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志辉-中国1978_2002年的财政制度_经济增长与转轨_理论与事实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1978年至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前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行动代表中国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而探路之役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改革内部市场体制。
首先中国实施了物价改革,实现物价波动更快,以适应市场变动,供给侧改革及“财政、税费、金融、交易等市场体系”的改革是改善内部市场的重要举措,引导人们逐步实现价格变动、进行自由交易和自由竞争。
其次,改革外部市场体系。
中国当时大量出口往返,但也存在贸易壁垒效应和弊端,因此1985-1986年期间,中国实施了外贸改革,推动企业进行国际经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第三,改革金融市场体系。
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落后,中国对金融市场的改革尤为重要。
主要有“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渠道开放、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解除禁止外资的政策限制、改革货币体系等改革”都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中国实施了内部市场体制改革、外部市场体制改革、金融市场体系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催生了中国发展的“探路之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历史简要回顾由于目前许多人对未来财政可能出现的巨额赤字(2010年预算草案为1万500亿,实际肯定会突破)和恶性通货膨胀忧心忡忡,我觉得有必要先回顾历史,因为前三十年我们一直就是这么熬过来的。
我们30年的经验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1、1979年: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中央集权开始松动11届3中全会后,国民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绝大多数投资资金都来自于财政)引发严重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外贸逆差增加(具体数据可上网查,)。
紫阳真人这时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1)、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这是导致今天产生诸侯经济的后果(这个背景我有一个专门讲分灶吃饭的帖子,可以到我的家园去找来参考)1980年起,除北京、天津、上海继续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外,各省、自治区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局面,调动大家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
(2)、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
197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拨款管理的通知》,要求基本建设不能突破国家预算指标范围;严格按照国家计划供应资金;严格执行结算纪律,防止和制止拖欠贷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纠正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做法(这时各省都发明了许多钓鱼工程技术,许多技术今天还在使用)。
对引进的项目和1000多项未完工程,除保留必要的部分外,全部停建、缓建;对大部分非生产性项目也实行停建、缓建(所以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了政府治理危机的能力)。
同时,严格基建投资的审批手续,并将基建资金逐步改为有偿使用,强化了投资硬约束(这是后来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萌芽)。
这些措施把国家预算内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每年的增长速度控制在10%—25%之间。
(3)、控制消费需求,压缩各项开支。
1978-1992年改革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课论文1978-1992年改革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作者姓名学号学院名称指导教师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1992年间,经济方面发生的变化。
从经济体制的变化进而到各个行业的变化,重点举出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关键词: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企业改革;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2)2.1 计划经济 (2)2.1 市场经济 (3)第3章 1978-1992经济方面变化历程 (5)3.1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历程 (5)3.2 几个在经济变革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人物 (7)3.2.1 海燕衬衫厂和步鑫生 (7)3.2.2 “野太阳”亚细亚 (8)3.3 本章总结 (8)参考文献 (11)第1章绪论1978至1991年,是自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前的时期。
此间,思潮涌动,举措迭出,改革理论和开放事业阔步前进与徘徊后退并存。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其增长方式,为外延与内涵式增长并存的现代化道路;其所有制形式,是国有经济存量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增量迅速发展的道路;其政策供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的发展道路。
在此期间,由于放权改革的进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经济短缺现象逐步缓解。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经济起伏与经济波动较为密集,中央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并行,政府职能的行为边界有所调整,政府、企业、市场的边界逐渐清晰,也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2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2.1 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概括有[1]:第一,现实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存在着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区别,集体所有制是一种从属性过渡性的制度设计。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经济出现过热现象,财政赤字规模迅速增加 从紧的财政政策
1982-1988
1981年GDP增长率出现下滑 扩张的财政政策
1988-1993
1984年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过热 从紧的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3) 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3)
t-Statistic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5% level 10% level -3.602000 -4.323979 -3.580623 -3.225334
Prob.* 0.0479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沿革
文章结构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
