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合集下载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3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3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步骤2:小球
v0 从B到C点做匀 (2)在B点:vB= cos 45° = 2 2 m/s

速圆周运动
mvB 2 FN= r =5 2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小球对圆管的压力 FN′=FN= 5 2 N ⑧
答案
步骤3:小球
(3) mgsin 45°+μmgcos 45° =ma
⑨ ⑩

由C点沿斜面 a= 8 2 m/s2
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3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网络 构建
栏目 索引
考题一 考题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平抛(类平抛)运动的规律
考题三 圆周运动问题的分析
考题四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的综合
考题一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方法指导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共线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解析
3
4
4.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 如图6所示.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 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 最后落在 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a、b、c.若不计 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速度变化最大 B.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 图6 A.三小球比较,落在c点的小球飞行过程
(3) 如图3 所示,分解某一过程的位移和某一位置瞬时速度,则可以获得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般该类运动问题都可以在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解决.
图3
典例剖析
例2
如图4所示,将甲、乙两球从虚线PQ右侧某位置分别以速度 v1、v2
沿水平方向抛出,其部分轨迹如图1、2所示,两球落在斜面上同一点,
且速度方向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球抛出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B.甲、乙两球抛出点在斜面上 C.甲球抛出点更靠近PQ线 D.一定有v1>v2 √ 图4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13 力学实验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13 力学实验

加下落高度后,则ΔEp-ΔEk将增大.
解析答案
返回
考题二 “橡皮条”“弹簧”类实验
知识精讲
1. 注意橡皮条、弹簧本身的特点,力的特点是不能突变,能的特点是 弹簧拉伸和压缩相同的量势能相等,在实验中也会用到.
2.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不需推导和应用,但还是要知道,在验证性实验中
常用到其结论.
典例剖析
例2
典例剖析
例1
图3甲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臵,图乙是该实验中获
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A、B、C、D、E、F是 纸带上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图3
图3
(1)实验时由于没有记录CD间的读数,根据图乙中已有的数据估算出CD间 2.13 cm. 的距离约为________
C.在调整长木板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时,应当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 √
连在小车上
解析
1
2
(3) 某同学得到了图 5 所示的一条纸带,由此得到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a = 15 m/s2. ____
图5
解析 由图知 AC=6.40 cm,CE=8.80 cm,CE-AC=a(2T)2,得 a=
CE-AC 2 = 15 m/s ; 2 4T
“有”或“没有”),乙同学实验后才发现忘记
对这两个弹簧测力计校准零点,他把两个弹簧
测力计平放在实验台上,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都是0.3 N,乙同学的弹簧测力计对实验 结果有影响吗? 答案 有
解析 答案 返回
考题三 知识精讲
力学创新拓展实验
探究型实验通常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通过实验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 物理规律;第二类为给出实验规律,让你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 并进行数据处理.第一类必须在实验数据上下工夫,根据数据特点,掌握 物理量间的关系,得出实验规律;第二类必须从已知规律入手,正确选择 测量的物理量,根据问题联想相关的实验模型,确定实验原理,选择仪器 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15 选修3-3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15 选修3-3
解析答案 返回
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5)相对湿度
某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气压的百分比.即: p B= p ×100%. s
典例剖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也一定增大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 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 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3) 注意符号正负的规定 . 若研究对象为气体,对气体做功的正负由气体 体积的变化决定.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0;气体的体积减小, 外界对气体做功,W>0.
典例剖析
例3
如图6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汽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
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此时
管内将气柱封闭,该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且没有气体漏出,平衡后
管内上下两部分气柱长度比为1∶3.若将管内下部气体温度
降至T2,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管倒置,平衡后水银 5 柱下端与管下端刚好平齐(没有水银漏出).已知T1= T2, 2 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求水银柱的长度h和水银
的密度ρ. 图5
解析答案
根据玻意耳定律,对A部分气体,pAVA=pA′(VA+ΔV) ②
[变式训练]
5
6
7
8
5.如图2甲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 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V-T图象.
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是1.5×105 Pa.
图2 (1)说出A→B过程中压强变化的情形,并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图甲 中TA的温度值.
p0V0+ΔV 3p0V0 解析 设充入气体体积为 Δ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 2T T

