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片_评析_秋之白华_
秋之白华
本片讲述的是早期共产党人瞿秋白和妻子杨之华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和杨之华生逢乱世,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在整整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一起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他们的感情承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
瞿秋白的第一任妻子王剑虹因为肺结核去世,瞿秋白因住处遭到敌人的搜查而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杨之华受组织负责与瞿秋白联系,师生加战友的情谊,渐渐升华,两人一同回杨之华的萧山老家与沈剑龙谈判,并最终结为夫妻。
有一些人因为美貌而一见钟情,有的人因为才华相互吸引,而杨之华恰是欣赏瞿秋白的高尚的人品,博大的智慧和高雅的气质!浪漫不只是烛光晚餐,而是当我喜欢你的同时你也喜欢着我。
秋白与之华正是两情相悦感受着恰到好处的浪漫。
“乱不一定不好看”、“其实你不用这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足够了;你不用这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足够了。
”
之华:我离剑龙(前夫)越来越远,却离他越来越近。
秋白:他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之华:他知道我爱他吗?
秋白:知道。
之华:那他喜欢我吗?
秋白:他不敢。
瞿秋白和杨之华生逢乱世,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在整整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一起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
瞿秋白和杨
之华没有对彼此说过一句有关爱情的表白,但他们的感情,却承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从而成为一段传奇。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一份浪漫,终究化作鲜血,聚成美丽的革命爱情。
红色电影影评《秋之白华》
《秋之白华》影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多余的话》为了增进入党积极分子对共产党的了解,学校举办了红色电影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瞿秋白这个人物。
故事并非是从他的视角去展现那个动乱时代,而是以他的妻子杨之华的爱情为主线。
战争的喧嚣似乎被欲说还休梦已阑的诗意境界所笼罩,并没有太多地在影片里体现,两人若即若离的爱情正回避了诸多敏感和富有争议的话题,使得影片有了一种特别的柔和或者说过分的唯美。
尽管这样,瞿秋白独特的气质难以被导演霍建起浪漫的笔调掩盖。
影片里他与观众的第一次照面是他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在陈旧又充满着年轻一代的革命气息的教室里淡淡陈述。
窦骁演绎的他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虽然稍显稚嫩,但我从他清淡的神情中能看出一位革命者的不羁,情不自禁地念出他的诗:“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亦是绝笔落处。
不难让人忆起他的生平,据《瞿氏家谱》记载,瞿家是一个书香门第,世代为官,瞿赓甫当时任湖北布政使。
瞿秋白的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然而生性淡泊,不治家业,寄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大哥瞿世琥的接济。
母亲金璇,也是官宦之女,精于诗词。
瞿秋白是家中的长子。
辛亥革命后,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靠典当、借债度日。
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
农历正月初五,母亲金璇服毒自尽。
瞿秋白依靠亲友的资助,度过求学岁月。
岁月的蹉跎日渐抚平他的棱角,也渐渐将他的心指引向革命。
他的两次爱情皆深沉而美丽。
第一任妻子王剑虹是一位聪慧的时代女性,与他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就结合。
两人都志于革命,热爱文学,婚姻生活充满了诗歌词赋的情趣,遗憾的是不到7月剑虹就因肺结核辞于人世。
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
第二任妻子便是他任职教授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杨之华。
就如影片中放映的一样,瞿秋白的风度翩翩,知识渊博渐渐吸引住杨之华,也让杨之华从她与前夫沈剑龙的爱情枯井之外寻觅到了新的芬芳。
秋之白华
秋之白华
八组
今天和同学一起看了《秋之白华》,不禁为这对革命伴侣和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感动了。
“瞿秋白,杨之华,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片名揭示了革命伴侣一段佳话。
在建党90周年之际,所有大片、历史片铺天盖地之时,看到这么诗意的片名,实在特别。
因为爱,所以承担。