建立新中国财政及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 “一五”计划时期的财政 “大跃进””文革”时期的财政 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的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财政体制变革 财政体制变革体现出的特征 1978年至2010年的财政政策历史沿革 1978年至2010年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与政府实行政策的对比 实证结果总结与讨论
成就: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结构全面改善,效益得 到提高;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得到很好的协调;财政经济 状况基本好转;财政还大力支持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5)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5)
“大跃进”、“文革”时期的财政(1958~1978)(3) 十年“文革”造成经济财政上的严重破坏 相关举措: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6)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6)
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的总结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但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这一时期采取了从紧的财政政策
应用文-分析:2002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与要点
分析:2002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与要点'在1997年下半年,始发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下,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调整了宏观调控策略,实行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1998—2001四年的表明,积极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取得了巨大成效。
1、扩大投资,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建设国债,调整政策,停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增加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成为这一时期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998年至2001年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和特种国债共5100亿元,安排国债项目8600余项,投资总规模2.6万亿元。
到2001年底,已经完成投资1.9万亿元,建成了一批重要工程,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199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能保持一枝独秀,积极财政政策功不可没。
2、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消费增长。
1999年开始,财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支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等。
1999年国家财政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达540亿元。
2001年,两次调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合计人均工资每月增加180元。
中央财政还大幅增加了对中西部地区增资的转移支付补助,建立了艰苦边远津贴制度。
这些措施增加了居民收入,对刺激消费起了明显作用。
1999年居民消费增长6.54%,2000年呈回升态势,增长了9.10%,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3、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稳定进出口增长水平。
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分三次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出口货物平均退税率达到15%.同时,中国政府还采取了完善加工贸易和扩大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等一系列配套性政策措施,刺激出口增长。
4、加强对重要产业和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
中国经济改革历程
中国经济改革历程概述从1978年开始,中国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一场历史性的经济改革,这场改革被称为“改革开放”。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篇文章将从政策、产业、外贸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
政策1978年,邓小平发起了中国经济改革,推出了三大历史性决策,即:重新恢复高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这些举措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持外资进入、取消计划经济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产业中国经济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改革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比例相对较低。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加入WTO使得外商投资大量涌入,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鼓励科技创新也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包括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降低税率等。
这些举措为中国的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外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逐渐提高。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自由贸易区、建立海外经济特区、加入WTO等,这些政策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力密集型、低价位为主,这也是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加入WTO以后,中国出口规模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不过,由于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家电、纺织品、玩具等低附加值产品上,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结论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至今已经近40年。
这场改革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引领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许多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模式单一、环境污染等等。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
1979~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分析1979~1998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转轨。
从政治上看,中国开始告别传统的高度集权化的政治体制,逐渐步入现代型民主政治体制;从社会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法治化、文明化的社会;从经济上看,中国开始从传统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开放化、市现化的经济转轨。
在这三个层次中,经济转轨是先导,是基础;政治转轨与社会转轨是经济转轨的后果与延伸。
