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的运用
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像 是 一个 接收教 育 内容 的容器 , 因此 很难 将教 育 内容 转化 成 自己 的 行为 准则 。所 以教育 者 本身 教 育 目标 和实 际实 现 情况 具 有较 大 差 异, 也 就容 易导 致 出现思 想政 治教 育工作 实效 。同日 寸 这 一情 况也 和 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 中的理 解人 、 尊 重人 以及提 升人 等全 方面 发展 要
求不 符 。
4 、 从 教 育 目标 来 看
教育 过程 中 , 单 亲 家庭 的 受教 育者 比较 多 , 在 该环 境 下 生活 的 受 教育者 或多 或少 会 出现 心 理问题 , 而 且受 教育 者家 长对其 重视 度
在 传统 主体性 思想 影响之 下 , 我 国教育 工作 中始终 存在 “ 一日 为师 , 终身 为父 ”的传统 思想 , 因此在 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 中 , 被 教育 者始 终 处于 被 动状 态 , 教 育者 不 管从 思想 意 识 , 还 是 知 识上 来 看都 是处 于主 导地 位 , 再加上 受 教育者 在学 习过 程 中没有 明确 的理 想与 目标 , 因此 在教 育过 程 中始终 有一 种 以我为 中心 、 以我 为重 的趋 势 。 被 教 育者 对于 思想 意识 和知 识上 的认 识也 就只 能够被 动接 受 , 处处 体现 出来 的都 是不 平等 性 , 也 就是人 们通 常思维 习惯 中的 “ 主. 客”
一
、
主 体 间性 是 2 0 世 纪 出现 的 一种 哲 学理 念 , 是 建 构交 往理 论 的 核心 范 畴 , 当前 我 国对 主体 问 性 的说 法不 够 统一 , 一 般认 为 主体 间 性可 以理 解为 主体 和主体 之 间的相 关 性 , 也 有研 究认 为主 体间 性是 主体性 在主 体问的 延伸 , 本质 上仍然 是一种 主体性 。 在 哲 学界 , 主 体 间性 是现 代 哲学 的 特点 , 我国 对 主体 间性 理 论 在 教育 界 的 研究 比较 少 , 主 要 集 中在 教 学 过 程 、 师 生关 系 等 方 面 。 在 思 想 政治 界 , 由于 思 想政 治 教育 是 一 门特 殊 的学 科 , 因此 不 能完 全照 搬 主体 间 性理 论 采进 行 分析 。自上 个世 纪 9 0 年 代 开始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界 已经 开 始变 革 , 逐 渐 引入 主体 间 性哲 学 , 经过 这 些年 的 发展 在 我国 的思想 政治 教育 发展 起到 了很 大效 果 ,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内 涵以 及特 征 等都 得 到 很大 的 改进 , 并逐 渐 形成 比较 系统 的 系统 , 当 前在 思想 政 治教 育 理念 中 应用 主 体间 性视 域 已经 成 为 当前 研究
主体间性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发[ 2 0 0 4 3 1 6号 ) 文件 精神 , 党 和 国家从 顶 层设 计 的角度 , 对
新 形 势 下 加 强 和 改进 高 等 学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的 建 设 与 改 革 作 出 了总 体 部 署 ; 学 界 也 立 足 自身 工 作 实 际 , 对 提 高 高 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针对性 、 实 效性 、 吸 引力 、 感染 力 , 作 出 了
术 学 院课 题“ 转 向主体 间性 : 对 当前 高校 思 想政 治课教 学的反 思与 重构研 究” ( Y1 2 2 0 8 ) 。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承 担 着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系 统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教 育 的任 务 , 是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主 渠道 。 L 】 ] ( 自2 0 0 4年 以 来 , 为了深 入贯 彻《 中共 中央 、 国 务 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 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育 的意 见》 ( 中
客 二 分 思维 进行 深 刻 反 思 的 产 物 , 是对 近代 以来笛 卡尔 、 康
德 所 推 崇 的 一元 主体 为 中 心 的 理 性 主 义 的 深 度 消 解 , 是 在 反
省 与超 越 的 传统 单 子 式 主 体 的 基 础 上 , 人 们 形 成 了对 多 元 主
体 的理 性 思 想 的 思 考 与 探 索 ; 立 足 于 马 克思 主义 的 交 往 理 论 角 度来 看 , 主体 间性 “ 是 指 主 体 之 间 在 语 言 和 行 动 上 相 互 交 流、 相互理解 , 是一种双 向互动 、 相互 融合 的关系 , 是 不 同 主 体 间 在 实 践 中不 断 地 形 成 共 识 、 发展 共识 , 进 而 表 现 出 相 关
主体间性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1 树 立互利共赢意识 .. 3