他从未对她表明过心声,但他深深的了解,她说要去离婚,他便陪她去了,坦坦荡荡,没有顾忌社会舆论,亦不害怕道德审判。
他们都是胸有大志、不拘小节的人,因为爱,所以无私无畏。
即使有一人先去了,也带他完成梦想。
即使你已不在,我也要勇敢的走下去,为理想,为信念,为了爱。
瞿秋白、杨之华从此共同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宣传革命的日子里瞿秋白被捕敌人因欣赏他的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他投降条件时,他每次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在他心中有个更远大的理想。
在枪毙的那一天,他穿着杨之华为他缝的大衣从容的
走上了刑场,几声枪响后,他倒在了鲜花中,白色的花霎时被鲜血染红了。
他无悔,他从容,他是个英雄。
我为瞿秋白的爱国精神而感到自豪。
我想为瞿秋白的英雄气概而喝彩。
瞿秋白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学习中我们要勤奋向上,要好好学习,遇到挫折与困难,要向瞿秋白学习沉着应对,努力思考;今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初三建八。
《秋之白华》电影观后感
《秋之白华》电影观后感《秋之白华》讲述了党的初期领袖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光辉而短暂的传奇人生,故事的核心重头戏则是瞿秋白这位著名的文人领袖与杨之华之间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看完这个电影,感触很多。
当瞿秋白说,去年九月,中夏在雨花台就义,39岁;31年和森就义,36岁;30年代英被害,36岁;28年警予被害,33岁;27年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29岁;处女被捕在狱中被害,36岁;这一个个烈士让我着实感动了,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懂得了“烈士”二字的沉痛。
他们在青春年华时,毅然决然地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党的伟大的事业。
如果说他们有所图,为自己的子女,可是他们又有哪些留下了自己的后代。
我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可是我却不得不去敬佩这些烈士。
感谢他们当时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现在和平而不错的生活。
看到最近有关抗美援朝志愿者遗体交还中国的交接仪式,以及一些革命烈士后代和这些革命烈士当年的战友深情缅怀时候,我的眼里总会有一股暖流,看到网友的评论:想这些伟大的人致敬,说句实话对于这些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够用什么来表示对他们的致敬。
只能默默在心里为他们致敬。
当听到瞿秋白对杨之华说“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时感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原谅我之前固执地认为只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能算得上世界上最浪漫和最幸福的事,也许瞿秋白和杨之华也都曾想过与对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当国家当社会动荡不安,政府腐败不堪,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候,瞿秋白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一个怀着赤子之心为国家未来奔波的人,为了党的伟大事业,瞿秋白没有办法去和杨之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瞿秋白却用“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好地阐述了他对杨之华的爱,他对杨之华的爱深入骨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更生动传神地诠释了《秋之白华》的革命和爱情真谛。
瞿秋白身为革命者,真的是一个可爱的人,入狱后的瞿秋白,坚贞不屈,蒋介石劝降不与理睬,从容饮弹而亡,表现了一个坚强革命者的气节。
[原创影评]秋之白华唯美纯净
[原创影评]秋之白华唯美纯净秋之白华唯美纯净作者:阿华头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九十多年前的今天,中国揭开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新篇章。
最近,我看了影片《秋之白华》,恰好是反映那个时代年青人的爱情故事,虽有些伤感,但更多的还是被影片深深地感动。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党内早期主要领导人,凡是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瞿秋白两次见过列宁,翻译过“国际歌”,与鲁迅关系密切,主持召开过“八七”会议,红军长征前,当时的中央却以瞿秋白身体不好为由不让他随军长征,而是被留在了即将沦陷的瑞金。
1919年的五四是瞿秋白投身革命的开始,直到1935年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时年36岁。
1935年就义前写的《多余的话》曾被污蔑为叛徒,直至今天其历史地位和学术地位才被重新认识。
杨之华,浙江萧山人,知识女性。
先在家乡小学任教。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读书,在这里认识了丁玲,王剑虹等,也认识了当时在这里担任社会学系主任的瞿秋白。