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道路与特征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起点是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型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的基本特征,归结到一点,就是采用纯粹的指令型计划手段动员和配置资源,排斥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
经过20年的改革,这一体制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转轨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到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典型的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并存的“双轨型”经济体制。
计划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缩减,市场手段的作用范围与力度增强。
计划手段在宏观经济运行与中长期经济运行与调节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手段在微观经济运行与即时经济调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从整体上判断,市场因素的成长与作用已经达到了成为资源配置主体机制的临界点,其标志是:(1)作为传统计划经济存在的重要依据和特征的短缺现象已基本消失,作为市场经济体制重要运作基础的买方市场格局已初见端倪。
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型向市场约束型转变。
短缺现象的消失既是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和作用的前提与基础条件,也是市场体制因素的成长和作用已达到相当程度的标志。
(2)市场性价格机制已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价格形式。
在资源配置的直接手段中,市场价格机制已占支配地位。
就生产资料的配置来看,1997年,我国实行计划价格的生产资料有11种,到1998年,下降为5种。
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是伴随着对旧体制的改革而展开的。
因此,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道路实际上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道路是一致的。
简述中国财政发展的历史
简述中国财政发展的历史一、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改革开放40年,也就是从1978年到2018年间,我国的财政体制历经了三个阶段的改革,即放权式让利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的现代财政体制。
一、1978年—1993年,放权式的财政体制改革。
1978年—1993年,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以放权让利为特征,主要是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放权。
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主要是为了激发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在没有改革之前,国有企业的收入基本上是要上缴财政,连企业的折旧基金也不例外,并且企业也没有任何的财务自主权。
改革后,企业纳税后的利润归企业支配,大量预留外资金的存在便是放权让利的结果,83年和84年的两步利改税便是放权让利的主要内容。
让权让利是为了规范财政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却也增加了财政与国有企业关系的不规范性,并使得税收这一本规范的财政收入形式变得不规范,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1980年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明确中央和地方明确划分收支,分级负责,权责利结合),实质就是中央财政向地方的放权,1985年和1988年中国分别进行了两次财政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财政包干制”的推行,地方“藏富于企业”、“藏富于民”严重损害了财政实力,使得财政无法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其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放权让利的财政体制不仅损害了中央财政,也使得地方财政出现问题,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增收,通过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方式来筹集其所需要的资金,从而导致“费大于税”,中央财政实力大为削弱,甚至不得不向地方财政借款。
同时,资源错配的乱象相继出现,即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税收,转而支持那些税费高的传统行业,对新型产业进行一定的压制和打击,导致更多的资源流入传统的且极可能被淘汰的行业。
战略变革、超额薪酬与盈余管理
2
会 计 之 友 2018 年 第 24 期
封面专题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情况下,不同超额薪酬的高管面临着不同的选择。如果高
当公司绩效下滑时,管理层更有动力寻找富有成 管的超额薪酬较高,不仅会关注当期的经济激励,还关注
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引发战略变革[5]。不过,财务绩效好 未来声誉带来的现金流。如果经济激励的现值低于超额薪
封面专题
战略变革、超额薪酬与盈余管理
南开大学商学院
古志辉
【摘 要】绩效反馈理论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低下源于不恰当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战略变革是提 升财务绩效的重要途径。股东无法获悉资源配置过程的全部细节,高管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盈余操纵,但人力资本市场的声 誉机制可能会抑制机会主义动机。基于这样的理论预设,文章对战略变革对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检验了超额薪酬对 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战略变革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但超额薪酬负向调节二者的关系。本研究不仅有利于财务会计 人员理解战略变革的会计后果,而且可以帮助股东和审计机构客观评估战略变革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战略变革; 盈余质量; 薪酬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5;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8)24-0002-08
一、引言
年报审计正值春节假期,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眉头紧皱,
当公司盈利水平低于预期时,绩效反馈理论将其 确实不合时宜。
归因为错误的资源配置方式[1]。因此,管理层通过改变
在缺乏内部经营信息的情况下无法获悉战略规划的全 平。于是提出假设 2。
部内容。股东和高管之间信息不对称意味着存在道德风
H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管超额薪酬会抑制
新中国70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逻辑主线与核心问题
新中国70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逻辑主线与核心问题作者:龚浩任致伟来源:《改革》2019年第05期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统收统支”、“包干制”、“分税制”财政体制形成与完善、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要求下“分税制”深度调整等四个阶段。
贯穿这四个阶段的逻辑主线是:财政体制改革是推动整体改革的突破口,服务于整体改革的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财政体制改革要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目的。