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中应 当是共 同学习、 教学相长的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 师, 师不必 贤于弟子” 。相对 于受教育者而言 , 教育者应 当具
性 一词 。他认为 , 主体间性是以个人 主体性为基础 , 而各个主 体之间又存 在共 同( 共通 ) , 性 从而使单一 主体性 过渡到主体
间性 。海德格尔认为 , 主体问性是 主体之问 的共 同存在 , 是我 与他人对同一客观对象 的认 同及生存上的联系。在 哈贝马斯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 的教学效果提供 了有益 的参考 。
间性理论指导当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对提高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有着重要 的意义。
位, ( 主体 教育者 ) 主要通过单 向灌输 理论进行教学 , 客体( 受
教育者 ) 被仅仅 当成物进行改造 , 其积极性 和主动性被忽视 。
在主体间性视野下 , 传统 的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体现 以物为
本, 而不 是以人 为本 , 它具有教育者和受教 育者地位不平等 、 教学 内容空洞化 、 教学方法简单化 、 教学评 价单一化等缺陷 , 最终 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主体间性 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 主 体 问性及主 体 问性思 想政 治教 育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 笛卡尔 的沉思》 中首 次提 出主体间
关键词 : 主体间性 ; 思想政治教 育 ; 理论课 教学
50 0 ) 3 0 1
中图分类号: 6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4 6 2 1 ) 1 1 0 3 G4 A 10 —7 8 (0 0 0 —0 2 —0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的核心内容 ,主体间性思想政 治教育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利用主体
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浅析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摘要:主体间性这四个字的含义是把个人主体性作为基础,深刻突出了主体间交流、平等、对话以及理解的一些和谐关系,而主体间性这一理论它更是在主体和主体性以后慢慢发展过来的十分重要的哲学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把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当作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也是科学化、人性化、合理化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理论在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让学生们不再闭塞,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而且崭新的视觉盛宴,让学生们摆脱了以往传统的单向的理论灌输模式,让各个高校的学生有一个新的受教育环境和受教育方式。
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思想政治;运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71-02关于主体间性理论的渊源是在20世纪的哲学之中出现并且被使用的,当时被用作以建构交往这一理论模式的核心以及范畴,而在那之后,以非常快的速度进入了教育界以及很多其他的领域。
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教学领域也正在慢慢地用主体间性的理论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这样的视角来分析和考察问题,各个高校使用主体间性理论来对政治教育进行指导,可以让高校学生也作为主体,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政治界的教育模式,以下是关于它的应用方面的各个纽带关系以及各方面的影响及含义。
一、在各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形成需要的条件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的,而且也在哲学的指导之下把哲学作为背景,与之相协调而成的主体间性理论。
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学虽然确立了教育者这个主体,可是却也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及问题。