1924年11月与瞿秋白结婚,并由瞿秋白、向警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从事妇女工作,参加了五卅和上海工运,1949年全国解放后,杨之华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兼妇联国际部部长,全总女工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蒙冤在狱达6年之久,直至1973年10月因病危才被批准出狱就医,3天后含冤而死。
1977年7月,党中央为杨之华平反昭雪。
影片的前半部分,以杨之华的《回忆秋白》为切入,通过讲述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故事,展现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人生。
影片的后半部分,则以瞿秋白的《多余的话》的原画为男主角的独白,以插叙串起两人结婚到秋白就义之间的情感经历。
片名“秋之白华”灵感来自瞿秋白送给杨之华的一枚图章,瞿秋白当时的表白是:“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之后,瞿秋白在福建被捕牺牲,杨之华终身未再嫁。
《山楂树之恋》里扮演“老三”的窦骁,在片中出演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而与他演对手戏的则是前辈“谋女郎”董洁,她扮演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
《秋之白华》——观感
爱情·自由·启蒙——《秋之白华》有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却似乎总是布满了荆棘。
正如上面这首经典诗句一般,在追求自由精神的道路上,这位年轻的诗人在卫国战争中付出了可贵的生命(时年26岁)。
然正像这首诗歌被广泛地传颂,自由之精神也随之深入人心。
又如影片《勇敢的心》中最后高喊的那一句“Freedom”,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似乎人们从未失去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而影片《秋之白华》中亦是在体现着对这种崇高精神的追求。
影片《秋之白华》主要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动乱的社会大背景下,瞿秋白与杨之华之间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而篇名“秋之白华”也是来源于瞿秋白向杨之华表白时的浪漫话语:“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可见影片虽是在重现革命时期动荡的现实,却是一反平时革命影片中强烈的矛盾冲突,而是采用一种较宁静和谐的色调来描绘一段唯美的爱情,如影片中桥、树等意象的反复出现,即是在衬托着这份爱情的珍贵。
显然爱情成了影片的切入点,故事的发展也伴随着爱情而逐渐展开。
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爱情似乎成了一条中心线贯穿其中,及至最后瞿秋白被捕入狱,爱情的主线也始终未曾被割断。
而究其根源,除了爱情的伟大力量之外,更深层是在表现二人对理想的坚定信仰。
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对自由的渴望,对国家前途的堪忧,两人走到了一起。
又因为对理想信仰的执着与坚定,即便面对充满危机的现实生活,他们依旧能经受住这份残酷的考验。
诚然最终瞿秋白选择了放弃生命,但这也正是对爱情、对自由理想的最好诠释。
在这一点上与前面提及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芬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可见在自由理想的面前,生命、爱情的价值也略显暗淡。
即便面临着生命的危险,这些追求自由理想的“志士”们依旧奋勇争先,正如孔子所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我看《秋之白华》
《秋之白华》影评
《秋之白华》讲的是瞿秋白和杨之华在动荡年代里纯净隽永的爱情故事。
瞿秋白是早期积极奔走的进步青年,志向远大,为了改变当时中国的半殖半封社会状况而积极奔走。
瞿秋白精通俄语,又是杨之华的老师,他们因为共同的理想而走在一起。
影片以辛亥革命,第二次公共合作为背景,表现出以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实践的伟大情操和视死如归的为中国革命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高尚精神,但影片仍以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为主。
影片细节描写特别到位:江南古镇的小桥流水,大学校园的满地黄叶,苏联洁白的雪地,……记得之华在桥上含蓄地向秋白告白时,倒映在水里的两个人的影子,随着两人之间情绪的紧张,倒影在水波里也越来越乱,不复以前的平静,不正象征着秋白和之华两人此刻激动矛盾挣扎的内心吗?还有最后秋白被放出去执刑时,那清新的风,那和煦温暖的阳光,那惹人醉的树林花丛,不都象征着秋白大无畏已经解脱的心吗?
两人的感情细腻温馨,让人羡慕。
正像秋白所说的:瞿秋白,杨之华;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人正是因为相同的追求而走在一起,他们都有为中国革命中国未来而斗争的坚强决心和勇气,他们都有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毅力,他们都很坚强,这是一对多么完美的组合啊!只可惜瞿秋白最后死于国民党之首,永远无法和杨之华相守到老!