下一步,要坚定分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推进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落实财税法治化改革措施,以匹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财政体制改革;地方税体系中图分类号:F812.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5-0019-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之相适应,我国财政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中发展了70年,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必要系统总结过去70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和历史经验。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财政体制改革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
一直以来,财政体制改革都被视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推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特殊定位。
党的十九大又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财政体制方面的改革作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任务。
可以说,全面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回顾新中国70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探讨和归纳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逻辑主线和核心问题,并探索新时代下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
中国各历史阶段的财政政策
中国各历史阶段的财政政策中国各历史阶段的财政政策根据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依次采取了“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及“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时间】:1979年【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
【内容】: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一是改革财政体制,实行“分灶吃饭”,促进各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1980年起,除北京、天津、上海继续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外,各省、自治区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打破了统收统支的局面,调动了中央和地方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促使地方合理地安排财政收支和自求平衡。
这种体制对减少财政赤字,加强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是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投资需求。
1979年,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基本建设财务拨款管理的通知》,要求基本建设不能突破国家预算指标范围;严格按照国家计划供应资金;严格执行结算纪律,防止和制止拖欠贷款;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纠正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做法。
对引进的项目和1000多项未完工程,除保留必要的部分外,全部停建、缓建;对大部分非生产性项目也实行停建、缓建。
同时,严格基建投资的审批手续,并将基建资金逐步改为有偿使用,强化了投资硬约束。
1979-1996年的财政政策(汇总).ppt
3、通货膨胀加速发展 从1992年10月份开始,物价上涨幅度逐月加
快。1993年1月物价上涨幅度达到8.4%,3月份开 始突破两位数,5月份达到12.5%,其中35个大中 城市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同比上升19.5%。1—5月,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上涨11.2%,严重影响到经济的稳定。
11.8%和9.5%。 2、经济全面回升,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9%,扭转了上年的负增
长的局面。GDP的增长率,1990年为3.8%,1991年 为9.2%。供求失衡矛盾明显缓解,通货膨胀得到控 制。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涨幅,1990年回落到2.1%, 1991年为2.9%,达到了治理整顿的预期目标。
1、投资与消费双膨胀
1993年1—5月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 期增长69.3%,新开项目之多、在建投资规模增幅 之大是历史上没有的。银行工资性现金支出和对个 人其他现金支出增长36.4%,行政企事业管理费现 金支出增长89.4%。
2、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瓶颈”制约强化
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十分紧张,一些干线 的通过能力仅能满足需求的30—40%。电力、油品 等能源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加上“房地产热”、 “开发区热”,钢材、水泥、木材等供需矛盾日益 突出。
对采掘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税种, 包括资源税、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④特别目的税类。
为达到宏观调控和其他特定目的,对某些特定行 为征收的税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奖 金税、工资调节税、烧油特别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演示课件
⑤财产和行为税类。 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牲畜交易
演示课件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扩展阶段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放权让利开始,向地方政
中国的宏观经济叙事(1978-2025_)
创变中思国维的:宏用观创经业济者叙逻事辑(应19对7人8生-2的0不25确)定
本书 作 了一篇 很长 的序,主 要是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 直到2025年的宏观历程、共识、 研 究 范 式、方 法 逻 辑 以 及 政 策 取 向作了梳 理和分析。书中选取了 作 者从 2 0 世 纪 9 0 年 代 到 2 0 2 2 年 以 来 的 宏 观 论 文,展 示 出 每 个 历 史 时 期 亲 历 者 的 视 角、思 考 和 知 识 水平。通 过 这 些 论 文 可 以
79
作 者::张诺 平姆·沃瑟曼 出版社::中经信济出管版理集出团版社
《招标采购实用法规全书(第五 版)》
作 者:王军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招标作为采购的重要形式之 一,是规范市场运作和促进公平竞 争的重要措施。本书以招标采购相 关法律法规文件为主要内容,涵盖 招标投标、政 府采购 的通 用性 规 定,以及各行业招标采购相关的具 体规定;收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的相关文件,同时增 加 了当下 流 行 的 生 态 环 境 导 向 型 开发(EOD)模式相关文件。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设计实用 手东立场和使用 场景给出了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设计 的不同示范条款。全书精选300余 个案例,涵盖公司法和五部司法解 释,既有对条款的专业理论阐述,也 有对条款使用的实务指引,深入浅 出解析公司治理规则,梳理不同规 则下各方的权益平衡,让公司投资 人、实控人、管理人既能“把生意做 好”,又能“预防与控制好风险”。
了解当 时人们 的 思考方 式 和 共 识 的 内 容。全 书 共 分 为 四 个 部 分:第一 部分为“宏观 经济演 进 与 叙 事”,第 二 部分为“冲 击与 波 动”,第 三 部分为“金 融 与 宏 观 周 期”,第四 部分为“政 策 机 制”。本书 放 眼 到 2 0 25 年 就 是 希望能够看出新老宏观周期的 转换。
我国1978-1997年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量分析