(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之中,主体间性的解释和意义主体间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是在20世纪的后现代哲学里面产生的,它在于把主体问题深化主体间性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上的又一次转变或者是创新,把以往的认识论思维转变成为关于人类学的思维形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核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主体和客体的绝对性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启示及运用
有机结合 , 我们不仅需要 课堂教育 , 也需要接触学 生的生活 , 随时随地地进行思想教育。胡锦 涛同志曾指 出:高校教育必 “ 须坚持 以人为本 。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 目标 , 引导广大学生既 要学会做事 , 又要学会做人 。 由于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主体 、 ” 对象 、 出发点和落脚 点都是人 , 是大学生 的德 才识学 , 因此高
传 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思 维 定 势 , 成 了从 对 象 性 思 维 方 式 到 形
者 的主体性 的社会 实践活动 。它定位 于受教育者 , 这种教 育
不仅在 于传授 知识 。 更重在使 受教育者掌握 获取知识 的手 段
和能 力 . 养 全 面素 质 , 会 学 习 . 更 广 泛 的 时 空 范 围 内可 培 学 在 以进 行 自我 教 育 、 身 学 习 , 动 地 、 造 性 地 适 应 迅 猛 发 展 终 主 创
来 了 。不 同 于 过 去 的农 业 经 济 时 代 和工 业 经 济 时 代 , 知 识 在
人 才为 目标 。 以教会 学生学 习生 活为起点和落脚 点 。主体 间 性 强调 生存 主体 间人格平 等 、 互相尊 重 的交互关 系 , 积极构 建平等 的对话关 系与协作关 系 , 主体 间性 ” 其“ 思维方式是 一 种关系思维 , 是人化思维 , 其最根本特征是非对象化。在这种 思维视角下 ,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级主体互 为主体 , 处于思想 政治教育“ 同体” 处 于一种“ 际关 系” 在地 位平等的 共 中, 人 中, 交往与对话 中, 彼此相 互承认 、 理解 与接纳 , 分离 的状 态走 从 向统一 。思维视角的变化从 而使教育教学活动效率得 到最大 的提 高 , 也对教育 教学提 出更 高的要求 。
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中 图分 类 号 ]G 6 4 1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6 2 8 5 ( 2 0 1 3 ) O 9— 0 0 7 1 一 o 3
大 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 主要 包括 思政 政治 理论 教
育 和 日常 思想 政治 教育 两个 方 面 , 一 个 是主 渠道 , 一
[ 作者简介 ]李 小红 ( 1 9 8 2一) , 男, 山西 吕梁人 , 牡丹江师 范学院音 乐与舞蹈 学院讲 师。研 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 育。
模 式 的转变 。
中的具 体运 用 。
一
、
主体 性 、 主体 间 性及 其 转 向
主 体 性 是 指人 在 实 践 过 程 中表 现 出来 的 能力 、
地位 、 作用 , 即人 的 自主 、 能动 、 自由 、 有 目的地 活 动
的地 位 和 特 性 。人 作 为 有 意识 的 存 在 物 , “ 不 是 处 在某 种幻 想 的 与世 隔绝 、 离群 索 居状 态 中 的人 , 而 是
处 于一定 条 件下 进 行 现 实 的 、 可 以通 过 经 验 观 察 到
的发 展 过 程 中 的人 。 ” … 主体 性 作 为 主体 的本 质 属 性, 是在 与 客体 相互 作用 中形 成并 彰 显 出来 的 , 离 开 了指 向客 体 的 对 象 性 活 动 , 就无所谓人 的主体性 。 同时, 只有 当人 的 自觉 性 、 能 动性 、 创 造 性 等 一 定 的
体” 的能动 性 和创 造 性 为 出发 点 , 进 一 步 探 讨 教 育
者 与受 教育 者 的双 向互 动模 式在 日常思 想政 治教 育
础, 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突破 , 主体间性为
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一
、
主 体 间性 理 论 内涵 及 其 教 育 学 意 义
主体 地 位 和单 方面 的 主体 性 l 4 ] 2 6 9 。 由于教 师 是 主体 ,
在 教 育 教 学 过 程 中具 有 绝 对 地 支 配力 与权 威 性 , 学 生 只能被 动接 受和 服从 , 被 当做 为教 育 的“ 客体 ” 。教
论 课 教 学 提 供 了新 的 思 维 方 式 。主 体 间 性 理 论 把
“ 人” 从“ 主 客二 分 ” 和“ 主 客二 元 ” 的思 维 方式 所 导致 的教 育过 程 中教 师 和学 生 “ 主客 体 ” 对 立 的思 维 观念
种 被动 的 缺失 ; 二 是学 生 自身 主 动放 弃 “ 主 体性 ” ,
于教师 填鸭式 的灌 输知识 , 学 生不理 解所 学知 识 。学
是 一 种主 动 的缺 失 。学 生主 体性 被 动 缺失 的表 现在 生主体 性 主 动缺 失 的表 现在 学 生学 习 思想 政 治理 论 课 的需求 被 动化 ,参 加 思想 政 治教 育 活 动 的动 机功 利化 , 接 受 思想 政治 教 育影 响 的态 度 消极 化 , 学 习思 想政治 理论 课 的积极性 、 主 动性不 高 J 】 ∞ 。
