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陋室铭 爱莲说公开课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课件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
不蔓不枝( 名词做动词,长枝蔓;生枝杈 ) 香远益清( 形容词做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显得清芬)
◆文言句式
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 “濯”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文章主旨: 《陋室铭》和《爱莲说》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 《陋室铭》借陋室以言志,表明自己不贪恋富贵荣华, 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保持高洁傲岸的君子节操和安贫 乐道、闲适淡泊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明自己希望 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保持高洁清白的节操和正直品德 ,也批判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爱莲说
作者名片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是学术
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 集》《太极图说》等。
背景链接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元年 (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 40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 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 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鼻。作者凭栏放 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 名的《爱莲说》。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新课导入
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
这些客观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
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也可以是一所简陋的房屋,
还可以是一株出自淤泥的莲花。
陋室铭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公开课课件
5.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何陋之有”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 句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以孔子的话证 “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铿锵有力,发人深省, 突出了中心。
6.文章题目为“陋室铭”,文中又说 “何陋之有”,这些矛盾吗?
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 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 馨”,不鄙俗。
hóng rú dú tiáo
了解大意
陋室铭
就。
出名(动词)
神异。 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 只是。 这里指德行美好。
简陋的屋子。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平民,指没有 功名的人。
白丁。
博学的人。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译文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
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 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 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 “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 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 词》《江南春》《浪淘沙》等。
资料链接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 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 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 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 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 陋室。在此情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 室铭》,以示自己居陋室仍然不改高洁之志。
)
3.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主人与人交往的高品位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5.写主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优质公开课教案 (2)
16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崇尚美德、坚守高洁操行的文化精神。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及文学鉴赏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诵读技巧,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陋室铭》《爱莲说》的文化美感,包括体现在韵律方面的文学形式之美,以及二人的人格精神之美:刘禹锡崇尚高尚品德,甘于淡泊的傲岸人格;周敦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端正平和的君子风范。
教学方法诵读法,情景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课前完成《预习自学与拓展阅读》,小组内评改。
一、导入(营造阅读情景,暗示学习目标,提供鉴赏角度,设置思考起点,并完成作者简介)物欲纷扰,心灵如何才能不迷失方向?世事浮沉,尊严如何才能不蒙受屈辱?许多人随波逐流,最终导致身败名裂。
也有人坚守价值准则,最终取得辉煌人生成就。
刘禹锡才华盖世,终生为官,历经浮沉,终岿然不倒。
周敦颐致力学术,终成大儒,从祀孔庙。
他们缘何有如此人生成就?他们高贵的灵魂应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研习新课1、诵读,初步感知文章之美。
(出示书法作品,简评书法风格,以引出两文不同的艺术风格,一潇洒飘逸,一端正平和,完美呼应文章的精神内涵。
)2、诵读,赏读韵律之美,激发阅读热情,掌握语言形式美的构建方式。
(小组活动:辨析句式特点、划分句子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示,上述重新编排的文字,分角色朗读,感受骈文对仗的韵律美。
学生谈阅读感受,教师总结骈文特点及诵读的艺术效果。
(整齐和谐)小组活动:比较《陋室铭》《爱莲说》语言形式美的差异。
学生展示发言,公布讨论结果。
(句式不同。
补充“美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风格差异”的评价标准。
过渡语:不仅句式可以营造不同的节奏,句内结构也起到营造节奏感的作用。
)疑难探究:划分节奏(学生小组练习,并板书交流)例:○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部编版七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课件
• (至于)对牡丹的爱,当然人数 就多了!
文中“之”字的几种用法:
① 水陆草木之花 的 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判断句
感知“爱莲”
• 1、“我”爱莲花什么呢?(用课文中的话说说) • “出淤泥而不染,……不可亵玩焉。” • 2、具体说说莲花的可爱之处在哪里?