2018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2018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考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五种解题方法2.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1)解题思路列位移方程(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3.处理刹车类问题的思路先判断刹车时间t 0=v 0a,再进行分析计算.例1 如图1所示,云南省彝良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司机突然发现在距坡底240 m 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 m /s 的初速度、0.4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 ,汽车启动后以0.5 m/s 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司机能否安全脱离.图1解析 设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为t 1,速率为v 1,则:x 1=v 0t 1+12a 1t 21v 1=v 0+a 1t 1解得:t 1=20 s v 1=16 m/s而汽车在t 2=19 s 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 2=12a 2t 22=90.25 m 速度为:v 2=a 2t 2=9.5 m/s假设再经时间t 3,泥石流能够追上汽车,则有:v 1t 3=x 2+v 2t 3+12a 2t 23解得:t 23-26t 3+361=0因Δ<0,方程无解,所以泥石流无法追上汽车,司机能安全脱离.答案 司机能安全脱离 变式训练1.“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 0(t 0<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一、力和运动1.受力及受力的效果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弹力和重力c.摩擦力和浮力2.牛顿三定律a.第一定律:惯性定律b.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物体的加速度c.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3.运动学a.位移、速度和加速度b.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c.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二、力对物体的作用1.牛顿定律的应用a.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b.物体在曲线上的运动c.物体的平衡问题2.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a.动量的概念和计算b.动量定律c.动量守恒定律三、能量1.动能和势能a.动能的概念和计算b.势能的概念和计算2.功和能量守恒a.功的概念和计算b.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机械能守恒定律a.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b.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四、电学基础知识1.电荷和电场a.电荷的概念和性质b.电场的概念和性质c.电荷与电场的相互作用2.电流和电路a.电流的概念和计算b.串联和并联电路c.电阻和电阻率3.电压和电势差a.电压的概念和计算b.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五、电磁感应和电磁波1.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a.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楞次定律2.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a.感应电动机的原理和应用b.发电机的原理和应用3.电磁波的基本特性a.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b.电磁波的性质和分类六、光学1.光的传播和反射a.光的传播和传播速度b.光的反射定律2.光的折射和色散a.光的折射定律b.光的色散现象3.光的成像和光学仪器a.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b.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七、原子物理1.基本粒子和原子核结构a.基本粒子的分类和性质b.原子核的结构和性质2.放射现象和原子核变换a.放射现象的基本特征b.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3.原子核能量a.质能转化和质能方程b.原子核能量利用和应用以上是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物理知识点复习的提纲,包含了力和运动、力对物体的作用、能量、电学基础知识、电磁感应和电磁波、光学、原子物理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物理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名师讲义【专题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第2课时)ppt课件

高考物理名师讲义【专题2】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第2课时)ppt课件

审题突破
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经时间2t物体
返回 A 点 ” 说明物体向右的位移大小和向左位移大小有什么
关系? 解析 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为零,所以带电物体
的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其变化量为0,故A正确;
F-F电 1 2 在恒力 F 作用时 a1= ,位移 x1= a1t ,撤去恒力 F 后 a2 2 m F电 1 F 9 2 = ,位移 x2=a1t· 2t- a2(2t) ,根据 x1=-x2 得 = ,故 B 2 m F电 5 正确;
会增大,电场力不变,故A、C正确.
答案 AC
热点考向例析
考向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分析
例3 如图5所示,平行金属导轨PQ、MN相 距d=2 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
30°,导轨上端接一个R=6 Ω的电阻,导
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0.5 T的匀强磁 图5
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一根质量为m=0.2 kg、
错误.
在A点,有qEA<mg,在B点,有qEB>mg,则得:EA<EB, 故C正确. 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有动能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增加量和电势能的增加量之和, 故D错误. 答案 C
热点考向例析
考向2 磁场内动力学问题分析
例2 如图3所示,空间有一垂直纸面向外的 磁感应强度为0.5 T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 0.2 kg且足够长的绝缘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 图3 面上,在木板左端无初速度放置一质量为 0.1 kg、电荷量q= +0.2 C的滑块,滑块与绝缘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5,滑块 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t=0时对木板施
答案 mg(R+r) (1) 2B2l2 g (2) 14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16 选修3-4