改 变受 教 育者 的方法 _ 3 3 3 6 7 。这 些灌 输 式 的教 育 方 法 ,
乏 吸 引力 。部 分学 生 迟 到早退 , 无故 旷课 , 课 堂上 睡
觉、 聊天、 玩手机 , 容易失去 教师的信任 和重视 。如此 ,
使 教 师在课 堂 教 学过 程 中不 能做 到 “ 因时 制 宜 ” , 不
教学过程 中 . 教师 和学生 只是单 纯地 “ 教” 与“ 学” 的关
“主体间性”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一
、
“ 主体 间性 ” 的含 义
“ 主体 间性作为主体 间关系 的规定是指主体与 主体之 间
的相关性 、 统一性 。主体 问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 主体 的内在 相关性 。” 【 ‘ 也 就是说 , “ 主体 问性” 表现为主体间的关 系, 阐明 了在人 与物 、 人与 自然 的主客关系基础 上 , 着 重探讨社会 中 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方式 与规律 。 认识主体的基本 实践形式是交往 , 主体 与主体 的关 系表现 为人 与人 的交往关 系, 客体 只不过是主体 与主体之间交 往关 系的中介 。主体问
是说 , 人并 不天生是主体 , 主体 最初 只是一种关 系或状态 的 表示 , 只是 人成为 主体之后 , 人 的主体特殊性掩 盖了主体 最 初 的本意。“ 主体性” 的真正含义还要回归于对主体的最初 界 定上 , 也就 是地位 与作用 的象征 。我们把主体与主体性 的意 义扭 正之后 , “ 主体间性” 就容易理解 了 , 如果说 主体是一 种
师 生 二 者 的 相 互 作用 、 相 互 承认 和对 话 ” 口 , 在 教学 过程 中 , 教
又是一种灵魂的教育, 它意味着主体 间追求无限广阔 的精神 世 界, 追求人类永恒 的终极价值 : 智慧 、 美、 诚信 、 自由 、 希望 、 爱, 以及建立 与此有关的信仰 。” 1 4 1 在教育过程中 , 无论是教师 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 与学生之 间,都是互为平等 的主体 , 教
还没有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时 , 他就不可能成为主体 ” _ 3 】 。 就
“ 形而上”的 旧哲学体系 ,使人从本体论的崇拜之 中解放 出
来, 转 向了哲学方法论 的层面上来 。将“ 主体 间性 ” 理论运用 到思想 政治教育 过程 中 , 倡导“ 情 景式” 教学模式的建立和推 广, 以改变传统师 生关系为 着眼点 , 从 教育教学 方法的改革 中解决 “ 应试教育 ” 下人才培养的缺陷 , 达到“ 素质教育 ” 的目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性原则的运用
体 的关 系不是单独孤 存在的两人世界或 多人世界 , 而是以他 们 共 同 有 的 客 体 世 界 为前 提 的 。 住 在 主 体 和 主 体 关 系 中的 人 类 的 存在是 自我和他人的一同存在 , 人一直是在和其他主体发 生关 系 中存在 , 而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独在。 主体 问性概念的提 出, 是主体性概念 的进一步丰 富与 发展 , 也让社会科学领域把 人类认知 的对象不再 当作是客体 , 而是 当作 主体 , 借 以确 认 自我 和 对 象 主体 问 的 共 生 性 、 等 性 的 关 系 。 并 平 在 处 理 人 和 人 问 的关 系 时 , 化 了 一 种 和 主 客体 关 系不 一 样 的 主 强 体问性 , 这是一种新型态度与思路。在主体 间性 原则指引下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生 之 问 的关 系 是 人 和 人 之 问关 系 的 特 殊 重 现 , 师 不 再 是 原 来那 种 “ — — 他 ” 我 型关 系 , 而是 现在 “ 你— — 我 ” 关 系 。 型 前 者 是 对 象性 思 维 方 式 , 者 却 展 现 了一 种 对 话 性 思 维 方 式 。 后
2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主 体 间 性原 则 的 内涵 与特 点 主 体 间 原则 展 现 了一 种 对 话 性 思 维 方 式 , 师 与 学 生 之 间 是 老
当 做平 等 的 主体 双方 存 在 的 , 他们 的交 流 不 但 应 体 现 在 你 问 我 答 等 表 面 交 流 上 , 且 能 在 思 想 、 情 上 来 深 入 对 话 。思 政 老 师 应 而 感 更 多进 行 的是 引 导 与 个 性 帮 助 , 生 自己不 再 将 思 政 老 师 当 作 是 学 种对象性 的存在 , 他们对老 师的隔阂 、 误解去除 , 能积极 和老师 进 行沟通与交流 。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从此 可从 原来老师一厢情 愿 的 “ 白”转 变成 师 生 双 方 的“ 话 ” 独 , 对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主体 间性 原 则 的特 点 应 该 有 下 面 几个 方 而 : 21 对 等性 . 主体间性的依据 在于生存本身 , 自我主体 和对象 主体 问的 是 交 往 、 话 。在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过 程 中 , 师 与 学 生 是 同 时 当做 交 对 老 往共同体而存在 的 , 互相作用与互相影 响。老师 与学生交往 的核 心, 是双方价值 的对等 。在 对等的交往 中 , 双方遵循 交往共同体 中的规范 、 准则 ; 相互履行各 自的责任与义务 , 是一种互相对等 的 关系。