不晓得瞿秋白在狱中边回忆边写书是不是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整个影片背景音乐低沉舒缓,很符合影片的略带惆怅主题。
觉得这个片子还可以。
观秋之白华有感
观《秋之白华》有感
在众多建党90周年献礼片的上映之际,学校带我们观看了由霍建起导演的《秋之白华》,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前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和杨之华的革命浪漫爱情故事,二人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的一段红色情缘。
在《秋之白华》中,瞿秋白不仅表现出了战争年代的伟大革命家风采,更通过勇敢的爱情表现出了一个鲜活的革命青年。
他短暂的一生就像一本充满丰富内涵的书籍,所有的浪漫、热情、坚定、执着和勇气以及信仰,都呈现在影片之中。
他期望人民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但却又害怕带给他们危险、他渴望和相爱的人长相厮受但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地迁徙流离的矛盾,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个知识分子而不是一个革命者。
这可能是这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这样的革命领袖更儿女情长,而不是更血气方刚,他的苦闷和矛盾,恰恰使这个人物形象更人性化,更真实可信。
而爱情戏处理得相当干净。
杨之华和瞿秋白之间的离与合,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内敛克制,却又能使观众体味其情境,置身其间,内心不觉泛起涟漪。
现实中,沈剑龙、杨之华、瞿秋白之间的情事是一段佳话:沈剑龙潇洒放手,沈剑龙甚至和瞿秋白成为朋友。
除了浪漫的情感,影片中还出现了很多画卷般的场景,如富有情调的上海咖啡馆,送杨之华离开的乌篷船和满是亭台水榭的江南水乡,这些场景在影片中都别有意境和格调。
与以往的红色电影不同,《秋之白华》在片中呈现出很多了新的气象。
整部电影没有曲折起伏,如片中的上海和江南景象,调子是“斜阳脉脉水悠悠”式的,片中的青年男女形象少见的清俊疏朗,确然有那个时代的风华。
该片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之旅、人生之旅以及情感之旅,让我印象深刻。
《秋之白华》影评
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班级:艺管1001班姓名:学号:20101521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观《秋之白华》“为了给自己在这个不堪的社会中有活下去的希望”,这是这部影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
一部影片的成功不仅仅只在于演员的精湛演技,更多地在于导演、编剧及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合作。
整部影片的重点在于瞿秋白先生及其夫人杨之华的革命精神,其中还穿插着他们俩的爱情故事。
起初,看到饰演瞿秋白先生的窦骁,我真的害怕他没法承担起瞿先生这么重的角色。
稚嫩的脸庞,让我感觉不到瞿秋白先生的深沉;单薄的身体,使我联想不起瞿先生的伟大。
或许,唯一能解救的就是那副瓶底盖吧,一副厚重的眼镜,给人以强有力的说服力。
“我们越勇敢,离胜利就越近”,这是杨之华先生的一句台词。
仅仅是这一句,就直接明了的展现出瞿夫人新时期的女性魅力。
独立、有思想、不受束缚,这是我对杨之华先生的评价。
当自己的前夫夜不归宿时,她就已经离这个曾经的爱人远去;当自己的前夫不回家信时,新时期女性的独立就从她的身上完美诠释。
从杨之华先生这句台词中,我们可以联系到我们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大一时,懵懂无知且单纯。
我们进入到新环境后,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如果我们不勇敢,我们就会被现实打败。
当我们战胜懦弱时,我们就成长了一大步。
勇敢的进入大二,才发现好多人与事都不是大一的时候的单纯。
人们口中喊着利益与权力,请客吃饭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我们为此迷茫,感到害怕。
不论是在班级中的班干部,还是在组织里的骨干成员,都会感到前途一片光明,眼前却有一块无法跨越的透明玻璃。
学姐学长们已经退出舞台,我们成为领导者时激动与落魄同在。
