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初中历史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在初中历史学科中,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初中历史中涉及到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全部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内容:1.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 温度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体现。
- 温度的测量单位为摄氏度(℃)或华氏度(℉)。
- 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包括温度计和红外线热像仪。
2. 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 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 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会经历特定的物态变化过程。
3. 温度与升华:- 升华是一种物态变化,指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直接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 一些物质,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接触空气时可以发生升华。
4. 温度与融化点、沸点:- 融化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不同物质的融化点各不相同。
- 沸点是指物质在一定压力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不同物质的沸点也各不相同。
5. 温度与相变图:- 相变图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物态变化的图表。
- 相变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物态变化规律。
总之,通过研究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历史学科中,我们需要了解温度测量方法、物质的相变规律以及相变图等相关概念和内容。
以上是初中历史中关于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全部知识点。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温度: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
(1)原理:根据的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
①使用时,要认请温度计的和,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只与充分接触,
③待示数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
二、熔化和凝固
5、熔化:物质从变成,熔化要。
凝固:物质从变成,凝固要。
6、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7
8、晶体的熔化曲线与凝固曲线
(1)物质在AB段是态,热,温度。
(2)物质在BC段是态,热,温度。
(3)物质在CD段是态,热,温度。
(4)物质在DE段是态,热,温度。
(5)物质在EF段是态,热,温度。
(6)物质在FG段是态,热,温度。
(7)物质熔化用时,熔点是;凝固用时,凝固点是,说明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固点是的。
9、装有晶体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时,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1)(2)。
三、汽化和液化
10、汽化:物质从变为叫汽化,汽化有和两种形式,都要。
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通过和可以使气体液化。
1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1)(2)。
四、升华和凝华
13、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要。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要。
物态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2).会“读”:温度计的玻璃计浸没在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毛细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视线也与温度计垂直)
①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体温计使用前要向下甩几下,如果不甩,它上面就要维持一个示数,若被测物体的温度低于这个温度,则这个温度就测不出来。
二.物态变化
1.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
要求:物态变化的概念要记清.
2.各种物态变化所需的条件:
1)需要两个条件的物态变化: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液体的沸腾.
①晶体熔化的条件: A.温度达到熔点 B.继续吸热
②晶体凝固的条件:A.温度达到凝固点 B.继续放热
③液体沸腾的条件:A.温度达到沸点 B.继续吸热
注意:在判断上述三种物态变化是否会发生时,就要看物质是否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若不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则上述物态变化就不会发生.
2)需要一个条件的物态变化:液化,凝华.
液化与凝华所需的条件都是要放热.如若不能顺利放热,则这两个物态变化就不能进行。
3)不需要条件的物态变化:蒸发与升华
注意:虽然发生蒸发与升华时都吸收了热量,但吸收热量并不是它们发生的必需条件,而是它们发生时带来的后果。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物态变化,如水从液态变成冰固态,或从液态变成水蒸气气态。
而这些变化与温度密不可分,而温度的测量对我们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至关重要。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一个物体热能状态的表征,通常用开尔文(K)或摄氏度(℃)表示。
温度越高,说明该物体分子运动越激烈,所含热能也越多。
相反,温度越低,说明分子运动越缓慢,所含热能也越少。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需要使用温度计。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两种。
水银温度计:内部充满的是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会膨胀而上升,反之降温时水银会下降。
电子温度计: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电子元件来检测物体温度的变化。
在不同物体温度下,电子元件的电阻值、电压等都会发生变化。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主要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距离小,交叉错综,无法自由流动。
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松散,分子间距离较大,能相互滑动,所以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彼此独立,分子间距离很大,散乱运动,自由滑动,具有高度流动性。
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物质物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
固态与液态的转化:当物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固态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以至于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变得松散起来,从而变成液态。
这种转变的温度称为熔点,熔点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液态与气态的转化:当液体物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体分子对周围环境的吸引力大大减小,分子的运动速度会变得更快,足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约束,自由地运动,以至于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这种转变的温度称为沸点,沸点的大小也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与气态的转化: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物质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叫做升华。
如干冰在室温下从固态转化为气态,这是在固态状态下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足够大,可以跨越液态状态直接转化成气态,同时外界压力不影响其转化过程。
初三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1)定义:组成物质的微粒热运动的剧烈程度(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3)单位与表示:①摄氏度:℃冰水混合物为零度,沸水温度为一百度,平均分为一百份②华氏度: ℉氯化铵和冰水混合物温度为零度,人体温度一百度,平均分为一百份③热力学温度:K 研究热力学问题,T=273+t2温度计(1)构造:玻璃泡,玻璃管,刻度(2)分类:水银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电阻温度计,双金属片温度计等(3)使用方法(注意事项):①估计被测物温度选合适量程的温度计②将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注意不要与容器壁接触③平视液面度数二物态变化1 物质状态(1)定义;物质在一定外界环境中宏观的形态表现(2)物理意义:使许多的物理变化得以体现,能够形象地描述物质形态(3)物质状态的几种情况:气态(gas)液态(liquid)固态(solid)2 三态变化(1)气态与物态间的改变①熔化(熔点):从固态到液态,晶体开始熔化的温度是熔点②凝固(凝固点):从液态到固态:晶体开始凝固的温度是凝固点③变化特征:由固态到液态,微观上;物质粒子趋向于分散,分子间作用力趋向于减少;宏观上:物质形态趋向于自由。