2017步步高考前3个月物理(江苏)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16 选修3-4

考题一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1.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 (1)特殊点法;(2)微平移法(波形移动法).2.周期、波长、波速的计算(1)周期:可根据质点的振动情况计算,若t 时间内,质点完成了n 次(n 可能不是整数)全振动,则T =t n;还可根据公式T =λv 计算.(2)波长:可根据波形图确定,若l 的距离上有n 个(n 可能不是整数)波长,则λ=ln ;也可根据公式λ=v T 计算.(3)波速:可根据波形传播的时间、距离计算v =x t ;也可根据公式v =λT 计算.3.利用波传播的周期性、双向性解题(1)波的图象的周期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的两个时刻的波形相同,从而使题目的解答出现多解的可能.(2)波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在题目未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时,要考虑到波可沿正向或负向传播的两种可能性.例1 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m/s ;图乙表示甲图中__________(选填 “A ”、“ B ”、“C ”、“ D ”)质点的振动图象.图1解析 从图甲中可得波长为λ=2 m ,从图乙中可得周期为T =0.2 s ,故波速为v =λT =10 m/s ,图乙中的质点在0时刻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根据走坡法可得图甲中的A 点在波峰,将向下运动,B 点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C 点在波谷,将向上运动,D 点在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故图乙为图甲中B 点的振动图象. 答案 10 B 变式训练1.如图2所示,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则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 m/s ;在t =0.25 s 时质点Q 的加速度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质点P 的加速度.图2答案 20 小于解析 由图甲读出波长λ=4 m ,由图乙读出周期T =0.2 s ,波速v =λT =20 m/s ;因为周期为0.2 s ,经过0.25 s ,质点运动了1 14周期,也是1 14个波长,P 点到达负方向最大位移,Q 在平衡位置上方但不到最大位移,由a =F m =kxm 可知:质点Q 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 的加速度.2.如图3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其中A 、B 的摆长相等.当A 摆振动的时候,通过张紧的绳子给B 、C 、D 摆施加驱动力,使其余各摆做受迫振动.观察B 、C 、D 摆的振动发现________.图3A.C 摆的频率最小B.D 摆的周期最大C.B 摆的摆角最大D.B 、C 、D 的摆角相同答案 C解析 由A 摆摆动从而带动其它3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故其它各摆振动周期跟A 摆相同,频率也相等.故A 、B 错误;受迫振动中,当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时,出现共振现象,振幅达到最大,由于B 摆的固有频率与A 摆的相同,故B 摆发生共振,振幅最大,故C 正确,D 错误.3.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0时刻的波形如图4所示(此时波恰好传播到x =6 m 处).质点a 平衡位置的坐标x a =2.5 m ,该质点在8 s 内完成了4次全振动,则该列波的波速是______________ m/s ;位于x =20 m 处的质点再经________ s 将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运动.图4答案 2 8解析 由题图可以知道波长λ=4 m ,而且质点a 在8 s 内完成了4次全振动, 故周期为T =2 s ,所以根据公式v =λT =42 m /s =2 m/s ;经过t 1=20-6v =20-62s =7 s.波传播到位于x =20 m 处的质点,该质点再经过t 2=12T =1 s 向y 轴负方向运动,故需要时间为t =t 1+t 2=8 s.4.如图5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0.2 s 后的波形图象,质点P 位于实线波的波峰处.图5(1)若波向右以最小速度传播,求经过t =4 s 质点P 所通过的路程; (2)若波速为35 m/s ,求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 (1)1.2 m (2)向右传播 解析 (1)若波向右传播: nT +34T =0.2 s(n =0,1,2,3,…)由v =λT 可知周期最大时波速最小,当n =0时T 最大值为415 s ,经过时间t =4 s , 即经过15个整周期,故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s =15×4A =1.2 m (2)若波向右传播:nT +34T =0.2 s(n =0,1,2,3, …)v =λT,当n =1时, 波速为35 m/s ,所以波可以向右传播 若波向左传播:nT +14T =0.2 s当n 取0或其他任何正整数时, 波速都不为35 m/s , 所以波不会向左传播.考题二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1.在解决光的折射问题时,应先根据题意分析光路,即画出光路图 ,找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然后应用公式来求解,找出临界光线往往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全反射问题时,先确定光是否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若不符合全反射的条件,则再由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确定光的传播情况.3.在处理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类型的题目时,根据折射定律及全反射的条件准确作出几何光路图是基础,利用几何关系、折射定律是关键.4.明确两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 (1)若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2)若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例2 如图6所示,玻璃棱镜ABC 可以看成是由ABE 、AEC 两个直角三棱镜组成的,有关角度如图.一束频率为5.3×1014 Hz 的单色细光束从AB 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 所示,ab 与AB 面的夹角α=60°.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3×108 m/s ,玻璃的折射率n =1.5.图6(1)求光在棱镜中的波长;(2)该束光线能否从AC 面射出,请通过计算说明. 解析 (1)由n =c v ,得v =c n =3×1081.5 m /s =2×108 m/s由v =λf ,得λ=v f =2×1085.3×1014 m ≈3.77×10-7m (2)光路如图所示,ab 光线在AC 面的入射角为45°设玻璃的临界角为C , 则sin C =1n =11.5≈0.67因sin 45°>0.67,故光线ab 在AC 面会发生全反射,不能从AC 面射出. 答案 (1)3.77×10-7 m (2)见解析变式训练5.如图7所示,一个正方体玻璃砖的边长为a ,折射率n =1.5,立方体中心有一个小气泡.为使从立方体外面各个方向都看不到小气泡,必须在每个面上都贴一张纸片,求每张纸片的最小面积.图7答案 πa 25解析 设纸片的最小半径为r ,玻璃砖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由几何关系得r =a2tan C解得r =a 5则最小面积S =πr 2=πa 25.6.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8所示,底面AOB 镀银(图中粗线),O 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 点的入射角为30°,∠MOA =60°,∠NOB =30°.(已知sin 15°=6-24)求:图8(1)光线在M 点的折射角; (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答案 (1)15° (2)6+22解析 (1)如图,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MPN ,Q 、M 点相对于底面EF 对称,Q 、P 和N 三点共线.设在M 点处,光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OMQ =α,∠PNF =β. 根据题意有 α=30°由几何关系得,∠PNO =∠PQO =r ,则有:β+r =60° 且α+r =β 联立式得: r =15°(2)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sin i =n sin r 得n =6+22. 7.如图9所示,AOB 是截面为14圆形、半径为R 的玻璃砖,现让一束单色光在横截面内从OA靠近O 点处平行OB 射入玻璃砖,光线可从OB 面射出;保持光束平行OB 不变,逐渐增大入射点与O 的距离,当入射点到达OA 的中点E 时,一部分光线经AB 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 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求玻璃的折射率n 及OB 上有光射出的范围.