老师不再把学生 当做单纯的教育对象与无知的载体 , 而是 当做是思想政治教育 中重要的一部分。 2 互 相 对 话 . 2 思 想政治教育 中的对话 是师生之 间运用 中介化教育 客体 构 建 的一 种 一 同参 与 的关 系 。 老 师 不 再 通 过 “ 自 ” 自己 的个 人 独 把 意 愿 或 其 他 意 愿 强 加 在 学 生 身 上 , 是 基 于 学 生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而 题 , 过互相对话 , 方共 同创造一种 好 的思想政治 教育方式 。 通 双 在形式上 , 交往 双方 的角色持续发生变化 。在 内容 , 师生在对 话 中互 相 影 响 对方 , 此 在 重 新 构 建 自己 的情 感 、 识 、 想 等 。 彼 认 思 在 这 个 意 义 卜 , 师 与 学 生 一 同作 为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主 体 , 讲 老 以 思想政治教育资 源为媒介 , 同建构思想政治 教育资源 的内容 , 一 交 往 双 方 特 别 是 学 生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主动 吸 取 、 内化 教 育 内容 , 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间性转向探析
义 。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间性转向问题 , 既是时 物多 , 信息面广 , 思维敏捷 , 但处于生理成熟心理尚未 代 提 出的迫 切要求 , 是思想 政 治教育 取得 理想 效果 完 全成熟 时期 , 也 带有 独生 子女 任性 、 固执 、 孤傲 、 敏感 、 的 内在需要 。 逆 反心理 强 等缺点 , 在生 活 和学 习上缺 少宽 容 、 沟通 、
主体 间性是 2 纪哲学 中用 于建 构交往 理论 范 人 为本 的科 学 发展 观 的必 然要 求 。教 育 的本 源 是 为 0世
式 的核 心范 畴 , 始 于 胡塞 尔 的现 象 哲学 , 肇 近年 来 不 人 的发展 服务 , 思想 政治 教育 目的是 促进 人 的全 面发
少 学 者将 主体 间性理论 引入 思想 政治 教育 , 倡导 实行 展 , 这与 现 阶段我 国全 面贯彻 落实 以人 为本 的科学 发 主体 间性视 阈下 的交往 式 思 想 政 治 教育 工 作 。 主体 展 观是 一 脉 相 承 的 。 主 体 间性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就 是
三 个 环 节 , 实现 教 材 内容 向教 学 内容 的 转 变 、 识 向信 仰 的 转 变 、 向 行 的 转 变 , 以 知 知 真正 增 强 思 想政 治理 论 课 教 学 的 实效 性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论思想政治理論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针对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功能要求,需要认识到教师的主导性功能是改革创新的主要外因,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是改革创新的内因,教师主要导方向、导内容、导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的获得感为基本目标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标签:思想;政治理论;主导性;主体性引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任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的要求,开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局面,发挥学生主体性,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吸引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导性、创造性。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那么如何发挥思政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思政课有其枯燥的一面,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增强积极主动性,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熟悉教材,还要多读原著、悟原理。
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的喜欢。
理论比较抽象,不易掌握,如果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化语言去讲述理论,就能引起兴趣,加深理解。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吃透理论,把握好合理的度,做到既能通俗化又要避免庸俗化。
其次,要以人格魅力打动人。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课讲得好,体现出科学理论的真理魅力,而且还要求思政课教师人做得好,具有人格的魅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分析