我们得去承担责任,对一件事情我们必须下决定,而不是听口令。
如果我们不勇敢,我们就会被打击到自信心,或许就被这个小社会所淘汰。
恢复往日平静的大三,悄然而至。
尽管我在心理上还没有接受,但是它却真实的存在着。
同窗们为了以后有个好工作、好生活都在努力。
《秋之白华》观后感
《秋之白华》观后感10月16号晚,我院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组织同学们观看了影片《秋之白华》。
该片讲述了瞿秋白和杨之华间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爱情故事。
在那个战争的年代、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在那个充满不安的年代,他们深深的埋藏着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切以革命为重,以百姓的幸福生活为重。
这就是先辈们带给我们的革命精神,为人民的解放而奉献自己,哪怕是生命!影片讲述了杨之华在上海求学过程中结识了思想先进、博学多识的瞿秋白。
在听瞿秋白讲课的过程中,杨之华被瞿秋白的智慧、学识以及气质所吸引,渐渐开始崇拜甚至爱慕瞿秋白,相反和自己的丈夫沈剑龙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过了不久,瞿秋白的妻子王剑虹因病去世。
杨之华终于下定决心向瞿秋白表白,在给丈夫的信中提到了“离婚”二字,这在当时是非常艰难的。
杨之华向瞿秋白表白,而瞿秋白也早已对杨之华暗生情愫,两人于是情投意合。
杨之华的前夫沈剑龙也对此表示理解,甚至和瞿秋白成为了朋友,还亲自庆贺了两人的婚礼。
为了向杨之华表明自己的赤诚之心,他还特别做了一个印章,上面刻着“秋之白华”,也有“秋白之华”之说这四个大字,意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
”随着与帝国主义者的斗争激化,两人还没来得及享受新婚的喜悦,就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
瞿秋白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国共合作破裂,中国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之下,无数共产党人惨遭屠杀。
杨之华于是和瞿秋白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32年4月一次反围剿的突围中,瞿秋白不幸被捕。
在三年的牢狱之灾中,反动派多次威逼利诱,希望让瞿秋白投降。
但革命立场坚定的瞿秋白始终没有屈服,恼羞成怒的反动派于是准备枪毙瞿秋白。
1935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瞿秋白面带微笑走向了刑场——一块美丽的小山坡。
瞿秋白被鲜花环抱在其中,虽然死神已经离自己不远了,但瞿秋白还是面带微笑地说了一句:“此地甚好。
”,就连行刑官也被瞿秋白的气质打动了,特别嘱咐不要打他的脸。
十几颗子弹一齐射向瞿秋白的火热的胸膛,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绿草和白花,然而致死,瞿秋白脸上都带着灿烂的微笑。
影评——秋之白华
主旋律诗篇的新探索——论《秋之白华》的浪漫叙事风格摘要:献礼片《秋之白华》以其独见文化品位与艺术创新精神对既有的主旋律模式做了一次颇具美学意味的突破。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献礼影片,《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惊沙》等影片都不约而同地将委婉的爱情融入了革命的浪潮,演绎了一段段“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的红色情缘”。
其中,《秋之白华》以鲜明的美学风格和浓郁的诗意情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颇具艺术创新精神的研究范本。
一部电影的诞生要依托背后的历史书写,特别是主旋律影片。
献礼片《秋之白华》以客观史实为背景,再现了中共早期领袖瞿秋白的革命生涯与情感经历。
虽然是附有主旋律诉求的遵命文学,但影片的创作者并没有沿袭以往献礼片郑重浑厚的革命叙事基调,而赋予影片一种抒情意味,将“宏大叙事变成个人叙事,有效地拉近渐行渐远的革命往事同当代观众的精神距离”。
这种大胆的处理方式对既定的献礼片模式是一次全新突破,更是一种颠覆,它不仅能够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情趣,更能激发起观众对革命家的情感共鸣。
于电影类型角度而言,每种类型电影都有着相对固定的叙事结构和影像表意方式;谈及主旋律影片,现实主义基调则应占主导。