山 水 喻 陋室
设喻引题 仙 龙 喻 德馨 安
贫
陋
环境清幽(景) 乐
室 陋室不陋 交往高雅(友) 道
铭
生活恬适(趣)
古贤自喻 反诘点题
高 洁 伟
岸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你觉得下面的《学生铭》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 度?你对这样的学生是如何看待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通过对陋室环境等的描写,表达作 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作者的志向放在对陋室的 描写中表达出来。
2.对偶。 3.类比:开头 山、水与陋室类比
结尾 以古代名贤自况
爱莲说美 丽 纯 洁 的 爱 情
伟大、神圣、慈祥的母亲
莲花的花语 是什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
水 喻
陋室
仙 龙 德馨
• 空间小、景致少、人来少、摆 设少:文章内所提到的景致,只 有“苔痕”、“草色”,可见 其少;自古读书的穷人就少, 能成为鸿儒者,更少,另外 “苔痕”都“上阶绿”了,更 见来客少;室内陈设历历在目, 其“少”一目了然。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七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七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课时陋室铭教学目的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让学生了解押运的字和压韵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方法:导读讨论教学手段:CAI、录音课前预习:查工具书,试译全文。
一、课前三分钟(课外阅读读后感,抽签完成)3'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说)唐朝刘禹锡却喜欢鄙陋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三、介绍作者、体裁(教师抽查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3'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铭,原来是刻,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本文“陋室铭”,意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四、学生借助工具书解释常用实词和难句。
6'(完成目标2)陋:不华美、狭小馨:香气散布很远白丁:封建社会里没有功名的人牍:古时写字用的木简何陋之有:有什么狭小不好看呢?(教师出示胶片)五、朗读、翻译、理解分析。
28'1、请一同学读一同学翻译全文,学生或教师适当补充。
(完成目标2)2、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出示的问题。
A、《陋室铭》中的那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B、《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3、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补充并进行思想教育。
(完成目标3)我们要学习刘禹锡淡泊自甘,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4、请学生自渎领会。
5、教师介绍什么叫押韵?押运有什么作用?(写韵文时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叫做押韵。
韵文押韵能使人加深印象,同时便于吟颂和记忆,因为它具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6、本文有那些押韵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六、小结。
2'七、布置作业。
1'A、抄写常用实词和难句。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导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陋室铭》。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⑴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⑵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试读课文,标注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等。
⑶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⑷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2、精读课文,品析语句。
⑴“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⑵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
(幽)⑶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
(雅)⑷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明确: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⑸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⑹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⑺“鸿儒”可否换成“群儒”?明确:不能。
“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3、再读课文,领悟内涵。
(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⑴“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明确: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第17课《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7课《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两种文体,积累文言词句。
(重点)2. 学习一种写法,理解作者志趣。
(重点)3. 背诵两篇短文,学习古人情操。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所谓“文以载道"“言为心声”,也就是说,不论写文章,还是说话,都是为了表达思想的。
我们要了解古人,当然是无法亲耳聆听到他们心声的,但可以读他们留下来的文章,去走近他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陋室铭》《爱莲说》,去认识两位古人——唐朝刘禹锡和宋朝周敦颐。
二、认识文体(1)同学们自由地读两篇课文,读准字音。
(2)同学谈读后的感受。
预设:这两篇文章都读起来上口,好读好记。
两篇文章句式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刘,四字句,五字句,六子句相对,也有散句交错运用。
音韵和谐,通篇压韵。
文章篇幅短小,全篇只有81字。
《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错落有致,杂有句式相同的句子。
文章中有叙述、描写和议论,陈述句中杂有感叹句和疑问句。
(3)铭和说从两文语言风格来看,这两篇言文章应属于不同文体,从题目中找出标明文体的词。
铭、说说到“铭",我们知道有座右铭、墓志铭,铭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
这种文体言辞精炼,压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力度,篇幅较短,最短的不过10字,《陋室铭》81字,还算铭文中的长篇。
《陋室铭》中的陋室,是作者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时,住的一间简陋的房子,刘禹锡写下这篇文章,表明自己的志向。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比如《爱莲说》,描写莲花的特点,抒发作者对莲花的喜爱,表现作者高洁的品质。
将来还会学到《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等。
“说"这种文体,在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活泼自由,篇幅也不太长。
再次齐读,感受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三1.疏通文意《陋室铭》(1).请以小组为单位,由组员依次选出两个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字或词,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重要词语的理解。
【部编】2018人教新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公开课优质课件)
• 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 称颂的是:人品(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 • 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
自己的意志(----周恩来在人群嘈杂的闹市区读书)这种人在现代生活中,简直不 能生存。
练习
• 以下列铭文为例,给自己写上一、二句座右铭以警戒自己。
师生互动
• 1、这篇课文在语言文字上有何特点? • 押韵。 • 2、 陋室, 陋室,陋在何处? 、陋室,陋室,真的陋吗?(换角度想 :同样一篇文章,刚才读,读出陋 •3 室简陋,现在却要读出不简陋。这不是自相矛盾,这需要换角度想。思维角度:
主人、环境、客人、生活。)
• 4、那么,本文还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
朗读课文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 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在于 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 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 只要我 德馨 有美好 的品德(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 苔藓的痕迹蔓延上台阶, 野草的颜色映入帷帘 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 显得青葱。(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往来的,
简介文体
• 铭,是古代文体 • 名,刻在器物上,用 • 于述功纪行或警戒。 • 本文是刻在牌上,放 • 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 • 的铭文,又叫“座右 • 铭”。 • 文字精炼,有韵, • 读来铿锵有力;体制 • 短小,最短者不足十 • 字,与格言颇相似。
