀研究结论通过对我国2004年以来森林城市建设的进展㊁现状㊁成效及趋势等进行系统整理和描绘分析ꎬ总体上认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在数量㊁质量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ꎬ并且在改善城市生态涵养与环境承载㊁为城市化地区践行 双碳 目标以及提高城市生态福祉溢出等方面成效日益显著ꎮ未来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及城市一体化发展进入更高阶段ꎬ森林城市以及森林城市群建设将会进一步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必要内容ꎬ以此支撑城市化地区可持续发展ꎮ4 2㊀展望城市森林已成为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㊁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源泉和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ꎮ在建设森林城市的过程中ꎬ要多开展生态宣传教育ꎬ提高公众绿色生活的意识ꎬ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ꎬ让种绿㊁护绿㊁爱绿成为习惯ꎬ同时要因地制宜的建设森林城市ꎬ多途径㊁多方式创造广覆盖㊁高标准㊁有特色的森林城市ꎬ打造城市绿色名片ꎮ未来ꎬ林城相融㊁蓝绿交织的画面将更广泛的出现ꎬ让城市真正融入大自然ꎬ让百姓望得见山水㊁记得住乡愁ꎻ未来ꎬ要继续加快城乡绿化步伐ꎬ绿化为民㊁绿化惠民提高人民的幸福感㊁获得感㊁责任感ꎮ相信未来ꎬ推窗见绿ꎬ出门建林的便利生活会成为我们繁忙生活的放松和缓冲ꎮ参考文献:[1]GB/T37342-2019ꎬ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S] 北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ꎬ2019.[2]刘宏明.试论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特点与重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8ꎬ17(2):32-37. [3]但新球ꎬ程红ꎬ但维宇ꎬ等.中国国家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ꎬ2017ꎬ36(1):65-70. [4]吴后建ꎬ但新球ꎬ程红ꎬ等.中国国家森林城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ꎬ2017(5):14-19. [5]刘宏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重点工作研究[J].林业经济ꎬ2018ꎬ40(3):77-79ꎬ98.[6]周岩.新时代我国森林城市群建设现状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ꎬ2020ꎬ33(4):82-87.[7]王晓学ꎬ沈会涛ꎬ李叙勇ꎬ等.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多尺度内涵㊁过程及计量方法[J].生态学报ꎬ2013ꎬ33(4):1019-1030.[8]姜东涛.森林生态效益估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ꎬ2000(4):14-19.[9]刘海轩ꎬ许丽娟ꎬ吴鞠ꎬ等.城市森林降温效应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ꎬ2019ꎬ55(4):144-151.[10]妥玉萍.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J].吉林农业ꎬ2019(23):104.[11]于畅ꎬ徐畅ꎬ熊立春ꎬ等.森林城市建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J].林业经济ꎬ2019ꎬ41(3):72-78.[12]周健ꎬ肖荣波ꎬ庄长伟ꎬ等.城市森林碳汇及其抵消能源碳排放效果:以广州为例[J].生态学报ꎬ2013ꎬ33(18):5865-5873.[13]肖建武ꎬ康文星ꎬ尹少华ꎬ等.城市森林固碳释氧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以第三个 国家森林城市 长沙市为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ꎬ2009ꎬ29(2):129-132.[14]陈珊ꎬ万金红.我国森林城市现状㊁问题及对策[J].温带林业研究ꎬ2021ꎬ4(1):1-7.[15]张英杰ꎬ李心斐ꎬ程宝栋.国内森林城市研究进展评述[J].林业经济ꎬ2018ꎬ40(9):92-96.[16]程红.试论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5ꎬ14(2):17-20.041。

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对策

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对策

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主要对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林业建设过程中要以林业经济推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优质的生态环境保障林业经济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环境在维护林区生物多样性、防风固沙、绿化美化村庄、构建城市生态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在认识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当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1.1 体现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林业发展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如果片面追求林业经济效益而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就会导致林业产业陷入昏乱状态,林业生态环境被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更加尖锐,这显然是违背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而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会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和作用。

我国林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需要依靠林业经济的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调动林业经营者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有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林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1.2 充分发挥人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刻认识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善于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努力做到以最小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创造良好的林业经济与社会效益,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林业经济增长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林业生态科技研究,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去,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效益,始终坚持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从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森林管护工作目标

森林管护工作目标

森林管护工作目标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深入,森林管护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森林作为地球之肺,不仅关乎生态平衡,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宝贵资源。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森林管护工作目标,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总体目标我们确立的森林管护工作总体目标是: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具体目标森林资源保护目标坚决遏制非法砍伐、盗采、猎捕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确保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建立健全火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率。