液态到固态相反④发生条件:熔化时达到熔点并继续加热,凝固时达到凝固点并继续降温(2)液态与气态间的改变①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蒸发:在特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a两种情况沸腾:在表面和内部都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液化: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开始液化的温度叫液化点③变化特征:由液态到气态,微观上;物质粒子趋向于分散,分子间作用力趋向于减少;宏观上:物质形态趋向于自由。
气态到液态相反。
④发生条件:汽化时达到沸点并继续加热,液化时达到液化点并继续降温(3)固态与气态之间的转变:①升华:物体由固态转化为气态②凝华:物体由气态转化为固态③变化特征:不经过液体,需要特殊条件才能发生④发生条件:升华固体物质温度远低于环境温度(冰冻的衣服晒干为特例)凝华气体物质温度远高于环境温度(4)三态变化中的能量变化:①放热过程:液化凝固凝华其通性:微粒凝聚,分子间作用力由小变大,分子间距由大变小②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其通性: 微粒分散,分子间作用力由大变小,分子间距由小变大三小结1 本节方法:句述物理量,即将某一物理量的定义,物理意义,单位,表示,测量等信息作为宾语的修饰语填充在“XX是物理量”这一句中,该方法高度精炼,便于记忆复习。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一、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讲解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学习目标】1。
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
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3。
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4。
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5。
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温度温度计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使用方法:(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要点诠释: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
2、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要点二、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示意图:2、晶体和非晶体:(1)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
(2)熔化(或凝固)条件:(1)达到熔点(或凝固点)(2)继续吸热(或放热)。
(3)特点: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蒸发和沸腾:(1)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需要达到沸点。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高低;②液体表面积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要点诠释:1、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可液化)和压缩体积.液化的好处: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如:液化石油气。
2、注意三个不变的温度,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吸热(或放热),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过程吸热温度不变。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温度与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它能够影响物体的物态变化,即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相应的物态变化。
下面是温度与物态变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也可用开尔文(K)表示。
2.温度的测量: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如普通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3.热量与温度的区别:热量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4.温度的传递方式:温度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沿着分子间的碰撞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辐射波传递。
5.温度与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了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时物质膨胀,温度降低时物质收缩。
6.温度与相变:相变指的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如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气体的凝结等。
相变时,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吸收或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
7.熔化:固体熔化是指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凝固:液体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9.沸腾:液体沸腾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局部的不断汽化的现象。
沸腾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0.汽化:液体汽化是指液体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形式。
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1.凝华:气体凝华是指气体从气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释放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2.升华:固体升华是指固体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重点梳理知识点拨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习要求1.知道摄氏温度。
记住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会使用体温计。
了解人的正常体温。
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的温度值。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态。
知道物态变化。
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3.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和条件。
记住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了解它们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熔化和凝固的有关现象。
4.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
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水沸腾的条件及温度变化的特点。
记住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了解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汽化和液化的有关现象。
5.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有关现象。
6.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水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知识点拨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一、物态变化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二、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摄氏度,国际单位:开尔文,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273.15+t。
(2)人的正常体温是37℃;水在0℃时可能会结冰。
◎常见的一些温度值——冰的熔点00C,对人体舒适的环境温度250C,人体正常体温370C,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1000C,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C。
三、温度计(1)作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有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
(4)液体温度计的使用:做到四“会”。
①会“选”:使用前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