我国1978-1997年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量分析前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战略决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也呈每年增长的趋势:一.建立模型我们知道国民生产总值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国民生产总值X与财政收入Y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财政收入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但变动幅度相对较低,因此可设定财政收入Y与国民生产总值X之间的关系为Y=β1+β2X+U其中:Y为年财政收入(亿元);Xi为年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变量采用年度数据,样本期为1978—1997年。
β1指当国民生产总值为零时的最低财政收入。
二.估计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假定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U满足古典假设,运用OLS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
1.建立文档,输入数据2.用OLS估计未知参数所以模型是Y=858.3108+0.100031X+U三模型检验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16,表面上看模型在拟合上非常好。
系数显著性检验:对于β2,t统计量为34.41495。
给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18下,。
得临界值t 0.025(18)=2.101,因为t>t 0.025(18),所以拒绝H。
:β2=0,表明国民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有显著影响。
并且从经济意义上看,^=0.100031,表面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平均增加0.11亿元。
四,预测若199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78017.8亿元,下面预测1998年的财政收入。
通过Eviews计算得Y=8662.491元。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五,自相关性检验1.图示法根据上述OLS估计。
我们暂把Y=858.3108+0.100031X+U作为模型。
根据其得到残差resid,运用genr生成序列e,则在quick菜单中选graph项,在图形对话框里键入:e e(-1),再点击scatter diogram。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演变、内容及特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回顾与总结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演变、内容及特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回顾与总结2〇18年第2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No.2,2〇l8(第40 卷?总第 222 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NINGBO(V〇1.40, S e r i a l No.222)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演变、内容及特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回顾与总结姚星星韩瑛(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100091)[摘要]按照1978~1992年、1993~1998年、1999~2007年、2008~2010年、2011年至今五个时期的划分,系统回顾与总结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与主要内容。
四十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表现出了政策力度趋小,调整周期趋缓,政策作用对象与目标趋于多元化,政策操作由相机抉择向相机抉择与规则型并存的方向转化,政策调控手段由直接向间接转化,调控模式由单一性(相机调控)向多样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转化的特点。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中图分类号]F812_0;F820_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79(2018)02-0101-08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年均保持超过9.0%的高速增长。
2016年,GDP总量超过 70万亿元[1],同期美国的GDP总量为18.562万亿美元,约为美国GDP总量的60.0%左右,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进一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
同时,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外汇储备等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近四十年来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与我国根据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运行实情,主动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调控高度相关。
_、1978~1992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在正式文件中没有明确提出财政政策的概念[3] (P42),也没有具体提出货币政策的概念,然而实践中却在积极探索,并运用一些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论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论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经济学
分析
杨来科
【期刊名称】《广东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90年代以来,以中国、前苏联及东欧为代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潮流.中国的经济改革,遵循的是一种特殊的思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其取得的成就表现在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如市场机制作用有限,市场封锁及残缺,市场发育不平衡及市场主体缺位,秩序混乱等特殊的经济问题.
【总页数】7页(P21-27)
【作者】杨来科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经济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3
【相关文献】
1.中国经济改革的下一步--"经济转轨制度安排比较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 [J],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转轨经济研究所
2.俄罗斯经济转轨对中国经济改革启示的新视野 [J], 曲雅静;吕国辉
3.社会分工对中国经济转轨的影响——社会分工对中国经济转轨时期产业集群的影
响 [J], 李中秋
4.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分析--以诺斯的制度理论透视当下中国经济改革 [J], 王磊;赖石成
5.论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学分析 [J], 杨来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沿革
关于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沿革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重要财政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沿革的角度,对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正经历着繁荣的发展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解决财政收支矛盾和经济建设中的资源配置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探索一种能够有效调控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的管理制度。