献礼片常规性地侧重于对主人公所处年代的革命本身进行客观描述,辅以历史框架下的宏大战争场面。
《秋之白华》则运用革命加爱情的类型模式,创新性地把历史的客观讲述弱化到后景,把瞿秋白的个人空间强化到前景,从而突显出宏大历史背景下瞿秋白真挚的革命情怀和情感空间。
影片以一种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展开叙事,并不苛求片中的瞿秋白多么接近历史书写下的瞿秋白,而注重从全新的视角对其内心情感进行刻画。
瞿秋白不同于一般的革命知识青年,“五四”运动后他亲赴俄国革命战场,更经历了中国革命的探索时期。
丰富的革命经历使他具有崇高的革命情操,而他在情感世界里所具有的儒雅风范却鲜为人知。
影片以瞿秋白亲手篆刻的两枚印章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革命者,并以此建构起了瞿秋白与观众交流的时空通道:瞿秋白与杨之华相濡以沫,共同的信仰和忠贞的爱情支撑着彼此,一句“秋之白华”的誓言不止印在杨之华的手心里,更深深地烙在两人心中;面对国民党劝降的军官,瞿秋白从容冷静,对理想的坚守不渝,使他“义无反顾”地为革命献身。
秋之白华
《秋之白华》影评••••••••• •胡昌良“选择了一条道路就选择了一种人生,遇见他,却是我没想到的。
”•••••••••••••••••••••••••••••••••••••••••••••••••——杨之华鲁迅曾赠秋白书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毕竟手无寸铁的书生,在腥风血雨的年代,遥望着一种信念,便能无所畏惧。
秋白是位好知己,在凋零的岁月里将平凡的爱情盛开的细水长流;秋白亦是大丈夫,任它烽火狼烟,也始终一往无前。
难怪杨之华能舍下心爱的女儿与丈夫,与他分担洗尽铅华后的峥嵘。
然这并非简单的爱情,革命箭在弦上,总要有人为之横刀立马。
于是杨之华问瞿秋白:你自己知道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还要参加革命?秋白答:为了给自己一个下这个不看的社会活下去的理由;为了实践自己希望国家好起来的愿望;还想让短暂的一生有些意义。
而电影里的唯美与残酷辉映出那段辛酸难忘的往事,像一纸未干的墨渍,瞿秋白单薄的身子难以撑起整个民族,却为前赴后继的共产党人照亮来时的路。
内森哈尔曾说: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
36岁的瞿秋白,在福建长汀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电影终究只是电影,荡气回肠过后,历史在寒来暑往中生生不息,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结局,也让后人在迷茫与庸碌中,存留一丝敬畏。
昔人已逝,奈其何兮,今人视之,方知惜人。
秋白在狱中曾作: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他至深至至重的爱情,在死后如星陨日坠,为之挺起的,是整个民族的脊梁。
影片最后那句: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为这个并不算华丽的传奇画上句点,荒烟蔓草的年头那些真挚与简单显得隽永绵长,有些人走后留下长长的背影,日月光华中留给人虔诚的仰望。
《秋之白华》如童年清新简约的小曲儿,那么远的早已风景依稀了,剩下的,是旧地重游般的深刻温暖。
观《秋之白华》有感
观《秋之白华》有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我不太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但是却为他们温婉,勇敢,大气的爱情所动容。
“选择了一条道路,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
遇见他,却是我没有想到的”。
杨之华的内心独白简单,干净。
她是一个进步勇敢智慧的女人。
在那样的年代,她发出了“你不觉得我们的国家,应该比现在更好,更像回事吗”的感慨。
这是她的心愿,这是所有共产党员的心愿。
同时,这也是她与瞿秋白走到一起的原因——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抱负,他们是知己。
杨之华与瞿秋白是师生关系,学生对于老师,尤其是对于这样博学的老师,自然难抑仰慕之情“每次和他说话,我就会无端的紧张。
同时,无端的激动”。
杨之华虽然已是一个两岁女孩的母亲,仍在爱情来临时心如小鹿乱撞。
她明白,她对他的感情,已不再是学生对于老师的仰慕之情了。
瞿秋白自责时,杨之华问他“你自己知道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还要参加革命?”“为了给自己一个在这个不堪的社会活下去的理由,为了实践自己希望国家好起来的愿望,还想让短暂的人生有些意义”。