②会“放”: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的壁和容器的底部。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最新资料推荐------------------------------------------------------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 温度及其测量 1. 温度 1) 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 通常我们用字母 t 表示; 3) 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平均分成 100 份,每一份就是1℃ 4) 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的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 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时 273.15K T=273.15+t 注意:热力学温度的0 K 温度永远达不到; 2. 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 1) 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
2) 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3) 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4) 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
5) 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6) 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7) 注意:是否需要估读呢? 3. 体温计① 量程:35---42℃;分度值0.1℃ ② 使用前要甩一甩,使汞回到玻璃泡内;③ 读数时候,可以离开人体;④ 注意,不能用温度计当作普通实验用温度计适应, 4. 温度与日常生活①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②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③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 818~25 ℃. ④ 洗澡的较舒适的温度时 40 摄氏度 5. 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的三种形式,固体、液体、气体;---------------------------------------------------------------最新资料推荐------------------------------------------------------ 熔化与凝固物态变化是固体、液体、气体的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变,今天具体学习固态与液态之间的变化: 1. 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较大,分度值一般为 1℃;体温计的量程较小,分度值为 01℃,且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缩口,这使得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寒暑表通常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测量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1、熔化和凝固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冰化成水。
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如水结成冰。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也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
2、汽化和液化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上方空气流速越快,蒸发就越快。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例如,冬天哈气时,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生活中使用的液化气就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储存的。
3、升华和凝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例如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温度: 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 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符号是℃。
2.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 用于实验室测温度, 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 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 刻度范围35℃~42℃, 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 刻度范围℃~℃, 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 熔点与沸点;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1.水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2.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 熔化的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5.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6. 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7.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 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 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 ①定义: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初中九年级物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讲温度与物态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及物态变化的相关常识2.掌握固、液、气三者之间的物态变化关系3.掌握晶体熔化(凝固)实验4.掌握液体沸腾实验5.理解熔点、沸点相关知识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字母T来表示。
2.单位:摄氏度,符号为℃3.摄氏度的规定:,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温度常识】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7.1℃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3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A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时淋浴的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凝固点是0℃,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此温度。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37.8℃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30m/sC.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约是25cm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0g【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m/s=5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略小于此数值,约是25cm,故C符合实际;D、10枚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枚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是38℃B.一支中性笔的长度约15.30mmC.一瓶55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D.中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是8秒【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物态的变化,温度的知识点
、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 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大中小】【打印】【繁体】【发表】【关闭】【评论】【返回顶部】[上一篇]初二物理第三章透镜及..[下一篇]初二物理: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物态变化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变成了水,再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
第一章 物态变化 总结
1.1物态变化与温度1.物态:物质存在的状态2.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质的种类不发生变化)4.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5.温度的测量:人体感知是不可靠、不准确的。
准确测量必须使用温度计6.温标:温度的标准a.摄氏温标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没一等份为1摄氏度,记为1℃。