1979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以收定支”的财政管理原则。
这一原则将财政收入管理与财政支出管理相结合,强调收支平衡,促进了全国财政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随后,为了更好地管理财政收支,中国决定将收入分为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和专项资金收入,并建立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保证了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于贯彻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通知》,正式确立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该制度要求政府财政预算的收支两条线要严格按照比例执行,分别限定了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在此基础上,中国不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并将其作为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国家财政的监督和管理。
各级政府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对未按规定执行的地方政府实施问责,进一步提高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中国政府进一步优化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2014年,中央政府提出了“增量为主、存量为辅”的财政调控方针,强调更加注重财政资源的向基层和薄弱环节的倾斜。
这一调整进一步提升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精细化水平。
总的来说,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对于中国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制度的沿革,逐步提高了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
未来,中国将继续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和资源调控的能力,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一)
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一)摘要:对1978-2002年间中国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
结果显示:在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296、-0.1013,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调整财政涉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政策;农民收入;影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具体体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1979-198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1%,1985-1988年增长幅度下降为 5.1%,在1989-1991年间仅为1.7%.1992-1996年因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收入增长又有所提高,但自1997年以来,农产品总量基本稳定,而市场价格却下降了30%以上,农民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年均增长3%左右,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达到了8%以上,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只有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目前的3.2∶1,基尼系数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0.28增长到目前的0.4以上,已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
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世界之最1].2003年全国农村还有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
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财政的视角来分析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进一步寻找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措施。
1理论分析财政是一种以满足国家需要为目的,凭借其政治权力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财政政策对社会群体经济利益的影响也取决于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际政治、军事竞争和严酷的外部经济环境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下,国家开始实施赶超战略,并以牺牲经济效率为代价,选择了政治上的集权制度、经济上的计划控制、产权上的国家垄断和战略上的重工业化2].因此,财政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国家从农业和农村动员经济资源和经济剩余投入重工业,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独立对付外来竞争威胁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1978~2002年的财政制度、经济增长与转轨:理论与事实① 古志辉(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摘要】本文在回顾中国经济转轨的历史上,运用动态最优化和博弈论研究了财政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轨的影响,并结合1978~2002年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检验。
本文结论认为:中央政府的经济改革从国有企业开始源于经济增长和财政两个方面的原因;在1986~1993年中央政府长期背负财政赤字是1990~1993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分税制”改革最直接的结果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也影响着货币政策和国有银行改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转轨 财政制度中图分类号 F812 文献标识码 AFinancial System,E conomic G row th and T ransitionof China from1978to2002:Theory and Evidence Abstract:The paper st udies t 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system on economicgrowt h and transition based on t he history of Chinese t ransformation by DynamicOptimization and Game Theory,and t hen examines t he outcome of mat hematicalmodel by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statistics1The conclusio ns mean t hat(1)t he rea2 sons of StateΟowned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originate f rom economic develop2 ment and financial revenue,(2)t he financial deficit f rom1986to1993of cent ralgovernment leads to t he inflation f rom1990to1993,(3)t he direct outcome of Taxt ransformation in1994is t he improvement of t he cent ral government’s f unction ofmacro coordination,influencing t he Monetary policy and StateΟowned bank t rans2 formation1K ey w ords:Economic Growt h;Transition;Financial System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2年,我国GDP年均名义增长率为1414%,国家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119%,国家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为12165%,国家总税收平均增长率为15114%①。