Jun lo h n a g A r utrlU i r t(0ilS i c sE io ) 2 - 9 1()5 0 5 2 o ra fS e y n gi l a nv s y S e ce e dt n ,0 0 , 5 :6 - 6 c u ei a n i 1 1 3
一
种存在关系[ 2 J 。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 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但整体上是被接受的。理论界
普遍认为 , 主体 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与突破 , 特别突出的是“ 走出了现代方法论意义上 的个人主义和唯我论 的陷阱, 步人以语言符号为中介 、 多元主体共存 、 在商谈 、 对话 中寻求共识的后人道 主义时代 ”。所谓主体间性 [ 3 1
关键词 : 高等学校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主体间性 ; 实效性
中 图 分 类 号 : 5 6 2 G 4 B 1. ; 6 1 5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9 1 ( 0 1 0 — 5 0 0 1 0 — 7 3 2及其在思想政治教 育 中的应 用
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 , 超越 了由近代笛卡尔以来确立 的“ 主体一客体 ” 的两极模 式“ 主体性” 哲学 , 构筑起 了“ 主体一主体” 的交互主体式“ 主体间性” 理论体系。在主体间性下的主体 , 超越了主体任何一方 , 又包容了双
方的“ 公共主体” 交往主体”是主体突破封闭的 自 , 或“ , 我 走向“ 他者”他我” “ 并与之构成互为主体或互为客体的
第5 期
许荔仙 : 运用主体 间性理论增强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分析
试论“主体间性”理论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式在现 实中难以收到 良好的效果。“ 主体间性” 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有着独特的理念和优势,
在 主体 间性 理论视 阈下的 思想政 治教 育其 内涵十 分丰 富 . 它为 思想政 治教 育提供 新 思路 、 途径 。 新
【 关键词 】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思想政 治教育 【 中图分类号 ] 6 1 【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9 8 3 (0 0 0 - 0 10 1 0 - 5 4 2 1 )1 0 0 - 4
想政 治 教育 模 式 向主体 问性 思想 政 治 教育 模 式 的 转 史 , 际上 仍然 是 倒 置 的 主体 性 哲学 。 实
向提供 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 ,从而为解决
觉 、 思路。 新
一
主体性作为近代西方哲学 的一个重要命题 。 是 质是单一主体论 。 随着主体性 的发展 , 人们热衷于主
高校 思 想政 治 教育 的实 际效果 如何 ,直 接关 系 教 育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到大 学 生素 质 教育 的成败 。 与思 想政 治 教 育 学科 建
( ) 体 间性 理 论概 述 一 主
设取得巨大成就相 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
想 政 治教 育 的实 效性 ?这 的确 是 目前 思 想 政 治教 育 中 的一 大 难题 。
平 的 差异 , 由此 造成 在 现实 中则 难 以收 到 良好 的效 对 客观 世 界 的模 塑 , 实 现 “ 为 自然立 法 ”黑格 尔 而 人 ; 果 。 主体 间性 理论 为 实现 由传 统 单 一 式 的 主体 性 思 把 理 性 客观 化 为 绝对 精 神 ,以其 统摄 世 界 ,推 动 历
第 1 3卷 ・ 1期 第
2 1 0 0年 2月
从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型教学改革
原则 , 是强 调人 的发展 , 承认 、 重视 并坚 持 主体 在实 践 和认
识活 动 中的地位和作 用 的原则【 ” 。它 与 唯 心 主 义 、 无 政 府 主
教师需 要充分 发挥 自己创新 思维 。了解学 生 的知识诉 求和
i 教学实践研究
从 马 克 思 主 义 主 体 性 原 则 看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的 研 究 型 教 学 改 革
李博 豪
( 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北海 学院 , 广 西 北 海 5 3 6 0 0 0 )
摘 要 : 研 究型教 学是增 强思想政 治理论 课教 学 实效性 的重要 手段 ,
念 与模 式 。 1 . 研 究 型 教 学 需要 充 分 发 挥 教 师 的 主 动 性 。 教 师 是 整 个 教 学 活 动 的 主 导 者 。在 研 究 型 教 学 活 动 中 ,
、
马 克 思 主 义 主 体 性 原 则 的 内 涵
马克思 主义 的主体性 原则是 人对世 界 ( 包括 对 自身 ) 的
程需 要 解 决 的重 要课 题 。笔者 认 为 , 在 教学 过 程 中 , 教 师 要 善 于觉 察学 生 关心 和 困惑 的 问题 , 鼓 励 积极 发 现 问题 ,
明, 价值观 教育 目标 的实现 , 不 能依靠 “ 填 鸭式 ” 的教 学方法