图9答案 233R 解析 设光线经E 点射到AB 面时入射角为α,因E 点为OA 的中点 由几何知识可知入射角:α=30° 设临界角为C ,则有C =30° 因恰好发生全反射,则:sin C =1n解得:n =2由题意可知,光从OE 间入射时,可从OB 上射出,则从E 点入射时出射点距O 最远,设为F ,则:OF =R 2cos 30°得OF =33R .考题三 光的几种特性1.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为横波.相邻两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即Δx =ld λ,利用双缝干涉实验可测量光的波长.2.干涉和衍射的产生条件(1)双缝干涉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干涉加强,出现亮条纹;当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干涉减弱,出现暗条纹.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跟光的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的波长小.例3 2016年,科学家利用激光干涉方法探测到由于引力波引起的干涉条纹的变化,这是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关于激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是自然界中某种物质直接发光产生的,不是偏振光 B.激光相干性好,任何两束激光都能发生干涉C.用激光照射不透明挡板上小圆孔时,光屏上能观测到等间距的光环D.激光全息照片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下物体三维图象的信息 答案 D解析 激光是人造光,也是偏振光,故A 错误;激光相干性好,只有频率相同的两束激光才会发生干涉,故B 错误;用激光照射不透明挡板上小圆孔时,光屏上能观测到衍射条纹,间距不等,故C 错误;激光全息照片是利用光的干涉记录下物体三维图象的信息,故D 正确.故选D. 变式训练8.如图10所示,光源S 从水面下向真空斜射一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的复色光,在A 点分成a 、b 两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a 光是蓝光B.射出水面前a 光的传播速度大,射出水面后二者传播速度一样大C.逐渐增大入射角,a 光最先发生全反射D.b 光比a 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答案 B解析 由图知,两光束的入射角i 相同,折射角的关系为 r a <r b ,根据折射定律n =sin r sin i 得:折射率关系为 n a <n b ,由于蓝光的折射率比红光的大.则知a 光是红光,b 光是蓝光,故A 错误;射出水面前a 光的传播速度大,射出水面后,所有色光在真空传播速度都相同,都为c =3×108 m/s ,故B 正确;a 光的折射率小,根据临界角公式sin C =1n ,可知,b 光的临界角较小,则逐渐增大入射角时,b 光的入射光先达到其临界角,最先发生全反射,故C 错误;b 光的折射率比a 光的大,则b 光的频率比a 光的大,波长比a 光的小,则a 光比b 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故D 错误.故选B.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雷达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B.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干涉现象的应用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D.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干涉产生的 答案 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眼镜镜片的表面上镀有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B.用照相机拍摄较小物体时,物体的边缘轮廓模糊,这是光的衍射现象C.戴3D 眼镜看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D.为了更有效地发射电磁波,应该采用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发射答案AB解析戴3D眼镜看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故选项C错误;如果发射电磁波的目的是使能量更大,不至于被损失殆尽,应采用频率高、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发射,如果是为了能够传输得更远,应采用波长更长的电磁波发射,即发射电磁波根据不同的用途采取不同的波段,故选项D错误;选项A、B说法正确.11.如图11所示,A、B两幅图是由单色光分别入射到圆孔而形成的图样,其中图A是光的__________(填“干涉”或“衍射”)图样.由此可以判断出图A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图B所对应的圆孔的孔径.图11答案衍射小于专题规范练1.(1)关于光的偏振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偏振光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B.自然光在水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一定程度的偏振光C.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D.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由于没有游标卡尺,无法测量小球的直径d,实验中将悬点到小球最低点的距离作为摆长l,测得多组周期T和l的数据,作出l-T2图象,如图1所示:图1①实验得到的l-T2图象是________________;②小球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___cm;③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m/s2(取三位有效数字).(3)如图2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和t ′=0.06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在t =0时刻,x =1.5 m 处的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①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②求该波的最小频率;③若3T <t ′<4T ,求该波的波速.图2答案 (1)B (2)①c ②1.2 ③9.86(3)①向右传播 ②12.5 Hz ③75 m/s解析 (1)自然光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且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而不是偏振光,故A 错误;自然光在水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振动方向不同,都是一定程度的偏振光,所以B 正确;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故C 错误;照相机的增透膜,使得反射光发生干涉从而使其减弱,故D 错误.(2)由T =2πl -d 2g ,得:l =g 4π2T 2+d 2. 则由数学关系得斜率为:g 4π2,截距为d 2,则可求得: l -T 2图象的截距为正,则图象为c .截距为d 2=0.6 cm ,则d =1.2 cm. 由k =g 2=0.62.4,则:g ≈9.86 m/s 2. (3)①已知在t =0时刻,x =1.5 m 处的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波形向右平移,所以该波向右传播.②由图得:Δt =(n +34)T , 得:T =4Δt 4n +3=4×0.064n +3 s =0.244n +3s(n =0,1,2…) 解得:频率的通项为f =1T =4n +30.24Hz(n =0,1,2…) 当n =0,f =12.5 Hz 为最小频率.③当3T <t ′<4T 时,上题中:n =3,则波速为:v=λf=1.2×150.24m/s=75 m/s.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无关B.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C.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D.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应选用10 cm长的细线和小铁球(2)如图3所示,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个点M,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则n1________n2(填“>”,“<”或“=”);________为红光.图3(3)如图4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和传播距离.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已知从t =0到t=2.2 s时间内,质点P三次出现在波峰位置.且在t=2.2 s时P质点刚好在波峰位置.求:①该简谐波的周期.