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课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四课时内容。本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孩子认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要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反应,它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操作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2、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对物质世界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物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学生的生源来自不同的地方,他们对不同物质的混合了解的不多,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学生们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分析物质变化,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做出合理的判断,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设计意图
本课我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展开实验活动,先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观察记录,然后观察两者混合后的变化(产生了什么现象),及时记录下来,了解整个的探究过程。由于混合要有一定的比例,反应现象也比较剧烈,有明显的气泡产生,且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空气?氧气?还是二氧化碳气体,这点学生却不能用已有的知识解释。那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去发现这种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再通过实验进行检验以及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自己的分析、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形成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五、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六、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小勺小苏打和一小瓶白醋。老师准备了一瓶白醋,一瓶小苏打,烧杯、玻璃盖、一盒火柴、细木条、蜡烛。
七、教学时间: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离沙和豆子的实验以及白糖加热、淀粉和碘酒的反应的实验的操作的学习,知道了什么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怎样区分两者的变化。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观察另外两种物质的变化。揭示题目《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小勺粉末和一小瓶液体,你们知道这两种材料是什么吗?
生:粉末不知道,但小瓶我闻了一下好像是醋。
师:对了,小瓶中装的是白醋,而那个粉末状的就是平时我们蒸馒头用的小苏打。
现在孩子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仔细地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师板书在黑板上,便于全班交流学习。板书:小苏打:白色粉末、无色、无臭;白醋:透明的液体、有一点酸味)
(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师: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学生进行猜测师:那么怎样进行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呢? 混合的比例大约又是多少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且适用。
生:先倒好白醋,然后加入适量的小苏打。生:我觉得应该先放入小苏打,再倒入白醋。生: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师:那么哪种方法最好呢?其实前两种方法都不错,只是这个实验在数量上是有要求的,这是考虑到一份小苏打与三份白醋大致能够反应完。
老师这里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2)、迅速把玻璃杯盖上玻璃片。(要密封);(3)、用手轻轻触摸玻璃杯外壁,从上部往下部触摸,说说体会。(主意不要碰掉玻璃片);(4)细心观察,选取一人做好实验记录,并推选一人展示汇报(实验后的器材要摆放整齐)。
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