严格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实施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森林质量提升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抚育和改造措施,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

推广优良树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和密度。

加强退化林地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逐步提升林地的生产潜力。

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增强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构建目标推动形成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逆性。

构建以天然林为主体、人工林为补充的森林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跨区域、跨流域的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协作,形成生态保护合力。

充分发挥森林在气候调节、空气净化、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作用,提升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规划,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严格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确保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推广森林认证和绿色标识制度,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绿色消费观念。

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智力支持。

三、保障措施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我们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森林管护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创森知识(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知识

创森知识(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知识

创森知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相关知识(1)1. 国家森林城市是怎么由来的?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一份题为《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城市要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森林城市”的理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到20世纪后期,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是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

从2004年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评定程序,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办法》。

同时,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

2. 森林城市的概念是什么?森林城市的概念是,城市地域范围内,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区域的城市森林培育良好,森林绿地与城市建设布局合理,由以树木为主体的绿色植被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城市基本实现绿化、美化,森林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明显,能基本平衡和补偿城市环境负效应;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的绿色居住及工作环境,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状态良好的城市。

3.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授牌的城市。

4.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什么?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为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作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重要批示,成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

5. 为什么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范文3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范文3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范文3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范文1全校师生:绿色代表自然,绿色象征生命,绿色空间能给城市带来舒适、优美、清新和充满生趣的环境。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未来,为将宁远早日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学校将组织师生做好创森的“十个一”工作,各班都将举行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主题班会,也将学习什么是创森,为什么要创森,创森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需要每位师生的共同参与。

为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如下倡议:一、争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行动的宣传者。

让我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中,积极学习并宣传“创森”知识,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态文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争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行动的参与者。

让我们积极参与到“创森”行动中来,当好参谋助手,并以自己的行动来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活动,使宁远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花更艳,充分显露出“舜德文化、绿色宁远”的神韵。

三、争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行动的护卫者。

呵护绿色生命,捍卫绿色家园,让我们珍惜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果,关心爱护绿色生命,自觉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他人爱绿、护绿、兴绿,用实际行动为“创森”增光添彩。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生态之舟,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建设人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森林城市已成为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宁远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人有责,人人受益!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范文2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植树造林、绿化城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近年来,株洲市各项创建工作在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国家绿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同时,我相信同学们也切身感受到校园和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实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通过合理规划布局、科学建设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生态森林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建设现代化的生态交通网络,包括道路、铁路、水路等,提高城市内部和外部交通的便捷程度。

2. 加快推进绿色能源的应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建设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等,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三、生态保护与恢复1. 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保护城市内外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湿地、林地、水源地等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2. 积极推动生态修复,加强草原、河流等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3. 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打造美丽乡村、生态农庄等,吸引游客,拉动当地经济。

四、绿色产业发展1. 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和支持高科技环保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 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广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

3.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推动绿色科技产业的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1.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2.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建设生态公园和城市绿心。

3.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鼓励建设绿色建筑,减少土地利用强度。

六、政策支持和监管1. 设立专门的森林城市建设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和推进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地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

2. 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各地开展森林城市建设,配套建设保障资金。

3.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森林城市建设。

七、社会参与和宣传1.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全社会对森林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

2. 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参与森林城市建设,促进合作共赢。

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旨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生态森林城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支持和监管、社会参与和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实施过程的规范和有效性。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试论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摘要】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引导。

现代林业通过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生态文明则引领现代林业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使其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

双方互动的机制使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发展现代林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

只有通过双方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作用、引领作用、实现目标、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相辅相成、重要举措、发展方向1. 引言1.1 现代林业的发展意义现代林业的发展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林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林木、竹类等天然植物资源,不仅是人类基本的食物来源,还是建筑材料、纸浆、纤维、医药原料等多个产业的重要原料。

现代林业可以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通过发展林业产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林业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发展现代林业不仅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1.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试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构建

试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构建

试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构建作者:张修玉李远彭晓春许振成来源:《科学》2015年第01期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五大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五大体系的建设内涵,旨在为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提供技术指导。

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是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路径。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加严峻,目前已成为考验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处的主战场。

生态文明,重在践行。

要突破环境资源制约的瓶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本文讨论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旨在为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提供技术借鉴。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在国家产业升级的大局下,各地区应当创新经济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为主导。

以其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规范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机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企业清洁生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最大限度地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重点支持生态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绿色物流业、绿色生活服务业以及新兴绿色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高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提高行业生态文明意识和节能减排水平,为产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创新能力。