中国在那样的社会下正是需要这样的愿望,正是缺少这样的愿望啊!那天,杨之华间接向瞿秋白表露心迹。
杨之华是勇敢的,在那样的年代提出离婚。
我在想,她靠的是什么。
是进步的文化知识,新派的思想,或是对爱情的执着。
瞿秋白从“他不敢”到“我陪你去”亦是从对爱情的摇到执着。
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两人的背影看似孤单却又温暖,让我想起了影片开始,同样的船,只不过多了一个人,便冲淡了之华之前背影的寂寥无助之感,色调也变得明快起来。
不得不承认,沈剑龙同样是令人尊敬的,纵使他没有与瞿秋白等高的思想境界,但是他的宽厚大度恐怕是很多人不可比的。
他由衷的说:“我很欣赏他,很少能见到如此博学,平和和纯净的人。
”他们是情敌,却又彼此欣赏。
两人在书房的场景让人为男人的胸怀与气度而动容。
沈剑龙是个聪明的人,他懂得放弃,懂得适时推出,他明白“人各有志,覆水难收。
”他的退让成全了秋白与之华他们共同度过了整十年的时光。
秋之白华 影评
《秋之白华》影评金黄色的树叶洒落一地,池塘里波光粼粼,跃动着点点碎金。
《秋之白华》,今天偶然观看了这部电影。
作为一部革命题材的影片,这部电影却透露出了文艺片浓浓的唯美气息。
坦白来说,从整体上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很优秀,但那温婉秀美的江南之景,秋白之华那纯粹温暖的爱情,却让人心醉,让人动容。
瞿秋白与杨之华,她,本是他的学生。
共同的志趣,共同的情怀,他们走到了一起。
从“他不敢”的羞涩,到“被批评的是你,得肺病的是你,可还不如是我”的厮守,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是浪漫的,有情趣的。
他们之间无须放弃原则,也没有忍辱负重,有的尽是相互的欣赏与吸引,十年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瞿秋白,带着眼镜,白白净净,文文弱弱,沉沉稳稳,跟我想象中的革命者有很大的出入。
但这却是真实的瞿秋白。
文弱不代表没有傲骨,沉稳不代表没有热血,他是笔将,是教师,这样的气质在他身上是妥帖的。
他为引导学生参加流血的革命而忧心、犹豫;他一口流利的俄语,纵论中国社会侃侃而谈;他赞叹中国的豆腐好吃,天下第一;他坚持自己的信仰,对劝降利诱毫不动心。
他不再是高大空的形象,而是真实而富有人情味的革命者。
他是一个才子,更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不需豪言壮语,不需慷慨激昂,我似乎读懂他的小情怀和大胸怀。
瞿秋白是一位有心的丈夫,也是慈爱的父亲。
独伊本非他亲生,但是好爸爸总挂在口上。
记得幼年时候读到一篇文章中说,独伊喜吃梳打饼干,瞿秋白每次出门办事夜晚回来,总是要在熟睡的独伊枕边放一罐梳打饼干,让她一早起来就有惊喜。
父爱如山,高而寡言。
当我们看到瞿秋白诙谐地告诉独伊自己的咳嗽是另一种外语的时候,怎能不爱一位如此博学、亲切的父亲?相比秋白的清癯与温雅,之华那一身端庄优雅的女人味也让人感到十分的温馨。
她认真地上课,努力地学习,默默地操劳,外表柔弱而骨子里坚强。
她很勇敢,面对让自己日渐失望的丈夫,在那个还并不很开明的年代,她提出了离婚。
面对一直仰慕的秋白,她向他表露心意,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我看《秋之白华》_高三作文
我看《秋之白华》看《秋之白华》有感点评:瞿秋白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吧!但真正有几个人了解他的英勇事迹呢?我也不例外,我只知道瞿秋白是“常州三杰”之一,在常州还设有瞿秋白纪念馆,后来听说有了关于瞿秋白的电影《秋之白华》,很是期待。
随着暑假的来临,期待已久的《秋之白华》终于要在常州放映了,7月9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常州亚细亚影城观看了此片。
两个小时的观影,我深深地被片中瞿秋白、张太雷等进步人士的行为震撼了,感动了,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瞿秋白为了革命工作,抛弃小家的幸福生活六次与妻子杨之华分开;他为了革命工作,从上海到长沙,从苏联到武汉,从上海到福建……辗转奔波,主持中央临时政治局工作,领导工农,策划罢工,创办夜校,联俄联共,推动中国革命前进;他为了革命工作的顺利进行整夜整夜不睡觉,甚至连肺病咳嗽都顾不上。
最令我感动、心疼的是瞿秋白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坚贞,对同志的关心、爱护。