②从t=0开始经过多长时间另一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图4答案(1)BC(2)<b(3)①0.8 s②2 s解析(1)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则振动的能量越大,选项A错误;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选项B正确;根据相对论原理可知,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选项C正确;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使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应选用1 m长的细线和小铁球,这样可减小实验的误差,选项D错误;故选B、C.(2)因为红光的折射程度较小,故红光的折射率较小,即n1<n2;因b光的折射程度较小,故b 为红光.(3)①因为在2.2 s的时间内P点三次出现在波峰位置,且t=2.2 s时P刚好在波峰位置,则234T=2.2 s,解得T=0.8 s;②波的速度v=λT=0.020.8m/s=0.025 m/s;当x=1 cm处质点的振动形式传到Q点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则所用时间t=xv=0.050.025s=2 s.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条纹间距宽B.光纤通信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的原理C.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D.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车厢的长明显变短(2)一列简谐横波沿+x 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 .在t =0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5甲所示,O 、a 、b 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则图乙可能表示________(选填“O ”、“a ”或“b ”)质点的振动图象;t =T 4时刻质点a 的加速度比质点b 的加速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图5(3)如图6所示,某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2,液面上方有一足够长的细杆,与液面交于O ,杆与液面成θ=45°角.在O 点的正下方某处有一点光源S ,S 发出的光经折射后有部分能照射到杆上.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求:图6①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②能照射到细杆上的折射光对应入射光的入射角的范围.答案 (1)B (2)b 小 (3)①22c ②0~30° 解析 (3)①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c n =22c . ②能照射到细杆上的光线的折射角的临界值为45°设对应的入射角为α,则n =sin θsin α解得α=30°能照射到细杆上的折射光对应入射角在0~30°范围4.2015年12月,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可见光通信的实时通信速率已经提高至50 Gbps ,相当于0.2 s 即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1)关于可见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见光中的红光比紫光的频率低B.可见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可见光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D.可见光能发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是横波(2)真空中一束波长为6×10-7 m 的可见光,频率为__________ Hz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 m/s.该光进入水中后,其波长与真空中的相比变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3)可见光通信是利用LED 灯的光线实现上网的新型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如图7所示,ABCD 是LED 闪光灯的圆柱形封装玻璃体,其横截面的直径AB =d ,厚度AD =32d .LED 灯(可视为点光源)固定在玻璃体CD 面的圆心O .玻璃体的折射率为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图7①光在玻璃体中传播的速度;②光线OA 在AB 面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答案 (1)AC (2)5×1014 短 (3)①322×108 m/s ② 45° 解析 (1)根据可见光中光的频率的排列顺序可知,可见光中的红光比紫光的频率低.故A 正确;可见光属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 错误;可见光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故C 正确;可见光能发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故D 错误.(2)真空中一束波长为6×10-7 m 的可见光,频率为:f =c λ=3.0×1086×10-7 Hz =5×1014 Hz , 该光进入水中后,根据波长与折射率的关系n =c v =λ0可知,其波长与真空中的相比变短. (3)①根据v =c n 得,v =3×1082 m/s =322×108 m/s. ②由题图可知,DO =12AB =12d 所以入射角的正切:tan r =OD AD =12d 32d =33 所以:r =30°,根据折射定律知,n =sin i sin r所以:sin i =n ·sin r =2×12=22,所以折射角:i =45° 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B.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C.地面附近有一高速水平飞过的火箭,地面上的人观察到的火箭长度要比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短一些D.用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后频率发生的变化来测血流速度, 这利用了多普勒效应(2)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介质中沿直线由a 点向b 点传播,a 、b 两点的平衡位置相距2.5 m ,如图8所示,图中实线表示a 点的振动图象,图中虚线表示b 点的振动图象,则质点a 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此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8(3)湿地公园的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截面图如图9所示,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 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 =8 m.在距观景台右侧x =8 m 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单色点光源S ,现该光源从距水面高6 m 处向下移动到接近水面的过程中,观景台水下被照亮的最远距离为AC ,最近距离为AB ,若AB =6 m ,求:图9①水的折射率n ;②光能照亮的最远距离AC (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答案 (1)CD (2)y =2sin(10πt +π6)(cm) 15012n +1m/s(n =0,1,2,…) (3)①43 ②2477 m 解析 (1)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上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上下振动,不随波迁移,A 错误;照相机的增透膜,使得反射光发生干涉从而使其减弱,故B 错误;参考系不同则观察到的运动不同,对于火箭中的人相对火箭静止,故观察到的火箭的实际长度,火箭高速运行,根据长度的相对性l =l 01-(v c)2,则地面人的看到的火箭长度比火箭的实际长度要短,C 正确;用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后频率发生的变化来测血流速度,这利用了多普勒效应,选项D 正确.(2)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 =0.2 s ,则ω=2πT=10π rad/s ,则质点a 的振动方程为y =2sin(10πt +π6)(cm);由振动图象可知,振动由a 传到b 的时间为: t =nT +T 12=0.2n +160(s)(n =0,1,2…), 则此波的传播速度为v =x t =15012n +1m/s(n =0,1,2,…). (3)①点光源S 在距水面高6 m 处发出的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近距离AB ,由n =sin i sin r ,水的折射率n =x (6 m )2+x 2AB AB 2+h 2=43. ②点光源S 接近水面时,光在观景台右侧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被照亮的距离为最远距离AC ,此时,入射角为90°,折射角为临界角C ,则:n =1sin C =AC 2+h 2AC =43解得:AC =2477m.。