强制学 生接纳 , 必须依赖 于学生 的主动接受和 自觉 践行 。因 此, 如何增强 大学生 对马 克思 主义理 论的认 同和 实践 , 是思 政课教 学必须 认真思 考的 问题 。研 究型教 学模 式充分 发挥 教师 和学生 的双主体 地位 ,尤其 注重调 动学生 探知 的积极 性, 是提 高思政课 教学实效性 的重要途 径。对 于思政课实施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
要 研 究思 想 政 治 教育 的规 律性 , 强 思 想政 治 增
教 育实 效 眭, 必须 要研 究思 想政治 教 育主体 观 问题 。 主体 性 和主 体 问性 都是 有 关 主 体属 性 的 认识 , 不 是 同哲 学思 想 指导 下 的主体 观 范 畴 。 主体 性 发展 到 从
主体 间性 , 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 的深刻嬗 变 , 是
人 类社 会 主体 观 的重 大飞 越 。
( ) 体性 一 主
主体 性 是指 主 体 在对 象 化 活 动 中 , 用 自身本 运 质 力 量 , 动 地 作 用 于 客 体 的 特性 , 人 的 自觉 能 能 是
动性 。1 [ 1 主体性表现在对象化活动 中即主体把 主体 以外 的对 象 视 为客 体 , “ 用 主体 一客体 ” 的思 维模 式 来 改 造 对 象 。 克 思 指 出 , 会 形 态 和 人 的 发展 要 马 社 经历 三个 阶段 , 即人 的 依 赖 关 系 阶段 , 以物 的依 赖 为基 础 的 人 的独 立 性 阶段 和建 立 在 个 人 全 面 发 展
中图分 类号 : 6 31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 2 1(0 )4 0 — 4 17— 0 42 1 0— 10 0 1 1
作为交往本质属性的主体间性兴起于哲学界后 及社 会 生 产能 力基 础 上 的 自由发展 阶段 。 在人 的 依赖关系阶段 ,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 单独 的个体 迅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 引起 理 论 界 的广 泛 关 注 。 人 近年来 , 有学者将 主体间性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 没有 独 立存 在 的 价值 , 与 人 之 间是 一种 完 全依 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目前的教育改革模式不断适应当前学校的发展要求,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显露,为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校教育体制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始逐渐采取以主体间性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发挥多主体的教育作用,以改变原有的单一主体的教学局面。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体间性;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水平也要同时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一直都是我国所重视和提倡的,高校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基地,所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至关重要。
之前,我们一直提倡的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主张以教育者为主,教育者占主体地位,受教育者是客体。
长期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如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机械地去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教育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对现有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坚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多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或者人的集合,包括政治集团主体、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指的是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发挥主体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主体作用,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主体间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对话关系。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止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成为主体,他们是平等对话的关系。