他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仍坚持革命工作,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入狱后,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对于国民党的多次劝降不与理睬,依然我行我素,最后从容就义,他凛然就义的场面让人心里一阵一阵的疼痛。
他为了革命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但是当他听说学生黄仁为革命献身后却是万分痛心,认为自己没有保护好他。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是泪流满面,无语哽咽了。
瞿秋白,现在我认识了你,你不沉溺小家幸福,而是投身革命洪流,甘做革命先驱,为中国的光明未来而奔波、英勇献身。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年轻的生命换来的。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风雨历程,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富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努力掌握各种本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强大,让她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片——评析《秋之白华》
作者: 张智华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新作
页码: 21-2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3期
主题词: 人物传记 散文诗结构 艺术真实 历史真实
摘要:电影《秋之白华》吸取了人物传记的营养,建、在瞿秋白与杨之华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并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而完成。
该片既优美又忧伤,令人深思,使人回味。
采用散文诗结构,以小见大。
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统一,细节感人。
江南之美、人物之美与社会之乱,对比鲜明。
《秋之白华》是一部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的优秀人物传记片。
秋之白华
《秋之白華》影評胡昌良“選擇了一條道路就選擇了一種人生,遇見他,卻是我沒想到的。
”——楊之華魯迅曾贈秋白書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畢竟手無寸鐵的書生,在腥風血雨的年代,遙望著一種信念,便能無所畏懼。
秋白是位好知己,在凋零的歲月裏將平凡的愛情盛開的細水長流;秋白亦是大丈夫,任它烽火狼煙,也始終一往無前。
難怪楊之華能捨下心愛的女兒與丈夫,與他分擔洗盡鉛華後的崢嶸。
然這並非簡單的愛情,革命箭在弦上,總要有人為之橫刀立馬。
於是楊之華問瞿秋白:你自己知道有生命危險為什麼還要參加革命?秋白答:為了給自己一個下這個不看的社會活下去的理由;為了實踐自己希望國家好起來的願望;還想讓短暫的一生有些意義。
而電影裏的唯美與殘酷輝映出那段辛酸難忘的往事,像一紙未幹的墨漬,瞿秋白單薄的身子難以撐起整個民族,卻為前赴後繼的共產黨人照亮來時的路。
內森哈爾曾說: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
36歲的瞿秋白,在福建長汀飲彈灑血,從容就義。
電影終究只是電影,盪氣迴腸過後,歷史在寒來暑往中生生不息,那些年代久遠的故事深藏著不為人知的結局,也讓後人在迷茫與庸碌中,存留一絲敬畏。
昔人已逝,奈其何兮,今人視之,方知惜人。
秋白在獄中曾作:如果人有靈魂的話,何必要這個軀殼!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這個軀殼又有什麼用?他至深至至重的愛情,在死後如星隕日墜,為之挺起的,是整個民族的脊樑。
影片最後那句:秋白之華,秋之白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為這個並不算華麗的傳奇畫上句點,荒煙蔓草的年頭那些真摯與簡單顯得雋永綿長,有些人走後留下長長的背影,日月光華中留給人虔誠的仰望。
《秋之白華》如童年清新簡約的小曲兒,那麼遠的早已風景依稀了,剩下的,是舊地重遊般的深刻溫暖。
於是身為站在前人肩膀上眺望遠處的我們,試著給自己一個在這個社會活下去的理由;能夠踐自己希望國家好起來的願望;並且,讓短暫的一生有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