步步高物理学习笔记电子版

步步高物理学习笔记电子版

步步高物理学习笔记电子版1、质点(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若想看作质点,并不依赖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与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必须具体内容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叙述一个物体运动时,LSU做为标准的(即为假设为一动的)另外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挑选出相同的物体并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测结果往往相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探讨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挑地面做为参照系3、路程和位移(1)加速度就是则表示质点边线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就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通常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加速度大小就是相同的。

只有当质点搞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加速度的大小才成正比。

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就是路程,AB就是加速度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就是叙述并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并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加速度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加速度)上的平均速度。

2017版《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物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2017版《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物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解析 返回
高考题型2
带电体在电场中的曲线运动
解题方略
1.带电体一般要考虑重力,而且电场力对带电体做功的特点与重力相同,
即都与路径无关.
2.带电体在电场中做曲线运动(主要是类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
与力学中的方法相同,只是对电场力的分析要更谨慎.
例2Βιβλιοθήκη (多选)如图4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L,板间
专题三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第3讲 电学中的曲线运动
知识回扣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如果电场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共线, 类平抛 粒子将做 曲线 运动; 如果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 粒子将做_______ 运动,由于加速度恒定且与速度方向不共线,因此是 匀变速 曲线运动. 2.研究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的方法与平抛运动相同,可 匀加速直线 将运动分解为垂直电场方向的 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电场方向的___________
时刻, 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电场, 粒子射入
电场时的速度为v0, t=T 时刻粒子刚好沿MN板右边缘射出电场.则(
)

A.该粒子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一定是
沿垂直电场方向的
T B.在 t=2时刻, 该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2v0
图3 T C.若该粒子在 2时刻以速度 v0 进入电场,则粒子会打在板上 D.若该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2v0,则该粒子仍在t=T时刻射出电场
解析
预测5
如图8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为倾斜
直轨道,BC为与AB相切的圆形轨道,并且圆形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
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将甲、乙、丙三个小球从轨道AB上的同一高度处

2017版《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物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2017版《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物理》二轮专题突破专题3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如图4所示,四颗质量均为m的星体位于正方形的顶点,正方形的边长为a,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每颗星体都在同一平面内绕正方形对
角线的交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则(
)

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C.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2π
2 Gm 1+ 4 a Gm 2a3
= gR2 .
2.确定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
(1)测重力法;
(2)单摆法;
(3) 平抛 (或竖直上抛)物体法;
(4)近地卫星 环绕 法.
答案
内容索引
高考题型1
高考题型2 高考题型3 高考题型4
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 卫星变轨与对接 双星与多星问题
高考题型1
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
3倍.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
A.卫星的绕行速率大于7.9 km/s
B.卫星的绕行周期约为 8π 2R g
)
g C.卫星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4

mgR D.卫星的动能大小约为 8
解析
预测3
(2016· 全国乙卷 · 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
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F0 B.F3= 4 D.F3=4F0
F4=0 F0 F4= 4
15F0 C.F3= 4 F4=0

解析
预测2
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
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并发回了大量数据.如果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讲义:专题二 力与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讲义:专题二 力与

专题二力与直线运动(三)【高考目标】1.掌握摩擦拖动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2.掌握分析传送带问题关键要点一.摩擦拖动问题方法指导: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位移的矢量之差=X2- X1就是物体相对位移.例1.物体A的质量m= 10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 10kg、高h=1.25m的平板车B上,平板车长为L = 12m.某时刻A以v0= 12m/s向右的初速度滑上平板车B的上表面,在A滑上平板车B的同时,给平板车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的大小,已知A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取重力加速度g = 10m/s2.试求:(1)若拉力F=10N,A刚滑上小车时两个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2)如果要使A不至于从平板车B上滑落,拉力F大小应满足的条件;(3)若拉力F=80N,物体A落地时离车尾的距离.要点二.传送带问题方法指导:分析传送带问题的关键是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要注意抓住两个关键时刻:一是初始时刻,根据物体速度v物和传送带速度v传的关系确定摩擦力的方向,二是当v物=v传时,判断物体能否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

例2.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或也可能相等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端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 sin θ课堂训练1.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二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2 精品

2017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二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2 精品

难点突破
(1)导轨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BIl-μ(mg-BIl)=Ma
F-μmg 导轨刚拉动时,v=0,I 感=0,此时有最大加速度 amax= M
F-μmg 【答案】 M
难点突破
(2)导轨的最大速度vmax; 【解析】随着导轨速度增加,I感增大,a减小,当a=0时,有最大速度vm
由图知图象不关于x=L对称,所以x=L点不是中心,故C错误;
x=L 处场强为零,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则有:k4QLA2=k2QLB2,解得 QA∶QB =4∶1,故 D 正确.
【答案】AD
难点突破
高考题型2 磁场内动力学问题分析 1.对于磁场内的动力学问题,要特别注意洛伦兹力的特性,因F洛=qvB, 则速度v的变化影响受力,受力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运动. 2.带电粒子在电场力、重力和洛伦兹力共同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只能是匀速 直线运动. 3.此类问题也常出现临界问题,如滑块脱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支持力为零.
(3)若将电场强度改为水平向左,大小变为原来的2倍,小物块从高度H处 由静止释放,求小物块到达地面的时间为多少.
【解析】 小物块将离开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H= 1 gt 2 2
解得:t=
2H g.
【答案】 2H g
难点突破
高考预测 1、(多选)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相距为6L 的A、B两处分别固定正电荷 QA、QB.两电荷的位置坐标如图甲所示.图乙是AB 连线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之 间的关系图象,图中x=L点为图线的最低点,若在x=2L 的C 点由静止释放一 个质量为m、电量为+q 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x=L处的速度最大 B.小球一定可以到达x=-2L 点处 C.小球将以x=L点为中心做往复运动 D.固定在A、B 处的电荷的电量之比为QA∶QB=4∶1