《陋室铭》 《爱莲说》优秀课件
背景链接
陋室由来: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后,按 朝廷规定,刘禹锡的住房应在县衙内,但是和 州县太爷是个“势力眼”,给他安排到城南临 江的三间民房居住。对此,能屈能伸的刘禹锡 毫不在意,搬了进去,提笔写了一副“面对大 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信手贴 在寝门上。知县看了对联,认为他因革新降职 ,被贬到和州县还不服气,一心想着争辩。为 了教训他,又把刘禹锡的住所迁到较远的德胜 河边,并把住房面积减半。刘禹锡搬到新居, 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的陋室, 去听听贤者的心声。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刘禹锡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 常识。 2、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字词。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反向立意的写法。 4、理解陋室不陋,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情 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 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 士,后迁监察御史。他支持王叔文 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 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 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 《刘宾客集》。一些诗歌很有进步 思想,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 词》《浪淘沙》《竹枝》《杨柳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西塞山怀古》等,有“诗豪”之称 。
课文翻译
出名,
就 有名
灵验
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
只 德行美好 长上
映入
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大 读书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谈笑有鸿 儒,往来无 白丁。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 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但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谈笑 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无3、案古牍今之异劳义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 ②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 ③谈笑有鸿儒(古义:大,渊博;今义:鸿 雁,书信) ④无丝竹之乱耳(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 器,这里指奏乐乐器的声音;今义:丝绸和 竹子)
第16课 《陋室铭》和《爱莲说》实用课件
• 7.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和 “西蜀子云亭”呢?
•
“诸葛庐”、“子云亭”和“陋
室”形成了类比,以古代圣贤自比,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 抱负。暗示陋室不陋。表现了高雅 的志趣。
7. 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 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 自己的观点态度,是画 龙点睛之笔。
《爱莲说》就是说 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字词学习
蕃 fán 淤泥 yū 涟 lián 亵 xiè 濯 鲜有闻 zhuó xiǎn
多蕃: 洗涤 濯:
沾染 (: 污染) 染 亲近而不庄重 亵:
鲜: 很少
宜: 应当
一、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解释正 确的一项是 1、濯清莲而不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示意图:山-----水-----陋室 仙-----龙-----吾 名-----灵-----德馨
(三)文本探究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 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2. 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 颜色:绿色,青色。特点:别致幽雅(幽)。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 •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 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 奏乐的声音。 乱:使……扰乱 。 •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 累; 形:形体、身体。 •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 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 有鸿儒,无白丁(雅)。
3.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恬静、雅致、令人赏 心悦目。(环境之雅)
《陋室铭》《爱莲说》优秀课件PPT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 室 铭
原 文 学 习
山不在①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 斯是陋室④,惟吾德馨⑤。
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是什么?
陋 室 铭
原 文 学 习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 2、惟吾德馨(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3、谈笑有鸿儒(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 乐器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 (古义:弹奏;今义:调解)
2、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 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 是儒家经典。金:珍贵的。
3、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 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 器。
4、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
5、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使……乱,扰乱。
3、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陋 室 铭
原 文 学 习
可以调素琴①,阅金经②。 无丝竹③之④乱耳⑤,无案牍⑥之劳形⑦。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 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
1、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 饰的琴。
1、名:有仙则名 (名词活用动词,出名。) 2、灵:有龙则灵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灵验。) 3、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 4、上:苔痕上阶绿 (名词作动词,长到。) 5、乱: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6、劳: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7、绿:苔痕上阶绿 (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陋室铭-爱莲说》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两篇短文。
本节课主要通过对这两篇短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能够运用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作者思想感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翻译:准备课文的白话文翻译,方便学生参考。
3.教学资源: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料,以便进行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刘禹锡和周敦颐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和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陋室铭》 《爱莲说》优秀PPT课件
②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古]弦乐器和管乐
器。
[今]指丝绸和竹子。
③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形体、躯体。 [今]样子、形状。
文言积累
2、词类活用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动 词,出名、有名。 ②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使……扰乱。 ③无案牍之劳形 劳:动词的使动用 法,使……劳累。
运用类比,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 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意在以古代 名贤自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 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合作探究
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 什么作用及含义?