构建清洁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优化和强化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建设生态公益林,有计划地对现有公益林进行林分改造和提升。

同时,扩大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塑造水陆相拥、陆岛相望的风貌,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利用的多种组合类型的人工湿地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规划实践——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策划为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规划实践——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策划为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规划实践——以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策划为例发布时间:2021-06-16T10:31:21.117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6月作者:张弛[导读]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富庶的成都平原上,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在新时代的规划蓝图中,成都又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新一轮总规中成都提出要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生态、人文、经济功能复合体。

上海天华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张弛 200233摘要: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富庶的成都平原上,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在新时代的规划蓝图中,成都又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

在新一轮总规中成都提出要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生态、人文、经济功能复合体。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部,全域1275平方公里。

随着成都城市东进,使得龙泉山逐渐由原先的城市东部生态屏障转变为城市中央绿心,实现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

为了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公园城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开辟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原则,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

关键词:生态文明,公园城市,城市绿心,生态修复,乡村振兴 1引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11月/30日/第004版副刊人物生态文明建设专家访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本报记者曹志娟核心观点: 1.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3.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经济外部性和公平性问题,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生态有价、资源有偿的理念,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算体系和补偿制度专家小传: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

在国家林业发展、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等战略研究和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曾担任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以及国际科联(ICSU)等多个国际组织大型合作研究和咨询项目的首席专家,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14部,主编资源生态方面的系列专著40余部,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奖励。

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文华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和农林复合经营方面的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深入的思考,多年来为倡导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奔走呼吁。

日前,就生态文明的内涵、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和林业生态实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有关问题,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内涵记者: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作为一位森林生态学和自然保护方面的专家,您怎么看?李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

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

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是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必然选择。

全文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全文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修订森林法,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立法成果。
修订后的森林法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在整部法律中,成为全行业全社会遵守 的行为准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
修订森林法,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的制度保障。
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如同“鸟之两 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和重点国有 林区改革全面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本次森林法修订 将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转化为法律规范,强化了立法 对林业改革发展的引领和保障。
国家实行天然林全面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天然林采伐,加 强天然林管护能力建设,保护和修复天然林资源,逐步提高 天然林生态功能。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保护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珍贵 树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
五、造林绿化
国家统筹城乡造林绿化,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绿化 美化城乡,推动森林城市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国家鼓励公民通过植树造林、抚育管护、认建认养等方式 参与造林绿化。
新修订的森林法在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
从1998年森林法7章扩展至9章,条文 数从49条增加到84条。
在修改总体思路上,把握国有林和集体林、 公益林和商品林两条主线,建立和完善了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一是森林权属制度
“森林权属”一章明确了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 确定了国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行使主体,规定了国 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森林资源流转的方式和条件, 强调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等不同主体的合法权益。
全文学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一次修正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 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19年12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修订)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是指利用植物资源,特别是森林资源进行经济和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产业。

充分发展现代林业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现代林业发展的意义、现代林业发展的挑战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等方面,浅谈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经济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林业资源可以为国家提供木材、纸浆、家具等生产原料,林下经济也可以为农民提供增收的途径。

林业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可以保持地表水源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森林还是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可以起到缓解气候变化的作用。

现代林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森林资源的破坏和过度开发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大量的非法砍伐、滥采滥砍导致森林面临退化和衰亡的风险。

传统的林业经营方式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

林业生产需要注重科技创新,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提高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对现代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林业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森林保护和造林工作,保护和恢复植被,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求推行可持续的林业经营方式,通过合理的经营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为了实现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大对林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投入。

需要加强对林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林业生产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环境保护林宣传知识

环境保护林宣传知识

环境保护林宣传知识环境保护林是指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特别设立的林地。

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加强对环境保护林的宣传,以下是一些相关知识。

1. 环境保护林的定义环境保护林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在特定地区设立的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自然资源的林地。

它不仅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还能保护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2. 环境保护林的重要作用环境保护林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林可以提供丰富的植被,为许多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 防止沙漠化:环境保护林的植被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发生,维护土壤的水分和养分,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 调节气候:环境保护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

- 改善水质:环境保护林可以过滤雨水和地下水,净化水质,提供清洁的水源。

3. 环境保护林的管理和保护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林,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目标,制定适合的环境保护林管理计划,包括植被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内容。

- 加强监测和巡查:加强对环境保护林的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环境保护林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环境保护林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4.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环境保护林环境保护林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保护林意味着尊重自然,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不随意破坏自然环境。