也可以存在多种关系的主体,成为复合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 的十 六大 以来 , 大学 生 思想 政治 教 育 和高 校 计, 这在 我 国高 校 思想 政 治教 育发 展 历 程 中是 十分 罕 见的 , 可 见高 校 思想 政 治理 论课 不 仅 是一 门德 育
繁复 杂 、 主 流意 识 形态 地 位不 断受 到 干 扰和 挑 战的
『 口 J 题。 主体 『 H 】 性实 现了埘事物 主体 的再构 , 为消除 主体 间性 的基 本 特征 主 要表 现在 : 个 片面 : 第
先验 自我 才有 真 正 的基 础 j 保证 。 第: , 主 体 间悱 抹 去了主体性 哲 学所 具有 的强 烈 的唯我 论色 彩 。 胡
基 金项 目 : 北京市 教育_ T : 委首都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一般 题 “ ‘ 真懂 真
究” ( B J S Z : 2 0 1 2 Y B O 8 )
,
思想政治理论课 逐步纳入 中央议题 , 实 现 顶 层 设 主体性 的局 限提供 了一 把颇能 奏效 的手 术刀
主体 问性 解 决 了认识 外 存对 象 主体绝 对 被给
课程 、 政 治课程 , 更 是一 门 国家课 程 。 在 社会 环境 纷 予 性之 间 的矛盾 。 胡 塞 尔认 为 自我 问先验 的相 互 关 系是我 们 认 识 对 象 世界 的前 提 , 构 成 界 的 “ 先验 主体 ” 本 身 包 含 着 他 人 的存 在 I : I 、 他指 } 1 J , “ 尤 沦如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6 0 6 0 . 2 0 1 3 . 0 2 . 0 2 3
主体 间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中的运用
郝 鑫 , 刘 佳 , 黄 建 华
( 1 . 万学 教 育科技 有 限公 司哈尔滨 分公 司 , 黑 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0 1 ; 2 . 北 京航 空航 天大 学 思想政 治理 论学 院 , 北京 1 0 0 1 9 1 )
内, 我 经 验 的这 个 世界 包 括 他 人—— 按 其 经 验 意
义, 不 是作 为例 如 我 私 人 的综 合 组 成 , 而 是 为 只是 我 自己的 , 作为实际 』 = _ . 对每个人都存在的 , 对 象埘 每 个 人都 理 解 的—— 一个 主体 问 的 儿 t 加 以经验 ” I 。 第二 , 主体 问性 有 助 于消 除 经验 我 j
通 常是 与 主观性 而 不是 客 观性 相 对 , 它 可 以包括 在 与价值 , 只有经 由“ 生活世 界” 的全面反思与澄明 ,
客观 性 范 围 内 ” … 。 可见 , 主体 问性 重 在 解决 主体 与 客体 之 间 、 主体 与 主体 之 问 如何 达至 理 解或 沟通 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课教 创 新研
作者简介 : 郝
8 2
鑫( 1 9 8 9 一 ) , 女, 黑龙 汀宜春人 , }要从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第 2期
NO .2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3年 2月
Fe b. 2 0l 3
物 是 主体 间 的 , 如果 对 于它 有 达 于 一 致 的途径 , 纵 明性 领域 ” 。 它 是 人 基 于理 性 而走 向普 遍 自我 理解
使 这 个 途 径 不 可 能独 立 于 人类 意 识 …… 主体 问性 与 自我更新 的 人生境 域 。 它 为诸 科学 提供 根 本意 义
摘要: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程改革逐 步纳入 中央议题 , 实现顶层设计 。文章首先论述 了主 体间性的三个基衣特征 ;
其 次 阐 明 了 主体 间性 与 高 校 思 政 课 程 改 革 存 在 契 合 性 ; 最后 , 基 于 主 体 间性 理 论 , 提 出 了 高校 思政 课 程 改 革 的路 径: 学 生本 位 思 想贯 穿 思政 课 教 学 全过 程 , 人 本 话 语 范式 与 文 本 话 语 范式 相 结 合 , 坚持 多元 化 的课 程 表 现 形 式 、 构 建 全 方位 的激 励 和 保 障 体 系 关 键词 : 主 体 间性 : 思 想 政 治 理 论课 程 ; 教学改革 ; 思 想 政 治教 育 中 图分 类号 : G 7 l l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l 6 7 3 — 6 0 6 0 ( 2 0 1 3 ) 0 2 — 0 0 8 2 — 0 3
今天 , 如 何 推进 高 校思 政理 论 课程 的创新 发 展 与变 革 是 高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作 者 和研 究 者 的 首要 答 的问题 。 笔者试 图基 于 主体 问性 理论 探讨 新 时期 高校 思政课 程改 革 的具体 路径 。
一
何, 在 我之 内 , 在 我先 验 地 还 原 了纯 意 识乍 限度
、
主 体 间性 及 其 基 本 特 征
“ 主 体 问性 ” 是2 0 世纪 哲 学 的一个 重 要 范畴 , 由
胡 塞尔 首创 , 经 海 德格 尔 和梅 洛 ・ 庞 蒂等 人 发展 , 成 先 验 自我之 间 的二元 对立 。胡塞 尔继 康德 之后 进 一
为 了西 方 哲 学研 究 的 新 范式 。目前 , 学 者 们普 遍 认 步强 调 先 验 自我 的能 动性 与 优 先 性 , 并提 H 牛 活 同莱 西在 《 哲 学 辞典 》 中对 其做 的定 义 , 即“ 一 个 事 世界 ” 这 一概 念 , 认为 “ 生活 世 界是 一个 具 有原 初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