作用: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收束全 文,画龙点睛,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遥相呼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 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合作探究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什么?
写交往人物,由陋室来往客人之高 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合作探究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运用什 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鸿儒”和“无白丁”两相对比, 衬托出作者的才能高,品德美,表明陋室 不“陋”。
合作探究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说说下面几种
花木常常表达什么情感、志趣。
菊
梅
荷
松
合作探究
菊花——隐居避世,悠闲自得。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梅花——情操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荷花——洁身自好。 (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松柏——象征坚贞。 (刘桢: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陋室铭》 《爱莲说》
导入新课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2.不蔓不枝 名词“蔓”“枝”用作动词
“生枝蔓”“长枝节”
3.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 播”
第12页
重点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房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品德(就不以为简陋 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窗帘中。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 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句子是: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8、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 和繁杂公务欣喜之情语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第20页
9、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莲?莲含有怎样特点?
莲
出淤泥濯清涟
中通 外 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角 度 特点
生长环境 洁身自好 高洁质朴
体 态 行为正直 通达事理
香气
美名远扬
整体风度 举止端庄 志洁行廉
观感与评价——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莲——君子
第21页
10、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 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感情态度 又是怎样呢?
菊
隐逸者 惋惜
牡丹
富贵者 讽刺
第22页
4、“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 里为何要写它们?
菊 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
正衬莲不一样于世俗高洁品质
牡丹 花色艳丽,雍容华贵 反衬莲高洁品质,表明洁身自好生 活态度
第23页
(1)文中写莲花品质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 句子是
交往 人物高雅
生活 闲适、恬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 工整且押韵。
博学的人。 注释: 鸿,大。儒, 有学问的人
这
弹琴。调,调 杨雄,字子云, 弄。素琴,不 西汉文学家 加装饰的琴。 香气,这里 著名 灵异 指品德高尚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 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隐士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 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 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少 对菊的爱 应当
翻译下列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
从淤泥里长出而不被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
在清水里洗过而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长蔓, 也不长枝(或:不牵牵连连,不枝 枝节节的)
•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上页返回下页 Nhomakorabea 哪一句是千古名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陋 室 铭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年) 字梦得,唐代思想家、文学家。
刘禹锡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 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 被贬多次。他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与 柳宗元交情深厚。这篇《陋室铭》是 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写的。
周 敦 颐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 ,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 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 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 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 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 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说
“说”是一种议论文 的文体,可以直接说 明事物或论述道理, 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 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爱莲说》就是说 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1.批评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 的世风。
2.表示自己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 自好,保持正直的操守。
本文运用什么写作方法?
—— 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 “物”,言“洁身自好”之志。
提示: 作者赋予花以人的品格 — — 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 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洁身自 好的节操。
上页 返回 下页
写“爱莲”,为什么先写 “爱菊”和“爱牡丹”? •这是衬托手法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 洁净的立在那里。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可在远处观赏而不可(拿在手 里)玩弄。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上页
返回
下页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爱菊花的,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牡丹的,当然很多了。
周敦颐爱不爱菊和牡丹? 分别说说为什么。 • 不爱。他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 • 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态 度太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 要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坚贞不 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 更不爱牡丹,他不追求荣华富贵。
本文表达作者什么思想(主题) ?
“何陋之有”起什么作用? (课后习题)
引孔子的话证明,只要君子居之,便陋室不陋; 呼应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仅仅是为了告诉 我们:陋室的状况吗?(联系“铭”这种文 体的特点。 )
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扬名立万;不愿高官厚禄, 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 。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 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 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 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 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佛经 使身体 原意是平民, 劳累 这里指没有学 官府的公文 问的人 有什么简陋 茅庐。庐, 的呢? 房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音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山 不 在 高 , 有 仙 则 名
( 引出下文 )
水 不 在 深 , 有 龙 则 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注释1:
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 人甚爱牡丹。 唐朝
注释2:
美丽而不 庄重(这 清水 里指妖艳)
沾染
洗 涤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长枝
亲近而 不庄重 树立 长蔓 耸立的 样子
注释3: 叹词 认为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