-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 种树造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环境保护林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 保护野生动植物:不捕杀野生动物和破坏植物,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结论环境保护林的宣传对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生态文明建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森林的作用在我们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森林不仅仅是地球上最古老而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还为人们提供了许多生活必需品和重要服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交流森林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

一、森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1. 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水质量和土壤质量,保持山区植被、修复破碎的生态系统,抑制水土流失和干扰全球气候变化等。

因此,森林对于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保护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促进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提供的木材、果实、药材、蜜蜂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各类需求中。

此外,森林的旅游资源、景观和生态系统服务也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3. 保护生态多样性森林不仅仅是一个物种的聚集地,还居住着许多动植物,其中许多种类在其他地方难以找到。

森林提供了这些生物群落的家园和保护,使这些物种可以得到繁衍和发展。

二、如何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1. 加强森林保护保护森林要从根源上进行,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森林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非法砍伐和盗窃森林资源的打击,有效遏制森林破坏行为。

2. 合理规划和管理森林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力。

同时,强化森林管理人员的实际科学技能,制定科学严密的林业管理计划,维护森林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同时营造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3. 推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让森林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的保护协调发展,把保护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推行森林资源高品质开发和高效利用。

要完善森林经济的运行机制,推动森林生态经济发展,提高森林经济收益等。

三、走向未来的森林生态文明建设1.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气候变化而开展适应性调整措施,加强监测和信息化技术的建设,早期预警和防范。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

林业基础知识相关试题与答案Lin ye ji chu ji shi林地管理与经营一)育林1、人工造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2、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3、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4、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

5、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

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

6、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

7、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

8、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

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

9、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

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

10、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

11、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

(二)针对土壤进行保墒施肥1、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潮湿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

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用磷少。

2、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

土XXX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

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

3、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

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

4、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

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

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公需课-绿色经济

公需课-绿色经济

公需课-绿色经济单选题1.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方面,要构建以()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A.城市绿地B.江河湖泊C.国家公园D.森林绿地2.2023年11月16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中,总书记从()这几个方面,深刻阐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提出明确要求。

①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②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③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④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⑤“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_____红线、_____底线、_____上线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严格坚守的三条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与生命线。

()A.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生态保护B.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保护C.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质量D.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4.2022年,我国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为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应该()①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良好习惯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环境③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车出行④坚持绿色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对此,下列符合要求的是()①发展循环经济②吃食野味③伺机排放污水④保护耕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要达成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的目标,就必须把()放在优先地位A.人民B.保护C.发展D.经济7.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实现2030年______与2060年_____目标。

()A.碳达峰,碳中和B.碳中和,碳达峰C.碳中和D.碳达峰判断题8.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5.18•【文号】国办发〔2021〕19号•【施行日期】2021.05.1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科技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为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加强规划引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质量监管,完善政策机制,全面推行林长制,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

——坚持规划引领、顶层谋划,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坚持节约优先、量力而行,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

二、主要任务(三)科学编制绿化相关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年全 国人 大 五届 四次 会议 做 出 《 于 开展 全 民义 91 关
实际出发 , 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突破 口, 管护好现有的森 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之后 , 地委 、 行署积极 响应 , 紧紧抓住这 林资源 ,扩大和再造 了大面积的人T林地 ,实现 了生态效 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工造林活动 , 进入上世 纪 8 0年代 , 随着法制 的健全和科学 重点工程的实施 , 给造林绿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营林水平的提高 , 林业建设步人新 的征程 , 尤其是国家林业 是 : 是每 年 春 季植树 节 , 一 地委 书记 亲 自动员 召 开声 势 浩 大 的义务植树造林动员大会 ; 二是通过每年“ 植树节”地区领 , 地区绿化委员会也利用广播 、 电视 、 宣传车 绿洲外 围通过对沿塔河流域 的荒漠胡杨 、 灌木林 , 采取 导做 电视讲话 , 人工营造 、引洪封育和禁伐禁牧 的措施 , 复荒漠原始植 等宣传媒体 向社会各界宣传党的绿化方针 、 恢 政策 ; 三是采用 被; 通过对山区天然林采取严格的措施 , 保护好天山雪杉林 各种形式 ,广泛宣传数万军民在柯柯牙义务植树中涌现出
的首要工作, 借助退耕还林还草T程 、i北” “ 四期防护林体 2 围绕城市森林 , 阿克苏林业建设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理念 系建设 、 森林分类经营等林业大工程 , 积极开展了人工造林 最初 , 城市外 围的植树造林 , 仅仅是为 了绿化荒沙地 ,
活 动 ,扩 大 了绿洲 面 积 ,提高 了绿洲 的 自我修 复 和循 环 能 防止沙尘对城市 的危害 。 随着绿化工作的不断深入 、 林权制
纪 6 年代 , 以建 设农 村 “ 条 田 , 渠 道 , 林带 , 居 民 迫 感 融 贯于 柯柯 牙 绿化 T 程建 设 的全 过 程 , 正做 到 “ 0 又 好 好 好 好 真 为官 点 ” 目标 , 为 以农 田防 护 林建 设 为重 点 , 力 开展 群 众 性 人 着