b.常用温标①摄氏温度t 单位摄氏度℃华氏度℉②华氏温度tFc.国际温标,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K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32℉= 273 K绝对零度:0 K=-273.15 ℃换算关系T=(t+273)k Tf=(9/5t+32) ℉d.温度的读法37℃三十七摄氏度(摄氏三十七度,三十七度——读法错误)-60.3℃负/零下六十点三摄氏度7.实验用温度计(1)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常用液体:酒精、水银(汞)、煤油、甲苯(2)结构: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测温液体、刻度、单位(℃、℉、K)(3)使用方法:测量前:①估:待测物质的温度②选:合适量程的温度计③看:单位、分度值测量时:①拿:温度计上部,不触及玻璃泡②放:玻璃泡/液泡完全浸没在待测物质中(即充分接触),玻璃泡不与容器壁和底接触③读:示数稳定后读数,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质,视线与液柱液面相平(或温度计标尺垂直)“俯大仰小”测量后:①记:温度值,单位8.温度计的分类:9.晶体和非晶体:(1)熔点(凝固点):晶体的确定的熔化(凝固)温度。
(2) 探究海波、蜂蜡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水、试管、温度计、海波、蜂蜡、火柴(打火机)、钟表、搅拌器方法:水浴法【通过加热大容器(烧杯)里的水,间接地给水中要加热的容器加热的方法】优点:使物体受热均匀,减慢熔化过程,便于观察。
部分试验中 不会导致暴沸的现象。
初三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状态.2.物态变化:物质由向的变化成为物态变化。
3.物体的叫温度.常用字母表示,单位,符号。
热力学温度用字母表示,单位,符号。
4.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的温度定位0℃。
5.10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位100℃。
6.要准确判断或测量温度,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是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内的液体多为、或等物质。
7.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8.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9.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和。
估计被测温物体的温度是否在温度计的量程内。
(2)温度计玻璃泡要 _____ __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3)待示数后再读数。
(4)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熔化与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
二、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1)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但温度却保持,即有固定的,这类固体叫做;常见的晶体有:等。
晶体熔化时的叫做熔点。
常见晶体的熔点(1个标准大气压):固态酒精,固态汞,冰,海波,萘,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或。
(2)非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其温度就会不断,即没有固定的,这类固体叫做。
常见的非晶体有:等。
即:晶体的熔化条件:晶体的熔化特点: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如何区别晶体与非晶体:三、凝固凝固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晶体凝固的特点:非晶体凝固的特点:第三节汽化与液化汽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变为的过程(一)汽化-------沸腾、蒸发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出现了少许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并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到达一定温度后,烧杯底部出现大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上升到破裂,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这时水就沸腾了。
初中数学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初中数学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
本文旨在介绍初中数学中与温度和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内容:
温度的基本概念
-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或华氏度(℉)。
- 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上常用的刻度有摄氏刻度和华氏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
- 温度计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性质变化来测量温度。
- 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
温度的转换
- 摄氏度与华氏度的转换公式为:℉ = ℃ × 9/5 + 32,℃ = (℉ - 32) × 5/9。
- 开氏度与摄氏度的转换公式为:℃ = K - 273.15,K = ℃ + 273.15。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 物态是指物体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呈现出的不同形态,常见的物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 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包括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蒸发等。
相变的温度
- 一个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温度称为熔点,从液态到气态的温度称为沸点。
- 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熔点和沸点,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状态方程
- 状态方程是描述物质物态变化过程的数学关系式。
- 水的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以上是初中数学中与温度和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点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文档中的具体数值和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认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
(2)0℃和100℃之间为100个等分,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温度计的使用
%
(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总结
实验室温度度计体温计·
寒暑表
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样一样
原理
煤油,酒精等
玻璃泡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
水银
-20℃----110℃35---42 ℃-30—50℃
刻度范围
℃1℃
分度值>
1℃
构造玻璃泡上部分是均匀
细管
玻璃泡上部分有段细
而弯的‘缩口’
玻璃泡上部分是均匀
细管。
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
数,不能甩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前需要甩几下
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
读数,不能甩
重点2:物态变化
—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1)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3)影响熔点的因素:压强杂质
(4)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杂质(盐水和水的凝固点)、物质种类(冰和铁的熔点不同)、压力(用细线切割冰块)、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在平原和高山上烧水)(重点)
,
2、凝固:
(1)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3)凝固放热。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
!
(1)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沸腾:(1)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以水为例,如图3)
/
段:不断吸热,水的温度升高
0A
段: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AB
3、蒸发:
(1)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
(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自身的温度;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4、液化:液化的方法分为:①降温(遇冷、放热)液化;②压缩体积液化。
注: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一般都把“白气”误认为了是气体。
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
我们看的“白气”,它不是气体,而是小“液滴”,是液体。
三、升华和凝华
1、升华: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
2、凝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