江苏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江苏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江苏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江苏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江苏省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广泛的物理知识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重点知识,本文将详细总结江苏高中物理知识点。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规律。

在高中物理中,力学是重点内容。

1.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原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会保持下去,除非有外力作用。

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2. 动力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 v0 + 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 = v0t + (1/2)a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2 = v0^2 + 2ax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及其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也是江苏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

1. 温度与热量温度:物体热平衡时的物理量,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热量:热能的传递方式之一,是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传递方式。

具体的内容包括热传导定律、导热系数以及导热方程等。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三、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1.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 光的颜色与波长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

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由短波长到长波长分别为紫、蓝、绿、黄、橙、红。

3. 透镜定律薄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为像到透镜的距离。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讲义:专题二 力与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讲义:专题二 力与

知识结构网络一专题二力与直线运动(一)【高考要求】1.掌握运动图像的分析方法2.掌握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3.掌握杆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常用求解方法4.掌握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求解方法 要点一.x-t 图像和v-t 图像方法指导:1.明确图像的物理意义即横纵坐标的关系2.掌握图像的斜率(正负)和截距的含义3.v-t 图像与t 轴围城的面积表示的是位移例题1(单选)在如图所示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中,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 .在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丁车在t 2时刻领先丙车最远D .在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要点二.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再认识 方法指导:1.合外力与加速度是一一对应关系,瞬时加速度取决于瞬时合外力,瞬时受力分析是关键2.物体加速度和速度大小无必然关系,但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一定加速,相反时是减速例题3. (多选)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x 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 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 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撤去F 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B. 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mkx μ-0C.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gx μ02D.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k mg x mg μμ0 要点三.对的杆弹力和摩擦力的再认识 方法指导:1.杆的弹力的方向方向不一定沿着杆子的方向,如果杆的一端是铰链则一定沿着杆的方向,弹力大小的确定除了弹簧外可能要借助于力的平衡,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最新整理高三物理2017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docx

最新整理高三物理2017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docx

最新整理高三物理2017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2017高三物理复习知识点: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 《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2)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2)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2)一、选择题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高尔夫球将逐渐成为普通人的休闲娱乐方式。

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的高尔夫球。

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地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的A穴。

则()A.球被击出后做平抛运动B.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2ghC.该球从被击出到落入A穴所用的时间为2g hD.球被击出后受到的水平风力的大小为mgL h2.甲、乙两车在两平行车道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起,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曲线是甲车的图线,直线为乙车的图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2 s内,甲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B.0~8 s内,两车的平均速度均为4.5 m/sC.4 s末,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0~8 s内的任意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都不相等3.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车和乙车,它们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 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0t=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10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t=时,甲、乙两车相遇B.04s~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C .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mD .相遇前甲、乙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8m4.如图所示,直线a 与四分之一圆弧b 分别表示质点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

当B 的速度为0时,A 恰好追上B ,则此时A 的速度为( )A .πm/sB .1.5πm/sC .3m/sD .6m/s 5.一物体在高处以初速度20m/s 竖直上抛,到达离抛出点15m 处所经历的时间不可能是( )A .1sB .2sC .3sD .()27s + 6.如图所示,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处把4个水果以不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若1s 后4个水果均未着地,则1s 后速率最大的是( )A .B .C .D .7.如图所示运动图象,表明物体不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此可知(图中虚线与曲线相切) ( )A .甲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变减速直线运动B .在0~t 0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C .甲、乙两质点从x =2x 0位置同时出发,同时到达x =0位置D .在0~t 0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t 0时刻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9.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断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D.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变化10.如图所示,分别为汽车甲的位移-时间图象和汽车乙的速度-时间图象,则()A.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5/m s B.乙的加速度大小为25/m sC.甲在4s内的位移大小为40 m D.乙在4 s内的位移大小为20 m11.一质点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做直线运动,从质点开始运动计时,经时间t质点的位移为x,其xt t-图象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
5
6
7
6. 如图 8 所示, A 、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 B 端用绳子固定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绳子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
速度分别为(
g A.都等于2 MA+MB g C. M · 和 0 2 B
)
g B.2和 0

MA+MB g D.0 和 M · 2 B
4.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优点及使用条件
(1)整体法:
①优点:研究对象减少,忽略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方程数减少,求解
简捷.
②条件:连接体中各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2)隔离法: ①优点:易看清各个物体具体的受力情况. ②条件:当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一般采用隔离法;求连接体内 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必须用隔离法.
“传送带”、“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方法指导
1.传送带问题分析的要点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关注点是两个时刻
(1) 初始时刻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速度或滑动方向决定了该时刻摩擦力的
方向.
(2)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摩擦力的大小(或有无)、性质(滑动摩擦力
或静摩擦力)或方向会发生改变.正确判断这两个时刻的摩擦力,才能正确
v12 x1= 2a1 = 12.8 m (<15 m)
v1 t1= a1 = 3.2 s L-x1 t2= v1 = 0.275 s
① ② ③ ④
加速时间: 匀速时间:
总时间:


答案
t=t1+t2= 3.475 s
步骤2,在传送带Ⅱ 上列牛顿第二定律 方程:
μ2Mgcos 37°+Mgsin 37° 对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2 得a2= 10 m/s2 2 2 v2 -v1 x2= -2a2 = 2.4 m (<8 m) ⑨ ⑦ ⑧
与传送带Ⅱ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μ2=0.5,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装着物体的箱子在传送带Ⅰ上运动的时间;
(2)计算说明,箱子能否运送到高处平台上?
(已知sin 37°=0.6,cos 37°=0.8) 图10
[思维规范流程]
μ1(M+m)gcos 30°-(M+m)g· sin 30° 步骤1:在传送带Ⅰ上列牛顿 对整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定律方程: 假设共速,列运动学方程: =(M+m)a1 得a1= 2.5 m/s2
①⑦⑪各式2分,其余各式1分
答案
[变式训练]
8
9
8.如图11甲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 θ,在传送带上某位臵 轻轻放臵一小滑块,小滑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小滑块速度随时间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v0、t0已知,则( )

A.传送带一定逆时针转动 v0 B.μ=tan θ+gt cos θ 0 C.传送带的速度大于 v0
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 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
的 0.44倍.货物与货车可分别视为小滑块和
平板,取cos θ=1,sin θ=0.1,g=10 m/s2.
求: 图6
(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 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 过程中,货物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μ=0.4, 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1,则 f+mgsin θ=ma1 f=μmgcos θ 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得a1=5 m/s2 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答案 5 m/s2 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
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复习
专题2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
网络 构建
栏目 索引
考题一 考题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运动学图象问题
考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考题四 “传送带”、“滑块-木板模型”问题
考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方法指导
1.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五种解题方法
2.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
运动,另外还要注意最后对解的讨论分析.
3.处理刹车类问题的思路 先判断刹车时间t0=v0 ,再进行分析计算. a
典例剖析
例1
如图1所示,云南省彝良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
司机突然发现在距坡底240 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 m/s的初速度、0.4 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汽车启动后以0.5 m/s2的加 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司机能否安全脱离.
s1+s22 B. 4s 1
C.
4s1+s2
s12
s1+s22 D. s1-s2s1
解析 返回
考题二 运动学图象问题 知识精讲
1.x-t图象、v-t图象和a-t图象的对比分析 项目 图象 x-t图象
斜率
速度
纵截距
初位臵
图象与t轴 — 位移 倾斜的直线 与时间轴 平行的直线
特例 抛物线 倾斜的直线 平行于时间轴 的直线

v0 D.t0 后滑块的加速度为 2gsin θ- t 0
图11
解析
8
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2.分析滑块—木板类模型时要抓住一个转折和两个关联
(1)一个转折——滑块与木板达到相同速度或者滑块从木板上滑下是受力和
运动状态变化的转折点.
(2)两个关联——转折前、后受力情况之间的关联和滑块、木板位移与板长
之间的关联.一般情况下,由于摩擦力或其他力的转变,转折前、后滑块和
木板的加速度都会发生变化,因此以转折点为界,对转折前、后进行受力
桥梁:牛顿第二定律F=ma
2.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判断技巧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
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
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 状态. (3)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物体向下 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典例剖析
例3
(2016· 四川理综· 10)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
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6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
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 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
当车速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
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
所围的面积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图象 加速度 初速度 a-t图象 — —
速度变化量 与时间轴重合
2.图象问题要“四看”“一注意” (1)看坐标轴: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纵轴表示的量 )与 自变量(横轴表示的量)之间的制约关系. (2)看图象: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 (3)看纵坐标、“斜率”和“面积”:v-t图象中根据坐标值、“斜率”和 “面积”可分析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大小、方向特点.x-t图象中根据坐 标值、“斜率”可分析位移、速度的大小、方向特点. (4)看交点:明确图线与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 (5)一注意:利用v-t图象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时,要注意两个物体的出发点, 即注意它们是从同一位臵出发,还是从不同位臵出发.若从不同位臵出发,
时间变化的关系,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 )
图4
解析
3
4
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直线
上的力F1、F2作用,F1、F2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
所示,则物体在0~2t时间内(
)

A.离出发点越来越远
B.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C.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图5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是建立模型的关键.
典例剖析
例4
(18分)如图10所示,传送带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传送带Ⅱ与水平面
的夹角为37°,两传送带与一小段光滑的水平面 BC平滑连接.两传送带均沿顺时
针方向匀速率运行.现将装有货物的箱子轻放至传送带Ⅰ的A点,运送到水平面上
后,工作人员将箱子内的物体取下,箱子速度不变继续运动到传送带Ⅱ上,传送 带Ⅱ的D点与高处平台相切.已知箱子的质量M=1 kg,物体的质量m=3 kg,传送 带Ⅰ的速度v1=8 m/s,AB长L1=15 m,与箱子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3 .传送带 2 Ⅱ的速度v2=4 m/s,CD长L2=8 m,由于水平面BC上不小心撒上水,致使箱子
假设共速,判断箱子 的运动,
因 Mgsin 37°>μ2Mgcos 37°

答案
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故箱子继续减速 Mgsin 37°-μ2Mgcos 37° =Ma3 ⑪ 得a3= 2 m/s2 0-v22 x3= -2a3 = 4 m ⑫ ⑬
结论
x2+x3=6.4 m<8 m


不能 运送到高处平台上.
3.瞬时性问题的处理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瞬时前后的
受力情况及其变化.
(2)明确两种基本模型的特点: ①轻绳的形变可瞬时产生或恢复,故绳的弹力可以瞬时突变. ②轻弹簧 ( 或橡皮绳 ) 两端均连有物体时,形变恢复需较长时间,其弹力的 大小与方向均不能突变.
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