任 , 化 一方 ” 绿 。 在全 民义务 植树 运 动这 个 大政 策 的背 景 下 ,具 体 做法
边缘 , 天然 植 被 稀 少 , 态 环 境 十 分 脆 弱 , 生 f旱 、 水 、 沙 顷 ,其 中山区水源涵养林 6 3 洪 风 _ 万公 顷 ,荒漠胡杨灌木林 3
23 0 76 3 等 自然灾害频繁。 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 , 阿克苏的各族 4 . 万 公 顷 ,平 原人 工林 2 _ 万 公 顷 ,森 林 覆盖 率达 到 . % 目前 8 0 人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 , 把植被恢复作为区域生态治理 5 5 , 人 丁林 地面 积 占地 区林地 面 积的 3%。
阿克 苏 城 区 的党 政机 关 、 事 业 单 企 的森林资源 , 达到山区林地休养生息和涵养水源的目的; 充 的好 人 好事 。每年 春 季 , 驻 学校 万 组 分利用退耕还林工程 、三北” “ 防护林体系建设 , 对平原绿洲 位 、 军部 队 、 的 各族 军 民齐 心协 力 , 众 一心 , 成 了

个 以农 田林 网为 主体 , 风 固沙 林 、 路林 、 材林 、 防 护 用 经济
阿 克苏 城 区的 东北 和 东南 方 向原 来 是荒 漠 地 带 ,土 壤
林及 四旁绿化为基本框架 , 网片带 、 乔灌草 、 点片面相结合 贫瘠 、 沟壑纵横 、 寸草不生 , 是阿克苏城市主要 的沙尘来源
维普资讯
新 疆林业
维普资讯


3— 4—
绿化 大 放 送
新 疆 林 业 2 0 ・ 08 1
构建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与和谐 的绿洲 生态文明
阿克苏地 区中心林管站 张志军
全地 区森 林 总 面积 6 . 万公 93 0 阿克苏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位 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 的绿 洲 防护林 体 系 。据 统计 ,
全 民动 员
森林 是 生 态环 境建 设 的 主体 ,地 区林 业生 态 建设 始 终 经验 。
. 沿 着 改 善 生 态 环 境 和实 现社 会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方 向 前 21 加 强领 导 进 ,从 维 护 和再 造 良性 生 态环 境 及维 护 生物 多 样性 的T 作
进 行人工造林 , 扩大绿洲林地面积 , 提高林地生产能力 , 使 浩浩荡荡的绿化大军 , 参与柯柯牙绿化工程 , 创造 了荒漠变
绿 洲 的农 田得 到保 护 , 效 的改 善 了农 田小 气 候 , 证 了绿 绿洲 的奇 迹 。 有 保
洲的稳产高产 , 同时为绿洲的经济发展提供森林产 品, 形成 22 科 学规 划 , 理 布局 . 合
力, 形成了绿洲外 围有大片天然林作屏障, 绿洲内部有各种 度不断改革和社 会经济水平 的发展 ,城郊荒沙地绿化韵行 绿化速度相应加快 , 林地面积的逐步扩 人工防护林作保护 ,经济林镶嵌融合在农 田防护林中的林 为由被动变成主动 ,
种 格局 , 形 成 了稳定森 林 生 态防 护体 系 。 也 1 阿克苏 地 区森 林资 源保 护 和建 设 的基 本背 景 大 , 成 了城郊 人 T森 林 景观 的雏 形 。在建 设过 程 中 , 柯 形 柯 牙绿化 工 程作 为 城市 森 林建 设 的典 范 ,取 得 了一 些成 功 的

有利机遇 , 18 年秋季 , 在 96 筹备发动了工程浩大 、 气势磅
礴 的柯柯牙绿化工程 ,旨在改变阿克苏城 区恶劣的生存环
从上世纪 5 年代起 , 0 地方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各族群众 境 。0 2 多年来 , 五任地委书记 、 行署专员率先垂范, 相关领导 在风沙前沿 、 渠边路旁 、 田四周 、 农 房前屋后种树栽果 , 上世 亲 自挂帅 , 真抓实干 , 把崇高的责任感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