与我国1952~1977年的GDP年均增长率611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614%,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613%和总税收年均增长率7133%相比,不仅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而且国家的财力明显增强②。
而在此期间我国的财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从1979年开始的企业利润留成到1984年的利税改革,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中国的经济转轨是本文的研究目标。
论文建立博弈论分析模型研究我国财政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和转轨的影响,并结合相关数据和事实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检验。
一、理论模型在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为“统购统销,统收统支”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经济中的任何参与人都必须与国家合作以获得国家的保护,因此这个模型可以看作是一个N+1人合作博弈模型。
其中集合N中包括n个经济参与人,他们是国家的经济部门(如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其策略集定义为有限维欧氏空间中的某一紧凸集S i,i∈N,为局中人i的资源空间;第N+1方为中央政府,任何N中的参与人必须与它合作。
延续诺斯(Nort h,1990)和格雷夫(Grief,1997)关于在分析制度变迁时以多重均衡为基础的分析方法③④,本文以博弈均衡的奇数点定理为基础展开探讨(齐寅峰、古志辉,2004)⑤。
根据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党工作重点和全会指出的“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高速地、稳定地向前发展”,本文将中央政府的策略目标定义为追求GDP最大化,即中央政府的支付函数是GDP指标。
如果给定博弈中存在2K+1个均衡点的点集I G,中央政府就会在这个集合中寻找能够使自己获得最大收入的均衡点,而每一个参与人在某一个均衡点的策略选择和支付为:f j i(s j i,s j N\{i}) Πi∈N,Πj∈I G(1)如果定义f j i为经济部门i在均衡点j的产值,中央政府追求GDP最大化其遵循的决策模式必然是:Max j∈I G F N+1=∑i∈Nf j i(s j i,s j N\{i})(2)由此使某一个均衡点j获得选择,中央获得最大化支付。
根据社会选择理论的知识可知,如果在多重均衡条件下(K>1)N+1个局中人偏好的均衡点不相同,那么均衡选择的模式将是强加的,而中央政府则作为强加方出现选择其最偏好的均衡点作为多人博弈的均衡点⑥。
参与人i为中央政府支付函数的边际贡献可以运用夏普利值(Shaply,1953)描述为:F i=Maxj∈I GΠi∈N F N+1-Maxl∈I GΠk∈N\(i)F N(3)①②③④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的数据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获得。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的数据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获得。
[美]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Greif,1997,Economics History and Game T heory:a S urvey,Wouking Paper of Stanford Universit Y,Depart2ment of Economics,No1970171也就是说存在参与人i和不存在参与人i时最优均衡选择之间的差值①。
而后中央政府就会因不同参与人为其支付边际贡献的大小产生一个排序的一一映射:h∶N→(1,2,…,n)(4)由此中央政府会对边际贡献大的部门采取保护措施,与这些部门串谋和经济保护。
而且在选定某一均衡点j后中央政府会制订相关的规则,将任何经济参与人的策略选择范围控制在:s j i∈S j i<S i Πi∈N,Πj∈I G(5)这样一个凸集中,经济可能因为中央政府的控制而失去效率。
这样的经济控制模式导致的部门(行业或地区)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不同的激励机制,长期持续会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并影响中央政府策略目标的实现,运用动态的分析方法考察其结果会更显著一些。
如果参与人i必须和中央政府合作的话,那么中央政府的支付函数F N必然是其策略集S i的凹函数,且在动态条件下i的策略s(t)的一阶导数s′(t)存在。
因此在动态条件下如果中央政府的存续没有时间限制,那么在选定某一个均衡点j后其对参与人的控制模式可描述为:max s∈S j N V j N+1(t)=∫tF j(t,s(t),s′(t))dt(6)s1t1s(t0)=(s1(t0),…,s i(t0),…,s n(t0))∈∏i∈NS j i=S j Ns(t)≥0对式(6)求解可以获得以下命题:命题1 最优解存在意味着s i(t)×9F/9s′i(t)=0。
即在指令性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存续没有时间限制,如果中央政府的决策模式是最大化GDP,那么到某一个时点9F/ 9s′i(t)=0,即某种资源投入的增加不会提高GDP;或者s i(t)=0,即参与人i(经济部门)不再对生产投入资源。
如果上述两种情况发生,则GDP难以有效增长。
证明:对上式运用变分法求解可得②:F j s=d F s′/dt(7)s i(t)×9F/9s′i(t)=0(8)由此命题得证。
说明:证明过程中式(7)为欧拉方程,(8)式的经济学意义在于部门i如果选择投入的资源大于0,那么9F/9s′i(t)=0,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投入随时间的增加并不会使GDP增加;同时暗示着中央政府投资的效率损失,s j i事实上包含着中央政府指令性计划安排的资金投入,由此财政投入增加不能刺激GDP增加。
另一种情况是资源投入为0,而9F/9s′i(t)≥0,即如果增加资源投入会使GDP增加,但是最优解存在意味着经济部门没有动力调动资源投入。
延续前文,中央政府的存续没有时间限制,考虑中央政府除GDP最大化之外还有非经济目标,函数形式为G(t,s),且为t和s的一阶可微函数;这个函数可以理解为保持社会的稳定、充分就业或者经济中所有制形式等等,那么中央政府的决策模式变更为:max s∈S j N V j N+1(t)=∫tF j(t,s(t),s′(t))dt+G(t,s)(9)s1t1s(t0)=(s1(t0),…,s i(t0),…,s n(t0))∈∏i∈NS j i=S j N 对式(9)求解可以获得命题2。
命题2 对于任何一个时点t,如果F≥0,且随着时间的变化G(t,s)不会降低,那么s′(t)×9F/9s′(t)≥0。
即如果s′(t)≥0,则9F/9s′(t)≥0,资源投入的增加会引起GDP增加。
证明:对上式运用变分法求解可得:F j s=d F s′/dt(10)F j+9G/9t=s′×9F/9s′(11)其中F j+9G/9t≥0,则s′×9F/9s′≥0,由此命题得证。
说明:命题2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中央政府存续没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如果其非经济目标G(t,s)随时间增加,那么中央政府便有动力控制经济部门增加资源的投入,因此资源投入一旦增加,则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会增加。
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控制着经济资源的投入水平,因此在财政支出方面中央政府就有动力提高支出,存在非经济目标的情况下支出水平也会随之增加。
由此可以看出非财政目标和资源投入的增加存在着正比关系,即如果非财政目标随时间其值增加,则中央政府资源投入的量就会增加。
但是,如果财政投入增量s′比较大的话,对经济增长的效果甚微。
且投入到经济中的资源是有限的,那么资源投入不可能无限的增加。
其结果是资源投入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其价值有可能大于财政收入而产生财政赤字。
从命题1和命题2的结果来看,在中央政府没有存续时间限制的条件下,无论中央政府的决策模式是否包含着非经济目标,随着时间的延续GDP难以有效增长,随着财政支出的增加如果财政收入不能有效增长就会出现财政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